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认识整千数.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7547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1.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认识整千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三年级数学认识整千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三年级数学认识整千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三年级数学认识整千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三年级数学认识整千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三年级数学认识整千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三年级数学认识整千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三年级数学认识整千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三年级数学认识整千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三年级数学认识整千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三年级数学认识整千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三年级数学认识整千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三年级数学认识整千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三年级数学认识整千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三年级数学认识整千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三年级数学认识整千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三年级数学认识整千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认识整千数.docx

《三年级数学认识整千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认识整千数.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数学认识整千数.docx

三年级数学认识整千数

教案(序号18)

课题

认识整千数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

6本教时为第1教时备课日期9月20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发展。

2.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万”,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的数位顺序。

3.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口算整千数加、减整千数。

教学重难点

学生对整千数和一万的实际含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

卡片、计数器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复

 

二、学习新知

 

三、练习

 

四、小结

五、作业

 

1.说出下面这些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并读一读。

342501209900327478701

2.说一说已经知道的数位顺序。

1.想一想:

一千一千地数,一千下面是几千?

五千下面是几千?

九千下面是多少?

2.一万是几个千组成的?

3.在计数器的千位上拨3,它表示什么呢?

如果在千位上拨5,又表示什么呢?

4.在计数器的万位上拨1,你知道它表示多少吗?

5.请学生在计数器上拨数,其他学生思考:

这些数分别表示多少?

(学生进行拨数)

6.填空:

3个千是()6个千是()5个千是()1个万是()

7.认识数位顺序表

数位顺序表

……

()位

()位

()位

()位

()位

想一想:

从右边起,第()位是万位。

8.你觉得万这个单位怎样?

我们学校大约有1000人,要几个我们这样的学校的人数,大约就是1万呢?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在书上,再请学生进行交流。

2.完成“想想做做”的第2、3题。

同桌相互读给对方听,再请部分学生来读一读。

并思考:

你从这些数据中知道了什么?

3.完成“想想做做”的第6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在书上,然后组织交流。

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只要是合理的都行。

4.完成“想想做做”的第7题。

先让学生讨论:

他们两家可能相距多少米?

再组织交流。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你都学到了什么?

 

“想想做做”第4、5题

 

让学生进行拨数,有利于他们进一步掌握数的组成。

 

让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熟悉的材料来理解“万”的概念。

课后感受

这节课的内容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接触过,所以这节课主要是要进一步建立“万”的概念。

在练习中,感知“万“。

授课日期9月27日

教案(序号19)

课题

认识几千几百几十几

(1)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

6本教时为第2教时备课日期9月21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操作实践和联系实际的活动,初步理解万以内数的实际含义,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

2.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熟练口算整千数加、减整千数,会口算整千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重难点

中间连续有两个0的读法。

教学准备

卡片、计数器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复习

 

二、学习新知

 

三、练习

 

四、小结

 

五、作业

 

1.想一想:

我们昨天学习了哪个新的计数单位?

2.算一算:

8000-2000=10000-7000=

2000+1000=2000+5000=6000+2000=

1.师拿出计数器,在个位上拨“2”,想一想“2”表示什么?

2.继续在十位上拨“5”,它又表示什么?

它和个位上的“2”合在一起,表示什么?

3.继续在百位上拨“6”,表示什么?

与个位、十位上的数合在一起,又表示什么?

4.在千位上拨“3”,表示什么?

与百位、十位、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又表示什么?

谁能完整地来说一说?

5.师出示“2个千、3个百、6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的题目,请一位同学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其他同学思考:

这个数是多少?

怎么读?

6.请学生来报一个数,请另一个学生在计数器上拨数,要求说出这个数的组成及读法。

7.再出示“3个千、5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请学生试着写一写、读一读。

8.想一想“三千零二是由几个千和几个一组成的?

9.谁能来读一读“3002”这个数?

学生先进行试读,在请学生来读。

能不能读成“三千零零二”,在什么情况下两个“0”,只要读一个零?

10.读一读:

300430403400(体会:

如果0出现在数的末尾是不用读出来的。

1.做“试一试”

先说出数的组成,再写一写,读一读。

学生先独立完成,做完后进行交流,比较。

2.做“想想做做”的第1题。

先在书上写一写,再读一读。

3.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先说出各数的组成,再读一读。

3745

5160

6030

8002

4.完成“想想做做”的第3题。

写出下面商品的价钱。

三千五百五十元九千零二十元

二千八百零八元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再进行交流。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你明白了什么?

完成“想想做做”的第6题。

 

课后感受

由于这部分内容学生都已经接触过,所以新课进行很顺利,在新授的同时,巩固前面所学的内容。

“0”的读法掌握较好。

授课日期9月28日

教案(序号20)

课题

认识几千几百几十几

(2)

课型

练习课

本课题教时数:

6本教时为第3教时备课日期9月22日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能熟练地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熟练口算整千数加、减整千数,整千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重难点

0的读法

教学准备

卡片、计数器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复习

 

二、练习

 

三、小结

四、作业

 

1.算一算:

2000+2000=4000+1000=

3000+4000=10000-2000=2000+3000=

2.读一读:

21763098900120302300

2003

3.6782里面有()个千、()个百、()个十和()个一。

3004里面有3个()和4个()。

5个千和4个百组成的数是()。

5个千和4个十组成的数是()。

5个千和4个一组成的数是()。

1.读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大约是8848米。

世界第一大洋——太平洋的平均深度大约是4028米。

2.写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世界第一斜拉索桥——上海杨浦大桥全长八千三百五十四米。

世界著名的大瀑布——尼亚加拉瀑布宽一千二百四十米。

3.做“想想做做”的第7题。

学生先在书上完成,再组织交流。

引导学生进行对比,体会每组3道题之间的联系。

4.找规律: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的第8题,

然后同桌两人合作进行找规律,看哪个组先找到规律。

5.组数活动:

老师提供3、7、0、0这四个数字,请学生进行组数活动。

看谁组成的数最多?

6.连一连:

书上的第11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

7.课外小知识:

学生自学“你知道吗?

”的课外读物。

学后请同学来说一说:

你知道了些什么?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知道了什么?

完成“想想做做”的第9题。

 

可以提高要求:

组成读一个零的数;组成不读零的数。

 

课后感受

在练习中,让学生把“0”的读法分分类,有助于学生自已归纳已学的知识,使知识系统化。

练习内容较为简单。

授课日期9月29日

教案(序号21)

课题

比较数的大小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

6本教时为第4教时备课日期9月23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操作实践和联系实际的活动,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2.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发展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地对万以内的数进行大小比较。

教学准备

卡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复习

 

二、学习新知

 

三、练习

 

三、小结

 

四、作业

 

1.比较下面数的大小,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比的?

324()432324()342

2.一件衣服87元,一条裤子218元,裤子和衣服哪个更贵?

你怎么知道的?

1.出示一台电视机的价格是2530元,一台空调机的价格是3680元,想一想:

电视机和空调机比,哪一台的价格低一些?

2.小组进行讨论。

3.进行交流。

(方法可能有两种,一是2530不到3000,3680已超过3000。

所以,2530比3680小。

二是千位上2比3小,2530就比3680小)

4.你会比电视机(2530元)和冰箱(2350元)的价格吗?

自己先把你的方法与同桌说一说,再组织班级交流。

(电视机和冰箱价格的千位上都是2,该怎样比呢?

5.任意选择两种商品,比一比它们的价格,再在小组里说说你是怎样比的。

6.练习:

比大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380()32802380()2360

2380()82302380()3820

1.做“想想做做”的第1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在书上,再进行交流。

2.做“想想做做”的第2题。

火箭每秒能飞行4500米,人造卫星每秒能飞行8000米。

谁飞行得快?

先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

3.城关小学有学生1036名,林庄小学有学生

890名,哪个学校的学生多?

指名学生说比较的方法,然后完成在书上。

4。

做“想想做做”的第5题。

下面的数各接近几千?

5870401249007104

5003289560448002

学生先相互说给对方听,再在班级里进行交流。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你有什么收获?

完成“想想做做”的第4题

 

课后感受

作业中出现了把几个数按一定的顺序排一排,陶嘉星学生对这种题没有解题策略,不知从哪里想起,个别辅导。

授课日期9月30日

教案(序号22)

课题

比较数的大小

课型

练习课

本课题教时数:

6本教时为第4教时备课日期9月23日

教学目标

3.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2.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发展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准备

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复习

 

二、练习

 

三、小结

 

四、作业

 

1.比较下面数的大小,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4560()54604560()4460

4560()64504560()4520

2.把下面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1240

2140

1204

2104

1.老师出示四个数字,请同学们先组成大小不同的数,然后两个两个进行比较。

8、6、0、5

2.学生先独立进行组数练习,然后同桌两人分别拿出一个数进行比较。

3.你能把这些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吗?

4.做书上“想想做做”的第7题。

你能根据下面的统计回答问题吗?

先说给同桌听,再在班级里进行交流。

5.做书上“想想做做”的第8题。

多媒体显示我国五岳的高度,然后请同学们按照五岳的高度从高到低排一排?

西岳华山1997米北岳恒山2017米

中岳嵩山1440米东岳泰山1524米

南岳衡山1290米

6.根据这些天所学的内容,你能也来出几道题目考考你的同学吗?

(同学之间相互出题、做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你有什么收获?

完成“想想做做”的第7、8两题。

 

课后感受

由于学生前面知识掌握较可以,所以这节练习课在上节课中顺利完成,学生掌握得也很好。

授课日期9月30日

教案(序号23)

课题

练习三

(1)

课型

练习

本课题教时数:

6本教时为第5教时备课日期9月24日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更好地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和有关的口算方法,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

更好地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和有关的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

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复习

 

]

二、练习

 

三、总结

 

四、作业

 

1.一千一千地数,几千后面的数是一万?

2.10个一千是多少?

3.6000接近1000还是接近10000?

你是怎么想的?

1.做“练习三”的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再进行交流。

2.完成“练习三”的第2题。

读出下面各数,并说一说每个数中的“6”各表示多少,再用线连一连。

3.做“练习三”的第3题。

写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1)在海拔三千一百九十七米的高原上,有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

(2)世界上的鸟类大约有八千七百种。

(3)在一千三百八十年前,我国挖成了一条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京杭大运河。

(4)这一版报纸大约有一万字。

4.计算:

7200-20007000+30008000-3000

6700-700600+300010000-6000

学生先做在书上,再组织交流。

5.填表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1030人

2914人

3027人

a)每天参观的人数个接近几千?

b)参观人数最多的一天比最少的一天大约多几千人?

学生先独立做在书上,在组织交流。

这节课我们一起练习了什么?

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1.完成书上练习三的第4、5两题。

2.预习明天要学习的内容。

 

课后感受

通过今天的练习,学生做题的正确率普遍有了提高。

回答问题有了进步,能较流利并响亮地回答问题。

授课日期10月8日

教案(序号24)

课题

练习三

(2)

课型

练习

本课题教时数:

6本教时为第6教时备课日期9月26日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更好地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和有关的口算方法,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

更好地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和有关的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

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练习数的大小比较

 

二、比一比,说一说,在小组里交流。

 

三、找规律

 

四、在()

里可以填几?

 

五、小结

六、作业

1.出示书上第6题,在○里填上〈或〉。

998○10204800○40807103○7120

学生先独立完成在书上,然后老师再组织交流。

2.补充练习:

3060○36002300○32006000○5999

如:

2980接近3000,6926比3000多得多,

3045比3000多一些。

出示:

5880693099007260604479463045,让学生也用上谁比谁多得多?

谁与谁比较接近?

谁比谁多一些来说几句话。

出示书上的图形,让学生进行找规律的练习。

待学生找出规律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5()26〈531439()2〉3968

这道题目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尽

可能地让学生说出符合条件的所有答案。

 

这节课我们练习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完成练习三的第6、9题。

 

课后感受

这节课在做练习的时候,特别重视了学生思维的训练。

课后学生说特别喜欢P34(8)织蜘蛛网找规律的题。

授课日期10月9日

10月10日做单元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