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成都市2020级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8827896 上传时间:2023-12-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28.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届成都市2020级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3届成都市2020级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3届成都市2020级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3届成都市2020级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3届成都市2020级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2023届成都市2020级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2023届成都市2020级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2023届成都市2020级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2023届成都市2020级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2023届成都市2020级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2023届成都市2020级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2023届成都市2020级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2023届成都市2020级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2023届成都市2020级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23届成都市2020级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2023届成都市2020级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成都市2020级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023届成都市2020级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成都市2020级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上世纪80年代,气功、人体特异功能一度十分活跃,但后来风向转了,说这些东西是伪科学。

所谓伪科学是指本来不是科学而冒充科学者,但问题是如何判断它本来是不是科学,这就提出了科学的标准问题。

很长一段时间,人们都希望西方科学哲学大家对此能给出一个权威的答案。

但不幸的是,他们每一个人的看法似乎都受到同行们无穷无尽的诟病,让人莫衷一是。

早先的逻辑经验主义者说,科学之为科学就在于它能够得到经验的证实,可是波普尔反驳说,我们的经验都是单称陈述,单称陈述经过归纳并不能确凿可靠地推导出全称陈述,即便看见一万只天鹅是白的,要得出“天鹅皆白”这样的理论也是很有风险的,事实上,的确有黑天鹅存在。

于是,波普尔提出了证伪理论,认为科学之为科学不在于可证实,而在于可证伪,即它总是包含着可以诉诸经验检验的预测,像占星术这样的理论总是把预言说得含含糊糊,无法证伪,因而不是科学。

波普尔之后的科学哲学家又提出了“观察渗透理论”,认为任何经验观察都预设了某种理论。

如果A观察证实了B理论,很可能是A观察之中渗透的理论支持了B理论。

由于观察渗透理论,不仅观察与理论之间的证实关系出现了问题,证伪关系也同样存在问题。

A观察证伪了B理论,也可能是该观察背后的理论与B理论相冲突所致。

到了库恩这里,他在研究科学史的过程中发现,实际发生的科学理论的更替并不是由理论与观察之间的逻辑关系决定的,而是由科学家共同体决定的。

在常规科学时期,科学家根本不会问“什么是科学”这样的问题,因为一旦经过艰苦的训练进入了科学共同体,科学家已经就许多信念达成了共识,对这些信念通常不再追究。

只有在传统范式出现了大量反常情况的科学革命时期,科学家们才被迫思考“什么问题是真正的科学问题”,但最终的裁决方案也不是一个可以通过逻辑和理性来解决的方案,更多地是一种非理性的历史裁决,就像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所说:

“一个新的科学真理并不是通过说服对手让他们开悟而取得胜利的,往往是因为它的反对者最终死去,熟悉它的新一代成长起来。

”库恩之后,费耶阿本德更是主张,科学划界问题完全是一个无聊的问题。

在科学史上,科学与非科学的界限从来就是模糊不清的,而且这个模糊不清的界限会随着历史的变迁而变迁。

明确划定科学的界限,只会窒息科学的自由和创造精神。

我不认为划界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人们并不需要一个绝对正确、普遍适用的可当作尚方宝剑的科学标准,完全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和要求来辨别。

如果想区别科学与常识,可以强调科学的精确性和逻辑连贯性;如果想区别科学与人文学科,可以强调科学的数学和实验特征;当科学事业出现内部问题时,可以讲讲科学的规范,以平息纷争,重建共识。

再说,生活中也不是处处都需要科学,有时候像占星术这样的伪科学也可以用来娱乐,为何一定要斩尽杀绝?

绘画原作固然宝贵,复制品也可以有它的地位。

(摘编自吴国盛《什么是科学·自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波普尔与早先的逻辑经验主义者对于科学之为科学的主要分歧,集中于科学是否可以通过经验来进行证伪。

B.在持“观察渗透理论”的科学哲学家看来,观察对于理论的证实或证伪,可能都和观察者

的预设理论有关。

C.库思认为,除非传统范式出现大量反常情况,科学家通常不会关注“什么是科学”这一类已有共识的问题。

D.费耶阿本德认为讨论科学界限的问题没有价值,反对明确划分科学与非科学的界限,其观点与波普尔不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辨别伪科学的问题谈起,追溯了西方科学哲学家对科学标准莫衷一是的原因,但未明确作者对该问题的立场。

B.波普尔以“天鹅皆白”的理论风险为例,论证了经验证实推导科学理论的缺陷,反驳了早期逻辑经验主义者的观点。

C.文章第三段引用物理学家普朗克的话,说明区分科学与非科学的界限没有必要,并且会影响科学的自由和创造精神。

D.文章结尾以绘面与复制品的关系类比科学与伪科学,意在提醒读者科学与伪科学各有价值,不用在生活中加以区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观察渗透理论”可知,任何经验观察都不是绝对中立的,凭借经验观察很难完全客观地证实或证伪某一理论。

B.动物游戏是为了“演习”“自娱”还是为了“锻炼”,研究者们各执己见,他们观点的差异或可用“观察渗透理论”来解释。

C.布鲁诺因坚持“日心说”而被宗教裁判所烧死的历史事件,可以作为科学是“一种非理性的历史裁决”观点的例证。

D.作者认为不必强求科学标准的一致,划界问题可视具体情况而定,比如可从精确性和逻辑连贯性区别科学与常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要能提炼旧建筑中所包含的中国质素,我们需增加对旧建筑结构系统及平面布署的认识。

构架的纵横承托或联络,常是有机的组织,附带着才是轮廓的钝锐,彩画雕饰,及门窗细项的分配诸点。

这些工程上及美术上措施常表现着中国的智慧及美感,值得我们研究。

现在我们不必削足就履,将生活来将就欧关的布署,或张冠李戴,颠倒欧美建筑的作用。

我们要创造适合于自己的建筑。

(摘编自梁思成(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

材料二:

中国古代的园林建筑最具“意境”之美,以其综合的艺术形式,成为中国园林美学思想的时代审美特征,进而成为世界围林艺术的主要审美载体。

亭子是园林中的点景建筑,常常布置在湖心、竹林、山顶或花间。

杭州西湖的湖心亭,从亭内观望,湖光山色,着实速人;再加上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抒情写景的楹联联诗作,更是增添了湖心亭美妙的意境。

古代的亭子构造就是一个屋顶加上几根柱子,非常简易,它是为了把外面的大景色吸收到亭子这个小空间来,从小空间到大空间,从有限到无限,从而丰富游览者对时空美的感受,引发游览者对历史和人生的感悟,获得一种形而上的审美感兴。

在我国古代园林的建造中,还特别注重空间美感的营造,借景、对景、隔景、分景等是常用的艺术手法。

无论是借景、对景,还是隔景、分景,都是通过布置空间、组织空间、创造空间、扩大空间的种种手法,丰富美的感受,创造了艺术意境。

(摘编自丁家珍《“古建筑”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民众审美失衡》)

材料三:

传统院落空间,多为由房屋和墙围合而成的合院形式,中轴对称,内向封闭,四合院是中国传统民居中最为广泛的一种院落形式,其形制规则严整,正房一般坐北向南,两侧各设耳房,正房下方是东西向两两相对的厢房;正房对面为倒座,有些设有影壁,中心空间形成一个宽敞而完整的庭院。

传统城市空间层次极为分明,即街坊——胡同四合院——住宅。

这一序列组织形成的逐层内聚的方位导向,使空间由开放趋于封闭,从公共性过渡到私密性,传统院落庭院自然地成为空间布局的几何中心。

这一转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意识中相对内敛的性格特质,使内向性成为院落最为突出的空间特征。

传统院落空间顶部开敞,四周围合。

对于建筑实体而言,院落是开放的外部空间;对于建筑群外部环境来说,院落又属于四周封闭的内部空间。

这种兼具内部与外部双重功能的复合特性是院落空间最为深刻的内在特质,也是中国传统对立统一的辩证哲学思想在建筑中最典型的体现。

深刻的“家”的伦理观念直观地影响着传统院落的空间布局,“北屋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

院落布局严格遵守家族伦理秩序,包括与之相对应的院落尺度、建筑形制都要遵循同样的秩序原则,同时院落还承载了亲情、乡情、人情的和谐秩序。

可见,秩序性决定了院落的存在状态,是院落空间最本质的属性。

(摘编自张红松《城市传统院落空间分析》)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梁思成认为需增加对旧建筑的认识以提炼中国质素,不过相较于彩画雕饰等外在装饰,更应关注构架的纵横承托等有机组织。

B.亭子构造简易,但其所在位置、楹联诗作能使游览者关注其建造背景,由此生发丰富的时空感受和人生感悟,获得审美感兴。

C.传统四合院按照南北轴线严整布局,形成了明确的以轴线对称的空间结构,主次明晰,这种布局体现出家族伦理的秩序特点。

D.园林亭台、四合院等传统建筑聚着大量的中国文化内涵,我们应当认真整理并加以妥善保护,不可盲目简单地模仿欧美建筑。

6.梁思成说:

“这些工程上及美术上措施常表现着中国的智慧及美感,值得我们研究。

”请根据

材料二和材料三,简要说明古代园林建筑和传统院落各自蕴含的“智慧及美感”。

(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为奴隶的母亲

柔石

她的丈夫是一个皮贩,就是收集乡间各猎户的兽皮和牛皮,贩到大埠上出卖的人。

然而境况是不佳,债是年年积起来了。

他大约就因为境况的不佳,烟也吸了,酒也喝了,钱也睹起来了,这样,竟使他变做一个非常凶狠而暴躁的男子,但也就更贫穷下去。

在穷的结果的病以后,全身便变或枯黄色,连眼白也黄了。

有一天,他向他的妻说:

“再也没有办法了。

我想,还是从你的身上设法罢。

你跟着我挨饿,有什么办法呢?

“我的身上?

……”

他的妻坐在灶后,怀里抱着刚满五岁的男小孩——她讷讷地低声问。

“你,是呀,”她的丈夫病后无力的声音,“我已经将你出典了……”

“什么呀?

”她的妻子几乎昏去似的。

屋内稍稍静寂了一息。

他气喘着说:

“有一个秀才,没有儿子,年纪已五十岁了,想买一个妾;又因他的大妻不允许,只准他典一个,典三年或五年,肯出八十元或一百元的身价。

说到这里,他垂下头,声音很低弱。

他的妻简直痴似的,话一句没有。

又静寂了一息,他继续说:

“本月十八,五天后。

这时,他的妻简直连腑脏都颠抖,吞吐着问:

“你也想到过春宝么?

没有娘,他怎么好呢?

“我领他便了,本来是断了奶的孩子。

他似乎渐渐发怒走出门外去。

她鸣鸣咽咽地哭起来。

这一天,春雨滴滴淅淅地落着。

妇人一夜不曾睡,她先将春宝的几件破衣服都修补好,连孩子冬天用的破烂棉袄都拿出来,移交给他的父亲——他已经在床上睡去了。

以后,她坐在他的旁边,想对他说几句话,可是一句也没有。

两村相隔有三十里路,轿夫第二次将轿子放下肩,就到了。

一个两眼很有心计的约摸五十来岁的老妇人来迎她,她想这是大娘了。

接着长长瘦瘦的秀才从房里走出来……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

春宝的哭声有时在她的耳朵边响,梦中,她也几次遇到过他。

可是梦一个比一个缥缈,眼前的事务一天比一天繁多。

她知道这个老妇人是猜忌多心的,外表虽则对地还算大方,可是她的嫉妒的心是和侦探一样,监视着秀才对她的一举一动。

次年秋的这一天,全家人都到了希望的最高潮,屋里的空气完全地骚动起来。

这样的情形一直继续到黄昏,婴儿落地了,是一个男的。

秀才坐在屋角,几乎快乐到流出泪来。

关于孩子的名字,秀才煞费苦心地想着,但总想不出一个相当的字来。

婴儿的母亲呆呆地坐在房内的一边,忽然开口说:

“叫他‘秋宝’罢。

”屋内人们的几对眼睛都转向她,注意地静听着:

“他不是生在秋天吗?

秋天的宝贝。

秀才立刻接着说道:

“是呀。

我年过半百,实在到了人生的秋期;孩子也正养在秋天,秋宝,实在是很好的名字呀!

”接着又称赞了一通婴儿的母亲,说的这妇人连坐着都觉着局促不安,垂下头,苦笑又含泪地想:

“我不过因春宝想到罢了。

秋宝是天天成长地离不开他的母亲了。

可是他执住他的母亲愈紧,他母亲离开这家的日子也愈近了。

而妇人的心却正矛盾着这两种冲突:

一边,她的脑里老是有“三年”这两个字,三年是容易过去的,而且想象中的春宝,也同眼前的秋宝一样活泼可爱,她既不舍秋宝,怎么就能舍得掉春宝呢?

可是另一边,她实在愿意永远在这新家里住下去。

有时,她倦坐在房外的沿廊下,初夏的阳光,异常地能令人昏朦地幻想,觉得仿佛春宝同时也站在她的旁边,她伸出手去也想将春宝抱近来,她还要对他们兄弟两人说几句话,可是身边是空空的。

妇人一天天地黄瘦了。

没有精采的光芒在她的眼睛里起来,而讥笑与冷骂的声音又充塞在她的耳内了。

“她哪里愿意在这里呢?

她是极想早些飞回去的。

冬末了,催离别的小鸟,已经到她的窗前不住地叫了。

先是孩子断了奶,又叫道士们来给孩子度了一个关,于是孩子和他亲生的母亲的别离——永远的别离的运命就被决定了。

这天早晨当她给秋宝穿衣服的时候,她的泪如溪水地流下,孩子向她叫:

“婶婶,婶婶”——因为老妇人要他叫自己是“妈妈”,只准叫她是“婶婶”——她向他咽咽地答应。

她很想对他说几句话,可是她无论怎样也说不出。

她也知道一岁半的孩子是不会了解的。

她离开大门时,听见秋宝的哭声;远远地走了三里路,还听见秋宝的哭声……

妇人回来了,在灰暗的屋内坐了许久许久,她和她的丈夫都没有一句话。

她唤着“春宝”去抚摸他的时候,他躲闪开了。

男子加上说:

“会生疏得那么快,一顿打呢!

她眼睁睁地睡在一张龌龊的狭板床上,春宝陌生似地睡在她的身边。

在她的已经麻木的脑内,仿佛秋宝肥白可爱地在她身边挣动着,她伸出两手想去抱,可是身边是春宝。

寂静而寒冷的死一般的长夜,似无限地拖延着,拖延着……

1930年1月20日

(有删节)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以时间为序,展现了妇人悲苦的命运,题目“奴隶”一词寄寓着作者对妇人的同情。

B.小说中多次出现“静寂”“话一句没有”等词句,为人物的命运涂抹上阴冷压抑的色彩。

C.小说语言耐人咀嚼,画线句既写出了夜的漫长,也表现出人物苟延残喘的悲苦生命状态。

D.小说运用全知视角讲述旧中国农村典妻的故事,皮贩、老妇人的自私是妇人悲剧的根源。

8.小说中的妇人与《祝福》中祥林嫂的形象有相似性,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

9.鲁迅曾评价柔石的作品“用了工妙的技术写成”,“周遭的人物也都生动”,本篇小说善于通过细节描写反映人物生存的悲惨境况,请结合妇人的矛盾处境对此加以分析。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文本一:

武灵王平昼闲居,肥义侍坐,曰:

“王计胡、狄之利乎?

”王曰:

“夫有高世之功者,必负遗俗之累;有独知之虑者,必被庶人之恐。

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

”赵文进谏,王曰:

“虑无恶扰,忠无过罪,子其言乎。

”赵文曰:

“衣服有常,礼之制也,先圣之所以教,今君释此,而黄远方之服,变古之教,易古之道,故臣愿王之图之。

”王曰:

“子言,世俗之间。

夫三代不同服而王,五伯不同教而政。

故势与俗化,而礼与变俱,圣人之道也。

知学之人,能与闻迁,达于礼之变,能与时化。

子其释之。

”赵造谏,王曰:

“忠不辟危,明不距人,子其言乎。

”赵造曰:

“臣闻之,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俗而动今王易初不循俗胡服不顾世非所以教民而成礼也且服奇者志淫俗辟者乱民是以莅国者不袭奇辟之服,中国不近蛮夷之行。

且循法无过,修礼无邪,臣愿王之图之。

”王曰:

“圣人之兴也,不相袭而王;夏、殷之衰也,不易礼而灭。

然则反古未可非,而循礼未足多也,是以圣人利身之谓服,便事之谓教,循法之功,不足以高世;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

子其勿反也。

文本二:

王破原阳,以为骑邑,牛赞进谏曰:

“国有固籍,兵有常经,今王破卒散兵,以奉骑射,臣恐其攻获之利,不如所失之费也。

”王曰:

“阴阳不同道,四时不一宜,子知官府之籍,不知器城之利;知兵甲之用,不知阴阳之宜,故兵不当于用,何兵之不可易?

教不便于事,何俗之不可变?

”牛赞再拜稽首曰:

“臣敢不听令乎?

”王遂胡服,率骑入胡,辟地千里。

(节选自《战国策·赵策二》)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俗而动/今王易初不循俗/胡服不顾世非/所以教民而成礼也/且服奇者志淫/俗辟者乱民/

B.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俗而动今/王易初不循俗/胡服不顾世/非所以教民而成礼也/且服奇者志淫/俗辟者乱民/

C.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俗而动/今王易初不循俗/胡服不顾世/非所以教民而成礼也/且服奇者志淫/俗辟者乱民/

D.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俗而动今/王易初不循俗/胡服不顾世非/所以教民而成礼也/且服奇者志淫/俗辟者乱民/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侍坐”指在尊长旁陪伴侍奉,“侍”与《鸿门宴》“张良西向侍”的“侍”字含义相同。

B.“辟危”指开启危险,“辟”与《鱼我所欲也》“故患有所不辟也”的“辟”字含义不同。

C.“修礼”在文中指实行礼制,“修”与《离骚》“余独好修以为常”的“修”字含义不同。

D.“常经”在文中指固定的兵法制度,“常”与《师说》“圣人无常师”的“常”含义相同。

12.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武灵王在与肥义的对话中表示,实施胡服骑射的计划不会一帆风顺,总会受到世俗习惯及一般人的牵制阻挠,但他还是决定在赵国推行这一改革。

B.赵文认为推行胡服骑射违反了固有的礼法,赵武灵王以三代五伯为例,阐明治国应当随着形势的发展而变化,要勇于打破世俗见解,去除陈规陋习。

C.赵造反对胡服骑射,认为改变礼制会让国家走上歧途;赵武灵王肯定了他进谏的忠心,同时以夏、股不改变礼治而灭亡的事实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反驳。

D.赵武灵王在原阳设立骑兵基地,这引起牛赞的担忧,赵武灵王用做事应因时制宜的道理说服了牛赞,最终率领骑兵拓地千里,彰显了胡服骑射的效果。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语。

(10分)

(1)故势与俗化,而礼与变俱,圣人之道也。

(2)然则反古未可非,而循礼未足多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寄微之三首(其三)①

白居易

去国日已远,喜逢物似人。

如何含此意,江上坐思君。

有如河岳气,相合方氛氲。

狂风吹中绝,两处成孤云。

风回终有时,云合岂无因?

努力各自爱,穷通我尔身。

【注】①此诗是白居易赴任江州司马途中所作,微之即元稹,此时被贬通州司马。

②河岳气;犹言江山之气。

氛氲;阴阳二气会合之状。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宽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是诗人遥寄朋友之作,寄赠的对象为微之,他和诗人是意气相合的朋友。

B.诗人与微之此时处境相似,都不得志,为此他勉励微之并约定将来在他乡重逢。

C.诗人用“河岳气”两句形容二人如山水气象般情意投合,相聚时格外和乐融洽。

D.“狂风”和“孤云”都具有象征的意味,委婉地表现出两人被贬分离的艰难处境,

15.本诗与《琵琶行》都是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时期抒发人生感慨的作品,但本诗末两句与“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批评了秦创统治者穷奢极欲,不能将心比心的做法。

(2)古人善于状写明月,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以“,”描绘了动静两种状态下的月光、月影,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3)《故都的秋》里说,“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

古诗中常常用“秋风”这一典型意象来渲染染氛围,借此抒发自己的思绪,如“,”。

三、语官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古籍今译的根本目的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主要依靠什么才得以①呢?

毫无疑问就是大量的古籍文献。

今译作为古籍资源的转化利用,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桥梁。

今译的读者群体是非专业的传统文化学习者和爱好者,具有时代特色和大众特性。

不同于传统的经传注疏,今译力求古籍内容完整、准确地涌现,同时只要求便于现代读者的理解接受。

归根结底,赓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重点在于社会大众对古籍的熟悉与亲近。

而要让广大读者了解古籍、走进古籍、热爱古籍,从而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今译无疑是最好的门径。

古书今译是一项涉及文字学、版本学、校勘学、训诂学等的难度很大且有着很强学术性的在古籍整理中处于重要地位的工作。

一部好的今译不仅有利于普通读者理解原著,还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参考资料,其价值是②的。

那些认为今译不过是③,可以轻而易举完成,甚至认为其可有可无的看法,不仅是一种偏见,更是对今译的隔膜与无知。

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3分)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4分)

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较短的语句,使表达更简明。

可以改变语序和少量增减字

数,但不得改变原意。

(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树叶里含有天然色素如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等,但这些色素含量比例差别很大,哪种色素占主导地位,叶子就①。

春夏时分,大部分植物叶子中叶绿素的含量占绝对优势。

到了秋天,气温不断下降,昼夜温差加大,②,这些对合成时需要较高温度和较强光照的叶绿素来说,是致命的。

当叶绿素的比例低于叶黄素和胡萝卜素后,叶片就显现出黄色和橙色。

可以说,绿叶转黄只不过是叶子里色素的“轮流坐庄”。

可是,红色素没有在春夏里排队等候,它是叶子在其衰老期制造出来的。

树叶中的红色素基本上都是花青素的产物。

花青素在酸性液中呈红色,碱性液中呈蓝色。

进入秋天,枫树等红叶树种的叶片细胞液③,花青素便会让树叶显现出“姹紫嫣红”。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6分)

21.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和文中“等候”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A.唤渠朝餐歌半要,低头折腰只不答。

B.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C.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螺如知合断魂。

D.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摔阅送青来。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柏拉图的《理怨国》中有著名的“洞穴之喻”;一群囚徒生活在洞穴里,他们的头和脚都被捆绑起来。

在其身后有一堆火,囚徒和火的中间有一堵矮墙,矮墙背后有人举着各种木偶走过,火光将这些木偶投影在囚徒对面的洞壁上,形成各种影像,囚徒一直认为这就是事物本身。

有一天,某个囚徒转头看到这些木偶,惊觉原来看到的是幻影。

在痛苦的挣扎后,他终于接受了这一事实。

后来囚徒被带离洞穴,看到了阳光下事物鲜活的样态,才领悟到此前所见皆是幻像。

他送回洞穴,对其他回徒讲述所见真相,希望带他们出去,但没有人相信他,并且讽刺他的眼睛坏了。

请以“认知的局限与突破”为主题,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

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微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成都市2020级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9分)

1.(3分)A(“集中于科学是否可以通过经验来进行证伪”理解有误,二者的分歧集中于是否可以通过经验进行证实)

2.(3分)B(A项“但未明确作者对该问题的立场”不正确,在文中作者明确指出“不认为划界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C项引用普朗克的话“说明区分科学与非科学的界限没有必要创造精神”不正确,这是费耶阿本德的观点.D项“不用在生活中加以区分”绝对化)

3.(3分)C(“可以作为科学是‘一种非理性的历史裁决’观点的例证”有误,布鲁诺的事例不能支撑这一观点)

(二)(12分)

4.(3分)D(“家族伦理秩序”决定“人情的和谐秩序”有误,据原文“院落还承载了亲情、乡情、人情的和谐秩序”可知)

5.(3分)B(“使游览者关注其建造背景,由此生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