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大赛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579870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3.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健康大赛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心理健康大赛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心理健康大赛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心理健康大赛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心理健康大赛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心理健康大赛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心理健康大赛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心理健康大赛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心理健康大赛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心理健康大赛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心理健康大赛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心理健康大赛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心理健康大赛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心理健康大赛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心理健康大赛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心理健康大赛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心理健康大赛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心理健康大赛复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大赛复习资料.docx

《心理健康大赛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大赛复习资料.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心理健康大赛复习资料.docx

心理健康大赛复习资料

第九届心理健康知识大赛初赛复习资料

引言

“你知道我在想什么吗?

你知道我想说什么吗?

”在没有接触到心理学知识前,很多人都会对它有这样那样的误解和疑问,仿佛心理学是巫师手中的水晶球那般奇妙。

而当真正接触到心理学知识之后,你会发现,所谓的心理学,并不像想象中那般的神秘莫测。

她就在我们身边,伴随着在我们每天的饮食起居,真真切切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学习科学的心理知识,会让你在对心理学有进一步认识的同时,对生活也多了份深刻的体会和思考。

希望下面的介绍能够让你了解更多的心理学知识,进而努力去收获大学生活中的点滴幸福。

一、心理学是什么

心理学是什么?

研究心理的科学吗?

答案显然正确。

但是作为一门科学,心理学的定义必须严谨许多。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外在行为表现及内在心理过程的科学。

它以自己特有的研究对象与其他学科区别开来。

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个人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为个体心理,可以分成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三个方面,也可以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差异两个方面,具体说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语言,动机、情绪、意志、能力、人格等。

下面,就让我们对其中的七个方面做一下简单的了解吧:

1、知觉

你看到一个物体,你知道那是苹果,你真的看到一个“苹果”吗?

不是的,你只看到颜色与形状,这是所谓的感觉。

而你知道它苹果,是因为你有知觉。

所谓的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它是大脑受到刺激后对其进行的分类、解释、分析和整合,也就是你大脑接接收到那个苹果的感觉以后,再把这些感觉整合在一齐,然后根据经验把“它”识别成苹果。

2、想象

鲁迅先生说:

“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地挥写了。

然而他们写出来的却是三只眼、长颈子,也就是在正常的人体身上增加了眼睛一只,拉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

”鲁迅先生的这些话形象地说出了,我们的想象并非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对头脑中已有的形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这是一种高级认知活动。

想象可分为再造想象(根据语言的表述或非语言的描绘在头脑中形成有关事物的形象的想象)和创造想象(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如幻想,文学创作中的艺术想象也属于创造性想象),后者是创造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3、记忆

从小到大,我们都在背这样,背那样的,那记忆究竟是什么,只是单纯地背诵吗?

在心理学家眼中,记忆是我们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记忆还可以分分以下类别:

(1)依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记忆可以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2)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它们都属于长时记忆。

陈述性记忆是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我们背的书不属于这种了,这种记忆回想起来是要占用大脑资源的;程序性记忆是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

怎么去开门就是这么一种记忆,这种记忆的回想不占太多大脑资源,基本都是自动完成的。

4、情绪情感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反映了人的主观需要与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具有较大的情境性、冲动性和暂时性,情绪的外部表情有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

与此对应,情感作为一种体验和感受,情感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在现代心理学中常把人的复杂情感称为高级情感,并分为理知感、道德感、美感等三种。

5、意志品质

我们一向都说要做个有坚强意志的人,但却未必知道意志是什么。

意志被看作人类特有的高层次动机,是人类有意识的支配和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就好像我们所说的“为了朋友,可以两肋插刀”就需要坚韧的意志。

人的意志基本品质包括独立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性四个方面。

6、动机

动机是在目标或对象的引导下,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具有激活、指向、维持和调整功能。

动机形成的条件有两个,一个是内在动机——需要,另一个是外在动机——诱因。

就如有人努力学习是为能找份赚钱的工作使自己生活得好一点,对这些人来说,生活得好一点他们的需要,钱是他们努力学习的诱因。

7、能力

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总是和人完成一定的活动相联系在一起的。

能力有很多种分法,可以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流体能力和晶体能力,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还可以分为认识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你知道么?

智力,其实也是一种能力,它包括理解、计划、解决问题,抽象思维,表达意念以及语言和学习的能力。

个体的智力发展是有差异的,这些差异表现在发展水平上的差异、表现早晚的差异、结构差异、性别差异等。

由萨洛维和玛伊尔提出的“情绪智力”,也就是“情商”,是指识别和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状态,并利用这些信息来解决问题和调节行为的能力。

高尔曼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在大多数时间内都要比智商更为重要。

8、人格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模式。

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成熟和环境、教育等先后天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

人格具有稳定性。

在行为中偶然发生的一时性的心理特性不能称之为人格。

强调人格的稳定性并不是知他在人的一生中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心理的成熟和环境的变化,人格也可能产生或多或少的改变。

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节。

人格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会决定某些人的命运,因而是人生成败的根源。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方面。

弗洛伊德人格“三我”结构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

典型的人格测评方法包括自陈量表式测验,例如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试和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投射测试,例如罗夏克墨渍测验和主题统觉测验;情境测验,如性格教育测验和情境压力测验;自我概念测验,如形容词列表法和Q分类法。

二、心理学家在做什么

你也许了解过卡内基的成功之道,并对弗洛伊德潜意识的力量有所耳闻,除了这些,心理学家们还在做些什么呢?

是与人们讨论千奇百怪的梦境,通过催眠窥测的来访者心底的秘密,还是著书立说激励世人?

这些,都是他们工作中的一部分。

而近百年来,心理学获得了迅速的发展,研究领域日渐扩大,正在成长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

下面简单介绍七个心理学研究领域,希望可以让你有个明确的认知。

1、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

群体社会心理现象,是指群体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征。

以下简要介绍社会心理学中比较有趣的三方面内容。

从众

从众是指人们采纳群体其他成员的行为和意见的倾向。

有的领导意见本是错误的,有些员工由于惧怕反对而对自己今后不利,而违心地投了赞成票,结果后面的人都跟着投了赞成票。

人际交往中的常见心理效应:

(1)首因效应是实际上指的就是“第一印象”的影响,常发生于陌生人之间。

但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仅凭第一印象就妄加判断,往往会带来不可弥补的错误!

(2)近因效应指的是在交往过程中最近一次接触给人留下的印象,常发生于熟人之间。

多年不见的朋友,在自己的脑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景。

(3)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是一种因他人突出特征的影响而产生的“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社会心理效应。

就是当我们看到某个明星在媒体上爆出一些丑闻时总是很惊讶,我们仅仅是推断了他们真实的人格。

(4)定型效应也称社会刻版印象,是人们不自觉地根据自己对某一类人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来评价他人。

如,人们总是认为女孩子就应该文静,男孩应该活波而勇敢。

由于刻板印象只凭一时偏见或道听途说而形成的。

因此,绝大多数刻板印象是错误的,甚至是有害的。

(5)投射效应是指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对他人形成印象时总是假设他人与自己具有相同的某些特点,即把自己的特点投射到他人身上,比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6)鲇鱼效应水池里养着一群鱼,由于缺乏外界刺激,这些鱼变得死气沉沉,容易死亡。

渔民偶然把几条鲇鱼放在这群鱼里:

由于鲇鱼喜欢挤来挤去,整个水池里的鱼都被带动起来而显得生机勃勃,所以渔民喜欢放几条鲇鱼在里面增加全体鱼的活力与寿命。

在经济、文化、教育等活动中引入竞争机制,也会产生鲇鱼效应。

(7)蝴蝶效应某地上空一只小小的蝴蝶扇动翅膀而扰动了空气,长时间后可能导致遥远的彼地发生一场暴风雨,以此比喻长时期大范围天气预报往往因一点点微小的因素造成难以预测的严重后果。

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

归因

很多时候,对于同一件事情,每个人的解释却不尽相同,对事件的不同解释方式,就是心理学上所指的归因。

归因是人类的一种普遍需要,每个人都有一套独特的归因风格。

在社会生活中,个体为了保护自我价值,倾向于使自己处于有利位置,这种倾向被称为“动机性归因偏差”。

比如:

(1)将自己的成功作内归因,将自己的失败作外归因;

(2)将他人的成功作外归因,将他人的失败作内归因,从而减少他人的成功给自己带来的压力。

2、发展心理学

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踌躇满志的大学生,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了“发展”的过程。

发展心理学旨在鉴别和解释个体跨时间的连续性和变化。

像“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样的俗语其实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

广义的发展心理学包括动物心理学(比较心理学)、民族心理学、个体发展心理学。

狭义的发展心理学仅指个体发展心理学,研究一个人从出生到衰老各个时期的心理现象,按年龄阶段又可分为儿童心理学、青年心理学、成年心理学、老年心理学等分支。

发展心理学的基本问题包括:

发展的本质,发展的影响因素,发展的过程,具体涉及到遗传与教养、主动与被动、连续性和阶段性等问题。

3、人格心理学

我们所熟知的性格仅仅是人格的一个方面。

人格是个人内在的动力组织及其相应的行为模式的统一体。

人格具有四个特性:

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和功能性。

著名的“大五”人格理论是当代人格心理学的新型特质理论,包括:

E(Extraversion):

外向、有活力、热情;A(Agreeableness):

愉快、利他、有感染力;C(Conscientiousness):

公正、拘谨、克制、尽责;N(Neuroticism):

神经质、消极情绪、神经过敏;O(Openness):

直率、创造性、思路开阔。

这五个因素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可组成“OCEAN”一词,表示“人格的海洋”。

4、犯罪心理学

笼统地说,犯罪心理学以犯罪心理为研究对象。

狭义的犯罪心理学,是指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的一门学科;广义的犯罪心理学,则是指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以及犯罪对策中的心理学问题的一门学科。

大体而言,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1)犯罪心理的生理基础;

(2)犯罪者人格和人格变化;(3)犯罪行为的社会学习机制;(4)产生犯罪心理的社会性缺陷。

如,在确定罪责时,一定要确定犯罪嫌疑人的动机,否则定罪。

5、生理心理学

即使是时间首富比尔盖茨,也是一样的五脏六腑。

即使是聪明绝顶的爱因斯坦,也离不开五谷杂粮。

人类无论进化的多高级,人们的心理现象多么复杂,终究要以一定的物质基础为依托,这个基础就是我们的躯体,在心理学的框架下讨论人的生理机制正是生理心理学家要做的工作。

生理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主要研究各种人体器官的机制、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的机制、内分泌腺对行为的调节机制、遗传在行为中的作用等。

例如,损伤海马(人脑边缘系统的一部分)会造成遗忘。

6、教育心理学

主要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揭示教育过程和心理发展的关系,把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教育实践中。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受教育者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心理的个别差异,道德品质的形成,教育者应有的心理品质等。

可见,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直接关系到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的重大任务。

7、恋爱心理学

想要在爱情中稳操胜券知己知彼嘛,当然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

恋爱心理学是探讨男女在恋爱、婚姻中,爱情的获得及稳固的心理规律,包括恋爱心理和婚姻心理两部分,具体研究稳固爱情的心理规律、男女相爱的心理奥秘、求爱及择偶心理、初恋心理、爱情挫折心理、婚后各阶段的爱情发展之心理特点等。

斯腾伯格(R.Sternberg)提出的“爱情三角理论”是目前令人熟知的一个最重要的理论,该理论认为爱情包括三种成分:

亲密、激情、和承诺。

同时具有亲密、激情和承诺的爱情被称为“完美爱情”(或成熟的爱情)。

激情是爱情中的性欲成分,是情绪上的着迷;亲密是指在爱情关系中能够引起的温暖体验;承诺指维持关系的决定期许或担保。

这三种成分构成了喜欢式爱情、迷恋式爱情、空洞式爱情、浪漫式爱情、伴侣式爱情、愚蠢式爱情、完美式爱情等七种类型。

三、心理学中的主要流派

自1879年科学心理学诞生至今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中,西方出现过许多有影响的心理学流派,比如构造主义、机能主义、格式塔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

看到这些生涩的名词,也许你觉得难以理解,那么,请你静下心来仔细阅读下面的内容,这将帮助你成功地认知它们。

1、精神分析学派

奥地利精神病医生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鼻祖.精神分析学派注重异常行为的分析,并且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一切个体的和社会的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或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

欲望或动机受到压抑,是导致神经症的重要原因。

所谓精神分析是一种临床技术,它通过释梦和自由联想等手段,发现病人潜在的动机,使精神宣泄,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弗洛伊德将人的精神世界分为三个部分:

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

意识是指人们正意识到的想法;前意识是大量的可再现的信息,通过某种刺激能够进入人的意识层面;无意识则是人们无法直接接触的东西,无法被带入意识层面(除非是在某种极端的情境中)。

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超我这三个心理结构。

本我(id)是由一切与身俱来的本能冲动组成。

例如:

性欲的冲动等。

本我的活动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ego)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一部分,它是关注现实的一部分,使人能在现实生活中理性地、正常地生活,遵循“现实原则”。

超我(superego)包括自我理想与良心,遵循“完美原则”,对道德审察的作用。

精神学派除了弗洛伊德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代表就是埃里克森。

他提出了著名的八阶段理论,这八个阶段分为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自主性对羞怯和疑虑 、主动性对内疚、勤奋对自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亲密对孤立、繁殖对停滞、自我完整对失望。

精神分析学派的还有阿德勒,他第一个提出兄弟姐妹对社会性和人格发展有重要影响;霍妮,对弗洛伊德关于发展中性别差异的观点提出了挑战,被誉为女性心理学的奠基人;沙利文,详细阐述了童年中期亲近的同性友谊如何为以后的亲密恋爱关系奠定基础。

2、行为主义流派

行为主义与精神分析最大的不同就是,他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外显行为,而且他也反对内省法,主张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人类的行为。

最重要的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外界环境对于人的作用,认为人的行为是有规律的,行为都是通过学习而来。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JohnWatson)就有一段名言: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并在我自己设定的特殊环境中养育他们,那么我愿意担保,可以随便挑选其中一个婴儿,把他们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特殊人物,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或乞丐、小偷,而不管他的才能、嗜好、倾向、能力、天资和他们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

”可见,华生特别强调环境对人行为的影响,是典型的“环境决定论”。

华生之后,斯金纳(B.Skinner)和班杜拉(A.Bandura)成为行为主义学派的杰出代表。

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和社会学习理论,被称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三大原理。

由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对实证研究的强调,大大推进了心理学的发展,并深深地影响了心理学的大多数领域。

3、人本主义流派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在20世纪50年代作为与精神分析流派和行为主义并驾齐驱的一种理论而出现的,称为“第三势力”。

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眼中,人是一种先天良好、具有选择能力和有能动性的动物,并不像传统地精神分析形容地那样受着无意识地驱使,也不像行为主义说的那样像个只会对环境反应的高级机器人。

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人类的主要任务是使自身的潜能得到不断的发展,人的本性就是自我实现。

卡尔·罗杰斯(CarlRogers)是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先驱,他首先普及了“以人为中心”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并将“以人为中心”的思想扩展到心理学以外的更为广阔的人类生活之中。

在罗杰斯看来,对人性持人本主义的观点、相信人,就可以改进教育和维护和平。

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Maslow)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另一名重要的心理学家,最著名的当属他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从低到高由以下五个等级构成:

(1)生理的需要。

(2)安全的需要。

(3)归属和爱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4、认知心理学派

认知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即对作用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

认知心理学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认知心理学是指凡是研究人的认识过程的,都属于认知心理学。

皮亚杰就提出了一个非常著名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智力发展可以分为具有不同的质的四个主要阶段:

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狭义的认知心理学,就是所谓的信息加工心理学,指通过与计算机相类比,模拟、验证等方法来研究人的认知过程,认为人的认知过程就是信息的接受、编码,贮存、交换、操作、检索、提取和使用的过程,并将这一过程归纳为四种系统模式:

即感知系统、记忆系统、控制系统和反应系统。

其最重大的成果是在记忆和思维领域的突破性研究。

四、心理也有“出问题”的时候

1、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环境适应问题。

这一问题在刚入大学的新生中比较常见,来到大学后,在自我认知、同学交往、自然环境等方面都面临着全面的调整适应。

例如,一名女同学刚入校不到一星期就申请退学,原因是不能适应集体生活,晚上睡不着。

(2)学习问题。

大量事实表明,学习成绩差异是引起大学生焦虑的主要原因之一,很多学生存在学习问题,包括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兴趣、考试焦虑等。

例如,有一位同学对专业不满意而提不起兴趣,经常想着转系或回家重考大学,大学的第一个学期,结果考了两门不及格。

(3)人际关系问题。

由于个人待人接物的态度不同、个性特征不同,再加上青春期心理固有的闭锁、羞怯、敏感和冲动,使得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困难,从而产生困惑、焦虑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甚至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4)恋爱与性心理问题。

总的来说,大学生接受青春期教育不够,对性发育成熟缺乏心理准备,对异性的神秘感、恐惧感和渴望交织在一起,由此产生了各种心理问题,严重的还导致心理障碍,如单相思、为失恋而轻生、恋物癖、窥视癖等。

(5)性格与情绪问题。

性格障碍是大学生中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其形成与成长经历有关,原因也较复杂。

主要表现为自卑、怯懦、依赖、猜疑、神经质、偏激、敌对、孤僻、抑郁等。

例如,有的同学或者认为自己相貌不佳,或者认为自己能力比别人低,或者认为自己知识面窄等而自卑,总觉得“低人”一等,久之,影响了正确的自我认识。

(6)神经症等问题。

神经症是大学生中最常见的一类心理疾病,长期的睡眠困难、焦虑、抑郁、强迫、疑病、恐怖等都是神经症的临床表现特征。

例如,一位同学总是害怕别人的目光,不管是在宿舍里,还是在教室内,他也总是尽力克制自己,但又无济于事。

为此他非常苦恼,以致严重影响了自己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2、心理障碍

在看以下这心理障碍的时候,可能会发现自己或身边的同学朋友好像表现出那些症状,但这并不代表他患有心理障碍。

因为只有那些症状的强度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才能诊断为患有心理障碍。

焦虑障碍

每个人都会在一定的生活情形下体会焦虑或恐惧。

据估计,将近25﹪的成年人曾经在某段时间经历过不同焦虑障碍的特征性症状。

(1)广泛性焦虑症

当一个人在至少六个月以上的日子里感到焦虑或担心,但却不是由于受到特定的危险所威胁,同时出现三项其它症状,如肌肉紧张,容易疲劳,坐立不安,思想难以集中,易激怒等等就可以被诊断为广泛性焦虑症。

这种焦虑障碍会造成功能的缺损。

(2)惊恐障碍

这种病人体验的是一种无预期的严重的惊恐发作,突然发生强烈不适,可有胸闷、气透不过来的感觉、心悸、出汗、胃不适、颤抖、手足发麻、濒死感、要发疯感或失去控制感,每次发作约一刻钟左右。

之所以是无预期的,因为它不是由情境中的某些具体事情导致的。

(3)恐怖症

病人持续地与非理性地害怕某一特定事物、活动或者情境,这种恐惧相对于实际的威胁来说是夸大和非理性的。

分为社交恐怖症和特殊恐怖症。

一个有社交恐怖的人害怕自己会做出令人难堪的举止,很害怕别人的审视和拒绝以至于造成过度焦虑。

特殊焦虑症发生于对几种特殊类型或情境做出反应,如害怕蜘蛛。

(4)强迫症

你可能有过轻微的强迫观念的体验,有时会担心“我是不是真的锁门了”。

强迫症患者的强迫思想更加有不可抵挡性,引起更多的痛苦,而且可能干扰他们的社交和工作能力。

如不断地检查灯或电器是否关好、点数物体或财产。

做出强迫行为是为了减少或预防与某些可怕的情景相关联的不适感,但是其本身或者不合理。

(5)创伤后应激障碍

通过痛苦的回忆、梦境、幻觉或闪回持续地重新体验到创伤事件。

人们可能在遇上强奸、生命受到威胁或严重伤害、严重的自然灾害是会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

心境障碍

(1)重度抑郁症

抑郁被称为“心理病理中的普通的感冒”。

因为它发作频繁。

被诊断为抑郁的病人其症状的严重性和病程不同。

有些人一生中的某个阶段只与抑郁斗争几个星期,另一些人则断断续续地或慢性地要经历数年的抑郁。

(2)双相障碍

是以严重抑郁与狂躁阶段交替出现为特征的。

一个人经历狂躁阶段,一个人常常感到自尊的膨胀感和他自己拥有特殊的能力或权力的非现实信念。

当狂躁开始消退时病人就开始应付造成的损害和窘境。

这样的狂躁阶段几乎总是紧跟着严重的抑郁。

人格障碍

(1)执偏型人格障碍

患者会无理由怀疑别人想要伤害和欺骗他们。

他们能从无害的情景中找出隐藏的不愉快或危险的的含义。

(2)表演型人格障碍

这种病人总是希望自己是注意的中心,在做论断的时候很感情用事,但是往往缺乏证据来支持他们的论断。

(3)自恋型人格障碍

有一种夸大的自我重要感,被成功或权力的想象所占据,需要持续地赞美。

这些人通常有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

(4)反社会人格障碍

对说谎、盗窃和打架的行为是常见的,患者不会为此感到羞耻或后悔。

分离性障碍

是一种身份、记忆或意识的整体性的扰乱。

有分离性失忆,有些研究表明这种分离性遗忘可能与儿童经历的一些身体虐待或性虐待有关。

还有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过去称为多重人格障碍,有两个或多个不同的人格存在于一个个体中。

在任何一个特定的时间,其中一个人格占支配地位,主导这个人的行为。

精神分裂症

对于患精神分裂症的人来说,这种疾病是没有假释可能的终生监禁,灵魂与躯体分开,忍受着孤独的囚禁。

在精神分裂的世界中,幻觉和妄想是十分常见。

(1)紊乱型

情绪很单调呆板或对于当时的情境并不适合。

一个人常常做出傻气的或孩子气的行为,言语变得不连贯,满是不寻常的词和不完整的句子。

如果出现妄想或幻觉,它们也不能阻止成一个连贯的主题。

(2)偏执型

经常有一些被害妄想、夸大妄想、嫉妒妄想,发病时间通常晚于其他精神分裂症的病人。

他们的行为大多半是激烈的和非常正式的。

(3)未定型

描述那种表现突出的妄想幻觉,不连贯的语言,或者非常紊乱的行为符合一项以上而不是十分清楚的标准。

(4)残留型

显示病人进入缓解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