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教学设计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new.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8396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new教学设计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new.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new教学设计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new.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new教学设计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new.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new教学设计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new.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new教学设计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new.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new教学设计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new.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new教学设计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new.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new教学设计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new.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new教学设计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new.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new教学设计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new.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new教学设计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new.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new教学设计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new.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new教学设计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new.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new教学设计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new.docx

《new教学设计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new.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new教学设计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new.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new教学设计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new.docx

new教学设计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new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

《教学设计》课程基于网络的考核改革试点方案

(2011年8月)  中央电大考试处

(此方案仅适合于参加基于网络的课程考核改革试点学生使用)

一、课程说明

  教学设计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逐渐发展成熟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它既是教育技术学的主要领域之一,又是教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它是设计科学大家庭的一员,设计科学的共同特征是用科学原理及应用来满足人的需要。

任何教学设计活动的宗旨都是提出达到预期目的的最优途径,因此,教学设计主要是关于提出最优化教学的处方的一门学科。

教学设计是建立在学习理论、课程教学理论、传播理论和系统理论方法等科学基础上的技术,也可以称为科学的技术。

当素质教育的观念逐渐渗入人心,由理论探讨转向政府行为和教师的自觉实践时,如何摆脱“应试教学”的桎梏,从“粗放式的增加投入精力与时间”转向“着眼于提高教学效益”变的越来越重要。

教学设计正是可以在这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一种现代教育技术。

课程的主要内容:

教学设计的意义和功能、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式和概念模式、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学习目标的阐明、发展和制定教学策略、教学媒体的选择与组合应用、教学效果的形成性评价及终结性评价和教学的修改完善、典型学科教学设计的示例和分析。

  二、网上考核整体规划

  1.本考核改革试点方案的使用对象:

小学教育专业的本科学员和教育技术专业的本科学员。

  2.网上考核的内容包括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两部分。

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50%,终结性考试占课程总成绩的50%,两项合成为课程最终成绩。

形成性考核成绩与终结性考试成绩都必须及格方为考试及格。

形成性考核的形式为专题讨论和小论文,总结性考核采用网上测验的形式。

  3.形成性考核和总结性考试的基本内容(见表1、表2)。

  表1

序号

内容

形式

时间

占形考权重

1

形成性考核

专题讨论

(1)

网上讨论和发布

两周

20%

2

专题讨论

(2)

网上讨论和发布

两周

20%

3

专题讨论(3)

网上讨论和发布

两周

20%

4

专题讨论(4)

网上讨论和发布

两周

20%

5

实践练习(5)

网上发布

七周

20%

  表2

序号

内容

形式

时间

占终考权重

1

终结性考试

学习档案检验

网上进行

3月10日(或9月10日)——6月23日(或12月3日)

50%

综合性测验

网上进行

6月23日(或12月23日)——7月1日(或1月5日)

50%

  4.形成性考核由五次网上活动构成,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形成性考核成绩按照百分制计算,每次成绩均,占总成绩的10%。

形成性考核的重点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网上形成性考核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帮助学生更好的自主学习、自助学习,更好地实现教学互动。

通过网上形成性考核也可以加强对地方电大教学过程的指导与监督、教学效果的了解与评估。

  5.总结性考核采取上网在线考核(闭卷形式)和对于学习档案的检验。

在线考核时间为60分钟。

总结性考核以百分计。

总结性考核的重点是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学习档案是对于学习者的学习过程的检验。

  

  6.原则上,所有考核由教学班任课老师负责评阅。

同时,中央电大本课程主持教师适时对评阅情况进行网上抽查,以保证规范和检验质量。

评阅工作中应注意与人合作和情况交流,遇到问题及时与中央电大本课程主持教师联系,协商解决。

形成性考核评阅均需要根据统一的评分要求进行评析,并给出成绩;总结性考试中的选择题、判断题均由计算机软件自动判卷,简答题、实践题由教师根据统一评分要求给出成绩,并将成绩统一输入到计算机处理软件,最后的成绩公布在网上。

  三、网上考核实施办法

  

(一)形成性考核实施方案

  1.第一次形成性考核

  

(1)发布时间:

开学第二周。

完成时间:

开学第四周。

  

(2)专题讨论题目:

  ①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包括哪些内容?

  ② 它们与教学设计的关系和影响是什么?

  ③ 常见几种教学设计模式的各自特点?

  (3)要求:

需要学生在学习完第一章至第二章之后完成本次活动。

要求每位学生有效回帖不少于3幅,每幅字数不少于250字(网上发布)。

并参与实时讨论,时间50分钟。

(100分)

  2.第二次形成性考核

  

(1)发布时间:

开学第四周。

完成时间:

开学第六周。

  

(2)专题讨论题目:

  ① 学习需要分析的工具和步骤有哪些?

  ② 内部参照分析与外部参照分析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③ 如何认识教学目标的来源和确定教学目标的步骤?

  ④ 教学内容的取向有哪些?

各有什么特点?

  ⑤ 目标分类的理论主要有哪几种?

  ⑥ 行为目标的表述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⑦ 如何认识目标分类?

  (3)要求:

需要学生在学习完第三章至第四章之后完成本次活动。

要求每位学生有效回帖不少于7幅,每幅字数不少于150字(网上发布)。

并参与实时讨论,时间50分钟。

(100分)

  3.第三次形成性考核

  

(1)发布时间:

开学第六周。

完成时间:

开学第八周。

  

(2)专题讨论题目:

  ① 教学过程设计最优的诠释?

  ② 课堂常用的三种教学方法有哪些特点?

  ③ 三种教学组织形式各自的优点和不足?

  ④ 设计教学情境的方式和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3)要求:

需要学生在学习完第五章至第六章之后完成本次活动。

要求每位学生有效回帖不少于4幅,每幅字数不少于250字(网上发布)。

并参与实时讨论,时间50分钟。

(100分)

  4.第四次形成性考核

  

(1)发布时间:

开学第八周。

完成时间:

开学第十周。

  

(2)专题讨论题目:

  ① 媒体使用的原则有哪些?

  ② 选择教学媒体的经验方法有哪些?

  ③ 设计多媒体教学的步骤内容有哪些?

  ④ 学习过程评价可以采用哪些方法?

  ⑤ 学习结果评价的主要有哪些评价工具?

  ⑥ 形成性评价的步骤有哪些?

  (3)要求:

需要学生在学习完第七章至第八章之后完成本次活动。

要求每位学生有效回帖不少于6幅,每幅字数不少于150字(网上发布)。

并参与实时讨论,时间50分钟。

(100分)

  5.第五次形成性考核

  

(1)发布时间:

开学第十周。

完成时间:

开学第十七周。

  

(2)实践练习的建议题目:

  ① 选择一篇教学设计方案进行评析;

  ② 依据教材并结合个人经验,对教学媒体的教学特性作简要分析;

  ③ 应用教材中课外活动的设计原则,设计一个课外活动的方案;

  ④ 依据教材的观点和结合个人教学实践,谈谈你对教学最优化思想的理解;

  ⑤ 试述教学设计与传统备课的主要区别;

  ⑥ 试述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要求;

  ⑦ 试述选择媒体的经验方法;

  ⑧ 试编写一份教学设计成果形成性评价的方案;

  ⑨ 依据教材的内容试编写一份档案评价的方案。

  (3)撰写要求:

书写工整,文字规范,字数在500~1200字;主题范围和格式、体裁符合论文要求;立论明确,论述清晰,论点有创意;每位同学至少选择并完成5个题目;在本学期第十七周前完成上网发布,并由教师审阅。

(100分)

  

(二)终结性考试实施方案

  1.综合考核

  发布时间:

6月23日(或12月23日)。

最后时间:

7月1日(或1月5日)

  综合考核的命题严格掌握在教学大纲规定的课程要求和文字教材内容的范围之内,不扩大或缩小考试的范围。

凡未涉及的情况,不列为考试内容。

每份试卷的内容应覆盖本课程内容的70%以上的章节。

试题形式为判断题和单项选择,时间为60分钟,由计算机考试软件组题和判分。

  2.学习档案检查

  发布时间:

3月10日(或9月10日)。

最后完成时间:

6月23日(或12月3日)。

  建立学习档案是进行过程性评价的一种方式方法,不仅被用于开展自我评价,还可以促进学习活动、增强学习的动机。

因此希望各位学员和指导教师重视这项工作。

  学习档案中的内容包括:

自己的课程笔记、资料摘抄、学习计划、学习环节、自己的学习反思、成果记录、经验小结等的描述记录。

  学习档案可以采用多种分类袋组合的形式。

例如,按照内容、按照时间、按照成果的类型、按照活动的内容等分类。

每位学员可以依据个人的情况和风格,进行灵活选择与设置,组成自己的丰富多彩的档案袋。

  (三)考核成绩的评定标准

  1.专题讨论 根据学员完成任务的实际情况,分别给予不同的评定。

评分内容

60分以下

61~75分

76~85分

86~100分

主题

不明确

过泛

明确具体

明确且有新意

内容

不够完整、材料组织凌乱

表达完整,材料组织合理

表达完整且较为充实,观点明确,立意较新

丰富、详细,观点明确,有创造性

分析

简单或基本没有

一般

清晰且有层次感

语言流畅、有一定文采

  2.实践题根据学员完成任务的实际情况,分别给予不同的评定。

评分内容

60分以下

61~75分

76~85分

86~100分

主题

不明确

过泛

明确具体

明确且有新意

内容

不够完整、材料组织凌乱

表达完整,材料组织合理

表达完整且较为充实,观点明确,立意较新

丰富、详细,观点明确,有创造性

分析

简单或基本没有

一般

清晰且有层次感

语言流畅、有一定文采

  3.论文评价表

学生姓名

 

 

教学点

 

小组

 

完成时间

 

论文题目

 

 

论文摘要

 

 

参考文献

 

 

教师评价

评语:

  4.学习档案

  学习档案袋记录登记表

序号

标题

内容

类别

入卷时间

备注

 

 

 

 

 

 

 

 

 

 

 

 

 

 

 

 

 

 

 

 

 

 

 

 

 

 

 

 

 

 

 

 

 

 

 

 

三、课程考核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教学设计的一般原理

  考核内容

  1.教学设计概述

  2.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3.教学设计的一般任务

4.教学设计的功能与局限性

  考核知识点

  了解:

教学、教学系统、教学媒体、教学设计、教育技术、传播理论

  理解及应用:

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任务、教学设计的意义及其共性要素、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和一般任务、教学设计的一般程序、教学设计对设计者的基本要求、教学设计与教师的传统备课活动的主要区别。

  重点难点:

教学设计的一般程序、教学设计与教师的传统备课活动的主要区别

第二章教学设计模式

  考核内容

  1.教学设计模式的含义、功能和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式

  2.教学设计模式发展的四个阶段

  3.教学设计模式发展的“二代”划分

  4.教学设计的各种模式

  考核知识点

  了解:

教学设计模式、教学设计模式发展的四个阶段

  理解及应用:

“史密斯—雷根”教学设计模式、肯普教学设计模式、梅里尔的“部分呈现理论”教学设计模式、“迪克—凯瑞”教学设计模式、教学设计模式的功能和要素

  重点难点:

教学设计模式的功能和要素

第三章教学过程中学习者的分析

  考核内容

  1.学习者的认知发展特征

  2.学习需要分析的含义、目的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3.学习需要分析的步骤

  4.学习动机对学习的影响、学习动机的来源和激发学习动机的技术

  5.学习风格的概念和类型

  考核知识点

  了解:

认知发展、学习需要、学习动机、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要求

  理解及应用: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学习方式设计的一般要求、内部参照分析法、外部参照分析法

  重点难点:

激发动机的技术、分析学习者学习需要的基本方法

第四章教学的目标与内容设计

  考核内容

  1.教学目标的概念、功能和基本取向

  2.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和霍恩斯坦的教学目标分类

  3.新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分类

  4.行为目标分类

  5.教学内容的设计

  考核知识点

  了解:

教学目标、教育目标、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形成性目标、行为目标、表现性目标

  理解及应用:

教学目标的概念和层次、教学目标的基本取向、新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分类、教学目标的来源、行为目标的表述要素、教学内容选择的取向、选择教学内容的准则、教学内容的设计

  重点难点:

选择教学内容的准则、教学内容的组织

第五章教学过程、方法与组织形式设计

  考核内容

  1.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本质及其功能

  2.中小学常规教学过程的设计

  3.教学方法的内涵及分类

  4.选择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5.课堂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6.班级教学组织形式的优缺点

  考核知识点

  了解:

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

  理解及应用:

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的主要功能、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基本思想、教学方法分类的意义、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要功能、班级教学组织形式的主要优缺点、中小学常规教学过程设计的基本环节、对教学最优化思想的理解、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

重点难点:

中小学常规教学过程设计的基本环节、对教学最优化思想的理解、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

第六章教学的情境与活动设计

  考核内容

  1.教学情景的概念、教学情景对学生学习的意义和功能

  2.教学情境的设计方式、设计教学情境应该注意的问题

  3.教学环境的功能和设计、一般教学活动过程的设计

  4.设计教学的行为主义观点、信息加工理论观点、建构主义观点和情境认知观点

  5.课外活动的内容分类、组织形式和指导原则,课外活动的设计

  考核知识点

  了解:

教学情境、教学环境、教学策略

  理解和应用:

设计教学情境应注意的问题、教学环境的功能和设计内容、设计学习活动的理论(行为主义、信息加工、建构主义和情境认知)观点、课外活动的内容分类、组织形式和指导原则、认识教学情境的意义和功能、教学情境的设计方式、一般教学活动设计过程模式、课外活动设计

  重点难点:

认识教学情境的意义和功能、教学情境的设计方式、一般教学活动设计过程模式、课外活动设计

第七章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

  考核内容

  1.教学媒体的概念、性质、分类和教学功能

  2.教学媒体的选择依据和选择原则、选择媒体的五种经验方法

  3.教学媒体设计的心理学依据和教学特性分析

  4.常规教学媒体和技术的设计模式

  5.多媒体教学的设计

  考核知识点

  了解:

教学媒体、问题表、经验之塔、教育媒体

  理解和应用:

教学媒体的性质和功能、选择教学媒体的依据、使用教学媒体的原则、多媒体教学的设计过程和步骤、教学媒体的教学特性分析、教学媒体设计的心理学依据、选择教学媒体的经验方法

重点难点:

多媒体教学的设计过程和步骤、选择教学媒体的经验方法

第八章教学评价设计

  考核内容

  1.教学评价的概念、功能和种类

  2.教学评价的原则和评价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3.教学设计的形成性评价的方法和基本步骤

  4.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内容和档案评价的方法

  5.多元智能理论和多元智能评价

  考核知识点

  了解:

教学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绝对评价

  理解和应用:

回忆性题目、结构性题目、识别性题目、形成性评价的步骤、多元智能理论的主要内容、学习结果评价、多元智能评价、过程评价、档案袋评价、教学评价的功能和种类、常规教学检查和评价、教学评价方案

重点难点:

多元智能评价、过程评价、档案袋评价等的教学评价方案的制定

第九章教学设计案例

  考核内容

  1.案例的教学设计特点

  2.结合实践和理论,分析案例

  考核知识点

  了解:

教学艺术

  理解和应用:

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之间的关系、教学艺术的共性特征和个性特点、制约教师教学艺术发展的内在因素、教师教学艺术及其风格形成与发展所经历的主要阶段。

  重点难点:

结合实践认识教学艺术和教师水平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