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思想品德参与政治生活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8114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2.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思想品德参与政治生活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思想品德参与政治生活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思想品德参与政治生活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思想品德参与政治生活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思想品德参与政治生活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思想品德参与政治生活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思想品德参与政治生活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思想品德参与政治生活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思想品德参与政治生活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思想品德参与政治生活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思想品德参与政治生活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思想品德参与政治生活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思想品德参与政治生活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思想品德参与政治生活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思想品德参与政治生活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思想品德参与政治生活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思想品德参与政治生活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思想品德参与政治生活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思想品德参与政治生活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思想品德参与政治生活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思想品德参与政治生活教案.docx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思想品德参与政治生活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思想品德参与政治生活教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思想品德参与政治生活教案.docx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思想品德参与政治生活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六课 参与政治生活学案

一、知识点拨

(一)整体知识感知与学法指导

1.本课在全书中的地位

社会生活是由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组成的。

依法参与政治生活,是每一个公民享有的权利,也是应尽的义务。

而要尽到一个公民应尽的政治责任,就有必要了解我们享有的权利、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依法治国的方略等内容,增强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保守国家的秘密,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第六课、第七课、第八课分别引导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履行自己责任的能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2.从单元看本课侧重说明的问题

本课侧重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方式,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认识宪法是我国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帮助同学们依法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自觉维护国家的安全。

(二)学习目标

本课共设三框。

第一框“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设两目。

第一目“人民怎样当家作主”,主要帮助同学们了解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

在我们国家,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国家权力机关。

再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位最高、权力最大。

第二目“生活在法治国家里”,说明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一切国家机关要依法行政,人人都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

第二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设两目。

第一目“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主要引导同学们认识到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

第六课参与政治生活新教材新学案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第二目“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从宪法与普通法律关系的角度,引导同学们认识到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第三框“依法参与政治生活”,设两目。

第一目“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一方面说明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另一方面结合实际,引导同学们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依法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

第二目“维护国家安全”,结合当今复杂的国际形势引导我们树立国家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

课标要求:

(1)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2)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树立宪法意识;(3)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树立法制观念;(4)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意义,能够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5)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监督权利。

二、达标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社会主义制度    B.人民当家作主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人民民主专政

2.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家主席

C.国务院       D.最高人民法院

3.依法治国的核心是()

A.有法必依  B.依宪治国  C.人民的监督  D.党的领导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是()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社会主义制度  D.无产阶级专政

5.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是()

A.法律         B.宪法

C.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D.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6.在我国,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

A.法律  B.党章  C.宪法  D.实事求是

7.修改宪法是的职权。

()

A.最高人民检察院   B.最高人民法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中央

8.我国法律有“母法”与“子法”之分。

下列选项中体现这一关系的是()

A.教育法与未成年人保护法  B.婚姻法与计划生育法

C.宪法与民法通则      D.专利法与知识产权保护法

9.我国的根本大法是()

A.宪法  B.刑法  C.未成年人保护法  D.国旗法

10.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规定的。

()

A.党章  B.宪法  C.共同纲领  D.民法

(二)是非判断题

1.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等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来选举或任命。

()

2.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要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并接受其监督。

()

3.依宪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

4.在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

5.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

()

6.宪法规定了我们国家的根本性质、根本制度和国家的根本任务。

()

7.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与我们中学生的日常生活关系不大。

()

8.从制定和修改程序方面来看,宪法与普通法律没有什么区别。

()

9.对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我们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

10.维护国家安全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政治义务。

()

11.“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必要保证。

()

(三)简答题

为什么说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三、综合能力训练

(一)不定项选择题

1.以下关于依法治国的说法正确的有()

A.依法治国,就是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

B.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C.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D.依法治国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包括()

A.修改宪法B.立法权C.重大事项决定权D.终审权

3.关于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宪法是根据普通法律制定的

B.宪法与普通法律是“母法”与“子法”的关系

C.普通法律的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违背

D.普通法律是宪法的立法依据

4.所谓法律效力,是指()

A.法律的强制性和约束力B.法律的不可违背性

C.法律的至高无上性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5.宪法的制定,需由国家成立专门委员会起草。

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其他法律和议案的制定、修改只需一般程序,由半数以上代表通过。

这表明()

A.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的权力机关

C.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为严格

D.普通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具有随意性

6.公民的政治权利是()

A.特指宪法规定的公民参加国家管理、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

B.特指法律规定的公民参加国家管理、参与议政的民主权利

C.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参加国家管理、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

D.公民所享有的一切权利

7.小张发现校园周围有许多看相、算命的,还有几家非法经营的网吧,于是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

小张这是在行使自己的()

A.批评权B.建议权C.控告权D.选举权

8.国家安全包括()

A.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B.国家的机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

C.社会秩序不被破坏D.公民的权利不容侵犯

9.我们行使建议、监督权的渠道很多,例如()

A.可以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

B.可以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

C.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工具进行监督

D.可以采用贴大字报、游行等方式进行监督

10.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颁布过部宪法。

()

A.三B.四C.五D.六

(二)是非判断题

1.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

2.我国的民法通则是根据宪法制定的。

()

3.国家的安全关系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

()

4.作为中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关心国家大事,那是将来的事情。

()

5.没有国家的安全,就没有公民个人的安全。

()

6.热爱祖国的具体表现之一就是维护国家的安全。

()

7.未成年人保护法主要是保护我们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

8.普通法律只是对刑事、民事、经济、行政等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

()

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可以对国务院及其各部门提出质询案。

()

10.我国的一切国家机关都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组织和建立起来的。

()

(三)案例分析题

早在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明确提出:

中国“可以采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省人民代表大会、县人民代表大会、区人民代表大会直到乡人民代表大会的系统,并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政府。

”1945年4月,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进一步指出:

“新民主主义的政权组织,应该采取民主集中制,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大政方针,选举政府。

”“只有这个制度,才既能表现广泛的民主,使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有高度的权力,又能集中处理国事,使各级政府能集中地处理被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所委托的一切事务,并保障人民的一切必要的民主活动。

请结合毛泽东的有关论述及所学历史知识,谈谈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一点的理解。

四、拓展训练

(一)不定项选择题

1.有权选举国家主席,决定国务院总理,任命中央政府重要组成成员的机关是()

A.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B.中共中央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以下属于我国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机关的有()

A.行政机关B.审判机关

C.检察机关D.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3.处理公务、办理案件,要()

A.有法律上的依据B.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

C.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宪法规定了()

A.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权B.国家标志

C.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是()

A.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B.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宪法

6.张某损坏了邻居李某的农具,应该赔偿。

()

A.这由刑法来管B.这由行政法来管

C.这由诉讼法来管D.这由民法通则来管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B.一切国家机关、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武装力量除外

C.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各社会团体除外

D.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各政党除外

8.我们行使监督权时()

A.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B.应当实事求是

C.要以事实为依据D.应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9.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地位的是()

A.刑法B.民法通则C.宪法D.行政诉讼法

10.政府能否自觉地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

A.直接影响到宪法和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B.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能否顺利实施

C.直接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D.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简答题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是什么?

2.我国人民是如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的?

五、课外探究

一家新建的造纸厂不断向附近的河流排放污水,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灌溉用水和居民饮用水。

居民多次向造纸厂反映情况,但不奏效。

请你帮助这些居民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

面临的问题:

                               。

造成的损失:

                               。

长远危害:

                                。

没有得到解决的原因:

                           。

人们要求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

反映问题的具体方式:

(1)                                  ;

(2)                                  ;

(3)                                  。

六、资料下载

扩大公民政治参与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

“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引导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

”这表明,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21世纪初叶中国政治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代表人民利益的重要体现。

政治参与是衡量政治体系民主化和现代化程度的主要标准之一。

没有政务公开,没有公众对权利运行情况的了解,所谓公民最大限度地参与国家事务就是一句空话。

近年来,有关人民群众参政的信息,越来越频繁地进入我们的视听。

贵阳市人大常委会始终致力于拓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渠道:

常委会会议,向市民敞开大门;立法活动,让市民参与;执法检查,请市民点题……这不仅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种新尝试,更传递了这样一种新理念,即对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弘扬,对人民群众民主权利的尊重,以及对监督机制的关注。

扩大公民政治参与,不仅有利于人大工作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同时还能有效提高人们的政治认同感。

我国是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集中体现“主权在民”这一原则的根本制度。

公民有要求政务公开的权利。

让公民对国家机关的决策和运作有更多的了解,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一个基本标志。

只有让公民享有知情权,充分了解国家机关制定法律法规与政策,作出各种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过程以及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执行情况,才能为他们参政议政提供基本条件,更好地保障他们所应当享有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身权利。

同时,扩大政治参与还可以让公民受到民主法治的熏陶,避免人大代表对自己角色意识的漠视和遗忘。

时刻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忠实反映和代表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天职”,是人大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实践证明,把人大工作公之于众,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给予广大人民群众在人大工作上的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和监督权,必将进一步提高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行法定职权的透明度,给人大工作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进一步增强人大工作的实效,提高人大的权威。

第六课 参与政治生活

二、达标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B 4.C 5.B 6.C 7.C 8.C 9.A 10.B

(二)是非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三)简答题

1.答:

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我们国家的根本性质、根本制度和国家的根本任务、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等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从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来看,宪法是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同普通法律相比,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为严格。

所以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三、综合能力训练

(一)不定项选择题

1.ABCD 2.ABC 3.AD 4.A 5.C 6.C 7.B 8.ABC 9.ABC 10.B

(二)是非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案例分析题

参考答案: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经过反复的探索,形成了与人民民主专政相适应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符合我国国情,有利于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完善。

四、拓展训练

(一)不定项选择题

1.C 2.D 3.AB 4.ABCD 5.D 6.D 7.A 8.ABC 9.C 10.ABC

(二)简答题

1.答: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有:

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立法权,任免权,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等都由它来选举或任命;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

2.答:

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人民行使权力要通过适当的方式。

这就是,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国家权力机关。

再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权力。

因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

小学五年级作文指导教案

第一讲回味无穷——忆中写

  一、习作指导

  同学们的童年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是充满梦幻的,是快乐有趣的。

在记忆的长河里,哪件事曾经为你的童年生活增添过乐趣?

又有哪件事曾经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何写好一件既有意义又有趣的事,是这一讲的主要话题。

  作家孙云晓在一次谈作文时说道:

“作文的成功在于一个‘真’字,失败在于一个‘假’字。

”同学们写作文时首先要求实、求真、求新。

既不能抄编套,也不能落俗套。

  要想写出好作文,必须坚持与生活结合。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在一定意义上讲,写作文就是写生活。

只有热爱生活,才能写好作文。

谁的生活丰富多彩,谁的爱好兴趣广泛,谁就会有许许多多的写作素材。

由此看来,要想写好记事的作文,同学们就要热爱生活,获得真知识、真经验、真感受,这就解决了作文的第一大难题“苦于无米之炊”、“没的可写”。

我们就可以变“没的写”为“有的写”,有写不完的新鲜事,有说不完的心里话。

  怎样写好记事的文章呢?

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事情要真实,选材要新颖。

  写真实的事,不仅是作文的要求,也是做人的要求。

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事,才能印象深、感受多,写出来的作文才会真切感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充满矛盾、充满温馨、充满情趣。

我们要从亲身经历过的,亲眼看到的感受最深的那些平凡小事中选取那些具有浓郁生活气息、能体现强烈的时代精神风貌,又最能反映自己个性特色的事例来写,要“小中见大”地反映事情的意义和情趣。

  例如,一位同学选择了这样的材料:

大年三十晚上看完春节晚会的节目,家庭模特大赛开始了。

通过对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参加比赛的服装,表演时的神态、动作,以及当时热烈气氛的描写,使我们感受到这场模特大赛的确是反映了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人心,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生活观念不断改变这一主题。

  这篇作文的选材是多么新颖、有趣呀!

  2、事情过程叙述要清楚、明白。

  不仅选材好,还要把内容写好。

首先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六要素”交代清楚。

只有把“六要素”写清楚,才能使文章结构完整,读起来清楚明白。

  至于“六要素”在文章中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没有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格式,要侧重于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围绕中心还要巧安排。

  立意是写好文章的关键。

叙事的文章最忌不分轻重、不分详略,平铺直叙,写成流水账。

我们说,文章要围绕中心写,开头、结尾一条线。

  写事时,还要学会巧安排。

  怎样使用材料,确定详略;怎样布局谋篇;如何开头、如何过渡、如何结尾,都要通盘考虑巧妙安排,这样才能变化写作角度,努力跳出框框,写出别具一格的好作文。

  二、佳作欣赏

  一个冻柿子

  这件事已经过去五年了,但至今我还记忆犹新。

  记得那是盛夏的一天,妈妈带我去动物园玩。

下午回家时,我已是酷热难忍,大汗淋漓了。

脑子里想的只是冰棍,便急匆匆地奔向冰箱。

  打开冰箱,我如饥似渴地寻找着冰棍。

“嗯,这是什么?

”我惊奇地脱口而出。

在冰棍旁边,一个硬邦邦,上面带着白霜,皮红红的,既不是橘子,也不是苹果的东西引起了我的好奇心。

我急忙把它拿了出来,关上了冰箱门。

我拿着这个硬邦邦的东西问:

“妈妈,这个硬东西是什么呀?

能吃吗?

”妈妈看了看我手中拿的东西说:

“这个是柿子,能吃。

但得化了才能吃。

”“怎么化呀?

”我又问。

“放在碗里过几个小时就化了。

然后用勺子把皮捅开,刮里面的汤吃。

”妈妈慢条斯理地说。

“啊,要那么长时间,我可等不了!

”我嚷道。

  “唰——”一个想法从我脑里闪过:

我何不把柿子泡在开水中?

这样不就化得快了吗?

对!

就这么干!

我在一个洗菜盆里倒上了暖瓶里的开水,放在地上,再把这个硬邦邦的柿子扔进水盆中。

  我喝了口凉开水,就出去玩了,等我回家想起柿子的时候,才慌忙跑进厨房,凝视着这个柿子:

摸一摸,比刚才软多了,闻一闻,有股怪味,我想柿子这玩意儿可能就这味吧,它的皮还红红的。

哈!

柿子化了,我迫不及待地把柿子从水盆里拿出来,用水冲了冲,放进碗里。

我捧着碗,跑到妈妈面前问:

“妈妈,能吃了吗?

”“行,能吃了!

”妈妈说。

我“扑哧”一勺子捅进了红扑扑的柿子。

  “哎呀!

”我惊叫起来,“妈!

这柿子心儿怎么黑了?

还能吃吗?

”不知怎么的,刚才拿出来还红红的皮,现在怎么也都黑了?

我站在那儿十分尴尬,哭笑不得。

妈妈走过来一看,笑得合不拢嘴,说:

“冻柿子得用凉水拔,不能用热水泡。

冷热相差太大,起了化学反应,所以柿子黑了!

”妈妈说完,又一次哈哈大笑起来。

  我呆呆地站着,原来一个好端端的柿子,让我这么一折腾,成了黑不溜秋的一摊“泥”了。

  事情虽然过去五年了,但是每当想起吃冻柿子这件事,还觉得非常有趣。

原来这都是我急于求成、不按规律办事的结果啊!

  点评

  作者小时候用热水泡冻柿子之事,既有趣味又有一定的意义。

当读者在为一个小孩子的幼稚行为捧腹大笑时,会从中体会到孩子们的认识能力是在生活经验的积累中逐渐提高的。

  小作者善于观察生活,积累材料,所以此文做到了选材新颖,中心突出。

  文章按“发现冻柿子——

  ————______________——”的顺序具体叙述,同时对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心理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反映了事情的情趣。

文章结尾点明中心,从中可以看到小作者的认识已经得到了升华:

急于求成,不按规律办事是不行的。

  童年趣事

  星期天一大早,姥爷和姥姥到街上购物上,家里只留下我(当时上二年级)和妹妹。

  呆着真没意思,干点什么呢?

我望着姥爷那只小黄鹂出神。

突然,我像发现了什么,拉着妹妹指着小鸟说:

“这只黄鹂身上脏兮兮的,咱们给它洗个澡吧!

”妹妹拍手叫好!

“哥哥,用水管子洗太费水了,不如用喷水枪和针管吧!

”我听这个主意好,连忙吩咐:

“你去准备‘武器’,我准备‘弹药’。

”说完,我搬来了一盆水,准备“战斗”。

  随着我的一声枪响,给鸟洗澡的战斗打响了。

可是黄鹂太机灵,一躲,没打着。

我接着又打了一枪,还是不中。

这回妹妹抢了先,没等黄鹂站稳,开了一枪,结果打中了,她高兴地喊:

“打中了,哥,你真笨!

  我不服气,心里想着计策,目光移到了针管上,连忙把针管灌满了水,在笼子四周架起来。

我先朝小鸟虚打一枪,让它进入我的一根针管的射程里,然后随着一道光亮的水线射出,小黄鹂终于被射中了。

就在这一瞬间,我又扣动喷水枪的板机,小黄鹂又挨了一枪。

  一盆水用完了,小黄鹂成了“落汤鸡”,全身发抖地蹲在笼子底下,一动也不动。

“快,用吹风机把它吹干。

”妹妹真机灵,我赶紧拿出吹风机,插上电源,这一下,小黄鹂成了“小刺猬”了。

  就在这时,姥爷回来了。

他赶紧对小黄鹂进行“抢救”。

事后,姥爷哭笑不得地教训我们:

“有你们这样做好事的吗?

真拿你们没办法,鸟儿不能这样洗澡!

以后可不许胡闹了!

  “这是胡闹吗?

”妹妹还在不解地问,我和姥姥、姥爷都笑了。

  点评

  童年的生活是充满遐想,令人回味无穷的。

童年的我们也一定是幼稚、可笑的。

小作者的童年虽比不上童年捕猎的闰土那样充满神奇,然而小作者与他妹妹的行动足以让人忍俊不禁。

  这件趣事的确很有意思。

小兄妹俩本想做件好事,但终因年幼无知而事与愿违。

事情紧张而有趣,作者开门见山,直插事情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