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缀.ppt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8852662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词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词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词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词缀.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词缀.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词缀.ppt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词缀.ppt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词缀.ppt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词缀.ppt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词缀.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词缀.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词缀.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词缀.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词缀.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词缀.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词缀.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词缀.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词缀.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词缀.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词缀.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词缀.ppt

《词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词缀.ppt(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词缀.ppt

,词缀,对外汉语1班,张璐,一、词缀的概念,词缀,只能粘附在词根上构成新词的语素,它本身不能单独构成词。

粘附在词根前面的词缀称为前缀,粘附在词根后面的词缀称为后缀,插入词根中间的词缀称为中缀。

前缀、中缀、后缀都是粘附在词根之上的附加成分,所以它们又称为前加成分、中加成分和后加成分。

如老鼠老虎里的老作家科学家里的家。

现代汉语语法陈学忠编著,二、有关词缀词缀,是一种特殊的语素,用于构成附加式的合成词,又是词的语法类别的标志性成分,可以视为不同词类的构成特征。

“老、阿、大”用作前缀,组成“老刘、老大、老师、老乡、老百姓”,“阿姨、阿妈、阿毛、阿芳”,“小姐、小张、小费、小菜”等,是名词性的标志,即凡带前缀“老、阿、小”的词都是名词。

现代汉语语法陈学忠编著,“第、初”用作前缀,组成“第一、第二”,“初九、初十”等,是序数词的标志。

“子、头、儿、者、家、员、性、手”用作后缀,组成“胖子、个子、笔头、盼头、花儿、盖儿、长者、记者、专家、亲家、职员、成员、记性、秉性、好手、写手”等,是名词的标志。

“度、件、具、量、率、品、界”等作后缀,是名词的标志,如“长度、温度、灵敏度、零件、配件、密件、雨具、玩具、渔具、容量、度量、胆量、概率、成功率、出勤率、调味品、必需品、极品、国界、眼界、学术界”等。

现代汉语语法陈学忠编著,“气”作后缀,组成“小气、神气、娇气、怪气、傻气”等,是形容词的标志。

“可”作前缀,组成“可喜、可悲、可爱、可惜、可怕、可口、可怜”等,是形容词的标志。

“然”作后缀,组成“突然、显然、天然、飘然、果然、依然、忽然”等,是形容词或副词的标志。

“化”作后缀,组成“美化、丑化、绿化、激化、软化、具体化、简单化、公式化、多样化、系列化”等,是动词的标志。

三、现代汉语词缀范围与概念的界定,什么是词缀?

这个问题直到现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界说。

在专门研究汉语语法的论著里,很少有人涉及这个问题;在专门研究普通语言学的著作中,虽然涉及词缀问题,也有对词缀这一概念的解说,但是还不能解决现代汉语中词根和词缀的实际划界问题。

现代汉语形容词通论邵炳军著,例如,上海外国语学院、哈尔滨外国语学院的语言学引论(1958年)一书认为,“词中除词根以外的其他词素都是词缀。

词缀表示附加意义或语法意义。

”又如,北京大学语言学教研室的语言学基础(1959年)一书认为,“附加成分(即构词词缀引者)都有一些附加在词根意义上的词汇意义,它可以表达语法意义。

词尾(即构形词缀引者)在词根或后加成分之后,它只表示同一个记号的语法意义的变化”。

再如,高名凯、石安石的语言学概论(1957年)一书认为,“附加词素,它是依附于词根的词素,它的意义不是词的词汇意义的基本组成部分。

位于词根词素之后的只包含语法意义的附加词素和位于词根词素之后的其他附加词素区分开,前者叫词尾,后者叫词缀;而位于词根词素的前面或中间的附加词素一般不像区别词和后缀那样在术语上加以区别,位于词根之前的附加语素一律叫前缀,位于词根之中的附加词素一律叫中缀。

”以上所引各种关于词缀的不尽相同的定义,在一般语言学里是比较通行的。

所谓词缀,也叫词的附加成分。

在许多语言学著作中,只是指构词词缀,不包括构形词缀(即词尾);但也有人认为词缀可以包括构形形态。

这里所说的词缀,就是构词词缀和构形词缀两种词缀的合称。

现代汉语的词缀是其形态特征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而形容词又是其基本词类中词缀较为丰富的一种词类。

四、现代汉语词缀的特点,大多数词缀在表示语法意义之外,还可以表示抽象概括的、泛化了的理性意义,即词缀舍弃了理性意义中的一个或一些本质义素,理性意义虚化得更抽象概括了;词缀同时表示感性意义的现象也很常见。

因此,在表义特点上,只能说词根起着主导作用,是词义的基本成分,决定着词的存在,决定着是甲词而不是已词。

这种措词包括了词汇意义,但不排除语法意义,即认为构成虚词的语素也是词根。

词缀的表义特点则只能说:

词缀主要表示语法意义,但大多数同时还可以表示很抽象概括的、泛化了的理性意义及感性意义,并时有使词完整化的作用。

现代汉语形容词通论邵炳军著,现代汉语词缀的基本特点如下:

A、只能在固定位置上附着在别的语素或语素群上组成词,一般具有单向性;B、不能以其在该词中的意义独立成词;C、能够显示词性,乃至次范畴等语法意义;D、大多数兼表很抽象概括的、泛化了的理性意义和感性意义,并时有使词完整化的作用。

五、近代汉语词缀“老”“头”“子”的发展演变,词缀“老”“头”“子”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词缀,不具备词汇意义却有语法作用附着在词根上,这也是我们判断词缀的主要标准。

除词头“老”的构词能力稍差外,词尾“头”、“子”都有很强的构词能力,它们都是由最初的实义词虚化而来。

魏晋南北朝是汉语语法史上一个大转变期,是古代汉语面貌开始发生巨大改变,现代汉语面貌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汉语学者们通常把唐、五代看作是近代汉语的发端。

语料主要来源于刘坚编著的古代白话文献选读。

词头“老”来自形容词“老”,最初是表示“年老”或“年长”的意思,后来由这种形容词“老”逐渐虚化成词头(王力汉语史稿)。

同时王力先生还认为词头“老”可用于人和动物两方面,这两种“老”字都是在唐代产生的。

古代白话文献选读(刘坚编著),“老”作为词头的用法在南北朝、唐代作品中是很少见的,南宋时期的碾玉观音中有“老拙”、“老丈”这样的词语出现:

老拙家寒,那讨钱来嫁人。

府上正要寻一个绣作的人,老丈何不献与郡王?

严格地说这两个“老”还不能算作词头,因为他们还有表示“年老”的意思,意思还比较实在,但是已经有了作为词头的迹象。

“老公”、“老婆”的“老”最初都是“年老”的意思,直到宋末元初,将丈夫称作“老公”,将“妻子”称为“老婆”,“老”才算作词头。

自从你嫁了老公,我家寒,攀陪你不着,到今不来往。

(宋人词话简帖和尚)大尹监教中放出两家的老婆来。

(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像现代汉语一样,“老”经常放在姓氏前作词头的用法应是在明代。

是原做使臣来的老哈父子。

(正统临戎录)等老孙去弄他一弄。

(西游记)正如王力先生所说,词头“老”字,一直到现代,也没有什么发展,它不能适用于一切名词。

现代汉语中,由词头“老”构成的新词屈指可数,如:

“老外”、“老土”。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作为词尾的“头”和“子”。

这里判断词尾的标准是看它是否有实义,是否能轻读;由于我们无法准确的推知古人的实际发音,所以第二个条件只是辅助条件,不是我们主要判断标准。

作为词尾的字应该是无实义、轻读的。

王力先生(汉语史稿)认为词尾“头”的产生,应该是在六朝。

古代白话文献选读中查的词尾“头”最早是在王梵志诗中,这是唐初的作品,再向前发展,到了唐敦煌曲子词和敦煌变文及其它中词尾“头”开始逐渐增多,这是因为变文是白话文的起源,它的口语色彩更浓。

出语嘴头高。

(王梵志诗世间慵懒人)且待三更见日头(敦煌曲子词菩萨蛮)五量竿头风欲平(敦煌曲子词浪涛沙)硬努拳头,偏脱胳膊。

(敦煌变文及其它燕子赋)前头好恶,有贼奴身在(庐山远公话)我们常见的词尾“头”多跟在名词后,值得注意的是像现代汉语一样,放在动词、形容词后,与之构成名词性的词语(如:

念头、吃头、玩头、甜头、苦头等)的词尾“头”很少,但在这一时期已经产生,如:

“脱头”、“问头”,词尾“头”附在动词后,但还未发现跟在形容词后的词尾“头”。

通过对语料的考察发现,唐以前,词尾“头”多跟在方位名词后,后来附着在表示一般物体的名词上的词尾“头”数量多了起来,例如:

“名头”、“庄头”、“斧头”。

太田辰夫(1987)认为像“鼻头”、“舌头”、“木头”这些词在唐代已出现,这里的词尾“头”大概是由表示“前端意义的“头发展而来。

“子”对现代汉语来说,鉴别词尾可以看它是否轻读,但古代史料并没有把轻音记录下来,所以主要是凭靠意义确定是否是词尾。

即便如此,将词尾“子”与非词尾“子”区分开来也还是比较困难的。

王力先生指出有六种“子”不能看作词尾,这里不再赘述。

释名释形体说“瞳子,子,小称也。

”王力先生认为“小称”就是它词尾化的基础。

古代白话文献选读中词尾“子”在中古时期就已经很发达了,运用非常普遍,远远超过词尾“头”,尤其是宋元时期词尾“子”的使用频率甚至超过现代汉语,几乎可以做所有名词的后缀。

范今年二月九日夜失车栏子、夹杖、龙牵等。

(奏弹刘整)五下乃是调子。

(敦煌变文及其它燕子赋)他自是转,连那上面磨子、筛罗一起都转。

(朱子语类)何处有岭子。

(乙卯入国奏请)然得力强壮仆子出外干事。

(三朝北盟回编靖康城下奉使录)法师合掌向前,狮子举头送出。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过狮子林及树人国第五)均誊轿子过了,后面是郡王轿子到来。

(碾玉观音)不是桃,是个光桃核子。

(西游记),词尾“子”和“头”都有一个大多词缀共有的用法,那就是促成词类转变,使动词、形容词名词化。

例如:

动词“耍”、“剪”、“索”、“扣”,形容词“老”、“胖”加上词尾“子”后变成了名词,指称一类事物。

通过以上语料的例举,充分证明词尾“子”在中古时期已经发展的很完备、很成熟了,甚至很多词原来带词尾“子”而到了现代汉语中反而丢掉了“子”。

如:

鹿奶子鹿奶,锅子锅,狗子狗、店子店等。

可见词尾“子”在当时口语中是非常受欢迎的,人们使用它似乎也很随意。

参考文献:

1陈学忠.现代汉语语法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2邵炳军.现代汉语形容词通论M.甘肃教育出版社,19993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4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M.北京:

三联书店出版社,1987.5石毓智.现代汉语语法系统的建立M.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