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的离合重点.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663852 上传时间:2023-08-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际关系的离合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际关系的离合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际关系的离合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际关系的离合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际关系的离合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人际关系的离合重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人际关系的离合重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人际关系的离合重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人际关系的离合重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人际关系的离合重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人际关系的离合重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际关系的离合重点.docx

《人际关系的离合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际关系的离合重点.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际关系的离合重点.docx

人际关系的离合重点

人際關係的離合

我們今天再講馬斯洛於《動機與人格》的書中,所論第三種需求─被認同、尊重、和關懷的需求。

至於成就感、歸屬感以及最後的自我實現等需求,待明天再說。

其實,被認同、尊重、和關懷的需求,就廣義而言,即是整個人際關係的溝通、協調也。

很多人常把人際關係的離合,當作「純對象的際遇」而已!

不來電或緣來就是你!

很多人在人際關係中,常把溝通得好、不好,當作是「純對象的際遇」。

怎麼說呢?

如果碰到好的對象,溝通當就很快,全無罣礙;如碰到壞的對象,那溝通不良,便是理所當然的。

如中國人有句話:

「秀才遇著兵,有理講不清。

」不是我有問題,而是他有問題。

因為他就是土匪強盜,蠻橫無理,所以怎麼講也講不清。

反之,溝通好的,即是最浪漫、最唯美的「一見鍾情」。

或者如時下正流行的術語─來電。

這個不來電,那個常來電。

我們不太清楚什麼狀況會來電?

什麼狀況不來電?

但是,卻常在茫茫人海中,尋求「被電到」的感覺。

什麼感覺呢?

非理性的感覺也。

或者如有部電影的名字,乃「緣來,就是你」─名字雖聽過,內容卻沒看過。

如果緣湊巧的話,那就非你不可了。

所以很多人,都把人際的溝通,甚至男女的交情,當作純對象的問題。

今天為尋不到好對象,所以還是孤家寡人;然如那天尋到了,就能跟她白頭偕老,廝守一輩子。

兩個人既從不認識、也不瞭解,怎麼可能一見鍾情呢?

以佛法來講,很簡單,因共業太重,且已超乎理性的範圍。

所以,沒辦法再用理智去判斷,就直接被業力牽引過去了。

因此,最初的感覺雖浪漫唯美,然最後卻十有八九不得善終。

我們聽到最典型的故事,就是羅密歐與茱麗葉。

當然,我們沒辦法去問沙士比亞:

這個故事是真有其事,還是你創作出來的?

但總而言之,最後要付出非常大的代價,卻是真實不虛的。

這也是說:

人際關係的好壞,不只是純對象的際遇而已!

因如是純對象的際遇,那我們都可以不用負責任了,也不能學習成長了。

其實,在人際關係的離合中,更切要的乃是:

我是否有誠意?

是否有能力?

去作溝通協調。

故在人際關係中,更重要的是:

我有沒有誠意去溝通?

有沒有能力去溝通?

如果有誠意、有能力,則相應者,當然會愈來愈多。

如果沒有誠意、沒有能力,而到處找不到相應的人,這乃是「自作孽,不可活」也。

於弗洛姆《愛的藝術》乃謂:

愛的能力,必得經由學習而成長。

在我大學時,曾看過一本書─弗洛姆所寫的《愛的藝術》。

不知在座各位,曾看過否?

這本書的名字,取得不好,讓人看了容易想入非非。

就我的認知而言,應該取名為《愛的能力》才適宜。

因為裡面主要的觀點為:

愛的能力,必經過學習、訓練,才能成長、才能熟練。

而不是尋到一位對象,就有能力去愛。

甚至就有資格,被人所愛。

不信,且看父母們如何生兒育女,便明白了。

不只要有愛心.耐心,且還要有專業的知識與技巧。

且不談男女間的愛情,最淺顯的,如父母對兒女的愛。

在座諸位,很多都已生兒育女了,必十分肯定:

要教養一個小孩,實在不簡單。

不只要照顧他的衣食、睡眠,還得照顧他的健康、品德。

不能小孩子已病歪歪的,還不知道。

或知道了,也無能為力。

所以,愛心不是一個空泛的名詞。

不只要付出耐心、恆心,而且還要有專業的知識與技巧。

事實上,我在大學時,就想過這個問題:

小孩子雖很可愛,抱一抱,親一親,還可以;但要照顧他到長大成人,就覺得負擔太重。

所以,即立意:

就算結婚,也不要生小孩。

關於父母對兒女的關愛,這大家很容易明白。

故不是只想「我愛你」,就能把愛心發揮出來。

而是要經過不斷地學習、歷練,才有辦法把愛心發揮無餘。

同理,對異性的愛亦然

故對異性的愛,也非只是說「我愛你」或互相親嘴、擁抱,即可了事的!

而是既然愛她,就得去關心她、照顧她,不只幫她解決問題,而且還要幫她學習、成長。

故所需用心、用力者,還多得很呢!

故第二點,我要強調的是:

有了誠意後,還要經過學習、訓練、歷練,才能使愛心慢慢成熟。

問:

「女朋友跑了,如何把她追回來?

答:

「還是先把你追回來吧!

記得我在農禪寺,有一天於「甘露門」執勤時,來了一位年輕小夥子,一副垂頭喪氣的樣子─不是他自己願意來的,而是被他媽媽帶來的。

在他媽媽再三催促下,他才問我這個問題:

「我的女朋友跑掉了,當怎麼把她找回來?

」我心理想:

這問題應該去問張老師,或那些愛情專家,怎麼來問我呢?

可是又想:

如果我直接說:

「你問錯人了!

」又太不給情面了!

所以,我只好說:

「且先不要想:

當如何把女朋友追回來。

而是當先設法,把自己找回來?

」他說:

「為什麼?

」「看你三魂六魄,現在剩不到一魂一魄;你這種鬼樣子,誰會喜歡你呢?

」他說:

「好,當怎麼把自己找回來?

」我說:

「男子漢大丈夫,不要去追女朋友。

讓她回來倒追你,或者讓她後悔一輩子!

」「這可能嗎?

」「所以你當莊敬自強,奮發有為。

如果你能飛黃騰達,既不用擔心她會跑掉,也不用懷疑她不會重投懷抱!

這樣講,有點用「激將法」的味道。

但我主要的觀點,乃強調:

你要先具備被人所愛的條件,而不是一天到晚在設計:

如何把她追到手?

如何把她追回來?

因此如何能有被認同、被尊重、被關愛的感覺呢?

且看你是什麼料子吧!

其實,我會這麼回答,乃是因為看過弗洛姆《愛的藝術》這本書,而有這樣的觀點:

她會不會回來?

且看你是什麼料子!

故如何使自己變成這種料子?

這才是努力的重點。

故馬斯洛雖曰:

「人有被認同、被尊重、被關懷的需求!

」但云何能有被認同、被尊重、被關愛的感覺呢?

他卻未說明白。

如果每個人都「守株待兔」地等著別人來認同我、尊重我,那就等到海枯石爛也輪不到你。

所以如果你不是這種料子,那就摸著鼻子,到一邊涼快吧!

或者摸著鼻子,到一邊莊敬自強去吧!

你想:

「這世界,有這麼現實嗎?

」沒錯,就是這麼現實。

如俗話曰: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憑什麼要別人來尊重我、關懷我呢?

如果我對別人沒有一點好處,像隻癩痢狗一般;則別人看到我,能不把我一腳踹出去,就偷笑了。

還能寄望誰來尊重我、關懷我呢?

我們不能學小孩子,用哭鬧來喚取父母的注意。

如某些老人,借裝病來博取兒孫的關懷。

或經常聚眾抗爭,拉白布條;為弱勢族群造勢。

至少一個理性的人、一個發心修行者,不能像小孩子一般,經常在那邊哭哭鬧鬧─為喚取父母的注意。

這種小孩,如果是我的,先把他毒打一頓,再餓它三天三夜,以免從小就不學好。

我們也不能學有些老人家,一天到晚在生病,今天頭痛、明天胃痛,後天又不知道那裡會作怪。

其實不是真有病─乃為博取兒孫的關懷而已!

所以真正的病,乃心病也。

我們也不要像:

目前的社會中,常看到有些人,到街上抗爭、拉白布條。

以為「大聲就會贏」,這只是無理取鬧而已!

如果大家都用這種方式,去爭取不當有的權益;則整個社會必將是「負成長」,且還會每況愈下爾!

反之,如我能經常給別人好處,竟會不被尊重.認同和關愛嗎?

所以,要有被認同、被尊重、被關懷的感覺。

其實很簡單:

如果我經常能給他人好處,則不用擔心,他人會不關心我、會不尊重我。

乃不求而自得也。

各位想:

世間真有這麼現實嗎?

我可以告訴你:

其實,佛教也是這麼說的。

不信,我們看四攝法:

四攝法

諸位都知道,經典上說:

菩薩有四攝法,第一布施,第二愛語,第三利他,第四同事。

故於布施、愛語和利他中,才能方便攝受眾生。

攝受眾生且先不奢求,至少能贏得別人的認同、尊重和關懷。

所以,在菩薩四攝法裡,早直截了當地指出:

要經常給別人好處,才能被別人尊重和關懷。

我們不要想:

憑什麼,要我先給你好處呢?

因為如果我是等別人給我好處,再給別人好處。

那別人也是且待我給他好處,才願給我好處。

則大家就等來等去,永打不開僵局。

故我能先給別人好處者,既表示我比別人富有,也表示我比別人有智慧。

因此何樂而不為呢?

在布施中,有:

財施、法施、和無畏施。

首先說到財施:

或曰:

非吝於財施,而是為「貧窮布施難」也。

其實未必施多,才稱為施呀!

有人說:

我也知道要布施啊!

可是為貧窮,所以不能勉為其難呀!

其實,佛法裡講布施,卻沒有說:

非得捐多少,才能稱為布施。

而是當有這種心。

故「貧窮布施難」者,不是為貧窮爾,而是為心有不平也。

心想:

別人不布施給我,就已夠可憐了,還指望我去布施別人嗎?

在這個數位時代,我發覺有一類布施,是「惠而不費」的,因為布施的不是金錢,而是智慧財產權。

如我網站上的文字稿,乃可自由流通,而不用花什麼錢。

甚至如把所有的文字稿全部集中,也區區不到一片光碟而已!

而一片光碟,更不到十塊錢哩!

我個人也喜歡照相,今天照這、明天照那。

喜歡的,我就送給他。

真是施者大方,受者歡喜。

所以要布施,其實沒有那麼難。

再說法施,未必法師才能法布施呀!

尤其在目前專業分工的時代中,其實每個人都有機會作法施的─以自己專業的知識和技能,去幫助有緣的眾生

說到法施。

有人又想:

我又不是法師。

尤其在佛法上,也不像你那麼專精,云何能法施呢?

其實也不限是佛法的布施,才能稱為法施。

因為在這個「專業分工」的社會中,很多時候,真是「隔行如隔山」。

所以,現代人卻比過去人還無知,你相信嗎?

因為只要跳出你的領域,你就什麼都不知道了!

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長,每個人也都有自己力所不及處。

因此,每個人其實都有機會去作法施,就是以自己專業的知識與技能,去幫助有緣的眾生。

如醫護人員、建築師、理財專員等。

譬如:

一個醫護人員,看到別人氣色不對時,關心他一下,問問是什麼原因?

是否需要那些調養?

給對方一些善意的建議。

雖不必花錢,卻給對方蠻大的幫助。

同理,一位建築師,若別人要蓋房子時,且把藍圖稍微看看。

有問題的部分,稍提醒他一下。

就可能省上百萬、千萬的花費。

因此,以前我就曾勸一位建築師道:

「叫你去賺個兩、三千萬,再來布施給佛教,不只是難,而且迂迴。

但是,以你的專業知識,要為佛教的硬體建設省下兩千萬、三千萬,卻是輕而易舉的!

」他聽了,深覺「與我心有戚戚焉」。

「法師!

有我效勞之處,請不吝吩咐!

」可惜,我卻執意不作硬體建設。

所以,我經常跟一些居士強調:

其實要護持佛教,不一定要花很多錢;只要拿你專業的技術來幫助佛教,就能於無形中,為佛教省下很多的金錢、人力。

因此要作大護法,也不會太難。

當然也得看執事的法師,是否有此眼光?

第三說到無畏施,不只是去幫助別人度過險難而已

第三無畏施。

很多人對「無畏施」的定義是:

如別人遭遇到什麼困難、險逆,我再去幫助他、解救他,這即是「施無畏」也。

言下之意,一定要別人先遭殃,我才能作無畏施。

其實,所謂「無畏施」者,乃因為人間,經常有畏。

畏什麼呢?

畏的就是你。

因為人跟人間,經常不能推心置腹,而是常彼此猜疑、顧忌。

如俗謂: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因為防人之心不可無,我們就不敢坦白交心,不能肝膽相照。

所以有的人,你跟他講話,就會覺得他「庭院深深」;講的話,有如北宜的九灣公路十八拐。

跟這種人溝通,不累死才怪。

跟這種人交往,可能無畏嗎?

而是當於人間,坦白交心.彼此信任。

所以,要無畏施者,就得作到「內外如一、坦白交心」。

這樣,別人對我才能沒有顧忌。

這樣,才能漸贏得彼此的信任。

所以,理論上欲作無畏施,其實比財施、比法施都還容易。

因為既不用花錢,也不需要專業才能。

但事實上,它卻是最困難的。

因為,人與人間,實很難做到「推心置腹、內外如一」。

尤其有些人喜歡擺出一副很酷的樣子,既高傲、又冷漠。

這種人,你看到他就像看到羅剎、夜叉一般,不寒而慄。

這可能施無畏嗎?

所以最方便的無畏施,是常給人好臉色瞧瞧─一副恬淡的微笑。

因此,最方便、最現成的無畏施,就是先給人好臉色瞧瞧。

這好臉色,不是塗得青紅皂白、以至面無人色。

而是帶著一副淡淡的微笑,讓人覺得:

至少我對他沒有敵意、沒有顧忌。

但如笑得太誇張、太牽強了,又讓人覺得有「禮多必詐」的嫌疑。

於是又成施有畏,而非施無畏了。

然而恬淡的微笑,只是最初的印象。

爾後,必以「無求於人」才能真讓人無畏也。

於交朋友中,最痛恨的就是:

別人只把你當作滿足自己的手段。

甚至把你賣掉了,你還忙著替他數鈔票。

於是乎,別人如何能肯定:

我不會作這種事呢?

如果我一切自足,一切無求於人的話,他們就能放心也。

所以無求於人,才能真正做到「推心置腹、內外如一」。

所以,馬斯洛的第三種需求:

希望被別人所認同、尊重、和關懷。

這只是就凡俗眾生而言。

因為這即「有求於人」矣!

於是以「有求於人」故,即為人所束縛矣!

既「有求於人」,即不能施無畏矣!

個人的心路歷程

從少欲知足,而無求於人。

到順結善緣,以「平等互惠」而相得益彰。

講到「無求於人」,就回想到:

我在處理人際關係上的心路歷程,可提供各位作參考。

我從小是個比較叛逆的人,所以對於社會風俗、人情事故,給我的束縛與制約,深覺得不以為然。

於是我就去參究:

這束縛與制約,究竟來自何處?

後來,我終於覺悟:

這束縛與制約,其實是來自社會的默契。

這怎麼說?

比如:

我從小不喜歡歷史、地理等,偏重記憶的功課。

但我還得要唸啊!

因為希望成績好。

成績好,才能考上理想的大學。

考上理想的大學後,要找工作,就方便很多……,有一連串環環相扣的制約過程。

甚至,我希望在家是個好兒子,在學校是個好學生,在社會是個好公民。

所求愈多,即得接受更多的束縛與制約。

於是,如何能不受束縛與制約呢?

如果我能做得「無求於人」,便誰也制約不了我。

然云何才能「無求於人」呢?

唯有少欲知足!

才能「無求於人」。

所以那時候,我的座右銘,很確認為「無欲則剛」。

如果我能無求於人,則何需要再委屈自己,再被社會所制約,再被誰所左右呢?

所以,那時在我生活中,其實也沒有:

如何與人溝通、協調的問題?

因為我已習慣獨來獨往了。

甚至,也不覺得有被尊重、被認同的需要。

在這種心態中,我也經歷了蠻長的時間。

到後來,才再覺悟:

雖能無求於人,但如能順便結點善緣,不是更好嗎?

而如何才能結善緣呢?

就是秉互惠的原則,最方便結善緣也。

故於「四攝法」中,云何為「同事」呢?

彼此間,既能平等互惠,即是同事也。

於是如常能以「平等互惠」而相得益彰,還須擔心有不被尊重.認同和關懷的可能嗎?

當不必擔心。

但這「平等互惠」而相得益彰的成果,還是得由「無求於人」的前提,才能落實也。

所以我剛才是說「順結善緣」,而非「廣結善緣」。

因為如想廣結善緣,便又落入「有求於人」的困境中矣!

是以菩薩既是「眷屬圍繞」,也能「獨行無侶」。

且「獨行無侶」又為成就「眷屬圍繞」的先決條件。

所以在經典上,講到菩薩的風範,卻有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

第一是「眷屬圍繞」。

大菩薩常眷屬圍繞,乃是理所當然的─因為他能經常地施捨別人好處,不管是法益,還是布施等。

至於,另一點的「獨行無侶」呢?

菩薩為什麼又會變成獨行無侶呢?

以我的理解,就是無求於人的意思。

過去,我很肯定:

如果沒辦法先跟自己做朋友的話,也不用寄望能找到好朋友─因為你會變成別人的負擔。

所以「獨行無侶」者,即是先跟自己做朋友。

云何跟自己做朋友?

默默地培養自己的能力。

如中國所謂「十年寒窗無人問」。

自個禪修、自個深入經藏。

等待成就了,終能示現「眷屬圍繞」的果德。

所以獨行無侶,乃是眷屬圍繞的先決條件。

正如無求於人,是平等互惠的先決條件。

因此,從這個角度再去看:

人際溝通會有什麼困難嗎?

不會有什麼困難的。

因為如果你能從「獨行無侶」的基礎中,去分享相得益彰的結果。

那別人歡迎還來不及,那有什麼不能溝通協調的呢?

這話說來很簡單–平等互惠,但是如一個人不能跳脫出以「自我中心」的思考模式,便絕沒能力去找出平等互惠的平衡點。

所以現代人的難以溝通協調,也不過是我見.我慢的必然結果!

如所謂的:

「自作孽,不可活。

」能怪誰呢?

所謂「應酬」的需求

再補充一下,所謂「應酬」的問題。

如從「平等互惠」的角度去看應酬,應有不同的解碼方式。

比如有人生日、作壽,我會不會去應酬呢?

一般而言,我是不會去的。

因為吃吃蛋糕、唱唱「生日快樂」歌,竟有何邊際效用?

或者有人結婚了,我也不會去參與。

你結婚,我可以為你祝福,但未必要到現場,才能祝福哩!

更何況現場,祝福的人那麼多,也不差我一個。

但如果是別人生病呢?

或許我會去!

因為我自認:

對醫學還有些瞭解。

尤其就心理的調適、安慰,大概能幫上一些。

然這是我願意去的,而非為應酬而已!

這也是說,對於應酬,我是非常理性,非常現實。

真有利益之處才去,如純只是湊熱鬧、充人頭,則不去。

然所謂「有利益」,是指對別人有利益,而非對自己有利益也。

再說到一種現代人非常厭煩、又無可奈何的事–經常開會。

其實,很多會都是沒有什麼效益的。

或會而不議,或議而不決,或決而不行。

所以如這個會,我確定是沒有什麼效益的,我也不會參加。

因參加了,唯浪費時間而已!

反之,若我去了,可以提出良好的建議,可以對最後的決策產生重大的影響,則我會去。

甚至,我願意在會前,即針對所要討論的主題,而提出我的建議。

而非到現場時,才眼花撩亂、措手不及。

所以,應酬不應酬的問題,對我而言,只是效益而已!

我不會有:

心裡很討厭,又不得不去的情結。

因為這情結云何而有?

講清楚了,也不過是:

你有求於人,所以不得不去應酬。

如果我有求於人,就一定要去嗎?

也不一定!

為什麼?

如果我在另外的地方,能給對方極大的好處,那也不用擔心,他會對此斤斤計較。

因此,我的觀點很明確:

理想與現實,其實是一體的。

理想是自利利人,而現實呢?

則平等互惠也。

郎靜山的抉擇

我記得有這樣的故事:

有人去訪問近代攝影大師–郎靜山先生,他活了一百多歲。

郎靜山先生,既喜歡交朋友,也常常被朋友騙。

於是有人就問他:

「俗話說:

上當學乖。

你為什麼總是上當,而不會學乖呢?

」郎靜山先生卻回答:

「我寧可被騙、上當,也不願因此變得很世故!

郎靜山先生,我對他並不瞭解。

但是,表面上經常被騙、上當,其實是大智若愚哩!

因為他很清楚:

被騙、上當,損失事小;如果自己因此變成世故、狡猾,那損失才多哩!

然究竟而言,我們不需要經常受騙、上當,才能維持我們的天真。

因為若能從無所求的基礎,去尋求平等互惠的關係,即能福慧自增長也。

總之

先站穩無求於人的基礎,再去尋求「平等互惠」的可能;便能立於「不敗之地」也。

所以馬斯洛其實是說錯了:

因為他再三強調,人有被認同、被尊重的需求。

其實人應先站穩「無求於人」的基礎,再去尋求「平等互惠」的可能性。

這樣才能先立於「不敗之地」。

反之,如先從須被認同、被肯定的心結中,再去尋求「平等互惠」的可能性,那眼睛早已瞎了一半。

既視野無法開闊,就更不容易尋得「平等互惠」的平衡點。

所以我今天講的,其實是從逆向思考來處理這個問題:

我們得先有「不能溝通協調」的心理準備,才能做好溝通協調。

我們要有不被認同、不被尊重的能耐,才有辦法鍛鍊出被認同、被尊重的條件。

尤不可以「自我中心」的思考模式,而互相苛求,而互相糟蹋。

然現代人卻剛好相反,都是以「自我中心」的思考模式,而互相苛求。

如果苛求不到,就互相糟蹋。

這最明顯的,就是選舉時,到處都在謾罵、抹黑。

這些人如被選上了,則大家都倒霉。

這也就說,即使你力爭,而能爭到一點蠅頭小利。

但事實上,大眾因此而喪失的,絕對多得太多了。

就佛法觀之,一切人際的溝通協調,也不過是從智慧與慈悲的前提中,而能成就於福慧雙全爾。

所以人際關係說到最後,也不過是佛法所謂的「智慧和慈悲」而已。

能夠不求於人,這是智慧。

能夠平等互惠,既能慈悲他人,又能兼顧己利。

因此,能行之以恆,最後一定能福慧雙全。

這是從逆向思考中,而讓大家都能過得既輕鬆自在,又福慧雙全。

而不像目前的社會,大家都在抗爭、謾罵、抹黑,弄得雞犬不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