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需求三步曲同理心场景感共情力.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6689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洞察需求三步曲同理心场景感共情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洞察需求三步曲同理心场景感共情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洞察需求三步曲同理心场景感共情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洞察需求三步曲同理心场景感共情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洞察需求三步曲同理心场景感共情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洞察需求三步曲同理心场景感共情力.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洞察需求三步曲同理心场景感共情力.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洞察需求三步曲同理心场景感共情力.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洞察需求三步曲同理心场景感共情力.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洞察需求三步曲同理心场景感共情力.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洞察需求三步曲同理心场景感共情力.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洞察需求三步曲同理心场景感共情力.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洞察需求三步曲同理心场景感共情力.docx

《洞察需求三步曲同理心场景感共情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洞察需求三步曲同理心场景感共情力.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洞察需求三步曲同理心场景感共情力.docx

洞察需求三步曲同理心场景感共情力

洞察需求三步曲:

同理心、场景感、共情力

编辑导读:

身为产品经理,不单单要有画原型的能力,还要有用户思维。

同理心、场景感、共情力是构筑用户思维的重要因素。

本文作者根据自身经验,对此展开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之前写过一篇文章《中台产品经理的“广义用户思维”》,里面讲到作为中台产品经理,如何在项目不同阶段get到不同用户和需求。

 

在文中,我提到了一个观点:

洞察需求要有用户思维,而同理心就是锻炼用户思维的法宝(片段如下图):

 

 

其实,跟“同理心”关联比较大的还有另外两个词汇:

“场景感”、“共情力”,它们都跟洞察用户需求息息相关。

 

今天呢,我就尝试阐述下我自己理解的这三者的一些观点。

 

 

先说我自己的观点:

 

同理心:

能够换位思考,转换为用户视角,能以用户的利益立场看待问题;

场景感:

能够想象出用户在使用产品场景下的画面感,并可以根据时间进行推演(向前向后);

共情力:

能够体会用户在不同场景下使用产品的感受,并对其感同身受;

这三者之间,从同理心-场景感-共情力,层层包含,依次递进。

 

纯讲概念,大家不一定能理解。

今天我用自己平时收集到的小案例给大家来做下拆解,让大家看下在洞察用户真正需求上,它们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一、几个案例及解析

以下案例,大部分都是我自己的经历,或者是看到的比较有感触的事情~

 

1.和府捞面家的免费续面

园区里面有一家“和府捞面”,因为我经常去吃,被同事调侃我是他家股东。

哈哈,真实原因是因为北方人比较喜欢吃面食,再加上真的是距离办公楼最近吃饭的地方。

 

他家面的份量确实不太多,对我饭量一般的人,只能算是刚刚好。

有时候比较饿的时候,感觉会吃不饱,尤其是拌面类产品。

 

不过,和府家有个服务很好,就是可以“免费续面”。

 

 

到这里,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不挺好的,直接来份续面不就解决问题了么?

 

但是实际上,在过去2年多的时间内,我在一个人就餐情况下,只续面了1次。

 

首先,和府肯定是想真心让顾客吃饱的,很多时候还会提醒你是否要续面,肯定不会是一个噱头。

那原因究竟出现在哪里?

 

接下来,我以我自己作为“用户”的身份,来说下原因:

 

①续面,给的份量真的是有点多,点一份续面我只能吃下1/3,而剩余的就会被浪费,所以我心理就会有负担;

 

②一个人就餐情况下,这个续面的碗跟自己点餐的碗一样大,两个碗放一块,自己的饭量可能会引人侧目;

 

当然,多人就餐的情况下,续面我觉得就会非常合适,没有上述的这些顾忌。

 

以上案例中,如果和府能够观察或感受(同理心)到用户在一个人用餐时候(场景感)的心理负担(共情力),我想他可能会这么做:

 

——续面变为“少量”、“半份”、“标准份”不同档位可选,且匹配以不同碗的大小——

 

免费续面这个举措是用户第一的导向,但能否能让用户真正感受到,得需要很多产品细节。

 

2.喜家德饺子店的碗碟

同样还是园区内,在和府家的正上方有一家“喜家德饺子”。

嗯,这家我也经常去,当然还是因为北方人比较喜欢吃面食。

 

吃饺子呢,一般会需要蘸料和饺子汤,而这两样都需要碗碟来盛。

 

我发现他家的碗碟有个细节特别好,就是会有一个方向的边沿儿宽一些,如下图:

 

 

为何我说这个细节非常好呢?

 

回想下你平时就餐,服务员上菜时候,是不是一般都会这样拿碗和盘子,如下图:

 

 

这样的拿法,对大一些的碗或盘子还凑合,如果你喝汤用勺子而不是就着碗边沿儿的话。

 

但是对小的碗碟,如蘸料和饺子汤的容器,就会变得不一样了,因为容器小和浅,服务员的手指大概率就能触碰到内壁和底部(场景感)了。

试想下,如果你用餐时候,能够联想得到,心里是不是有点不得劲儿(共情力)。

 

喜家德他家的碗碟,增加了一个边沿儿(同理心),所以无论是服务员还是顾客自己,都会按照“引导”用手指捏这一个地方(场景感),顾客内心觉得就挺卫生的(共情力)。

 

他家还有不少细节做得挺好的。

例如进门会给独立装消毒湿巾、碗筷碟子透明消毒柜、服务员给筷子会用餐巾纸卷起来给你等等。

 

我想,喜家德肯定是会有专门的人,来发现用户的这些“小痛点”,然后用同理心-场景感-共情力,产生了这一个个暖心的产品细节。

 

3.企业微信群里发文档

前一周左右,部门有个培训,有些童鞋没能参与,在群里想要下培训的PPT。

 

讲师童鞋,直接就把267M的原版的PPT文件直接发到了200人大群。

 

我看到之后,赶快提醒撤回,并且建议转为在线文档。

 

 

为什么不建议这么做?

可能对计算机网络知识有一些了解的童鞋,马上就能反应过来什么原因。

 

这么大的文件,这么多人的并发下载(场景感),大概率会影响办公室的网络,导致其他人网络缓慢影响工作(共情力)。

 

在这个场景下,这个“用户”隐藏的比较深,不容易被洞察到,因为需要一些专业知识。

 

但是换个维度,企微或网管,是否可以围绕这个场景做一些限制举措(同理心),如果可以的话。

PS:

自己也是非专业,只是提个思路。

 

4.我给孩子准备学校用的东西

 

以上图中的2个场景,是我自己做的两个事情:

 

第一个图的内容是:

 

孩子上学用的新书,为了防止弄破,我老婆给其包了稍微硬质的塑料封皮。

 

然后,我去翻了的时候,发现每个角的地方(同理心),非常尖锐,如果不慎就有可能会划破小孩自己或其他人手指(场景感),可能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共情力)。

所以我就用剪刀一个个把它剪成了钝角。

 

第二个图的内容是:

 

孩子学校要求每个学生带个矿泉水瓶子的底和瓶颈,好像要做种植的小实验。

 

我自己用剪刀完成了对应的操作。

剪完时候,习惯性的发现(同理心),剪过的边沿儿处非常锋利,极容易割破手指(场景感),带来不必要的受伤(共情力)。

所以我就用打火机把这些边沿儿烧成了圆润的样子。

 

二、如何锻炼这3种能力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几乎发生在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你细心去观察的话。

 

这三种能力组合起来,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产品需求”,都可以发挥非常大的作用。

 

有人可能会有疑问,这些案例好像解决的都是一些小事情啊,对我们做大的产品能有用么?

 

这里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

当然有用。

 

产品都是由一个个功能需求组成的,而每个功能需求对应的都是一个个用户场景,只有这一个个需求被更好满足,才能最终让用户感受到成功的产品。

 

前几天,读了一本书,看到一家名叫美捷步(Zappos)公司的案例,这家公司对用户需求的洞察真可谓是极致,当然也做到了极致。

 

列举几个,大家感受下:

 

①每一位顾客在美捷步购买一双鞋子,会收到3双一模一样(尺码大中小)的鞋子,顾客可以在试穿之后,保留最合适的一双,其他两双退回来,且免邮费!

 

②顾客在365天内,如果你对鞋子有任何不满意,你都可以无条件退换,同样免邮费。

 

③变态的客服:

假如你在美捷步找不到自己想要的鞋,客服会至少为你提供3个同类网站(甚至包括竞争对手),让你找到自己想要的鞋子。

 

正在由于这一个个用户需求的极致满足,致使这家公司在2022年,被亚马逊以12亿美元收购了,一举刷新电子商务企业收购史上最高收购额的纪录!

 

那既然这几个能力这么有用,那如何才能拥有呢?

 

别急,我来告诉你。

 

1.同理心

这三个能力之中,最重要的当属“同理心”了,因为它是起点,也只有做到了换位思考,你才可以往下细的了解和感受。

 

要想具备“同理心”,必须从源动力入手,我对其做了两种分类:

 

 

1)内在:

善良/爱心

 

有一类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很为别人着想,注意别人的感受。

善良是他/她们的秉性。

 

另一类人,也是大部分人,他们对自己的亲人好友,做任何事情,肯定比其他“用户”要上心得多。

 

而我们需要的“同理心”,如果靠内在,大概率可能改善有限。

毕竟一个人一方面不容易改变秉性,另一方面也不能把所有“用户”都能当做亲人来对待啊~

 

所以,唯一一条路可走的,就是改变观念。

 

2)观念:

高级的利己=利他

 

可能会有人问,这个利他,不还是让我把其他“用户”当做亲人嘛~

 

不,之所以叫做观念改变,就是需要我们心态上把利他换算成利己,只有利益跟自己相关,大家才能切身为用户着想。

 

更多人之所以不会把利他轻易转变为是利己,其实更多是因为大家都重视短期收益,而不容易看见缥缈的长期收益。

 

这里,我分享下我自己底层的东西,供大家参考。

 

我的人生观、价值观:

《能量守恒定律》:

①做增值的东西,自己才能增值;付出与回报在足够长时间线上是成正比的;②成长是历练,是一次次蜕变的过程,痛苦但是增值的事;③自己的成长可以增值,而乐于分享、帮助他人这些付出,你最终能获得他人能量的反馈,才是增值渠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我觉得应该都能找到一个支撑项,将利他利己在长期上做一个转换。

 

2.场景感

当具备了同理心之后,场景感我觉得就容易多了。

它更多其实是想象力、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

 

这个我觉得其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平面上画出来(推荐纸/白板,这是我日常做的最多的事情),这样可以让大脑更专注于更重要信息处理,而不是一直在反复补充画面和细节。

 

后续会单独写一篇文章来讲解《场景还原能力》来详细介绍,这里不再展开。

 

03 共情力

有了同理心用户视角,你可以较容易把场景给还原出来,但是这时候你的画面中那个“用户”还不是你自己。

因为他这时候才是场景内的一个角色而已。

 

这时候需要做的就是,把自己再次代入到这个场景画面中,让用户开始活动起来,沿着时间线,对可能做的每一个动作结果进行感受,看看自己的喜怒哀乐,并记录下来。

 

这个就是共情力锻炼。

 

三、怎么运用这些能力

有人想,这三个能力概念,怎么锻炼也都知晓了。

那我是不是可以做一些牛的产品了?

 

我的想法是:

别着急,也急不来,可以先从这些事情做起。

 

1、开会能不能提前几分钟,把会议室的设备调试好?

能不能提前把会议的资料发给大家?

 

2、项目排期出现变化的时候,能不能知会到所有相关方?

 

3、你如果站在电梯/地铁门口,如果后边有人要下,能不能每次主动一些先出去再进来?

 

4、给别人承诺的事情,不要一而再再而三没有兑现?

 

5、别人IM上发的消息,可不可以不要已读未回?

 

6、一个一直打灯变道的司机或没有红绿灯的路口,你能不能第一个停下来让一让等一等?

 

7、需要排队的时候,不要想着插队?

 

8、给别人讲一件事的事情,能不能很容易把背景交代清楚?

 

9、做一个项目的时候,能不能不要只管RD,不管FE、QA?

 

10、考虑一个产品设计的时候,可不可以把客服的场景考虑进去?

 

……

 

从小事儿做起,先锻炼自己的同理心、场景感、共情力,慢慢你就能把一个个事情做到闭环,做到别人心中的靠谱。

PS:

后续,我也会展开写一些更多关于互联网产品大小不同颗粒度的案例。

 

产品,就是解决一个问题;产品经理,就是解决问题并创造价值的人。

 

产品经理应该具备这三个能力。

 

也许过去,有些人可能没有这个意识,也许有些人被环境所扰有心无力。

 

但我想说,产品经理,你需要做到用户第一,也只有你最容易做到。

 

与君共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