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学重点整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647829 上传时间:2023-08-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神病学重点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精神病学重点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精神病学重点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精神病学重点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精神病学重点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精神病学重点整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精神病学重点整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精神病学重点整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精神病学重点整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精神病学重点整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精神病学重点整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精神病学重点整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精神病学重点整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神病学重点整理.docx

《精神病学重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病学重点整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神病学重点整理.docx

精神病学重点整理

精神病学重点整理

名词解释

1、被害妄想:

(delusionofpersecution)是最常见的一种妄想。

病人坚信某人或某个集团对他进展不利的活动,进展打击、陷害,欲置病人或其家人于厄运或死地。

如被跟踪、被监视、被诽谤、被隔离等,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和偏执性精神病。

2、关系妄想:

(delusionofreference)〔牵连观念〕患者将环境中与他无关的事物都认为与他有关。

常与被害妄想伴随出现,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

3、思维被洞悉感〔experienceofbeingrevealed〕又称内心被揭露。

患者认为其内心所想的事,未经语言文字表达就被别人知道了,但是通过什么方式被人知道的那么不一定能描绘清楚。

该病症对诊断精神分裂症具有重要意义。

4、病理性激情〔pathogenicpassion〕[课本无,见于XX百科]:

患者骤然发生的强烈而短暂的情感爆发状态,常常伴有冲动和破坏行为,事后不能完全回忆。

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癫痫、酒精中毒、反响性精神病、智能发育不全伴发的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等。

5、沉默症(mutism):

由于言语运动区处于抑制状态,病人沉默不语,也不答复以下问题,可用手示意。

见于癔病和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6、戒断状态〔withdrawalstate〕:

指停顿使用药物或减少使用剂量或使用拮抗剂占据受体后所出现的特殊心理生理症候群,其机理是由于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引起的适应性的反跳。

7、原发性妄想症〔primarydelusion〕:

是突然发作,内容不可理解,与既往经历、当前处境无关,也不是来源于其它异常心理活动的病态信念。

8、阿尔茨海默症〔AD〕:

是一组病因未明的原发性退行性脑变性疾病。

多起病于老年期,潜隐起病,病程缓慢且不可逆,临床上以智能损害为主。

9、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s,PTSD〕:

也称延迟性心因性反响,是由于受到异乎寻常的威胁性、灾难性心里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

其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

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警觉性增高;回避对即往创伤环境或事件的回忆。

10、精神病学(psychiatry):

是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预后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11、精神障碍〔Mentaldisorders〕:

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的改变,伴有痛苦和〔或〕功能损害。

12、意识〔consciousness〕:

是指患者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的认识和反响才能。

13、精神病症:

异常的精神活动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言谈、书写、表情、动作行为等表现出来,称之为精神病症。

二、问答题:

1、精神病症表现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1〕个体因素,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躯体状况、以及人格特征均可使某一病症表现有不典型之处;

〔2〕环境因素,如个人的生活经历、目前的社会地位、文化背景等都可能影响病人的病症表现。

2、精神病症的特点

〔1〕病症的出现不受病人意识的控制;

〔2〕病症一旦出现,难以通过转移令其消失;

〔3〕病症的内容与周围客观环境不相称;

〔4〕病症会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

3、妄想的特征

〔1〕信念的内容与事实不符,没有客观现实根底,但患者在坚信不移;

〔2〕妄想内容均涉及患者本人,总是与个人利害相关;

〔3〕妄想具有个人独特性;

〔4〕妄想内容因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而有所差异,但常有浓重的时代色彩

4、思维形式障碍内容并简要说明

包括联想障碍以及思维逻辑障碍。

常见病症如下:

〔1〕思维奔逸:

又称观念飘忽,指联想速度加快、数量增多、内容丰富生动。

〔2〕思维缓慢,联想受抑制,使联想速度减慢、数量的减少和困难。

〔3〕思维贫乏:

指联想数量减少,概念与词汇贫乏。

〔4〕思维散漫:

指思维的目的性、连接性和逻辑性障碍。

〔5〕思维破裂:

指概念之间联想的断裂,建立联想的各种概念内容之间缺乏内在联络。

〔6〕病理性赘述:

思维活动停滞不前迂回曲折,联想枝节过多,做不必要的过分详尽的负担的描绘,无法使他讲的扼要一点,一定要按他原来的方式讲完。

见于癫痫、脑器质性及老年性精神障碍。

〔7〕思维中断和思维被夺

患者无意识障碍,又无外界干扰等原因,思维过程突然出现中断。

表现为患者说话时突然停顿,片刻之后又重新说话,但所说的内容不是原来的话题。

假设患者有当时的思维被某外力抽走的感觉,那么称做思维被夺。

〔8〕思维插入和强迫性思维

思维插入是指患者感到有某种思想不是属于自己的,不受他的意志所支配,是别人强行塞入其脑中的。

假设患者体验到强迫性的涌现大量无现实意义的联想,称为强迫性思维

〔9〕思维化声:

患者考虑时体验到自己的思想同时变成了言语声,自己和别人均能听到。

〔10〕思维扩散和思维被播送:

患者体验到自己的思想一出现,即尽人皆知,感到自己的思想与人共享,毫无隐私可言,为思维扩散。

假如患者认为自己的思想是通过播送扩散出去,为思维被播送

〔11〕象征性思维:

属于概念转换,以无关的详细概念代替某一抽象概念,不经患者解释,旁人无法理解。

〔12〕语词新作:

指概念的交融、浓缩以及无关概念的拼凑。

患者自创一些新的符号、图形、蚊子或语言并赋予特殊的概念。

〔13〕逻辑倒错性思维:

主要特点为推理缺乏逻辑性,既无前提也无根据,或因果倒置,推理力气乖僻,不可理解。

〔14〕强迫观念:

指脑中反复出现某一概念或一样内容的思维,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

5、神经症特点及重要类型

特点:

〔1〕一般没有明显或持续的精神病性病症;

〔2〕病症没有明确的器质性病变为根底;

〔3〕患者对疾病体验痛苦;

〔4〕心理社会因素、病前性格在神经症性障碍的发生开展中起一定作用。

重要类型:

〔课件内容〕

我国的精神疾病分类体系中,仍保存了神经症这一疾病单元,CCMD-3将神经症分为以下几类:

①恐惧症;

②焦虑症;

③强迫症;

④躯体形式障碍;

⑤神经衰弱;

⑥其他或待分类的神经症

6、治疗神经疾病的药物〔抑郁,躁狂,分裂〕

〔1〕抗精神病药物〔精神分裂症〕: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

①低效价类:

氯丙嗪②中效价类:

奋乃静③高效价类:

氟哌啶醇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

①5-羟色胺和多巴胺受体拮抗剂:

利培酮、齐拉西酮

②多受体作用药:

氯氮平、奥氮平、喹硫平

③选择性多巴胺D2/D3受体拮抗剂:

氨磺必利

④多巴胺受体局部冲动剂:

阿立哌唑

〔2〕抗抑郁药物

①三环类抗抑郁药:

丙咪嗪、氯米帕明、阿米替林

②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吗氯贝胺

③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氯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

④其他递质机制的新型抗抑郁药:

文拉法辛、度洛西汀、曲唑酮

〔3〕心境稳定剂〔抗躁狂药物〕

碳酸锂〔最常用的心经稳定剂〕、丙戊酸盐、卡马西平、利培酮

7、抑郁症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治疗

临床表现:

抑郁的核心病症包括情绪低落、兴趣缺乏和快感消失,可伴有躯体病症、自杀观念和行为等。

重度抑郁发作表现为典型的“三低〞病症,即情感低落,思维缓慢,意志活动减退。

〔1〕情绪低落:

晨重晚轻节律改变的特点

〔2〕兴趣缺乏:

患者对以前喜欢的各种活动兴趣显著减退甚至消失

〔3〕快感消失:

患者丧失了体验快乐的才能,不能从平日从事的活动中获得乐趣

〔4〕思维缓慢:

表现为主动言语减少,语速慢,语音低,应答及交流困难。

〔5〕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活动减少,动作缓慢,严重者可表现为木僵或亚木僵的状态。

激越患者表现为紧张,烦躁不安,难以控制自己,甚至出现攻击行为。

〔6〕焦虑:

表现为莫名其妙的紧张、担忧、坐立不安、甚至恐惧。

〔7〕自责自罪:

患者对自己既往的一切细微过失或错误痛加责备,严重者到达罪恶妄想。

〔8〕自杀观念和行为:

自杀行为是严重抑郁的一个标志。

〔9〕精神病性病症:

一般在抑郁存在一段时期后可出现幻觉和妄想。

〔10〕躯体病症:

主要有睡眠障碍、食欲减退、性欲减退、体重下降、便秘、躯体疼痛不适、乏力、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病症等。

诊断要点

〔1〕临床特征

①心境改变

抑郁发作 持久而显著的心境低落、思维缓慢、活动减少。

抑郁心境昼重夜轻。

②躯体不适

抑郁发作 食欲减退、性欲减退,体重下降,早醒睡眠需要减少。

〔2〕病程特点

大多具有发作性病程,间歇期正常。

躁狂与抑郁交替发作。

抑郁发作的治疗

〔1〕抗抑郁药

①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

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

②去甲肾上腺素5-HT双重摄取抑制剂〔SNRIs)

文拉法辛

③NE和特异性5-HT能抗抑郁药〔NaSSAs)

米氮平

④三环类抗抑郁药

常用的有米帕明〔丙米嗪〕、阿米替林、多塞平,治疗剂量是100~250mg/d,分2~3次口服。

小剂量开场,逐渐加量,1~2周加至治疗量,一般用药两周显效,如用药4~6周无效,应考虑换药;如有效,病情控制后继续服用治疗量3~4周,病情稳定者缓慢减药。

减至治疗量的1/2维持。

〔2〕电抽搐治疗

适用于有强烈自杀观念和企图的病人以及病情严重对药物治疗不能耐受的病人。

〔3〕心理治疗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合并心理治疗。

大多采取支持性心理治疗。

8、躁狂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治疗

临床表现:

其典型的临床病症是情感高涨、思维奔逸,活动增多等“三高〞,可伴有夸张观念或妄想、冲动行为等。

〔1〕心境改变

躁狂发作持久而显著的心境高涨、思维奔逸、活动增多。

〔2〕躯体不适

躁狂发作 食欲增加、性欲亢进,睡眠需要减少。

诊断标准:

〔1〕临床病症的表现:

持久而显著的心境高涨、思维奔逸、活动增多,食欲增加、性欲亢进,睡眠需要减少。

〔2〕病程特点:

大多具有发作性病程,间歇期正常。

躁狂与抑郁交替发作。

治疗:

各类躁狂发作均以药物治疗为主,特殊情况下可选用电抽搐或改进电抽搐。

〔1〕药物治疗以心境稳定剂为主。

目前比拟公认的心境稳定剂主要包括锂盐〔碳酸锂〕和卡马西平、丙戊酸盐。

临床证据显示,其他抗癫痫药〔如拉莫三嗪、托吡酯、加巴喷丁〕、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如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与喹硫平等〕,也具有一定的心境稳定作用,可作为候选的心境稳定及使用。

①锂盐:

锂盐是治疗躁狂发作的首选药物,单药治疗躁狂的总有效率为70%~80%。

临床上常用碳酸锂,既可用于躁狂的急性发作,也可用于缓解期的维持治疗。

碳酸锂起效较慢,持续用药2~3周才能起效。

②抗癫痫药:

当碳酸锂治疗不佳或不能耐受碳酸锂治疗时可选用此类药物。

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丙戊酸盐〔钠盐或镁盐〕和卡马西平。

③抗精神病药物:

对严重的兴奋、激惹、攻击或伴有精神病性病症的急性躁狂患者,治疗早期可短期连用抗精神病药物。

④苯二氮卓类药物:

躁狂发作治疗早期常结合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以控制兴奋、激惹、攻击、失眠等病症。

对不能耐受抗精神病药的急性躁狂患者可代替抗精神病药与心境稳定剂合用。

躁狂发作的药物治疗可分为急性治疗期、稳固治疗期和维持治疗期。

急性治疗期是为了控制病症、缩短病程。

稳固治疗期是为了防止病症复燃、促使社会功能的恢复。

维持治疗期是为了防止复发,维持良好的社会功能,进步患者的生活质量。

〔2〕电抽搐或改进电抽搐治疗对急性重症躁狂发作、极度兴奋躁动、对锂盐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的患者可使用电抽搐或改进电抽搐治疗,起效迅速,可单独是应用或合并药物治疗,合并药物治疗的患者应适当减少药物剂量。

9、分裂症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治疗

临床表现:

〔一〕前驱性病症:

〔1〕情绪改变:

抑郁,焦虑,情绪波动,易激惹等

〔2〕认知改变:

零星出现一些乖僻或异常观念,学习或工作才能下降等

〔3〕对自我和外界的感知改变

〔4〕行为改变:

如社会活动退缩或丧失兴趣,多以敏感,社会功能程度下降等

〔5〕躯体改变:

睡眠和食欲改变,乏力,活动和动机下降

〔二〕显症期病症:

1、感知觉障碍

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均可出现,然而听幻觉是最常见的一种。

2、思维障碍

〔1〕思维内容障碍:

包括患者的观念、信念、对外部事物的认知等方面。

主要表现是妄想

〔2〕被动体验:

局部精神分裂症患者会出现精神与躯体活动自主性方面的问题,被动体验常常会与被害妄想联络起来。

〔3〕思维形式与思维过程障碍:

可通过与患者交谈和从患者的书写材料中获得,为主观性判断。

3、情感障碍

情感迟钝冷淡:

情感反响与思维内容及外界刺激不相符,是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特征

4、意志行为障碍

多数患者可见意志减退甚至缺乏,表现孤僻离群,活动减少,行为被动,缺乏应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定向、记忆、智能与自制力

患者在注意、记忆、智能、概念的形成与抽象等方面均有或轻或重的损害,不过这种损害主要与疾病过程本身有关,而不是疾病的遗传素质标志。

CCMD-3诊断标准〔课件内容〕

1、病症学标准

至少有以下二项,各种病症并非继发于意识障碍、智能障碍以及情感高涨或低落。

〔1〕反复出现的言语性幻听;

〔2〕明显的思维松弛、思维破裂、言语不连接或思维贫乏或思维内容贫乏;

〔3〕思想被插入、被撤走、被播散、思维中断,或强迫性思维;

〔4〕被动、被控制,或被洞悉体验;

〔5〕原发性妄想〔妄想知觉、妄想心境〕或其他荒唐的妄想;

〔6〕思维逻辑倒错、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或语词新作;

〔7〕情感倒错或明显的情感冷淡;

〔8〕紧张症候群,怪异行为或愚蠢行为;

〔9〕明显的意志减退或缺乏

2、严重程度标准

自知力障碍丧失或不完好,并有社会功能明显受损或无法进展有效交谈。

3、病程标准

〔1〕符合病症标准和严重程度标准至少持续1个月。

单纯型另作规定。

〔2〕假设同时符合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的病症标准,当情感病症减轻到不能满足心境障碍病症标准时,分裂病症需继续满足精神分裂症的病症标准至少两周以上,方可诊断精神分裂症。

4、排除标准

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活性物质所致非成瘾性精神障碍。

尚未缓解的精神分裂症的病人,假设又羅患本项中前述两类疾病,应并列诊断。

治疗

〔一〕药物治疗

1、一般原那么

药物治疗应系统而标准,强调早期、足量、足疗程、一般采用单一用药、个体化用药的原那么。

2、选药原那么

药物的选择应根据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个体对药物的反响,副作用大小,长期治疗方案,年龄,性别及经济状况而定。

当今国外治疗指南建议,一般推荐非典型抗精神药物如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作为一线药物选用。

国内典型药物氯丙嗪、奋乃静、舒必利可作为首选药物使用。

3、药物治疗程序与时间

治疗程序包括急性治疗期〔至少六周〕、稳固治疗期〔3~6个月〕和维持治疗期〔一年以上〕

4、合并用药

辅助药物包括苯二氮卓类、情绪稳定剂、抗抑郁药等。

结合用药以化学构造不同、药理作用不尽一样的药物结合比拟适宜,到达预期治疗目的后仍以单一用药为宜,作用机制相似的药物原那么上不宜合用。

5、平安原那么

在开场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前均应常规检查血常规、肝、肾、心功能和血糖,并在服药期间要定期复查比照,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处理。

〔二〕心理与社会干预

1、行为治疗〔社会技能训练〕基于学习理论,运用各种方式训练患者的各种技能。

2、家庭干预

家庭干预的要素是心理教育、行为问题的解决方法、家庭支持及危机处理措施等的有机结合。

3、社区效劳

以个案管理为根底的社区效劳形式,包括主动性社区治疗和职业康复。

10、精神分裂症的类型及其表现

〔1〕单纯型:

较少见,多为青少年起病,病情进展缓慢,持续。

表现:

以阴性病症为主症,极少有幻觉妄想,或仅出现一过性幻觉妄想。

治疗效果较差。

〔2〕青春型

青春期起病,起病常为急性或亚急性,以思维、情感和行为的不协调或解体为主要临床表现,通过系统治疗、维持服药,可望获得较好预后。

〔3〕紧张型

较少见。

大多起病于青中年,起病较急,常为发作性病程,以紧张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

紧张性兴奋和紧张性木僵常交替出现,亦可单独发生,以木僵为多见。

〔4〕偏执型

多中年起病,缓慢开展,初期多疑敏感,逐渐开展为妄想,以关系、被害妄想最多见。

其临床表现以相对稳定的妄想为主,往往伴有幻觉〔特别是幻听〕。

如能尽早系统治疗,预后较好。

〔5〕未分化型

〔6〕残留型

〔7〕精神分裂症后抑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