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亩优质枸杞产业化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6717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0亩优质枸杞产业化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1000亩优质枸杞产业化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1000亩优质枸杞产业化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1000亩优质枸杞产业化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1000亩优质枸杞产业化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1000亩优质枸杞产业化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1000亩优质枸杞产业化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1000亩优质枸杞产业化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1000亩优质枸杞产业化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1000亩优质枸杞产业化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1000亩优质枸杞产业化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1000亩优质枸杞产业化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1000亩优质枸杞产业化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1000亩优质枸杞产业化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1000亩优质枸杞产业化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1000亩优质枸杞产业化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1000亩优质枸杞产业化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00亩优质枸杞产业化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1000亩优质枸杞产业化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0亩优质枸杞产业化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000亩优质枸杞产业化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1000亩优质枸杞产业化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000亩优质枸杞产业化开发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项目概述

第一节概况

一、项目名称:

酒泉市大地青园林公司1000亩优质枸杞产业化开发项目

二、项目实施地点:

酒泉市肃州区下河清乡

三、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

四、项目建设年限:

2009年

五、项目负责人:

赵进儒

六、项目实施单位:

酒泉市大地青园林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第二节项目建设目的及意义

酒泉市大地青园林公司千亩枸杞产业基地项目建设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以循环经济思路实现产品多元化、效益最大化。

枸杞产业化项目以枸杞种植基地为中心,套种枸杞种植优质豆科饲料作物,将基地内种植的枸杞和豆科植物的产品分级处理,把粒大、色艳、饱满、有光泽受大众青睐、市场价格较好的大果采摘后晾晒或自动烘干做成干果或加工成粉,进一步提高产品品质;小果加工浓缩成浓缩汁或冻全粉,籽皮分离的产物提籽油,其残渣、废料通过有机饲料加工厂进行加工后做成有机饲料饲养养鸡场、养猪场等牲畜,牲畜的排泄物再通过有机肥料加工厂加工成有机肥做为枸杞种植基地的肥料,从而构建出一条完整的农业循环产业链条。

二是通过构建枸杞循环产业链,在周边土壤上种植野生植物白刺可以获得一系列的成本优势。

如枸杞果和白刺果一起加工,可以大大节约成本。

白刺果既可以生食,也可以熟食,容易加工成各种类型的特色食品,和枸杞一样可以酿酒,果核可以榨油,为绿色食品,保健品和药品的天然资源;枸杞与豆科饲料等配套种植,是对土地、有机肥、水资源、劳动力资源的综合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

枸杞种植基地的有机肥是利用饲养牲畜的排泄物自己生产加工而成,比市场采购价低40%等等。

因此,以循环经济思路、以产业化模式发展枸杞产业是合理利用滩涂,发展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另外,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也与国家农业产业政策是相互统一的。

2008年10月9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一系列农村产业化改革与发展的政策措施,其目的都是为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有利支持。

也是目前农村产业化经营过程中为解决分散的农户小生产参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找到了突破口,有利于加速农业生产的市场化,解决农户经营规模小与现代农业集约化要求之间的矛盾,提高农业生产率,从而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发展农业产业化就成了历史的必然。

通过实施该项目,必将带动周边农民积极的调整产业结构,为区域经济增长起到重要的作用。

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该项目的实施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该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依据。

项目的实施将为加快改造和调整传统农业结构进程,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三节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酒泉市千亩枸杞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第一期工程计划开发建设面积1000亩。

依据拟定的建设规模,确定主要建设内容为引进宁夏中宁县培育的枸杞新品种为大果、丰产、抗病虫、品质优良的宁杞1号、2号、3号三个品种作为本项目产业化发展的主要树种。

具体实施内容:

建立优质枸杞种植基地,建设配套的基础设施。

第四节项目区基本概况

一、区域位置

项目区位于北纬39°33′-39°40′,东经98°55′-98°58′,酒泉市肃州区东北60公里,312国道以北12公里处,下河清乡政府东北部8公里处,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的铁路线纵贯南北,与肃南县明花区、莲花乡交界地带。

二、自然条件

项目区地形、地貌:

南临石砾戈壁滩,东临茫茫沙漠,北与肃南县明花区风沙土接壤,西与国营下河清农场风沙土相连,地势平坦,南高北低,平均海拔1350米,坡度小于0.86/100,土质为沙、沾土、砾土地带,属于丰乐河积扇地貌。

据酒泉市气象站资料,该地区11月份至来年1月为西风,2月至10盛行东北风,春秋季风较大,一般风力在5-6级,最大达到9级以上,平均风速4.4M/S,最大风速28M/S.全年日照时数3288小时,日照率68%,日均8.6小时.太阳辐射总量145.6千卡/cm2,农作物生长期4-9个月,年平均温度8.2℃,极端最高温度41℃,极端最低温度32℃.全年无霜期150天,≥10℃的有效积温为3300℃,年平均降水量85.3mm,年蒸发量2511mm,最大冻土深度为1.32m,积雪深度0.16m.冬季寒冷,温差大,具有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特性.

灾害性天气主要有春末秋初的霜冻,夏季干热风,春季大风和沙尘暴以及夏初阶段的干旱,项目区气候特点概括为“气候干旱降雨少,蒸发强烈日照长,冬冷夏热温差大,秋凉春早多风沙”。

项目区水资源有:

一是丰乐河河水,多年径流量0.82亿立方米,年配水量400万立方米。

二是地下水是用水的主要资源,地下水埋深均在25-40米之间,井深80-120米,单井出水量40立方米/小时左右。

三、建设条件

项目区处在下河清乡级公路北端,距312国道12Km,项目区土壤类型为戈壁沙化型和部分盐碱型,沙砾以下有壤土30-50cm,地下水量自东远移,坡度为2-4‰,含水层厚度50m以上,植被均属荒漠类型和部分天然草场,成份比较简单,植被稀疏,多为耐旱种属,主要植物有红沙蒿、沙蓬、骆驼刺、麻黄等,天然草场中有芨芨草、冰草、茅芦、碱茅草等。

周边为绿州农业植被,主要是各种栽培作物、林木、果木和田间草。

供电电源为嘉酒电网,该网已与全国的大电网联通。

四、项目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期限一年。

2009年完成千亩枸杞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项目及种植任务。

五、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大地青园林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2000年成立的股份制公司,公司总资产达1000万元,是酒泉市园林开发规模较大的绿化施工单位。

近年来,承接了内蒙古额济纳旗生态广场、酒泉市新城区世纪广场、工业园区景观带等大型建设工程的绿化任务。

公司现有职工300人,年施工能力达600万元以上。

公司从园林绿化入手,在产业富民政策的感召下,积极参与生态环境治理,农业综合开发,枸杞种植业开发,为区域经济的腾飞做出了应有的努力。

截止目前,该公司已投入资金500万元,在下河清乡北滩养殖业基地开发种植区220亩,生态公益林1260亩,建成办公区250平方米,实验用房250平方米,硬化、绿化场区5300平方米,铺设通畅公路17公里,架设高低压线路8.3km,机井6眼,初步完成了渠、路等配套设施和场区供水、供电设施,为该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第一节项目建设背景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因地制宜,改善生态环境,实施农业综合开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已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合理布局生产力,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在提高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的基础上,以提高单位面积土地附加值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新技术为技术支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高效农业是我国农业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2008年10月份中共中央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重大意见又一次提出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这是项目的现实背景。

第二节项目编制的依据、指导思想及原则

一、项目编制依据

(一)甘肃省重点风沙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区可行性报告

(二)酒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三)农田水利工程规划

(四)酒泉市肃州区生态保护规划

(五)酒泉市肃州区防沙、治沙工程实施方案

(六)甘肃省重点风沙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指南

二、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

遵循综合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本着预防为主,集中连片,积极治理,科学利用项目区自然资源及水资源的原则。

通过项目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成千亩枸杞种植基地,加大植被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稳产、高产,改善项目区的生活条件,为农民开辟新的收入来源,达到生态和经济效益双赢的目的,努力实现项目区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在具体建设中要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先易后难,分类指导,实出重点,分步实施。

三、项目编制原则

(一)坚持生态效益第一的原则。

在抓好生态效益的同时,保证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步增长。

(二)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

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采取有效措施,杜绝一切破坏行为,全面保护好现有植被。

(三)坚持因地制宜,选择枸杞苗,相对集中连片的原则,保证成活率。

(四)坚持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原则。

(五)坚持节水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的原则。

通过结构调整,发展节水农业和节水灌溉技术,因水种植,把缓减地下水提取和改善生态环境相结合,将节余水用于生态建设。

第三章建设布局任务及内容

一、项目建设任务及内容

根据项目实施计划,1-4月完成基建配套项目;4-5月完成种植任务;6-10月完成基建及配套设施和养护管理任务。

完成1000亩优质枸杞基建配套工程及枸杞种植任务,实现当年种植,当年见效。

二、技术路线

考察了解了品质优良的枸杞品种宁杞1号、宁杞2号和宁杞3号三个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和养护管理技术;由中宁县售苗单位委派技术员于4月初至5月中旬蹲点技术指导栽培种植枸杞;选择达到出圃标准的一、二级壮苗进行带土移栽。

三、技术措施

(一)栽培方式

项目区处在风沙口的前端,气候干旱少雨,以灌溉为主的特点,枸杞栽植以大穴、密植、沟状的形式进行,尽量避免裸露地面在阳光下照射,保墒蓄水,为枸杞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二)苗木品种的选择

苗木选择高抗逆性、适地适树、品质优良、丰产早果,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栽培品种。

通过实地筛选,确定为宁杞1号、宁杞2号和宁杞3号三个品种作为当地的栽培品种。

(三)苗木规格

凡用于基地栽植的枸杞苗,质量必须达到“甘Q/LY12-85”规定的1、2级苗的标准,不符合标准的枸杞苗不能用于种植。

做到精挑细选,严把质量关,起苗后尽快运输栽植,随起随栽。

(四)树种配置

了解了树种的生物学特征特性后,必须要对树种进行合理的搭配,为了达到品质优良、抗病、抗虫和早果丰产的目的,栽培上必须要配置一定数量的授粉树,也就是要对宁杞1号、2号、和宁杞3号要进行合理搭配,相互授粉,达到较高的产品产量。

(五)技术标准

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按照“DB62/T167-92.DB62/T189-92”和“GB/T15776-1995”《造林技术规程》的有关技术标准,按照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在确保充分发挥经济效益的前提下,选择合理的密度栽植。

(六)苗木栽植

按照壮苗标准和技术规程要求,采用“穴栽法”:

30×30×30(cm);株行距:

40ⅹ80(cm),1株/穴,带土栽培

(七)栽植时间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实施种植。

本地区最适宜种植的季节是“春分”至“清明”移苗木最佳,在灌溉条件较好的区域,栽植可延迟到5月中旬。

气温在15-20℃,雨水充足,成活率高。

(八)管护

千亩枸杞种植后,禁止有害于枸杞生长的人畜活动,设专(兼)职护林人员加强管护,在“沙生植被”封育保护区,采取划界围栏封禁保护,设立标志牌、制定村规民约,加强宣传教育。

第四章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一、估算依据

1、本项目中土地开发建设施工和经济林苗木栽培以国家工程造价估算标准为依据,并按酒泉市主要工料人工费用相应指标规定执行,对地区差价进行调整。

2、甘肃省宁夏市林业种苗推广站提供种苗种植技术指导,酒泉市大地青园林工程有限公司组织实施,依据《甘肃省建设工程定额》和《甘肃省建筑工程定额地区基价》进行编制,并提供施工种植的有关技术资料。

3、定型设备依据厂家报价和市场询价。

4、本项目各段投资估算是参照《生态公益林、经济林费用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全国统一安装程序预算定额甘肃省地区基价DBJD25-07-96》酒泉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技术指标,并且结合参照酒泉市肃州区水利、电力、农业开发的实际工程决算审计标准作为估算依据。

以上资料也作为经济分析与评价的依据。

二、投资估算

本项目总投资估算1274.2万元。

其中:

固定资产投资861.2万元;建设期利息11万元;流动资金402.0万元;

详细投资估算见附表(一、二)

三、资金筹措

本项目申请国家农业开发资金800万元;建设单位自筹274.2万元;银行贷款200万元。

四、资金使用计划

本项目建设期为一年,总投资1263.2万元,其中:

固定资产投资额为:

861.2万元;流动资金投入为:

402.0万元,建设期当年全部投入。

第五章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根据千亩枸杞项目建设目的、规划要求和运行管理机制,从目前我市农业发展的实际现状来分析项目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都是十分明显的。

为了更客观实际地反映项目效益水平,仅对基地建成后的经济效益和运行成本做了一个初步的分析:

成本利润(第一年)

品种

产量

(株·年·斤)

产值(株·年)

15元/斤

成本(株·年)

0.4/株

利润(亩·年)

2081株/亩

面积

(亩)

纯利润

(万元)

宁杞1号

0.1

1.5

0.4/株

2289.1

350

80.1

宁杞2号

0.1

1.5

0.4/株

2289.1

300

68.7

宁杞3号

0.15

2.25

0.4/株

3849.8

350

134.7

合计

283.5

窗体顶端

成本利润(第二、三年)

窗体底端

品种

产量

(株·年·斤)

产值(株·年)

15元/斤

成本(株·年)

0.4/株

利润(亩·年)

2081株/亩

面积

(亩)

纯利润

(万元)

宁杞1号

0.2

3.0

0.4/株

5410.6

350

189.3

宁杞2号

0.2

3.0

0.4/株

5410.6

300

162.3

宁杞3号

0.25

3.75

0.4/株

6971.3

350

243.9

合计

595.5

通过以上利润成本的盈亏分析,可以直观看出其中几个方面的指标是客观的:

一是亩养护管理成本客观:

1、土地平整200元/亩;2、肥料投入300元/亩;3、养护管理300元/亩。

合计亩均当年成本为:

800元.

二是产量和产值估算也是客观的:

1、通过分级移栽的带土球壮苗定植后,苗木的正常生长不受影响,因此,当年可以见效。

2、通过加强管理后苗木生长到第二年或第三年后,苗木冠幅不断扩大,其产量也与日俱增,每株产量由原来的0.1斤/年增长到第二、三年的0.2-0.25斤;其产值也是在不断的增长,按现在市场价格,每市斤15元增至25元,那么,按最低价格收入计算,其经济效益也是十分客观的。

三是如果一期工程顺利实施后,二期工程既将产生循环效应。

枸杞的加工不但能产生较高的附加值,而且还能降低生产成本。

因此,千亩枸杞基地建成后,经济效益显著,市场潜力巨大,可以实现产品的多元化和效益的最大化,是发展特色农业的一条根本出路。

二、社会效益

(一)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大地青园林公司千亩枸杞种植基地建成后,当年见效,通过科学密植栽培,当年亩均产生经济效益2835元,为农业产业化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本项目建成后给当地群众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当地及周边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每年可给当地居民带来上千个季节性劳务输出岗位,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增加务工人员收入,稳定民心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千亩枸杞基地产业化项目不但能够活跃地方经济,实现产品多元化,而且也对周边地区实现农业产业化提供了一条有效可行的生产模式,因此,农业产业化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农业实现品牌效应,增强地方经济实力的有效途径。

三、生态效益

(一)本项目建设布局为酒泉市肃州区下河清乡北滩村,开发区土地广阔,地势平坦,具有中度的风沙为害,植被覆盖度低,如果项目建成后,可以有效的保护当地的农田环境不受风沙侵蚀,而且对当地生态环境起到了有效的保护作用,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二)项目的建成保护了基本农田,保护了国防通讯线路的畅通。

项目区两面环绕基本农田设施,一面靠近通往国防十号基地的铁路及光缆通讯线路,项目建成后有效的保护了周边环境地区不受风沙浸蚀的危害,而且还能有效改善当地空气质量,为周边发展农业生产发挥了较好的生态效益。

第六章主要保障措施

一、组织管理

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建成,大地青园林公司项目组决定聘请本市农、林、牧技术服务中心、水管站、土管所、农林场专家和技术人员到该项目区进行技术指导。

为了确保苗木的成活和品种纯正,项目组与售苗单位签订了供苗合同和技术服务合同。

为了确保项目区生产管理到位,我们划片,分区落实责任,层层签订经济目标责任书,做到具体事务责任到人,落实到人,管理到人。

二、技术措施

为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由甘肃省宁夏市中宁县售苗单位的技术人员对苗木栽植进行技术指导。

聘请酒泉市农林工程技术人员成立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各环节的技术指导与监督,签订目标责任书,确保项目的工程质量。

项目预先组织了劳动力对部分栽植区域进行了预先翻耕、施肥和客土改良措施。

同时还引进中国农科院中林研究所生产的ATP1号、2号生根粉,准备对苗木栽植前进行蘸根处理,保征苗木的成活率。

三、资金保障

截止目前,本公司自筹资金已全部到帐;银行贷款部分已经达成意向性协议,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当中。

为了确保项目能得到如期实施,拟向国家申请农业综合开发投资800万元,现通过论证和申请立项,望给予资金支持。

第七章风险分析

一、风险分析

通过对项目经济效益的客观分析,项目的建成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市场潜力巨大,该项目不但能够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能成为一项具有品牌效益的特色产业。

通过对项目成本和利润的盈亏平衡分析,得出本项目的经济效益十分看好,社会效益深远,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因此,本项目投资的风险相对较小。

二、盈亏平衡分析

通过分析计算,本项目的盈亏平衡点35%,即当生产能力达到设计种殖规模的35%时,项目就可保本,说明本项目有很好的抗风险能力。

本项目主要评价指标均高于行业基准值,财务净现值大于零,借款偿还能力较强,经济效益明显,项目财务效益分析是可行的。

第八章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与环境质量评价

一、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该项目区坐落在巴丹吉林沙漠的南缘,两面环绕沙漠,发展种植业既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又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项目区配置电源、水源,道路通畅,光照充足,没有土壤和空气污染,自然植被稀疏单一,是发展种植业的良好基地。

同时,我区现阶段正处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品牌产业发展的滞留期,对促进当地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都处在关键时期,因此,该项目也顺应群众的意愿,是农业产业化发展中有前瞻型、潜力型的较好项目。

二、环境质量评价

项目区远离工业区,是一块没有开垦过的处女地,那里空气质量良好,常年风力2-3级,光照充足,地下水源良好,是发展枸杞产业的理想场所。

第九章结论

本项目立项目的明确,论证严慎,组织机构和技术路线比较合理,经济效益显著,产业布局和自然条件优越性强,生产潜力较大,如果能较好的落实项目任务,可以以循环经济思路实现产品的多元化,效益最大化,是一项农业综合开发中的特色产业。

目前,实施本项目也符合我国的产业政策,也对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合理布局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项目符合国家有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发展具有规模化和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经济。

(二)项目符合国家对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思路。

依靠龙头企业带动,发展规模经营,实行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组织形式。

(三)本项目立足本地优势,依靠科技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形成规模经营。

项目本着龙头企业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配套服务功能的作用,采取现代企业的管理方式,可以把产业做大做强。

(四)项目经济评价指标良好,盈利能力、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经济评价可行。

最终的目的是让农民得到真正的利益。

(五)千亩枸杞农业产业化基地的建成,会使土地的产出率和农产品转化为商品率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农产品生产与市场有效的结合起来,以“龙头”企业来内联千家万户,外联两个市场,从而引导、带动、辐射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国家有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和规定,建设有必要,技术上可行,方案合理,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本项目是可行的。

因此,建议上级部门尽早批复实施,并能最大限度的给予资金支持和帮助。

 

项目投资估算附表一

流动资金投入总额(万元):

名称

单位费用

(元·m2·m3)

成本(亩·元)

总面积(亩)

总投资额(万元)

备注

土地平整

0.3元/m2

200*

1000

20

*每年费用

肥料

60元/m3

300*

1000

30

起苗、运输、栽植、施肥等

1.5元/株

3121**

1000

312

2081株/亩;

30×30×30(cm)**部分为每年费用

养护管理

0.6元/m2

400元/亩*

1000

40

*每年费用

合计

402

 

项目投资估算附表二

固定资产投入总额(万元):

名称

单位

数量

总成本(万元)

备注

苗木费

2元/株

2081000株

416.2

苗木成本

整地费

260元/亩

1000亩

26

机耕道路

50000元/Km

7Km

35

渠道

13000元/Km

7Km

91

晾晒场

60元/m²

2000m²

12

管护房及农工宿舍

1600元/m²

500m²

80

砖混结构

配电设施

12100元/Km

10Km

121

高低压电路

农机具

20000元/台

4台

80

总计

861.2

目录

Contents

第一章总论3

1.1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4

1.2建设单位概况4

1.3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的原则、依据和范围4

1.4项目概况6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市场分析7

2.1项目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8

2.2市场分析10

第三章项目开发计划,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19

3.1项目开发计划20

3.2建设规模20

3.3建设内容20

第四章生产技术及产品方案20

4.1油茶种植技术21

4.2油茶籽的综合利用27

4.3产品方案30

第五章项目选址30

5.1场址所在位置现状30

5.2场址建设条件32

5.3投资政策保障32

第六章节能、节水33

6.1节能33

6.2节水34

第七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37

7.1劳动安全、卫生37

7.2消防38

第八章环境保护39

8.1评价依据39

8.2环境保护40

8.3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42

第九章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42

9.1组织机构42

9.2人力资源配置43

第十章项目实施进度44

10.1建设工期44

10.2项目实施进度表45

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46

11.1投资估算46

11.2资金筹措47

第十二章财务评价48

12.1经济评价和效益分析依据48

12.2营业收入估算和成本费用分析49

12.3经济效益分析和评价49

12.4项目财务评价结论50

第十三章社会评价及风险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