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经名词解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64915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7.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经名词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国经名词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国经名词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国经名词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国经名词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国经名词解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国经名词解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国经名词解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国经名词解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国经名词解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国经名词解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国经名词解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国经名词解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国经名词解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国经名词解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国经名词解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经名词解释.docx

《国经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经名词解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经名词解释.docx

国经名词解释

1、绝对优势论:

当一国相对另一国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有更高效率(绝对优势,)但在另一种商品上效率更低(绝对劣势),那么两国就可以分工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用其中一部分交换具有绝对劣势的商品,则两国均受益。

(亚当·斯密)

2、比较优势原理:

即使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较之另一国均处于劣势,仍有互利贸易的可能。

一国可专门生产、出口其绝对劣势相对小一些的商品(比较优势的商品),同时进口其绝对劣势相对大的商品(比较劣势的商品)。

(大卫.李嘉图)评价:

相对于绝对优势理论具有普遍意义,只要两国间存在成本上的差异,即是其中一国处于全面劣势地位,国际贸易仍会发生,而且贸易可以使所有国家受益

原则:

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

3、要素禀赋也称要素丰裕度,是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

4、要素密集度是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

5、H-O定理:

由于各国要素禀赋的不同,导致了要素供给能力的差异,进而引起商品相对价格的不同。

根据比较优势原理,一国应出口密集使用其丰裕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6、罗伯津斯基定理:

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

7、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

某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名义和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的生产要素名义和实际价格或报酬下降

8、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在贸易之前两国丰裕要素的价格均低,稀缺要素的价格均高。

随着贸易的开展,两国丰裕要素密集的商品价格不断上涨,两国稀缺要素密集的商品价格不断下降,则导致两国丰裕要素的价格则不断提高,稀缺要素的价格则不断下降。

当商品价格达到均等时要素的价格亦达到均等。

9、里昂惕夫之谜:

美国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与H-O定理相反

10、特定要素:

是指要素的用途仅限于某一个部门,而不适合其他部门的需要。

11、国际贸易与收入分配影响:

长期:

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按要素所有者区分的,通过价格变化,促使两个部门使用生产要素的比例朝同方向变动,两个部门的相同要素的实际报酬也会按相同方向变化。

国际贸易会提高一国丰裕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短期:

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按部门区分的,国际贸易对可自由流动的要素(劳动)实际报酬的影响不确定:

偏重消费X商品的劳动者其实际报酬将下降;偏重消费Y商品的劳动者其实际报酬将上升。

国际贸易会提高贸易国出口部门特定要素(资本)的实际报酬,降低进口替代部门特定要素(资本)的实际报酬。

即变化是向相反方向变化。

12、重叠需求是在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之间,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档次相同的那部分需求。

1961年由瑞典经济学家林德提出。

重叠需求论核心思想:

两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密切程度是由两国的需求结构与收入水平决定的。

两国之间收入水平越接近,消费结构就越相似,则两国之间进行贸易的基础就越雄厚,贸易量就越大。

重叠需求理论结论则适合于解释工业品贸易;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

13、产品周期理论(维农):

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各种投入在成本中的相对重要性也将发生变化。

由于各国在各种投入上的相对优势不同,因此各国在该产品不同阶段是否拥有比较优势取决于各种投入在成本中的相对重要性。

根据该理论,工业最发达国家出口那些包含新的更高级技术的非标准化产品,同时进口那些包含旧的和已普遍应用技术的标准化产品。

14、规模经济:

投入增加一定的比例,产出增加超过这个比例;即平均成本随着产出的增加而递减。

15、外部规模经济:

产品的平均成本随着行业中厂商数目的增加而减少。

即单位产品的成本取决于行业规模而非单个厂商的规模。

一个只存在外部规模经济的行业是处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16、内部规模经济:

产品的平均成本随着厂商生产规模的增加而减少。

即单位产品的成本取决于单个厂商的规模而非行业规模。

一个只存在内部规模经济的行业是处于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17、倾销的类型:

持续性倾销、掠夺性倾销

17、其他非关税壁垒:

自愿出口限制、歧视性公共采购、对外贸易的国家垄断、技术标准和卫生检疫标准

17、最佳关税:

最佳关税指使本国福利达到最大的关税水平,是进口国征收关税所引起的额外损失与额外收益相等的关税水平,最佳关税应是指在零关税与禁止性关税之间存在某一最佳点,在进口需求弹性一定的情况下,最佳关税水平取决于外国出口商产品的供给弹性,进口国政府确定的最佳关税水平与出口国厂商向进口国提供产品的供给弹性成反比

最佳关税来源于出口厂商被迫承担的关税,因此可以认为最佳关税实际上来源于垄断厂商的垄断利润,是外国厂商在进口国市场上的垄断利润的一部分,进口国政府只是从这种垄断利润中得到一部分,这部分垄断利润可以成为垄断租金,提高的关税可以称为收取垄断资金。

18、幼稚产业:

是指处于成长阶段尚未成熟、但具有潜在优势的产业。

关于幼稚产业的判定

穆勒标准;巴斯塔布尔;坎普标准

19、国际收支(BOP):

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居民与世界其他国家居民之间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20、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

经常项目(最重要、最基本的项目)资本金融项目、净误差和遗漏项目

21、调节性交易:

一国货币当局若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结果,就要用另一种交易来弥补自主性交易不平衡所造成的外汇供求缺口。

22、自主性交易:

它是经济实体或个人出自某种经济动机和目的,独立自主地进行的。

23、调整项目或称补偿项目、事后项目,是指以调整国际收支为目的的交易项目。

国际收支中的官方结算是主要的调整项目。

24、马歇尔-勒纳条件CA代表贸易差额:

CA=PxX-ePmM

若使:

则必有:

即为马歇尔勒纳条件,贬值能够改善国际收支的条件。

25、丁伯根法则:

政府需要的有效政策工具的数目通常与它的独立目标的数目大体相同。

26、米德冲突:

是指在某种情况下,单独使用支出调整政策(财、货)追求内、外部均衡,将会导致一国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之间的冲突

27、蒙代尔分配法则:

蒙代尔提出一国可将财政政策用于对付内部平衡的目标,货币政策用于对付外部平衡的目标

28、相对价格:

假设Px和Py分别为x,y的货币价格,又称名义价格,那么Px/Py定义为x的相对价格,含义是用商品Y代替货币,作为商品X的计价单位,它表示用一个单位的商品X与商品Y进行交换,所得到的商品Y的数量。

29、机会成本:

是在生产两种产品时,增加一单位某种产品的生产所放弃的另外一种产品。

30、机会成本递增:

是指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为增加其中一种产品的生产量而不得不放弃另外一种产品的产量,它不是不变的而是不断增加的,是由资源稀缺造成的。

31、生产可能性边界:

是经济学用来描述在生产资源被充分使用的条件下,一个经济社会所能生产的两种产品的最大可能组合点的连线。

它表示在一定技术条件下,一国的全部资源所能生产的各种物品或劳务的最优产量组合。

32、有效保护率:

关税或其他贸易政策措施所引起的国内生产附加值的变动。

33、贸易创造:

是指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所带来的贸易规模的扩大。

34、贸易转移:

是指建立关税同盟之后成员国之间的相互贸易代替了原来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从而造成贸易方向的转移。

35、弹性分析法是指收入不变动的情况下,运用汇率与价格的变动对经常项目失衡进行调节,由于这一调整机制与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关系密切,所以被称为弹性分析法。

36、吸收分析法的核心思想当一国贸易收支处于失衡状态时,可通过改变国民收入或国内吸收的方法来加以调节。

具体地说,若贸易收支出现逆差,增加国民收入或减少国内吸收可消除逆差,而出现顺差时则刚好相反。

37、货币分析法基本思想既然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归结于国内市场的不均衡,那么恢复国际收支平衡的途径就在于恢复国内货币市场的平衡。

在固定汇率制下,即使一国货币当局不采取任何措施,货币市场的不均衡也不可能长期存在,它可以通过货币供给的自动调节机制自行消除

39、I-S曲线:

凡是影响“漏出量”与“注入量”的因素都会影响到IS曲线的位置。

自主性储蓄或自主性进口的下降,都会导致IS曲线向右移;若国内投资、政府支出或出口增加,将导致IS曲线右移;在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的前提下,本币贬值将导致IS曲线右移。

40、LM曲线:

影响LM曲线位置的因素主要是国内货币供给量。

当国内货币供给量增加时,LM曲线将右移;当国内货币供给量减少时,LM曲线将左移

41、BP曲线:

Bp线是向右上倾斜的直线;Bp线上的任何一点都代表国际收支均衡;

BP线右下方的点(N)代表国际收支赤字;BP线左上方的点(M)代表国际收支赢余。

Bp线正斜率的大小取决于短期资本项目对利率变化的敏感程度。

越敏感越平缓

当本币贬值BP线则往右移;当本币升值BP线则往左移。

44、J曲线一国的货币贬值后,最初只会使国际收支情况进一步恶化,只有过一段时间以后,才会使贸易收入增加,并改善国际收支情况。

轨迹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类似于英文大写字母J,故被称为“J型曲线”。

45、货币贬值的时滞效应及原因1、存在认识时滞。

货币贬值后,本国出口商品新价格的信息还不能立即为需求方所了解2、存在着决策时。

滞供求双方都需要一定时间判断价格变化的重要性;3、存在生产时滞。

供给方国内对商品和劳务的供应不能立即增加;4、存在取代时滞。

供给方和需求方都需要一段时间处理以前的存货5、存在着交货时滞。

把商品和劳务运经国际市场还需一段时间

42、出口补贴的经济影响

出口补贴对国内经济至少有两种直接影响效应:

一是贸易条件效应,即出口补贴可使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价格降低,因此不利于本国贸易条件的改善;二是出口扩大效应,即出口产品价格下跌可刺激出口增加。

SD分别代表国内供给和需求曲线,出口补贴前,国际价格为Pw,国内生产为Q2消费需求为Q1,对出口补贴后,生产者在国际市场上的售价为Pw’,国内售价为Ps,其中Ps=Pw’+S此时国内生产为Q4,消费需求为Q3,由图可知,生产者剩余为(a+b+c)消费者剩余为-(a+b)补贴支出为-(b+c+d+e)该国净福利为(a+b+c)-(a+b)-(b+c+d+e)=-(b+d+e)即出口补贴使本国的社会福利水平降低.如果短暂的出口补贴损失或消费者福利损失能够促成该国生产规模的扩大,进而获得规模经济效应,或者能够促进本国经济的成长,那么这种损失也许是值得的

46、悲惨增长出现的条件是什么?

当一国的要素积累偏向出口部门,导致出口产量激增,这时如果国际市场需求不变,会导致贸易条件恶化,当贸易条件恶化所带来的损失超过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利益时,该国的福利水平降低,即“悲惨增长”。

分析:

偏向出口的经济增长的福利可分解为两部分。

经济增长前,生长和消费均衡点分别为Q和C,,经济增长后,新的生长和消费均衡点分别为Q’和C’。

经济增长前后,贸易条件分别为Pw和P’w,而P’w比Pw更平坦,表示A国贸易条件恶化。

由于贸易条件恶化,导致增长后新的消费点C’位于原消费点C之下,通过C’的社会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福利水平低于经济增长前的福利水平。

悲惨性增长:

当一国的经济积累偏向出口部门,导致出口的产量激增,这时如果国际市场需求不变,会导致贸易条件恶化,当贸易条件恶化带来的损失超过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利益时,该国的福利水平降低,即为悲惨性增长。

悲惨增长出现的前提条件:

(1)经济增长偏向增长国的出口部门;

(2)增长国在世界市场上是一个大国,即其出口供给的变动足以影响世界价格;(3)增长国进口边际倾向较高,即增长国对进口产品的需求会因经济增长而显著增加;(4)增长国出口产品在世界市场上需求价格弹性非常低。

43、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

在组成关税同盟前,A国对B、C国的进口商品征收关税t

设A国为小国,征收关税后,B、C两国的商品在A国分别售价为Pb+t>Pa’,Pc+t

(图)

福利分析:

关税同盟前后

消费者剩余变化:

+(a+b+c+d)生产者剩余变化:

-a政府收入变化:

-(c+e)

福利净变化:

=a+b+c+d-a-c-e=(b+d)-e(b+d)贸易创造福利效应e贸易转移福利效应

福利效应影响因素:

第一A国的供求弹性越大,贸易创造的福利效应就越明显。

第二,组成关税同盟前,A国的关税水平越高,则组成同盟后贸易创造的福利效应就越大,而贸易转移的福利效应就越小;第三、B、C两国的成本越接近,则贸易转移的福利损失就越小;第四、最初关税税率越高,bd越大,e越小,一体化影响越有可能为正

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积极效应:

(1)市场扩大效应

(2)吸引外部投资(3)促进成员国之间企业的竞争(4)促进要素流动消极效应:

(1)促成了新的垄断的形成

(2)拉大成员国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47、配额小国配额福利效应分析配额限制后的变化:

生产者剩余:

+a消费者剩余:

-(a+b+c+d)

该国净福利不确定(取决于配额的发放):

a-(a+b+c+d)=-(b+d+c)

b为生产扭曲;d为消费扭曲;c为配额租金

配额的不同发放方式与福利效应

一、配额发放给本国进口商:

1、许可证竞争性拍卖:

福利为:

-(b+d+c)+c=-(b+d)c为政府收入

2、无偿分配给进口商福利为:

-(b+d+c)+c=-(b+d)c为进口商收入

二、配额权给出口国政府福利为:

-(b+d+c)

48、大国的配额效应分析

配额限制后的变化:

生产剩余:

+a消费者剩余:

-(a+b+c+d)

按照配额的分配:

1、许可证竞争性拍卖,净福利为:

-(b+d+c)+c+e=e-(b+d)

2、无偿分配给进口商,净福利为:

-(b+d+c)+c+e=e-(b+d)

3、配额权给出口国政府,净福利为:

-(b+d+c)

50、假定艾瑟瑞马是个“小国”,无法影响国际价格.该国以每袋10美元的价格进口花生.其国内需求曲线为D=400-10P供给曲线为S=50+5P确定自由贸易的均衡点.然后,计算并绘出把进口配额限制在50袋时对以下各项的影响:

1)本国价格的增幅2)配额租金3)消费扭曲损失4)生产扭曲损失

D-S=50=400-10P-50-5PP=20

1)价格增幅=20-10=10美元

2)C=50*10=500

3)400-10*10-(400-10*20)=100

消费扭曲损失=1/2*100*10=500

4)50+5*20-(50+5*10)=50

生产者消费损失=1/2*50*10=250

欧洲的飞机制造得到好几个国家政府的资助,据估计,这些资助相当于某些售价的20%。

也就是说,1架售价为5000万美元的飞机,其成本可能为6000万美元,其差额即为欧洲国家政府来补贴的。

另外,从其他国家购买的零部件成本构成一架欧洲飞机售价的一半(假设对零部件进口不征关税),按照这种估计,请问欧洲飞机制造商得到的有效保护率是多少?

Vg’=6000-5000*1/2=3500美元

Vg=5000-5000*1/2=2500美元

g=(Vg’-Vg)/Vg*100%=(3500-2500)/2500*100%=40%

 

H—O定理

封闭条件下,EA、EB分别为A、B两国的均衡点,通过EA、EB的相对价格线PA、PB分别为A、B两国的均衡价格。

PA

开放后,相对价格发生变动。

A国面对比原本更高的相对价格,生产均衡点由原来的EA点向下移到QA点,QA与EA相比,X生产增加,Y生产减少了。

CA点为开放后的消费均衡点,对应于新的均衡,A国的贸易三角为△QBOBCB,其中OAQA为X的出口量,OAOC为Y的进口量。

对B国来说,X的相对价格由原来的价格下降为PW,因此其生产均衡点由原来的EB点上移到QB点,而消费均衡点为CB,这时B国的贸易三角形为△QBOBCB,其Y的出口量为OBQB,X的进口量为OBCB。

结论:

一国出口密集使用其丰富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51、论述

固定汇率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资本完全流动:

在资本完全流动的情况下,BP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假定最初均衡点为E,如果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LM曲线向右移,经济均衡点E移动到BP曲线的右下方E',国际贸易出现逆差,本币贬值,则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LM曲线向左回移,这一过程将一直持续到重新回到原来的均衡点E。

由此可见,在固定汇率制和资本完全流动的情况下,扩张性货币政策对于提高一国的均衡国民收入完全无效。

资本不完全流动:

在资本不完全流动的情况下,不论BP曲线比LM曲线更陡峭还是更平缓,如果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LM曲线向右移,经济均衡点E移动到BP曲线的右下方E',国际贸易出现逆差,本币贬值,则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LM曲线向左回移,这一过程将一直持续到重新回到原来的均衡点E。

由此可见,在固定汇率制和资本不完全流动的情况下,扩张性货币政策在短期内会提高一国的国民收入,而在长期内则对国民收入没有影响。

资本完全不流动:

在资本完全不流动的情况下,BP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假定最初均衡点为E,如果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LM曲线向右移,经济均衡点E移动到BP曲线的右下方E',国际贸易出现逆差,本币贬值,则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LM曲线向左移动,这一过程将一直持续到重新回到原来的均衡点E。

由此可见,在固定汇率和资本完全不流动的情况下,扩张性货币政策在短期内会提高一国的国民收入,而在长期内则对国民收入没有影响。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在固定汇率制下,由于一国货币当局受到固定汇率义务的限制,使得货币政策丧失了独立性。

特别是在资本完全自由流动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在短期和长期都无效,不能发挥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作用。

固定汇率下财政政策的有效性

资本完全流动:

在资本完全流动的情况下,BP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假定最初均衡点为E,如果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IS曲线向右移动到IS',经济由E达到BP曲线上方,国际经济出现顺差,本币增值,则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LM曲线向右移动到LM',持续到经济恢复到新的均衡点E'',国际收支恢复平衡为止。

由此可见,在固定汇率制和资本完全流动的情况下,扩张性财政政策会明显提高一国的均衡国民收入,此时的财政政策完全没有“挤出效应”。

资本不完全流动:

(1)如果国际资本流动对国内利率变化的反应不很敏感,资本流动程度较低,则BP曲线要比LM曲线更陡峭些:

如果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IS曲线移动到IS',经济由E达到BP曲线下方E',国际经济出现逆差,本币贬值,则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LM曲线向左移动到LM',直到最终移动到IS'、LM'和BP三条曲线交于一点E'',经济重新恢复到均衡状态。

(2)如果国际资本流动对国内利率变化的反应较为敏感,资本流动程度较高,则BP曲线要比LM曲线更平缓些:

如果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IS曲线移动到IS',经济由E达到BP曲线上方E',国际经济出现顺差,本币增值,则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LM曲线向右移动到LM',直到最终移动到IS'、LM'和BP三条曲线交于一点E'',经济重新恢复到均衡状态。

由此可见,在固定汇率制和资本不完全流动的情况下,扩张性财政政策会提高一国的均衡国民收入和利率水平,资本流动程度越高,扩张性财政政策提高国民收入的效果就越明显。

资本完全不流动:

如果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IS曲线右移到IS',经济由E达到BP下方E',国际经济出现逆差,本币贬值,则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LM曲线向左移到LM',最终移动到IS'、LM'和BP三条曲线交于一点E'',经济重新恢复到均衡状态。

由此可见,在固定汇率制和资本完全不流动的情况下,扩张性财政政策在短期内会提高一国的国民收入,而在长期内则对国民收入没有影响。

综上所述,在固定汇率制下,除资本不流动的情况外,扩张性财政政策对于提高一国的国民收入水平是比较有效的,资本流动程度越高,扩张性财政政策提高国民收入的作用越明显。

 

44、浮动汇率下财政政策

资本不流动:

在资本不流动的情况下,BP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

假定最初IS、LM和BP三条曲线交于E点,此时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利率分别为Y和i。

如果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IS曲线向右移动到IS',经济由E达到BP曲线下方E',国际经济出现逆差,本币贬值。

在浮动汇率制下,本币贬值一方面使BP曲线向右移至BP',另一方面使IS曲线进一步右移至IS'',直到最终IS''、LM和BP'三条曲线交于E''点,经济重新恢复到均衡状态。

由此可见,在浮动汇率制和资本不流动的情况下,扩张性财政政策对于提高一国的国民收入是比较有效的。

资本不完全流动:

在资本不完全流动的情况下,假定最初IS、LM和BP三条曲线交于一点E点,此时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利率分别为Y和i。

如果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IS曲线向右移至IS'。

(1)BP曲线比LM曲线陡峭,经济由E达到BP曲线下方E',国际经济出现逆差,本币贬值。

在浮动汇率制下,本币贬值一方面使BP曲线右移至BP',另一方面使IS曲线进一步右移至IS'',直到最终IS''、LM和BP'三条曲线交于一点E'',经济重新恢复到均衡状态。

此时国民收入增加到Y',均衡利率提高为i'。

(2)BP曲线比LM曲线平缓,经济由E达到BP曲线上方E',国际经济出现顺差,本币增值。

在浮动汇率制下,本币增值一方面使BP左移至BP',另一方面使IS曲线向左移至IS'',直到最终IS''、LM和BP'三条曲线交于一点E'',经济重新恢复到均衡状态。

此时均衡国民收入增加至Y',均衡利率提高为i'。

由此可见,在浮动汇率制和资本不完全流动的情况下,扩张性财政政策会提高一国的均衡国民收入和利率水平,资本流动程度越高,扩张性财政政策提高国民收入的效果就越有限。

资本完全流动:

在资本完全流动的情况下,假定最初IS、LM和BP三条曲线交于一点E,此时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利率分别为Y和i。

如果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IS曲线向右移至IS',经济由E达到BP曲线上方E',国际经济出现顺差,本币增值。

在浮动汇率制下,本币增值使IS曲线向左回移,最终又回到原来的位置。

由此可见,由于汇率的自由浮动机制会对扩张性财政政策产生一个完全的挤出效应,可能IS曲线根本就不会向右移动,从而致使财政政策完全达不到降低失业、提高收入水平的目的。

浮动汇率下货币政策

资本不流动:

在资本不流动的情况下,BP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

假定最初IS、LM和BP三条曲线交于一点E,此时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利率分别为Y和i。

如果政府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LM曲线向右移至LM',经济由E达到BP曲线下方E',国际经济出现逆差,本币贬值。

在浮动汇率制下,本币贬值一方面使BP曲线右移至BP',另一方面使IS曲线右移至IS',直至IS'、LM'和BP'三条曲线交于E'',经济重新恢复到均衡状态。

此时均衡国民收入增加到Y'。

由此可见,在浮动汇率制和资本不流动的情况下,扩张性货币政策对于提高一国的国民收入是比较有效的。

资本不完全流动:

在资本不完全流动的情况下,不论BP曲线比LM曲线更陡峭还是更平缓,如果政府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LM曲线右移至LM',经济由E达到BP曲线下方E',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