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小游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622648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52.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课堂小游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数学课堂小游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数学课堂小游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数学课堂小游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数学课堂小游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数学课堂小游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数学课堂小游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数学课堂小游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数学课堂小游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数学课堂小游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数学课堂小游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数学课堂小游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数学课堂小游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数学课堂小游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数学课堂小游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数学课堂小游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数学课堂小游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数学课堂小游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数学课堂小游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数学课堂小游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学课堂小游戏.docx

《数学课堂小游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课堂小游戏.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数学课堂小游戏.docx

数学课堂小游戏

数学课堂小游戏

1、《森林运动会》

我在《森林运动会》一课中,就设计了一个猜谜语的环节,让小朋友特别感兴趣。

具体的游戏过程是这样的:

课前我在黑板上贴了一些小朋友喜欢的小动物,这些小动物是用不同颜色的彩色纸剪的,每一个小动物身上都写了一则数字谜语。

上课的时候,我首先提问:

“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小朋友高兴地回答说喜欢,于是我让他们一起看黑板上的小动物,说:

“这些小动物每人给大家出了一则谜语,你们谁猜中了就把小动物送给谁。

”小朋友一听,高兴极了,争先恐后地举手说要来猜,我让小朋友分小组来猜,每一小组猜一则谜语,结果小朋友几乎都猜出了谜语所代表的数字,所以我就把小动物奖给了他们,看到他们兴高采烈地拿着漂亮的小动物互相炫耀的样子,我的心里感到由衷地高兴。

4、《分类》

在教学《分类》这课时,一开始我就问学生:

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

学生齐声说好,所有的眼睛都注视着我,思想高度集中。

此时我轻声慢语地说:

“请小朋友们注意听,并按老师要求去做。

小朋友们请注意,请你按我的要求做:

男孩子请你站起来,女孩子请你站起来;高个子男孩坐下去,矮个子男孩坐下;长头发女孩坐下,短头发女孩坐下;大眼睛的小朋友请你拍拍手,小眼睛的小朋友请你拍拍手;穿皮鞋的小朋友请你跺跺脚,穿旅游鞋的小朋友请你跺跺脚;全班小朋友们一起跺跺脚!

”在这样有趣的游戏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追求和掌握知识的精神力量,为学习《分类》做了很好的铺垫。

7、《数学乐园》

在教学实践活动《数学乐园》时,我设计一个踢毽子比赛的游戏活动,将学生按座位划分为苹果队、西瓜队、香蕉队,每队推选一名运动员和一名统计员,在30秒钟内统计踢毽子的个数,老师贴统计表,统计员用红、绿、黄彩笔做统计,其他同学数数。

根据统计结果,学生就会知道:

(1)一共踢几个?

(2)谁比谁多或少几个?

(3)谁再踢几个就和谁同样多?

……这样,通过不断应用数学知识,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归纳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促进每一个学生掌握有效的分析问题策略,发展学生的策略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8、《30以内的加法》

例如:

在学习30以内的加法后,我设计了一个打扑克牌凑21的游戏活动,这个游戏活动包括了30以内所有进位(不进位)的加法。

只要学生熟悉游戏规则,其学习效果令人惊喜。

每四人一个小组,每个人都尽情地投入到游戏活动中,有的把头凑在一起看牌的点数,有的坐下来做记录,有的翘起小屁股趴在桌面上出牌,有的走出座位向老师请教。

因为牌上有实物点,对于计算暂时不熟练的学生,还可以借助数点数的方法来计算;对于大部分学生,只要小组长的两张牌刚出手,“等于多少?

”的话音未落,对方小组员已迅速抢答出得数。

看到每个同学都在这种积极主动的活动中乐此不疲地学习,我感觉自己真开心,好像回到了跟他们一般年纪的童年。

游戏教学,不是靠老师出色的教,而是靠学生自主的学。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组织者、引导者,让出大量的时间给学生游戏活动,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熟练了计算方法,教师的工作更加高效。

这样自由的数学课堂,难怪他们这么喜欢上数学课。

9、《加、减混算》

例如,在学习加、减混算时,课一开始,我就问学生:

“小朋友,你们乘过汽车吗?

”同学们齐声回答:

“乘过。

”“好,下面我们来做‘乘汽车’的游戏。

”录音机播放出小汽车喇叭声响的音乐,有6位学生上来乘汽车,到站后下去3人,又上来2人,学生通过看到的情境,马上能顺利地编出两步计算的生活中的数学题,计算就更不在话下了。

这样导入新课,自然贴切,趣味猛增,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思维活动同教师的讲课交融在一起,在游戏活动中轻松、愉快、有效地掌握了知识。

10、《平均分》

在教学“平均分”一课时,课刚开始,我就问学生:

“小朋友,你们知道小猴子最爱吃什么吗?

”学生们回答:

“桃子。

”“对。

瞧,今天猴兄弟俩一块儿上山摘桃子了。

你们看,他们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

”(让学生甲、乙扮演猴兄弟俩,搀着一篮桃子入场。

)学生观察得出:

“一共摘了8个桃子。

”提问:

“你认为怎么分最公平呢?

”让学生分组讨论后派代表亲自分一分,再引导学生说出:

“把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小猴。

”进一步提问:

“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说出:

“每只小猴分得几个桃子呢?

”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

我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有意识地通过游戏的形式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让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并增强了他们的问题意识,“猴子分桃的游戏”功不可没。

11、《5的乘法口诀》

在教学“5的乘法口诀”中,做一个“变手游戏”,电脑屏幕上孙悟空伸出一只手,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得出乘法口诀“一五得五”,接着孙悟空再变出二只手、三只手、四只手、五只手,与此同时得出相应的乘法口诀。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喜爱的神话人物的吸引下,兴趣盎然、积极性高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

12、《时间》

在教“时间”时,我把教具钟带进教室,让学生扮演“时间老人”角色做游戏。

学生看到多彩的教具、学具这些新鲜的物品,好奇心驱使他们想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算一算。

他们兴趣倍增,课堂气氛活跃,不再感到数学新知的抽象与枯燥乏味,因为摆在他们面前的是鲜活、形象、生动、有趣的数学游戏,从而产生喜欢数学的情感,使自主学习意识增强,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13、《小小商店》

例如:

进行“小小商店”模拟购物的游戏,使学生体验实际购物中人民币的使用方法和所要遇到的计算问题。

14、《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时,我采用童话创设了游戏情境:

秋天来了,李大爷家的苹果树上结满了红通通的苹果(出示图片,苹果上写着竖式),可是有的苹果被虫子咬坏了,小朋友你们能帮李大爷捉住虫子吗?

学生听着童话,又是帮人做好事,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他们争先恐后地“捉虫子”(说出了每道题的错误原因)、“补苹果”(做出正确答案)。

这样学生在辨误诊断中,不但能加深理解,增强记忆,还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15、《常见游戏》

数学扑克算24对口令开火车登山口算接力赛、找朋友、夺红旗、对口令、浇开数学知识花、红花配绿叶、小猫钓鱼、小动物找家、小小邮递员、速算接力赛、摘仙桃等等。

把枯燥乏味的计算练习变成丰富多彩的游戏与竞赛活动,学生兴趣浓、情绪高、思维活、反应快,在“玩”、“乐”中获取知识,增长智慧。

计算题中的游戏还有很多:

如形式活泼又有竞争性的“数学扑克算24”、“对口令”,培养学生团体合作意识的游戏“开火车”、“登山”、“口算接力赛”…

找朋友、夺红旗、对口令、浇开数学知识花、红花配绿叶、小猫钓鱼、小动物找家、速算接力赛、争当数学小博士等等。

16、《乘法口诀》

复习乘法口诀时,我设计算12的游戏,让学生任意选择四个数字来比赛算得数12。

游戏前我用鼓励性的语言来激励学生:

“谁第一个算出来就是优胜者,大家为他鼓掌。

”这时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不甘落后。

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了一道又一道,结果下课铃响了,学生一个也不愿意下课,还一个劲地说:

“我还有一种……”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积极思维的心向,培养了初步的竞争意识,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融洽了师生关系。

平时,我还经常带领学生做一些竞赛游戏,如投篮比赛、接龙比赛、指得数比赛等等。

《认识图形》2

教学《认识图形》时,我设计了一个关于图案设计的课外实践游戏,要求有两点:

一是设计的图案要用上我们学习过的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二是给该图案命名,即该图案具有的实际意义。

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图案,有电扇、花瓶、花朵、山峰等。

通过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做数学”,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是一种享受,巧妙地利用实践操作的游戏作业,不仅掌握了新学的知识,拓宽了知识面,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真可谓一举两得阿啊!

19、《加法减法或表内乘法》

在教学“表内乘法”时,我从生活中常见的食品入手,出示了一下一组信息:

麦当劳快餐厅

名称

蛋卷

薯条

可乐

汉堡包

价格

3元/个

4元/个

5元/个

8元/个

从身边鲜活的数据引入数学知识,学生联系日常生活自己提出数学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求知欲望,巩固计算方法,而且可以沟通生活、具体问题与数学学习之间的联系,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机会。

25、《4的认识》

“4的认识”时,我就设计了“游动物园”的游戏。

上新课前我先说:

“小朋友,你们喜欢游动物园吗?

”孩子们都兴奋地说:

“喜欢!

”“好!

老师就带你们去看一看动物园中可爱的动物,有的动物如熊猫还是我国的国宝呢!

”接着投影出示动物园里的各种动物图,并让学生仔细观察。

然后问:

“谁能从这些动物中找出数量‘4’吗?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出了很多数量是“4”的东西。

如:

老虎、大象、熊猫等都有4只脚;有如:

一头大象有2只耳朵,两头大象有四只耳朵,两头大象还有4只眼晴,四颗象牙;有如:

地上有3只猴子,树上还有1只,一共有4只猴子等。

这样,不仅儿童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课学习中去了,而且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学生学生数学的兴趣和动机,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也得到训练与培养。

26、《7的加减法》

教学7的家减法时,上课十多分钟后,发现不少学生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

于是,我就进行猜数游戏;我投影出示了一幅小老鼠背土豆的画面。

画面的小老鼠背着土豆飞快的跑着,它边跑边喊:

“妈妈,我背回7个土豆”但是它的袋子烂了它一点儿也没有发现,画面上看见已经掉出了4只土豆。

我边讲故事边引人,孩子们一下就被这个故事吸引着了,于是我接着出现下面的问题:

“小朋友,请你猜一猜,小老鼠回到家时,袋子里还能剩几个土豆?

”要求填出下面的算式,并说明理由。

()+()=7,7—()=()生1:

“袋子里还剩3个土豆。

因为掉了4个土豆。

4和3组成7,所以算式应写成(3)+(4)=7,7—(4)=(3)。

生2:

“还可以填成(4)+(3)=7,7—(3)=(4),因为7个土豆减出袋子里的3个等于掉了的4个。

所以袋子里也是剩下3个土豆。

生3:

“不对!

不对!

因为袋子是烂的,小老鼠边跑土豆就边掉,等到回到家时,可能土豆已经掉光了,袋子里一个土豆也没有剩下。

所以算式应该这样填7+(0)=(7),7—(7)=(0)。

”还有些学生说:

“还有别的填法。

”大家你说你的填法对,我说我的填法对,争先恐后的猜数、填数,生怕老师没有叫到他,这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的精神不但振奋了,思维也积极了,学生不仅掌握了“7”的加减法知识与技能,而且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

27、《认识物体》

教学“认识物体”一课时,我在教学学生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后,我让学生拿出自己从家里带来的纸盒、汽水罐、球等,以4人为一小组互相合作动手搭出一样你喜欢的东西。

看哪一小组搭得快,搭得好,长大后你就能成为一名出色的设计师。

搭完后,老师要进行评比,看看哪一小组搭得最漂亮,并且要求说出你搭得是什么和用了哪些物体,用了几个。

在紧张而又愉悦的气氛中,同学们搭成一栋栋形状各异的美丽物体,有房子、有汽车、有机器人,还有高楼大厦等等,充分体现了孩子们的聪明和幻想。

孩子们操作,边思考,边计算,边合作交流,大大激发了他们的乐学情趣,巩固了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造精神,又是一次美的欣赏。

28、《系列口算游戏作业》

系列口算游戏作业一——“谁是冠军”:

两个或以上的几个小朋友,相互出口算题,答对了,先前跨一脚,答错了,先后退一步。

或由一个小老师,在旁边组织,由她出题,进行抢答。

抢答对的,向前跨一步,没抢到的,原地不动,抢答错误,只能后退一步。

系列口算游戏作业二——纸牌游戏。

用学具当中的数字卡片,玩数学游戏。

1、比较大小。

两个小朋友,随机抽出两张卡片,同时亮相,再由数字小的一个小朋友用符号连接,然后用()比()多(),()比()少(),说对了,卡片归自己,说错了,就要把卡片给对方。

2、编数学式题。

用抽出的两张或几张数字卡片,组成加法或减法或连加或连减或加减式题,如果错了,就得上交战利品——卡片,最后比一比谁的卡片多。

系列口算游戏作业三——踢房游戏。

先教孩子学会在地上画大房子,并把大房子分成一格一格的小房间。

1、过房闯关。

在我们儿时的游戏——踢房的每个房间上写满算式,算对了向前进格,算错了,滞留在原地。

2、接力闯关。

在第一个房间上写一个算式,然后,在算出得数的基础上,每前进一格,都在前得数上往下算。

3、命中目标。

在房子的屋顶上分成一个一个的小格,每个上写上算式,然后学生踢石头命中算式,算出算式得数,得1分,命目标5次,累计分值,几个游戏伙伴间相互比较,看谁是冠军。

系列口算游戏作业四——跋山涉水。

设置模拟障碍物,在障碍物上写上算式,看谁先到终点。

29、《千克的认识》

在学习“千克的认识”一课时,一上课教师便出示一块铁和一包棉花。

让学生进行“猜一猜”的数学游戏。

教师提问:

“请你猜一猜1千克的铁和1千克的棉花同样重吗?

”一时间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立刻为这一问题争论起来。

学生甲说:

“我认为1千克的铁肯定比1千克的棉花重。

因为棉花抓在手里轻飘飘的,铁拿在手里沉甸甸的。

”学生乙说:

“我认为1千克的铁比1千克的棉花轻。

因为棉花是一大包,而铁块可比棉花小多了。

”学生丙说:

“我认为1千克的铁和1千克的棉花同样重,因为它们都是1千克。

”学生们各执己见,都认为自己的观点正确。

不约而同地把渴求的目光投向教师,希望教师进行最终的评判。

这时,教师说: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千克的认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就能找到正确答案。

”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就集中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了。

由“猜一猜”的数学游戏引入新课,不仅使学生对探索学习产生强大的内驱力,而且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

30、《分类》

“分类”这部分知识,对于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讲非常抽象。

在教学中,教师设计了3个游戏活动:

游戏一,“互相帮助”,要求整理同桌的书包。

让学生在整理同桌书包的过程中,自主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是要把书包里的文具分类放好,使其既好看,又方便;解决问题的途径就是动脑、动手分一分,自主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而感知简单的分类就是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

游戏二,“扑克游戏”,要求把扑克(4张6和4张8)进行分类。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自主探索出可以按颜色分类,也可以按数字分类,还可以按扑克上的图案分类。

体验出分类的标准不一样,分出的结果也不一样。

游戏三,“我能行”要求把床上的衣物(图片)进行分类。

只要分类的标准清楚,并且按这一标准分成了两类或三类,教师都给予肯定。

通过这个游戏,让学生把学到的分类知识在实际运用中加以巩固。

在这节课上,教师通过三个游戏活动,不仅完成了相关的学习任务,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把新知的传授融入到趣味十足的数学游戏之中,强烈的求知欲会促使他们积极地动脑、动口、动手,从而也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轻松易学。

31、《9加几》

在学习“9加几”一课时,在学生完成基本练习后,教师安排了“猫捉老鼠”的闯关游戏。

第一关,“发现目标”。

要求学生完成练习并仔细观察发现规律。

只有顺利完成,才能发现小老鼠藏在哪儿。

练习内容:

9+2=、9+3=、9+4=、9+5=、9+6=、9+7=、9+8=、9+9=通过观察学生发现这些都是9加几得十几的题。

这时,教师提问:

“仔细观察得数个位上的数与第二个加数,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发现得数个位上的数比第二个加数少1。

“为什么少1?

发现这个规律有什么用呢?

”教师追问。

学生说:

“因为1和9凑十去了,所以会少1。

发现这个规律可以让我们计算时算得快。

”第二关,“勇敢追击”。

只有又对又快的计算,才能追上小老鼠。

为了能追上小老鼠,孩子们全神贯注,不敢有一点马虎,一部分学生还用上了刚才发现的规律。

第三关,“大获全胜”。

填对数才能抓到老鼠,想一想怎样才能填全了一个不落下?

()+9=()游戏结束后,学生们为抓到老鼠而欢呼起来。

猫捉老鼠的游戏惊险刺激,学生们个个兴致勃勃。

求胜的愿望使他们积极思维,奋勇闯关,不顾一切的要抓到“老鼠”做一只“好猫”,学生在课堂上的计算正确率达到95%,教学效果显著。

在练习反馈时,还可以安排“找朋友”、“小小邮递员”、“夺红旗”和“小马过河”等数学游戏,让学生在玩中练,练中玩。

32、《图形的认识》

例如,在学完“图形的认识”一课后,教师设计了“变魔术找规律”的游戏。

只见教师先从盒中变出第一组图形,提问:

“按顺序说说这些卡片是什么形状?

”接着,教师又变出第二组图形,并提问“这几张卡片呢?

”紧接着出示,并提问:

“猜一猜下面老师会从魔术盒中变出什么形状的卡片,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问题提出后,有的学生眉头紧皱,有的学生窃窃私语。

讨论后,学生甲说:

“我猜您下面会变出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卡片。

因为您前面两组卡片的排列规律是圆形、长方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第三组肯定还是按照这个规律排列。

”学生乙说:

“我看第一组图形排在一起像个小姑娘穿着花裙子站在舞台上,第二组也是这样。

第三组只出现了小姑娘的头和身体,那下面肯定是小姑娘的裙子和舞台。

”教师一边细心聆听,一边微笑着。

教师提问:

“你觉得他们猜得对吗?

”孩子们的眼睛齐刷刷地盯向这个魔术盒。

当教师将下面的两个图形从盒中拽出来时,学生的想法得到了验证,所有的同学都欢呼起来。

变魔术的游戏,不仅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变成有意注意,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33、《100以内数的认识》

在学完100以内数的认识以后,教师带领学生在操场上玩起了“数数”的游戏。

教师提问:

“同学们,下面我们每位同学自选一项活动参加,要求一个一个地数,从1数到100。

想一想怎样才能手口一致地点数清楚呢?

”学生说:

“我们可以合作,我先跳绳请王馨帮我数,然后我再帮王馨数。

”“为什么要合作?

”教师追问。

学生说:

“一个人又跳绳又数数也可以,就是不知道自己数得对不对,只有两人合作才能数得更清楚,而且还能互相帮助。

”不一会儿操场上同学们两、三人为一组,快乐地开始了跳绳、踢毽、拍球和走百步等游戏活动。

游戏中,同学们不仅能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而且使他们感受到合作的价值,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再如同桌进行“猜数游戏”、“摆小棒说算式游戏”等。

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他们所使用的是最基础的,也是比较简单的合作。

34、《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找妈妈”的数学游戏。

练习开始,教师说:

“一群小蝌蚪在河里游来游去,原来它们在寻找自己的妈妈。

每只小蝌蚪身上都有一道算式,只有算对这些题,我们才能帮它们找到妈妈。

小蝌蚪都着急了,你能帮小蝌蚪找到妈妈吗?

”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能”。

于是学生一个个认真地计算起来。

教师订正后,有的学生兴奋地说:

“老师,我全做对了!

帮小蝌蚪找到妈妈了。

”有的低头演算后不好意思地说:

“老师,我做错了一道题,现在改过来了,还能帮它找到妈妈吗?

”……这时教师提问:

“同学们,怎样才能保证小蝌蚪找到妈妈呢?

”有的学生说:

“计算时一定要认真,要全做对,才能帮小蝌蚪找到妈妈。

”有的学生说:

“还要算得快。

我的计算速度有点慢,所以小蝌蚪找到妈妈有些晚。

”还有的学生说:

“只有学好本领,才能帮助别人。

”游戏中学生非常地投入、认真负责。

因为,在做游戏时有一种信念在催促着他们:

一定要帮小蝌蚪找到妈妈。

正是这种责任意识才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又如小狗找家、小鸽子送信等游戏。

在数学游戏中,即使学生体验到应用知识帮助别人后的成功喜悦,又能激起学生学好数学的欲望及学好数学的责任。

35、《4的认识》

教学“4的认识”时,我就设计了“游动物园”的游戏。

上新课前我先说:

“小朋友,你们喜欢游动物园吗?

”孩子们都兴奋地说:

“喜欢!

”“好!

老师就带你们去看一看动物园中可爱的动物,有的动物如熊猫还是我国的国宝呢!

”接着投影出示动物园里的各种动物图,并让学生仔细观察。

然后问:

“谁能从这些动物中找出数量‘4’吗?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出了很多数量是“4”的东西。

如:

老虎、大象、熊猫等都有4只脚;有如:

一头大象有2只耳朵,两头大象有四只耳朵,两头大象还有4只眼晴,四颗象牙;有如:

地上有3只猴子,树上还有1只,一共有4只猴子等。

这样,不仅儿童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课学习中去了,而且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学生学生数学的兴趣和动机,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也得到训练与培养。

36、《7的加减法》

教学7的加减法时,上课十多分钟后,发现不少学生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

于是,我就进行猜数游戏;我投影出示了一幅小老鼠背土豆的画面。

画面的小老鼠背着土豆飞快的跑着,它边跑边喊:

“妈妈,我背回7个土豆”但是它的袋子烂了它一点儿也没有发现,画面上看见已经掉出了4只土豆。

我边讲故事边引人,孩子们一下就被这个故事吸引着了,于是我接着出现下面的问题:

“小朋友,请你猜一猜,小老鼠回到家时,袋子里还能剩几个土豆?

”要求填出下面的算式,并说明理由。

()+()=7,7—()=()生1:

“袋子里还剩3个土豆。

因为掉了4个土豆。

4和3组成7,所以算式应写成(3)+(4)=7,7—(4)=(3)。

生2:

“还可以填成(4)+(3)=7,7—(3)=(4),因为7个土豆减出袋子里的3个等于掉了的4个。

所以袋子里也是剩下3个土豆。

”生3:

“不对!

不对!

因为袋子是烂的,小老鼠边跑土豆就边掉,等到回到家时,可能土豆已经掉光了,袋子里一个土豆也没有剩下。

所以算式应该这样填7+(0)=(7),7—(7)=(0)。

”还有些学生说:

“还有别的填法。

”大家你说你的填法对,我说我的填法对,争先恐后的猜数、填数,生怕老师没有叫到他,这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的精神不但振奋了,思维也积极了,学生不仅掌握了“7”的加减法知识与技能,而且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

37、《两位数减两位数》

“两位数减两位数”后,我曾搞过一场别开生面的师生竞赛。

课上,同学们选出一名做题最快的与老师进行口算比赛。

口算题由同学出,都出“81-18、93-39”这种类型的。

题目出好了,黑板两侧各写6道题。

一声令下,比赛开始。

老师迅速把题做完,而那位学生仅做了一题。

大家不服输,另换同学又进行比赛,情况与第一次相同。

我对同学们说:

“照这样,再做多少次也不过老师。

你们知道什么原因吗?

”“你是老师,得数都背下来了。

”“你是教数学的。

”大家议论纷纷,最后一位同学说“老师有诀窍。

”我立刻肯定了他的回答,“仔细观察,你能发现老师的窍门在哪里?

”同学们根据题中数字与得数的特点,终于找出被减数十位上的数减个位上的数的差与9相乘的积,就是这类题的结果。

接着我又出了同类型的题,同学们掌握了诀窍,迅速算出了结果。

当黑板上出现“96-68”时同学们不约而同的齐答“27”但立刻又发现上当了。

“不对,应该得28。

”一位同学说,先算96-69,得数是27,27+1=28;另一位同学说,先算86-68,得18,18+10=28。

他们的想法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38、《认识物体》

“认识物体”一课时,我在教学学生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后,我让学生拿出自己从家里带来的纸盒、汽水罐、球等,以4人为一小组互相合作动手搭出一样你喜欢的东西。

看哪一小组搭得快,搭得好,长大后你就能成为一名出色的设计师。

搭完后,老师要进行评比,看看哪一小组搭得最漂亮,并且要求说出你搭得是什么和用了哪些物体,用了几个。

在紧张而又愉悦的气氛中,同学们搭成一栋栋形状各异的美丽物体,有房子、有汽车、有机器人,还有高楼大厦等等,充分体现了孩子们的聪明和幻想。

孩子们操作,边思考,边计算,边合作交流,大大激发了他们的乐学情趣,巩固了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造精神,又是一次美的欣赏。

39、《时分的认识》

在教学《时分的认识》时,我利用多媒体手段设计了一个龟兔赛跑的游戏,让学生观看故事猜谜,学生在津津乐道地看完故事后,猜出龟兔赛跑的圆形跑道就是一个圆形的表盘,进而引出新知。

这样教学,学生不仅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而且加深了对新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