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营养指导与疾病预防徐.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8696848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PPT 页数:172 大小:4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膳食营养指导与疾病预防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2页
膳食营养指导与疾病预防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2页
膳食营养指导与疾病预防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2页
膳食营养指导与疾病预防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2页
膳食营养指导与疾病预防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2页
膳食营养指导与疾病预防徐.ppt_第6页
第6页 / 共172页
膳食营养指导与疾病预防徐.ppt_第7页
第7页 / 共172页
膳食营养指导与疾病预防徐.ppt_第8页
第8页 / 共172页
膳食营养指导与疾病预防徐.ppt_第9页
第9页 / 共172页
膳食营养指导与疾病预防徐.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2页
膳食营养指导与疾病预防徐.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2页
膳食营养指导与疾病预防徐.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2页
膳食营养指导与疾病预防徐.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2页
膳食营养指导与疾病预防徐.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2页
膳食营养指导与疾病预防徐.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2页
膳食营养指导与疾病预防徐.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2页
膳食营养指导与疾病预防徐.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2页
膳食营养指导与疾病预防徐.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172页
膳食营养指导与疾病预防徐.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172页
膳食营养指导与疾病预防徐.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172页
亲,该文档总共17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膳食营养指导与疾病预防徐.ppt

《膳食营养指导与疾病预防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膳食营养指导与疾病预防徐.ppt(17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膳食营养指导与疾病预防徐.ppt

第七章膳食营养指导与疾病预防中国医大一院徐甲芬,第一节膳食营养指导和管理概论,一、作用:

传递理念、养成习惯、预防疾病二、主要内容:

选择、计划、评价与改善,第四节膳食与营养缺乏病预防,第一部分概述营养缺乏病的概念:

是指长期严重缺乏某一种或多种营养素而造成机体出现各种相应的临床表现或病症。

营养缺乏病的分类按年龄、按病因、按营养素种类进行分类。

营养缺乏病的病因,1.食物供给不足2.食物中营养素缺乏:

天然食物中某些营养素缺乏;饮食方法不当。

3.营养素吸收利用障碍4.营养素需要量增加5.营养素破坏或丢失增加,营养缺乏病的诊断诊断依据膳食史调查体格检查生理生化分析临床表现试验性治疗,BMI应用及判定标准:

BMI=体重(kg)身高(m)2世界卫生组织BMI的划分:

18.524.9为正常范围;25.0为超重;18.5为低体重(营养不良);25.029.9为肥胖前期;30为一级肥胖;35为二级肥胖;40为三级肥胖。

BMI应用及判定标准,亚太地区BMI:

18.5为体重过低;18.522.9为正常范围;23.0为超重;23.024.9为肥胖前期;25.029.9为一级肥胖;30为二级肥胖。

我国BMI:

18.523.9为正常范围;18.5为体重过低;24.027.9为超重;28为肥胖。

BMI的意义是评价18岁以上成人群体营养状况的常用指标。

它不仅较敏感地反映肥胖程度,而且与皮褶厚度和上臂围等营养指标的相关性也较高。

治疗与预防治疗原则的要点:

针对性强、剂量适宜、全面思考循序渐进、食物为先、勿急于求成。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加强公共卫生指导,采用合理营养与均衡膳食。

预防措施普及营养知识;指导食品消费;改善食品供应;有针对性地预防。

食物、营养和关爱,是预防营养不良的常规措施的第一步。

解决好食物与营养、健康与营养、护理与营养是预防原发性营养缺乏病的关键。

营养缺乏病的发生过程,1.饮食营养供给不足2.组织中营养素缺乏:

发生的快慢取决于营养不良的程度;营养素贮存量的大小;身体对主要营养素的需要量。

3.生物化学变化4.功能的改变5.形态的改变:

如皮肤、眼结膜等。

第二部分常见营养缺乏病预防,一、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EM)

(一)PEM概念:

是由于蛋白质和能量摄取不足引起的营养缺乏病。

多数由贫困和饥饿引起.目前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二)病因摄入不足;需要量增多;消耗增加,(三)易感人群,婴幼儿,尤其是早产儿或未得到良好喂养的小儿。

由于各种原因,使食物摄入量不足,体重减轻的人群。

住院病人,尤其是外科病人、胃肠道疾病和消耗性疾病的病人。

(四)生化和代谢的改变,短期蛋白质和能量摄取不足的改变:

机体首先动员体内的能量储备来满足重要器官的能量,并重新分布体内的蛋白质,其结果为体重减轻、负氮平衡。

长期蛋白质和能量摄取不足的改变:

体内激素水平和身体成分发生明显改变体重明显下降、各组织器官明显萎缩负氮平衡和一系列代谢紊乱。

(五)分型和临床表现1.水肿型:

以凹陷型水肿和血浆蛋白低下(30g/L)为主要特点,体重在标准体重的60%80%之间,主要表现为水肿、腹泻,并可伴发感染、生长发育迟缓、毛发改变、表情淡漠和疲乏无力等。

与蛋白质摄入不足有关。

2.干瘦型:

由于能量严重摄入不足,导致病人的体重低于标准体重的60%,病程长者身高也会低于相应的标准。

主要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消瘦乏力、贫血、抵抗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和智力发育落后等。

重者全身似皮包骨,外形似“小老头”。

3.混合型:

介于上述二型之间,体重低下,且有水肿等。

病人的体重低于标准体重的60%。

4.低体重:

属于亚临床型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

病人的体重在其标准体重的60%80%之间,血浆蛋白减少。

此型比临床上已经明确诊断的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更多见。

5.营养性侏儒:

病人的体重低于标准体重的60%,身高别体重明显低下,其表现为生长滞后;患儿年龄别体重轻,但因其身高也成比例减少,故身材尚匀称。

但与同年龄H、W标准比较,可发现差距。

(六)诊断,1.一般状况2.膳食史3.个人史与既往史4.体格测量:

身高、体重以及形态学检查:

如毛发、口腔黏膜、皮肤、肝脏等。

5.实验室检查:

TP、ALB、HGB、TFN、肌酐/身高指数、氮平衡等。

(七)治疗加强护理消除病因调整饮食(应循序渐进)(八)预防合理膳食;定期监测;加强锻炼;早诊断、早治疗、增强免疫力。

(九)纠正Pro-Q营养不良时,补充蛋白质和能量的原则1.逐步增加:

2.蛋白质和能量同时补充,同时兼顾病人的饮食习惯。

浮肿型多补充蛋白质,消瘦型多补充能量。

3.尽量保证母乳喂养:

二、维生素A缺乏病

(一)病因1.摄入不足2.吸收利用障碍3.需要量增加4.代谢障碍5.其他营养素的影响6.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药物的影响,

(二)主要临床表现,1.眼部症状:

出现最早

(1)干眼病眼部不适、发干、有烧灼感、畏光、流泪等;重者球结膜失去光泽和弹性,浑浊,有皱褶,并可见具有特征性的“毕脱氏斑”。

(2)夜盲症(3)角膜软化角膜干躁、角化,失去光泽,甚至发生溃疡、穿孔,导致失明。

2.皮肤:

粗糙、干躁、脱屑、毛囊过度角化、可伴有皱纹,称为(蟾皮症),严重者呈鱼鳞状。

3.骨骼系统:

在儿童可见骨骼生长停滞,发育迟缓。

齿龈增生角化,易患龋齿等。

4.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易患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粘膜感染。

5.影响生殖系统功能和胚胎发育,(三)诊断,诊断依据1.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2.暗适应能力测定3.生理盲点:

较敏感,缺乏时此盲点扩大4.眼部印迹细胞学法5.眼科检查6.尿液上皮细胞检查,维生素A营养状况的评价程序1.一般状况2.膳食史3.个人史与既往史4.体格检查:

皮肤、眼部暗适应能力测定、生理盲点、毕托氏斑等。

5.实验室检查: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尿液上皮细胞检查等。

(四)治疗原则1.消除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2.补充维生素A(制剂+食物)3.眼部病变治疗4.补充维生素E和锌等5.食品强化,(五)预防措施,1.多用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2.监测易感人群的维生素A的营养状况3.口服维生素A制剂4.选用维生素A强化食品,(六)维生素A主要食物来源动物性食品(肝脏、鱼类、蛋类、畜禽肉类、奶类及其制品);深色蔬菜(西兰花、胡萝卜、菠菜、生菜、番茄、红薯等)及水果(芒果、橘子等)。

三、维生素D缺乏病

(一)常见病因1.阳光照射不足缺乏的主要原因。

2.维生素D和钙、磷摄入不足。

3.维生素D和钙、磷吸收障碍。

4.其他:

肝、肾疾病,抗癫痫药物的使用,

(二)临床表现1.佝偻病:

(1)神经精神症状:

为初期的主要临床表现.可有多汗(尤其入睡后头部多汗)、夜惊、好哭(易激惹)、枕秃或环形脱发等。

(2)骨骼表现:

囟门闭合延迟、方颅、齿列不齐、肋骨串珠、赫氏沟、鸡胸、漏斗胸、“X”形腿、“O”形腿、手镯、脚镯等(3)其他:

发育不良、神情呆滞以及手足搐搦等。

2.骨软化症:

表现为骨痛、肌无力和骨压痛。

在肌无力和骨痛同时存在时患者的步态可呈“鸭步”或称“企鹅步态”。

重者可出现脊柱压迫性弯曲、身材变矮和骨盆变形等。

个别患者会出现自发性多发性骨折。

本症多见于妊娠、哺乳期妇女和老年人.,(三)佝偻病与骨软化病的判定标准,1.佝偻病:

神经精神症状、骨骼变化、碱性磷酸酶改变、X线改变。

2.骨软化病:

骨质软化、骨骼变形、行动不便、骨折、X线改变。

(四)维生素D缺乏判定标准,1.一般状况2.膳食史3.个人史与既往史4.临床表现(症状与体征)5.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与X线检查):

详见技能114页表2-11和117页表2-13,四、治疗和预防应遵循“关键在早,重点在小,综合治疗”的原则。

提倡母乳喂养、早晒太阳、注意维生素D以及钙、磷食物的摄入。

四、维生素B1缺乏病,

(一)维生素B1缺乏的主要原因1.摄入不足2.吸收利用障碍3.需要量增加4.抗硫胺素因子5.慢性酒精中毒(酗酒使VB1摄入减少,吸收及利用率降低),

(二)维生素B1摄入不足的主要原因成人偏食或加工方法不当;儿童未及时添加辅食或乳母营养缺乏。

(三)临床表现,1.亚临床型:

疲乏无力、烦躁不安、头痛、食欲不振、下肢酸软无力等。

2.干性脚气病(神经型或脑型)3.湿性脚气病(心血管型)4.混合性脚气病5.婴儿脚气病(急、重、死亡率高)维生素B1缺乏脚气病,(四)治疗(祛除病因、补充维生素B1)(五)预防(改良加工方法、调整膳食结构、注意易感人群、食品强化),五、维生素B2缺乏病,

(一)主要病因摄入不足吸收利用障碍需要量增加药物影响

(二)临床表现舌炎唇炎和口角炎脂溢性皮炎阴囊炎眼部症状(维生素B2与维生素A一起参与感光作用),(三)“口腔生殖症候群”的表现特征由于缺乏维生素B2,患者可同时出现口腔和生殖系统症状,表现有唇炎、口角炎、舌炎、鼻及睑部的脂液性皮炎,男性有阴囊炎,女性偶见阴唇炎。

(四)治疗(食物补充、维生素B2制剂、对症、纠正偏食习惯)(五)预防(注意食物的合理搭配和烹调方法、进行营养干预),六、维生素PP缺乏病(癞皮病),

(一)病因:

摄入不足;吸收利用障碍;需要量增加。

(二)癞皮病的“三D”症状:

即皮炎、腹泻和痴呆。

(三)癞皮病皮肤损害的主要特点本病特有的皮疹往往发生于身体的裸露部位和外伤淤血部位及衣服紧窄部位等。

局部表现为:

呈对称性、鲜红或紫红色、实质性肿胀的斑片,形态酷似晒斑。

重者可见大疱、糜烂、结痂和继发感染,好转后可留有色素沉着,并且皮肤增厚、粗癞。

(四)癞皮病的前期表现:

非特异。

可有倦怠乏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以及精神和情绪的改变。

(五)治疗(食物补充、复合维生素B制剂和酵母、对症治疗)(六)预防(合理调配、加工;食品强化),七、维生素C缺乏病,

(一)病因摄入不足需要量增加吸收障碍药物因素

(二)临床表现(长期缺乏导致坏血病)1.一般症状2.出血症状3.贫血4.骨骼症状5.其他症状,(三)机体维生素C储存状态的评价指标及判断标准1.毛细血管脆性实验(束臂实验):

在前臂曲侧面肘弯下4cm处,画一直径5cm的圆圈,按常规测血压的方法,使压力维持在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8分钟,解除压力5分钟后观察圆圈内新出血点的数目。

可反应毛细血管的受损程度。

新出血点数:

成年男性5个,女性和小儿10个,为束臂实验阳性。

2.血浆及白细胞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血浆维生素C水平受到近期饮食的影响,而白细胞中维生素C水平反应组织中的含量,即体内的储备水平。

血浆维生素C11.4mol/L(2.0mg/L);白细胞中的维生素C2g/108细胞为缺乏.此指标实用、可靠。

3.维生素C负荷实验:

口服维生素C500mg,收集服后4小时尿作维生素C测定,用于评价组织维生素缺乏。

维生素C排出量3mg为正常;13mg为不足;1mg表示缺乏。

4.治疗实验:

本病用维生素C治疗有显著疗效,其结果可用以辅助诊断。

(四)治疗及预防(食物补充、维生素C制剂、对症治疗、调整膳食结构、改进烹调方法、纠正偏食习惯)(五)主要食物来源:

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辣椒、油菜、韭菜、鲜枣、猕猴桃、鲜橙、山楂等。

八、叶酸缺乏症,

(一)病因1.摄入不足:

长期素食、偏食、烹调方法不当等。

2.吸收障碍:

长期腹泻、呕吐、肠炎和短肠综合征等。

3.需要量增加:

妊娠妇女、生长发育期的儿童以及患有溶血性贫血和癌瘤等。

4.药物因素:

(二)导致叶酸摄入不足的常见原因营养不良、偏食、婴儿喂养不当、食物烹调过度、急慢性感染和食欲减退等。

但是在临床上单纯由于摄入不足引起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则少见。

(三)临床表现一般表现:

皮肤黏膜苍白、乏力、易疲倦、头晕、劳累后心悸气短等。

消化道症状:

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等。

造血系统表现:

轻度黄疸、口唇及睑结膜苍白、毛发细黄无光、轻微浮肿,并且常伴有感染和出血倾向。

(三)临床表现,成人: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中老年人:

智力退化性综合征;婴幼儿: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发育缓慢、精神萎靡、胃肠不适等。

(四)与缺铁性贫血的鉴别:

前者为大细胞性贫血;而后者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根据血象及骨髓象可予以鉴别。

(五)叶酸的食物来源及补充1.来源:

鸡肝(1172.2g/%)、猪肝、羊肝、鸡蛋、黄豆粉、绿豆、豌豆、花生、核桃、香菜、茴香、茼蒿、苋菜、蒜苗等绿叶蔬菜及紫菜、竹笋、番茄、菜花等。

2.补充:

口服叶酸510mg,每日23次,如同时缺乏维生素B12,则需同时注射。

(六)维生素B12的食物来源及补充来源:

瘦猪肉、猪肝、猪肾、鱼、香菇、大豆、鸡蛋、牛奶等。

补充:

每次500g,每周2次,肌注;也可口服维生素B12片剂500g,每日1次。

九、钙缺乏,

(一)病因1.摄入不足:

摄入的食物含钙量低。

2.吸收减少:

消化系统疾病或老年人。

3.需要量增加:

婴幼儿、青春期、孕妇和乳母、老年人、特殊环境作业。

4.维生素D摄入或合成不足。

(二)影响钙吸收的因素1.促进因素:

维生素D、适量的蛋白质(其中的某些氨基酸)、乳糖、适宜的钙磷比例、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

2.抑制因素:

植酸盐、草酸盐、膳食纤维、鞣酸和多酚类物质.,(三)婴儿手足搐搦症的临床表现,本病多见于1岁以内的婴儿,常突然四肢抽动、两眼上翻、口唇发青、知觉暂时丧失,严重时发生喉头肌痉挛,甚至呼吸困难、窒息等。

(四)成人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骨脆性增大,脊柱压缩、易碎、易变形,易发生压迫性骨折及疼痛。

(五)治疗婴儿手足搐搦症:

钙剂+维生素D;成人骨质疏松:

合理膳食+适当运动;骨折者需手术。

(六)预防合理膳食、多用含钙丰富的食物、增加户外活动、特殊人群补充钙制剂。

十、铁缺乏与缺铁性贫血

(一)铁缺乏的病因摄入不足:

偏食、挑食。

膳食中铁的生物利用率低机体对铁的需要量增加某些疾病的影响:

如慢性胃炎、腹泻等。

(二)临床表现1.常见症状:

面色、口唇及睑结膜苍白,乏力和心慌气短等。

2.影响身体发育与智力发育:

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及学习能力下降。

3.体力下降:

活动和劳动能力下降。

4.机体免疫力和抗感染能力下降。

5.严重缺铁性贫血者可发生消化道黏膜改变,导致各部位炎症发生,如口角炎、舌炎等。

6.毛发干枯、缺少光泽,指甲变薄、脆重者变平,甚至出现反甲。

7.神经精神异常:

可见神经痛、末梢神经炎和异食癖等。

8.抗寒能力下降9.其他:

月经紊乱、吞咽困难或吞咽时有梗塞感。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机体铁缺乏发展到贫血经历三个阶段:

即贮备铁缺乏期、红细胞生成铁缺乏期和缺铁性贫血期。

诊断标准:

血色素(HGB)、血清铁(SI)血清运铁蛋白饱和度(TS)、血清铁蛋白(SF)、铁剂治疗等。

鉴别诊断,(四)治疗早期、对症、除病因、食补或强化食品、铁制剂。

(五)缺铁性贫血的预防措施科学膳食、纠正偏食习惯、开展食品强化、高危人群含铁制剂的补充、提高食物铁的利用率。

(六)含铁丰富的食物,动物血、肝脏等内脏、大豆、黑木耳、红小豆、黑芝麻、枸杞、桂圆、山楂、红枣、花生、核桃等。

十一、锌缺乏病,

(一)主要病因1.摄入量低:

食量少或偏食。

2.利用率低:

膳食中存在干扰因素。

3.需要量增加:

妊娠、哺乳、生长发育期儿童、重体力劳动以及烧伤、手术、严重感染、肾脏疾病、TPN等。

4.吸收障碍:

肠炎、腹泻、短肠综合征,

(二)临床表现1.生长发育障碍:

主要影响生长发育期的胎儿、儿童和青少年。

孕期锌胎儿生长发育障碍与畸形;出生后锌侏儒症。

2.性发育障碍与性功能低下:

青少年锌生殖器幼稚型,第二性征发育障碍;成人锌性欲减退、阳痿等。

3.味觉及嗅觉障碍:

异食癖和食欲下降。

4.伤口愈合不良:

锌能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及胶原的合成,以及上皮细胞的增生,促进伤口愈合。

5.神经精神障碍:

锌脑功能受影响,导致精神萎靡、嗜睡、幻觉和欣快感;小脑功能受损共济失调。

6.免疫功能低下:

锌免疫腺体发育不全T细胞易感染。

7.皮肤:

患者可表现为面色苍白、具有明显的贫血貌,长期缺锌可出现“匙状甲”,还可出现口角炎、舌炎、皮炎、腹泻、脱发等。

8.胎儿生长障碍与畸形:

如无脑儿、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等。

(三)诊断(非特异)(四)治疗:

含锌制剂、食补、食品强化、医治原发病。

(五)原发性锌缺乏的预防措施1.调整膳食结构,多用含锌丰富的食品:

如贝壳类海产品、动物内脏、畜类的瘦肉、硬果类等。

2.对于高危人群可给予含锌制剂或锌强化食物。

十二、碘缺乏病

(一)碘缺乏的危害:

碘缺乏对个体的损害取决于缺碘的程度、持续时间、机体所处的发育阶段以及机体对缺碘的反应性。

碘缺乏对人类的最大危害是造成下一代不同程度的脑发育障碍。

(二)碘缺乏的原因:

环境碘缺乏水、植物和动物缺碘地甲病,而高钙、高氟、缺硒等为辅助因素。

(三)临床表现,1.地方性甲状腺肿病因

(1)摄入不足:

环境中缺碘。

(2)需要量增加:

青春期、妊娠期或绝经期妇女。

(3)甲状腺素合成或分泌障碍:

久用含有硫脲的食物(白菜、萝卜)或药物等能阻止甲状腺素的合成。

临床表现:

甲状腺肿大压迫症状诊断标准:

缺碘地区居住;甲状腺肿大;排除其他甲状腺疾病。

治疗:

含碘丰富的食物和食品强化、药物、手术疗法。

预防,2.地方性克汀病,病因主要病因是胚胎期碘缺乏导致胎儿甲状腺素合成不足,影响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分化障碍。

临床分型1.神经型:

胚胎早期宫内缺碘NS受损.2.黏液型:

胚胎早期宫内缺碘+后期甲状腺素合成障碍3.混合型:

兼具两者特点。

临床表现,

(1)精神发育迟滞:

智力落后是克汀病的主要特点,智商(IQ)低于70,思维缓慢适应社会能力差,其中黏液水肿型的智商比神经型略高。

(2)聋哑:

听力(95%)和言语障碍(97.5%)十分突出。

(3)斜视:

在神经型多见。

(4)运动功能障碍:

在神经型更突出、明显。

(5)甲状腺肿:

在神经型多见,为轻度肿大。

(6)生长发育迟滞:

体格矮小、性发育落后、克汀病面容(头大、额短、面方;眼裂呈水平状、眼距宽;塌鼻梁、鼻孔朝前、鼻翼肥厚;唇厚舌方;呈伸舌张口状、流涎表情呆板或呈傻笑状)。

婴幼儿往往表现为前囟闭合延迟;出牙晚、牙质差,坐、站、行走均晚。

(7)甲状腺功能减退:

黏液水肿型多见。

主要表现为:

黏液性水肿、肌肉发育差、松弛、无力。

诊断及鉴别诊断1.必备条件:

出生、居住在本病高发区.2.辅助条件:

神经症状、甲减症状。

3.鉴别诊断:

一般聋哑(无智力瘴碍)(五)碘缺乏病的防治措施1.防治原则:

长期性、生活化、全民性。

2.防治措施:

碘盐、碘油、碘化食品和碘化水、含碘制剂、甲状腺素片。

十三、硒缺乏与克山病,

(一)病因1.缺硒是克山病的基本因素,但并非必然结果。

2.肠道病毒感染:

如柯萨奇感染。

(二)临床表现是一种心肌受累的疾病,分四型。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非特异,需结合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特点进行判(四)治疗:

1.急性型: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2.亚急性:

镇静、强心。

3.慢性:

低盐、长期强心、防感染等。

4.潜在性:

加强生活管理、防感染。

(五)预防措施:

综合防治(脱贫致富,整膳食结构;改善水源,人畜饮水分开,是最根本的预防对策。

此外,也可食补、食品强化和制剂补充)。

(六)含硒丰富的食品:

动物内脏、蛋类禽肉、小虾、鳝鱼、泥鳅鱼等。

第五节膳食营养与慢性疾病预防,一、肥胖病的膳食营养防治,

(一)概念:

肥胖病是由于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达到危害健康程度的一种多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二)临床评价肥胖症的常用指标:

体质质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标准体重与肥胖度、皮褶厚度等。

(三)肥胖的判定标准BMI:

18.523.9为正常;24为超重;28为肥胖。

(四)肥胖的病因内在因素遗传因素;瘦素缺乏或抵抗;胰岛素拮抗;脂肪组织的变化。

外在因素1.饮食因素:

摄食量大;食物能量密度大;进餐次数少或喜欢夜间进食;偏食;进食注意力与进餐速度;人工喂养和辅食添加。

2.其他因素:

妊娠期营养过剩;能量消耗少,肥胖的病因(内在因素),肥胖症与棕色脂肪(BAT)功能异常有关。

BAT因其血管分布、富含细胞色素呈浅棕色而命名,与产热有关。

(五)肥胖的临床表现,1.一般表现:

气喘、关节痛、疲劳。

2.内分泌代谢紊乱:

3.消化系统的表现:

脂肪肝、胆囊炎、胆结石等。

(六)肥胖并发症心肺功能不全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胆囊疾病。

(七)营养治疗,1.目的2.减肥的方法:

运动疗法;饮食疗法(节食疗法、低能量疗法和极低能量疗法);行为疗法。

3.原则

(1)限制总能量摄入量轻度肥胖,每日摄入量比平日减少125250kcal/d,平均减重以0.51.0kg/月;中度肥胖每日摄入量不宜低于1000kcal/d,比平日减少5001000kcal/d,平均减重以0.51.0kg/w为宜。

Q=理想体重2025kcal/kg,

(2)限制脂肪摄入:

脂肪供给量宜占总能量的20%25%,胆固醇应300mg/d尽量选用植物油,少用动物油。

烹调用油控制在20g/d左右。

(3)适当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

供给量宜占总能量的45%55%,应多选用复合碳水化合物,严格限制精糖类制品。

(4)适当增加蛋白质所占的比重供给量应满足机体需要,宜占总能量的20%30%,其中至少50%以上应为高生物价优质蛋白。

(5)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宜为30g/d左右.,(6)充足的维生素和适宜的矿物质应多选用新鲜蔬菜和水果,食盐摄入量最好控制在36g/d。

(7)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最好忌酒。

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切忌晚餐过饱。

三餐量的比例应为:

午餐早餐晚餐,(八)饮食治疗的注意事项,1.行为调整:

感到焦虑时,不要用进食来调节;避免边看电视边吃零食;进食时充分咀嚼,切忌进食速度过快;规律进食,切忌把过多的食物集中于一餐;避免常饮酒和常在饭店就餐;晚餐要少,避免睡前加餐或晚餐吃得太好;多吃蔬菜,少吃荤菜;避免偏食、挑食,改掉喜吃甜食、零食、临睡前吃点心、饭后立即睡等习惯;禁饮咖啡、浓茶,因二者能刺激胃液分泌,增加食欲。

2.具体实施的要求饮食变化应循序渐进,避免急于求成,以确保减肥的顺利实施,并避免日后的反弹;避免进水过少,以免造成机体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注意食物的体积,以减少患者的饥饿感,确保减肥成功。

(九)运动在肥胖治疗中的作用,1.运动可调节能量平衡2.运动调节机体脂肪,二、心脑血管疾病,

(一)原发性高血压,1.概念、分型及诊断标准2.高血压的病因3.原发性高血压的分型及临床表现4.高血压分级理想血压:

120/80mmHg;正常血压:

130/85mmHg;正常高值:

130139/8589mmHg;高血压:

140/90mmHg。

5.膳食营养因素与血压的关系,

(1)钠、钾、钙、镁

(2)热能(3)蛋白质(4)膳食纤维(5)脂肪,6.高血压的营养治疗原则

(1)适当限制钠盐的摄入量,采用低盐或少盐膳食。

(2)控制热能摄入,使体重达到并维持在理想体重范围。

(3)适量的蛋白质,供给量为1g/(kgd)其中高生物价优质蛋白应占1/2以上。

(4)适当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脂肪的摄入量应在4050g/d以下,胆固醇摄入量应小于300mg/d,同时应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尽量选用植物油,少用动物油。

(5)应适当多吃鱼类、大豆及其制品。

(6)有选择性地选用碳水化合物,减少简单糖类的摄入,主张进食多糖类食品。

(7)应补钾、补钙、补充足够的V;应饮茶、戒烟、最好忌酒。

(8)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7.食物选择宜用食物:

多用具有降压、降脂作用的食物,降压的食物有:

芹菜、胡萝卜、番茄、黄瓜、木耳、海带、香蕉等;降脂食物有:

山楂、大蒜以及香菇、木耳等菌类食物;多用含钙丰富的食物;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

禁忌食物:

高能食物;所有过咸食物;烟、酒、浓茶、咖啡以及辛辣刺激性的食品或调味品。

餐次安排:

少量多餐,每日45餐为宜。

(二)高脂血症,1.概念高脂血症是指血浆中某一类或某几类脂蛋白水平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