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性能检测课程标准.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8711590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性能检测课程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汽车性能检测课程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汽车性能检测课程标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汽车性能检测课程标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汽车性能检测课程标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汽车性能检测课程标准.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汽车性能检测课程标准.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汽车性能检测课程标准.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汽车性能检测课程标准.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汽车性能检测课程标准.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汽车性能检测课程标准.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汽车性能检测课程标准.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汽车性能检测课程标准.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汽车性能检测课程标准.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汽车性能检测课程标准.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汽车性能检测课程标准.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汽车性能检测课程标准.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汽车性能检测课程标准.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汽车性能检测课程标准.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汽车性能检测课程标准.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性能检测课程标准.doc

《汽车性能检测课程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性能检测课程标准.doc(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汽车性能检测课程标准.doc

《汽车性能检测》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汽车性能检测

课程代码:

050521015

课程类别:

考试课

课程性质:

专业课

课程学分:

3

课程学时:

48

适用专业:

汽车检测技术

开课学期:

第四学期

1.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

1.1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汽车检测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主要培养在汽车检测技术职业岗位上相关汽车故障诊断、性能检测与维修的职业能力,达到本专业学生应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考证的基本要求,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作准备,同时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及职业素质。

前修课程为:

汽车底盘检修、汽车电器系统检修、汽车发动机检修。

后续课程为:

顶岗实习课程。

1.2设计思路

本课程“基于工作过程”为指导,邀请行业专家对汽车检测技术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并以此为依据确定本课程的工作任务和课程内容。

根据汽车检测技术专业所涉及到的汽车维修和交通运输的知识内容,设计若干个学习情境。

实施情景化教学,使学生掌握汽车检测、诊断、维修以及相关等专业知识的技能,同时养成学生职业素质,锻炼学生的方法与社会能力。

2.课程目标

本课程主要讲授汽车各种检测仪器设备的相关操作和维修技能。

通过教、学、做使学生掌握汽车检测仪器的具体操作步骤、注意事项、材料及工具的使用方法,建立汽车性能分析的标准化、系统化的工作思维模式,具备按照规范的流程独立完成汽车检测的相关工作能力。

2.1知识目标

企业工作流程及相关要求

汽车检测站的相关知识

汽车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检测与评价

汽车制动系统检测与评价

汽车转向系统检测与评价

汽车行驶系统检测与评价

汽车排放与噪声检测与评价

汽车通过性能检测与评价

汽车照明系统检测与评价

2.2能力目标

掌握诊断仪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能够查找并使用维修资料

能够制定维修方案

能够使用常见的检测仪器

能够与顾客进行交流获取有效信息

能够对发动机性能作出评价分析

能够对底盘性能作出评价和分析

能够对灯光照明系统性能作出评价和分析

2.3素质目标

具有团队协作意识

具有责任感

具有人际交往能力

具有职业道德

语言表达能力

倾听的能力

约束力

具有亲切感

3.教学内容

本课程以“基于工作过程”为指导,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对汽车检测技术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过左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并以此为依据确定本课程的工作任务和课程内容。

根据汽车检测技术专业所涉及到的汽车性能分析得的知识内容,设计若干个学习情境,实施情景化教学,使学生掌握汽车的检测、诊断、维修以及相关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养成学生职业素质。

表1学习情境/项目描述

序号

学习情境/项目名称

任务描述

知识

能力

素质

学时

1

汽车检测站的认识

1.汽车性能检测概述

2.汽车检测制度与检测站

1、能够识别汽车检测站的类型,并能描述其功能;

2、能够分析汽车检测站的工艺布局;

3、能够制定检测工作流程。

1、汽车使用性能的主要内容

2、汽车检测制度

3、汽车检测站的检测项目和设备名称;

1、良好的沟通能力

2、团队协作能力

3、责任感

4

2

汽车动力性能检测

1、汽车的动力性能进行评价和分析。

2、能提出改善汽车动力性能的方法和具体方案。

3、了解台架试验和道路试验的工作计划和检测任务。

1、汽车动力性能评价指标和影响因素;

2、汽车动力性能检测设备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

3、汽车动力性能的检测方法;

4、国家相关的检测标准。

1汽车动力性能的分析;

2汽车发动机功率检测;

3汽车动力性能道路试验;

1、沟通能力;

2、团队协作能力;

3、表达能力;

4、约束力;

5、社会责任感。

6

3

汽车经济性能检测

1、能对汽车的经济性能进行评价。

2、能提出提高汽车经济性能的途径。

3、能够制定工作计划并完成汽车经济性能的检测工作任务。

1、汽车经济性能评价指标和影响因素;

2、汽车经济性能检测设备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

3、汽车经济性能的检测方法;

4、国家相关的检测标准。

1汽车动力性能的分析;

2汽车经济性能的评价;

3汽车经济性能试验;

1、良好的沟通能力

2、团队协作能力

3、社会责任感

8

4

汽车制动性能检测

1、能对汽车的制动性能进行评价。

2、能够清楚汽车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

3、能分析汽车制动性能的好坏。

4、能够制定工作计划并完成汽车制动性能的检测工作任务。

1、汽车制动性能评价指标和影响因素;

2、汽车制动性能检测设备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

3、汽车制动性能的检测方法;

4、国家相关的检测标准。

1汽车制动性能的分析;

2汽车制动性能的评价;

3汽车制动性能试验;

1、沟通能力;

2、团队协作能力;

3、社会责任感。

6

5

汽车操纵性能检测

1、能够描述汽车的操纵稳定性能。

2、能够根据汽车悬架的工作情况分析汽车操纵稳定性能。

3、能够制定工作计划并完成汽车操纵稳定性的检测工作任务。

11汽车悬架的工作情况及其分析;

2汽车四轮定位的原理;

3汽车四轮定位及侧滑检测设备的结构、原理和检测方法;

4国家相关的检测标准。

汽车四轮定位仪的使用;

2汽车侧滑量检测仪的使用;

3汽车操纵性能分析;

1、良好的沟通能力

2、团队协作能力

3、社会责任感

6

6

汽车平顺和通过性能检测

1、能够阐述汽车行驶平顺性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2、能够分析影响汽车行驶平顺性的因素。

3、能够阐述汽车通过性能的定义,并能描述其评价指标。

1、汽车车轮的工作情况及其分析;

2、汽车动平衡的原理;

3、汽车悬架检测设备的结构、原理和检测方法;

4、国家相关的检测标准。

1、汽车动平衡机的使用;

2、汽车悬架检测台的使用;

3、汽车通过性能分析;

1、良好的沟通能力

2、团队协作能力

3、社会责任感

6

7

汽车前照灯和车速表检测

1、能够识别汽车前照灯的型式,并能描述其工作原理。

2、能够分析前照灯产生误差的原因。

3、能够识别汽车车速表的型式,并能描述其工作原理

1汽车前照灯的结构和原理;

2汽车前照灯产生误差的原因;

3汽车车速表的结构和原理;

4汽车车速表产生误差的原因。

1、汽车前照灯检测设备的使用;

2、汽车前照灯的检测方法;

3、汽车车速表检测设备的结构和方法;

1、良好的沟通能力

2、团队协作能力

3、社会责任感

4

8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

1、汽车尾气排放危害和种类,2、了解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和检测设备的使用;

3、能够知道噪声检测评价指标;知道噪声的危害;

4、了解发动机性能要求;知道发动机检测仪的使用;

5、能够合理使用汽车。

1、汽车尾气的组成;

2、汽车尾气的排放标准

3、汽车噪声的评价指标;

4、汽车整车性能评价与要求。

1、能够分析汽车尾气的成份;

2、能够阐述各种汽车尾气的危害;

3、能够描述汽车噪声的评价指标;

4、能够阐述汽车噪声源及其影响;

5、能够对汽车发动机性能做出正确评价。

1、良好的沟通能力

2、团队协作能力

3、社会责任感

8

4.教学设计

《汽车性能检测》课程依据汽车维修行业的真实工作过程,选择典型车型的任务和知识为训练学生能力的载体,共设计了8个项目。

表2项目教学实施方案设计

项目1

汽车检测站的认识

总学时:

4

项目描述

通过本项目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识别汽车检测站的类型,并能描述其功能,能够分析汽车检测站的工艺布局,能够制定检测工作流程。

了解国内外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熟悉汽车检测参数标准的依据。

方法能力

1、汽车检测站的检测项目和设备名称;

2、汽车检测站的检测工艺;

3、安全、环保意识。

4、国内外检测技术的发展

社会能力

1、良好的沟通能力;

2、团队协作能力;

3、责任感。

专业能力

1、国家相关的检测制度;

2、汽车检测站的职能;

3、汽车检测站的组成;

教学资料

教科书、PPT

工具

专业工具、多媒体设备、电脑等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角色扮演

小组讨论

演讲法

演示指导

操作训练

教学

组织

形式

采用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

考核与评价

任务工单

项目/子情境/任务

任务一

汽车性能检测概述

学时

2

教学资料

教科书、PPT

教学方法

角色扮演

小组讨论

演讲法

演示指导

能力目标

1、汽车使用性能的主要内容

2、汽车检测技术的主要内容

3、汽车检测制度

知识目标

1、学生了解课程学习目标和要求

2、本课程的定位和主要学习内容

教学过程

手段

教师

活动

1、提出引导问题

2、过程组织

3、提供技术资料

4、提供必要帮助和指导

5、参与讨论实施方案

学生

活动

1、查阅汽车离合器相关资料,完成引导问题的学习

2、学生接受教师评估

阶段成果

能够知道汽车检测技术主要内容。

任务二

汽车检测制度与检测站

学时

2

教学资料

教科书、PPT

教学方法

角色扮演

小组讨论

演讲法

演示指导

操作训练

能力目标

1、国家相关的检测制度;

2、汽车检测站的职能;

3、汽车检测站的检测项目和设备名称;

4、安全、环保意识。

知识目标

1、能够识别汽车检测站的类型,并能描述其功能;

2、能够分析汽车检测站的工艺布局;

3、能够制定检测工作流程。

教学过程

手段

教师

活动

1、提出引导问题

2、过程组织

3、提供技术资料

4、提供必要帮助和指导

5、参与讨论实施方案

6、对最终方案给定意见

7、对学生提出指导性意见

学生

活动

1、查阅构相关资料,完成引导问题的学习

2、小组根据自己的计划进行汇总

3、进行自我评价

4、小组相互评价

5、学生接受教师评估

阶段成果

调研汽车检测站的组成

项目2

汽车动力性能检测

总学时:

6

项目描述

通过本项目的学习,使学生能对汽车的动力性能进行评价和分析。

能提出改善汽车动力性能的方法和具体方案。

了解台架试验和道路试验的工作计划和检测任务。

能对检测结果进行简单分析。

方法能力

1汽车动力性能的分析;

2汽车发动机功率检测;

3汽车动力性能道路试验

社会能力

1、沟通能力;

2、团队协作能力;

3、表达能力;

4、约束力;

5、社会责任感。

专业能力

1汽车动力性能评价指标和影响因素;

2汽车动力性能检测设备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

3汽车动力性能的检测方法;

4国家相关的检测标准。

教学资料

教科书、PPT

工具

专业工具、多媒体设备等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角色扮演

小组讨论

演讲法

演示指导

操作训练

教学

组织

形式

采用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

考核与评价

教学质量评价

项目/子情境/任务

任务一

汽车动力性能分析

学时

6

教学资料

教科书、PPT、相关视频及动画等

教学方法

角色扮演

小组讨论

演讲法

演示指导

操作训练

能力目标

1、汽车行驶与驱动条件

2、掌握影响汽车驱动力的主要因素

3、发动机无负荷测功仪的使用

4、缸压检测的目的和步骤

5、燃油压力检测的目的和步骤

6、底盘测功机的组成

知识目标

1、汽车动力性能的评价指标

2、汽车的驱动力和行驶阻力

3、汽车发动机功率检测

4、五轮仪的使用

5、掌握驱动轮台架试验的步骤

教学过程

手段

教师

活动

1、提出引导问题

2、过程组织

3、提供技术资料

4、提供必要帮助和指导

5、参与讨论实施方案

6、对最终方案给定意见

7、对学生提出指导性意见

学生

活动

1、查阅构相关资料,完成引导问题的学习

2、小组根据自己的计划进行汇总

3、进行自我评价

4、小组相互评价

5、学生接受教师评估

阶段成果

影响汽车动力性的因素、实训中燃油压力值与气缸压力值。

项目3

汽车经济性能检测

总学时:

8

项目描述

通过本项目的学习,使学生能对汽车的经济性能进行评价。

能提出提高汽车经济性能的途径。

能够制定工作计划并完成汽车经济性能的检测工作任务。

能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判定。

方法能力

1、各国评价燃油经济性的方法

2、燃油消耗仪的使用

3、燃油消耗仪的安装

4、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能的结构因素、环境因素、使用因素。

5、能够测量汽缸压力和燃油压力值

6、发动机电控系统的诊断程序和方法

社会能力

1、良好的沟通能力

2、团队协作能力

3、社会责任感

专业能力

1、掌握汽车经济性能评价指标

2、知道然后消耗仪的种类

3、了解燃油消耗仪的工作原理

4、知道用道路试验检测汽车燃油经济性的方法

5、掌握台架检测汽车燃油经济性的方法

6、掌握电控发动机的常见故障的现象、成因和解决方法

7、知道0BD—Ⅱ随车诊断系统

8、掌握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检测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教学资料

教科书、PPT、维修手册及其他各种维修资料等

工具

专业工具、多媒体设备等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角色扮演

小组讨论

演讲法

演示指导

操作训练

教学

组织

形式

采用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

考核与评价

教学质量评价

项目/子情境/任务

任务一

汽车经济性能分析

学时

4

教学资料

教科书、PPT、维修手册等

教学方法

角色扮演

小组讨论

演讲法

演示指导

能力目标

燃油消耗仪的使用

知识目标

1、掌握汽车经济性能评价指标

2、知道然后消耗仪的种类

3、了解燃油消耗仪的工作原理

4、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能的结构因素、环境因素、使用因素。

教学过程

手段

教师

活动

1、提出引导问题

2、过程组织

3、提供技术资料

4、提供必要帮助和指导

5、参与讨论实施方案

6、对最终方案给定意见

7、对学生提出指导性意见

学生

活动

1、查阅构相关资料,完成引导问题的学习

2、小组根据自己的计划进行汇总

3、进行自我评价

4、小组相互评价

5、学生接受教师评估

阶段成果

任务工单

任务二

电控发动机检测技术

学时

4

教学资料

教科书、PPT、维修手册等

教学方法

角色扮演

小组讨论

演讲法

演示指导

操作训练

能力目标

1、能够测量汽缸压力和燃油压力值

2、发动机电控系统的诊断程序和方法

知识目标

1、掌握电控发动机的常见故障的现象、成因和解决方法

2、知道0BD—Ⅱ随车诊断系统

3、掌握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检测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教学过程

手段

教师

活动

1、提出引导问题

2、过程组织

3、提供技术资料

4、提供必要帮助和指导

5、参与讨论实施方案

6、对最终方案给定意见

7、对学生提出指导性意见

学生

活动

1、查阅构相关资料,完成引导问题的学习

2、小组根据自己的计划进行汇总

3、进行自我评价

4、小组相互评价

5、学生接受教师评估

阶段成果

任务工单

项目4

汽车制动性能检测

总学时:

6

项目描述

通过本项目的学习,使学生能对汽车的制动性能进行评价。

能够清楚汽车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能分析汽车制动性能的好坏。

能够制定工作计划并完成汽车制动性能的检测工作任务。

能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判定。

方法能力

1汽车制动性能评价指标和影响因素;

2汽车制动性能检测设备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

3汽车制动性能的检测方法;

4国家相关的检测标准。

社会能力

1、沟通能力;

2、团队协作能力;

3、社会责任感。

专业能力

1汽车制动性能的分析;

2汽车制动性能的评价;

3汽车制动性能试验;

教学资料

教科书、PPT、维修手册及其他各种维修资料等

工具

汽车故障诊断仪、专业工具、多媒体设备等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角色扮演

小组讨论

演讲法

演示指导

教学

组织

形式

采用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

考核与评价

任务工单

项目/子情境/任务

任务一

汽车制动性能分析

学时

4

教学资料

教科书、PPT、相关视频及动画、维修手册等

教学方法

角色扮演

小组讨论

演讲法

演示指导

能力目标

1、能够独立分析侧滑产生的原因

2、能够知道车辆上应用ABS的原因

3、掌握制动力的组成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4、掌握制动力产生的组成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5、了解制动力检测试验的组成分类

6、知道台架试验的原理

知识目标

1、掌握汽车制动性能评价指标

2、能够分析侧滑产生的原因

3、掌握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4、知道用道路试验检测汽车制动经济性的方法

5、掌握台架检测汽车制动经济性的方法

教学过程

手段

教师

活动

1、提出引导问题

2、过程组织

3、提供技术资料

4、提供必要帮助和指导

5、参与讨论实施方案

6、对最终方案给定意见

7、对学生提出指导性意见

学生

活动

1、查阅构相关资料,完成引导问题的学习

2、小组根据自己的计划进行汇总

3、进行自我评价

4、小组相互评价

5、学生接受教师评估

阶段成果

任务工单

项目/子情境/任务

任务二

制动器片的检测和更换

学时

2

教学资料

教科书、PPT、相关视频及动画、维修手册等

教学方法

角色扮演

小组讨论

演讲法

演示指导

能力目标

1、认识制动系主要零件的结构及相互装配关系;

2、分析制动系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

知识目标

1、能够对捷达轿车制动系统进行正确拆装;

2、掌握制动系装配与调整的方法和技术要求;

教学过程

手段

教师

活动

1、提出引导问题

2、过程组织

3、提供技术资料

4、提供必要帮助和指导

5、参与讨论实施方案

6、对最终方案给定意见

7、对学生提出指导性意见

学生

活动

1、查阅构相关资料,完成引导问题的学习

2、小组根据自己的计划进行汇总

3、进行自我评价

4、小组相互评价

5、学生接受教师评估

阶段成果

任务工单

项目5

汽车操纵性能检测

总学时:

6

项目描述

能够描述汽车的操纵稳定性能。

能够根据汽车悬架的工作情况分析汽车操纵稳定性能。

能够制定工作计划并完成汽车操纵稳定性的检测工作任务。

能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判定。

方法能力

1汽车四轮定位仪的使用;

2汽车侧滑量检测仪的使用;

3汽车操纵性能分析;

社会能力

1、沟通能力;

2、团队协作能力;

3、社会责任感。

专业能力

1汽车悬架的工作情况及其分析;

2汽车四轮定位的原理;

3汽车四轮定位及侧滑检测设备的结构、原理和检测方法;

4国家相关的检测标准。

教学资料

教科书、PPT、维修手册及其他各种维修资料等

工具

汽车故障诊断仪、专业工具、多媒体设备等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角色扮演

小组讨论

演讲法

演示指导

教学

组织

形式

采用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

考核与评价

任务工单

项目/子情境/任务

任务一

汽车操纵稳定性能分析

学时

4

教学资料

教科书、PPT、相关视频及动画、维修手册等

教学方法

角色扮演

小组讨论

演讲法

演示指导

能力目标

1、动平衡机的使用

2、汽车悬架检测仪的使用

知识目标

1、汽车行驶平顺性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2、影响汽车行驶平顺性的因素。

教学过程

手段

教师活动

1、提出引导问题

2、过程组织

3、提供技术资料

4、提供必要帮助和指导

5、参与讨论实施方案

6、对最终方案给定意见

7、对学生提出指导性意见

学生活动

1、查阅构相关资料,完成引导问题的学习

2、小组根据自己的计划进行汇总

3、进行自我评价

4、小组相互评价

5、学生接受教师评估

阶段成果

任务工单

任务二

四轮定位实验

学时

2

教学资料

教科书、PPT、相关视频及动画、维修手册等

教学方法

角色扮演

小组讨论

演讲法

演示指导

能力目标

1、认识车轮动平衡试验的主要设备和工具;

2、掌握车轮动平衡试验的步骤。

知识目标

1、能够解释车轮动平衡试验的目的和意义;

2、掌握动平衡试验的技术要领。

教学过程

手段

教师活动

1、提出引导问题

2、过程组织

3、提供技术资料

4、提供必要帮助和指导

5、参与讨论实施方案

6、对最终方案给定意见

7、对学生提出指导性意见

学生活动

1、查阅构相关资料,完成引导问题的学习

2、小组根据自己的计划进行汇总

3、进行自我评价

4、小组相互评价

5、学生接受教师评估

阶段成果

任务工单

项目6

汽车平顺和通过性能检测

总学时:

6

项目描述

能够阐述汽车行驶平顺性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能够分析影响汽车行驶平顺性的因素。

能够阐述汽车通过性能的定义,并能描述其评价指标。

能够分析影响汽车通过性能的因素。

方法能力

1汽车动平衡机的使用;

2汽车悬架检测台的使用;

3汽车通过性能分析;

社会能力

1、沟通能力;

2、团队协作能力;

3、社会责任感。

专业能力

1汽车车轮的工作情况及其分析;

2汽车动平衡的原理;

3汽车悬架检测设备的结构、原理和检测方法;

4国家相关的检测标准。

教学资料

教科书、PPT、维修手册及其他各种维修资料等

工具

汽车故障诊断仪、专业工具、多媒体设备等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角色扮演

小组讨论

演讲法

演示指导

教学

组织

形式

采用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

考核与评价

任务工单

项目/子情境/任务

任务一

汽车行驶平顺性能分析

学时

2

教学资料

教科书、PPT、相关视频及动画、维修手册等

教学方法

角色扮演

小组讨论

演讲法

演示指导

能力目标

1、动平衡机的使用

2、汽车悬架检测仪的使用

知识目标

1、汽车行驶平顺性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2、影响汽车行驶平顺性的因素。

教学过程

手段

教师活动

1、提出引导问题

2、过程组织

3、提供技术资料

4、提供必要帮助和指导

5、参与讨论实施方案

6、对最终方案给定意见

7、对学生提出指导性意见

学生活动

1、查阅构相关资料,完成引导问题的学习

2、小组根据自己的计划进行汇总

3、进行自我评价

4、小组相互评价

5、学生接受教师评估

考核与评价

任务工单

任务二

汽车通过性能分析

学时

2

教学资料

教科书、PPT、相关视频及动画、维修手册等

教学方法

角色扮演

小组讨论

演讲法

演示指导

能力目标

1、汽车各使用性能的评价方法;

2、汽车通过性几何参数的测定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