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质量监测卷》2套 附答案 9.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568695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3.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质量监测卷》2套 附答案 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质量监测卷》2套 附答案 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质量监测卷》2套 附答案 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质量监测卷》2套 附答案 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质量监测卷》2套 附答案 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质量监测卷》2套 附答案 9.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质量监测卷》2套 附答案 9.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质量监测卷》2套 附答案 9.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质量监测卷》2套 附答案 9.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质量监测卷》2套 附答案 9.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质量监测卷》2套 附答案 9.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质量监测卷》2套 附答案 9.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质量监测卷》2套 附答案 9.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质量监测卷》2套 附答案 9.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质量监测卷》2套 附答案 9.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质量监测卷》2套 附答案 9.docx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质量监测卷》2套 附答案 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质量监测卷》2套 附答案 9.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质量监测卷》2套 附答案 9.docx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质量监测卷》2套附答案9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质量监测卷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49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

(10分)

二、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并填空。

(11分)

(  )来覆去没精打(  )奔(  )不息自相(  )盾

耿耿于(  )走南(  )北垂头(  )气杞人(  )天

人山人(  )翻山(  )岭大摇大(  )善罢(  )休

1.上面词语出自寓言故事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像这样的词语我还能写出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2.大白鹅高傲地昂着它那长长的脖子,__________________地走着。

(给横线处选填恰当的词语)(1分)

三、按要求写句子。

(10分)

1.使用电子邮件能节约纸张,保卫环境。

(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2.这怎么能像我们平时看到的杨桃呢?

(把句子的问号变为句号,意

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太阳出来了。

(把太阳当作人来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用加

点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妈妈笑了笑,说:

“我明白了,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

”(去掉引号,用自己的话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按要求作答。

(18分)

1.根据《纸的发明》一文完成排序:

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①文字被刻在龟甲和兽骨上。

②人们用麻造纸书写文字。

③蔡伦改进造纸术。

④人们在丝帛上书写文字。

⑤文字被写在竹片和木片上,用绳子穿连成一册书。

2.动植物总是给我们传递一些信息,正如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所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告诉我们春天到来的信息。

(2分)

3.环境对人的改变有很大的影响,古人常说的“近朱者赤,__________________”就是这个道理。

(2分)

4.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4分)

(1)句中,“因”的意思是________,“冀”的意思是_________。

(2)请用自己的话将这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很多古诗句浸润着丰富的节日文化内涵。

诗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说的是我国的传统节日________,涉及的习俗是________。

(2分)

6.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讲诚信、守诺言的________________,聪明机智、帮助老百姓惩治县官的____________,以及慢性子的____________和急性子的____________等人物。

(4分)

7.本学期在课外背诵的一首古诗的题目是《____________》。

(2分)

第二部分 阅读与欣赏(21分)

一、古诗阅读。

(7分)

清 明

杜 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1.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

(2分)

(1)“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的“清明”是指(  )。

A.清澈明净B.清醒明白C.二十四节气之一

(2)“路上行人欲断魂”中“断魂”是对行人的(  )描写。

A.动作B.神态C.外貌

2.诗中用“欲断魂”形容行人悲伤愁苦的样子,请你写出两个表示“悲伤愁苦”意思的成语。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3分)

(1)“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的“雨纷纷”既形容春雨,也形容人的情绪。

(  )

(2)“借问酒家何处有”是诗人杜牧向牧童打听哪里有酒家。

(  )

(3)“牧童遥指杏花村”中的“遥指”是摇着手指。

(  )

二、课外阅读。

(14分)

母爱的原野

我生长在穷山乡,小时候多病。

记得我4岁那年高烧不退,母亲背着我就往几十里外的公社卫生院跑,一路上她瘦骨如刀的脊背硌(ɡè)得我生疼,我就哭着让她抱。

那段路有多长,我没有什么概念,只记得寒冬腊月她脸上淌着汗珠子,一颠一颠地紧走。

我还记得在光秃秃的山道上看见一棵唯一没有被砍伐的枣树。

回来时,母亲的心情松快多了,也不再急着赶路。

我静静地躺在她怀里,只觉得她美,天空好美,可我突然发现了一件事有点奇怪,就问母亲为什么来时长在右边的树,现在跑到了左边。

母亲笑起来,但她没读过什么书,一时说不清,索性抱着我把身子转来转去地比画。

许多年过去了,偏偏这件小事石头般落在了心里。

每当我看见路边的树,就会想起朴素如泥的母亲和她那朴素如庄稼的话语:

转个身,你就会发现那棵枣树。

1.给下列句子中画线的部分换一个词语。

(句子意思不变)(2分)

(1)回来时,母亲的心情松快多了。

(    )

(2)索性抱着我把身子转来转去地比画。

(    )

2.“我”突然发现了一件事有点奇怪,这件事是指_________(2分)

3.下列句子中哪一句表达的效果好?

为什么?

(2分)

①每当我看见路边的树,就会想起母亲和她的话语。

②每当我看见路边的树,就会想起朴素如泥的母亲和她那朴素如庄稼的话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那段路有多长,我没有什么概念,只记得寒冬腊月她脸上淌着汗珠子,一颠一颠地紧走。

”这句话中的“寒冬腊月她脸上淌着汗珠子”既写出了那段山路________,又写出了母亲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一个“紧”字更加明显地写出了母亲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这句话和“回来时,母亲的心情松快多了,也不再急着赶路”一句形成____________,使“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

5.用“——”画出描写母亲回来时的心情的句子。

(2分)

第三部分 表达与交流(30分)

请从下面两个段落中选一个作为开头,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题目自拟,300字左右。

①夏天到了,瞌睡虫王国一片沸腾。

它们纷纷飞出洞口,去寻找自己的朋友……

②小精怪从爸爸那儿学会了很多咒语。

他用咒语变出玩具、花园、城堡。

一天,不知道什么原因,小精怪念错了咒语,把自己变成了……

 

 莆田市语文期末质量监测卷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一、鸳鸯 偶尔 仿佛 保存 蜜蜂 继续 秘密 

蘑菇 迅速 负责

二、翻 采 流 矛 怀 闯 丧 忧 海 越 摆 甘

1.自相矛盾 杞人忧天 示例:

守株待兔 刻舟求剑

2.大摇大摆

三、1.略。

 

“保卫”改为“保护”。

2.这不像我们平时看到的杨桃。

3.示例:

太阳露出了笑脸。

4.示例:

挫折不是高不可攀的高山,而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5.妈妈笑了笑说,她明白了,他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

四、1.①⑤④②③

2.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3.近墨者黑

4.

(1)于是 希望

(2)于是就放下他的农具守在树桩旁,希望再次捡到野兔。

5.春节 贴春联

6.宋庆龄 枣核 裁缝 顾客

7.示例:

大林寺桃花

第二部分 阅读与欣赏

一、1.

(1)C 

(2)B

2.示例:

愁眉苦脸 心如刀割

3.

(1)√ 

(2)√ (3)×

二、1.

(1)轻松 

(2)干脆

2.树来时在右边,回去时在左边。

3.②句好。

因为②句写出了母亲和她的话十分朴素的特点。

4.长 焦急 焦急 对比 母亲对“我”深深的爱

5.回来时,母亲的心情松快多了,也不再急着赶路。

第三部分 表达与交流

略。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质量监测卷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40分)

一、选择题。

(共14分,每小题1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

A.旗杆(gān)一杆枪(gǎn)

B.挣脱(zhèng)挣扎(zhēng)

C.朝鲜(xiǎn)鲜花(xiān)

D.差异(chà)出差(chāi)

2.下列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谦虚 莲蓬B.设计 芬芳

C.秘蜜 蘑菇D.威武 海参

3.下列句子中“行”的正确意思是(  )。

爸爸兴高采烈地说:

“你真行!

A.走B.可以

C.能干D.足以表明品质的举止行动

4.下列词语不是拟声词的一项是(  )。

A.丁零零B.哗啦啦

C.咚咚咚D.慢腾腾

5.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文房四宝的一项是(  )。

A.景泰蓝B.端砚

C.宣纸D.徽墨

6.将下列哪个成语填在横线上最恰当?

(  )

他担心太阳不会发光,真是________________。

A.杯弓蛇影B.杞人忧天

C.井底之蛙D.自相矛盾

7.下列词语中与“无忧无虑”的构词方式不一样的一项是(  )。

A.一心一意B.无影无踪

C.源源不断D.自由自在

8.看到天空中的火烧云时,你会想到下列哪个成语?

(  )

A.唉声叹气B.变化多端

C.争奇斗艳D.花红柳绿

9.“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告诫我们(  )

A.在交往中要有分寸,少交朋友。

B.在交往中要学会尊重与宽容,广泛交友。

C.要广交好友,来者不拒。

D.要善交益友,乐交诤友,少交损友。

10.下面这句话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

松树刚洗过澡,一身清清爽爽。

A.设问B.拟人C.夸张D.反问

1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班级,做了很多好事。

B.奶奶小心翼翼地端着汤从厨房里走出来。

C.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了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

D.我估计他这道题目肯定做错了。

12.下列和“人影给溪水染绿了”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人影把溪水染绿了。

B.人影被溪水染绿了。

C.溪水染绿了人影。

D.溪水把人影染绿了。

1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安石的《元日》一诗描写的是春节时的热闹情景。

B.赵州桥又叫安济桥,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

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描写了秋天的动态美。

D.《鹿角和鹿腿》告诉我们好看的东西不一定有用,不好看的东西有时候能派上大用场。

14.下面这段话主要讲的是什么?

(  )

森林的早晨多么美妙啊!

它散发出阵阵草木的清香。

树缝中间透进来的阳光,织成了无数条五颜六色的光带。

一只只小松鼠,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树上的露水沙沙沙地落下来。

枝头上几只黄莺叫得那么脆,那么响亮。

A.森林的早晨散发出清香。

B.森林的早晨景色不美丽。

C.森林的早晨小动物们十分活跃。

D.森林的早晨十分美妙。

二、按要求作答,完成15~23题。

(共26分,5+2+2+1+2+4+2+3+5)

15.看拼音写词语。

 

16.梅子黄时日日晴,____________。

(《三衢道中》)

17.______________,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

18.见善则迁,____________________。

(《周易》)

19.有时候听到了一些传闻不要当真,要相信自己看到的才是真的。

正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___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

(《火烧云》)

21.将下面的句子改为转述句。

顾客说:

“我可不愿意把新衣服藏在箱子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下面的句子是围绕一个意思来写的。

读一读,然后照样子写句子。

例:

他们高兴极了,唱了一首又一首的歌,还围在一起跳舞。

花园里的花真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默写本学期所学《清明》。

(注:

要写作者和朝代)

清 明

朝代:

____________ 作者: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阅读与欣赏(30分)

三、阅读短文,按要求作答24~28题。

(共13分)

喇叭花

①我在院子里种了些喇叭花,天天去浇水。

这天早晨,我发现喇叭花出芽了,我高兴极了,蹲下身子,仔细地看那刚出土的新芽。

它们显得那么嫩,那么弱,是一夜春风把它们催出土的。

②听人介绍,喇叭花要到暑假才能开,花儿可漂亮呢,就像一个个小喇叭,有紫红的,有蓝的,有白的……不过得给它们搭个架子,好让花蔓攀上去。

③我找来几根长竹竿,给喇叭花搭了个架子。

每天早晨,我都要跑出去看看花蔓又长了多少。

花蔓顺着架子迅速向上攀,一直攀到屋檐上。

叶子越长越密,成了一堵绿色的墙。

④一天早晨,我照例来到院子里,欣喜地发现在那缀满了花骨朵的绿叶中,开了一朵紫红色的喇叭花,又娇嫩,又鲜艳。

⑤喇叭花开得一天比一天多。

稠密的绿叶衬着各种颜色的花,远远看去,好像挂着一匹美丽的花布。

屋檐上也开了花,有一条花蔓还悄悄地把几朵花送到了邻居家的院子里。

24.喇叭花开花的时间是(  )。

(2分)

A.春天B.夏天C.秋天D.冬天

25.“我”看到的第一朵喇叭花的颜色是(  )。

(2分)

A.蓝色B.白色C.粉红色D.紫红色

26.文中第(  )自然段写到了喇叭花的颜色。

(2分)

A.二、三、四B.二、三、五

C.二、四、五D.三、四、五

27.第⑤自然段写了喇叭花的哪两种特点?

(3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屋檐上也开了花,有一条花蔓还悄悄地把几朵花送到了邻居家

的院子里。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请你也试着写一写这样的句子。

(4分)

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短文,按要求作答29~35题。

(共17分)

爱吹嘘的猫

有这么一只猫,它总是把自己吹嘘得很了不起,对于自己的过失,却百般掩饰。

它去捉老鼠,一不小心让老鼠跑掉了。

它说:

“我看它太瘦,就先放走它,等养肥了再说。

它到河边捉鱼,被鲤鱼的尾巴劈打了一下。

它挤出笑容,说:

“我并不是想捉它——捉它还不容易?

我只是用它的尾巴来洗洗脸。

一次,它掉到泥坑里,浑身沾满了污泥。

看到同伴们惊异的目光,它解释道:

“身上跳蚤多,用这方法治它们,最灵验不过了!

后来,它掉进河里。

同伴们打算救它,它说:

“你们认为我遇到了危险吗?

不,我在游泳……”话没说完,就沉下去了。

“走吧!

”同伴们说,“现在,它大概又在表演潜水了。

最后没有同伴来救它,这只猫被淹死了。

29.这篇短文的结构是(  )。

(2分)

A.先分后总B.先总后分

C.总分总D.并列结构

30.文中讲了猫的几个过失?

(  )(2分)

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

31.“捉它还不容易?

”这是(  )。

(2分)

A.设问句B.反问句C.陈述句D.疑问句

32.“你们认为我遇到了危险吗?

不,我在游泳……”这里的省略号表示(  )。

(2分)

A.引文的省略B.列举的省略

C.话没说完D.静默或思考

33.下列不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  )(2分)

A.这只猫总是掩饰自己的过失。

B.这只猫不想捉鲤鱼。

C.这只猫太爱吹嘘了。

D.小伙伴们都不太喜欢这只猫。

34.假设吹嘘猫掉进河里没有被淹死,当它从水里爬上岸时,它会对自己说些什么?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读了这则寓言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表达与交流(30分)

36.写一则寻物启事。

(5分)

6月25日下午放学后,三(3)班王晓明把一个米老鼠图案的文具盒落在学校电脑室了,请你帮他写一则寻物启事。

37.习作。

(25分)

请以“晚上我做了一个神奇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为开头,展开想象的翅膀写一篇作文,把我们带进你的美梦中,分享你的快乐吧!

要求:

题目自拟,注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把句子写通顺,不少于300字。

 

语文期末质量监测卷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一、1.D 2.C 3.C 4.D 5.A 6.B 7.C8.B 9.D 10.B 11.B 12.A 13.C 14.D

二、15.葫芦 模型 检查 展示 厉害16.小溪泛尽却山行

17.日出江花红胜火18.有过则改19.眼见为实 耳听为虚

20.红彤彤的 金灿灿的 半紫半黄 半灰半百合色

21.顾客说,他可不愿意把新衣服藏在箱子里。

22.示例:

一朵挨着一朵,争奇斗艳,迎风起舞。

23.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朝代和作者各0.5分,诗句每空1分,2个错别字扣0.5分)

第二部分 阅读与欣赏

三、24.B 25.D 26.C

27.

(1)花多。

 

(2)颜色多。

(答对一方面得1.5分)

28.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喇叭花长势茂盛的样子,读了让人感到有趣,产生亲切感。

(意思相近即得分,2分)

示例:

调皮的风把悠闲的云朵追得满天跑。

(2分)

四、29.B 30.D 31.B 32.C 33.B

34.示例:

这次要不是我侥幸逃过这一劫(或主动向伙伴们求救),差点送了我的性命,我以后再也不敢吹嘘了。

(意思相近即得分,3分)

35.示例:

要勇于承认自己的过失,实事求是,知错就改。

(意思相近即得分,4分)

第三部分 表达与交流

36.略。

(标题、署名和日期各1分,正文2分)

37.略。

评分标准:

一类文(23~25分):

卷面整洁,字迹工整,能根据题目要求围绕主题写,想象合理,语句通顺,条理清楚,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300字以上。

二类文(20~22分):

卷面整洁,字迹工整,错别字较少,能根据题目要求围绕主题写,想象较合理,语句较通顺,条理较清楚,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250字以上。

三类文(16~19分):

卷面较整洁,字迹较工整,能根据题目要求写,主题基本明确,想象较合理,条理较清楚,标点符号使用基本正确,但错别字较多,存在少量语病,250字左右。

四类文(15分以下):

卷面不够整洁,字迹不够工整,想象较合理,但条理不够清楚,语句不够通顺,标点符号使用不够正确,错别字较多。

离题(12分以下):

根据学生习作酌情给分,只写题目给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