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2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练习.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639542 上传时间:2023-08-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2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2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2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2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2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2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2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2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2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2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2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2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2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2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练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2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练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2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练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2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练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2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练习.docx

《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2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2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练习.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2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练习.docx

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2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练习

专题二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即时练

(计时:

45分钟 满分:

60分)

频考点7 一词多义专练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爱:

吝惜

B.敢竭鄙怀,恭疏短引

鄙:

敬辞,以示尊重对方

C.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本:

本来

D.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兵:

兵器

解析 “鄙”是谦辞,谦称自己。

答案 B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病:

病情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殆:

有害

C.战败而亡,诚不得已诚:

已经

D.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

雕刻

解析 “诚”是副词,可译为“确实,的确”。

答案 C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故:

事情,事故

B.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疾:

强,这里指声音洪大

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负:

遭受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解:

了解

解析 A项,“故”是“原因,缘故”的意思。

C项,“负”是“失败”的意思。

D项,“解”是“解答”的意思。

答案 B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绝:

断绝

B.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如:

既然

C.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私:

偏爱

D.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微:

地位卑微

解析 “私”是“私利、私事”的意思。

答案 C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修:

修养

B.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致:

尽、极

C.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信:

信物

D.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穷:

困厄,处境艰难

解析 “修”是“整饰”的意思。

答案 A

6.下列各句中的“爱”与“向使三国各爱其地”中的“爱”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B.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C.古之遗爱也

D.爱而不见,搔首踯躅

解析 B项和例句中的“爱”都是“爱惜,吝惜”的意思。

A项,应解释为“疼爱”。

C项,应解释为“恩惠”。

D项,是通假字,通“薆”,应解释为“隐蔽,躲藏”。

答案 B

频考点8 古今异义专练

7.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宣言曰:

“我见相如,必辱之。

宣言:

扬言

B.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细说:

密探的话

C.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迁客:

贬官外放的人

D.古者丈夫不耕

丈夫:

成年男子

解析 B项,细说:

小人的谗言。

答案 B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C.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D.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古今异义的能力。

A项,“非常”,今义“很”(副词),在此句中指“意外变故”(名词)。

B项,“城市”,在此句中的含义是“到城里卖东西”(动词性短语),与现代汉语中的“城市”(名词)意思截然不同。

C项,“亲戚”,今义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其成员,这里指父母兄弟等。

D项,“高洁”,古今均是操行高尚清白的意思。

答案 D

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B.秋毫不敢有所近

C.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D.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解析 “秋毫”,古今义都是指鸟兽在秋天初生的细毛,比喻细小的东西。

A项,“气候”,古义指天气;今义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

C项,“穷困”,古义指走投无路,陷入困境;今义指生活贫穷,经济困难。

D项,“非常”,古义指不平常,非同寻常;今义是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

答案 B

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B.老大嫁作商人妇

C.满座重闻皆掩泣

D.整顿衣裳起敛容

解析 掩泣:

古今均为掩面哭泣。

A项,因为:

文中指于是创作,今常用作表原因的关联词。

B项,老大:

文中指年龄大,今指长子、长兄。

D项,整顿:

文中指整理,今指进行治理,使严整、健全、有序。

答案 C

00频考点9 通假字专练

11.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曾益其所不能

曾:

通“增”,增加

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生:

通“性”,禀性,资质

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蚤:

通“早”,早一点

D.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

通“披”,蒙受,覆盖

解析 D项,通“披”,译为“穿”。

答案 D

1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

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B.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C.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D.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解析 A项,“闵”通“悯”。

B项,“蓐”通“褥”。

C项,“零丁”通“伶仃”。

答案 D

13.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

A.悟言一室之内

B.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C.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D.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解析 A项,悟—晤。

B项,趣—趋。

D项,无—毋。

答案 C

14.下列句子含有两个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

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B.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C.夫晋,何厌之有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解析 A项,有—又,暴—曝。

B项,已—矣。

C项,厌—餍。

D项,共—供。

答案 A

频考点10 偏义复词专练

1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全属偏义复词的一组是(3分)(  )

①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石钟山记》)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③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赤壁之战》)

④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

A.①③        B.①②

C.②③D.①②④

解析 ①偏在“深”,②偏在“亡”。

答案 B

16.下列句子中,不含偏义复词的一项是(3分)(  )

A.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B.昼夜勤作息

C.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

D.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解析 A项,偏在“出”。

B项,偏在“作”。

C项,偏在“园”。

答案 D

频考点11 词类活用专练

17.选出成语中加点词语活用完全同类的一组(3分)(  )

A.杀富济贫 除暴安良 淆乱乾坤 激浊扬清

乘坚策肥

B.风起云涌 豆剖瓜分 星罗棋布 虎踞龙盘

蚕食鲸吞

C.不胫而走 喜形于色 洞烛其奸 直言贾祸

拨乱反正

D.走马观花 生死肉骨 破釜沉舟 正本清源

沐猴而冠

解析 A项,“淆乱乾坤”中的加点字无活用,其他为形容词作名词。

B项,名词作状语。

C项,“直言贾祸”“拨乱反正”中的加点字无活用(为名词),其他为名词作动词。

D项,“走马观花”中的加点字不活用,“生死肉骨”“破釜沉舟”“正本清源”均为使动用法,“沐猴而冠”中的“沐猴”是一种猴子的名称,即猕猴,而非给猴子洗澡之意。

答案 B

18.选出成语中加点词语活用不同类的一组(3分)(  )

A.草行露宿 耳提面命 灰飞烟灭 管窥蠡测

口诛笔伐

B.草菅人命 幕天席地 不耻下问 春华秋实

不翼而飞

C.富国强兵 怡情悦性 倾国倾城 赏心悦目

斗鸡走狗

D.履险如夷 踵事增华 经天纬地 华而不实

门可罗雀

解析 A项,名词作状语。

B项,前三个成语为意动用法,后两个则是名词作动词。

C项,使动用法。

D项,名词作动词。

答案 B

1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例:

将军身被坚执锐

A.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B.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C.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D.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解析 D项,和例句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坚,铁甲;锐,武器;少,少数人。

其他三项:

泣,为……泣,为动用法;从,使……从,使动用法;箕畚,用箕畚,名词作状语。

答案 D

2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例:

沛公军霸上

A.人皆得以隶使之

B.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C.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D.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

解析 C项和例句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军,驻扎;礼,礼遇。

其他三项:

隶,像对待奴隶一样,名词作状语;圣,圣明的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旧,老交情,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答案 C

专题二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纠错练

(计时:

45分钟 满分:

38分)

一、(2015·河北省唐山一中等五校第二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

曼卿,讳延年,姓石氏,其上世为幽州人。

幽州入于契丹,其祖自成始以其族南归。

天子嘉其来,将禄之,不可,乃家于宋州之宋城。

父讳补之,官至太常博士。

幽燕俗劲武,而曼卿少亦以气自豪。

读书不治章句,独慕古人奇节伟行非常之功,视世俗屑屑无足动其意者。

自顾不合于时,乃一混以酒。

然好剧饮大醉,颓然自放。

由是益与时不合。

而人之从其游者,皆知爱曼卿落落可奇,而不知其才之有以用也。

年四十八,康定二年二月四日,以太子中允秘阁校理卒于京师。

曼卿少举进士,不中,真宗推恩,三举进士皆补奉职。

曼卿初不肯就,张文节公素奇之,谓曰:

“母老乃择禄邪?

”曼卿矍然起就之,迁殿直。

久之,改太常寺太祝,知济州金乡县。

叹曰:

“此亦可以为政也。

”县有治声,通判乾宁军。

丁母永安县君①李氏忧,服除,通判永静军,皆有能名。

充馆阁校勘,累迁大理寺丞,通判海州,还为校理。

庄献明肃太后临朝,曼卿上书,请还政天子。

其后太后崩,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事者遽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

自契丹通中国,德明②尽有河南而臣属,遂务休兵养息,天下晏然,内外弛武三十余年。

曼卿上书言十事,不报。

已而元昊反,西方用兵,始思其言,召见。

稍用其说,籍河北、河东、陕西之民,得乡兵数十万。

曼卿奉使籍兵河东,还称旨,赐绯衣银鱼。

天子方思尽其才,而且病矣。

既而闻边将有欲以乡兵扞贼者,笑曰:

“此得吾粗也。

夫不教之兵,勇怯相杂,若怯者见敌而动,则勇者亦牵而溃矣。

今或不暇教,不若募其教行者,则人人皆胜兵也。

”其视世事,蔑若不足为。

及听其施设之方,虽精思深虑,不能过也。

状貌伟然,喜酒自豪,若不可绳以法度,退而质其平生趣舍大节,无一悖于理者。

遇人无贤愚,皆尽欣欢。

及闲而可否天下是非善恶,当其意者无几人。

其为文章,劲健称其意气。

(节选自欧阳修《石曼卿墓表》)

注:

①县君:

中国古代宗女、命妇的位号。

②德明:

北宋时期,西夏李元昊的父亲,是宋朝的定难军节度使,被宋朝封为西平王。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曼卿上书言十事,不报   报:

答复,给回信

B.稍用其说稍:

逐渐

C.还称旨称旨:

称职

D.及闲而可否天下是非善恶可否:

褒贬,议论

解析 称旨:

符合皇帝的心意。

答案 C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事者遽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

B.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事者/遽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

C.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事者遽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

D.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事者遽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

答案 B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他的父辈是幽州人。

幽燕一带一般人都强健勇武,石曼卿年少时也豪气逼人,只仰慕古代那些有奇伟节操品行并建立非同寻常功劳的人。

B.石曼卿年少时便被举荐为进士,但没被选中。

真宗皇帝广施恩惠,凡多次被举荐的人都补奉职。

曼卿一直没有就职。

C.石曼卿曾经为朝廷的边防担忧而进谏,皇帝未加理会。

后来元昊造反,这才引起皇帝的注意,逐渐采用了他的主张。

D.石曼卿奉命在河东征兵,回到朝廷,皇帝赐给他绯衣银鱼。

皇上正想充分发挥他的才智,他却身体不好生了重病。

解析 “一直没有就职”错,与原文不符。

答案 B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丁母永安县君李氏忧,服除,通判永静军,皆有能名。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契丹通中国,德明尽有河南而臣属,遂务休兵养息,天下晏然,内外弛武三十余年。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他)遭母亲永安县君李氏逝世,服丧完后,任永静军通判,都得到好评。

(采分点:

“丁母忧”,遭母丧。

“服除”,服丧完。

“通判”,做通判。

“能名”,有才能的名声或者获得好评。

以上4点每点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自从契丹与中原结好,李德明全部占有黄河以南并臣服(北宋),北宋就致力于休兵养息政策,天下安宁,从中央到地方放松军事三十多年。

(采分点:

“有”,占有。

“河”,黄河。

“臣属”,臣服,称臣。

“务”,致力于。

“晏然”,安宁。

以上5点每点各1分)

参考译文

曼卿名延年,姓石,他的祖先是幽州人。

幽州被北方的契丹占领后,他的祖先自成才率领他的一族人向南逃逸,投归北宋。

北宋皇帝为嘉奖他们来投奔,准备让他们享受国家的俸禄,没有实行,于是在宋州的宋城定居下来。

曼卿的父亲,名叫补之,官至太常博士。

幽燕一带一般人都强健勇武,石曼卿年少时也豪气逼人。

读书不研究章节句读,只仰慕古代那些有奇伟的节操品行并建立过非同寻常功劳的人,看轻世俗的小功名,心中不为所动。

自认为跟时代不相合,于是整日借酒混世。

且喜欢痛饮大醉,颓废地放纵自己。

从此更加与时代不相合。

那些跟他交游的人,都只懂得爱慕曼卿卓异超群的气度,却不懂得他的才华可以为世所用。

康定二年二月四日,在京城逝去,时年四十八岁,担任太子中允秘阁校理。

石曼卿年少时便被举荐为进士,但没被选中,真宗皇帝广施恩惠,凡多次被举荐的人都给予奉职。

曼卿开始不肯就职,张文节一向以他为奇才,对他说:

“你母亲去世了,你才选择官禄吗?

”曼卿惊视了一下,同意就职了,后调任殿直。

不久,改任太常寺太祝,管理济州金乡县。

曼卿曾感叹说:

“这也可以施展治理国家的才华啊!

”治县得到好评,任乾宁军通判。

他的母亲是永安县君,他遭母亲李氏逝世,服丧完后,任永静军通判,都得到好评。

充任馆阁校勘,调任大理寺丞,海州通判,后任校理。

庄献明肃太后上朝处理国政,曼卿上书,请求太后还政给天子。

后来太后去世,范讽因进言被皇上宠爱,推荐那些曾经为太后还政天子一事进过言的人,那些人很快得了高官,范讽要推荐曼卿,曼卿坚决推辞不就,范讽才作罢。

自从契丹与中原结好,李德明全部占有黄河以南并臣服(北宋),北宋就致力于休兵养息政策,天下安宁,从中央到地方放松军事三十多年。

曼卿上书谈了(留心边事、平时练兵、防患未然等)十件事,没有引起重视。

不久元昊背叛,北宋向西边用兵,皇上才想起曼卿的谏书,召见了曼卿。

逐渐采用了他的主张,在河北、河东、陕西百姓中征兵,得到乡兵几十万。

石曼卿也奉命在河东征兵,做得非常好,合乎皇帝的心意,回到朝廷,皇帝赐给他绯衣银鱼。

皇上正想充分发挥他的才智,重用他,他却身体不好。

不久听说有一位边将想率领乡兵与贼决斗,曼卿笑着说:

“这只领悟了我的表面意思。

没有经过调教的士兵,勇敢的胆小的杂在一起,假如胆小的见到敌人就动摇溃逃,那么勇敢的人也会跟着溃逃。

现在或许没有空闲来调教,不如招募那些经过调教有品行的人,这样招来的人个个都是强兵。

”他看待世事,轻得像不值得做似的。

到听了他设计的方案,即使是深思熟虑,也不能超过他。

他仪表英俊,喜欢饮酒,性恪豪爽,表面看去好像不可用法度来约束他,退一步想想,他一生做事却追求大节,从不违背事理。

不管是贤者不贤者,都十分喜欢结交。

等到闲暇议论天下是非善恶,却没有几个人能符合他的心意。

他写文章遒劲刚健,正像他的为人。

二、(2015·江西省五校第二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19分)

江天一传

汪琬

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县人。

少丧父,事其母及抚弟天表,具有至性。

尝语人曰:

“士不立品者,必无文章。

”前明崇祯间,县令傅岩奇其才,每试辄拔置第一。

年三十六,始得补诸生。

家贫屋败,躬畚土筑垣以居。

覆瓦不完,盛暑则暴酷日中。

雨至,淋漓蛇伏,或张敝盖自蔽。

家人且怨且叹,而天一挟书吟诵自若也。

天一虽以文士知名,而深沉多智,尤为同郡金佥事公声所知。

当是时,徽人多盗,天一方佐佥事公,用军法团结乡人子弟,为守御计。

而会张献忠破武昌,总兵官左良玉东遁,麾下狼兵哗于途,所过焚掠。

将抵徽,徽人震恐,佥事公谋往拒之,以委天一。

天一腰刀黑夜跨马率壮士驰数十里与狼兵鏖战祁门斩首大半悉夺其马牛器械徽赖以安

顺治二年,夏五月,江南大乱,州县望风内附,而徽人犹为明拒守。

六月,唐藩自立于福州,闻天一名,授监纪推官。

先是,天一言于佥事公曰:

“徽为形胜之地,诸县皆有阻隘可恃,而绩溪一面当孔道,其地独平迤,是宜筑关于此,多用兵据之,公与他县相掎角。

”遂筑丛山关。

已而清师攻绩溪,天一日夜援兵登陴不少怠;间出逆战,所杀伤略相当。

于是清师以少骑缀天一于绩溪,而别从新岭入。

守岭者先溃,城遂陷。

大帅购天一甚急。

天一知事不可为,遽归,属其母于天表,出门大呼:

“我江天一也。

”遂被执。

有知天一者,欲释之。

天一曰:

“若以我畏死邪?

我不死,祸且族矣。

”遇佥事公于营门,公目之曰:

“文石!

汝有老母在,不可死。

”笑谢曰:

“焉有与人共事而逃其难者乎!

公幸勿为我母虑也。

”至江宁,总督者欲不问,天一昂首曰:

“我为若计,若不如杀我;我不死,必复起兵。

”遂牵诣通济门。

既至,大呼高皇帝者三,南向再拜讫,坐而受刑。

观者无不叹息泣下。

越数日,天表往收其尸,瘗之。

而佥事公亦于是日死矣。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县令傅岩奇其才奇:

认为……奇异

B.麾下狼兵哗于途哗:

喧哗

C.以少骑缀天一于绩溪缀:

牵制

D.大帅购天一甚急购:

悬赏捉拿

解析 哗:

叛变。

答案 B

6.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天一腰刀黑夜/跨马率壮士/驰数十里/与狼兵鏖战/祁门斩首大半/悉夺其马牛/器械徽赖以安/

B.天一腰刀黑夜/跨马率壮士/驰数十里与狼兵鏖战/祁门斩首大半/悉夺其马牛/器械徽赖以安/

C.天一腰刀/黑夜跨马/率壮士驰数十里/与狼兵鏖战祁门/斩首大半/悉夺其马牛器械/徽赖以安/

D.天一腰刀/黑夜跨马/率壮士驰数十里/与狼兵鏖战/祁门斩首大半/悉夺其马牛器械/徽赖以安/

答案 C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天一有着纯厚的本性,深受歙县县令傅岩喜爱,每次县里童生的岁试,总是选拔他为第一名。

但到三十六岁,才补上一名生员。

B.明宗室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听说江天一的名声,便委任他为监纪推官。

任职后天一对佥事金声说明徽州地势险要而绩溪那一面正当交通要道,那里地势特别平坦,必须多加戒备,于是在绩溪筑起了丛山关。

C.江天一知道抗清之事已没有希望,就立即回家,把母亲托付给弟弟天表,出门大叫:

“我就是江天一。

”于是被逮捕。

清军中有知道天一的,想释放他。

但他却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D.这篇文章表现了江天一不计贫贱的秉性以及以读书为乐的超然心态。

作者为明清鼎革之际抗清义士江天一立传,重点叙其智谋和失败被捕、慷慨就义的经过,以顺叙为主,间用补叙、插叙,有详有略,笔法灵活有致。

解析 原文是“在此之前”。

答案 B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覆瓦不完,盛暑则暴酷日中。

雨至,淋漓蛇伏,或张敝盖自蔽。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遂牵诣通济门。

既至,大呼高皇帝者三,南向再拜讫,坐而受刑。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屋上盖的瓦片不齐全,大热天就暴晒在酷热的太阳中;下雨天,全身被雨淋得像蛇一样蜷伏着,有时张起破伞来遮挡一下。

(得分点:

“不完”“蛇伏”或“盖”各1分,大意1分。

(2)于是把他拖到通济门刑场。

到了那里,江天一高呼高皇帝三遍,向南面一拜再拜,拜完,坐下来受刑。

(得分点:

“诣”“南向”“再拜”“讫”各1分,大意1分。

参考译文

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县人。

小时候父亲就死了,他侍奉母亲,扶养弟弟天表,有着纯厚的本性。

他曾经对别人说:

“一个读书人,不树立好的道德品行,就必然没有好文章。

”前朝明末崇祯年间,歙县县令傅岩认为他才学奇异,每次县里童生的岁试,总是选拔他为第一名。

但到三十六岁,才补上一名生员。

他家里很穷,房屋残破不堪,就自己动手用畚箕挑土筑墙而住。

屋上盖的瓦片不齐全,大热天就暴晒在酷热的太阳中;下雨天,全身被雨淋得像蛇一样蜷伏着,有时张起破伞来遮挡一下。

家里的人一面埋怨,一面叹息,然而天一却捧着书本朗读,和平常一样。

天一虽因为是文人而出名,但是却深刻沉着,足智多谋,特别受到同郡佥事金声的赏识。

在那个时候,徽州一带盗匪很多,江天一便辅助佥事金声,用军队的办法团结组织乡里的年轻人,作好防守的打算。

适逢张献忠攻破了武昌,总兵官左良玉向东逃跑,他部下那些广西土司的军队在半路上发生叛乱,所经过的地方放火抢劫。

将要到达徽州时,徽州人非常震惊恐惧。

佥事金声计议派兵去抵抗,把这件事委托给了天一。

天一佩腰刀,黑夜里骑着马,率领一批勇士奔跑了几十里,与叛乱的广西土司军队在祁门进行激战,杀死了叛兵一大半人,夺取了他们所有的牛马和兵器,徽州城依赖这次战役而得以平安。

清顺治二年夏五月,江南已被清兵攻破,各州县见势纷纷归附清朝,但徽州人民还是为明王朝坚守抵抗。

六月,明宗室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听说江天一的名声,便委任他为监纪推官。

在此之前,天一对佥事金声说:

“徽州是个地势优越的地方,各县都有险要之处可以依赖,只是绩溪那一面正当交通要道,那里地势特别平坦,这是适宜在那里构筑关口的,多派兵驻守,你和别的县相互配合,夹制敌人。

”于是在绩溪筑起了丛山关。

不久,清兵攻打绩溪,江天一日夜手持兵器登城防守,一点也不松懈。

有时出城迎战,双方死伤大致不相上下。

于是清兵用少数骑兵在绩溪牵制住江天一,而其余的从新岭进攻。

守岭的人先败逃了,绩溪城终于沦陷了。

清军的主将悬赏捉拿天一非常急迫。

江天一知道抗清之事已没有希望,就立即回家,把母亲托付给弟弟天表,出门大叫:

“我就是江天一。

”于是被逮捕。

清军中有知道天一的,想释放他。

天一说:

“你以为我怕死吗?

我不死,灾祸将是全家族人被杀。

”在营门口遇见了佥事金声,金声看着他说:

“文石,你还有老母亲在,你不能死。

”江天一笑着辞谢道:

“哪里有和人一起共事而在危难时刻逃避的呢?

希望你不要为我的母亲担忧。

”到了南京,总督洪承畴想不问罪,江天一昂起头来说:

“我为你考虑,还是把我杀了的好;我不死,必定再要起兵。

”于是把他拖到通济门刑场。

到了那里,江天一高呼高皇帝三遍,向南面一拜再拜,拜完,坐下来受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