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史.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8760927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PPT 页数:118 大小:3.3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摄影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摄影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摄影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摄影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摄影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摄影史.ppt_第6页
第6页 / 共118页
摄影史.ppt_第7页
第7页 / 共118页
摄影史.ppt_第8页
第8页 / 共118页
摄影史.ppt_第9页
第9页 / 共118页
摄影史.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8页
摄影史.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8页
摄影史.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8页
摄影史.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8页
摄影史.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8页
摄影史.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8页
摄影史.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8页
摄影史.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8页
摄影史.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8页
摄影史.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8页
摄影史.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摄影史.ppt

《摄影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摄影史.ppt(1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摄影史.ppt

摄影,_杨锦华,发展:

一、摄影术的诞生和初期发展(公元前400多年1839年1870年)二、摄影术快速发展期(1870年1914年)三、摄影术成熟期(1914年1960年)四、摄影术电子化高速发展时期(1960年2008年),一、摄影术的诞生和初期发展,(公元前400多年1839年1870年)公元前400多年,中国哲学家墨子观察到小孔成像的现象,并记录在他的著作墨子经下中,成为有史以来对小孔成像最早的研究和论著,为摄影的发明奠定了理论基础。

墨子之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和数学家欧几里德、春秋时期法家韩非子、西汉淮南王刘安、北宋科学家沈括等中外科学家都对针孔成像有颇多论述,针孔影像,已为察觉乃至运用,但只可观察,无法记录。

在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出现了供绘画用的“成像暗箱”。

1704年,英国人牛顿首先论及“干涉色”现象。

1725年,德国纽伦堡阿道夫大学医学教授亨利其舒尔茨(HeinrichSchulze1687-1744)发现硝酸银溶液在光作用下会变黑,并于1727年发表论文硝酸银与白垩混合物对光的作用,论文讨论了硝酸银混合物在光作用下记录图案的功能,德国人称之为现代摄影的始祖。

1756年,奥地利人福伦达在维也纳创立福伦达公司。

1757年,英国人道龙发明消色差透镜。

同年,意大利人贝卡利发现了氯化银的感光性能。

1793年,法国尼埃普斯兄弟两人首先设想利用感光物质来固定针孔镜箱所形成的影像。

1802年,英国人汤姆斯维吉伍德(ThomasWedgwood)完成“晦影照相机”,使用可感光的硝酸银纸,其学生亨弗利爵士以氯化银取代硝酸银定影,制成人类史上第一张较能久存的照片。

此二人被誉为“暗箱”与感光材料结合的先驱者。

1816年,尼埃普斯用自己定名的“人工魔眼”的透镜装配成第一架照相机。

并使用它制作出一些不能耐光的负像照片。

1817年,德国人格罗特胡斯创立光化学反应的理论,并在1818年公开发表。

1819年,英国人赫谢尔(JohnHerschel)发明了定影法,可使已感光的氯化银固定下来,从而可长期保存影像。

其方法一直被沿用至今。

1825年,尼埃普斯用晒相法在涂有沥青的石板上制作了牵马少年照片。

用阳光摄影法翻拍了一幅十七世纪的荷兰版画,由此诞生世界上第一张照片牵马少年。

但在摄影技术诞生的初期,由于感光材料的灵敏度很低,拍摄一张照片往往需要曝光数十分钟乃至几个小时。

1826年,世界上第一幅实景照片窗外问世,是法国尼埃普斯用暗箱拍摄成功的,曝光时间长达8小时。

这张摄于1840年的相片曝光长达三分钟!

1826年,英国人塔尔波特拍摄了窗口,留有指印的纸基负片,大小是25mm,是现存最早的负片。

1835年,法国人达盖尔发现在碘化银感光板上的潜影,利用水银蒸汽能够显现为可见的图像。

1837年,达盖尔在摄影室内用自然光拍摄了画室,这幅照片是存世最早的“达盖尔银版法”照片,也是世界上第一幅静物照片。

1839年8月19日,达盖尔公布了他发明的“达盖尔银版摄影术”,于是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台具有商业价值的可携式木箱照相机。

达盖尔银版摄影法的发明,使摄影成为人类在绘画之外保存视觉图象的新方式,并由此开辟了人类视觉信息传递的新纪元,成为举世公认的“摄影之父”。

法国学术院举行的科学院和美术院联席会议宣布是年8月19日是“世界摄影术诞生日”。

1839年,出现首批建筑摄影照片,如塔尔波特的拉科克修道院,洛特宾耶雷的雅典的卫城入口等作品。

1839年,塔尔波特成功拍摄了显微镜下的物体。

1839年,在德国哈雷出版了第一本论述摄影的著作,作者是内托,书名为制作达盖尔法照片的详细指导。

1839年,法国19岁的贝克雷尔发现了光电效应,为以后设计光电测光表奠定了基础。

1839年,法国A吉鲁制作的“达盖尔照相机”问世。

机身是两个套在一起,可前后抽动的木质方盒,镜头则是1829年谢瓦利埃磨制的“沃拉斯顿”消色差透镜,焦距是375mm,光圈为F14,快门是置于镜头前的圆形铜片。

1839年,英国天文学家约翰赫雪尔博士(SirJohnHerschel)首次提出“Photography”(摄影)这个词,底片(Negative)、正片(Positive)、快照(Snapshot)等名字也是他首先提出。

1840年,法国福伦达公司利用达盖尔技术设计制造了德国第一架照相机,也是世界上第一架金属相机,被称为福伦达/达盖尔式相机。

1840年,法国谢瓦利埃制造出世界上最早的木质折叠型相机,拍摄165mm216mm的画面。

1841年6月10日,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塔尔波特(FoxTalbot)发表了“卡罗摄影法”,是世界上第一张纸质“负片”,可由此洗印出多张照片。

他被称为“摄影照相程序”发明家。

1842年,摄影史上第一幅新闻照片是德国比欧乌和KF斯特尔茨纳两人拍摄的大火后的汉堡。

1844年,有文字可考,首位在中国用银版法拍摄的是法国海关总检察官J埃迪尔,同时来华的还有他的同胞传教士G南格禄,也携有照相器具。

当时,埃及尔任法国贸易谈判代表,来华进行中法贸易协定的谈判。

据记载,他拍摄了该协定的签字仪式、中国外交第一人耆英的照片和一些澳门的风景照。

1844年澳门湾景,1844年于勒埃及尔着中国官服,1844年,FF马顿斯发明能拍摄150弧度的“全景照相机”。

1844年,美国人德雷帕(Johnwilliamdraper)拍摄的青蛙血球,是世界上第一幅显微摄影,开创医学摄影先河。

1846年,卡尔蔡司在德国耶拿创立显微镜精密机械厂,这也是卡尔蔡司集团前身。

1847年,法国尼埃普斯维克多利用玻璃感光板代替泰尔鲍脱所用的感光纸,为整个近代的负像转正像摄影法奠定了基础。

1851年,英国雕刻家阿切尔(FrederickScottArcher)发明“火棉胶摄影法”,很快取代早先的摄影术。

此方法相对复杂且制造过程需现场连续进行,但由于感光度较高,曝光时间可缩短至15秒至1分钟。

拍摄时需要带齐全套设备和药品乃至帐篷,颇为不便,但此方式仍在全球流行长达20年。

1855年,法国人陶配诺提出干版火棉胶法,使摄影更加便利。

1855年,摄影史上最早的战地摄影是由英国人R芬顿和助手M斯帕林拍摄的克里米亚战争,时间长达三个月,获底片360张。

归来后,于十月在伦敦举办了影展,该影展是世界首届新闻摄影展览,展出照片312幅。

10月27日伦敦新闻画报评述说“摄影作为一种艺术,同时又作为事实的纪录和再现手段的卓越成就”让人惊叹。

1856年,英国伦敦大学增设了摄影技术科目,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家设立摄影教育的学校。

1858年,法国巴黎著名人像摄影家纳达尔是一位勇于开拓的摄影家,他乘热气球摄影,成为高空摄影第一人。

1860年,阿道夫贝塔克(AdolpheBertsch)在巴黎生产出Bertsch立体相机。

1860年左右。

阳光放大机这是名片摄影时代的产物,它是照相馆中专为人制作名片照片而制作的放大机,将卡片式大小的玻璃底片,放在这台放大机的上部底片夹里,可以在太阳光下直接晒制放大出照片。

1861年,世界第一幅加色法彩色照片是英国人JC麦克斯韦尔摄制格子图案的缎带。

他对着缎带拍了三次,每一次都在镜头上使用不同的滤色器。

得到的三个图像进行冲洗后,用三个投影机(与当初的相机使用相同的彩色滤光片)投射到同一个屏幕上,当三个图像对齐时,一个全新彩色照片就出现了。

1862年,英国街头摄影家约翰汤姆森开始街头拍摄,成为最早纪实类摄影家。

1865年,DC华盛顿拍摄的四幅一组的暗杀林肯总统的罪犯被处绞刑是摄影史中第一组系列新闻摄影照片。

1869年法国科学家迪奧隆首次发表“彩色照片制作法”,因过于复杂未能广泛推广。

世界上第一幅用减色法获得的彩色照片是迪奧隆摄制的叶子。

二、摄影术快速发展期,(1870年1914年)1871年,英国RL马杜克斯公布溴化银明胶干版法,使摄影与制作感光材料分家,揭开了近代摄影序幕。

1873年,德国人弗格尔(H.W.Vogel)发明染料彩色摄影感光板。

1877年,美国人穆布里奇埃德沃德成功地拍摄了动体连续摄影作品奔马。

1880年,最早用照相铜版法在报纸上印制新闻照片的报纸是1880年3月4日出版纽约每日画报的棚户区。

1880年,英国人贝克推出画面为80mm100mm世界最早的双镜头反光照相机。

1880年,美国人乔治伊斯曼(GeoggeEastman)创立干版制造厂,是现在柯达公司的前身。

1892年,伊斯曼公司正式更名为伊斯曼柯达公司。

1880年左右。

动支架式立体观片器观看立体照片者可从下方两个孔,直接观察立体照片的立体影像效果。

上方的大镜片可以放大被观察的照片。

1881年,全色底片(Panchrome)诞生,从此黑白软片已可对红橙黄绿青蓝紫全色感光。

制出的照片因此可拥有丰富的黑白灰层次表现,并以一百多年的经典影像,成为摄影人钟爱的感光材料。

1882年,美国伊斯曼公司生产了世界第一台彩色圆盘式胶片照相机。

1885年左右。

黑莎牌箱式立体观片器法国巴黎制作的黑莎牌立体观片器,可以根据观片者的视力调整观片镜头,然后可以转动旋钮转换不同的玻璃版立体透明正像照片,内部装有链条和齿轨传动装置。

1887年,美国人古德温发现制作感光胶卷的物质赛璐珞,并注册“硝化纤维胶卷”的专利权,随后伊斯曼公司技师莱翰巴哈发明类似胶卷,双方引起多年专利之争,最后古德温胜诉。

1888年,伊斯曼公司推出第一款使用纸胶卷的照相机“THEKODAK”,胶卷在机身内,可拍100张,柯达广告云:

只要您一按,咔嗒(Kodak)一声,其余的交给我们。

摄影者拍照后将机身送回柯达公司销售服务处,冲洗胶卷,交给顾客照片时,即可重新换上胶卷,反复拍摄使用,被视为摄影普及的开端。

1888年柯达一号,1889年,柯达公司在市场上推出“硝化纤维胶卷”透明胶片,很快垄断全球软片市场。

1889年,爱迪生与伊斯曼合作,建立今后的电影及相机用胶片的格式与边孔距离。

1890年,世界第一个摄影画刊美国画报在美创刊。

1890年,德国蔡司公司的鲁道夫和阿贝研制出消像散正光摄影镜头,开创了蔡司厂镜头制造新纪元。

1891年,美国柯达公司发布可在日光下更换胶卷的相机“柯达A、B、C”。

1891年,法国物理学家李普曼(LippmannGabriel)发明彩色摄影感光板,此方法不用染料。

但此拍摄和冲洗操作复杂,未能普及。

1892年,美国人托马斯爱迪生(ThomasEdison)和下属威廉迪克森(WilliamDickson)推出了35mm胶片规格,宽度为35mm,一百多年来未曾改变。

但其最初的帧画幅为24.9mm18.6mm。

更接近今日画幅的一半。

1892年,“牛眼”相机诞生,这是世界上第一台红窗计数的相机,由美国波士顿制造公司设计,后被柯达公司买走。

1893年,摄影史上第一个使用4cm5cm小型照相机到现场拍摄景点的摄影家是美国人A斯蒂格里茨。

作品题为终点。

1895年,柯达生产的口袋“PocketKodak”相机,十分轻巧,长度仅10厘米,上市后第一年就卖出了10万架。

1896年,柯达公司开发出“正片”,也就是电影放映所用胶片。

1896年,德国蔡司公司的鲁道夫设计出4组6片双高斯对称型光学结构。

1898年,柯达推出了110胶卷,画幅为45英寸,1929年停产,这是柯达在19世纪20世纪之间推出的众多不同画幅胶卷之一,与20世纪70年代的110胶卷没有关系。

这个时期也有126胶卷,但是与20世纪60年代的126胶卷不同。

20世纪六十年代,柯达重新推出了针对专用暗盒相机的110胶卷和126胶卷,画幅分别为13mm17mm,以及28mm28mm。

110相机代表作为柯达的Instamatic100。

1899年,法国人迪奥隆和勒旭额尔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彩色照相机。

1900年,一直沿用至今的光圈级数,如F22、F16被国际镜头制造商在巴黎决定为镜头光圈的统一级数。

1900年,法国奥古斯特和卢米埃尔研制出能拍摄360照片的全景相机。

1900年,美国柯达公司推出第一架布朗尼照相机,价格为1美元,首创廉价普及型相机的纪录。

1900年,一直沿用至今的光圈级数,如f/22,f/16被国际镜头制造商在巴黎决定为镜头光圈的统一级数。

1900年左右。

全金属立体相机。

这是一台镍金属制造的相机,采用独特的抽屉式换胶片方法,它可能是世界上唯一的三脚架固定轴从相机当中穿过的相机。

20世纪初,中国国内杂志上开始出现摄影图片;1906年以后,国内日报开始刊登时事照片。

1900年,柯达3号相机问世,该机采用折叠轻便设计,这种设计在20世纪前50年一直被大型折叠式相机采用。

1901年,柯达推出120胶卷。

1931年推出620胶卷,卷轴更细,边盘直径更小,于是体积更小于120胶卷,1995年彻底停产。

220胶卷于1965年推出,胶片长度为120的两倍,仅在两端有保护纸,且片基略薄,故其体积与120胶卷相同。

120胶卷的画幅有64.5cm、66cm、67cm、68cm、69cm、612cm、617cm,1902年,美国FORMAR&SCHWING公司推出5X7英寸的大型的干版单镜头反光焦平面快门新闻照相机Graflex1902年,德国蔡司公司的4片3组“天塞”结构F4.5摄影镜头问世。

1908年,柯达公司开发出安全性不燃软片。

1909年,法国摄影家乌里赛从飞机上拍摄大地,开始了飞机航拍的历史。

1910年,法国生产出摄影、显影同在机内完成的“FASA”牌全金属机身相机。

1912年,法国于勒查理公司生产世界首台使用带齿孔的35mm胶卷的Homeos型立体照相机。

1913年,德国厄尔马诺克斯小型干板照相机诞生,配备贝雷克博士研制的艾尔玛镜头,光圈达到F1.8,快门速度达到1/1000秒,对新闻摄影意义重大。

1914年,德国人奥斯卡巴纳克将35mm电影胶片用于他发明的徕卡(Leica)牌小型照相机(Ur-Leica)上,胶片必须先装进可重复使用的暗盒中并剪去片头。

而奥斯卡巴纳克在他的徕卡相机上确定的24mm36mm的画幅,并得到大规模普及,也奠定了摄影史上最广泛使用的画幅标准。

三、摄影术成熟期,(1914年1960年)1916年,世界上第一台带有联动测距器的照相机在伊斯曼柯达公司问世,型号为柯达3A。

1921年,伊斯曼柯达公司生产出第一批放大机,放大机得以商品化。

1925年,闪光灯泡问世,取代了1864年问世的镁光条、1887年问世的镁光灯。

1925年闪光灯泡,1925年,德国徕兹公司推出徕卡型35mm照相机。

1926年,德国伊卡AG公司的折叠式185型皮腔式相机上市。

同时,又推出折叠式266型相机。

1926年,中国北京光社成立,成为中国最早的摄影团体。

另有说法是1923年成立的广州景社为最早。

1928年,世界上第一台使用双镜头反光120相机是德国“禄来”,由德国“弗兰克和海德克”公司推出,1929年,德国弗兰克和海德克公司的使用胶卷的禄来弗莱克斯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问世,其设计原理一直沿用至今。

1928年,美国韦斯顿光电测光表设计成功。

1932年,美国韦斯顿电器公司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只光电测光表。

1930年,柯达公司推出使用全色乳剂的产品,从而使照片影调有了大幅提升。

1930年,德国爱克发公司研究成功三补色之显色快速程序法,彩色摄影冲印照片可一次完成,从此摄影者可更方便自行冲洗彩色照片。

1931年,德国蔡司公司铝合金压铸工艺制造的康太时照相机问世。

1931年,德国弗兰克&海德克公司发售禄来ROLLEIFLEX44相机,使用127胶卷,是摇柄式卷片的创始。

1932年,德国库瑞列制造出第一台120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1932年,世界最早的彩色胶片由德国爱克发公司推出。

1932年,德国蔡司公司推出世界首架装有连动测距器,可更换镜头的小型相机“孔塔斯”。

1933年,徕卡型照相机问世,是第一部可更换镜头的35mm相机。

1933年,德国意赫格公司的爱克山泰相机诞生,这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使用盒装胶卷的单反相机。

1935年,意赫格推出了Kine爱克山泰相机,打下了整个35mm单反机身的基础。

1937年,意赫格公司的尼希特兰、赫费希特和格劳舒博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架35mm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基内爱克赛太照相机,成为后来流行的35mm单反照相机的先驱。

1934年,前苏联135照相机“费特”上市。

1934年,日本第一代高级布帘快门35mm照相机“KWANON”为佳能公司前身“精机光学研究所”研制成功并推向市场。

(最早的创始人是御手洗毅,他是一位医学博士。

佳能公司原来的名字叫生本古岳橙久城(SEIKIKOGAKUKENKYUJO),是一个精密光学仪器研究所。

佳能原名KWANON“观音”,公司以此命名其第一架35毫米测距式相机。

大约在1936年,公司以汉莎佳能(HANSACANON)为品牌的相机正式上市了。

1935年,带硒光测光表的35mm康太时照相机由德国蔡司公司推出,是第一部内置硒光测光表的照相机。

1935年,柯达正式推出135彩色胶卷,其中的“1”是指有别于可重复使用暗盒的一次性暗盒。

135的完整定义为“采用一次性暗盒的35mm胶片。

”,1935年,柯达公司推出柯达克罗姆反转片(KodakChrome),它有三层乳剂,而不含成色剂,成色剂在显影液中,故称作外偶法。

采用K-14冲洗工艺,色彩风格浓郁,一度是专业反转片的追赶对象,很长时间里它是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师唯一的选择。

1936年,德国伊阿格公司推出闪光与快门同步,卷片和上弦以扳手取代旋钮的135型爱克山泰“EXAKTA-B”单反照相机。

1938年,日本理光公司生产出自己品牌的第一台照相机“奥林匹克”。

1939年,美国艾加顿发明了柯达电子快速闪光灯,其他各种闪光灯从此淡出。

1939年,法国马丁发明照相机自动光圈。

1940年,伊斯曼柯达公司的柯达35(使用135胶卷)型相机上市,首开小型化金属结构普及型相机设计先河。

1940年,仿徕卡机型的“理光I型(Ricohlmod.I)”照相机问世。

1941年,柯达公司推出世界上首架镀膜镜头照相机埃克塔照相机。

1942年,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开始设立最佳新闻照片奖,1968年又增设新闻特写照片奖。

1948年,尼康公司开始生产相机,初期产品是德国康泰克斯(contax)旁轴取景相机的仿制品,型号为Nikon。

1947年,美国的兰德博士发明了黑白即显(一步成像)摄影法,世界上第一架“即显照相机”宝丽来兰德相机(PolaroidLand)问世,主要是由于其即拍即得的宝丽来相纸。

1948年,宝丽来公司生产出“宝丽来95型”一次成像照相机,机内装有胶片、显影剂与相纸,实现了机内冲洗的自动化,为该类相机第一部,可视为“一步成像”之祖。

1963年开始生产一步成像彩色片Polacolor,只需曝光显影一分钟的时间,就可以从照相机中拉出一张彩色照片。

1948年,前西德蔡司公司发明“屋脊型五棱镜取景器”,并用于“康太克斯S型”35mm单反相机上,一举解决了棘手的光路转换问题,使单反相机由俯视取景变为平视取景,为后来单反相机取景系统的发展打下基础。

1948年,成立于1841年的瑞典哈苏公司生产出“哈苏1600F型”照相机,标志着哈苏相机开始进入民用摄影领域。

1948年,尼康公司开始生产相机,初期产品是德国康泰克斯(contax)旁轴取景相机的仿制品,型号为Nikon。

1949年,前苏联KMZ厂在1934年生产的FED相机的基础上,推出其改进型“FED-ZORKi(卓尔基)”照相机。

1950年,日本“理光弗莱克斯”双镜头反光式照相机上市,带动了66cm规格双镜头反光相机廉价普及风潮。

1951年,由柯达(Kodak)和时代(Time)公司合作,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分色机样机,并定名为“TIMESCANNER”。

此后,美国PDI公司(PrintingDevelopmentIncorporated)在该样机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研制出震惊世界印刷业的第一台PDI电子分色机。

1954年,日本宾得(Pentax)公司发布世界第一台反光镜即时自动回弹式单镜反光相机AsahiflexII。

1954年,德国徕卡M3型照相机问世,它是世界上第一架快门速度控制机构与独立式曝光表联动的35mm照相。

1956年,西德爱克发公司试制成功机械式全自动照相机,爱克发电测光(EE)照相机问世。

1956年,“世界新闻摄影荷量基金会”成立,从1957年起每年举行一次世界性的新闻摄影比赛。

1956年12月,“中国摄影学会”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摄影组织。

后来,在1979年的全国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上,更名为“中国摄影家协会”。

1958年7月20日,大众摄影(本刊)创刊,是新中国最早的普及性摄影刊物。

1959年,日本尼康公司推出第一架13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NikonF,这是一架可以方便地更换镜头、取景器,并备有卷片马达的专业相机。

1959年,美国首次发射照相侦察卫星。

1960年8月“发现者”号卫星首次回收胶卷容器成功。

1959年,日本奥林巴斯YoshihisaMaitani(谷村吉久)研制推出半格旁轴相机Pen,其画幅格式为24mm18mm,一个135胶卷可拍摄72张,当后来研发出Rollei35这类更小的135全幅相机之后,半格135相机逐渐隐去。

四、摄影术电子化高速发展时期,(1960年-2008年),1960年,日本旭光学公司发明通过镜头的内测光技术(TTL),并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架通过镜头内测光的TTL测光式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宾得SPOTMATIC型照相机,使35mm相机开始了自动化发展阶段。

1960年,日本小西六公司研制成功第一架金属帘幕(纵走式钢片)快门照相机柯尼卡F,快门速度首次达到1/2000秒。

1960年,前苏联卫星立体照相机问世。

1960年,蔡司推出镜头可以更换,帘幕快门,装有蜂窝状光电装置的新型Contax1型单反照相机。

1961年,佳能推出7型旁轴相机和50mm1:

0.95镜头,该镜头是世界上第一款批量生产的光圈大于F1的民用照相机镜头。

1962年,美能达装有程序自动曝光系统的“美能达Hi-matic型”照相机上市。

1963年,美国宝丽来公司正式生产即显彩色胶片,并在即显照相机Automatic100上第一次装上了电子快门。

1963年,日本佳能“自动调焦AF样机”问世。

1964年,日本康帕和精工舍都研制成功电子快门。

1965年,前西德徕兹公司首次生产单镜头反光型小型照相机徕卡弗莱克斯。

1967年,平均测光与点测光模式可互换的“玛米亚EKOR1000DTL”相机问世。

1968年,前西德蔡司公司推出“康太时SE”照相机,首次使用电子幕帘式快门。

1968年,日本小西六写真株式会社推出世界首台通过镜头测光(TTL)的自动曝光单反相机“柯尼卡FTA”,它标志着相机从此跨入电子自动化时代。

1969年,美国宇航员乘“阿波罗11号”飞船“老鹰号”登月舱登上月球,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用哈苏500EL相机进行了摄影,成为人类有月球上进行摄影活动的第一人。

1969年,日本雅西卡推出首部“光圈优先”型135单反相机TLELECTRO-X。

1969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WillardS.Boyle和GeorgeE.Smith开发了CCD(电荷耦合器件),后来用于小型数码摄像机和照相机的基本图像感应器。

1970年,前西德照相机行业开始广泛使用塑料材料,由此开始了照相机塑料化热潮。

1970年,前西德蔡司公司宣布全面停产照相机。

后在2004年,重新推出可更换镜头旁轴相机ZeissIkon(蔡司依康)。

1971年,日本旭光学公司的世界上第一架光圈优先、TTL测光、自动曝光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宾得ES型问世。

1971年,日本佳能公司超薄型钛金属帘幕快门第一代专业35mm单反相机F-1上市。

1972年,美国柯达公司的柯达110袖珍照相机问世,同时生产的110胶卷投放市场,推动了110摄影的发展。

1975年,日本佳能公司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架内装微型电脑的高度电子化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佳能AE-1型”,该机是世界上第一架实现闪光摄影的全自动照相机。

1976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家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