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121热带气旋干旱寒潮等气象灾害教学案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587583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75.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121热带气旋干旱寒潮等气象灾害教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121热带气旋干旱寒潮等气象灾害教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121热带气旋干旱寒潮等气象灾害教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121热带气旋干旱寒潮等气象灾害教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121热带气旋干旱寒潮等气象灾害教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121热带气旋干旱寒潮等气象灾害教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121热带气旋干旱寒潮等气象灾害教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121热带气旋干旱寒潮等气象灾害教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121热带气旋干旱寒潮等气象灾害教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121热带气旋干旱寒潮等气象灾害教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121热带气旋干旱寒潮等气象灾害教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121热带气旋干旱寒潮等气象灾害教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121热带气旋干旱寒潮等气象灾害教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121热带气旋干旱寒潮等气象灾害教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121热带气旋干旱寒潮等气象灾害教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121热带气旋干旱寒潮等气象灾害教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121热带气旋干旱寒潮等气象灾害教学案新人教版.docx

《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121热带气旋干旱寒潮等气象灾害教学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121热带气旋干旱寒潮等气象灾害教学案新人教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121热带气旋干旱寒潮等气象灾害教学案新人教版.docx

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121热带气旋干旱寒潮等气象灾害教学案新人教版

1.2.1 热带气旋、干旱、寒潮等气象灾害

【教学目标】

1.了解主要气象灾害的类型。

2.掌握热带气旋、干旱、寒潮等气象灾害的概念,理解它们的成因,简述它们的危害。

3.结合地图,掌握热带气旋、干旱、寒潮等气象灾害的主要分布地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教师首先提出问题:

通过学生对课本的预习,让学生与大家分享自己对本节课的了解。

通过举例说明和互相交流.做好教师对学生的活动的梳理引导,并给予积极评价.

二、自主学习

1.热带气旋

(1)概念:

发生在①__________________的深厚的低气压涡旋。

(2)形成:

广阔的暖洋面,海水通过蒸发,能向大气提供充足的②________;③____________的不稳定的大气层结,促使空气上升及④________致雨。

(3)特殊形式——台风

a.界定:

中心附近平均最大风力在⑤______________的热带气旋。

b.结构及影响

组成

天气

影响

台风眼

无风、少云和干暖

伴随着⑧______、暴雨,来势凶猛,是一种破坏力极强的天气现象

⑥________

产生强烈降水

外围大风区

风速从外向内⑦______

c.发生时间:

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⑨________月最为频繁。

(4)分布:

热带气旋主要分布在⑩____________北部及沿海地区,中国⑪____________、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和美国东部海岸。

2.干旱

(1)干旱

a.定义:

因长时期⑫____________或⑬______________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

b.成因:

由较长时间的⑭____________或气候异变引起。

(2)旱灾

a.定义:

在某些地区较长时间内降水⑮______________,引起水分极度缺乏,不足以维持人们生产、生活需要,甚至危及人和动植物的⑯________,严重阻碍经济发展,就酿成旱灾。

b.性质:

一种⑰________性的自然灾害。

c.分布:

⑱________、亚洲和⑲________的内陆地区是世界发生旱灾频率较高的地区,其中⑳________是旱灾最严重的地区。

3.寒潮

提示:

①热带或副热带 ②水汽 ③下热上冷 ④凝结

⑤12级以上 ⑥旋涡风雨区 ⑦增加 ⑧狂风

⑨7~11 ⑩孟加拉湾 ⑪东南沿海 ⑫无降水

⑬降水量少 ⑭气候波动 ⑮异常偏少 ⑯生存

⑰渐发 ⑱非洲 ⑲大洋洲 ⑳非洲 

中高纬地区

深秋

三、合作探究

问题1.飓风、台风和龙卷风有什么区别?

提示:

1.飓风和台风其实是一回事,都是指中心附近平均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只是因为发生的地域不同,才有了不同的名称。

出现在西北太平洋和我国东南沿海的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被称为“台风”;发生在大西洋、加勒比海和北太平洋东部的则被称为“飓风”;印度洋上则称为“旋风”,统称“热带强烈风暴”。

飓风与龙卷风不能混淆。

龙卷风是一种相当猛烈的天气现象,由快速旋转并造成竖立中空管状,时间很短暂,属于瞬间爆发,最长也不超过数小时。

此外,龙卷风一般是伴随着飓风而产生。

龙卷风最大的特征还在于它的形状。

问题2.每一次冷空气南下都能形成寒潮吗?

提示:

2.不一定。

形成寒潮的冷空气活动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一是强冷空气,即冷空气要达到一定的强度;二是所经地区温度较高,冷空气袭来后降温幅度达到寒潮标准。

探究点1 热带气旋的形成条件、结构及天气

 读“某飓风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飓风是对人类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往往给沿海人民带来生命与财产的巨大损失。

了解飓风发生、发展的过程和特点,有利于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1)飓风一般发生在什么季节?

属于哪一类天气系统?

(2)简述飓风的气流运动状况。

(3)飓风往往导致沿岸遭受海浪、风暴潮的袭击。

若图示的飓风向西移动,中心到达C地时,A、B两地哪里更容易遭受风暴潮的袭击?

分别说明两地遭受风暴潮袭击程度差异的原因。

提示:

(1)发生在夏秋季节;属于气旋(低压系统)。

(2)飓风多发于北半球,水平方向的气流沿逆时针方向由四周向中心汇聚,中心气流做上升运动。

(3)B地。

因为B地位于飓风的迎风岸,而A地吹离岸风,因此B地更容易遭受风暴潮的正面袭击。

反思归纳

 热带气旋(台风)形成需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广阔的__________,提供热带气旋高温、高湿的空气;

(2)对流层风速的垂直切变小,有利于热量聚集;(3)地转参数f大于一定值(纬度大于5°的地区),有利于形成强大的____________;(4)热带存在低层扰动(下热上冷的不稳定大气层结),提供持续的质量、动量和水汽输入。

台风的结构,由内至外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部分。

提示:

 

(1)暖洋面 (3)低压涡旋 (4)台风眼 旋涡风雨区 外围大风区

探究点2干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16年5月以来,印度很多地区经历了长达数月的极端炎热天气。

在印度,有3.3亿人面临供水短缺的风险,而农作物因干旱而受到冲击。

(1)什么是干旱?

其成因是什么?

(2)干旱和旱灾有何区别?

(3)旱灾主要发生在哪些地区?

提示:

(1)干旱是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

干旱由较长时间的气候波动或气候异常引起,常与大气全球范围内的波动有关。

(2)干旱是一种自然现象,不一定就会造成人员伤亡或者经济损失,所以其不是自然灾害。

旱灾是指降水异常偏少,水分极度缺乏,不足以维持人们生产生活需要,甚至危及人和动植物的生存,严重阻碍经济发展,酿成灾害。

(3)旱灾常常发生在降水不稳定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内陆地区是世界发生旱灾频率较高的地区,其中非洲是旱灾最严重的地区。

反思归纳

 旱灾的成因

旱灾的形成是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1)自然因素:

包括________、蒸发、气温等因素的影响。

如一个地区降水量异常偏少,气温又较高,蒸发量大的情况下,易发生旱灾。

(2)人类活动:

包括农业土地利用、种植结构、城市建设、人口增长、生产水平及水利工程的供水能力等。

农业的土地利用和种植结构决定了________的大小。

如果一个地区种植的农作物是需水量较大的农作物,则易发生干旱灾害;城市________越大,需水量越大,人口越多、生产水平越高,需水量越大,易发生旱灾;水利工程的供水能力不足,易发生旱灾。

提示:

(1)降水 

(2)需水量 规模

探究点3 寒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16年1月21日,河北中南部和东北部受“霸王级”寒潮影响,出现降雪天气。

(1)寒潮主要发生在哪些地区?

什么季节?

(2)影响寒潮强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寒潮会造成哪些危害?

提示:

(1)寒潮主要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深秋到初春季节。

(2)寒潮来临前当地气温的高低。

寒潮来临前,当地天气越暖,寒潮强度越大。

(3)强烈降温使农作物、牲畜遭受冻害;大风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破坏牧场;严重的大雪、冻雨压断电线、折断电线杆,造成通信和输电线路中断,交通运输受阻等。

反思归纳

 寒潮

寒潮

气压

中高纬度极地大陆冷高压

气流

强烈发展的极地大陆反气旋

源地

极地高纬度寒带地区,入侵我国的主要来自北极(西伯利亚)地区

形成条件

一是______________的下垫面,二是流场的变化

大小尺度

直径可达几千千米,厚度伸展到6~7千米的高空

标准

气温在24小时内下降________以上,且在这一天内,最低气温又在________以下

发生季节

______到______的冬半年,春初、秋末最盛

影响地区

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势力强大的寒潮天气可影响到低纬度区域

影响因素

来临前当地气温的高低

危害

短期内气温骤降,并伴有______________等现象,有时还带来暴风雪、沙尘暴等恶劣天气

提示:

四、当堂测试

中国发射“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可以帮助人们更加准确地预报天气。

据此回答1~2题。

1.7月某日,气象卫星拍摄到北太平洋上呈逆时针方向运动的旋涡状云团,关于该云团及其所反映的天气系统,正确的是(  )

A.该天气系统可能是热带反气旋

B.从气压性质看,该天气系统可能是一个低气压

C.该系统中心气流下沉辐散,给当地带来大量降水

D.该系统强烈发展就会在长江流域形成梅雨天气

2.气象卫星跟踪发现,该天气系统强烈发展影响到浙江宁波,使宁波先吹东北风,后风力加强,并伴有暴雨,两天后吹西南风,风力减弱,说明该系统在(  )

A.向东南移动B.向西北移动

C.向西南移动D.向东北移动

2010年12月15日,杭州市平均气温下降10~12℃,最低温度下降至0℃,并出现较大范围的雨雪和冰冻天气,部分地区积雪达5~12厘米,为10年来杭州12月份下的最大的一场雪。

据此完成3~5题。

3.这次天气过程为(  )

①寒潮 ②冷锋 ③暖气团因含丰富水汽而降雪 ④因冷气团不断增温而降雪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

4.台风和寒潮都伴随着(  )

A.沙暴B.大风

C.干旱D.强烈降温

5.下列选项与该次天气状况有关的是(  )

①感冒患者数量猛增 ②交通事故增多 ③城市用电、用气量减少 ④羽绒服热销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6.图片中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

①我国水资源的数量本来就少 ②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地区分布不均 ③部分地区水污染十分严重,为水质性缺水 ④人口的激增和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7.我国西北某地区粮食种植面积约2000平方千米。

当该地区部分耕地受灾时,全区粮食年产量发生变化。

下面两图示意该地区粮食产量与水旱灾害受灾面积的对应关系。

(1)指出该地区粮食年产量与水旱灾害受灾面积的关系,并分析其原因。

(2)说出该地区为防治旱灾在农业生产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提示:

1.B [该天气系统为7月份在北太平洋海域出现的逆时针涡旋,应为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中心气流辐合上升,带来大量降水。

梅雨天气是由于冷暖气团交汇,势力相当,形成江淮准静止锋造成的。

]

2.D [先吹东北风,说明台风中心在宁波西南方,后吹西南风,说明台风中心在东北方,故该系统在向东北方向移动。

]

3.D [由寒潮定义可知此次天气过程为寒潮,寒潮形成冷锋,至于降雪,一方面与暖气团含丰富的水汽有关,同时还与水汽遇冷有关。

]

4.B [台风伴随着狂风、暴雨等;而寒潮伴随有大风、霜冻、雨雪等。

]

5.C [该次天气状况为气温骤降,且出现雨雪天气,因此会使感冒患者增多,交通事故增多,城市用电、用气量增加,羽绒服热销。

]

6.C [本图显示的主题为干旱,造成我国干旱的原因既与水资源分布不均,也与水污染和对水资源需求量增大有关。

]

7.

(1)粮食年产量与旱灾面积呈负相关,与水灾受灾面积呈正相关。

 该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旱灾时,作物缺水严重,粮食减产;水灾时,未受灾地区的水分条件改善,粮食反而增产。

(2)加强气象监测预报等;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或开拓水源、发展集雨工程等);改善灌溉技术(或优化农业结构、推广耐旱的作物品种等)。

解析 

(1)注意两幅图分别表示粮食年产量与旱灾、水灾受灾面积的关系;分析原因时要注意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水源是制约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2)预防措施可以从监测预报、修建水利工程、适应干旱环境等角度分析。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过哪些知识内容?

提示:

1.2.1 热带气旋、干旱、寒潮等气象灾害

【学习目标】

1.了解主要气象灾害的类型。

2.掌握热带气旋、干旱、寒潮等气象灾害的概念,理解它们的成因,简述它们的危害。

3.结合地图,掌握热带气旋、干旱、寒潮等气象灾害的主要分布地区。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热带气旋

(1)概念:

发生在①__________________的深厚的低气压涡旋。

(2)形成:

广阔的暖洋面,海水通过蒸发,能向大气提供充足的②________;③____________的不稳定的大气层结,促使空气上升及④________致雨。

(3)特殊形式——台风

a.界定:

中心附近平均最大风力在⑤______________的热带气旋。

b.结构及影响

组成

天气

影响

台风眼

无风、少云和干暖

伴随着⑧______、暴雨,来势凶猛,是一种破坏力极强的天气现象

⑥________

产生强烈降水

外围大风区

风速从外向内⑦______

c.发生时间:

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⑨________月最为频繁。

(4)分布:

热带气旋主要分布在⑩____________北部及沿海地区,中国⑪____________、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和美国东部海岸。

2.干旱

(1)干旱

a.定义:

因长时期⑫____________或⑬______________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

b.成因:

由较长时间的⑭____________或气候异变引起。

(2)旱灾

a.定义:

在某些地区较长时间内降水⑮______________,引起水分极度缺乏,不足以维持人们生产、生活需要,甚至危及人和动植物的⑯________,严重阻碍经济发展,就酿成旱灾。

b.性质:

一种⑰________性的自然灾害。

c.分布:

⑱________、亚洲和⑲________的内陆地区是世界发生旱灾频率较高的地区,其中⑳________是旱灾最严重的地区。

3.寒潮

二、合作探究

问题1.飓风、台风和龙卷风有什么区别?

 

问题2.每一次冷空气南下都能形成寒潮吗?

 

探究点1 热带气旋的形成条件、结构及天气

 读“某飓风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飓风是对人类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往往给沿海人民带来生命与财产的巨大损失。

了解飓风发生、发展的过程和特点,有利于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1)飓风一般发生在什么季节?

属于哪一类天气系统?

(2)简述飓风的气流运动状况。

(3)飓风往往导致沿岸遭受海浪、风暴潮的袭击。

若图示的飓风向西移动,中心到达C地时,A、B两地哪里更容易遭受风暴潮的袭击?

分别说明两地遭受风暴潮袭击程度差异的原因。

探究点2干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16年5月以来,印度很多地区经历了长达数月的极端炎热天气。

在印度,有3.3亿人面临供水短缺的风险,而农作物因干旱而受到冲击。

(1)什么是干旱?

其成因是什么?

(2)干旱和旱灾有何区别?

(3)旱灾主要发生在哪些地区?

探究点3 寒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16年1月21日,河北中南部和东北部受“霸王级”寒潮影响,出现降雪天气。

(1)寒潮主要发生在哪些地区?

什么季节?

(2)影响寒潮强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寒潮会造成哪些危害?

三、当堂测试

中国发射“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可以帮助人们更加准确地预报天气。

据此回答1~2题。

1.7月某日,气象卫星拍摄到北太平洋上呈逆时针方向运动的旋涡状云团,关于该云团及其所反映的天气系统,正确的是(  )

A.该天气系统可能是热带反气旋

B.从气压性质看,该天气系统可能是一个低气压

C.该系统中心气流下沉辐散,给当地带来大量降水

D.该系统强烈发展就会在长江流域形成梅雨天气

2.气象卫星跟踪发现,该天气系统强烈发展影响到浙江宁波,使宁波先吹东北风,后风力加强,并伴有暴雨,两天后吹西南风,风力减弱,说明该系统在(  )

A.向东南移动B.向西北移动

C.向西南移动D.向东北移动

2010年12月15日,杭州市平均气温下降10~12℃,最低温度下降至0℃,并出现较大范围的雨雪和冰冻天气,部分地区积雪达5~12厘米,为10年来杭州12月份下的最大的一场雪。

据此完成3~5题。

3.这次天气过程为(  )

①寒潮 ②冷锋 ③暖气团因含丰富水汽而降雪 ④因冷气团不断增温而降雪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

4.台风和寒潮都伴随着(  )

A.沙暴B.大风

C.干旱D.强烈降温

5.下列选项与该次天气状况有关的是(  )

①感冒患者数量猛增 ②交通事故增多 ③城市用电、用气量减少 ④羽绒服热销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6.图片中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

①我国水资源的数量本来就少 ②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地区分布不均 ③部分地区水污染十分严重,为水质性缺水 ④人口的激增和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7.我国西北某地区粮食种植面积约2000平方千米。

当该地区部分耕地受灾时,全区粮食年产量发生变化。

下面两图示意该地区粮食产量与水旱灾害受灾面积的对应关系。

(1)指出该地区粮食年产量与水旱灾害受灾面积的关系,并分析其原因。

(2)说出该地区为防治旱灾在农业生产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过哪些知识内容?

 

五、学后反思

1、我的疑问:

 

2、我的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