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程序文件2024配套.docx

上传人:m****c 文档编号:18834438 上传时间:2023-12-30 格式:DOCX 页数:125 大小:393.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室程序文件2024配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5页
实验室程序文件2024配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5页
实验室程序文件2024配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5页
实验室程序文件2024配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5页
实验室程序文件2024配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5页
实验室程序文件2024配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5页
实验室程序文件2024配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5页
实验室程序文件2024配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5页
实验室程序文件2024配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5页
实验室程序文件2024配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5页
实验室程序文件2024配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5页
实验室程序文件2024配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5页
实验室程序文件2024配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25页
实验室程序文件2024配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25页
实验室程序文件2024配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25页
实验室程序文件2024配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25页
实验室程序文件2024配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25页
实验室程序文件2024配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25页
实验室程序文件2024配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25页
实验室程序文件2024配套.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25页
亲,该文档总共1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室程序文件2024配套.docx

《实验室程序文件2024配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室程序文件2024配套.docx(1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实验室程序文件2024配套.docx

版本:

第1版

修改码:

第0次修改

受控状态:

■受控本□非受控本

文件编号:

GZXAT/CX-2024

实验室程序文件汇编

依据CNAS-CL01:

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等同ISO/IEC17025:

2017)及其认可规则、认可指南、应用说明、应用要求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文件修订改版

编制:

maszhc

审核:

胡××

批准:

maszhc

××新奥拓工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2023年12月31日发布2024年1月1日实施

第3页共125页

目录

0.1发放控制页 4

0.2修订页 5

0.3签发令 6

1.人员培训与管理程序GZXAT/CX01-2024 7

2.监督工作程序GZXAT/CX02-2024 16

3.内部沟通程序WUHTJC/CX03-2024 18

4.内务管理程序GZXAT/CX04-2024 20

5.环境保护控制程序GZXAT/CX05-2024 22

6.安全作业管理程序GZXAT/CX06-2024 24

7.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管理程序GZXAT/CX07-2024 26

8.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期间核查程序GZXAT/CX08-2024 30

9.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量值溯源管理程序GZXAT/CX09-2024 32

10.保证公正性和诚实性程序GZXAT/CX10-2024 35

11.保护客户信息和所有权程序GZXAT/CX11-2024 37

12.文件控制和维护程序GZXAT/CX12-2024 39

13.合同评审程序GZXAT/CX13-2024 46

14.分包管理程序GZXAT/CX14-2024 49

15.供应品的采购程序GZXAT/CX15-2024 51

16.服务客户的工作程序GZXAT/CX16-2024 54

17.申诉和投诉处理程序GZXAT/CX17-2024 56

18.不符合检测工作的控制程序GZXAT/CX18-2024 60

19.纠正措施、预防措施、持续改进程序GZXAT/CX19-2024 63

20.记录控制程序GZXAT/XC20-2024 66

21.内部审核程序GZXAT/CX21-2024 70

22.管理评审程序GZXAT/CX22-2024 74

23.检验检测的标准方法及方法的证实程序GZXAT/CX23-2024 78

24.开展新项目评审程序GZXAT/CX24-2024 81

25.检验检测方法偏离控制程序GZXAT/CX25-2024 83

26.现场检验检测工作管理程序GZXAT/CX26-2024 85

27.意外情况处理程序GZXAT/CX27-2024 88

28.检验检测工作管理程序GZXAT/CX28-2024 90

29.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控制程序GZXAT/CX29-2024 94

30.计算机或自动化设备检验检测数据的控制程序GZXAT/CX30-2024 99

31.抽样控制程序GZXAT/CX31-2024 102

32.样品管理程序GZXAT/CX32-2024 105

33.检验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程序GZXAT/CX33-2024 110

34.检验检测机构间比对和能力验证试验程序GZXAT/CX34-2024 113

35.检验检测结果报告管理程序GZXAT/CX35-2024 115

36.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程序GZXAT/CX36-2024 122

37.数据统计和年度报告程序GZXAT/CX37-2024 126

××新奥拓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程序文件maszhc编制

文件编号:

GZXAT/CX0.1-2024

实施日期:

2024年1月1日

0.1发放控制页

第1版第0次修改

第4页共125页

0.1发放控制页

发放记录表:

序号

存放部门

存放日期

经手人

签发人

备注

1.

maszhc编制

maszh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maszhc编制125

××新奥拓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程序文件

文件编号:

GZXAT/CX0.2-2024

实施日期:

2024年1月1日

0.2修订控制页

第1版第0次修改

第5页共125页

0.2修订页

序号

修订号

修订情况

签发人

签发日期

备注

章节号及页码

简要内容

1

C/0

全部

《评审准则》修订为RB/T214-2017《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

叶青文

2018-12-30

2

C/0

3

C/0

4

5

6

7

8

修订内容填写序号说明:

C—章节号;P—页码;A—附录;

例:

C3P4指第3章第4页。

综合部负责将修订页发放至受控手册的持有者并将旧页换下。

××新奥拓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程序文件maszhc编制

文件编号:

GZXAT/CX0.3-2024

实施日期:

2024年1月1日

0.3签发令

第1版第0次修改

第6页共125页

0.3签发令

发布令

为使检验检测工作满足客户、法定管理机构、认可组织的要求,保证本机构检验检测工作的质量,确保检测结果的公正性、准确性和科学性,现依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质检总局令第163号)、RB/T214-2017《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文件,编制适用于本机构检测工作的管理体系文件,根据《质量手册》2019(第1版)及相关的其他体系文件组织编制《程序文件》2018第1版。

现已经编制修订完成,并经过审定,予以发布,自2019年2月5日起实施。

《程序文件》2019(第1版)遵循“RB/T214-2017”的通用要求结合CMA计量认证的法规标准要求,依据RB/T214-2017《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及相应领域的补充要求制定,阐明了本机构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在机构、人员、场所环境、设备设施、管理体系等方面全面描述了本机构的管理体系,是指导本机构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法规性、纲领性文件,全体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并遵照执行!

本《程序文件》2023第1版第0次修订已经审定,现予签发,并于2024年1月1日起生效。

批准人:

maszhc

签发日期:

2023年12月31日

××新奥拓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程序文件maszhc编制

文件编号:

GZXAT/CX01-2024

实施日期:

2024年1月1日

人员培训与管理程序

第1版第0次修改

第15页共125页

1.人员培训与管理程序GZXAT/CX01-2024

1、目的

对关键人员的任职资格条件和各类人员的培训考核,实施有效控制管理,确保人员的录用、培训、管理等规范进行。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与质量活动有关人员的培训、考核等活动以及人员管理的控制。

3、职责

3.1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对检测人员的培训情况进行评价;

3.2综合部部长负责组织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技术负责人签发;

3.3综合部负责对所有技术人员的相关技术资料及记录的归档和保管。

3.4综合部部长员管理,建立人员档案。

4、程序

4.1人员录用条件

4.1.1公司经理

a、上级主管任命;

b、具有从事行政管理和质量管理的丰富经验;

c、工程师(含)以上职称或同等能力;

d、五年以上管理工作经验;

e、掌握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知识;

f、熟悉本行业的相关标准和检验检测技术,以及本行业的发展方向;

g、熟悉《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认可准则及相关的技术要求;

h、熟悉本公司的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及相关管理制度。

4.1.2公司副经理

a、上级主管部门任命;

b、工程师(含)以上职称(或同等能力),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c、三年以上管理工作经验;

d、熟悉本公司的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及相关管理制度;

e、掌握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知识;

f、熟悉本行业的相关标准和检验检测技术,以及本行业的发展方向;

g、熟悉《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认可准则及相关的技术要求;

4.1.3技术负责人

a、公司经理任命;作者:

maszhc

b、高级工程师职称,五年以上本专业工作经验;

c、熟悉检验检测方法和程序;

d、熟悉本公司的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及相关管理制度;

e、掌握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知识;

f、熟悉本行业的相关标准和检验检测技术,以及本行业的发展方向;

g、取得行业上岗证书;

4.1.4质量主管

a、公司经理任命;

b、工程师(含)以上职称(或同等能力),五年以上本专业工作经验;

c、熟悉检验检测方法和程序;

d、熟悉本公司的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及相关管理制度;

e、掌握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知识;

f、熟悉本行业的相关标准和检验检测技术,以及本行业的发展方向;

f、取得行业上岗证书;

4.1.5质量监督员

a、从事本专业工作五年以上;

b、工程师(含)以上职称(或同等能力);

c、取得行业上岗证书;

d、熟悉本公司的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及相关管理制度;

4.1.6内审员

a、经省级质量管理部门组织培训并取得有关合格证的管理或专业技术人员;

b、熟悉质量管理体系;

c、熟悉本公司的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及相关管理制度;

4.1.7检测部主任

a、从事本专业工作五年以上;

b、具有工程师(含)以上职称(或同等能力);

c、熟悉检测方法和程序;

d、取得行业上岗证书;

e、熟悉本公司的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及相关管理制度;

4.1.8综合部主任

a、熟悉体系文件并将体系运用到工作中;

b、在公司工作五年以上;

c、具有工程师(含)以上职称(或同等能力);

d、熟悉本公司的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及相关管理制度;

4.1.9抽样人员

a、从事本专业工作二年以上;

b、取得行业上岗证书;

c、熟悉检测方法和程序;

4.1.10检验检测人员

a、从事本专业工作一年以上;

b、取得行业上岗证书;

c、熟悉检测方法和程序;

d、熟悉本公司的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及相关管理制度;

4.1.11提出意见和解释人员

a、熟悉检测对象的设计、制造和使用;

b、工程师(含)以上职称(或同等能力);

c、五年以上本专业工作经验;

d、懂得如何评审检测结果;

e、懂得质量管理体系;

f、取得行业上岗证书;

g、熟悉检测方法和程序;

4.1.12检测报告授权签字人

a、授权签字人应当符合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规定的的能力要求。

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者同等能力,并经考核合格。

以下情况可视为同等能力:

a)博士研究生毕业,从事相关专业检验检测活动1年及以上;

b)硕士研究生毕业,从事相关专业检验检测活动3年及以上;

c)大学本科毕业,从事相关专业检验检测活动5年及以上;

d)大学专科毕业,从事相关专业检验检测活动8年及以上。

b、由本公司提出申请,经资质认证机构考核、签发、备案;

c、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水平,有足够时间参与检验检测工作,参与监督日常检验检测报告产生的关键过程;

d、熟悉检验检测标准,熟悉检验检测程序、记录及报告核查程序;

e、掌握检验检测项目的限制范围和仪器设备的校准状态;

f、具有对相关检验检测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g、熟悉本公司的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及相关管理制度;

h、熟悉《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认可准则及相关的管理规定;

i、取得行业上岗证;

j、授权签字人在授权的范围内签发检验检测报告,非授权签字人不得签发检验检测报告。

4.1.13报告审核人员

a、具有相关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且从事相关检验检测工作5年以上;

b、取得行业上岗证书;

c、熟悉检测方法和程序,有能力对检验检测的结果准确性作出分析和评定;

d、熟悉《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及相关的管理规定。

4.2人员培训

4.2.1制定培训、考核计划

a.技术负责人对人员培训工作进行策划,分析人员的知识和技能现状,识别人员的培训需求(包括监督结果),在策划的基础上制定人员的教育、培训和技能的中、长期目标(作为总体目标的组成部分)和年度培训和具体实施计划。

b.培训需求的来源可以是技术负责人依据技术能力的拓展而做出的决策,检测部主任根据负责范围内的管理和技术需要,也可以是具体执行人员在工作中获得的培训要求,所有的需求汇集到综合部,综合部主任根据技术负责人对培训需求的筛选、审核,汇总成人员培训、考核计划,报技术负责人签发。

c、人员的培训计划应与检测公司当前和预期的任务相适应,充分考虑检验检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应当熟悉和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确定培训的时间和时机、频次、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机构的选择、培训效果评价以及培训的资源配置。

4.2.2组织培训

4.2.2.1岗前培训

对新分配、新调入及转岗人员由综合部公室组织上岗培训。

培训内容为安全生产知识、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法律法规及相关的技术规范、公司内有关的规章制度、拟上岗所需的应知应会知识等。

培训方式为技术负责人组织授课,综合部负责记录到“新来人员岗前培训记录表”中,质量监督员对培训过程跟踪,技术负责人对培训的效果进行确认。

综合部主任对其进行安全培训并考核;质量主管对其进行理论培训并考核;检测部主任进行实操培训并考核,最终技术负责人下达是否可以上岗的审批结论,考核情况记录到“新来人员上岗确认表”中。

4.2.2.2岗位培训

根据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需要,所有技术人员的知识应更新、技能应提高,对其本专业的检测动态应及时了解。

各部门负责定期组织技术交流会、座谈会、标准和规程应用研讨会,互传互授相关知识和技术。

培训内容包括相关法律法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及补充要求;有关标准或规范;检验检测方法原理;掌握检验检测操作技能;标准操作规程;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要求;检验检测机构安全与防护知识;量值溯源和数据处理知识等。

4.2.2.3待岗培训

对在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能力比对试验等过程中发现严重不合格项的人员,或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其不适应本岗位工作需要的人员,由所在部门建议综合部公室组织其脱产待岗培训3~6个月,培训后进行考核达到了规定要求方可从事与检测质量有关的工作。

4.2.2.4适时培训

a.综合部及时跟踪标准、规程等技术规范的修订情况,并及时组织人员参加培训;

b.涉及公司开展检测业务的新标准和规程,公司将至少派一名业务骨干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宣贯会或技术交流会;

c.上级组织的培训班学习人员回公司后,有义务负责对其他从事该项工作人员的培训;

d.送出参加培训的人员,由所在部门、公司经理签署意见后交综合部登记,培训结束后,被培训人需向综合管理部提交证明其参加培训达到预期效果的证明材料(如考试成绩、结业证书等)。

4.2.3培训要求:

明确培训的目的、内容、时间、方法、责任部门、效果评价方式。

培训情况进行记录。

(附上培训的通知、培训教材、考核成绩作为证明材料)。

4.2.4培训方式:

培训可以多种方式,如送出去培训、请专家到机构来培训,技术负责人组织大家学习等。

4.2.5人员培训效果评价方式

a.理论考试

b.座谈、讨论、提问

c.现场演示(操作)--质量监督

d.报告或记录核查--关注质量控制结果

可以通过对人员能力的考核方式来实现。

4.2.6每次培训结果的有效性,可以通过对人员能力的考核来实现每次培训的有效性评价,如通过检验检测机构间比对和能力验证、内部质量控制、人员监督、内部或外部审核等方式,进而证明人员培训的有效性。

4.2.7考核资料归档

所有的培训资料和记录,以及每位技术人员的相关授权、能力、资格证书、上岗证书等,最后交综合部统一归档,建立个人技术档案。

4.3人员管理

4.3.1.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对本公司所有从事抽样、检验检测、签发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提出意见和解释以及操作设备等工作的人员,按要求根据相应的教育、培训、经验、技能进行资格确认。

对确认结果满意签订劳动合同,办理养老保险、医保等手续;

4.3.2综合部先在交通部网络管理平台进行网上注册,注册完毕带着劳动合同、三金证明、身份证原件、检测员或检测工程师原件、职称证书原件等相关资料到行业主管部门办理检测员或检测工程师网上注册手续;

4.3.3签订诚信协议:

承诺不在两家检测公司从业;承诺不得有失信行为;承诺为客户保密。

4.3.4建立人员档案:

人员简历、学历证明、职称证书、资格证书、培训证书、荣誉证书、人员考核表、岗位确认书、年度工作总结、上岗登记申报表、诚信协议。

4.3.5质量监督员按照年初的计划对对所有检验检测人员的技术能力进行连续监督,以确保检验检测活动符合要求。

监督工作执行《监督工作程序》。

4.4廉洁从业

本公司所有检验检测工作按规定程序进行,并有适宜的监督和制约;本公司向社会提供的检验检测结果,以事实为依据,以标准为准绳,不受任何行政的、商业的的和相关利益(包括领导部门)的干预和干扰,秉公办事。

独立于其出具的检验检测数据、结果所涉及的利益相关各方,不受任何可能干扰其技术判断因素的影响,确保检验检测数据、结果的真实、客观、准确。

具体细则详见《关于检验检测工作独立性、公正性和诚实性声明》。

4.5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关键支持人员当前工作的描述

本公司设备了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关键支持人员岗位,提出了工作岗位要求,对相关的工作要求做了规定,包含以下内容:

a)所需的专业知识和经验;b)资格和培训计划;c)从事检验检测工作的职责;d)检验检测策划和结果评价的职责;e)提交意见和解释的职责;f)方法改进、新方法制定和确认的职责;g)管理职责。

4.6变更要求

法定代表人、最高管理者、技术负责人、检验检测报告授权签字人发生变更的应及时向资质认定部门申请办理变更手续。

4.7关键管理人员的代理人

为了保证本公司管理的连续性,防止检测管理工作出现真空,关键管理人员在外出或其他原因不能履行其职责时,遵循以下原则由指定人员代行其职务。

(1)公司经理因故外出时,由技术负责人代行其职;

(2)技术负责人因故外出时,由质量主管代行其职;

(3)当质量主管因故外出时,由技术负责人代行其职;

(4)质量主管和技术负责人均因故外出时,由领导层事先指定综合部公室主任临时代理;

(5)检验室主任或监督员因故外出时,可相互临时代理;

(6)代理职责的生效以原职务人暂时离开岗位一天以上自动生效;

(7)代理只代理其日常事务性工作,不可代理决策性工作;

(8)当上述情况发生时,权力委派自动生效。

5、相关文件

GZXAT-CX20记录控制程序

GZXAT-CX02监督工作程序

6、质量记录

GZXAT/JL-2024-H01年度培训计划

GZXAT/JL-2024-H04 人员档案目录表

GZXAT/JL-2024-H05 人员工作简历

GZXAT/JL-2024-H06 人员考核记录表

GZXAT/JL-2024-H02 人员培训记录表

GZXAT/JL-2024-H07 检测人员上岗证

GZXAT/JL-2024-H09 上岗人员资格确认表

××新奥拓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程序文件maszhc编制

文件编号:

GZXAT/CX02-2024

实施日期:

2024年1月1日

监督工作程序

第1版第0次修改

第17页共125页

2.监督工作程序GZXAT/CX02-2024

1、目的

为确保检测工作的有效实施和试验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及准确性,加强对试验检测各部门的监督。

2、适用范围

对所有检验检测人员,尤其是在培人员、新上岗人员、结果不满意的人员或操作关键项目的人员监督。

3、职责

3.1质量主管年初制定人员监督计划,公司经理签发。

3.2质量主管审核监督记录,协调监督过程的出现问题,确保监督工作有效实施。

4、程序

4.1监督对象:

所有的检验检测人员,重点是在培的、新上岗的、转岗的、检测机构间比对或能力验证结果可疑的或不满意的、发生客户投诉的员工以及操作新标准或新方法和允许方法偏离的、检测对环境要求条件有严酷要求的项目的员工。

4.2监督员资格:

监督员必须经过单位授权或任命的人员担任,监督员数量按被监督对象数量的比例1:

3~1:

7进行设置。

本公司设置监督员2人,分别为见证取样和主体结构。

4.3监督类型:

监督分为计划监督和日常监督。

4.4监督过程:

计划监督是按照监督计划开始监督工作;日常监督有权随机监督。

出现不符合工作时有权停止其工作。

监督员应按“人员监督计划”实施监督,监督情况填写在“人员监督记录表”,如发现异常,应详细记录并及时处理,重大质量问题应向技术负责人汇报,并按《不符合工作的控制程序》、《纠正措施、预防措施、持续改进程序》,发现和及时纠正偏离和不符合工作;分析和评价、提出改进机会和措施,必要时,启动不符合工作和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程序,确保检验检测人员的初始能力和持续承担该项工作的能力。

4.5监督方式:

监督可包括下列方法的组合,如现场观察、报告复核、面谈、模拟检验检测以及其他评价被监督人员表现的方法。

也可结合内部质量控制、检验检测机构间比对或能力验证的结果来完成。

4.6监督内容

(1)抽样人员的抽样过程及样品传递方式是否符合要求;

(2)检验检测人员的样品前处理是否符合要求。

(3)检验检测人员采用的标准、规范、方法作业指导书等是否正确;

(4)检验检测人员对工作环境条件是否达到要求;

(5)检验检测人员使用的仪器设备是否正常;

(6)检验检测人员使用的消耗性材料是否符合要求;

(7)检验检测人员检验检测操作是否规范;

(8)检验检测人员检测数据是否真实,结果是否可靠;

(9)检验检测人员原始记录的填写是否符合要求;

(10)检验检测人员数据运算及结果判断是否准确;

4.7监督报告作为管理评审输入

5.相关文件

GZXAT-CX18不符合工作的控制程序

GZXAT-CX19纠正措施、预防措施、持续改进程序

6.质量记录

GZXAT/JL-2024-J01 监督记录表

GZXAT/JL-2024-J02 监督检查整改验收表

GZXAT/JL-20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