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安全评价师三件套.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5806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101.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安全评价师三件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课题安全评价师三件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课题安全评价师三件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课题安全评价师三件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课题安全评价师三件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课题安全评价师三件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课题安全评价师三件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课题安全评价师三件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课题安全评价师三件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课题安全评价师三件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课题安全评价师三件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课题安全评价师三件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课题安全评价师三件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课题安全评价师三件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课题安全评价师三件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课题安全评价师三件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课题安全评价师三件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课题安全评价师三件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课题安全评价师三件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课题安全评价师三件套.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题安全评价师三件套.docx

《课题安全评价师三件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安全评价师三件套.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课题安全评价师三件套.docx

课题安全评价师三件套

安全评价师三件套

中国安全生产协会

主要内容

•一、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二、安全评价技术基础知识

•三、安全生产技术理论知识

•四、安全生产管理基础知识

一、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一)安全评价法律基础知识

1.法的概念、特征、分类

(1)法的概念和特征

法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法是指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制定或者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狭义的法是指具体的法律规范,包括宪法、法令、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判例、习惯法等各种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法的目的在于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是统治阶级实现其统治的一项重要工具。

•法的制定

依照《立法法》的规定,我国制定法的程序主要包括法的草案的提出、讨论审议、表决通过和公布施行

国务院提出的法律草案需要提请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审议,须经3次常委会审议后方能付诸表决是否通过。

(2)法律规范

法律规范是国家机关制定或者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一般行为规则,它反映由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的意志。

法律规范实际上是一种“人”与“人”关系的行为规则。

(3)法的本质

法的最本质的属性是统治阶级的意志。

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在于它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的意志以国家意志形式的法律体现。

社会主义法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广泛的人民性,是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法作为统治阶级的意志可以体现在3个方面:

●意志内容的一般性

●意志内容的客观性

●意志内容的社会性

(4)法的效力

法的效力即法的生效范围,是指法律规范对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和什么时间发生效力。

●关于人的效力

●关于地域的效力

●关于时间的效力

(5)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是指由于违法行为而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它与法律制裁相联系。

•法律制裁是指依据法律对违法者采取的惩罚措施。

(6)法的特征

法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在其发生作用的范围内具有普遍性、稳定性和约束性。

其特征主要有:

•法是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制定的

•法是依照特定的程序制定的

•法具有国家强制性

•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

(7)法的分类

•按照法的创立和表现形式所作的分:

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按照其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的层级划分,法应当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

•按照法律的内容和效力强弱所作的分:

宪法性法律和普通法律

•按照法律效力范围所作的分:

特殊法和一般法(普通法)

2.社会主义法的基本内容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方针、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体现在立法、执法和守法3个方面,主要包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依法行政、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主义法的体系、社会主义法的适用等内容。

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

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1)社会主义法治

为了有效地保障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社会主义法治有3层含义:

社会主义法治泛指立法、执法和守法;社会主义法治专指社会主义的法律、制度。

社会主义法治特指守法,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国家管理的一种方式。

(2)社会主义法的体系

法的体系亦称法律体系,通常是指一个国家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安全生产法体系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子体系,安全生产法是社会主义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3)社会主义法的适用的原则

社会主义法的适用的原则主要有:

法律适用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二)安全生产、评价相关法律、行政法规、文件、标准、导则

现行关于安全生产、评价的主要法律、法规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自2002年11月1日开始实施。

对中介结构特征的规定:

安全生产中介服务具有以下特征:

独立性、服务性、客观性、有偿性、专业性。

对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和安全专业人员的权利的规定:

1)依法从事的安全生产中介服务工作受法律保护,具有不受侵犯和追究的权利。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无权干预、剥夺、阻碍其合法活动的权利;

2)有权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标准的规定,从事授权范围内的有关安全生产业;

3)接受政府、部门的委托和生产经营单位的聘请,按照委托和约定的有关事项从事安全生产中介服务;

4)有权拒绝从事非法或者服务范围以外的安全生产中介服务;

5)有依法收取中介服务报酬和费用的权利。

对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和安全专业人员的义务的规定:

1)具备法定条件,依法取得安全生产中介服务资质;

2)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行业、领域和业务范围内真实的中介服务,不得从事欺诈和虚假的服务;

3)严格按照政府、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的委托或者约定,完成所承担的安全生产中介服务事项;

4)接受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其进行的检查监督;

5)合理地确定服务报酬和收费标准,不得非法牟利。

《安全生产法》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准从事经营活动。

《安全生产法》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产生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安全生产法》第79条规定:

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工作的机构,出具虚假证明,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在五千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千元的,单处或者并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与生产经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1994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

《劳动法》第五十二条规定:

“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

《劳动法》第三条在劳动卫生方面赋予了劳动者享有的7项权利:

一是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二是享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三是享有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四是享有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五是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六是享有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七是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劳动法》第三条在劳动卫生方面设定了劳动者需要履行的4项义务:

一是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

二是劳动者应当提高职业技能。

三是劳动者应当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

四是劳动者应当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劳动法》中未成年工是指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其明确了国家、企业、劳动者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在职业教育和培训中的职责工作。

二、安全评价基础知识

(一)安全评价理论

1.安全评价的定义

安全评价是以实现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辨识与分析工程、系统、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危险、有害因素,预测发生事故造成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评价结论的活动。

•安全评价中以可接受的风险作为衡量安全与危险的标准。

•安全评价,也称为风险评价或危险评价,它既需要安全评价理论的支撑,又需要理论与实际经验的结合,二者缺一不可。

2.安全评价的内容

•安全评价是一个运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识别和评价系统、工程存在的风险的过程。

•这一过程包括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及危险和危害程度评价两部分。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的目的在于识别危险来源;危险和危害程度评价的目的在于确定和衡量来自危险源的危险性、危险程度及应采取的控制措施,以及采取控制措施后仍然存在的危险性是否可以被接受。

•在实际的安全评价过程中,这两个方面是不能截然分开、孤立进行的,而是相互交叉、相互重叠于整个评价工作中。

•注:

安全评价主要内容不包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3.安全评价的分类

•安全评价按照实施阶段的不同分为三类:

●安全预评价

●安全验收评价

●安全现状评价

•安全预评价

安全预评价以拟建建设项目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的生产工艺过程、使用和产出的物质、主要设备和操作条件等,研究系统固有的危险及有害因素,应用系统安全工程的方法,对系统的危险性和危害性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确定系统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危险、危害程度;针对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可能产生的危险、危害后果提出消除、预防和降低的对策措施;评价采取措施后的系统是否能满足规定的安全要求,从而得出建设项目应如何设计、管理才能达到安全指标要求的结论。

•安全验收评价

•安全验收评价是在建设项目竣工后正式生产运行前或工业园区建设完成后,通过检查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情况或工业园区内的安全设施、设备、装置投入生产和使用的情况,检查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到位情况,检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健全情况,检查事故应急建立情况,审查确定建设项目、工业园区建设满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要求的符合性。

从整体上确定建设项目、工业园区的运行状况和安全管理情况,做出安全验收评价结论的活动。

注:

辨识危险有害因素不属于安全验收评价的前期准备工作。

•安全现状评价

安全现状评价是针对生产经营活动中、工业园区内的事故风险、安全管理等情况,辨识与分析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审查确定其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要求的符合性,预测发生事故或造成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安全现状评价结论的活动。

是在系统生命周期内的生产运行期进行的评价活的。

4.安全评价原理

可归纳为以下四个基本原理,即:

相关性原理,类推原理(如:

利用爆炸事故现场的破坏情况估计事故现场爆炸物的TNT当量,就是运用的类推原理;类推原理的结果具有一点的或然性),惯性原理(任何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从其过去到现在以及延伸至将来,都具有的一定的延续性)和量变到质变原理。

5.安全评价原则

●科学性

●公正性

●合法性

●针对性

6.安全评价程序

安全评价程序主要包括:

准备阶段,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形成安全评价结论及建议,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AQ8001-2007安全评价基本程序框图

7.安全评价依据

•安全评价的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种:

●法律、法规

●标准

●风险判别指标

•法律、法规

安全法规的规范性文件主要有以下几种:

●宪法:

国家的根本法

●法律

●行政法规:

其名称通常为条例、规定、办法、决定等

●部门规章:

如《安全评价管理规定》等

●地方性法规和地方规章

•标准

•安全评价相关标准可按来源、法律效力、对象特征等分类。

按标准来源可分为四类:

一是由国家主管标准化工作的部门颁布的国家标准;二是国务院各部委发布的行业标准;三是地方政府制发布的地方标准;四是国际标准和外国标准。

按标准法律效力可分为二类:

一是强制性标准;二是推荐性标准。

按标准对象特征可分为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

其中技术标准又可分为基础标准、产品标准和方法标准三类。

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安全评价目前所依据的主要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安全评价通则》(自2007年4月1日开始执行)

《安全预评价导则》(自2007年4月1日开始执行)

(二)安全系统工程基础知识

1.系统及系统工程

•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和明确目的的有机整体即为系统。

•系统工程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是组织管理系统的研究、规划、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是对所有系统都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方法。

•系统工程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

●整体化

●综合化

●最优化

2.安全系统工程

安全系统工程就是应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分析、评价及消除系统中的各种危险,实现系统安全的一整套管理程序和方法体系。

•安全系统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系统安全分析

●系统安全预测

●系统安全评价

●安全管理措施

3.事故的致因理论

A.事故及其特征

•定义:

事故是人们在实现其目的的行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迫使其有目的的行动暂时或永远终止的一种意外事件。

•事故的特征

事故的特征主要包括:

●事故的因果性

●事故的偶然性

●必然性和规律性

●事故的潜在性

●再现性和预测性。

B.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

目前认为,事故是由于不安全状态或不安全行为所引起的。

它是物质、环境、行为等诸因素的多元函数。

具体地说,影响事故是否发生的因素有五项:

人、物、环境、管理(如:

从人-机系统来考虑,发生泄漏事故的主要人为原因便是管理原因)和事故处置。

C.事故的预防原则

事故的预防工作应该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预防第一,防患未然

●根除事故原因

●全面治理

D.事故模式理论

•事故模式理论是人们对事故机理所作的逻辑抽象或数学抽象,是描述事故成因、经过和后果的理论,是研究人、物、环境、管理及事故处理这些基本因素如何作用而形成事故、造成损失的。

即事故模式理论是从本质上阐明工伤事故的因果关系,说明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后果的理论。

4.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目前主要的系统安全分析法有安全检查表、预先危险性分析、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风险矩阵、火灾爆炸指数法、事件树、事故树、故障类型影响分析、故障假设分析法、故障假设/检查表分析法、工作任务分析法、概率理论分析法、模糊理论分析法、认知可靠性分析、频率分析方法和因果分析法等。

关于评价方法的几个重要问题:

v化工厂危险程度分级法是以化工生产、贮存过程中的物质、物量指数为基础,用有关系数修正后求出工厂的危险等级。

在厂房修正系数中,不考虑厂房高度;工厂固有危险指数是由工厂最高危险的5个单元危险指数的均方根求出;工艺系数由作业方式、物料温度、操作压力等8修正指数求出;物质指数M=火灾、爆炸指数F+毒性指数P。

v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是最早的综合型安全评价模式,其物质系数(MF)是物质自身固有的内在特性,与工艺单元操作温度无关是不正确的;物质系数(MF)=一般工艺危险系数(F1)*特殊工艺危险系数(F2);NH表示物质的健康危害,用来确定特殊工艺危险系数;物质的燃烧性NF和化学活性NR是针对正常温度环境而言的,当温度超过60℃,物质系数MF应作修正;三类安全措施不包括设备控制。

v故障树分析中,求出概率重要度,就可以了解在诸多基本事件中,减少哪个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就可以有效地降低顶上事件的发生概率;一个故障树的最小割集,也可能是该故障树的最小径集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v评价一个处于论证阶段且没有详细资料的项目,适宜采用故障假设分析的方法。

v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中,将实际上不可能发生的事故或危险事件的情况作为赋值的参考点,给定的值为0.1;若危险性分值在70-160之间的危险程度是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v采用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时,操作规程是不必要的资料。

v在机械工厂安全评价方法中,已知评价得分为920分,则其安全等级为安全级。

v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HAZOP)中,分析的工艺参数不包括闪点;在用其进行工艺过程危险性分析评估时,不需要安全管理制度方面的资料;此方法对于新建项目,当对工艺设计参数要求很严格时,更为可靠、有效。

v在进行系统危险性分析时,为了恰当衡量危险性的大小及其对系统破坏的影响程度,预先危险性分析将危险性划分为四个等级,其中“Ⅰ级”表示安全的。

(三)安全评价过程控制

1.安全评价过程控制概述

A.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的涵义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是保证安全评价工作质量的一系列文件。

安全评价作为一项有目的的行为,必须具备一定的质量水平,才能满足企业安全生产的需求。

•所谓安全评价的质量是指安全评价工作的优劣程度,也就是安全评价工作体现客观公正性、合法性、科学性和针对性的程度。

B.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的内容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按其内容可划分为“硬件管理”和“软件管理”。

•硬件管理主要指安全评价机构建设的管理,包括安全评价机构内部机构的设置,各职能部门职责的划定、相互间分工协作的关系,安全评价人员及专家的配备等管理。

•软件管理主要指“硬件”运行中的管理,包括项目单位的选定、合同的签署、安全评价资料的收集、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写、安全评价报告内部评审、安全评价技术档案的管理、安全评价信息的反馈和安全评价人员的培训等一系列管理活动。

C.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的目的和意义

•安全评价机构建立过程控制体系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强化安全评价质量管理,提高安全评价工作质量水平;

●有利于安全评价规范化、法制化及标准化的建设和安全评价事业的发展;

●提高了安全评价的质量就能使安全评价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确保人民生命安全、生活安定,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

●有利于安全评价机构管理层实施系统和透明的管理,学习运用科学的管理思想和方法;

●促进安全评价工作的有序进行,使安全评价人员在评价过程中做到各负其责,提高工作效率;

●可加强对安全评价人员的培训,促进其工作交流,持续不断地提高其业务技能和工作水平;

●提高安全评价机构的市场信誉,在市场竞争中取胜。

2.安全评价过程控制体系

A.安全评价机构建立过程控制体系的主要依据

安全评价机构建立过程控制体系的主要依据为:

管理学原理;国家对安全评价机构的监督管理要求;安全评价机构自身的特点。

B.安全评价过程控制体系的主要内容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方针和目标

•机构与职责

•人员培训、业务交流

•合同评审

•安全评价计划编制

•编制安全评价报告(按《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的要求,安全评价报告的格式、内容及顺序是封面、安全评价资格证书影印件、著录项、前言、目录、正文、附件、附录)

•安全评价报告内部评审

•跟踪服务

•档案管理和数据库管理

•纠正预防措施

•文件记录

C.安全评价过程控制体系文件的构成及编制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体系文件的构成及层次关系如下图。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体系文件的内容示意图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体系文件的编制

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管理手册的编写

程序文件的编写

作业文件的编写

记录的编写

三、安全生产技术理论知识

(一)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1.防火基础知识

A.燃烧与火灾

定义:

燃烧是物质与氧化剂之间的放热反应,它通常会同时释放出火焰或可见光。

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即为火灾。

●燃烧和火灾发生的必要条件:

同时具备氧化剂、可燃物、点火源,即火的三要素。

这三个要素中缺少任何一个,燃烧都不能发生和维持,因此火的三要素是燃烧的必要条件。

在火灾防治中,如果能够阻断火三角的任何一个要素就可以扑灭火灾。

•火灾的分类

《火灾分类》(GB4968-1985)按物质的燃烧特性将火灾分为如下4类:

●A类火灾,是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灰烬,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

●B类火灾,是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C类火灾,是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火灾等;

●D类火灾,是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火灾等。

•火灾分为:

闪燃、阴燃、爆燃、自燃。

●闪燃是可燃物表面或可燃液体上方在很短时间内重复出现火焰一闪即灭的现象。

闪燃往往是持续燃烧的先兆。

●阴燃则没有火焰和可见光的燃烧。

●爆燃伴随爆炸的燃烧波,以亚音速传播。

•火灾对周围环境影响的主要热传递方式是热辐射。

•火灾防治途径和阻燃方法

●火灾防治途径:

一般分为阻燃、火灾探测、灭火等。

•阻燃

采用高分子材料阻燃化技术可以克服或降低高分子材料的可燃性,减少火灾的发生及蔓延。

高分子材料阻燃化技术主要通过阻燃剂使聚合物不易着火,如果着火也使其燃烧速度变慢。

阻燃剂按其使用方法分为添加型和反应型两种。

•火灾探测方法

按照探测元件与探测对象的关系,火灾探测方法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基本类型。

●灭火的基本措施

一切防火措施都是为了防止燃烧的3个条件同时存在,所能采取的基本措施是:

1)控制可燃物;2)隔绝助燃物;3)消除点火源;4)阻止火势蔓延。

•火灾危险评价

目前应用较多的火灾安全评价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安全检查表法;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蒙德法;预先危险分析(PHA);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事件树分析(ETA);故障树分析(FTA);数值模拟方法;因果分析;管理疏忽和危险树分析(MORT)。

B.点火源及其控制

•点火源的概念及其分类

点火源是指能够使可燃物与助燃物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来源。

这种能量既可以是热能、光能、电能、化学能,也可以是机械能。

根据点火源产生能量的来源不同,点火源分为火焰、火星、高热物体、电火花、静电火花、撞击、摩擦、化学反应热、光线聚焦等等。

•控制火源引起火灾的方法

化学点火源引起火灾成因及控制方法

电气火源引起火灾成因及控制方法

机械点火源引起火灾成因及控制方法

C.消防设施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灭火系统:

分为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

•水灭火、泡沫灭火和气体灭火的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

D.建筑灭火器配置

•建筑灭火器适用范围及危险场所划分

扑救A类火灾应选用水、泡沫、磷酸铵盐干粉、卤代烷型灭火器。

扑救B类火灾应选用干粉、泡沫、卤代烷、二氧化碳型灭火器。

扑救极性溶剂B类火灾不得选用化学泡沫灭火器。

扑救C类火灾应选用卤代烷、二氧化碳、干粉型灭火器。

扑救A、B、C类和带电火灾应选用磷酸铵盐干粉、卤代烷型灭火器。

扑救D类火灾的灭火器材应由设计部门和当地公安消防监督部门协商解决。

2.爆炸基础知识

•A.爆炸的概念

•爆炸的机理及其分类

广义地讲,爆炸是物质系统的一种极为迅速的物理的或化学的能量释放或转化过程,是系统蕴藏的或瞬间形成的大量能量在有限的体积和极短的时间内,骤然释放或转化的现象。

在这种释放和转化的过程中,系统的能量将转化为机械功以及光和热的辐射等。

•按照能量的来源,爆炸可以分为三类:

物理爆炸(物理爆炸是由系统释放物理能引起的爆炸,如:

锅炉爆炸、高压水容器爆炸、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