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胜茶场医院《医学基础知识》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87281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24.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胜茶场医院《医学基础知识》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新胜茶场医院《医学基础知识》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新胜茶场医院《医学基础知识》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新胜茶场医院《医学基础知识》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新胜茶场医院《医学基础知识》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胜茶场医院《医学基础知识》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

《新胜茶场医院《医学基础知识》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胜茶场医院《医学基础知识》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胜茶场医院《医学基础知识》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

新胜茶场医院《医学基础知识》招聘试题及答案

  说明:

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全方位的整理归纳备考之用。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18岁女性患者,在一次体检中发现HBsAg阳性,无自觉症状,肝功正常。

次年5月,因突然发热、恶心、乏力及巩膜黄染而住院。

实验室检查:

ALT478U/L,

  T

  B

  i

  L.78μmol/L,抗HAVIgM阳性。

该患者应诊断为()。

  A、病毒性肝炎,乙型,合并甲型肝炎

  B、急性病毒性肝炎,甲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C、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中度

  D、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轻度

  【答案】B

  【解析】患者虽既往HBsAg阳性,但无症状,肝功正常,为乙肝病毒携带者。

本次急性起病,肝功明显异常,抗HAVIgM阳性,提示急性甲型肝炎。

  2、寄生虫感染与哪种炎细胞相关()。

  A、中性粒细胞

  B、淋巴细胞

  C、巨噬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答案】D

  【解析】嗜酸性粒细胞具有一定的吞噬能力,能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杀伤寄生虫。

多见于各种慢性炎症。

  如果炎区内有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常提示为寄生虫感染(如血吸虫病)或变态反应性炎症(如哮喘、过敏性鼻炎等)。

  3、哪项不是心传导系统的结构()。

  A、浦肯野纤维

  B、腱索

  C、房室结

  D、房室束

  【答案】B

  【解析】心的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及其分支,浦肯野纤维。

  4、男性,52岁,反复发作性咳嗽、咳痰、气喘8年。

为鉴别支气管哮喘或COPD,最主要的肺功能指标是()。

  A、闭合气量

  B、支气管激发试验

  C、动脉血气

  D、肺活量

  【答案】B

  【解析】支气管哮喘的气流受限多为可逆性,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COPD患者多为阴性。

  5、对苯唑西林耐药的葡萄球菌也称为()。

  A、MRSA

  B、血清芽管试验

  C、超广谱β-内酰胺酶

  D、β-内酰胺酶

  【答案】A

  【解析】对苯唑西林耐药的葡萄球菌也称为MRSA。

  6、绒癌最常转移到()。

  A、肺

  B、肝

  C、肾

  D、胃

  【答案】A

  【解析】毛膜癌简称绒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滋养细胞肿瘤。

早期就可以通过血液转移至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引起出血坏死。

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依次为肺、阴道、脑及肝等。

故选A。

  7、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上消化道大出血

  B、自发性腹膜炎

  C、肝昏迷

  D、原发性肝癌

  【答案】A

  【解析】肝硬化往往因并发症而死亡,肝硬化的并发症有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感染肝炎、原发性肝癌、肝肾综合征、门静脉血栓形成、呼吸系统损伤、腹腔积液等。

其中上消化道出血为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而肝性脑病是肝硬化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故选A。

  8、pH

  7.40,PaCO270mmHg,HCO3-40mmol/L,Na+141mmol/L,Cl-95mmol/L,以上化验结果为何种酸碱失衡()。

  A、代碱+AG增高型代酸

  B、以上都不是

  C、呼酸+代碱+AG增高型代酸

  D、代酸+呼碱

  【答案】B

  【解析】pH>

  7.45,HCO3->26mmol/L,可诊断为代谢性碱中毒,PaCO2升高,HCO3-升高,pH降低可诊断为呼吸性酸中毒,因此,以上化验结果应诊断为代碱+呼酸。

  9、治疗顽固性呃逆的药物是()。

  A、地西泮

  B、乙琥胺

  C、氯丙嗪

  D、苯妥英钠

  【答案】C

  【解析】膈肌痉挛又叫呃逆,是由于膈肌、膈神经等受到刺激后引起阵发性痉挛,伴有吸气期声门突然关闭,发出短促响亮的特别声音。

如果持续痉挛超过48小时未停止者,称顽固性呃逆。

氯丙嗪可抑制膈神经的兴奋性来实现抗呃逆作用。

故选C。

  10、肉毒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是以()。

  A、运动系统症状为主

  B、呼吸系统症状为主

  C、神经系统症状为主

  D、消化系统症状为主

  【答案】C

  【解析】肉毒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主要表现为神经末梢麻痹。

  11、医德修养的根本途径是()。

  A、医德管理

  B、表扬

  C、医学实践

  D、医德教育

  【答案】C

  【解析】医学实践是医德修养的根本途径。

  12、米面加工过细会导致()。

  A、维生素C严重损失

  B、维生素B严重损失

  C、维生素D严重损失

  D、维生素A严重损失

  【答案】B

  【解析】维生素B1是水溶性维生素,可参与糖类的代谢,对维持神经系统正常的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同时。

维生素B1可以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增进食欲。

维生素B1的主要来源是粮谷类食物,它存在于这些食物的外皮上,如果加工过细,就会丢失许多,所以,标准米面的营养价值大于精白米面。

故选B。

  13、哌唑嗪的不良反应可表现为()。

  A、低血钾

  B、消化性溃疡

  C、水钠潴留

  D、体位性低血压

  【答案】D

  【解析】哌唑嗪为选择性α1受体阻断剂,对动静脉血管上的α1受体有较高的选择性阻断的作用,可减少外周阻力血管、扩张血管、降低血压,但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故选D。

  14、血栓形成的条件不包括()。

  A、血液流速过快

  B、血液呈高凝状态

  C、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D、血液流速过慢

  【答案】A

  【解析】血栓形成的条件包括:

①心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心血管内膜的内皮细胞具有抗凝和促凝的两种特性,在生理情况下,以抗凝作用为主,从而使心血管内血液保持液体状态。

②血流状态的改变,主要指血流减慢和血流产生漩涡等改变,有利于血栓的形成。

③血液凝固性增加,是指血液中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增多,或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活性降低,导致血液的高凝状态。

故选A。

  15、能分泌生长激素的腺体()。

  A、腮腺

  B、甲状腺

  C、胸腺

  D、腺垂体

  【答案】D

  【解析】腺垂体:

可分泌激素,分泌的激素有:

生长激素、催乳素、黑色细胞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长素。

  16、呼吸衰竭导致肺性脑病的主要发生机制是()。

  A、缺氧导致酸中毒

  B、缺氧使脑细胞ATP生成减少

  C、PaCO2升高使脑血流量增加和细胞酸中毒

  D、缺氧使脑血管通透性升高

  【答案】C

  【解析】呼吸衰竭所致肺性脑病发生机制中,PaCO2升高的作用大于PaO2降低的作用。

PaCO2升高10mmHg可使脑血流量增加50%,使脑血管扩张,因血液中HCO3ˉ不易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故脑脊液PH值比血液更低。

神经细胞内酸中毒使脑电活动发生障碍、神经细胞发生损伤。

  17、外伤和烧伤的致病特点是()。

  A、通常致病动因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再起作用

  B、潜伏期短

  C、对器官组织无明显选择性

  D、机体状态明显影响其致病性

  【答案】ABC

  【解析】包括:

  

(1)大多数物理性致病因素只引起疾病但不影响疾病的发展;

  

(2)除紫外线和电离辐射以外,一般潜伏期较短或无潜伏期;

  (3)对组织损伤无明显选择性。

其致病性主要取决于理化因素本身的作用强度、部位及持续时间,而与机体的反应性关系不大。

故选ABC。

  18、心脏的传导系统是指()。

  A、特殊心肌纤维形成的一个系统

  B、心脏内心肌纤维借闰盘相连,胞质经缝隙连接相互连通而形成的一个整体

  C、将血液由静脉系泵到动脉系的传导系

  D、心脏内神经纤维组成的一个系统

  【答案】A

  【解析】心壁内含有特殊心肌纤维组成的传导系统。

  19、心脏的传导系统是指()。

  A、特殊心肌纤维形成的一个系统

  B、心脏内心肌纤维借闰盘相连,胞质经缝隙连接相互连通而形成的一个整体

  C、将血液由静脉系泵到动脉系的传导系

  D、心脏内神经纤维组成的一个系统

  【答案】A

  【解析】心壁内含有特殊心肌纤维组成的传导系统。

  20、原尿中葡萄糖的含量()。

  A、高于血浆

  B、与血浆相同

  C、低于血浆

  D、与肾小管液相同

  【答案】B

  【解析】原尿中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的浓度与血浆中的基本相同。

原尿经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选择性重吸收和分泌作用后形成尿液。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含葡萄糖。

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通过被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组织液。

故选B。

  21、最易形成慢发病毒感染的病原体是()。

  A、HIV

  B、HBV

  C、HAV

  D、HSV

  【答案】A

  【解析】慢发病毒感染是病毒在显性或者隐性感染后,病毒有很长的潜伏期,可达数月,数年甚至数十年。

  在症状出现后呈进行加重,最终导致死亡,如HIV引起的艾滋病、麻疹病毒引起的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狂犬病毒及朊粒感染引起的疾病等。

故选A。

  22、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特点是()。

  A、有核仁、核膜

  B、无核糖体

  C、无染色体

  D、无核仁、核膜

  【答案】A

  【解析】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结构完整,核分化程度高,有核膜、核仁和各种细胞器。

  23、下列哪种细菌在溶菌酶作用下发生溶菌现象()。

  A、葡萄球菌

  B、变形杆菌

  C、沙门菌

  D、大肠埃希菌

  【答案】A

  【解析】葡萄球菌可在溶菌酶作用下发生溶菌现象。

  24、主动脉对于维持舒张压有重要的作用,其原因()。

  A、口径大

  B、血流速度快

  C、管壁光滑

  D、管壁有良好的弹性

  【答案】D

  【解析】主动脉管壁厚,富含弹性纤维,有较高的顺应性和弹性,血液从心室射出后,一部分贮存在大动脉内,在舒张期由于大动脉弹性回缩作用,继续向动脉系统流动,形成舒张压。

  25、有关突触传递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A、单向传递

  B、突触延搁

  C、总和

  D、不易疲劳

  【答案】D

  【解析】突触传递的特征:

①单向传递。

②突触延搁:

比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慢得多。

③总和:

时间性总和和空间性总和。

④兴奋节律的改变:

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节律往往不同于突触前神经元。

⑤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易疲劳性:

突触间隙与细胞外液相通,因而突触传递易受内环境理化因素影响;连续刺激突触前神经元,突触传递效率很快下降,相对神经纤维传导容易发生疲劳。

故选D。

  26、女性,28岁,既往有哮喘史,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气喘,予以氧疗,静脉注射氨茶碱

  0.25g,并雾化吸入沙丁胺醇,30min后动脉血气:

PaO268mmHg,PaCO245mmHg,pH

  7.40,病人出现焦虑不安。

下一步应做何处理()。

  A、静脉滴注间羟胺

  B、静脉滴注甲泼尼龙

  C、再给静脉注射氨茶碱

  0.25g

  D、增大氧流量

  【答案】B

  【解析】糖皮质激素是当前控制哮喘发作最有效的药物,该患者出现焦虑不安,考虑有CO2潴留引起精神症状趋势,考虑已给予氨茶碱解痉平喘,可与糖皮质激素增强呼吸肌收缩,预防和改善CO2潴留,同时茶碱类与糖皮质激素合用具有协同作用。

  27、心动周期中主动脉血压最低值称为()。

  A、收缩压

  B、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

  C、脉压

  D、舒张压

  【答案】D

  【解析】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压下降,在心舒末期动脉血压最低值称为舒张压。

  28、中年男性,有顽固膀胱刺激症状伴终末血尿,应先考虑()。

  A、急性肾盂肾炎

  B、急性膀胱炎

  C、泌尿系结核

  D、膀胱结石

  【答案】C

  【解析】泌尿系结核的临床表现为顽固膀胱刺激症状伴终末血尿;时有膀胱刺激症状,伴排尿困难及尿流中断,改变体位后可继续排尿为膀胱结石的临床表现。

  29、腹膜外位器官()。

  A、卵巢

  B、空肠

  C、子宫

  D、胰

  【答案】D

  【解析】腹膜外位器官只有一面包被腹膜,几乎不能活动。

主要的器官有:

胰、肾、输尿管、肾上腺等。

  30、通过消化道肌肉的舒缩活动,将食物磨碎,使之与消化液充分搅拌、混合,并将食物不断地向消化道远端推送的过程称为()。

  A、排泄

  B、吸收

  C、化学性消化

  D、机械性消化

  【答案】D

  【解析】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称为消化。

食物的消化有两种方式,一是机械性消化,即通过消化道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将食物磨碎,并使之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并将食物不断地向消化道远端推送;二是化学性消化,即通过消化腺分泌消化液,由消化液中的酶分别把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等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故选D。

  31、治疗草绿色链球菌引起的心内膜炎应选用()。

  A、红霉素+青霉素

  B、庆大霉素+青霉素

  C、链霉素+青霉素

  D、氨苄西林+阿莫西林

  【答案】C

  【解析】青霉素与链霉素联用是治疗草绿色链球菌引起的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首选药。

故选C。

  32、血清学试验的前带现象是指()。

  A、抗原过量

  B、沉淀物显著

  C、溶血明显

  D、抗体过量

  【答案】B

  【解析】前带现象一种抗原-抗体反应的现象。

以定量抗原检测抗体,若抗体过剩,可使所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反而减少,而不出现凝集。

  33、关于气体在血液中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02与Hb的结合反应快、可逆,需要酶的催化

  B、02和CO2都有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两种形式

  C、CO2和Hb的结合无须酶的催化

  D、02的结合形式是氧合血红蛋白

  【答案】A

  【解析】Hb与02的结合反应快,可逆,不受酶的催化,但受氧气浓度影响。

  34、金葡菌肺炎最具特征的X线表现是()。

  A、肺实变伴多发性蜂窝样改变

  B、肺实变伴多发性蜂窝样改变

  C、多发性肺浸润

  D、浸润阴影易变伴气囊腔形成

  【答案】D

  【解析】肺部Χ线可显示炎性浸润阴影呈小叶或肺段样分布,其中有单个或多发的液气囊腔,肺部Χ线还具有易变性这一重要特征,即在短期内(数小时或数天)不同部位的病灶可发生显著的变化,表现为一处炎性浸润消失而在另一处出现新的病灶,或很小的单一病灶发展为大片状阴影。

因此短期Χ线胸片随访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35、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化学递质是()。

  A、肾上腺素

  B、多巴胺

  C、乙酰胆碱

  D、血管活性肠肽

  【答案】C

  【解析】运动神经纤维的末梢与骨骼肌细胞接触的部位称神经-骨骼肌接头,由接头前膜、接头后膜和接头间隙构成。

运动神经有冲动传来时,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与接头后膜上的N2受体结合,引起骨骼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而兴奋收缩。

故选C。

  36、细菌酶测定阳性的正确组合是()。

  A、苯丙氨酸脱氢酶—变形杆菌

  B、明胶酶—大肠埃希菌

  C、尿素酶—产碱杆菌

  D、不动杆菌—氧化酶

  【答案】A

  【解析】变形杆菌属的生化特征之一是:

苯丙氨酸脱氢酶阳性。

  37、排卵后形成的黄体可分泌()。

  A、人绒毛膜生成素

  B、卵泡刺激素

  C、促性腺素释放激素

  D、孕激素和雌激素

  【答案】D

  【解析】排卵后,卵巢周期进入黄体期,卵泡颗粒细胞和内膜细胞分别转化为颗粒黄体细胞和膜黄体细胞。

  黄体细胞在LH的作用下分泌孕激素和雌激素,血中孕激素和雌激素水平逐渐升高,一般在排卵后7-8天形成雌激素的第二个高峰及孕激素分泌峰。

故选D。

  38、正常调节每搏输出量多少的决定因素是()。

  A、心率

  B、心肌收缩力

  C、动脉血压

  D、静脉回心血量

  【答案】D

  【解析】每搏输出量与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是相适应的,即当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加时,播出量也相应增加,而射血分数基本保持不变。

  39、半衰期最短的Ig是()。

  A、IgA

  B、IgE

  C、IgD

  D、IgG

  【答案】B

  【解析】半衰期IgE

  40、关于巴比妥类错误的叙述是()。

  A、对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随剂量增加而加强

  B、苯巴比妥可作为麻醉前给药

  C、硫喷妥钠可用于静脉麻醉

  D、大剂量对心血管系统无明显抑制作用

  【答案】D

  【解析】巴比妥类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普通性抑制作用。

其随着剂量的增加,而中枢抑制作用由弱变强,相应表现为镇静、催眠、抗惊厥及抗癫痫、麻醉等作用。

大剂量对心血管系统也有抑制作用。

10倍催眠量可引起呼吸中枢麻痹而致死。

长效、中效、短效的巴比妥类药物主要用途是抗惊厥和镇静催眠,代表药物有苯巴比妥、戊巴比妥、司可巴比妥;超短效가가ఈ؄⍮؄⍮醀ఖ찀؄醀ఖ쥐가

  41、正常情况下,影响肾小球滤过的主要因素是()。

  A、肾血浆流量

  B、滤过膜的通透性

  C、滤过面积

  D、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答案】A

  【解析】正常情况下,由于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机制,肾小球毛细血管的血压可保持稳定,故肾小球滤过率基本不变。

  42、气性坏疽预防的关键是()。

  A、尽早彻底清创(受伤后6h内)

  B、局部使用抗生素

  C、注射多价气性坏疽抗毒素

  D、全身使用大剂量的抗生素

  【答案】A

  【解析】气性坏疽必须早期清创引流,切口必须充分,用大量3%双氧水冲洗,伤口彻底开放,产气荚膜杆菌是厌氧菌,开放伤口有助于抑制其生长繁殖。

  43、绵羊红细胞受体又称为()。

  A、CD8

  B、以上选项都不对

  C、CD2

  D、CD4

  【答案】C

  【解析】绵羊红细胞受体称为CD2。

  44、丙型肝炎病毒下列哪项叙述不正确()。

  A、血清中可检测病毒

  R

  N

  A

  B、为单股正链RNA病毒

  C、血清中检测出anti-HCV提示有感染

  D、可应用血源疫苗免疫以预防感染

  【答案】D

  【解析】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与乙型肝炎相同,而以输血及血制品传播为主。

丙肝目前无血源疫苗。

  45、切断动物双侧迷走神经后呼吸的改变是()。

  A、呼吸幅度减小

  B、呼吸频率减慢,幅度增大

  C、吸气时相缩短

  D、呼吸频率加快

  【答案】B

  【解析】迷走神经是肺牵张反射中肺扩张反射的传入神经,有切断吸气,转为呼气,使呼吸频率增加的作用。

切断两侧迷走神经后,吸气延长、加深,呼吸深慢。

  46、窦房结能成为心脏正常起搏点的原因是()。

  A、4期去极速率快

  B、静息电位仅为-70mV

  C、动作电位没有明显的平台期

  D、阈电位为-40mV

  【答案】A

  【解析】窦房结是主导整个心脏兴奋和跳动的正常部位,是心脏活动的正常起搏点。

窦房结成为起搏点的原因是其自律性在心脏中是最高的。

自律性高低与4期自动去极速度有密切关系,因为去极速度快,达阈电位水平所需时间缩短,单位时间内发生兴奋的次数多,自律性高。

  47、支气管哮喘与变态反应性肺炎的不同点主要为()。

  A、咳嗽气喘

  B、肺部哮鸣音

  C、胸部平片显示肺部炎性阴影

  D、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答案】C

  【解析】支气管哮喘发作时胸片可见两肺透亮度增加,呈过度充气状态。

  48、引起支气管哮喘气流受限的原因不包括()。

  A、气道壁炎性细胞浸润

  B、气道黏膜水肿

  C、气道平滑肌痉挛

  D、肺泡弹性回缩力下降及肺泡破坏

  【答案】D

  【解析】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这种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并引起气道缩窄、气流受限,而不引起肺泡破坏。

  49、正常情况下,维持呼吸中枢兴奋性的有效刺激是()。

  A、牵张感受器的传入冲动

  B、高浓度CO2

  C、一定浓度的CO2

  D、一定程度缺氧

  【答案】C

  【解析】CO2是调节呼吸最重要的生理性化学因素,当动脉血液PCO2降到很低水平时,可出现呼吸暂停,因此一定水平的PCO2对维持呼吸中枢的基本活动是必需的;过度通气可使呼吸运动受到抑制。

高浓度CO2会造成呼吸中枢麻痹,呼吸停止;而一定程度缺氧及一定浓度的CO2均可刺激呼吸中枢兴奋,但一定浓度的CO是维持呼吸中枢兴奋性的最有效刺激。

故选C。

  50、能使细菌黏附到上皮细胞上的结构是()。

  A、荚膜

  B、性菌毛

  C、普通菌毛

  D、鞭毛

  【答案】C

  【解析】普通菌毛遍布菌体表面,主要起黏附作用,可是细菌牢固地黏附在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道黏膜细胞表面,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

  51、羊水栓塞的主要病理诊断依据是()。

  A、肺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内有羊水成分

  B、微循环内透明血栓

  C、肺广泛出血

  D、肺泡腔内有角化上皮、胎便小体

  【答案】A

  【解析】羊水栓塞的主要病理诊断证据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肺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内有羊水的成分,包括角化鳞状上皮、胎毛、胎脂、胎粪和黏液。

亦可在母体血液涂片中找到羊水的成分。

故选A。

  52、医学动机与效果之间存在()关系。

  A、良好的医学动机引出不良的医学效果

  B、良好的医学动机引出良好的医学效果

  C、相同的医学动机引出相同的医学效果

  D、不同的医学动机引出相同的医学效果

  【答案】ABCD

  【解析】动机和效果是行为构成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

任何人的行为都是由一定动机引起的,又都表现为一定的行为过程、影响和结果;一定的行为过程、影响和结果又总是直接、间接地反映着一定的动机。

在一般情况下,动机和效果是一致的。

好的动机产生好的效果,坏的动机产生坏的效果。

但在有些情况下,动机和效果也会不一致,甚至完全相反。

好的动机可能产生坏的效果,即所谓"事与愿违";坏的动机也可能产生好的效果,即所谓"歪打正着"。

故选ABCD。

  53、伤寒病变最显著的部位是()。

  A、肝

  B、牌

  C、回肠和空肠

  D、回肠下段集合淋巴结和孤立淋巴结

  【答案】D

  【解析】常见错误:

选答“回肠和空肠”都可受伤寒病变累及,但回肠末段病变才最为显著。

应复习伤寒的病理改变及病变部位。

要点伤寒病变可影响上述各器官组织,但最显著的病变部位则见于回肠下段集合淋巴结和孤立淋巴结。

  54、下列属于纯浆液性腺的是()。

  A、腮腺

  B、舌下腺

  C、十二指肠腺

  D、下颌下腺

  【答案】A

  【解析】腮腺为纯浆液性腺,闰管长,纹状管较短。

分泌物含唾液淀粉酶多,粘液少。

故选A。

  55、平板分区划线的目的是()。

  A、加快细菌的生长速度

  B、获得足够的单个菌落

  C、使细菌获得充分的营养

  D、利于细菌的大量生长

  【答案】B

  【解析】平板分区划线的目的是通过分区划线稀释而得到较多独立分布的单个细胞,经培养后生长繁殖成单菌落,通常把这种单菌落当作待分离微生物的纯种。

  56、男性,52岁,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