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专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664023 上传时间:2023-08-24 格式:DOCX 页数:76 大小:65.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专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古代汉语专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古代汉语专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古代汉语专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古代汉语专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古代汉语专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6页
古代汉语专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6页
古代汉语专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6页
古代汉语专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6页
古代汉语专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6页
古代汉语专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6页
古代汉语专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6页
古代汉语专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6页
古代汉语专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6页
古代汉语专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6页
古代汉语专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6页
古代汉语专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6页
古代汉语专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6页
古代汉语专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6页
古代汉语专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6页
亲,该文档总共7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专题.docx

《古代汉语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专题.docx(7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古代汉语专题.docx

古代汉语专题

三、终结性考试试题类型及规范解答举例

试题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问答题。

一.填空(每空1分,回答不完整的不给分,共10分):

1.汉字学萌芽于,创立于。

2.“小学”本来是对从事初级教育的学校的称呼,因为文字是小学所学的主要内容,所以汉代用“小学”这一名称指称。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题5分,共20分):

1、谁创造了“部首”,“部首”的含义、“部首”的作用是什么,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2.假借的原则是什么?

为什么今文字中假借字所占的比例很小?

三.分析下列汉字的构造类型(分析到小类,每字1分,共10分):

朱,睡,睹

四a.利用反切写出字的汉语拼音(每字1分,共5分)

妃,芳非反兴,虚应反

四b.写出下列黑体字的读音(每字1分,共5分):

阿房宫,天姥山,

四c.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的句中义和今义(每字2分,说明句中义1分,今义1分。

共10分):

1、知伯怒,投之以机。

(《左传·襄公十年》)

2、我独怕兮其未兆。

(《老子道经河上公章句·异俗》)

五.解释句中黑体字的字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每字2分。

解释句中义1分,说明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1分。

共10分):

1、彼候人兮,何戈与祋。

(《诗·曹风·候人》)

2、、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诗经·静女》

六.按照要求说明句中的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繁简字(40分):

(一)写出下列句中古字,并说明增加或改变了什么构字部件构成今字?

(每字2分。

写出古字1分,具体说明1分,共10分)

1.爰始爰谋,爰契我龟。

(《诗·大雅·绵》)

2.咸,亨利贞,取女,吉。

(《周易·咸》)

(二)、说明句中通假字的本义和所通之字的意义:

(每字2分。

说明本义1分,说明所通之字的意义1分。

共10分)

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孟子·公孙丑》)

2.邹忌修八尺有余。

(《战国策·齐策一》)

(三)找出句中的异体字并说明造字结构特点:

(找出异体字1分,说明造字结构特点1分,共10分)

1.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诗·邶风·燕燕》)

2.都广之国,番禺之埜。

(梁江淹《空青赋》)

3.浓朱衍丹唇,黄吻澜漫赤。

(左思《娇女诗》)

4.唇如激丹,齿如齐贝。

(《庄子·盗跖》)

(四)写出句中黑体字对应的繁体字(每字1分,共10分):

1.钟鼓喤喤,磬筦将将。

(《诗·周颂·执竞》)

2.四升为豆,各自其四,以登于釜。

釜十则钟。

(《左传·昭公三年》)

3淳熙八年,火星犯南斗,公以历占之。

(叶适《徐德操墓志铭》)

4.既张我弓,既挟我矢。

发彼小豝,殪此大兕。

(《诗·小雅·吉日》)

《古代汉语专题〈基础汉字学教程〉》期末考试评分标准

一.每空1分,回答不完整的不给分,共10分。

1.先秦;东汉。

2.文字学。

二.每题5分,共20分。

1、谁创造了“部首”,“部首”的含义、“部首”的作用是什么,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部首是许慎创造的。

《说文解字》按照具有相同偏旁的原则对所收字进行了归类,把具有相同偏旁的字归为一类,这样的类,许慎叫它作“部”,每部字取它们所共有的偏旁作为该部字的部目,同时又是该部字的首字,故名之曰部首。

许慎用汉字部首系统建立了整个汉字形意系统,解释部首之间、部首与汉字之间、各个汉字之间的系统关系,为人们学习研究汉字构筑了一种优秀的范式。

《说文解字》用部首编排单字的方法为辞书编纂创造了一种优秀的编排体例,一直沿用至今。

2.假借的原则是什么?

为什么今文字中假借字所占的比例很小?

假借的原则是借字和被借字的读音相同或相近。

虽然借用同音字来表达词语的意义很方便,但因为它无法区别同音词,如果毫无节制地大量使用,势必削弱文字的功能,因此在汉字体系中,假借字所占的比例很小。

三.每字1分,共10分。

朱,指事字。

睡,会意字。

睹,形声字。

四a.利用反切写出字的汉语拼音。

每字1分,共5分。

妃,fēi兴,xīng

四b.每字1分,共5分。

阿ē,姥mǔ,夏jiǎ

四c.每字2分,说明句中义1分,今义1分。

共10分。

1、句中:

一种矮桌子的名称。

现代表示机械、机会。

2、句中:

恬静;淡泊。

现代指害怕。

五.每字2分。

解释句中义1分,说明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1分。

共10分。

1、担;本义。

2、通“薆”;隐蔽;假借义。

六.说明句中的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繁简字(40分)

(一)每字2分。

写出古字1分,具体说明1分,共10分。

1.契;在古字的形体上加意符“钅”写作“锲”。

2.取;在古字的形体上加意符“女”写作“娶”。

(二)每字2分。

说明本义1分,说明所通之字的意义1分。

共10分。

1.畔;本义田界;背叛。

2.修;本义干肉。

通假义“高”。

(三)找出异体字1分,说明造字结构特点1分,共10分。

1..野、2.埜。

“野”、“埜”造字结构不同。

“野”是形声字,“埜”是会意字。

3.唇、4.唇。

“唇”和“唇”都是形声字,声符相同,但意符不同,唇从口,唇从肉。

(四)每字1分,共10分。

1.钟。

2.锺。

3..历。

4.发。

从试卷和评分标准上我们对考试有个基本的了解。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第四大题分了a、b、c三类,不会同时出,每套试卷可能出一类。

第二,这份试卷的题目都出自教材,而正式考试时,有一些应用性的题目出自教材以外,大致范围在专科阶段学习的《古代汉语》教材中。

四、课程考核的相关内容

终结性考试难度按重点掌握、掌握、了解、应用四个不同层次的要求出题。

其中重点掌握的内容约占50%,掌握的内容约占10%,了解的内容约占10%,应用的内容占30%。

贰、开卷考试的特点与复习的要求

《基础汉字学教程》期末考试采取开卷的形式,这是与以往《古代汉语》闭卷考试最大的区别。

考试开卷与闭卷,对学习和复习的要求有很大的不同。

开卷考试,题目一般比较直白,在教材中可以找到现成的答案。

从某种意义上说,开卷考试要求熟记知识点,只要把知识点背下来,就可以通过考试。

而开卷考试,虽然有些题目的答案也在教材中,但题目不那么直白,同时也会有不超过40分的题目可能出自教材以外,以考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开卷考试,首先要求我们学习和复习时要扎扎实实地熟练掌握教材的内容。

什么叫扎扎实实?

所谓扎扎实实就是学习教材时不要一目十行,而是要逐字逐句地学习。

尤其要注意重要的知识点和各种例证。

比如字音部分讲到的某些容易读错音的字,每一个自己不熟悉的字,都要把音读准,读熟。

再如的用字中举的例子,都应仔细读,反复读。

什么叫“熟练掌握”?

最起码的要求是知道知识点在教材中的位置。

比如一看到与《说文解字》有关的题目,就应该马上知道它在教材的绪论和第三章第一节。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都也不需要背,对开卷考试来说,熟读比背重要。

如果平时学习教材时做好笔记,能把重要的名词概念以及重要问题做个索引,那么复习时只要看看就行了。

总之,只要认真学好《基础汉字学教程》,就能够顺利通过考试。

叄、考核知识点提示

为了帮助大家搞好期末复习,我们将《基础汉字学教程》的知识要点作一简单的提示,同时列一些应用方面的练习题。

答案仅供参考。

如有疏漏和错误,以教材为准。

绪论

第一节汉字学的创立与发展

“文”、“字”、“书”的含义的?

“部首”,“部首”的含义、作用是什么,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小学”指称汉字学?

唐宋元明清时期汉字学的名称有哪些?

“六书学”取得了哪些成果?

“《说文》学”流传至今的代表性的着作有哪些,最负盛名的是什么?

什么是“字原”?

“字原”的作用是什么?

简述“字原学”的出现、发展与代表性着作。

简述戴侗《六书故》的特点和贡献。

第二节汉字学的学科地位和方法

0、2、1、为什么说汉字学是一门基础的学科?

综述练习:

1.试述汉字学的创立过程。

2.汉字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每一个阶段取得成果有哪些?

3.许慎为文字学的创建做出了哪些贡献?

4.为什么说当前汉字学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学科群?

5.为什么说汉字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

6.汉字学的名称发生过哪些变化?

7.汉字学的研究内容发生过哪些变化?

第一章汉字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汉字的起源

从来源上看,世界上的文字可分为几种类型?

关于汉字的来源主要有几种说法?

“汉字西来说”?

关于汉字的起源主要有几种说法?

如何认识汉字起源于八卦的说法?

什么是结绳记事?

汉字的起源与结绳记事有什么关系?

第二节汉字的发展

什么是古文字,古文字的根本特征是什么?

什么是象形,什么是象形字,什么是象形表意?

象形表意文字构形方法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什么是商代文字?

按载体分,商代文字主要有哪些?

什么是甲骨文?

甲骨文还有哪些别名?

商代文字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什么是金文?

金文还有哪些别名?

周代代表性文字是什么?

.10春秋战国文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综述:

1.试述汉字的产生过程。

2.汉字的发展可以分为那几个阶段?

每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第二章汉字的构造

“六书”的提法始见于那部书,“六书”的具体名称始见于那部书,名称是什么?

最早对“六书”的含义作出解释的是谁,怎么解释的?

班固、郑玄、许慎所说“六书”的异同是什么,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谁提出的“四体二用说”?

“四体二用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唐兰、陈梦家、裘锡圭提出的“三书说”的具体名目是什么?

“造字之本”是指造字的理据?

第三节表意字

什么是表意字?

“六书”中哪几类是表意字?

什么是象形字?

象形字有几种类型?

什么是本体象形?

什么是烘托象形?

象形字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有什么局限性?

什么是会意字?

什么是同体会意字?

第三节表音字

什么是表音字?

什么是假借字?

假借造成的用字后果有几种情况?

假借的条件是什么?

为什么今文字中假借字所占的比例很小?

假借方法的意义是什么?

第四节意声字

什么是意声字?

意声字的构成有几种情况?

常见的意声字中意符和声符组合的位置关系有几种?

意声字中字形的变化主要有几种情况?

意声字中意符表意有什么特点?

举例说明意声字的意符与本义之间的关系灵活表现在几个方面?

声符的表意功能有几种情况?

综合练习:

一.说明下列各字的构造类型:

(1)日,月,壶,朋,凤,几,鼎,皿,戊,戈,矢,册,子,燕,虎,豕,犬,羊,

(2)眉,舌,胄,须,血,果,聿,石,牢,尾,

(3)上,下,本,末,朱,刃,元,寸,厷,亦,

(4)从,北,棘,林,炎,丝,多,卉,品,晶,森,焱,淼,

(5)牧,取,鼓,有,伐,安,败,闲,陟,叟,寇,舂,宿,得,陷,初,秉,

(6)臽,初,秉,降,

(7)圭,睡,煣,劣,芟,犓,夯,尘,尖,歪

(8)琢,蹑,儒,脍,松,睹,赂,赴,理,绪欺,救。

二、说明下列字的意符和声符:

储,甍,嗣,酱,婢,警,襘,琥,珑,志,贫,错,颗,壮,都,劲,瓯,苛,窒,罪,景,毖,完,窘,基,常,衾,忝,妄,案,熬,固,闱,街,匣,戚,阄,辨,闻,冈,斎,羸,哀,倏,彀,腾,载,颖,务,赖,徒,碧,宝,

第三章汉字的形体

第一节汉字形体的概念及汉字形体的功能

什么是字形的内部功能,字形的内部功能有哪些?

第二节字形的结构

什么是汉字字形结构?

字形的构成包含几个要素?

什么是汉字字形构件,字形构件的特点是什么?

有几级?

什么是汉字的线条和笔画,具体指什么,线条和笔画的作用是什么?

什么是汉字字形的结构方式,汉字字形的结构方式包括哪些要素?

按整字所包含的部件数量分,整字可以分为几类?

什么是独体字,什么是合体字?

字形结构与字的结构的有什么区别?

第三节、字形的变化

什么是汉字字形的循变、讹变?

什么是汉字字形的分化、归并,各有几种情况?

整字结构类型有哪些变化?

第四节汉字形体变化的原因

怎样考察汉字形体变化的原因?

书写要求对汉字形体变化产生了哪些影响?

字形感知活动的要求对字形变化有哪些作用?

文字理解活动的需求对字形变化有哪些作用?

记忆的需求对字形变化有哪些作用?

心理需求对字形变化有哪些作用?

举例说明汉字载体对字形变化的作用。

举例说明书写工具和制作方法对字形变化的影响。

什么是蝌蚪书,蝌蚪书形成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第四章汉字的字音

第一节字音的要素结构与汉字注音

“反切注音”?

反切字和被切字的字音关系是什么?

第二节单音字、多音字与同字音

4.2.1多音字可以分为几种情况?

4.2.2什么是异读字?

异读字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4.2.3什么是多音多义字?

4.2.4什么是同音字?

同音字有几类,有什么作用?

第三节字音的种类

4.3.1什么是古音?

什么是今音?

4.3.2从哪些场合可以看到古今字音的差别?

4.3.3汉字的讹音有几种情况?

4.3.4汉字误读出现的讹音有几种情况?

综合练习:

一.为下列的反切写出汉语拼音:

芳非反虚应反苦瓜切胡到切

二.给下列黑体字注上汉语拼音:

丁丁,龟裂,龟兹,夹肢窝,大宛,月氏,康居,身毒,高句丽

吐谷浑,荤粥,先零,土蕃,镐京,阿房宫,天姥山

阳夏,会稽,皋陶,伍员,郦食其,金日磾,曹大家,儿宽

万俟卨,尉迟恭,哑然失笑,心广体胖,造诣,德发扬,诩万物,

抨击时弊,沁人心脾,毗邻,瞠目结舌,怙恶不悛,向隅而泣

刚愎自用,夏丏尊,草菅人命,修葺,无射,射干,射姑山

第五章汉字的字义

第一节单义字、多义字与同义字

5.1.1什么是历时单义字?

什么是共时单义字?

5.1.2什么是同义字?

同义字的意义有几种类型?

第二节字义的种类

根据字的义项生成次序及生成关系,多义字的字义可以分为几类?

什么是字的引申义?

什么是字的假借义?

第三节字义的变化方式

字义变化方式主要有几种?

什么是字义的引申?

什么是字义的分化?

字义的分化与一般的引申有什么不同?

什么是字义的更替?

综合练习:

一.解释下列字在句中的意义:

(一)鼓

1、瞽奏鼓,啬夫驰,庶人走。

《书·胤征》

2、奏鼓简简,衎我烈祖。

《诗·商颂·那》

3、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

《易·中孚》

4、鼓锺钦钦,鼓瑟鼓琴。

《诗·小雅·鼓锺》

5、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

《易·系辞上》

6、鼓方叔入于河。

《论语·微子》

7.武王立重泉之戍,令曰,民有百鼓之粟者不行。

(《管子·地数篇》)

(二)逆

1、虎贲百人,逆子钊于南门之外。

《书·顾命》

2、尔尚敬逆天命,以奉我一人。

《书·吕刑》

3、﹝齐桓公﹞兴师伐鲁,造于长勺,鲁庄公兴师逆之,大败之。

《管子·大匡》

4、囷窌仓城,逆墙六分。

《周礼·考工记·匠人》

5、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

《书·太甲下》

6、既克淮夷,孔淑不逆。

《诗·鲁颂·泮水》

7、圣王者,有听微决疑之道,能屏谗权实,逆淫辞,絶流语。

《鹖冠子·天则》

8、乡师之职……既役则受州里之役要,以考司空之辟,以逆其役事。

《周礼·地官·乡师》

9、今若过之心者,数逆于精微,同归之物,既已知其要矣,是以不教以书也。

《墨子·贵义》

10、行辟而坚,饰非而好,玩奸而泽,言辩而逆,古之大禁也。

《荀子·非十二子》

11、田仆掌驭田路,以田以鄙。

掌佐车之政,设驱逆之车。

《周礼·夏官·田仆》

(三)水

1、漆沮既从,沣水攸同。

《书·禹贡》

2、今殷其沦丧,若涉大水,其无津涯。

《书·微子》

3、﹝襄公﹞会于夷仪,将以伐齐,水,不克。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4、今之世常所以攻者,临、钩、冲、梯、堙、水、穴、突、空洞、蚁附、轒辒、轩车。

《墨子·备城门》

5、知伯从韩魏兵以攻赵,围晋阳而水之,城下不沉者三版。

《战国策·赵策一》

6、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檝者,非能水也,而絶江河。

《荀子·劝学》

7、夏日至,令刊阳木而火之;冬日至,令剥阴木而水之。

《周礼·秋官·柞氏》

8、五行:

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书·洪范》五行之一。

二、解释下列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1、天子视学,大昕鼓征,所以警众也。

《礼记·文王世子》

2、日殄没而归馆,晨未昕而即野。

三国魏曹植《藉田说》

3、亟其乘屋。

《诗经七月》

4、是断是度,是寻是尺。

《诗·鲁颂·閟宫》

5、彼候人兮,何戈与祋。

《诗·曹风·候人》

6、白日忽已移光兮,遂晻莫而昧幽。

《汉书·外戚传下·孝成班倢伃》

7、飞腾何限云中鹤,寂莫空余涧底鳞。

清汪懋麟《送梦敦学士假归桐城》

9、虬怒拂衣而起,诘旦,手刃絶句百篇,号比红诗,大行于时。

”王定保《唐摭言·海叙不遇》

10、严墙三刃,楼季难之。

汉桓宽《盐铁论·诏圣》

11、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12、惟公德明,光于上下。

《书·洛诰》

13、言己之光美,拟于舜禹,参于天地,非夸诞也。

《荀子·不苟》

14、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

《谷梁传·僖公十五年》

15、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

《楚辞·九章·哀郢》

16、褰裳而涉汶阳之丘,则天下之稼如云矣。

《文选·李康〈运命论〉》

17、去乡三十载,复得还旧丘。

《文选·鲍照〈结客少年场行〉》

18、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诗经·静女》

19、通人闇于好恶兮,岂爱惑之能剖。

《后汉书·张衡传》

20、得师者王,得友者霸,得疑者存,自为谋而莫己若者亡。

《荀子·尧问》

21、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

”《汉书·食货志上》

22、一气专定,则傍通而不疑。

《管子·兵法》

23、毋击疑。

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威王问》

三、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字的句中义和今义:

1、知伯怒,投之以机。

《左传·襄公十年》

2、我独怕兮其未兆。

《老子道经河上公章句·异俗》

3、怕乎无为,憺乎自持。

《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

4、孝者怕入刑辟,刻画身体,毁伤髪肤。

王充《论衡·四讳篇》

5、有兔斯首,炮之燔之。

《诗·小雅·瓠叶》

6、鸡亷,狼吞。

鸡跑而食之,每有所择,故曰小亷如鸡。

宋陆佃《埤雅》

7、于是贯钾跨马于庭中,策马南驰。

《晋书·姚弋仲载记》

第六章汉字的功能

第一节汉字对汉语的作用

和拼音文字比较,汉字在保存语言、传送语言方面有什么独特的功能?

汉字对汉语有哪些影响?

第二节汉字与中国社会

为什么说汉字对汉民族的发展壮大与国家统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三节汉字与文化艺术

汉字为文学艺术提供了新的手段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四节汉字对思维和大脑的影响

汉字对使用者思维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为什么说汉字的运用有助于大脑的发展?

第五节汉字是汉文化的重要载体

举例说明汉字承载了社会物质文化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七章古书的用字

第一节古今字

什么是古今字?

古今字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形成古今字的具体原因有几种?

今字的形体与古字的关系有几种情况?

第二节通假字

什么是通假字?

通假与假借的区别是什么?

根据通假字和其本字的语音关系,通假字可以分为几类?

关于通假字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第三节异体字

异体字可以分为几类?

应用练习:

一、解释句中黑体字的意义并写出今字:

1.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文收责于薛乎?

(《战国策.齐策四》)

2.宰夫宰熊蹯不孰。

(《左传·宣公二年》)

3.寒暑和节,而五谷以孰。

(《荀子.富国》)

4.正日景以求地中。

(《周礼·地官·大司徒》)

5.禽获鹿白二十。

(《甲骨文实用字典》)

6.齐师败绩,知伯亲禽颜庚。

(《左传·哀公二十三年》)

7.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8.战必不胜,不胜必禽。

(《战国策·魏策二》)

9.自度无罪,欲谒上,恐见禽。

(《史记·淮阴侯列傅》)

10.将军禽操,宜在今日。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二、写出句中的古字,并说明增加或改变了什么部件成为今字?

1.爰始爰谋,爰契我龟。

(《诗·大雅·绵》)

2.咸,亨利贞,取女,吉。

(《周易·咸》)

3.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

(《诗·豳风·伐柯》)

4.丙辰卜,争,贞:

沚戛启王从帝受我佑。

(《殷墟甲骨文实用字典》)

5.今先圣人为书而传之后世,必师受之,乃知所谓之名。

(《商君书·定分》)

6.不夙则莫。

(《诗·齐风·东方未明》)

7.日莫人倦,齐庄正齐,而不敢解惰。

(《礼记·聘仪》)

8.夙夜匪解。

(《诗·大雅·丞民》)

9.春秋匪解,享祀不忒。

(《诗·鲁颂·閟宫》)

10.一此不解,是谓学则。

(《管子·弟子则》)

11.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

(《论语·尧曰》)

12.观往事,以自戒。

(《荀子·成相》)

13.疾止。

(《殷墟甲骨文实用字典》)

14.当斩左止者,笞五百。

(《汉书·刑法志》)

15.召彼故老,讯之占梦。

(《诗·小雅·正月》)

16.卫宁惠子疾,召悼子曰:

“吾得罪于君,悔而无及也。

”(《左传·襄公二十年》)

17.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

(《左传·宣公二年》)

18.焚林而田,竭泽而渔。

(《淮南子·本纪》)

19.饮之食之,教之诲之。

(《诗·小雅·绵蛮》)

20.故孝子不以食其亲,忠臣不以食其君。

(《墨子·非攻中》)

21.作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

(《易·系辞下》)

22.子独不见狸狌乎……中于机辟,死于罔罟。

(《庄子·逍遥游》)

23.皃佷自臧,持必不移。

”(《汉书·王莽传下》)

24.文盆母少四斗。

(《墨子·备穴》)

25.沽酒市脯不食。

(《论语·乡党》)

26.包牺氏没,神农氏作。

(《易·系辞下》)

27.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

(《论语·学而》)

28.将食,张,如厕。

(《左传·成公十年》)

29.﹝丰山﹞多羊桃,壮如桃而方茎,可以为皮张。

(《山海经·中山经》)

30.藉用白茅,无咎。

子曰:

“苟错诸地而可矣,藉之用茅,何咎之有。

”(《易·系辞上》)

31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楚辞·离骚》)

32.故柔弱者生之干,坚强者死之徒,先唱者穷之路,后动者达之原。

(《文子·道原)

33.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史记·陈涉世家》)

34.戴己卒,又聘于莒,莒人以声己辞,则为襄仲聘焉。

(《左传·文公七年》)

35.聘则为妻,奔则为妾。

(《礼记·内则》)

36.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37.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

(《论语·雍也》)

38.庄王亲自手旌,左右撝军,退舍七里。

(《公羊传·宣公十二年》)

39.指撝足以震风云,叱咤可以兴雷电。

(《后汉书·皇甫嵩传》)

40.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憯于欲得。

(马王堆汉墓帛书乙本《老子·德经》)

41.子发视决吾罪而被吾刑,吾怨之憯于骨髓。

(《淮南子·人间训》)

42.里尉以谯于游宗,游宗以谯于什伍,什伍以谯于长家。

(《管子·立政》)

43秘书郎清江彭龟年,以书谯赵汝愚。

(《续资治通鉴·宋光宗绍熙三年》)

44.教振旅,司马以旗致民,平列陈,如战之陈。

(《周礼·夏官·大司马》)

45.与其射御,教吴乘车,教之战陈,教之叛楚。

(《左传·成公七年》)

46.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左传·隐公元年》)

47.大子奔晋。

(《左传·昭公十九年》)

三、说明句中通假字的本义和所通之字及其意义:

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孟子·公孙丑》)

2.邹忌修八尺有余。

(《战国策·齐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