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控制与PLC液体混合装置控制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7633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94.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控制与PLC液体混合装置控制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电气控制与PLC液体混合装置控制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电气控制与PLC液体混合装置控制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电气控制与PLC液体混合装置控制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电气控制与PLC液体混合装置控制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电气控制与PLC液体混合装置控制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电气控制与PLC液体混合装置控制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电气控制与PLC液体混合装置控制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电气控制与PLC液体混合装置控制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电气控制与PLC液体混合装置控制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电气控制与PLC液体混合装置控制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电气控制与PLC液体混合装置控制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电气控制与PLC液体混合装置控制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气控制与PLC液体混合装置控制1.docx

《电气控制与PLC液体混合装置控制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控制与PLC液体混合装置控制1.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气控制与PLC液体混合装置控制1.docx

电气控制与PLC液体混合装置控制1

设计内容和设计要求

一.课程设计的性质和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自动化专业教学计划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综合性教学环节,是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手段。

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课程所学知识和技能去分析和解决本课程范围内的一般工程技术问题,建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工程设计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得到工程知识和工程技能的综合训练,获得使用本课程的知识和技术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

1.熟练使用置位和复位等各条基本指令,通过对工程实例的模拟,熟练地掌握PLC的编程和程序调式。

2.绘制液体混合装置控制系统的PLCI/O接线图和梯形图,写出指令程序清单。

3.选择电器元件,列出电器元件明细表。

4.上机调试程序。

5.编写设计说明书。

三.课程设计的要求

1.所选控制方案应合理,所设计的控制系统应能够满足控制对象的工艺要求,并且技术先进,安全可靠,操作方便。

2.所绘制的设计图纸符合国家标准局颁布的GB4728-84《电气图用图形符号》、GB6988-87《电气制图》和GB7159-87《电气技术中的文字符号制定通则》的有关规定。

3.所编写的设计说明书应语句通顺,用词准确,层次清楚,条理分明,重点突出,篇幅不少于7000字。

主要设计条件

1.PLC实验设备若干。

2.参考文献若干。

说明书格式

1.课程设计任务书

2.目录

3.说明书内容

1)控制对象的概述

2)设计任务和要求

3)确定控制方案

4)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5)控制软件设计

6)调试结果和必要的调试说明

7)结束语

8)参考文献

9)致谢

10)附录

4.评分表

参考文献

1.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编程方法和工程使用.廖常初.重庆大学出版社

2.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使用.万太福.重庆大学出版社

3.毕业设计指导.刘祖润.机械工业出版社

4.新旧电气图形符号对照读本.本书编写组.兵器工业出版社

5.电力拖动和控制.谢桂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6.工厂常用电气设备手册(上、中、下).本书编写组.水利电力出版社。

第1章概述……………………………………………………………………6

1.1引言……………………………………………………………………………6

1.2设计任务及要求………………………………………………………………7

第2章确定控制方案及说明……………………………………………………9

第3章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10

3.1PLCI/0接线图设计………………………………………………………10

3.2PLC输入输出接线…………………………………………………………10

第4章控制系统软件设计及说明………………………………………………11

4.1梯形图程序的总体结构图设计………………………………………………11

4.2语句表程序设计………………………………………………………………13

第5章程序的调试……………………………………………………………17

第6章总结……………………………………………………………………18

附录…………………………………………………………………………………20

第1章概述

1.1引言

所谓软PLC,实际就是在PC机的平台上,在Windows操作环境下,用软件来实现PLC的功能,也就是说,软PLC是一种基于PC机开发结构的控制系统,它具有硬PLC的功能、可靠性、速度、故障查找等方面的特点,利用软件技术可以将标准的工业PC转换全功能的PLC过程控制器。

软PLC综合了计算机和PLC的开关量控制、模拟量控制、数学运算、数值处理、网络通信等功能,通过一个多任务控制内核,提供强大的指令集、快速而准确的扫描周期,可靠的操作和可连接各种I/O系统及网络的开放式结构。

 PLC的使用领域目前不断扩大,并延伸到过程控制、批处理、运动和传动控制、无线电遥控以至实现全厂的综合自动化。

PLC的技术发展除了小型化、超高速,大容量存储器,多CPU,多任务并行运行外,PLC的开放性更大,通信联网能力更强,集成化软件更优。

标准化的IEC61131-3PLC编程语言已被众多PLC厂商所接受,其推广速度越来越快。

软PLC的使用范围将更广。

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了微处理器。

人们很快将其引入可编程控制器,使PLC增加了运算、数据传送及处理等功能,完成了真正具有计算机特征的工业控制装置。

此时的PLC为微机技术和继电器常规控制概念相结合的产物。

个人计算机发展起来后,为了方便和反映可编程控制器的功能特点,可编程序控制器定名为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PLC)。

20世纪80年代初,可编程控制器在先进工业国家中已获得广泛使用。

世界上生产可编程控制器的国家日益增多,产量日益上升。

这标志着可编程控制器已步入成熟阶段。

S7-200是一种小型的可编程序控制器,适用于各行各业,各种场合中的检测、监测及控制的自动化。

S7-200系列的强大功能使其无论在独立运行中,或相连成网络皆能实现复杂控制功能。

因此S7-200系列具有极高的性能价格比。

1.2设计任务及要求

本系统为两种液体混合装置,SL1、SL2、SL3为液面传感器,液体A、B阀门和混合液

体阀门由电磁阀YV1、YV2、YV3控制,M为搅动电机。

控制要求如下:

按下启动按钮SB1,装置投入运行时,液体A、B阀门关闭,混合液体阀门打开20秒将容器放空后关闭:

液体A阀门打开,液体A流入容器。

当液面到达SL2时,SL2接通,关闭液体A阀门,打开液体B阀门。

液面到达SL1时,关闭液体B阀门,搅动电机开始搅动。

搅动电机工作6秒后停止搅动,混合液体阀门打开,开始放出混合液体。

当液面下降到SL3时,SL3由接通变为断开,再过5秒后,容器放空,混合液阀门关闭,开始下一周期。

停止操作:

当前的液体混合操作完毕后。

按下停止按钮SB1,停止操作。

设计任务及要求

1.设计和绘制电气控制原理图或PCI/O接线图、功能表图和梯形图,编写指令程序清单。

2.选择电气元件,编制电气元件明细表。

3.设计操作面板电器元件布置图。

4.上机调试程序

5.编写设计说明书。

1.所选控制方案应合理,所设计的控制系统应能够满足控制对象的工艺要求,并且技术先进,安全可靠,操作方便。

2.所绘制的设计图纸符合国家标准局颁布的GB4728-84《电气图用图形符号》、GB6988-87《电气制图》和GB7159-87《电气技术中的文字符号制定通则》的有关规定。

3.所编写的设计说明书应语句通顺,用词准确,层次清楚,条理分明,重点突出,篇幅不少于7000字。

4.动作顺序和要求有PLC设计控制系统

第2章确定控制方案及说明

本设计以两种液体的混合控制为例,其要求是将两种液体按一定比例混合,在电动机搅拌后要达到一定的温度才能将混合的液体输出容器。

并形成循环状态,在按停止按扭后依然要完成本次混合才能结束。

液体混合系统的控制设计考虑到其动作的连续性以及各个被控设备动作之间的相互关联性,针对不同的工作状态,进行相应的动作控制输出,从而实现液体混合系统从第一种液体加入到混合完成输出的这样一个周期控制工作的程序实现。

设计以液体混合控制系统为中心,从控制系统的硬件系统组成、软件选用到系统的设计过程(包括设计方案、设计流程、设计要求、梯形图设计、外部连接通信等),旨在对其中的设计及制作过程做简单的介绍和说明。

设计采用OMRON公司的CPM2AH型(CPM2AH型号所用CPU单元为CPM2AH-20CDR-ACPU,CPM2AH-20CDR-ACPU单元为20点I/O,12点输入,8点输出)PLC去实现设计要求。

第3章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3.1PLCI/O接线图设计

3.2PLC输入输出接线

符号

地址

作用

SB

I0.0

启动开关

SL1

I0.1

上液面传感器

SL2

I0.2

中液面传感器

SL3

I0.3

下液面传感器

YV1

Q0.0

液体A阀门

YV2

Q0.1

液体B阀门

YV3

Q0.2

混合液体阀门

YKM

Q0.3

搅拌

第4章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4.1梯形图程序的总体结构图设计

液体混合装置控制系统的梯形图

4.2语句表程序设计

语句表程序

LDI0.0

OM1.0

AI0.4

=M1.0

Network2

LDM0.6

AT39

ANM1.0

OM0.0

OSM0.1

ANM0.1

=M0.0

Network3

LDM0.0

AI0.0

LDM0.6

AM1.0

AT39

OLD

OM0.1

ANM0.2

=M0.1

TONT37,20

Network4

LDM0.1

AT37

OM0.2

ANM0.3

=M0.2

=Q0.0

Network5

LDM0.2

AI0.2

OM0.3

ANM0.4

=M0.3

=Q0.1

Network6

LDM0.3

AI0.1

OM0.4

ANM0.5

=M0.4

=Q0.3

TONT38,60

Network7

LDM0.4

AT38

OM0.5

ANM0.6

=M0.5

Network8

LDM0.5

ANI0.3

ANM0.0

ANM0.1

OM0.6

=M0.6

TONT38,60

Network9

LDM0.1

OM0.5

OM0.6

第5章程序的调试

这个课题在调试当中还是比较成功的,没有遇到太大的问题。

有小的问题也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迅速的弄好。

在这之中有些知识点掌握的不是很牢固。

因此,在此其中闹了些问题。

比如,在实验过程中,我按下启动按钮SB1,装置投入运行,A、B阀门关闭,混合液体阀门打开20秒将容器防控后关闭。

但液体A阀门打开。

A却不流入容器。

但在自己翻阅书本,上网查询及寻问同学之后都一一得以解决。

另外,由于实验设计比较简单,电路图设计的并不是非常完美,用的器件少,因而,并不能很好的保证所要的理想结果。

总而言之,调试的结果还是比较顺利。

第6章结束语

在刘星平老师耐心的指导下,经历反复查阅资料,询问同学,我终于完成了这次课程设计。

本次的设计使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不管是将我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我以后的工作中去,还是通过一些学习手段更好的完善知识,总的来说,我受益匪浅。

本次课程设计,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先根据其主电路图详加分析,画出起顺序功能图,再根据顺序图画程序图。

在其当中我们还要画出I/O接线图及操作面板布置图。

因此,我在书上看了2—3遍才把所有的图搞好,再根据老师给我们的要求好好的排版,就很快把课程设计的任务完成好了,由于本课题比较简单,我没有设计自动还原程序和信号显示和故障报警程序。

此次液体混合装置的设计给我奠定了一个实践基础,我会在以后的学习当中把我学到的用到我们现实的生活中去,学以致用,方能见成效。

没有什么是唾手可得的,只有经历辛勤的汗水,才能让知识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刘老师的指导当然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让我明白了自己的不足,并马上改正。

也让我能更好的独自完成自己的设计。

参考文献

[1.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编程方法和工程使用.廖常初.重庆大学出版社

2.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使用.万太福.重庆大学出版社

3.毕业设计指导.刘祖润.机械工业出版社

4.新旧电气图形符号对照读本.本书编写组.兵器工业出版社

5.电力拖动和控制.谢桂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6.工厂常用电气设备手册(上、中、下).本书编写组.水利电力出版社。

使用技术学院课程设计评分表

项目

评价

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创造性

开发板焊接及其调试完成情况

硬件设计或软件编程完成情况*

硬件测试及软件调试结果*

设计说明书质量

设计图纸质量

答辩汇报的条理性和独特见解

答辩中对所提问题的回答情况

完成任务情况

独立工作能力

组织纪律性(出勤率)

综合评分

指导教师签名:

________________

日期:

________________

注:

表中标*号项目是硬件制作或软件编程类课题必填内容;

此表装订在课程设计说明书的最后一页。

课程设计说明书装订顺序:

封面、任务书、目录、正文、评分表、附件(非16K大小的图纸及程序清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