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构成课程标准.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87461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色彩构成课程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色彩构成课程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色彩构成课程标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色彩构成课程标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色彩构成课程标准.doc

《色彩构成课程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色彩构成课程标准.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色彩构成课程标准.doc

色彩构成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色彩构成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

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和运用的能力,使其掌握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设计方法,拓展设计思维,为专业设计提供方法和途径,同时也为各艺术设计领域提供技法支持,为今后的专业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色彩构成的概念与意义;

2.掌握色彩构成的基本要素;

3.掌握色彩构成的分类;

4.掌握色彩构成的物理原理.生理学原理和心理效应,色彩的混合效果;

5.掌握色彩构成的原理.构思方法与表现技法。

(二)能力目标:

1.具有基本色彩辨识能力;

2.具有综合性的运用色彩构成进行设计的能力;

3.具有审美和解读美的能力;

4.具有一定的空间形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意能力。

(三)素质目标:

1.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3.培养学生良好的市场分析的能力;

4.具有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5.培养学生搜集资料.阅读资料和利用资料的能力;

6.拥有较好的设计洞察力和较好的时代进步感以及优秀的平面构成审美能力;

三、参考学时

56学时。

四、课程学分

4学分。

五、课程内容和要求

序号

教学项目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活动设计建议

参考

学时

1

色彩的物理理论与色彩的分类和特性

1.了解色彩的产生原理;

2.掌握色彩三属性;

3.掌握国际通用的色彩体系;

4.掌握色彩的分类;

5.掌握色彩混合的规律与特点;

6.了解色立体的基本架构,并完成相关练习。

建议让学生尝试亲手制作24色色环,体会颜色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和提炼。

12

2

色彩的构成

1.掌握色彩的对比构成,以24色色环为基础,任选一色做该色的对比构成;

2.掌握色彩调和的要领,并完成画面色彩关系和谐练习;

3.掌握色彩调性构成的原理,以24色色相环冷暖色的划分为基础做色彩的冷暖调性构成。

1.通过给学生展示电影或图片中的冷暖场景,让学生总结冷暖色带给人的感受;

2.在色彩调和的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尝试不同色彩的调和效果并作记录,再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14

3

色彩与心理

1.掌握色彩的视觉原理,完成色彩的膨胀与收缩,前进与后退的练习;

2.掌握色彩的情感与思维变化原理,完成从24色色环上选取几个色进行色彩的冷暖感、兴奋与沉静的练习;

3.掌握色彩的构图方法,完成用恰当的形和色来表现色彩的华丽与朴素、明快与忧郁等练习。

要求学生到公共场所中去寻找有代表性的色彩应用,并带领他们分析色彩带给人们的心理和情感作用以及图形和色彩结合的规律。

16

4

色彩构成在设计中的运用

1.了解广告设计中的色彩功能;

2.了解包装设计及印刷设计中的色彩功能;

3.了解室内环境设计中的色彩功能。

1.通过对大量案例图片的分析讲解理论知识;

2.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创意思维能力。

14

六、教学建议

(一)教学方法

本课程建议采用启发式讲解与实际操作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学重点在能力培养上,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动手实践能力,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美的能力。

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鼓励学生互相借鉴、互相点评,共同进步。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可以将课堂延伸到课外,教师指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色彩构成实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发现变化规律,而且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达到能够灵活运用色彩构成知识的目标。

(二)评价方法

本课程评价可采用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过程性评价包括平时表现和实训成绩,总结性评价为期末考核评价。

成绩的给定方式主要采用教师评定、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的形式。

平时表现:

出勤率、课堂纪律、学习积极性、作业完成情况等。

实训成绩:

单元实训作品成绩、展览展示作品成绩、相关比赛成绩等。

期末成绩:

理论笔试成绩+实践作品成绩。

课程成绩构成:

平时表现×权重+实训成绩×权重+期末成绩×权重。

(三)教学条件

1.多媒体教室应具有一台多媒体计算机、一台高品质投影仪(投影仪兼具有实物投影功能)、平整课桌。

2.配备各种形式色彩构成的实物教具和范画。

3.配备必要的绘制工具,如:

直尺、曲线板、颜料等。

(四)教材编写

1.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学内容应与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相融合,为后续开设的平面设计专业课程服务,做到学以致用。

2.教材应充分体现工学结合、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

以平面构成所涉及的各项任务为主线,由易到难,合理安排教材内容。

在形式上应适合中职学生认知特点,文字表达简洁明了,图文并茂。

3.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教材应有企业专业人士参编,根据实际工作任务的需要设计相应的技能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