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电子资讯产业.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7541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鹤壁市电子资讯产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鹤壁市电子资讯产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鹤壁市电子资讯产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鹤壁市电子资讯产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鹤壁市电子资讯产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鹤壁市电子资讯产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鹤壁市电子资讯产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鹤壁市电子资讯产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鹤壁市电子资讯产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鹤壁市电子资讯产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鹤壁市电子资讯产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鹤壁市电子资讯产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鹤壁市电子资讯产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鹤壁市电子资讯产业.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鹤壁市电子资讯产业.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鹤壁市电子资讯产业.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鹤壁市电子资讯产业.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鹤壁市电子资讯产业.docx

《鹤壁市电子资讯产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鹤壁市电子资讯产业.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鹤壁市电子资讯产业.docx

鹤壁市电子资讯产业

鹤壁市情…………………………………………………………………….1

鹤壁电子资讯产业的发展条件………………………………………………….10

鹤壁市支援电子资讯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13

一、加大财税扶持力度……………………………………………………..13

二、强化生产要素保障…………………………………………………….15

三、鼓励加强自主创新…………………………………………………….16

四、其他扶持政策………………………………………………………….17

鹤壁电子资讯产业园总体发展规划(摘要)………………………….18

一、园区建设规划………………………………………………………….18

二、园区发展战略………………………………………………………….19

(一)发展目标……………………………………………………….19

(二)发展重点……………………………………………………….20

(三)发展定位……………………………………………………….20

(四)功能分区……………………………………………………….22

三、园区发展优势……………………………………………………….…23

(一)政策条件宽松………………………………………………….23

(二)区位交通优势………………………………………………….24

(三)基础设施完善………………………………………………….24

(四)市场优势明显,覆盖庞大消费群体………………………….24

(五)军工电子基础深厚…………………………………………….25

(六)电力资源丰富………………………………………………….25

(七)水资源丰富…………………………………………………….25

(八)劳动力资源丰富……………………………………………….25

(九)原材料资源丰富……………………………………………….26

(十)产品资源丰富………………………………………………….27

鹤壁市情暨电子资讯产业发展情况

(二〇一〇年十月)

鹤壁市情

鹤壁位於河南省北部,1957年建市,总面积2182平方公里,总人口150万,辖两县三区和经济开发区。

鹤壁区位优越、交通便利,位於豫北城市群和晋冀鲁豫四省的中心,以鹤壁为中心的500公里范围内,总人口4亿左右,是全国重要的电子资讯产品消费市场。

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公路和107国道纵贯南北,鹤壁至濮阳高速公路、山西至濮阳等干线公路横穿东西。

石家庄至武汉客运专线、山西中南部运煤铁路通道正在建设,鹤壁至山西高速公路正在积极推进,届时鹤壁将形成铁路、高速公路“双十字”大交通格局。

鹤壁是全国回圈经济试点市、全国回圈经济标准化试点市、全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市、全国建筑节能示范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市、全国首批创建创业型城市、全国城乡救助体系建设示范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和河南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鹤壁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独特的城市。

这里曾是春秋战国时期卫国、赵国的国都。

所辖浚县古称黎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儒商文化鼻祖端木子贡的故里,境内的大伾山上有全国最早、北方最大的北魏大石佛,依山而兴的浚县古庙会已有1600多年历史,被誉为华北第一古庙会,集中展示了浓郁的中原民俗文化,日客流量最高达到30万人。

淇县古称朝歌,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殷商文化发源地之一,也是封神榜神话故事的发生地,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军事家鬼谷子王禅在云梦山授徒讲学,培养了孙膑、庞涓、苏秦、张仪、毛遂等一批着名的军事家、外交家、名辨家,云梦山也由此被誉为“中华第一古军校”,被中国军事科学院和国防大学确定为实训基地。

淇河是鹤壁人民的母亲河,《诗经》中有39篇描绘了淇河沿岸的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现在的淇河依然保持二类水质,可以直接饮用,被誉为“诗河”、“史河”、“生态河”。

鹤壁是一座资源较为丰富、正在迅速崛起的城市。

已探明煤炭储量19.8亿吨、水泥灰岩3.1亿吨、金属镁的主要原料白云岩7.1亿吨,煤炭年产量1300万吨,电力总装机容量260万千瓦,新型干法水泥产能400万吨,是全省重要的煤炭、电力基地。

总库容6.08亿立方米的磐石头水库建成蓄水,穿境而过的南水北调工程每年分配我市水量1.64亿立方米。

鹤壁农业生产先进,2008年以来连创万亩以上小麦单产、夏玉米单产全国纪录和黄淮海地区一年两熟高产纪录。

畜牧业规模化养殖水准较高,人均畜牧业产值、肉蛋奶产量等指标连续多年居河南省第一。

立足这些资源基础和比较优势,我们谋划确定并大力推进煤电化材一体化、汽车及零部件、食品工业三个传统主导产业和金属镁精深加工、电子资讯等新兴先导产业,努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规模扩大,近年来综合经济实力显着提升。

现代化工、食品、汽车零部件、金属镁、消费电子等产业被列入河南省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成为全省重要的现代化工基地、镁深加工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和食品产业集群,消费电子产业被列为省支援重点。

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快,4个产业集聚区被确定为省级产业集聚区,其中宝山、鹤淇产业集聚区被确定为首批河南省对外开放重点产业集聚区,金山产业集聚区被确定为河南省重点培育的创新型产业集聚区,正在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载体和有力支撑。

鹤壁是一座城乡协调发展、生态环境优美的城市。

坚持城乡统筹、全域规划,着力建设以新城区与淇县县城一体化为核心,带动老城区和浚县县城两个组团的“一核双星”单元组合型城市,目标是到2020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70%左右,城镇人口近100万,新区面积达到65平方公里。

新区在提升建成区品位的同时,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1.2平方公里的产业综合服务功能区核心区,加快建设市体育馆、艺术中心、金融大厦等一批社会事业专案和高档次现代服务设施,沿淇河规划建设了淇水诗苑、淇水乐园等休闲娱乐场所,产业综合服务功能区大的轮廓逐步显现。

坚持新老区共生共荣,加快老区改造步伐,在全省率先启动面积300万平方米、惠及8万群众的地方城市棚户区改造,并以此为切入点,全面启动面积500万平方米的老区改造,力争通过3至5年的努力全部完成,进一步增强老区发展活力,显着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

大力推进现代城镇体系建设,加快两县县城的改造建设,全面启动小城镇建设,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农民社区建设。

今年全市城镇化率可达52%。

在生态建设方面,注重以淇河保护利用为龙头建设生态城市,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目标大力开展林业生态建设,目前全市城市绿化覆盖率39.1%,空气品质优良率95.6%,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成率100%,广大人民群众在充分享受经济发展实惠的同时,也享受到了生态文明带来的益处。

鹤壁是一座发展环境优越、适宜投资兴业的城市。

我们坚持把招商工作放在全局高度来认识,把高层次投资环境作为第一品牌、第一竞争力来打造,加快产业集聚区和城市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积极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实行重点产业特别政策、重要企业特殊服务、重大专案一事一策,不断提高产业发展配套能力和行政服务效能,全面降低投资和商务成本,全方位提升了招商竞争力,近年来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我市。

与中石化合作投资170亿元的煤化一体化专案落户我市,与河南煤化合作投资17.2亿元的1,4—丁二醇项目开工建设,与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合作的煤制乙二醇专案正在中试,这些项目对未来我市煤化工产业乃至整体经济发展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华晨集团与我市天海集团合作的汽车专案全面开工,其中2万辆改装车专案产品已成功下线,未来几年该项目产能将达到10万到20万辆,并带动一大批零部件企业落户,促进我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全国陶瓷行业龙头佛山新中源集团带动的、总投资50亿元的新型陶瓷产业园区正在加快建设,目前已签约52条生产线、建成7条、年内可建成20条,被确定为全省承接沿海地区陶瓷产业转移集聚区,3年内有望成为3—5万人口的新城镇。

河南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鹤壁近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明确要求鹤壁在全省率先崛起。

全市人民正在紧紧围绕这一奋斗目标,加快构建新型产业基础和城市骨架,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准发展。

今年以来,我们坚持统筹城乡、统筹新老区、统筹经济与生态、统筹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着力打好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产业集聚区建设、新区建设和提升、老区改造和管理、新型农民社区建设、生态建设、职业教育等攻坚战,主要发展指标继续保持高位运行。

上半年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为7753元和2868元,增长8.8%和10.1%;1—8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7%,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8.8%,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8.1%,引进市外资金增幅和完成进度均居全省第1位。

鹤壁市电子资讯产业发展情况

上世纪80年代初,鹤壁市的电子资讯产业就具有一定规模,拥有电子企业和科研、设计单位30多家,职工5600余人,年产值占河南省同行业的25%,同时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研发生产了一批有较强优势的特色产品,是全国30个电子工业重点城市之一、河南省电子工业基地。

後来我市电子资讯产业发展经历了一些曲折,但是依靠多年积累的工业素养和较为雄厚的人才技术基础,尤其是近年来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原有优势得到保持并逐步发扬,新的优势正在逐步形成。

目前我市拥有电子资讯生产企业150余家,能够生产汽车电子、电子元器件、仪器仪表等八大门类、200多个品种、4000多个规格型号的电子产品。

天海集团是全国最大的连接器科研、生产基地和新兴的汽车电子产品研发生产基地,是3个汽车行业专业标准档的起草者,产品主要供应国内外知名企业,已经在新加坡上市并收购美国凯萨公司,正在创国际品牌、打造世界级企业。

无线电四厂是我国军用通信车及方舱专业定点生产企业之一,军用改装车技术国内领先,参与了神州五号、六号、七号飞船载人航太通信设备研制和通信保障工作。

博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北方最大的电阻器制造基地,拥有省级电子元件技术研发中心,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

华中科技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电子资讯行业的大型军工骨干企业。

2009年,鹤壁提出了重铸“鹤壁电子城”、打造中原电子资讯产业高地的战略目标,在金山产业集聚区规划了约2平方公里的电子资讯产业园,举办了中国(鹤壁)电子资讯产业高峰论坛等一系列活动,出台了支援电子资讯产业加快发展的13项优惠政策,促进电子资讯产业加快发展。

我们的主要优惠政策有:

对投资规模较大、科技含量较高的专案,实行“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的优惠政策,集中资源和要素促进投资企业发展;对租赁标准厂房生产经营的企业,总投资5亿元以上、注册资本1亿元以上的企业享受3万平方米厂房租赁优惠,免租赁费3年,其他规模专案也可享受不同程度的优惠;对企业引进的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每人提供优惠价精品住宅一套,同时享受每人连续3年每年补贴5万元生活补助。

此外还有土地、税收、电价、行政事业收费、贷款融资、用工等优惠政策。

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指导下,在深圳市电子商会和电子资讯行业各位客商朋友的帮助支持下,经过全市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中科诺、科王等一批电子资讯企业落户我市,一批专案正在积极推进,电子资讯产业集聚效应正在逐步显现,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被河南省列为承接消费电子资讯产业转移重点区域。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确定的目标,发挥优势、强化措施、优化环境,实现电子资讯产业的更好更快发展。

一是进一步优化发展路线。

根据产业发展趋势和鹤壁实际,确定以汽车电子和消费电子为主导产业,重点发展汽车电子元件、通信导航车辆、电脑及其周边设备和配件、数码视听、通信、软体及网路产品等,并积极延伸产业链,强化配套产业发展,提高产业的集约化水准;实施大公司大集团发展战略,把加速引进、培育重点企业作为建设电子资讯产业园的重要突破口,引导支援天海、科王、中科诺等重点企业尽快扩大规模、提升档次、做大做强,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加快电子资讯产业升级转型、跨越发展;大力推进一批电子资讯产业专案,科学谋划引进一批集群和产业链产品专案,争取通过3—5年的努力,把鹤壁建成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创新活力、市场竞争力和产业辐射力的电子资讯产业基地。

二是进一步提高配套能力。

引进和发展为电子产业配套的专案。

瑞丰等物流企业逐步发展壮大,综合物流和专业物流园区、国际内陆港等物流项目正在加快建设,目前我们正在努力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

发挥天汽模等模具生产企业的优势,为电子资讯产业提供支援。

我市生产的镁合金产品在全国同行业具有明显的品质和成本优势,可以为电子资讯产品提供品质轻、性能好、外观美的原材料。

以鹤壁为中心的130公里半径内的城市,也有一批电子资讯类企业,可以提供配套服务。

三是进一步强化人才技术支撑。

我市出台并加快推进人才引进、科技创新计画,市财政每年拿出500万元,计画引进1500名高层次人才,还在淇河之滨建设了人才公寓,目前已引进1000人。

作为全省职业教育改革试点市和示范性职业教育园区,我们不断巩固提高现有职业教育规模和水准,实现了初、高中毕业後未升学人员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全覆盖,拥有国家级重点学校5所、省级重点学校2所、省级示范性学校1所,国家级紧缺人才培训基地2个、省级重点专业8个,高素质产业工人正在成为我市的独特品牌和优势。

我们将继续加强急需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加快建设职业教育园区等重点专案,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和层次,更大规模地开发人力资源,满足电子资讯产业发展需求。

加强了与上海交通大学、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等一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现有研发中心56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27家,科技创新在产业培育壮大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将鼓励支援建设企业研发中心等平台,努力开发生产适销对路的高新技术产品,保持电子资讯产业发展的高层次、高水准。

四是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准。

位於新区北部的金山产业集聚区是以电子资讯产业为主的省级经济开发区、省级民营科技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较为完善,可以明显降低客商投资成本、缩短专案建设周期。

我们创新完善了投融资机制,投融资和担保机构总注册资本金超过25亿元;建立了产业发展基金,扶持电子资讯等重点产业发展、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和结构调整等;成立了高规格的电子资讯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全面协调推进电子资讯产业发展,对专案开工建设相关手续办理实行全程代办制,开辟绿色通道,提供全天候、零距离优质服务。

我们将进一步完善促进电子资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推进电子资讯产业园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引导支援金融机构和担保公司扩大投融资规模,为电子资讯产业提供更加优良的发展环境。

鹤壁电子资讯产业的发展条件

鹤壁的电子资讯产业之所以能够持续快速发展,除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以外,还得益於有着较好的发展条件。

一是相关产业门类齐全,市场配套能力较为突出。

我市是全国重要的镁加工产业示范基地,正在全力打造“中国镁谷”,生产的多种镁合金挤压型材和压铸产品,品质和成本在全国同行业具有明显优势,可以为电子资讯产品提供品质轻、性能好、外观美的原材料。

拥有天汽模、天淇、全力等模具生产企业,可以为电子资讯产业提供支援。

科学规划建设综合物流和专业物流园区,国际内陆港等物流项目正在加快推进,瑞丰等物流企业正在发展壮大。

以鹤壁为中心的130公里半径内的城市,也可以为我市电子资讯产业提供相关配套服务。

二是人才优势明显,研发能力较强。

出台并加快推进人才引进、科技创新两个3年计画,财政每年拿出500万元,计画引进1500名高层次人才,目前已引进1000人。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3年内使职业教育在校生由3.6万人增加到7万人,新增2所高等职业院校,并对全市农村所有没有升入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进行职业学历教育或职业技能培训。

加强与上海交通大学、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等一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现有研发中心56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27家。

三是投资环境优良,服务措施到位。

河南省把鹤壁列为承接消费电子资讯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为我市发展电子资讯产业提供了难得机遇。

我市4个省级产业集聚区中,位於新区北部的金山产业集聚区是省级经济开发区、省级民营科技园区,正在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较为完善,规划建设的47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已建成14.2万平方米,在建12.5万平方米,为电子资讯产业发展提供了基本载体。

在土地、税收、贴息、行政事业性收费、租赁标准厂房补贴、建立研发机构奖励、引进人才等方面,出台了大力支持电子资讯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专门制定了电子资讯企业三年用工培训计画。

创新完善投融资平台,努力扩大投资机构担保规模和能力,投融资和担保机构总注册资本金超过25亿元。

建立产业发展基金,扶持电子资讯等重点产业发展、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和结构调整等。

成立了高规格的电子资讯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全面协调推进电子资讯产业发展,全力提供高效率高品质的服务。

四是发展目标明确,技术路线清晰。

根据产业发展趋势和鹤壁实际,我们谋划明确了电子资讯产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制定了科学、操作性强的技术路线图。

在金山产业集聚区规划了2500亩的电子资讯产业园,确定以电子资讯和汽车零配件为主导产业,在发展阻容类电子元件、汽车电子元件、通信导航车辆及其配套产品的基础上,重点发展电脑及其周边设备和配件、数码视听、通信、软体及网路产品等,并积极延伸产业链,强化配套产业发展,提高产业的集约化水准;实施大公司大集团发展战略,把加速引进、培育重点企业作为建设电子资讯产业园的重要突破口,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加快我市电子资讯产业升级转型、跨越发展,争取通过3—5年的努力,把鹤壁建成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创新活力、市场竞争力和产业辐射力的电子资讯产业基地。

鹤壁已经站在培育壮大产业优势、在全省率先崛起的新起点,全市人民渴望并正在重铸“鹤壁电子城”,打造中原电子资讯产业高地。

我们热忱欢迎大家到鹤壁多走走、多看看,领略一下鹤壁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感受一下鹤壁大地的风土人情,目睹一下鹤壁跨越发展率先崛起的生动实践,共谋发展良策,共寻合作商机,共创美好未来!

鹤壁市支援电子资讯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摘自鹤政办〔2009〕67号文件)

为积极扶持电子资讯产业发展,加快建设鹤壁(深圳)电子资讯产业园,特制定如下优惠政策:

一、加大财税扶持力度

(一)资金支持

1.实行财政扶持。

从市政府产业发展基金中划拨一定资金,设立市电子资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於支援电子资讯产业专案发展。

重大电子资讯产业专案优先列入省、市年度重点专案,优先上报争取国家和省各类专项扶持资金,优先享受市各类资金政策支持。

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固定资产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新上电子资讯产业专案,由企业隶属市、县区给予1—2年银行贷款贴息支援(贴息标准按现行银行基准利率的50%执行,每个项目各级贴息总额原则上不超过300万元);专案开工後,拨付贴息额度的50%,专案竣工验收後拨付贴息额度的50%。

2.帮助贷款融资。

充分发挥市财政及有关融资担保机构的作用,根据企业发展实际需求,通过组织银企对接、强化政府考核等多种方式,积极协调市内外金融机构,大力支持电子资讯产业专案贷款融资。

支援企业上市融资,对新上市的电子资讯企业,由同级财政一次性奖励100万元,并按有关规定减免资产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过户所产生的费用;采用买壳、借壳等方式在境内外上市,并将上市公司注册地迁至鹤壁、融入资金超过1亿元的企业,可享受同等扶持政策。

(二)税收优惠

3.对重要项目建设实行税费优惠。

对新建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电子资讯产业专案,从获利年度起,前3年,由项目受益地方财政将所得税对地方财政贡献额的全部返还企业用於企业扩大再生产;第4年至第8年,将所得税对地方财政贡献额的50%返还企业用於扩大再生产。

对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专案,从获利年度起,前5年,由项目受益地方财政将企业所得税对地方财政贡献额的全部返还企业用於扩大再生产;第6年至第8年,将所得税对地方财政贡献额的50%返还企业用於扩大再生产。

(三)规费优惠

4.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

2009—2012年,对入驻产业集聚区的电子资讯产业专案,除中央、省规定的收费专案外,免收各项行政事业性费用。

2009—2012年,对入驻省级产业集聚区内的电子资讯产业专案用电一律执行直供目录电价。

对专案开工建设相关手续办理实行全程代办制,由隶属市、县区派出专人负责,开辟绿色通道,提供全天候、零距离、高效优质服务。

二、强化生产要素保障

5.实行土地优惠政策。

凡进入产业集聚区的重点电子资讯产业专案,优先保证建设用地。

对入驻产业集聚区的竞争力强、科技含量高、投资额度大的电子资讯专案,由专案受益地方财政采取补贴的办法给予地价优惠。

新建总投资1亿美元或7亿元人民币以上且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生产性专案,项目土地净收益扣除应提各项费用後由专案土地出让受益地方财政100%奖励企业,其中专案开工後先奖励60%,专案竣工验收後奖励剩余的40%;总投资5000万美元或3.5亿元人民币以上且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生产性专案,项目土地净收益扣除应提各项费用後由专案受益地方财政50%奖励企业,其中专案开工後先奖励30%,专案竣工验收後奖励剩余的20%。

6.实行厂房租赁补贴政策。

根据电子资讯产业专案的投资规模、注册资本情况,由同级财政提供相应的厂房租赁补贴,对总投资5亿元以上、注册资本1亿元以上的企业享受3万平方米厂房租赁优惠,免租赁费3年;对总投资3亿元—5亿元、注册资本5000万元—1亿元的企业享受2万平方米厂房租赁优惠,免租赁费3年;对总投资1亿元—3亿元、注册资本2000万元—5000万元的企业享受1万平方米厂房租赁优惠,免租赁费2年;总投资5000万元—1亿元、注册资本500万元—2000万元的企业享受5000平方米厂房租赁优惠,免租赁费1年。

三、鼓励加强自主创新

7.鼓励加强技术创新平台建设。

鼓励在产业集聚区设立研发机构,对新设立的国家级和省级研发中心,在科技项目立项、科技经费资助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

新建立1个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省以上重点实验室,专案受益地方财政奖其30万元;新建立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项目受益地方财政奖其20万元。

8.支持引进人才。

对电子资讯企业引进的高层次和紧缺人才,由所在地政府在科研启动经费、岗位津贴以及级别待遇、住房补贴、家属随迁等方面予以重点照顾。

我市电子资讯重点企业新引进具有正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高层次人才,经有关部门审核确认後,同级财政每人每年补贴5万元,连续补贴3年。

9.加快技能人才培养。

制定电子资讯产业发展专项人才培训计画,通过多种管道,进一步加大对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的投入。

对电子资讯企业通过校企联合、订单培训、储备培训等多种形式开展职工职业技能培训,2010—2012年,每年培训各类技能人才3万人,培训合格率和职业资格取证率均达到90%以上,努力满足电子资讯产业发展需求。

四、其他扶持政策

10.鼓励企业开拓市场。

对於销售收入增长幅度高於30%、税收增长幅度高於20%,且当年纳税额地方留成部分超过200万元的电子资讯企业,董事长或法定代表人出国开拓市场或进行技术交流的,由同级财政给予3—5万元的出国补助(每年限定1次)。

市工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500万元市场开拓资金,专项用於企业参加国内外工业产品展销、广告宣传等各项费用补贴。

11.鼓励企业争创名牌。

支援电子资讯骨干企业实施名牌发展战略。

对当年新获得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由同级财政一次性奖励50万元;对当年新获得省名牌、省着名商标的企业且年内纳税额地方留成部分超过100万元的,由同级财政一次性奖励10万元。

对同一产品保持的荣誉称号,只奖励一个年度;同一产品年度内同时荣获省级和国家级荣誉称号的,按就高不就低的原则进行奖励。

对於新进入中国500强的企业或综合实力进入行业前10名的企业,由同级财政一次性奖励100万元。

12.支持企业并购重组。

鼓励和支援市内关联企业兼并重组,兼并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