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中所有重要的会议.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598157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代史中所有重要的会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国近代史中所有重要的会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国近代史中所有重要的会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国近代史中所有重要的会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国近代史中所有重要的会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中国近代史中所有重要的会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中国近代史中所有重要的会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中国近代史中所有重要的会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近代史中所有重要的会议.docx

《中国近代史中所有重要的会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代史中所有重要的会议.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近代史中所有重要的会议.docx

中国近代史中所有重要的会议

中国近代史中所有重要的会议

[解题过程]

中共召开的主要会议

⑴“一大”——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①历史条件:

A.阶级基础:

无产阶级队伍已有200多万,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思想基础:

五四运动促成中国人民新觉醒,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C.组织基础: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成立。

a.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

1920年秋,在上海成立,陈独秀任书记。

b.北京共产主义小组:

1920年,李大钊任书记;

c.汉口、长沙、济南等地相继建立共产主义小组。

②诞生:

A.时间:

1921年7月23日。

B.地点:

上海(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

C.代表:

毛泽东、董必武等13人,代表全国50多个党员。

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列席。

D.内容:

决定建立中国共产党,通过了党的纲领。

纲领内容:

a.确定“中国共产党”为党的名称。

b.党的奋斗目标是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

c.确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d.选举了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李达、张国焘分管宣传和组织工作。

③意义:

A.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C.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还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E.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⑵“二大”——制定了党的革命纲领。

①背景:

A.国际:

1922年初,华盛顿会议上帝国主义达成共同宰割中国的《九国公约》,中国仍然处于帝国主义列强共同统治的局面。

B.国内:

在列强的操纵下,各派军阀混战,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②召开(1922年7月,上海):

A.中心任务:

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决定中国共产党加入共产国际,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

B.分析中国国情:

a.中国社会的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革命的敌人:

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c.中国革命的性质:

民主主义革命;

d.民主革命的动力:

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C.制定党的纲领:

a.最高纲领:

实现共产主义。

b.最低纲领:

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③意义:

A.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B.从此,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主革命纲领进行不懈斗争。

⑶“三大”——制定革命统一战线政策。

①召开:

1923年,广州

A.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B.确定国共合作方针:

a.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b.保持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

c.帮助国民党改组成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联盟的政党。

②意义:

标志着中共关于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政策正式形成。

③缺陷:

没有提出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⑷“八七”会议——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

①召开: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会议,由瞿秋白主持。

 

②内容:

A.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B.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C.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D.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思想。

③意义:

A.给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

C.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⑸遵义会议——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①时间:

1935年1月

②主要内容:

A.集中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

B.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C.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D.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③历史意义:

A.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B.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处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使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C.这次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红军和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⑹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①瓦窑堡会议:

(1935年底)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②毛泽东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A.主要内容:

a. 目前政治形势的基本特点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阶级矛盾下降到次要地位。

b. 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就是把红军的活动和全国的工人、农民、学生、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一切活动汇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

这个统一战线必须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

c. 共产党和红军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起人,要成为抗日政府和抗日军队坚强的台柱子。

B.历史意义:

a.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

b.推动了全国各阶层爱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⑺洛川会议——制定了全面抗战的路线。

①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召开洛川会议;

②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即全面抗战路线。

⑻“七大”——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①背景:

A.从1944年起,局部反攻取得很大战果,日军被压缩到铁路沿线和较大的城市。

B.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前夕,1947年春,中共“七大”于在延安召开。

②内容:

A.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B.提出党的任务是: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C.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③意义:

A.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B.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了重要准备。

⑼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

①背景:

抗战胜利后,以减租减息为主要内容的土改政策,已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要求,他们迫切希望得到土地。

中共中央决定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运动。

②内容:

 

A.1947年,中共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订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规定:

没收地主的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B.在土改中,中共贯彻“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土地改革总路线。

③结果:

A.解放区有一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极大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B.为了保卫胜利果实,翻身农民踊跃参军,积极支援前线。

C.农民的支持,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一个可靠保证。

⑽七届二中全会——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

①召开:

1949年春,中国共产党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

②毛泽东作重要报告。

主要内容:

A.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B.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

C.规定了革命胜利以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和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

D.告诫共产党人,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

③通过决定禁止给党的领导者祝寿,禁止用党的领导者的名字作地名、街名和企业名,以防止对个人歌功颂德的现象。

④意义:

解决了革命胜利以后,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2.统一战线

⑴革命统一战线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国共合作的实现

①召开:

1924年初在广州召开。

②内容:

A.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B.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以适应时代潮流的精神。

C.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D.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E.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③意义:

A.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B.国民党“一大”以后,全国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迅速开展起来。

⑵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①中共发表抗日通电(1937年7月8日),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国共两党亲密合作,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

②蒋介石庐山谈话:

“确定了准备抗战的方针”。

③“八一三”事变:

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威胁南京。

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表示“抵抗暴力”。

④中共军队的改编:

西北的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朱德、彭德怀为正副总指挥;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叶挺、项英为正副军长。

⑤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⑶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①时间:

1949年9月;地点:

北京;

②内容:

A.大会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B.大会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大会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等为副主席。

D.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