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860630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北京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北京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北京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docx

《北京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docx

北京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试行)

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和市教委《北京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方案(试行)》等文件的精神,在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过程中,要建立发展性评价机制,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

为做好这项工作,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评价方案,请各区县和学校参照执行。

一、评价的指导思想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评价指标导向和评价信息反馈,引导学生实现自我认识、自我教育,明确发展方向。

同时,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中,要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学校管理的核心业务,作为全体高中干部、教师的职务行为。

二、评价目的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对高中阶段学生进行的全员、全方位、全程评价,其目的是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其次,是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发展观、学生观和评价观,转变教育教学行为和方式,通过综合素质评价实现师生的互动,引导并促进教师发展;第三,通过综合素质评价,引导家长和社会逐步形成科学的观念,营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的终结性评价结果,要为高中学生升入高等院校或走上社会参加工作提供参考。

三、评价的基本原则

(一)发展性原则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

实施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发展水平,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使学生认识自身发展需求,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从而促进全体学生健康发展。

(二)自主性原则

通过设计综合的评价内容、多样的评价方式,在实施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引导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评价活动。

(三)过程性原则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贯穿于学生知识技能的学习、良好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的培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发展和多种潜能的开发、体质的增强等全面、和谐发展的过程之中。

(四)激励性原则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必须面对全体学生,引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责任,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改进自己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方式,激励他们不断进取,不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

(五)共同建构原则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要由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双方通过沟通、协商共同建构。

在共同建构的过程中,使评价结果得到评价对象最大程度的认同,更好地发挥评价结果促进评价对象发展的作用。

四、评价指标体系

《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中将学生发展目标分为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

其中,基础性发展目标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学科学习目标

是指各学科课程标准列出的本学科学习的目标和各个学段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

根据"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的要求,特制定北京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该评价指标体系由基础指标和发展指标两部分构成。

(一)基础指标

基础指标是依据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人才需要对高中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是所有高中学生通过学习都应达到的目标。

它立足于学生走入社会后的生存和生活能力,包括思想道德、学业成就、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五方面。

(二)发展指标

发展指标是依据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人才需要对高中学生提出的拓展性发展要求,是学生在共性发展的基础上,体现个人与众不同的个性发展目标。

即学生根据自身的生理、心理、知识、能力发展的特点自主选择发展的内容,立足于走入社会后的竞争能力。

它包括个性特长、有新意的成果及其他自主选择的内容。

北京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

基础指

标一、思想道德J1.道德品质·道德意识

·道德行为J2.公民素养·公民意识

·公民态度

·公民行为二、学业

成就J3.知识技能·各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水平

·在相关学科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水平J4.学习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搜集、识别、管理、使用信息的能力

·独立探究的能力

·合作学习的能力

·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反思能力J5.学业情感·学习态度

·学习愿望和责任感

·学习意志

·学业价值观三、合作与

交流J6.自我认识与调控·了解自我

·调控自我J7.同伴认识与交流·了解、关心同伴

·尊重、理解他人

·明辨是非,正常交往

·与同伴的交流

·与同伴的合作J8.适应环境·适应学习环境

·适应社会环境四、运动与

健康J9.体育锻炼·体育锻炼的习惯

·体育锻炼的方法J10.卫生与保健·卫生习惯

·保健习惯

·保健方法J11.体质健康·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五、审美与

表现J12.感受美·对美的感受能力J13.欣赏美·对美的欣赏水平J14.表现美·对艺术的表现能力发

展指

标六、个性

发展F1.特长·学科特长

·体育运动特长

·艺术特长F2.有新意的成果·活动成果

·设计成果

·制作成果F3.其他(自主选择)

(三)评价标准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采用绝对评价、相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标准体系,并更加重视个体内差异评价标准的运用。

绝对评价可以确定学生与客观标准的差距,相对评价可以确定学生在集体中的相对位置;个体内差异评价是在充分认识学生成长环境的基础上将学生的现在与过去进行比较,或者对学生若干侧面进行比较;通过综合运用多个评价标准体系对学生进行评价,使不同认知水平、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引导所有学生都充满信心地朝着各自的理想目标发展,从而体现学生发展的自主性和个性化。

五、评价的组织与实施

(一)评价类型

按照评价的目的,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可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行为表现所进行的评价。

它以"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记录袋"为手段记录和储存评价信息,用多元主体评价和共同建构的方式取得评价结果。

综合素质发展记录袋以《北京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评价内容为依据进行分类,把能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过程的、有代表性的信息及时记入"综合素质发展记录袋"。

用"综合素质发展记录袋"搜集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过程的评价信息和取得评价结果的过程,是多元主体评价和共同建构评价结果的过程。

终结性评价,即高中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是在学生高中毕业时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的具有鉴定功能的总结性评价,评价结果应反映学生三年来思想道德、学业成就、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和个性发展等方面达到的水平。

高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具有鉴定和为选拔提供参考的功能和作用。

(二)评价主体

为了更好地发挥不同评价主体的作用,在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过程中,要根据评价主体对评价对象的了解程度,科学、合理地设计不同评价主体的评价内容,以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保证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学生本人、教师、同学和家长都是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主体。

(三)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是实现评价目的的重要保证之一。

在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过程中,既重视观察、访谈、论文式测验等定性评价方法的使用,又不能忽视纸笔测验、评价量表等一些定量评价方法的使用;既重视社会实践、实际操作等评价方法的使用,又不能忽视模

拟实践,情景测验等评价方法的使用;既重视使用以等级表示评价结果的方式,也不能忽视用数量表示评价结果的方式;既重视书面评价、口头评价方式的使用,也不能忽视情感的、行为动作评价方式的使用,以取得最佳评价效果。

评价的组织与实施的具体办法详见《北京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六、评价结果的呈现和应用

(一)评价结果的呈现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呈现电子文本和纸质文本两种;以电子文本为主,使其实现网络化和简约化。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形成性评价结果以"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记录袋"的形式呈现。

高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以高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的形式呈现,共由五

部分构成:

一是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学业情感;体育锻炼、卫生与保健;自我认识与调控、同伴认识与交流、适应环境;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等指标的评价结果,用评价量表、调查问卷、测量器材搜集评价信息,通过分析评价信息形成毕业生综合评价结果,用"等级"表示。

二是知识技能评价结果,主要用考试法搜集评价信息,将高中学生会考成绩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用"等级"表示。

三是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指标,用测量器材搜集评价信息,形成评价结果,用"百分制"表示。

四是特长、有新意的成果等评价结果,用文献资料法搜集评价信息,将学生三年来获奖、受表彰的事实进行汇总,形成毕业评价结果,用"书面语言"描述表示。

五是班主任"评语",由班主任对学生三年来思想道德、学业成就、合作与交流、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和个性发展达到的水平做出全面评价,特别要肯定学生的优势和发展潜能,并明确指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评价结果的应用

形成性评价结果主要是使学生本人、家长以及教师能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水平;为学生和家长确定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目标提供参考;为教师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提供信息。

高中毕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是学生高中三年来综合素质发展水平的总结,它的主要用途是为学生和家长选择适宜于学生发展的高等院校或工作岗位提供参考;为高等学校选择适合的学生及入学后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提供参考,或为用人单位选择适合的人才提供参考;为开展教育教学效果评价、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评价以及区域教育质量的监控与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