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6816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62.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docx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docx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二月革命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结束了沙皇专制统治B•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之后形成了两个政权并立局面D•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2•列宁曾用“改良主义的方法”解决苏维埃俄国的经济发展问题。

这里“改良主义的方法”是指

A.工业化政策B.农业集体化政策C.新经济政策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3.1918年列宁曾说:

“我们原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分配。

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

”为改正这一“错误”;苏联开始实行()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农业集体化政策C.新经济政策D.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

4.20世纪30年代;一位莫斯科居民通过信件与友人联系时;他在寄信人地址栏中写的国名应该是

A.沙皇俄国B.苏维埃俄国C.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D.俄罗斯

5•俄国十月革命被称为“新时代的曙光”;是因为这次革命()

A、使俄国退岀第一次世界大战B、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使俄国成为工业强国D、建立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6.“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这里的炮声来自于()

A、斯莫尔尼宫B、莫斯科C、凡尔赛宫D、冬宫

7.电影《我的1919》描述了20世纪初顾维钧作为中国政府全权代表参加1919年巴黎和会的种种经历。

你知道他和哪一

个条约有关吗

8.在《凡尔赛和约》中;最能体现巴黎和会性质的内容是

A.德国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给法国B.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

D•禁止德国实行普遍义务兵役

C.德国海外殖民地被英美等国瓜分

9.一位参加和会的代表说:

“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

”他所说的“新秩序”是指(

A.两极格局B.华盛顿体系C.凡尔赛体系D.多极化格局

10.

;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有位西方学者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形势描述为“从和平走向战争”

A.经济危机的爆发、持续B.德日建立法西斯政权

11.帝国主义协约国召开巴黎和会的主要目的是

 

可见;国

这座纪念

A.总统选举的结果B.反法西斯斗争C.经济改革D.废除奴隶制度

15.2008年下半年;由美国金融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开始席卷全球;世界经济开始全面衰退。

为解决此危机;我们可以借鉴的历史经验是(

A•建立国际反法西斯同盟B.赫鲁晓夫改革C匈牙利改革D.罗斯福新政(2009宜昌中考)

16.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主要“新”在(

A积极推行“以工代赈”B、用改良而不是扩张的方法克服危机

C、采取国有化的形式D、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消除危机

17.戈林于1942年在庆贺希特勒生日的午餐会上曾说:

“唯一熟悉国会的人;就是我;是我放火把它点着了!

会纵火案是纳粹党蓄意谋划的;它是为了(

A夺取国家政权B驱散德国国会C让希特勒成为国家元首D打击德国共产党和进步势力

18.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于1970年在波兰华沙一处殉难者纪念碑前下跪;代表德国请求得到战争受害者的宽恕。

碑所纪念的殉难者是(

A塞尔维亚人B犹太人C法兰西人D希腊人

19.德国、日本、意大利三个法西斯国家的共同点是(

A•都迫害犹太人B•都对内实行恐怖统治;对外积极扩张

C•都利用了本国人民的复仇心理D•都是在经济危机打击之下建立的

20.某历史网站讨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正确的答案是(

A.确定一战后欧洲统治秩序的体系B.维护世界主权独立的体系

C.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D•维护世界和平的体系

21.右图是著名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与其直接

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俄国二月革命B.俄国十月革命

C.第一次世界大战D.第二次世界大战

22.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建立的标志是

A.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B.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C.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

D.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建设路线的确立

23.右图反映的是一个国际条约签字的场面;这个条约针对的是

A.土耳其B.德国

C.奥地利D.保加利亚

24.一战后;在华盛顿会议上签署的《九国公约》埋下的主要矛

盾是

A.英国和法国的矛盾

B.战胜国和战败国的矛盾

C.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D.帝国主义与被压迫民族和国家的矛盾

25.1930年;一位环球旅行的美国人在中国、苏联和英国分别看

到的景象是

A.中国战乱;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正热火朝天;英国遭受经济危机之苦

B.中国战乱;苏联在粉碎国内外敌人武装干涉;英国遭受经济危机之苦

C.中国进行国民大革命;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正热火朝天;英国在遭受经济危机之苦

D.中国战乱;苏联在粉碎国内外敌人武装干涉;英国在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

26.德国法西斯的暴行不包括

A.制造国会纵火案B.疯狂迫害犹太人

C.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D.在中国建立“死亡工厂”

27.右图是张伯伦正在挥舞着文件宣称“我们这一代的和平

已经得到保证”;这是由于

A.巴黎和会召开B.《慕尼黑协定》签订

C.轴心国集团的形成D.二战的结束

28.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是

A.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

B.英、法、美等国放弃了绥靖政策

C.意大利法西斯集团率先投降;削弱了法西斯实力

D.美、英等工业大国的参战;并提供了大量的物资援助

1、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A巴黎公社B俄国十月革命C俄国二月革命D德国十一月革命

2、引起中国五四运动的条约是

A《凡尔赛和约》B《四国条约》C《九国公约》D《辛丑条约》

3、国际联盟的实质是A、制裁侵略的机构B、维护和平的机构

C、被美国控制的工具D、帝国主义列强维护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秩序的工具

4、《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中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是一次分赃性质的会议的是

①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移交给日本②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

7、左图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欧洲形势

A一战前B二战后

C经济大危机时期D一战后

&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不同之处是

A.①②B.②③

5、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

A.根除经济危机和恢复经济的措施

C.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手段

6、美国罗斯福新政的作用不包括

A改变了资本主义私有制B

C恢复和发展了美国的经济D

C.①③D.②④

B.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的政策调整

D.资产阶级政府权力的空前加强

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干预经济的先河

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

③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④德国取消义务兵役制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A战后凡尔赛一一华盛顿体系的组成部分

B英法美三大国都参加的会议

C惩办战败国的会议

D都是为了猎取更多的利益

B对外进行侵略扩张疯狂扩军备战

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及其扩张.重新瓜分殖民地的需要

)以法西斯势力遏止共产主义向西蔓延扼杀捷克斯洛伐克革命

“波兰作为一个殉难者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更有利

.波兰的存亡对英国的利益无关重要

C.波兰被侵略后有利于德国进攻苏联D•帮助波兰维持独立会大量消耗英国国力

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有人称之为美国自建国以来所遭到的第二次大规模袭击;第

一次是指:

A、来克星顿枪声B、美国内战C、中途岛战役D、

珍珠港事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的以下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日本偷袭珍珠港②莫斯科战役战③欧洲第二战场开辟④斯大林格勒战役开始

A②④①③B①②③④C①④③②D②①④③标志着华盛顿体系最终瓦解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B.太平洋战争爆发

C.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D.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20、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而告结束的。

你知道这次大战的转折点是什么

吗?

A•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B•斯大林格勒战役

C.诺曼底登陆D•中国抗日战争胜利

2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英盟军为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发动了

A.诺曼底登陆战役B•阿拉曼战役C•斯大林格勒战役D•柏林战役

22、下列不属于贯彻《联合国家宣言》精神的战役是

A莫斯科保卫战B斯大林格勒战役C诺曼底战役D攻克柏林

23、在1945年雅塔会议上决定成立的;迄今仍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重大作用的国际性组织是

A国际联盟B华约C北约D联合国

24、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标志是

A•1945年9月;意大利投降B•1945年5月;德国签订无条件投降书

C•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D•1945年9月;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二、非选择题

21.电影《我的1919》中有这样一幕情景:

在一次国际会议上;中国政府代表顾维钧愤怒地说:

“日本在世界面前偷了整个山东省;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世界不能失去耶路撒冷……希望会议能尊重中国的合理要求;否则亚洲将有无数的灵魂在哭泣;世界也不会得到安宁!

”依据上述情景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1)这幕电影展示的是哪一次国际会议?

这次国际会议召开的目的是什么?

(4分)

(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国在这次会议上提出的要求是什么?

这一要求最终是否得到满足?

对于会议

结果中国人民是如何反映的?

(6分)

(3)中国今天的外交与之相比有着天壤之别;对此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2分)

22•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美、英、法、日等国的工业生产分别下降;情况

如下表:

美国

英国

德国

法国

日本

46.2%

28.4%

40.6%

16.5%

8.4%

材料二: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制度的新应用。

材料三:

我们要求得到领土和土地(殖民地)来养活我们和迁移我国过剩的人口……德意志民族是最优

秀的民族;有权统治世界……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

(1)这场大危机中;遭受打击最严重的是哪两个国家?

(2分)为挽救危机;这两个国家各采取了什么措施?

(4分)你认为哪一种是明智的选择?

(2分)

(2)材料二中“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这一目标能否实现?

(2分)你怎样理解材料

二中“旧民主制度的新应用”的含意?

(2分)

(3)材料二中的美国总统是谁?

你能感受到他怎样的人格魅力?

历史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你认为

学习历史对自己的成长有何帮助?

(6分)

23.材料一:

……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材料二:

“1789年起;每逢总统就职典礼的全国性日子;人们都要赋予为合众国作出贡献的新的意义……在华盛顿就职时;人民的任务是创立和熔铸成为一个国家。

在林肯就职时;人民的任务是维护这个国家;使

它避免从内部发生分裂。

今天;人民的任务是挽救这个国家及其制度;使它避免因外部因素而瓦解……八年前;当这个共和国的生命似乎有命中注定的恐惧而停止时;我们已经证明这不是真的。

我们处于恐惧之中。

但是;我们采取了行动;我们迅速大胆果断地采取了行动”一一罗斯福总统就职演说(1941年1月20日)

(1)材料一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的一种什么现象?

(2分)

4分)

(2)结合材料二和史实分析华盛顿、林肯在历史上分别面对什么重大的政治任务?

3)罗斯福所说的“八年前的恐惧”指的是什么?

(2分)为解决这一恐惧采取了什么措施?

(2分)取得了怎样的成效(5分)

4)针对“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采取了什么措施?

(3分)

24、法西斯政权是世界上最残暴、最野蛮的政权;它的产生及存在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阅读关于法西斯主义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德日法西斯兴起的共同历史背景是什么?

(2分)

(2)德日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政策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2分)

(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德国法西斯暴行的历史事件;(至少2项)。

并根据暴行谈谈你的内心感

受。

(2分)

25、“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角逐移到了会议桌上;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相继召

开;新的国际体系建立起来。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帝国主义在会议桌角逐的结果是什么?

(1分)

(2)构成这一体系基础的两个条约是什么?

(2分)

(3)“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你如何理解?

(3分)

⑷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有何相同点?

(2分)(至少写出两点)

26、(10分)材料一:

一一叹交易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一一罗斯福1933年就职演说

材料二、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

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一一罗斯福

请回答:

⑴材料1演说反映了什么时期的什么情况?

(2分)

⑵面对这种情况;美国采取了什么措施?

(1分)结果如何?

(2分)

⑶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罗斯福实施这些措施的实质、特点和目的各是什么?

(3分)

⑷材料2中罗斯福说“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这一目标能否实现?

(1分)

为什么?

(1分)

27、(10分)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遭受了沉重打击;见下表:

类别

美国

德国

日本

资本主义世界

工业生产下降

50%

40.2%

32.5%

1/3

对外贸易缩减

75.7%

70%

50%

2/3

失业人数

约1700万

600——800万

近300万

3000万以上

年份

1932

1932

1931

请回答:

⑴这次危机首先爆发于哪个国家?

(1分)概括说明这次危机的主要特点。

(3分)

⑵为摆脱危机;美国、德国、日本各采取了什么方式?

(2分)

⑶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2分)

28、(8分)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谇军事的或经济的。

请回答:

⑴上述材料的名称及发表时期?

(1分)它的签署标志着什么?

(1分)

⑵这一组织形成后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

(1分)

⑶材料中“三国同盟成员国”是指哪三国?

(3分)

⑷这一文件签署后采取的重大行动中政治、军事各举一例。

(2分)

29。

材料一1921年春;苏俄发生大面积的灾荒;三千多万老百

姓挣扎在饥饿的边缘……然而;这个政策引起了农民的不满;一些富农甚至借机拿起了武器。

连十月革命中布尔什维克的坚强堡垒——喀琅施塔得的水兵们也支持农民的要求。

——《大国崛起》

材料二(经济大危机下)千百万人只因像牲畜那样生活;才免予死亡。

宾夕法尼亚州的乡下人吃野草根、蒲公英;肯塔基州的人吃紫罗兰叶、野葱、勿忘我草、野莴苣以及一向专给牲口吃的野草。

城里的孩子妈妈在码头上徘徊等待;一有腐烂的水果蔬菜扔出来;就上去同野狗争夺。

……

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这个政策”是指什么政策?

为了挽救材料中描述的危机苏俄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这一措施有何特点?

(4分)

(2)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具有怎样的特点?

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

(4分)

(3)面对材料二中的危机美国政府采取了什么对策?

这一对策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分)

(4)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回答;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2分)

三、非选择题1语言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武器;她会给处于绝望中的你带去重头再来的勇气;她会

给你再接再厉的信心;她会给你勇往直前的斗志!

以下的一些话曾经给一个国家、民族带来希望、勇气;

请你写出说这些话的伟大人物:

(1)Theonlythingwehavetofearisfearitself.

(2)Theunionmustandshallbepreserved.

2、写出与提示相对应的事件(4分)

(1)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一一

(2)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一一

(3)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新秩序的体系一一

(4)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统治新秩序的体系一一

3.某校准备编排一出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剧。

为了增强演员的感性认识;学校资料室提供了《斯大林格勒大血战》、《诺曼底登陆》、《闪击苏联》、《血染珍珠港》和《突袭波兰》五部资料片。

担任导演的小玲要将这些片子准确的分配给演员作参考。

(10分)

(1)张兰将扮演德国人海德曼;剧中他将用波兰语播发一则颇具煽动性的声明;宣称德国是波兰的敌人;还用侮辱性的语言辱骂了德国。

随即他指挥德军攻入波兰。

小玲应将《》分派给他。

这一事件标志着<

(2)李明将扮演苏联人米佳;剧中他沉痛地说“由于敌人的狡猾和我们放松了警惕;

1941年6月22日晨;我们的上万名官兵在睡梦中被炸死;顷刻之间我们就损失了飞机1200架;大片国土沦丧。

”小玲应将《分派给他。

这一事件标志着。

_

(3)赵祥将扮演美国人约翰;剧中他和战友们正在享受假日和煦的阳光;突如其来铺

天盖地的狂轰滥炸;使他和战友们的鲜血染红了大地。

幸存的他说“我们将永远记住1941年12月7日这个该诅咒的日子。

”小玲应将《》

分派给他。

这一事件标志着。

(4)杨勇将扮演苏联人伊凡;剧中他兴奋的宣布:

“这场战役使德国侵略者损失惨重;

丧失了战场的主动权;我们将转入反攻。

”小玲应将《》

分派给他。

这一战役的影响是0

(5)王兵将扮演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剧中他说:

“我们克服了巨大困难;盟军已于

1944年6月6日突破了德国的大西洋防线;法西斯德国离灭亡不远了。

”小玲应

将《分给他。

这一事件的影响是。

九下二、三单元检测题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A

D

C

B

A

D

C

B

A

D

C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A

A

C

C

D

D

B

B

A

A

D

D

、非选择题

26、(8分)9(1分)结果:

凡尔赛一一华盛顿体系

(2)(2分)《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

(3)(3分)①都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②巴黎和会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秩序。

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因此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

如(2分)(至少写出两点)①少数帝国主义国家操纵②都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③均损害了中国主权④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⑤帝国主义国家凭借实力重新瓜分世界

⑥形成了大国主导下的新的世界体系;⑦形成了大国主导下新的世界体系

26、(10分)9(2分)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期美国经济衰弱的情况

⑵罗斯福新政;(1分)结果是经济恢复和发展;稳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2分)

⑶新政的实质:

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的政策调整;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即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分)

新政的特点: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1分)

根本目的:

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直接目的:

消除经济危机(1分)

⑷不能;(1分)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1分)

27、(10分)⑴国家:

美国(1分)

经济危机的特点:

波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

(3分)

3(2分)对策:

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

⑶影响:

美国罗斯福新政保留了传统的民主政治。

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随着二战的扩大;美国参加

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2分)

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后疯狂扩军备战;迅速形成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成为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

28、(8分)⑴名称:

《联合国家宣言》

时期:

二战(1942、1、1)(1分)

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

(2分)

标志: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1分)

⑵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1分)3(3分)德意日

攻克柏林;苏联对日参战(1分)

⑷政治:

雅尔塔会议(1分)军事:

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战役;

5.

(1)《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2)《闪击苏联》苏联卫国战争开始(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3)《血染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4)《斯大林格勒大血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5)《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分)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

(1分)特点:

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

(2分)

(2)特点:

片面发展重工业;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强调用行政手段来干预经济;

把一切经济生活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

(2分)消极影响:

造成经济部门发展的严重失调和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等问题。

(2分)

(3)实施罗斯福新政;(1分)特点:

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

(2分)(4)立足本国国情;从实际出发实行改革;以促进经济发展;解放思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注意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等。

(2分)(符合题意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