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地震舆情传播分析报告.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857715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雅安地震舆情传播分析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雅安地震舆情传播分析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雅安地震舆情传播分析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雅安地震舆情传播分析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雅安地震舆情传播分析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雅安地震舆情传播分析报告.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雅安地震舆情传播分析报告.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雅安地震舆情传播分析报告.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雅安地震舆情传播分析报告.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雅安地震舆情传播分析报告.doc

《雅安地震舆情传播分析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雅安地震舆情传播分析报告.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雅安地震舆情传播分析报告.doc

雅安地震舆情传播分析报告

一、舆情综述

  2013年4月20日8时2分,一场突入其来的地震袭击了四川雅安,顿时,雅安地震成为全国上下共同关注的焦点,“雅安加油!

”成为社会各界发自内心的共同呼喊。

为了更好地了解雅安地震时期网络媒体、尤其是新媒体的舆情传播状况和信息传播角色,地震发生后,盘古舆情对全国1000万网站和国内主流微博、SNS等数千万数据实时监测,并对地震相关信息进行智能处理和分析,由此发布《雅安地震舆情传播分析报告》。

本报告重点从媒体属性、话题内容、地域分布、时间分布、正负倾向性等多个维度,对雅安地震发生后40小时内的舆情传播情况进行梳理。

  根据盘古舆情监测数据显示,雅安地震一事最先经微博曝光,此后信息量呈现爆炸性增长,自4月20日地震爆发至4月21日24时,各种相关信息已高达14767221条,其中,微博更是信息传播的主场,相关微博信息达8712157条,远高于新闻、博客和论坛。

盘古舆情对所监测到的舆情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所有信息中,正面舆情信息占比59%,而舆论最主要关注内容是救援信息。

  为了了解网络传统媒体在雅安地震信息传播中的地位,盘古舆情分别从新闻网站和论坛贴吧两个角度,对传统网络媒体信息传播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

新闻网站以腾讯、新浪、搜狐、网易等商业新闻网站传播的信息量最多,新华网、人民网在传统媒体门户网站中表现最佳,其信息传播数量不仅超越了凤凰网等诸多网络媒体,更直线逼近四大商业新闻网站;而论坛贴吧的信息传播量,受百度寻人服务及百度贴吧固有用户群影响,百度贴吧信息传播量遥遥领先。

  由于微博在此次地震中表现极为突出,因此,盘古舆情对新浪微博实施了重点监测,并以其为代表,从多角度详细分析了新媒体在雅安地震中的传播表现。

具体结论要点包括:

  第一,雅安地震信息曝光后的前16个小时,尤其是最初曝光的4小时,微博信息量呈现爆炸式增长,此后,信息增量开始放缓,信息总量缓慢递增。

整体上看,微博信息量一定程度受民众生活规律影响。

  第二,震后1小时,微博信息呈现一定的地域性,微博数量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四川、重庆和广东。

综合考虑实地距离、时间及人际关系三方面因素,这是由于,一方面,越靠近震区,越容易获取到震区第一手的信息;另一方面,距离震区的远近会一定程度影响用户的关心度。

  第三,震后36小时,劳动力输入大省广东发出的微博信息一举超越四川,成为微博信息最多的省份。

出现这个逆转的原因,很可能是由于劳动力输出大省四川有很多在广东的务工人员,这些人在看到家乡地震的消息后,自然会投以大量的关注。

  第四,经济、文化强省震后微博活跃度较高。

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经济实力较强的省份,其微博用户的活跃度要高于经济欠发达的省份。

  第五,相较于传统网络媒体,网友更多地利用微博发布求救信息。

微博已不仅仅是获取信息的工具,由于它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等特性,因此,在大的突发性事件面前,它甚至可以定义为一种应灾求生工具。

  第六,传统媒体逐步注重微博报道突发事件的能力,在重大突发事件中,传统媒体不仅拥有采访权,而且拥有丰富的采访经验和专门的记者团队,可以亲临现场开展新闻报道,故而其官微较网络媒体官微也更易受关注。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央电视台无疑是外界获取灾区信息最主要的方式,五年后的今天,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崛起,第一现场信息渠道已然发生改变,公民获取信息、尤其是突发事件信息的方式正在发生变化。

而雅安地震中微博等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中的突出表现,则是用事实证明,凭借信息传播先天优势,未来,在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时,微博等新媒体将发挥更大的价值。

二、舆情传播概况

  

(一)媒体来源数量分布:

微博传播数量最多,已成传播主场

  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四川雅安地震发生后,盘古舆情对地震相关信息实施实时监测,截止至2013年4月21日,共监测到雅安地震相关信息14767221条,其中包括新闻信息4960000条,博客信息193246条,论坛信息901818条,微博信息8712157条。

这表明,随着微博等新媒体的不断壮大和发展,在重大突发事件中,微博已成为信息传播的主场,在信息沟通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传播角色。

  

(二)信息倾向性分布:

正面舆情信息最多

  盘古舆情对监测到的雅安地震相关舆情信息进行内容分析统计发现,雅安地震事件得到了舆论的认可,舆情信息中正面信息数量高达7826627条,远远高于负面信息。

正负面信息具体占比情况如下图所示:

  (三)舆论关注内容排行:

救援信息最受关注

  从舆论的关注度上看,雅安地震事件中社会整体舆论表现更具人文关怀。

根据盘古舆情的监测数据显示,截止至4月21日,在所有监测数据中,关于雅安地震救援信息、祈福信息和捐赠信息的数量最多,信息量分别达5171749条、3963133条和2048467条。

另外,寻人信息、报平安信息、求救信息等也名列舆论关注内容排行前十位,这在以往的突发事件中较为少有。

三、传统网络媒体传播概况

  盘古舆情根据信息的具体来源网站,从新闻网站和论坛贴吧两个角度对所监测到的雅安地震相关舆情信息进行聚类分析发现:

  

(一)新闻门户网站传播量排行:

商业新闻网站活跃度较高

  截止至4月21日,腾讯、新浪、搜狐、网易等商业新闻网站所传播的信息量最多;而在所有传统媒体的门户网站中,以新华网、人民网表现最佳,其信息传播数量仅次于四大商业新闻网站,不仅超越了凤凰网等诸多网络媒体,更直线逼近四大商业新闻网站。

  

(二)国内论坛传播量排行:

百度贴吧信息量遥遥领先

  截至4月21日,百度贴吧的信息传播量远远高于其他论坛,这一方面有赖于百度贴吧早已拥有了庞大的用户数量,另一方面也受百度及时开通寻人平台以及贴吧及时开通“寻人吧”等应急措施的影响,这些都会吸引用户登录百度贴吧,积极发帖、互动。

四、微博等新媒体传播概况——以新浪为例

  鉴于微博等新媒体在此次雅安地震中表现突出,因此,盘古舆情集中针对微博信息进行了重点监测。

考虑到新浪微博的代表性,本次分析将抽取自4月20日8时至4月21日20时,即事发后36小时的新浪微博信息作为样本进行针对性分析。

  

(一)微博信息1小时传播路径

  据盘古舆情监测数据显示,4月20日8点02分,雅安发生地震后,国家地震台网官微@中国地震台网速报于1分钟后发出微博,不过当时其并未能确定雅安地震的震级;4分钟后,四川当地媒体成都晚报在媒体内最先发声;5分钟后,陆续有震区网民发布微博信息;6分钟后,首个全国性媒体新华网发布地震消息;12分钟后,国家地震台网确定震级;18分钟后,军方成立抗震指挥部并采取应急行动;27分钟,公益组织壹基金关注雅安地震事件并采取筹款救灾行动;58分钟后,国家高层关注此信息,启动三级救灾响应……

  短短的1小时,微博快速并广泛地团结起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网民、灾民、地方媒体、全国媒体、军队、武警、公益组织、国家高层,全都参与到雅安地震应急事件当中,在微博等新媒体出现前,如此迅猛的响应速度,几乎难以想象。

而正是由于这种快速相应机制,为后续的72小时黄金救援时间争取到了更多的时间,从而令更多的人有了生还的可能,令灾害的破坏力一定程度得到削减。

  

(二)微博信息36小时传播趋势

  盘古搜索对监测到的震后36小时新浪微博的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

第一,在4月20日,雅安地震信息曝光后的前16个小时,尤其是最初曝光的4小时,微博信息量呈现爆炸式增长;第二,微博信息量一定程度受民众生活规律影响,如17点到19点的晚饭时间,微博数据量相对其他时段较少,凌晨1点到5点的睡觉时间,微博数据量最少,随着新的一天生活的开始,微博数据量又出现回升;第三,由于雅安地震相关消息在20日已经得到爆炸式释放,因此,4月21日,雅安地震微博数增量开始放缓,信息总量缓慢递增。

具体如下图所示:

  (三)不同地区不同时段微博信息传播情况

  盘古舆情分别针对国内34个省级行政区域及海外共35个地区,在雅安震后1小时和36小时的微博数量表现进行了统计,发现:

  1、震后1小时,微博信息呈现一定的地域性

  如图所示,雅安地震发生后1小时内,微博数量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四川、重庆和广东。

这是由于,综合考虑实地距离、时间及人际关系三方面因素,一方面,越靠近震区,越容易获取到震区第一手的信息;另一方面,距离震区的远近会一定程度影响用户的关心度,因而,作为震区的四川在地震发生后微博信息量最多,重庆次之。

  2、震后36小时,劳动力输入大省后来者居上

  震后36小时,广东发出的微博信息一举超越四川,成为微博信息最多的省份。

出现这个逆转的原因,很可能是由于广东则是劳动力输入大省,而四川劳动力输出大省,广东省内极有可能有大量的四川外出务工人员,而这些外出人员在看到家乡地震的消息后,自然会投以大量的关注,甚至积极投入到寻亲队伍当中。

  3、经济、文化强省震后微博活跃度较高。

  无论是震后1小时,还是震后36小时,可以看出,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经济实力较强的省份,其微博用户的活跃度要高于经济欠发达的省份。

  (四)微博关注内容排行:

求救信息占比大

  盘古舆情对所监测到的新浪微博内容进行了内容分析,发现排名前三位的微博关注内容分别是:

捐助信息、求救信息和雅安地震实况信息。

相较于舆论总体关注前三位的救援信息、祈福信息、捐赠信息,网友更注重利用微博发布求救信息。

显然,微博已不仅仅是获取信息的工具,由于它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等特性,因此,在大的突发性事件面前,它甚至可以定义为一种应灾求生工具。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捐款捐赠信息,无论是在微博中,还是在社会舆论整体中,都是社会公众所关注的重要话题。

  (五)top100热门微博话题分析

  截止至4月21日,盘古舆情新浪微博对所监测到的新浪热门微博top100进行内容分析,结果显示:

100条热门微博中,仅有3条非雅安地震信息,其余97条均为雅安地震相关信息,可见,雅安地震在短时间几乎吸引了全国社会各界的集中关注。

经过对着97条雅安地震信息进行分析发现:

  1、微博属性分析:

意见领袖微博最多,媒体官微次之

  如图所示,在97条雅安地震相关新浪热门微博top100中,意见领袖发布的微博上榜数量最多,其次是媒体的官方微博,这说明,已经有越多越多的媒体注意到互联网时代微博等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另外,此次地震中,政府机构的官方微博上榜热门微博的仅4个,远低于普通的草根网民,未来,政府机构利用官方微博发布信息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2、媒体官微分析:

传统媒体官微更受关注

  上榜新浪热门微博top100、指向雅安地震、由媒体官微发布的微博信息共有25条,其中,由传统媒体发布的微博数为19条,占比76%,网络媒体发布微博数为6条。

相较于网络媒体,传统媒体不仅拥有采访权,而且拥有丰富的采访经验和专门的记者团队,可以亲临现场开展新闻报道,公信力相对较高,因此,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由传统媒体发布的官方微博更易被网友所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