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正确的自我概念与发展.ppt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8701200 上传时间:2023-10-04 格式:PPTX 页数:16 大小:114.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正确的自我概念与发展.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大学生正确的自我概念与发展.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大学生正确的自我概念与发展.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大学生正确的自我概念与发展.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大学生正确的自我概念与发展.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大学生正确的自我概念与发展.ppt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大学生正确的自我概念与发展.ppt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大学生正确的自我概念与发展.ppt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大学生正确的自我概念与发展.ppt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大学生正确的自我概念与发展.ppt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大学生正确的自我概念与发展.ppt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大学生正确的自我概念与发展.ppt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大学生正确的自我概念与发展.ppt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大学生正确的自我概念与发展.ppt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大学生正确的自我概念与发展.ppt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大学生正确的自我概念与发展.ppt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生正确的自我概念与发展.pptx

《大学生正确的自我概念与发展.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正确的自我概念与发展.ppt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学生正确的自我概念与发展.pptx

大学生正确的自我概念与发展,概述自我意识:

一个人对自己的意识,即对自我的意识。

简称“我”对“我”的意识。

James(1980)把“我”分解为主体的我(I)和客体的我(me)。

自我意识也就是主体的我对客体的我的意识。

意识(consciousness):

是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是借助于语言对客观现实反映的高级形式,是心理发展的高级阶段。

它具有自觉性和能动性两个重要的基本特性。

1,自我意识的结构

(一),1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包括:

自我认识:

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指一个人对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的认识。

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是自我认识中最主要的方面。

自我体验:

属于自我意识的情感成分,指一个人对自己的一种情感体验,反映个体对自己所持的态度。

它包括自尊、自信、自卑、内疚、自豪感、成功感等。

其中自尊是自我体验中最主要的成分。

自我调节:

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

它包括自制、自主、自立、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教育等。

2,自我概念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是指个体对自己作为主体和客体存在的各方面意识,是由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组成的自我调节系统,控制着个体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自我概念(self-concept)相当于自我意识中的自我认知,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面对压力时,自我概念越积极的人自我价值感和自我效能感也高,一般更相信自己的能力,更相信自己的努力会导致成功,他们倾向于采取积极的措施去解决问题;反之,自我价值感低的人自我效能感亦低,由于对自己缺乏信心,较少自我肯定与自我欣赏,在面对压力时缺乏挑战困难的勇气,倾向采取发泄、幻想、忍耐这类情绪性应对方式。

大学时代是自我概念发展最快的时期,同时也是自我概念问题较多的时期,大学生对自我的看法不但影响其行为,而且与其人格特质和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3,自我意识的结构

(二),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又可以分为:

生理自我:

是指个体对自己的生理属性的意识。

包括个人对自己的存在、行为,对自己的身体、外貌、体能等方面的认识。

社会自我:

是指个体对自己的社会属性的意识,包括个人对自己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角色、地位、权利、义务、人际距离等方面的认识。

心理自我:

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心理属性的意识,包括个体对自己的人格特点、人格倾向、心理状态、心理过程等的意识。

4,自我概念与自我评价,自我概念与自我评价是自我认识中的两个重要概念自我概念是个体关于自己总体的认识,是“一个人把自己作为客体所具有的所有思想和情感的总和”,“是一个人关于他自己的深信、信念和观点”。

自我评价是对自我(包括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所作的某种判断。

自我概念与自我评价是始终联系在一起的。

在自我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就有自我评价成分的融入,而当自我概念初步形成后,又为进一步的自我评价提供框架。

自我概念是“关于自我特性的认知评价”。

5,自我概念的组成,现实自我:

个体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现实中的我的认识,也即对实在的我的认识。

理想自我:

个体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将来的我的认识,也即对想象中的我的认识。

镜中自我:

从别人眼中反照出的自我形象。

即在个体看来别人是怎样看自己的。

当问及自己“是怎样一个人”时,指的是自我概念中的现实自我。

当问自己“想成为怎样一个人”时,是指自我概念中的理想自我,6,青年学生自我概念的内容,能力自我:

个人对自己能力的看法。

班级自我:

个人对自己在班级中的地位、作用等的看法。

家庭自我:

个人对自己在家庭中的情况的看法。

同伴自我:

个人对自己在同伴中的情况的看法。

身体自我:

个人对自己身体情况的看法。

道德自我:

个人对自己道德品质的看法。

7,一个多层次多侧面的自我概念模型,总的自我概念学业自我社会自我情绪自我生理自我英语数学同龄人其他人情绪状态体能外貌,8,个体怎样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形成自我概念?

通过对他人的认识来认识自己。

通过分析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己。

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己。

通过自己活动表现和成果来认识自己。

9,自我概念的心理功能,保持个体行为的一致性:

当个体形成一定的自我概念后,他就倾向于产生与这一概念相一致的行为方式,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境下,总能保持其行为的一致性。

决定个体对经验的解释:

事实证明,当个人的自我概念消极时,每一种经验都会被与消极的自我评定联系在一起;而如果自我概念是积极的,每一种经验都可能被赋于积极的含义。

影响个体的期望水平:

个体对于自己的期望是在自我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与自我观念相一致的,其后继的行为也决定于自我概念的性质。

10,自我同一性及其状态,自我同一性的涵义:

指个体尝试把与自己有关的各个方面统合起来,形成一个自己觉得协调一致的自我整体。

青年期开始后,由于身心两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个人开始从自我现况(自己目前的学业成就及人际交往等的状况)、生理特征(自己的身体状况)、社会期待(父母与教师对自己的建议与期待)、以往经验(自己以往的成败经验)、现实环境(现实环境与条件的控制)、未来希望(自己对未来的展望)等6个方面去思考关于“自我”的问题,用以回答“我是谁?

”与“我将走向何方?

”两大疑问。

11,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几种形态(马西亚),1、定向型:

这类学生在自我探索中能够自主定向。

他们自认为正确选择了主修学科,也肯定了将来从事的职业,目标明确,学习安心。

这是人格发展较成熟的学生。

2、未定型:

这类学生正在作自我探索,但尚未确定方向。

他们了解自己所处现实环境,但不满意;有心改变,但方向难定。

3、迷失型:

这是一类在自我探索中迷失了方向的人。

他们面对现实与未来感到彷徨迷惘而不知所措。

4、早闭合型:

这类学生未经自我探索而由父母代替塑定个人角色。

过早地将自我意象固定化。

对现实及未来的一切(如选择专业与职业)未做认真的考虑,缺乏主见,依赖父母做决定。

12,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一般特征:

内容多样化;结构层次化;带有明显的自我评价特色。

大学生自我矛盾的基本形态:

1、“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矛盾理想我也就是个人理想中的自己,它包括自己所希望达到的理想标准,以及希望他人对自己所能产生的看法。

现实我则是现实情况下自己和他人对自我的实际的看法和评价。

一般认为,过分追求完美的理想我与实际评价不高的现实我之间的反差,正是抑郁的根源。

2、“应该我”与“实际我”的矛盾应该我是个体认为自己应该具有的特点或承担的义务,实际我反映的则是自己的实际情况。

一般认为,较多考虑他人期望的应该我与个人固守的实际我之间的反差,正是焦虑的认知根源。

13,大学生自我概念维度的层次性,大学生自我概念包括内在品质教养(友善、家庭、信义)学业(学业、志向)外在表现魅力(容貌、成熟)乐群(自我接纳、交际),14,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合理运用社会比较策略,尽量客观正确地认识自我。

和各种人作尽可能全面的比较;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不要过分追求完美,不要苛求自己,不要轻易否定自己;要懂得接纳并欣赏自己。

加强自我控制和自我教育,积极地改造自我。

不断调整目标的行为,保持适中的自我期望水平。

对经验持“开放”态度,树立独立的自信心。

走出自我迷茫的困境,在实践中完善自我。

15,WHOAMIWAI20个句子I,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