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传承与保护的思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656577 上传时间:2023-08-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武术传承与保护的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传统武术传承与保护的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传统武术传承与保护的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传统武术传承与保护的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传统武术传承与保护的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传统武术传承与保护的思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传统武术传承与保护的思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传统武术传承与保护的思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统武术传承与保护的思考.docx

《传统武术传承与保护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武术传承与保护的思考.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传统武术传承与保护的思考.docx

传统武术传承与保护的思考

传统武术传承与保护的思考

武术是中国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它与中国哲学、宗教学、美学、养生学、兵学、文学、民俗学等密切相关。

在此意义上,我们认为武术是研究中国文化的一把秘密钥匙,通过它可以直观地感悟中国文化、体会中国文化的奥妙。

山东大学陈炎教授将其与汉字、中餐、中医并列为中国“人文版”的四大发明,正反映出武术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有地位。

目前,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全民健身成为国家战略,体育强国、文化强国建设如火如荼地展开。

在这样的社会氛围里,如何传承与保护传统武术成为社会的焦点、研究的热点。

1喜人的形势

在经济全球化、强调文化多样性的今天,寻找文化传统,保护文化遗产,成为人们的自觉追求。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記忆,折射出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民族精神的传统武术,是值得倍加珍惜的人类精神家园。

我国历来有保护文化遗产的优良传统,进入新世纪,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更是进入到快车道。

2000年6月27-28日,我国首批民族传统体育学博士周伟良、田金龙通过论文答辩。

他们的博士学位论文分别为《传统武术训练理论论绎》《太极劲机理研究》。

另外,程大力的《少林武术通考》亦通过博士学位毕业论文答辩。

2001年5月18日,中国昆曲艺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的第一批19个“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单中名列榜首。

以此为标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工作掀起了一个新高潮。

2002年5月,中央美术学院正式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当年的10月22日至23日,在中央美术学院召开了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

会议推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呼吁:

“大学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传习地,应当倡导更加开放、平等、民主,更具世界文化交融、竞争和创新活力的教育理念;推广教育在知识传播体系上的文化多元;加强本土文化基因认知的自觉;注重民族文化的启蒙教育。

大学现行教育知识体系中应当反映出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和文化价值。

大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应落实到学科创新发展和课程与教材的改革中”。

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公约》。

转年的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就表决通过中国政府正式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公约》。

2005年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义、工作目标和指导方针,要求建立国家级和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

2005年12月22日,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要求建立完备的文化遗产保护制度。

2006年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一年。

该年的5月20日,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18项)。

少林功夫、武当武术、梅花拳、太极拳(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沧州武术、回族重刀武术郝然在列;6月5日,由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承办的保护文化遗产《青少年宣言》发布仪式,在北京历代帝王庙举行。

《青少年宣言》向全国的中学生呼吁:

热爱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保护文化遗产,融合多元文化,确立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自觉担负起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6月8日至9日,由文化部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承办的“中国文化遗产日专场晚会”在北京民族宫剧院举行;6月10日,我国迎来第一个文化遗产日;6月10日至12日,由文化部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7月,经文化部批准,成立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

冯骥才任主任委员,王文章、紫华筠、刘魁立、乌丙安、周小璞任副主任委员,刘锡诚、张庆善、华觉明、曲六乙、白庚胜、宋兆麟、郝苏民、靳之林等62位专家为委员。

2011年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公布,并自2011年6月1日起开始施行。

2不和谐的音符

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之大、重视程度之高可见一斑。

但即便这样,还是出现了一些不和谐音符。

2.1大学武术教育的“西化”问题

近现代以来,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各行各业不但出现了“西化”的问题,而且有的专业要想说我们自己的东西,要加“前缀”。

如医学一般指西医,医科大学里所学的大都是西医。

而我们自己的医学要称之为“中医”;体育一般指奥林匹克运动、西方体育,我们自己的则要称之为“民族传统体育”。

武术与中医教育相比要落后的多。

中医药教育有独立的大专院校中医药大学。

但武术教育仅在体育院校下设的一个系部来完成。

不管是生源还是教育内容均存在“西化”教育严重的问题。

从生源上来看,体育院校的武术“单招”,要求生员的报考资格是运动员系列。

毫无疑问,这是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为稳定运动员队伍、解决运动员的出路问题而实施的行政性干预手段,但落实到有着自身文化背景和文化命脉的武术上,现行武术人才的准入机制及其引发的问题(对传统武术的排挤、准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冷漠等),则不能不令人深感困惑;从教育内容上来看,所教的内容重竞技武术而轻视传统武术、重英语而轻古代汉语。

富有特色、符合自身特点的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模式还远没有形成。

从而造成我们所培养的武术本科生、研究生,看经典文献的水平不高,许多人根本看不懂拳谱。

2.2传统武术“DNA”的丢失现象

在竞技武术、快餐文化的影响下,传统武术出现了“核心技术”丢失的问题。

其中,太极拳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

近些年来,太极拳以其缓慢、健身、防摔倒等方面的良好效果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美国健康研究所认为太极拳是一项完美无缺的有氧健身运动。

有数字显示,目前世界上有上亿人在练习太极拳。

但由于教育传承、竞技武术的影响等诸多方面的原因,目前的太极拳存在“操化”严重、传统太极拳杨式化、竞技太极拳长拳化的严重倾向,太极拳的核心技术“太极腰”已不多见。

这些均显示太极拳表面兴盛下蕴含着巨大的生存危机。

2.3传统武术无一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问题

自从2001年我国昆曲进入第一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开始,我国相继又有古琴(2003)、木卡姆(2005)、蒙古族长调民歌(2005,与蒙古联合申报)、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2009)、南音(2009)、南京云锦织造技艺(2009)、宣纸传统制作技艺(2009)、侗族大歌(2009)、粤剧(2009)、格萨(斯)尔(2009)、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2009)、热贡艺术(2009)、藏戏(2009)、玛纳斯(2009)、花儿(2009)、西安鼓樂(2009)、中国朝鲜族农乐舞(2009)、中国书法(2009)、中国篆刻(2009)、中国剪纸(2009)、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2009)、端午节(2009)、妈祖信俗(2009)、中国雕版印刷技艺(2009)、呼麦(2009)、中医针灸(2010)、京剧(2010)、中国皮影戏(2011)、珠算(2013)、二十四节气(2016)等31个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另外,羌年庆祝习俗(2009)、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2009)、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2009)、麦西来甫(2010)、帆船水密舱壁制作(2010)、木版活字印刷术(2010)、赫哲族伊玛堪说唱(2011)等7个项目还入选了“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2012年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

需要提及的是,印度尼西亚佩剑(2005)、埃及棍舞(2016)、印度瑜伽(2016)、墨西哥传统骑术(2016)等亦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但“博大精深”的武术不仅没能进入奥运会(主动争取而未得),连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等亦没能进入(还未申报争取),甚是可惜。

除上述问题之外,遗憾的事还有很多。

如传统武术的129个拳种的所指问题、武术研究中经典笑话频出问题等等。

2010年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专家在宁波大学开会时曾讨论砍掉“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方向。

这些都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和重视。

3坚守的原则:

大武术观

大武术观是国家武术管理部门的一个主要思想。

中国武术研究院首任院长徐才先生认为:

从一招一式的技术动作或者是从健身防身的功能作用来认识武术,这属于“小武术”。

其实武术不只这些,它是一个涉及哲学、伦理学、美学、文学、医学、经济、宗教、兵法等诸多门类和社会领域的“独特的文化品种”。

基于这种认识,他提出“从小武术走向大武术”的观点。

中国武术研究院第五任院长高小军对“大武术观”进行了新的阐释。

2011年3月26日,高小军在太原举行的“2011年全国武术协会主席和秘书长联席会议”上说,中国武术今后要树立“大武术观”,敞开大胸怀,促成大发展,各门派如果闭门传习、长期不合群,中国武术将沦为散沙,走向自生自灭。

“大武术观”要求站在全局,整体、系统的思考武术的问题。

而要贯彻好“大武术观”,本文觉得至少要做到如下四点:

(1)武术不但属于体育,更属于文化。

我们既要深入体育看武术,更要跳出体育看武术。

(2)武术界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靠大家成大家。

(3)武术界要加强拳种、拳派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尤其是有“血缘关系”的拳种)。

不能厚此而薄彼,更不能不顾民族利益和武术长远发展,追求眼前和暂时的效益,迎合一些市场炒作行为损害武术的形象和民族的尊严。

(4)本拳种、拳派的武术传承要强调“整体性”。

传统武术拳种有完善的技术和理论体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它已与周围的生态环境已融为一体。

真实、完整地传承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我们要坚决防止“伪传统武术”的出现。

4保护之态度:

“接着传”

保证传统武术“整体性”传承并不否定承认对技术的动态调整。

以太极拳为例,较大的分支就有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和式太极拳、李式太极拳等。

我们不能说杨禄禅、武禹襄、吴鉴泉、孙禄堂、和兆元、李瑞东把太极拳练错了,而恰恰是他们在继承的基础上,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武术技术和理论体系,而独成一家,对太极拳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这一方面说明,武术是极为重视个性,追求个性解放的;另一方面也说明,由于人的个体性差异,要想保证武术的传承一成不变几乎是不可能的,“原传拳法”只能是相对的。

但这并不是我们随意篡改拳法的依据。

上述几位太极拳大师他们均是在“继承”前提下的“重新”,而其中太极拳的核心要素、太极拳的“DNA”并没有变。

这就要求我们传统武术的传承者与保护者一定要树立历史的眼光、动态的来看问题。

犹太裔著名左派历史学家、社会史家埃里克·霍布斯鲍姆在其名著《传统的发明》中提出了“传统”是“发明”的观点,他认为:

“那些表面看来或者声称是古老的‘传统’,其起源的时间往往是相当晚近的,而且有时是被发明出来的”。

与英国学者霍布斯鲍姆相应,中国学者亦有类似的认识。

1922年,顾颉刚(1893-1980)先生在起草《最早的上古史的传说》时,大胆地提出了“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的学术观点。

1923年,顾颉刚在《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中对此做了进一步阐发。

他认为“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英国学者休·特雷弗-罗珀称之为“追溯式的发明”)。

无独有偶,葛兆光先生在探讨中国古代文化时认为五四时代以及后五四时代我们中的一些人把不断变化的文化传统,描绘成为一个永恒固定的传统文化;为了确立现代的价值、否定古代的意义,而在没有好好进行历史研究的基础上就草草勾勒一个“想像的传统”(西方理论术语为“发明的传统”),并籍此加以批判以确认现代的合理性。

实际上,真正符合这个被批判的传统的年代,也许只是两三千年漫长历史的一小段——明代初期到中期。

中国历来有“释古”的传统,既不“信古”,也不“疑古”。

在此传统的影响下,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接着讲”而不“照着讲”,以“三史释古今,六书纪贞元”的成就建构起了自己的“新理学”体系。

传统武术的传承与保护应“接着传”(当然这个“接着传”是以“照着传”为前提的),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生存土壤由“农耕文明”转变为“工业文明”后的新境遇,完成自己的现代化转型。

5人才培养的建议:

“1+1”

传统武术传承与保护重在“活态传承”,实践性远远大于理论性。

新中国成立后,“国术”易名为武术成为国家开展的正式体育项目之一。

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包括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在内的完整培养体系。

另外,还有一级学科体育学的博士后流动站,对武术研究者进行进一步培养。

截止到2016年,民族传统体育学博士学位获得者已有200余人。

可以说,武术传承与研究的专业技术人才已初具规模。

传统武术是中国文化的名片,是现代武术运动之源。

令人遗憾的是,经过几十年的武术专业院校教育,学校武术已与传统武术渐行渐远,以至于出现了“体院派”和“民间派”的说法。

一方面,体育院校的武术教育“西化”严重。

这与大学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的四大任务存在脱节的现象;另一方面,传统武术的传承大多靠师徒传承,没有与教育传承有机衔接起来。

“体院派”“民间派”本来是一回事,师徒传承与教育传承理应合一。

令人高兴的是,已有一些单位在采取行动。

2005年5月24日,中国艺术研究院聘任了3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杰出民间艺人为“民间艺术创作研究员”;中央戏剧学院创办了京剧班、上海戏剧学院创办了昆曲班;河北体育学院在积极探索武术系教师与传统武术代表性传承人的“1+1”模式。

這给我们以有益的启发,我们的高等体育院校为什么不结合自身的特点,成立查拳班、螳螂拳班、迷踪拳班、华拳班、红拳班呢?

有了这些班,办学特色不就有了吗?

至于师资,则完全可采用河北体育学院的模式,适当聘请传统武术代表性传承人来校任教,将本来就一家的“体院派”和“民间派”重新融合在一起共同培养武术人才。

我想,这应是可行的。

当然,这只是理论上“应然”的建议,能否成为“实然”,尚待我们在实际的继承与保护工作中努力实现。

6理论研究的经验:

“内+外”

这里的“内”“外”是指研究材料的“内”“外”和拳种的“内”“外”。

武术是一种修养之学,修养的路径无非“格物外求”和“反省内求”两种。

作为修养之学的武术研究基本上也是这两种路径。

“外求”方面,武术研究可利用的材料主要是文字材料、考古材料和口述材料。

其中,文字材料丰富多彩,系统性强,但却是二手材料;考古材料直观形象,但不成系统;口述材料,内容丰富,但主观性太强。

“内求”方面,武术研究可利用的主要材料是武术技术。

这样研究材料是武术研究的直接材料,是一种身体语言,具有鲜活直观的特点,但要靠长期的修习去体悟。

我们练习武术,就是要在动中求静的武术修习过程中,让技术说话,倾听技术的声音。

“南拳北腿,东枪西棍”。

武术与地域环境密切相关,与民俗武风紧密相连。

民俗武风是武术赖以生存的“历史现场”,在武术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决不能忽视民俗武风的重要作用。

武术研究这种“内求”与“外求”结合、文本分析与自身体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我将之称为武术研究的“二重证据法”。

需要强调的是,“二重证据法”并非“双重”,而是有所侧重。

武术研究归根结底是“身上的学问”,不是“嘴上的学问”。

所以,“二重证据法”的运用以“内”为主、“外”为辅,以“自身体悟”为主,以“文本分析”为辅。

研究材料之外,拳派之间还往往有“内外”相连的“血缘”关系。

如太祖长拳、戚家拳、洪洞通背拳和太极拳四个拳种。

太祖长拳以赵匡胤为“精神偶像”,在明代该拳种就已闻名遐迩。

明代著名武术家程宗猷在其《少林棍法阐宗》中认为:

“杨家枪、太祖长拳、绵张短打、孙家阴手棍、少林兼枪带棒乃五家正传”;《螳螂拳谱》中的《十八家拳祖姓名》第一句就为“太祖的长拳起首”;戚继光《纪效新书》中亦将太祖长拳放在第一位:

“古今拳家,宋太祖有三十二势长拳,又有六步拳、猴拳、囮拳,名势各有所称,而实大同小异。

至今之温家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锁、二十四弃探马、八闪番、十二短,此亦善之善者也。

吕红八下虽刚,未及绵张短打,山东李半天之腿,鹰爪王之拿,千跌张之跌,张伯敬之打,少林寺之棍与青田棍法相兼,杨氏枪法与巴子拳棍皆今之有名者”。

戚继光认为上述“拳家”“虽各有所长”,但亦“不过偏于一隅”。

于是,他以“各家拳法兼而习之”的态度为我们留下了“戚继光32势拳法”(简称“戚家拳”)。

戚家拳与太祖长拳一样,亦有32式,且其中的许多动作与太祖长拳类似,其间演化的痕迹一目了然。

田野调查发现,邢台巨鹿县大韩寨村流传的戚家拳原来就叫太祖长拳。

无独有偶,“1918年出版的《拳经》,其中所载的‘太祖长拳’三十二势图,实际上就是戚继光《拳经》”。

太极拳在创编过程时,“采取戚继光《拳经》二十九个势编入长拳,采取十三个势编入十三势,采取戚继光《拳经》的理论和歌诀编入《拳经总歌》和《长拳谱》”。

陈家沟的“陈式太极拳体系”原共7个徒手套路,其中1-5套为十三势、第六套为炮捶、第七套为长拳。

这里所说的“长拳”,可惜在陈家沟已经失传了。

经研究发现,山西省临汾市流传的洪洞通背拳正是失传的太极长拳。

太极拳不但与戚家拳有关,而且与太祖长拳相连。

“陈式太极拳技术体系”中不但包含有“长拳”,而且其“十三势”中的第四套又名“红拳”,其谱为:

太祖立势高强,丢下斜行鬼也忙。

上十堂打金鸡独立,刀对校死在当场。

懒扎衣往里就采,护心拳盖世无双。

喝一声小擒休走,一条鞭打进不忙。

滚替脚眼前遮过,抓面脚死在胸膛。

上三路,打黄鹰拿膆。

下三路,抓神沙使在脸上。

即便抬腿,转随腰还,二龙戏珠,赛过神枪。

跟子就起,忙把头藏。

雀地龙按下急三锤,打进着忙。

上一步,打蛟龙出水。

下一步,打正应情庄。

骑马势,转步吊打。

虎抱头,去时难防。

要知此拳出何处,名为太祖下南唐。

不难看出,这套拳与赵匡胤、与太祖长拳有着密切的关系。

“只有将自己的视野扩大时,才有可能看清其真面目……欲求意义之确定,也必须扩大存在境域与阐释语境的层次”。

为进一步看清武术的“真面目”“欲求意义之确定”,按照阐释学的理论“扩大视野”十分必要。

而当我们将太祖长拳、戚家拳、洪洞通背拳和太极拳等有“血缘关系”的拳种按照“循史而练”的要求,贯通在一起进行研究的时候,则会发现技术这种研究材料“活了”,它开始“说话”。

当然,这只是举一个例子。

中国传统武术拳种之间这种相互影响的关系普遍存在。

那么,这种“内外”相连的研究方法便具有了普遍的意义。

作为中华民族的标志性文化符号,武术理应得到很好的传承与保护。

而如果我们能够在“大武术观”的指引下,团结一致,按照内在规律培育武术人才,尽可能摒弃“不和谐音符”,沿着先辈的足迹,将武术技艺研究好并“接着”传下去,相信武术的明天会更美好。

注释:

2003年11月,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員会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2004年8月,全国人大将法律草案名称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

周伟良:

《论当代中华武术的文化迷失与重构——以全球化趋势下的国家文化安全为视角》,《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第12页.

杨祥全:

《表面兴盛下的生存危机》,《体育论坛》2011年第9期.

霍布斯鲍姆出生于埃及亚历山大城,1919年迁居维也纳,1931年迁居德国柏林,1933年移居英国并进入剑桥大学.1982年退休后任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政治及社会史荣誉教授.其《革命的年代》《资本的年代》《帝国的年代》和《极端的年代》四本系列著作,是影响广泛的严谨细致的通史著作.其《传统的发明》(1974)和《民族语民族主义》(1985)推进了西方学术界对民族主义的研究.

1974年,2004年在中国被翻译出版.

[英]霍布斯鲍姆,兰格:

《传统的发明》第1页,顾杭、庞冠群译,南京:

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

顾颉刚:

《古史辩自序》第54-55页,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顾颉刚:

《古史辩自序》第4页,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霍布斯鲍姆,兰格:

《传统的发明》第18页,顾杭、庞冠群译,南京:

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

葛兆光:

《揣一张地图去古代中国旅行》,见葛兆光:

《古代中国文化讲义》,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杨祥全:

《武术研究材料之我见》,《武术科学》2015年第2期.

[明]程宗猷:

《少林棍法阐宗》第110页,太原: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版.

《螳螂拳谱》(内部资料).

[明]戚继光:

《纪效新书(十八卷本)》第227-229页,北京:

中华书局,2001年版.

唐豪:

《唐豪太极少林考》第5页,太原: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版.

唐豪:

《唐豪太极少林考》第24页,太原: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版;陈家沟《长拳谱》与戚继光《拳经》形同的29势分别为懒扎衣、金鸡独立、探马势、七星拳、倒骑龙、悬脚、丘刘势、抛架子、拈肘势、一霎步、擒拿势、下插势、埋伏势、井栏直入、鬼蹴脚、指裆势、兽头势、伏虎势、高四平、倒插势、神拳、雀地龙、一条鞭、朝阳手、雁翅势、跨虎势、拗鸾肘、当头炮、顺鸾肘,仅缺“拗单鞭”“中四平”和“旗鼓势”三势.

杨祥全:

《洪洞通背拳:

失传的太极长拳》,《武术科学》2013年第4期.

李清良:

《中国阐释学》第139页,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