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数下册备课簿.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577833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266.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数下册备课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六数下册备课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六数下册备课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六数下册备课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六数下册备课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六数下册备课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六数下册备课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六数下册备课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六数下册备课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六数下册备课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六数下册备课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六数下册备课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六数下册备课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六数下册备课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六数下册备课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六数下册备课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六数下册备课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六数下册备课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六数下册备课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六数下册备课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数下册备课簿.docx

《六数下册备课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数下册备课簿.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数下册备课簿.docx

六数下册备课簿

14至15学年度第二学期

 

备课簿

 

科目数学

班级六

教师高新

 

邳州市运河街道马集小学

课题

认识扇形统计图

课时数

第1课时

总课时数

01

1、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能简单分

析扇形统计图。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能力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

力,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认识扇形统计图,感受扇形统计图的描述数据特点。

有联系地分析扇形统计图中的数据。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扇形统计图  圆规  直尺等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教学手记

一、复

1、复习旧知。

习引新

提问:

在简单的统计里我们学习过哪些知识,其

中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2、引入新课。

出示扇形统计图。

说明:

这也是一种统计图,叫

做扇形统计图。

(板书:

扇形统计图)哪位同学来说一

说,这里的扇形统计图各表示的什么意思?

说明:

扇形

统计图究竟有什么特点呢?

它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呢?

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教

1、议一议。

 

学新课

出示例1的扇形统计图。

问:

这个统计图上都有什么

特点?

   

出示讨论提纲:

(1)圆代表(     );

(2)扇形代表

(     );(3)扇形的大小反映(      );(4)各个。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教学手记

扇形所占的百分比之和为(   )。

 

 根据学生回答小结:

扇形统计图能清晰地反映出各部

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2、算一算。

出示信息:

我国国土总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

你能用计算器算出各类地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吗?

算出,并填入表中

地形

山地

丘陵

平原

盆地

高原

面积/万平方千米

3、比一比。

(练一练)

我国的国情,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和世界比一

比,你有什么想法?

随机出示扇形统计图:

学生交流。

教师相机进行国情教育。

三、课

1、练习一第1题。

堂练习

提问:

每个统计图里的圆表示什么?

各个扇形部分

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对两个统计图中的项目进行

具体的比较,再交流。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教学手记

2、练习一第2题。

引导学生观察扇形统计图,并估计各扇形区域与花

生米果盘区域的大小关系,用百分数表示各部分。

四、课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扇形统计图有了哪些认

堂小结

识?

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五、课

练习一第3题。

堂作业

课题

统计图的选择

课时数

第2课时

总课时数

02

1.在选择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2.能根据每种统计图的特点与统计的目的和数据的特点进行分

析,合理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相关信息

教学重、难点

在选择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正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相关的信息。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教学手记

一、复

1、通过复习三种统计图,让学生回顾条形、折

习导入

线、扇形统计的特征。

课件出示三种统计图,你一眼就能看出什么?

这样的

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2、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统计图的知识

——合理选择统计图(板书课题)

二、探

1、初步理解

索新知

出示例2

引导学生观察例2中3个统计图,体会在不同的

情景中表达的特点和作用。

提问:

小宇为什么用了3个不同的统计图来进行统计

引发学生思考。

统计图1要反应六一班阅读各种课外书与总量之间的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教学手记

关系,所以要用扇形统计图的统计;统计图2不仅要

反应六一班下半年每个月阅读课外书的学生仔细观察

每个统计图,并说出分别要统计的数量,还要体现每

个月阅读课外书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因此要用折线

统计图来统计;统计图3只要统计六一班学生平均每

星期课外阅读的时间,所以用了条形统计图。

进一步提问:

今后我们在生活中该如何选择合适

的统计图进行统计呢?

(结合刚才的分析,巩固理解

根据要统计的特点和统计图的特点两者结合来选择。

2、分析问题

学生讨论例2下面的3个问题。

全班汇报交流,

并适时的总结。

3、巩固应用

出示第4页的练一练。

内容和统计的特点。

再一。

次的归纳总结出三种统计图的特征

引导学生回答下面的4个问题。

明确:

统计图的

选择可以不唯一,选择的关键是要根据我们想了解的

内容和统计图各自的特征,作出适当选择,以达到清

晰、直观地描述数据的目的。

三、巩

做练习一的第4题。

固新知

学生先观察1、2两小题中统计表的内容和特征,

再根据数据完成下面的两幅统计图。

(学生制作过程中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教学手记

教师要适时的观察和辅导)

根据刚才的统计,分析下面的问题。

四、全

1、你知道怎样选择统计图吗?

 

课小结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能谈谈你

的体会吗?

五、布

做补充习题有关内容

置作业

课题

扇形统计图练习课

课时数

第3课时

总课时数

03

1、巩固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

2、通过练习,学会合理的选择统计图。

3、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教学手记

一、想

1、常用的统计图有()统计图,()统计

一想,

图,()统计图。

填一填

2、如果只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可以选用()

统计图表示;如果想要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可

以选用()统计图表示;如果要清楚地了解各部

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统计图表

示。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评价归纳。

二、分层

1、下面数据分别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

练习,强

A.人离不开水,成年人每天体内47%的水靠喝水

化提高

获得,39%来自食物含的水,14%来自体内氧化时释放

出来的水。

B.某校五年级学生最喜欢的课外活动统计表如下。

看电视打球听音乐看小说其他人数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教学手记

8068745623

C.小强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每年体检的身高记录如下。

年级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

身高/cm125129135140150153

A用()统计图B用()统计图

C用()统计图

2、练习一第5题。

王阿姨在一块蔬菜地里种植了4种不同的蔬菜,各种蔬菜的种植面积分布如右图。

其中黄瓜的种植面积是80平方米,你能把下表填写完整吗?

品种

合计

黄瓜

韭菜

萝卜

番茄

种植面积/平方米

3、练习一第6题

出示题目

先观察分析上面的两个统计图,理解统计的内容

与统计图的选择,接着算一算,画一画,完成下面的

两个统计图。

(体会扇形图和条形图既有不同,也有内

在联系)

提问:

表示同一组数据的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从中各能获得哪些信息?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教学手记

4.练习一第7题

先确定课题和设计调查方案;接着开展调查,收

集信息、整理数据,制作统计图表;然后分析数据,

评价自己班级同学的课外阅读习惯;最后拓宽研究课

题,重新设计调查方案,开展新的统计活动。

(如时间

不够可作课外完成)

5、动手做。

4人一组进行活动,每人轮流做6次,根据记录的数

据,在方格纸上制作统计表或统计图。

三、全

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了哪些收获?

课题

转化的策略

课时数

第1课时

总课时数

04

1.使学生学会联系不同的知识,作出不同的推理,体会策略和方法的

多样性。

 

2.在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 

成最优化思想。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掌握用转化的策略解决分数问题的方法。

并且根据具体问题, 

确定转化后要实现的目标和转化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教学手记

一.回顾

谈话:

从三年级上册起,每一册数学都教学一种策略,你们

旧知,整 

知道我们学了哪些策略?

(学生可能已经忘记,教师帮助回

理策略

顾整理:

依次是分析量关系的“从条件向问题推理”和“从

问题向条件推理”,帮助理解题意的“列表整理”和“画图整

理”,还有“列举”“转化”“假设与替换”等策略) 

提问:

这些策略你们都学会了吗?

今天我们将合理的选择这

些策略来解决新的问题,大家愿意接受挑战吗?

(板书课题:

 

转化的策略)

二.合作

1、教学例1(课件出示例1) 学生读题,自主完成。

 

探究,运 

谈话:

这是一个稍复杂的分数问题,除了用刚才我们做的方

用策略

法来解决,你们能否用以前学的策略来思考呢?

(引导学生

进一步分析) 

小组交流方法。

 

汇报交流情况:

(学生遇到困难可作适当的引导。

)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教学手记

①根据“男生人数是女生的2/3”理解2/3这个分数的意义,

可以画线段图,看出男生人数是美术组总人数的2/5。

原来的

问题就转化成美术组一共有35人,男生人数是总人数的2/5,

女生人数是总人数的3/5,男生有多少人?

女生有多少人?

 

是简单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②根据分数2/3的意义,可以推理出“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

的比是2∶3”。

原来问题就转化成美术组一共有3/5人,男生与女生人数的

比是2∶3,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

这是按比例分配问题。

 

③根据分数2/3的意义,想到“女生人数看作3份,男生人

数是2份”,于是产生解题思路:

先算出1份是几人,再算2

份、3份各是多少人。

 

④把作为单位“1”的女生人数设为x,那么男生人数就是2/3x,

利用美术组一共35人,能够列方程解题。

 

谈话:

通过刚才的汇报和交流看出大家都有各自的想法,那

你们最喜欢哪一种方法呢?

为什么呢?

(让多名学生回答,

征求各自的看法。

) 

刚才我们运用了不同的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你们能检验一

下自己做的是否正确吗?

(引导学生交流检验方法) 

2.做第28页的“练一练” 

引导学生运用刚才学过的策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教学手记

要求学生说说“你选择了什么策略,是怎样想的”( 通过他 

 

在线段图上可以联想到的数学信息越多,思维就越开放,问题转化的思路会越开阔,解决问题的资源也就越充分。

 

们在交流中获得这些体验,让学生体会方法的多样性。

三.巩固

1.练习五第1题。

 

练习,回

要求学生根据示意图里的数量关系,写出分数,并转化成比。

顾策略

或者写出比,再转化成分数。

(这道题可以看作沟通数学概念

之间联系,组建概念系统的练习,有助于问题的转化。

) 

2.练习五第2题。

 

根据已知的比或百分数,把线段图补充完整,要求借助线段

图,把稍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问题,探索原来问题的解

法。

四.课堂

谈话: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小学阶段学习了很多

小结,提 

解决问题的策略,如果能合理选择,就能起到“化繁为简”

升策略

的作用,帮助我们更好的解决问题。

五.课堂

作业:

练习五第3题。

课题

假设的策略 

课时数

第2课时

总课时数

05

1.使学生学会通过假设和调整来解决问题,进一步的提升思维水平。

2.在运用假设和调整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假设与调整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

学会假设和调整的策略来解决问题,并体会假设与调整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教学手记

一.谈话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运用已学的多种策略来解决问题,通

导入 

过对条件的进一步分析和转化,使一个问题多种思维、多种

解法。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

(板书课题:

假 

设的策略)

二.探究

1.教学例2(课件出示例2)

新知

全班42人去公园划船,租10只船正好坐满。

每只大船坐5

人,每只小船坐3人。

租的大船、小船各有多少只?

 

提问:

解决这个问题,你准备选择什么策略?

 学生小组讨

论。

 画图法。

先画10只大船坐50人,再去掉多的8人。

 列举法。

从大船有9只、小船有1只开始,有序列举。

并填写右表。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教学手记

(1) 列表假设。

 

 

学生参与交流,先想一想,再在小组里交流想法,然后在表中填一填。

 

假设大船和小船同样多,那么我们要如何调整算出大船和小

船各有多少只?

 ① 出示表格。

 ②借助表格调整。

 

第一步:

假设租5只大船和5只小船,就会比42人少2人。

 

第二步:

还少2人,也就是这2人还没有上船,那要让这2 

人也坐上船,大船和小船的数量应该怎么调整?

 

先想一想,再在小组里交流想法,然后在表中填一填。

 

第三步:

集体交流,得出方法:

 

引导思考:

少了2人,需要把一些小船调整为大船,一条小

船调整为一条大船可以多坐2人,2÷2=1(条),所以调整为

小船4条,大船6条。

 

② 检验结果。

学生口答检验方法。

三.巩固

1.完成第29页“练一练”。

 

练习

(1)引导学生先用第一种方法,根据要求提示动手操作,独

立完成。

 

(2)用列表假设的方法再进行思考练习。

 学生交 

流,并汇报想法。

 

2.完成练习五第4题。

 

根据题中所给的假设学生自主调整,并汇报调整想法。

四.课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

你有 

小结 

哪些收获?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教学手记

五.课堂

练习五第5题。

作业:

课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课)

课时数

第3课时

总课时数

06

1.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运用转化和假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2.在不断练习和反思中,感受运用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运用转化和假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并体会转化和假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的价

值。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教学手记

一.谈话

在前面两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主要运用了哪些策略来解决问题

导入 

的?

(转化和假设的策略)你们学会了吗?

今天老师想考一

考大家对这两个策略的运用情况,你们能接受挑战吗?

    

(板书课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课)

二.练习 

1.练习五第6题。

 

应用

出示题目:

要求先画图表示题意,再解答。

 

结合画的图进行分析:

要求中、下层各放了多少本书?

可以

通过上层放书的数量100本,及所对应的份数5,先求一份的

量是多少,再求中、下层各放了多少本书。

也可以引导学生

从其他方面去思考,如把比转化成分数来解答。

 

2.练习五第7题。

 

结合图引导思考:

根据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2∕3,可以想到

相遇时货车行驶的路程也是客车行驶路程的2∕3,接着让学

生在图上画一画,并解答。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教学手记

3. 练习五第8题。

 学生读题,出示右图:

   

 

先在图中表示出第二、三堆的白子和黑子。

 

学生动手画,教师巡视、辅导。

(学生可能在第二、三堆中把

白子和黑子平均分,可让学生尽量避免这种特殊情况。

) 

结合图帮助学生理解:

第二、三堆中的白子合起来正好

是完整的一堆棋子,也就是60枚,再加上第一堆中白子的数 

量,这样就解决了这一问题。

4. 练习五第9题。

 出示题目和表格。

 

 

    

 

先假设两种球分别投中的个数,再通过试验调整找出答 

案。

 学生独立完成。

5. 练习五思考题。

 

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己思考,独立解答

6.课外了解。

(第32页“你知道吗”) 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 

的数学,渗透国情教育,并思考解决。

三.课堂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了哪些新的收获?

 使学生进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教学手记

小结 

一步巩固策略在特定问题中的应用。

 

四.课堂

作业:

补充习题有关内容

课题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一)

课时数

第1课时

总课时数

07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学会利用方格纸把一个

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教学重、难点

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教学手记

一、导入

呈现例1图片在黑板上。

提问:

把放大前后的两幅画相比,你能发现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谈话导入:

像刚才把一幅长方形画放

大后,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相比,其中变化有什么规律?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二、教学

1、认识图形的放大

例1。

出示例1中两幅图片长和宽的数据。

提问:

两幅图的长有什么关系?

宽呢?

组织学生先讨论,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比较出两幅图的

长和宽的关系:

第二幅图的长是第一幅的2倍,宽也是第一

幅的2倍;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长的比是2:

1,宽的比也是

2:

1,等等。

指出:

把图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就是把图形按2: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教学手记

1的比放大。

提问:

刚才我们在电脑上操作时,把原来的一幅长方形按怎

样的比放大了?

2、认识图形的缩小。

谈话:

我们可以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也可以把一个

图形按一定的比缩小。

提问:

如果要把第一幅图按1:

2的比缩小,缩小后的长与

宽各应是原来的几分之几?

各是多少厘米?

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再组织全班交流。

三、教学

1、出示例2,让学生读题

例2

(1)提问:

按3:

1放大是什么意思?

放大后的长、宽各是

原来的几倍?

各应画几格?

(2)学生画图,再展示、交流。

(3)让学生尝试在方格纸上画出缩小后的长方形,再展示各

自画的图形,并交流思考的方法。

重点指导学生说说缩小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应是原来的几分

之几,各应画多少格。

2、讨论:

把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你有什

么发现?

让学生明确:

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大小

变了,但形状没变。

(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长与宽的比与原来

图形的长和宽的比是完全一样的。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教学手记

3、教学“试一试”

先独立画出按2:

1的比放大后的三角形,再让学生说一说自

己是怎么画的?

提问:

量一量,斜边的长也是原来的2倍吗?

你发现什么?

小结:

把三角形按2:

1的比放大后,各条边的长都是原来的

2倍。

四、巩固

1、做“练一练”

练习

让学生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出缩小后的图形,再让学生说一

说是怎样画的,缩小后有关边的长度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各

应画几格?

2、做练习六第1、2题。

第1题要引导学生具体分析相关图形边的长度,并完成填

空,再组织交流。

五、全课

什么是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要遵循什么原则?

放大和缩小后

小结。

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有什么关系?

六、作业

补充习题有关内容。

课题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二)

课时数

第2课时

总课时数

08

理解比例的意义。

能根据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重、难点

理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在学生观察、操作、推理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精神

教学准备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教学手记

一、复习

1、昨天学习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与原

导入

来的图形有什么关系?

2、关于比你有哪些了解?

(生答:

比的意义、各部分名称、

基本性质等。

还记得怎样求比值吗?

希望这些知识能对你们今天学习

的新知识有帮助。

二、教学

1、认识比例

比例的

(1)呈现放大请后的两张长方形照片及相关的数据。

要求学

意义

生分别写出每张照片长和宽的比。

(2)比较写出的两个比,说说这两个比有什么关系?

你是怎

样发现的?

(求比值,或把它们分别化成最简比)

(3)是啊,生活中确实有很多像这样的比值相等的例子,这

种现象早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研究。

人们把比值相等的两

个比用等号连起来,写成一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