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609068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5.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案.docx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案.docx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案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案

实验一网络信息的查询与处理

目的要求:

1、通过查询与搜索指定信息内容,熟练掌握因特网上查找信息的方法。

2、通过搜索指定的复合信息,熟练掌握常用搜索引擎的使用。

3、熟悉网络信息的搜索工具的使用;掌握运用网络搜索、下载网络信息的方法和步骤。

仪器设备:

网络机房(标准配制,连接因特网)。

分组要求:

20--40人一组。

实验学时:

2学时

实验步骤:

1、使用搜索引擎

如要在网络上查询有关网络营销的文章,可进行如下操作:

1)进入雅虎网站。

在浏览器的地址栏内键入雅虎的网址:

yahoo。

2)在雅虎的搜索引擎里键入“网络营销论文”,按回车或者按“检索”,将得到有关结果。

3)点击所需的结果,通过连接进入相关网页。

 2、基于Agent技术的智能检索

(1)图像信息检索技术

(2)视频信息检索技术

(3)基于内容的音频检索

实验内容:

熟悉并选择信息检索工具(目录检索和搜索引擎),使用信息检索策略(关键词、方法适当),熟悉检索技巧;网上交流(收发电子邮件,网络论坛)。

网络信息的搜集和处理

1、使用搜索引擎

  有GOOGLE()YAHOO()、XX()、北大天网()等。

例如Yahoo的使用非常简单,只要在搜索引擎中键入要查找的单词,单击按钮或回车即可。

如要在网络上查询有关网络营销的文章,可进行如下操作:

进入雅虎网站。

在浏览器的地址栏内键入雅虎的网址:

在雅虎的搜索引擎里键入“网络营销论文”,按回车或者按“检索”,将得到有关结果。

点击所需的结果,通过连接进入相关网页,如图1-3。

图1-1

对于所得的内容,可以下载保存到硬盘,留待以后仔细查阅,后者进行其他操作。

在搜虎上进行类似操作也可得到相似的结果。

 2、基于Agent技术的智能检索

  Agent技术来源于分布式人工智能DAI领域。

也有人将其翻为智能主体或智能体。

Agent技术是一种处于一定环境下包装的计算机系统,为实现设计目的,能在该环境下灵活的,自主的活动。

而在1995年Wooldrige给出了Agent的两中定义:

(弱定义)Agent用以最一般的说明一个软硬件系统,她具有这样的特性:

自治性,社会性,反映性,能动性;(强定义)Agent除了具备弱定义中的所有特性外,还应具备一些人类才具有的特性,如知识,信念,义务,意图等。

在分布计算领域,人们通常把在分布式系统中持续自主发挥作用的、具有以下特征的活着的计算实体称为Agent。

  

(1)自主性  

Agent具有属于其自身的计算资源和局部于自身的行为控制机制,能够在没有外界直接操纵的情况下,根据其内部状态和感知到的环境信息,决定和控制自身的行为。

例如,SNMP中的agent就是独立运行在被管理单元上的自主进程。

 

(2)交互性 

Agent能够与其他Agent(包括人),用Agent通信语言实施灵活多样的交互,能够有效地与其他Agent协同工作。

例如,一个Internet上的用户需要使用Agent通信语言向主动服务Agent陈述信息需求。

  

(3)反应性

Agent能够感知所处的环境(可能是物理世界,操纵图形界面的用户,或其他Agent等),并对相关事件作出适时反应。

例如,一个模拟飞机的Agent能够对用户的操纵作出适时反应。

  

(4)主动性

Agent能够遵循承诺采取主动行动,表现出面向目标的行为。

例如,一个Internet上的主动服务Agent,在获得新的信息之后能够按照约定主动将其提交给需要的用户;一个工作流管理Agent,能够按照约定将最新的工作进展情况主动通报给有关的工作站。

具有上述特性的计算实体可以是类Unix进程(或线程)、计算机系统、仿真器、机器人。

与传统搜索引擎不同的是,基于Agent技术的智能检索不是对整个网络进行索引,而是在连接到一个新任务时就出发,搜索网上资源并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4、多媒体信息的检索

  

(1)图像信息检索技术

  

(2)视频信息检索技术

  (3)基于内容的音频检索

思考与讨论:

1、在搜索过程中,如何使搜索结果中尽量避免出现与关键字无关的信息

2、利用实验中的方法,检索到教育技术方面的那些信息资料?

实验二视觉材料设计

目的要求:

1.了解视觉设计的目标和原则

2.了解视觉设计的一般过程

3.能够根据给定的材料合理安排视觉元素、布局使用色彩等。

仪器设备:

网络机房(标准配制,安装有photoshop、美图秀秀等相应的软件)。

分组要求:

20--40人一组。

实验学时:

2学时

实验内容:

视觉设计是针对眼睛官能的主观形式的表现手段和结果。

,与视觉传达设计的异同:

视觉传达设计属于视觉设计的一部分,主要针对被传达对象即观众而有所表现,缺少对设计者自身视觉需求因素的诉求。

视觉传达既传达给视觉观众也传达给设计者本人,因此深入的视觉传达研究已经关注到视觉的方方面面感受,称其为视觉设计更加贴切。

一、视觉设计的基本定义

1、视觉设计的理论范畴

a.眼睛器官的生理分析;b.视觉信号传递的生理分析;c.视觉经验形成分析理论;其它感官对视觉的影响;d.视觉心理学;e.与视觉科学的交叉学科;f.视觉仿生学;g.视觉与认知的关系研究;h.视觉信息分析;i.视觉科学展望;j.视觉哲学;k.视觉效率;l.视错心理研究;m.增强视觉途径研究;n.极端视觉的形态与意识影响分析;.....

2、视觉设计的几个分类

标志设计:

人们可以获取大量信息,并很大程度地影响自己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

分为政治性、公益性、文化性、商业性。

包装设计:

对书籍的封面及排版等进行艺术化的设计,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从而加深对其思想性、文化性和知识性的认识。

字体设计:

以特定的图形象征或代表某一国家、机构、团体、企业或产品的符号。

简明、直观、易识别。

图像设计:

指运用视觉设计手段,通过标志的造型和特定的色彩等表现手法,使企业的经营理念、行为观念、管理特色、产品包装风格、营销准则与策略形成一种整体形象。

书籍设计:

为达到有效传达企业特定信息的目的,对文字的笔画、结构、造型、色彩以及编排等方面进行一定的艺术处理,使其形成鲜明的个性,使人易认易记。

广告设计:

各种手工或电脑的绘画手段或影像技术,以及利用复合方式进行创造性的图像设计,构思巧妙,表现独特。

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设计:

产品与消费者的媒介,它起着保护商品、介绍商品、美化商品、指导消费、便于储运、销售、计量等方面的作用。

又称装潢设计。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视觉传达设计是科学、严谨的概念名称,蕴含着未来设计的趋向。

就现阶段的设计状况分析,其视觉传达设计的主要内容依然是GraphicDesign一般专业人士习惯称之为“平面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平面设计”两者所包含的设计范畴在现阶段并无大的差异,“视觉传达设计”、“平面设计”在概念范畴上的区分与统一,并不存在着矛盾与对立。

二、视觉设计定义的嬗变

视觉设计的概念是由”视觉传达设计“演变而来的。

因此有人推断,视觉设计最终将演化为信息设计。

他们的依据是:

1,人所获得的信息近80%来自视觉;2,从知识爆炸到信息爆炸的现代文明进程观;3,优秀媒体和新媒体无一不是对视听渠道的整合结果;4,高科技时代的嗅觉、味觉和知觉需要或者已经在充分发掘。

可见信息设计学的建立将是空前的:

它的规模庞大,可能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从而极大地催动新学科新科技的诞生。

对于视觉艺术,有以下两个问题尚处于研究中:

1:

我们尚未来得及对视觉设计进行深入探讨,信息学和信息设计已经随着IT(信息技术)的发展提前出现在我们面前。

2:

完整的而有成效的信息设计并不以IT为基础,而应该以视觉设计自身的相关研究为前提。

否则,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对信息时代的叫唤声不绝于耳,而信息技术大众化普及化始终走不出固定人群的圈子。

三、视觉设计研究的几个立论

1,视觉需要传递准确的信息2,视觉应包含一定的信息量3,视觉效果来源于匹配

四、平面设计的一般流程

平面设计的过程是有计划有步骤的渐进式不断完善的过程,设计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理念是否准确,考虑是否完善。

设计之美永无止境,完善取决于态度。

1、调查

调查是了解事物的过程,设计需要的是有目的和完整的调查。

背景、市场调查、行业调查(关于品牌、受众、产品……)、关于定位、表现手法、……调查是设计的开始和基础(背景知识)。

红色:

热情、浪漫、火焰、暴力、侵略。

红色在很多文化中代表的是停止的讯号,用于警告或禁止一些动作。

紫色:

创造、谜、忠诚、神秘、稀有。

紫色在某些文化中与死亡有关。

蓝色:

忠诚、安全、保守、宁静、冷漠、悲伤。

绿色:

自然、稳定、成长、忌妒。

在北美文化中,绿色代表的是「行」,与环保意识有关,也经常被连结到有关财政方面的事物。

黄色:

明亮、光辉、疾病、懦弱。

黑色:

能力、精致、现代感、死亡、病态、邪恶。

白色:

纯洁、天真、洁净、真理、和平、冷淡、贫乏。

白色在中华文化中也代表着死亡的颜色。

2、内容:

内容分为主题和具体内容两部分,是设计师在进行设计前的基本材料。

3、理念:

:

构思立意是设计的第一步,在设计中思路比一切更重要。

理念一向独立于设计之上。

也许在你的视觉作品中传达出理念是最难的一件事。

4、调动视觉元素

在设计中基本元素相当于你作品的构件,每一个元素都要有传递和加强传递信息的目的。

真正优秀的设计师往往很“吝啬”,每动用一种元素,都会从整体需要出发去考虑。

在一个版面之中,构成元素可以根据类别来进行划分,如可以分为:

标题、内文、背景、色调、主体图形、留白、视觉中心等等。

平面设计版面就是把不同元素进行有机结合的过程。

例如在版式当中常常借助框架(也叫骨骼),就有很多种形式,规律框架和非规律框架,可见框架和隐性框架;还有在字体元素当中,对于字体和字型的选择和搭配的好坏就是一个非常有讲究的。

选择字体风格的过程就是一个美学判断的过程,还有在色彩这一元素的使用上,能体现出一个设计师对色彩的理解和修养。

色彩是一种语言(信息),色彩具有感情,能让人产生联想,能让人感到冷暖、前后、轻重、大小等等。

善于调动视觉元素是设计师必备的能力之一。

5、选择表现手法

手法即是技巧,在视觉产品泛滥的今天要想把受众打动以并非易事,更多的视觉作品已被人们的眼睛自动的忽略掉了。

要把你的信息传递出去有几种方法呢?

一种是完整完美的以传统美学去表现的设计方式,会被受众欣赏阅读并记住。

二种是用新奇的或出奇不意的方式可以达到(包括在材料上)三种是疯狂的广告投放量,进行地毯式的强行轰炸。

而我们更需要那一种呢?

虽然三种方法都能达到目的,但我们清楚他们的回报是不同的。

我们在三大构成中学过很多种图形的处理和表现手法,如对比、类比、夸张、对称、主次、明暗、变异、重复、矛盾、放射、节奏、粗细、冷暖、面积等形式。

另外还有从图形处理的效果上又有手绘类效果,如油画、铅笔、水彩、版画、蜡笔、涂鸦……还有其他的如摄影、老照片、等等。

那么你要选择那一种呢?

这取决于你的目的和目标群体,以及你的设计水平。

6、平衡

平衡能带来视觉及心理的满足,设计师要解决画面当中力场的平衡,前后衔接的平衡,平衡感也是设计师构图所需要的能力,平衡与不平衡是相对的,以是否达到主题要求为标准。

平衡分为对称平衡和不对称平衡,包括点、线、面、色、空间的平衡。

7、出彩:

记住,你要创造出视觉兴奋点来升华你的作品。

8、关于风格:

作为设计师有时是反对风格的,固定风格的形成意味着自我的僵死,但风格同时有是一个设计师性格、喜好、阅历、修养的反映,也是设计师成熟的标志,以为“了解大同,才能独走边缘”。

9、制作

检查项目包括:

图形、字体、内文、色彩、编排、比例……

要求:

视觉的想象力和效果要赏心悦目,而更重要的是被受众理解!

实验步骤:

1.设计一个视觉演示材料(图片或幻灯片);

2.描述视觉设计的创意和原则。

实验思考:

说明你所设计的视觉材料的主题和创意。

实验三视觉媒体设计

目的要求:

1.能够了解视觉媒体的特点,包括优势与局限

2.能够根据需求,运用视觉设计原则设计恰当的视觉媒体

仪器设备:

1.网络机房

2.Photoshop、CorelDraw、Office等软件

分组要求:

20--40人一组。

实验学时:

2学时

实验内容:

一、视觉媒体的含义:

视觉媒体是指文字符号、图像符号等呈现型信息供学习者的视觉感官来感知、接受的媒体。

一般地,在有教学信息的一切视觉材料都是视觉教学媒体。

按是否投影分为:

非投影视觉媒体投影视觉媒体

非投影视觉媒体:

粉笔和黑板;印刷材料;图片;实物与模型;小型展览。

文字教材:

使用便利、灵活,不受外部环境的限制;使用范围广泛,在各学科、各种形式的教学中都适用;教学信息稳定、持久、可靠、系统性强;价格便宜、资源丰富,便于获取。

教学挂图:

图片是指生动逼真地描绘人、事物以及环境的摄影照片或其它图画

用途:

展示的具体视觉形象,作为实物、实景的替代物

优点:

无需任何设备,使用简便、灵活;易于感知,并具有一定的情感效果;广泛应用于各类教学之中 ;成本低,易于获取和编制;实物教具和模型

缺点:

静止、平面画面不利于表现时空和运动的连续变化过程;一般画面较小,不宜在课堂教学中使用。

投影的优点:

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操作;使用方式、方法灵活,可以遮挡、补充;可保持师生间的视线接触;投影片易于携带、保管;资料来源广泛:

只要制作成投影片,就可以利用来传递教学信息;价格便宜。

投影的局限:

信息表现形式比较单调:

静态的视觉信息;不能连续放映,必须要教师主动参与;必须有教师的参与控制进程;不能投射不透明材料;仅局限于课堂使用;必须要教师主动参与。

视频展示仪的优点:

可同时和各种视频设备组合,使用灵活;可以投射各种印刷材料、透明胶片、幻灯片、小型的实物和模型;投影效果调整非常方

视频展示仪的缺点:

设备昂贵;必须同液晶投影配合使用;缺乏高性能的便携设备。

二、视觉设计原则

1.视觉流程的科学性。

一个成功的视觉流程设计,应该符合人们认识过程的心理顺序和思维发展的逻辑顺序。

2.视觉元素的可视性。

为保障视觉运动的畅通、顺利,设计中的各种视觉元素应是目力所极,在知觉容量限度内的,视觉客体必须是可视的,要有一定强度的诉及力。

视觉语言必须是易读的,各种信息的意义必须易于为人所理解,并具备相应的视觉环境。

说明文字的处理,特别要注意其可读性。

字体、字型、大小比例、横竖位置、字距间都要认真推敲。

字行的长短、段落的分配、段间段首的留空、标题的强调、篇章的安排、版面的划定,都要妥善计划。

3.设计构成的策略性。

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科学性、可视性、策略性应贯穿于视觉流程的始终,形成不同特点的构成形式。

实验步骤

1、围绕某一个教学主题设计一个图形、图表或演示文稿;

2、说明设计创意(媒体与设计材料的适宜性)。

思考问题:

1、通过实验你对视觉媒体的优势及局限性有哪些认识?

2、说明你选择的主题体现了那些视觉媒体的优势?

实验四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

目的要求:

1、应用PowerPoint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实例

2、掌握PowerPoint工具软件的特点和操作流程;掌握PPT课件制作方法

仪器设备:

1.网络机房

2.Photoshop、PowerPoint、Office等软件,幻灯片等相关素材。

分组要求:

20--40人一组。

实验学时:

2学时

实验内容:

PowerPoint2003提供了方便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幻灯片的平台,我们只需将相关素材资料载入,设置其进、出、停留的方式效果,以及幻灯片间的播放顺序、过度效果,即可得到令人满意的多媒体幻灯片,与传统的幻灯片相比,它具有制作方便、修改方便、现制现用成本低、无耗材等许多优点。

多媒体幻灯片,可以通过胶片输出仪方便地制成普通幻灯片,在普通幻灯机上放映;亦可通过彩色打印机或其它打印设备制成普通投影片在投影器上放映。

PowerPoint操作流程、根据专业学习设计制作一节课堂教学PPT。

实验步骤:

1.开机启动PowerPoint2003。

2.在弹出对话框中选“新建演示文稿/演示文稿”,再单击“确定”即可进入PowerPoint2003的主操作界面。

3.PowerPoint2003自带了许多版式,可选择一种与幻灯片内容接近的版式,这样可易于制作,在空白幻灯片上,版式提供了“单击添加文字、图片、剪贴画”等热区,若不需要,可单击边框线后按“De1”键将其删除。

4.若需在幻灯片上插人文字,只需单击菜单“插入/文本框”选取文本框或竖排文本框,出现鼠标,在合适的地方拖动鼠标,画出适当的文本框,再输入文字,选择菜单“格式/字体”,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定满意的字体字号字色即可。

5.若需插入图片,单击菜单“插入/图片”再根据图片的来源选择“剪贴画/来自文件/自选图形/组织结构图/艺术字/来自扫描仪”等,再在图片来源对话框中现绘或引入图片文件。

在图片上点右键。

选设置图片格式,可相应地对图片的大小、颜色线条、位置等参数进行调试、修改。

6.既然是多媒体幻灯片,声音当然必不可少,同插入文本、图片一样,在“插入/影片”和“声音”中选择合适的影片声音来源,设置其播放参数,这样,在观看幻灯片的同时便可以听到相关的声音解说。

7.对于其它对象,可利用Windows操作系统OLE2。

0功能进行链接、粘贴。

对其播放设置均可参照文本图片的播放设置来进行。

8.当素材基本调入后,根据目的来进行整体调试,可适当自定义播放、点击幻灯片“放映设置”放映方式。

对各个对象可以利用动画出入以突出其重点:

单击幻灯片“播放/自定义”动画,适当调整各对象出场的顺序以及时间间隔。

9.至此,一张多媒体幻灯片基本制作完成,对于多张幻灯片组的制作,可在“插入/新幻灯片”中新建幻灯片,一张一张制作完毕后,再切换到“幻灯片浏览视图”(点击左下角的按钮),对幻灯片之间的切换进行调节,选择适当的切换效果,以及张与张之间的切换时间,是否点击鼠标等。

10.编辑制作完毕后,调试满意存盘。

注意的问题

1.幻灯片要重点突出,不要将幻灯片做得过于“花”,转移观众的注意力。

2.合理地运用声音。

在效果中突然响起声音可吸引观众,但过分的声音会使主题不鲜明。

3.注意幻灯片的播放速度,使播放速度与观众的认知节奏同步。

实验五多媒体教室的使用

实验目的

1、了解多媒体教室的功能及设备配置。

2、了解多媒体教室的设备的系统连接方法。

3、学会多媒体教室的使用方法。

实验环境

多媒体教师环境:

多媒体计算机、视频展示台、按键式集成控制系统、录像机、影碟机、投影机、电动屏幕、功放机、音箱、话筒等

分组要求:

20--40人一组。

实验学时:

2学时

实验内容:

1、熟悉多媒体教室的环境,正确说出其基本功能和设备配置。

2、掌握多媒体教室集成控制系统的操作方法,正确完成基本功能按键和各种媒体操作。

实验步骤

1、准备

(1)观摩教师的讲解、示范。

(2)熟悉多媒体教室的结构和功能按键。

2、多媒体教室集成控制系统的操作

(1)打开集成控制系统的总电源,接通连接系统的各个设备的电源。

(2)打开话筒的通话开关,在集成控制系统的控制面板上分别调节话筒的音量和系统的总音量,进行扩音讲话。

(3)利用继承控制系统面板上的电动银幕升降控制按钮,降下电动银幕。

(4)启动多媒体计算机。

(5)利用继承控制系统面板上投影机的电源控制开关,打开投影机的电源。

(6)使用集成控制系统的信号选择功能区的选择按钮,选择“电脑”,将电脑的RGB信号切换到投影机。

声音信号切换到扩音系统,在多媒体计算机上对CAI课件进行操作演示。

(7)打开多功能视频展示台的电源,在集成控制系统的信号选择功能区选择视频,将信号切换到投影机的视频输入端,再选择展示台,将多功能视频展示台的信号切换至投影机。

进行多功能视频展示台的操作,调节展示台的“ZOOM”变焦按钮,将展示对象的图像调整到适当的大小,调节“FOCUS”对焦按钮,将屏幕图像调整清晰,对透明投影片、实物及彩色图文资料进行展示,或直接在书写屏、白纸上书写并投影到银幕上。

(8)打开录像机或影碟机的电源,在集成控制系统的信号选择功能区选择视频,将信号切换到投影机的视频输入端,再选择录像机或影碟机,将录像机或影碟机的视频信号切换至投影机,声音切换到扩音系统;在集成控制系统的相应设备功能控制区,对录像机或影碟机进行放像、暂停、选曲、声道选择、停止放像等功能操作,播放电视录像节目。

3、整理、总结

(1)使用完毕,关闭计算机,关闭投影机电源,升起电动银幕,关闭系统总电源。

(2)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思考与体会

1、多媒体教室主要有哪些设备?

找出各种设备的图片并说明其用途。

多媒体计算机、视频展示台、按键式集成控制系统、录像机、影碟机、投影机、电动屏幕、功放机、音箱、话筒等

2、画出多媒体教室设备的连接框图。

找出连接图并说明其功能。

实验六网络教学资源的应用

目的要求:

1、熟悉上网方法。

2、访问一些教育资源站点和网上学校。

3、下载部分教学资料,掌握网络教育工具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4、掌握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与集成

仪器设备:

网络机房

分组要求:

20--40人一组。

实验学时:

2学时

实验内容:

将一定网络教育工具(如同步、异步交流工具;虚拟学区;网络课件写作工具等)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进行运用,在师生共同体验的过程中,全面认识各类网络教育工具。

完成某类教育资源的设计和开发工作,充分掌握网络教育资源的特点、获取、应用和开发方法;对国内现有教育资源展开调研,了解资源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实验步骤:

1.启动IE,熟悉IE界面。

2.在超文本连接入口,输入统一资源地址URL。

几个推荐的地址如下:

①教育资源中心网站。

②网上图书馆。

③大学远程教育信息和资源。

④中国教育网http:

//。

⑤中国公用网http:

3.进入网上学校,了解网上学校的教学内容及其学习方式。

4.选择一些有价值的教学资料进行下载。

5.(选做)在线对话即网上答疑。

思考作业:

1、如何访问教育资源站点和网上学校。

2、网络教育工具在教学中有哪些应用。

3、如何对网络教育资源进行开发与集成?

1、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大学视频公开课:

2、中国教育在线开放资源平台:

3、爱课程:

4、新浪公开课:

5、搜狐公开课:

6、网易公开课:

7、土豆教育频道公开课:

8、优酷公开课学堂:

9、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国公开课大学:

10、新浪教育:

世界顶级名校视屏

 

实验七教学设计方案设计与形成

实验目的和要求

1、能够根据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