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88033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6.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版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版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版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新版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新版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版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docx

《最新版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版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版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docx

新版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2015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分数加减法》

分数的意义

1、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 1”均匀分红若干份 ,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 ,叫做分数。

2、分数单位:

把单位“ 1”均匀分红若干份 ,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如1

3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除法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 ,除数相等于分母。

分数的基实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 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这叫做分数的基天性质。

分数的加减混淆运算

1、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相同 ,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 一致分数单位 。

2、分数加减混和运算的运算次序和整数加减混和运算的运算次序相同。

在计算过程 ,整数的运算律对分数

相同合用。

3、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 ,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

简分数。

4、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 ,要先通分,再依据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或许

先依据需要进行部分通分。

依据算式特色来选择方法。

第二单元:

《长方体

(一)》

长方体

(一) 长方体的认识

1、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基本特色

(1)长方体有 12条棱,这12条棱中有 4条长、4条宽和4条高。

正方体的 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2)、正方体是特别的长方体。

由于正方体能够当作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3)、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或许是长×4+宽×4+高×4

长方体的宽=棱长总和÷4-长-高 长方体的长=棱长总和÷4-宽-高

长方体的高=棱长总和÷4-宽-长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 =棱长×12 正方体的棱长 =棱长总和÷12

睁开与折叠

1、正方体睁开共 11种

5/5

1/5

1—4—1型6个

2—3—1型3个 2—2—2型1个楼梯形 3-3型1个

注意:

(1)田字型与凹字型的全错。

(2)正方体睁开起码和最多都只剪开 7条棱。

2、长方体的表面积

(1)、表面积的意义:

是指六个面的面积之和。

(2)、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长方体的表面积(6个面)=长×宽×2+长×高×2+宽×高×2

(上下边) (前后边) (左右边)

S长=(长×宽+长×高+宽×高)× 2

(4)、正方体的表面积( 6个面)=棱长×棱长×6 S正=棱长×棱长× 6

(一个面的面积)

露在外面的面

求露在外面的面的面积 =棱长×棱长×露在外面的面的个数。

(一个面的面积)

第三单元《分数乘法》

分数乘法

(一)

(1)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分数乘整数意义同整数乘法意义相同 ,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易运算。

(2)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分母不变,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

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分数乘法

(二)

(1)、整数乘分数的意义: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理解打折的含义。

比如:

九折,是指现价是原价的十分之九。

分数乘法(三)

1、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分子乘分子 ,分母乘分母,能约分的能够先约分。

(结果是最简分数。

2、比较分数相乘的积与每一个乘数的大小。

乘数乘以<1的数,积<乘数; 乘数乘以=1的数,积=乘数;

乘数乘以>1的数,积>乘数; 真分数相乘积小于任何一个乘数;

真分数与假分数相乘积大于真分数小于假分数。

3、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用乘法。

(即已知整体和部重量相对应的分率 ,求部重量,用乘法)

倒数

1、倒数的意义:

假如两个数的乘积是 1,那么我们称此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

倒数是对两个数来说

的,其实不是孤立存在的。

2、求倒数的方法:

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动地点;此中整数能够当作分母是 1的分数。

3、1的倒数是 1;0没有倒数。

0没有倒数,是由于在分数中 ,0不可以做分母。

第四单元:

《长方体

(二)》

4.1体积与容积

1、体积与容积的观点:

2/5

体积: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

(从外面丈量)

容积:

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物体的容积。

(从内部丈量)

注意:

①同一个容器 ,体积大于容积;当容器壁很薄时 ,容积靠近等于体积。

假如容器壁忽视不计时 ,容积等

于体积。

②几个物体拼在一同时 ,它们的体积不发生改变(它们占空间的大小没有发生变化)

4.2体积单位

1、认识体积、容积单位

常用的体积单位:

立方米(米 3)(m3)、立方分米(分米 3)(dm3)、立方厘米(厘米 3)(cm3)

常用的容积单位:

升( L)、毫升(mL)、1升=1分米3、1毫升=1厘米3

4.3长方体的体积

1、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①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长用a表示,宽用b表示,高用h表示,体积用V表示,体积可表示为V=abh②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假如棱长用a表示,体积可表示为V=a3=a×a×a

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底面积×高 V=Sh

增补知识点:

长方体的体积 =横截面面积×长

2、能利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其余两个条件求出问题。

如:

长方体的高 =体积÷长÷宽 长=体积÷高÷宽 宽=体积÷高÷长

注意:

计算体积时 ,单位必定要一致;表面积与体积表示的意义不相同 ,单位不同,没法比较大小

4.4体积单位的换算

1、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相邻体积、容积单位间进率为 1000

1米3=1000分米3 1分米3=1000厘米3 1升=1分米3 1毫升=1厘米3 1升=1000毫升

2、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由高级单位化成初级单位乘进率 ,

由初级单位化成高级单位除以进率

4.5风趣的丈量

1、不规则物体体积的丈量方法:

一般都是把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转变成可经过丈量计算的水的体积(注意

液面是“高升了”仍是“高升到”)注意:

在丈量体积较小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时,要先丈量出必定数目物体的体积,再算出一个物体的体积。

2、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此刻液体体积减去本来液体体积

第五单元:

《分数除法》

分数除法

(一)

1、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意义:

分数除以整数 ,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计算方法:

分数除以整数( 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分数除法

(二)

1、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基本算理:

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2、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3、比较商与被除数的大小。

除数小于 1,商大于被除数; 除数等于 1。

商等于被除数; 除数大于 1,商小于被除数。

分数除法(三)

1、列方程“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

(1)、解方程法:

设未知数,这里的单位“1”未知,因此设单位“1”为x,再依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出等量关系式解这个方程。

(2)、算术方法:

用部重量除以它所占整体的几分之几(对应量÷对应分率=标准量)

2、判断单位“ 1”的方法和写等量关系式的方法:

第七单元:

《用方程解决问题》

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易运算。

3/5

如:

3x表示x的3倍是多少或

3个x的和的简易运算。

2、在乘法里:

一个因数扩大几倍

另一个因数减小相同的倍数

积不变。

(这叫做积不变性质)

3、在除法里: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减小)相同的倍数

商的大小不变。

(这叫做商不变性质)

4、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能够简记“·

”,也能够省略不写。

(注意:

加号、减号、除号以

及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可以省略。

字母与数字相乘简写时

数字写在字母前面。

5、a×a×a能够写作a·a·a或a3,a3读作a的立方或a的三次方。

3a表示a+a+a

6、方程: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全部的方程都是等式

但等式不必定都是方程。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

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方程的解是一个数;解方程是一个计算过程。

7、解方程原理:

天均匀衡。

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

0除外),等式依旧建立。

8、解方程的方法:

方法一:

利用天均匀衡原理(即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方法二:

利用加、减、乘、除运算数目关系解方程。

9、加、减、乘、除运算数目关系式:

加法:

加数+加数=和

一个加数=和-两一个加数

减法:

被减数-减数

=差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乘法:

因数×因数

=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法:

被除数÷除数

=商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10、常用数目关系式:

行程=速度×时间

速度=行程÷时间

时间=行程÷速度

总价=单价×数目

单价=总价÷数目

数目=总价÷单价

总产量=单产量×数目 单产量=总产量÷数目 数目=总产量÷单产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11、相遇问题:

特色:

一定是同时的 可依据不同的行程进行剖析。

行程=速度和 ×相遇时间 速度和=行程÷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行程÷速度和

(速度1+速度2) 速度1=行程÷相遇时间-速度 2

12、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x表示。

(解设)

(2)、找出应用题中数目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找关系)

(3)、解方程。

(列)

(4)、查验,写出答案。

(验)

第八单元:

《数据的表示和剖析》

1、条形统计图(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

特色:

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目的多少。

长处:

能清楚地看出各样数目的多少。

2、折线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

特色:

用折线的高低起伏表示数目的多少。

长处:

不只能够表示数目的多少 ,并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目增

减变化的状况。

3、均匀数的认识 :

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 ,叫做这组数据的均匀数。

4、采纳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求均匀数的原因 :

均匀数的反响很敏捷 ,任何一个数过大或过小都会

影响到均匀数的大小 ,受极端数据影响较大 ,因此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求出的均匀数更有代表性。

知识链接

1、加法 加法互换律:

a+b=b+a 加法联合律:

a+b+c=(a+b)+c=a+(b+c)

2、减法 减法的性质: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如:

a-(b+c)=a-b-c

a-(b-c)=a-b-c

3、乘法 乘法互换律:

a×b=b×a 乘法联合律:

a×b×c=(a×b)×c=a×(b×c)

乘法分派律:

a×(b±c)=a×b±a×c或(a±b)×c=a×c±b×c

4/5

4、除法 除法的性质: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如:

a÷b÷c=a÷(b×c)

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