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丘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88910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97 大小:77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丘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安丘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安丘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安丘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安丘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安丘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7页
安丘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7页
安丘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7页
安丘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7页
安丘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97页
安丘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97页
安丘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97页
安丘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97页
安丘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97页
安丘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97页
安丘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97页
安丘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97页
安丘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97页
安丘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97页
安丘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97页
亲,该文档总共9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丘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

《安丘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丘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9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丘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

安丘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文本

安丘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年)

文本

安丘市人民政府

二〇一〇年三月

93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 规划背景 2

一、概况 2

二、上轮规划实施评价 4

三、土地利用现状和特点 8

四、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10

五、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战略 12

六、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 15

第二章规划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和任务 17

一、指导思想 17

二、规划原则 17

三、主要任务 18

四、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19

五、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20

第三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 23

一、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原则 23

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 23

三、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26

第四章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31

一、严格控制耕地减少 31

二、加强基本农田保护 31

三、规模化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 33

第五章建设用地调控 34

一、加强建设用地总量控制 34

二、优化配置城镇工矿用地 35

三、整合新农村建设用地 40

四、确保基础设施用地 41

五、加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43

第六章土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46

一、保护国土资源生态环境 46

二、创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46

三、大力加强土地生态建设 48

四、因地制宜改善生态环境 49

第七章土地综合整治 51

一、土地综合整治目标 51

二、土地综合整治分区 51

三、土地综合整治重点 52

四、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挂钩)重点 54

五、土地综合整治重大工程 54

五、土地综合整治保障措施 55

第八章土地用途分区及空间管制 57

一、基本农田保护区 57

二、一般农地区 58

三、林业用地区 59

四、城镇村建设用地区 60

五、独立工矿区 61

六、风景旅游用地区 62

七、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 63

第九章加强镇(街道)土地利用调控 65

一、各镇(街道)功能定位及主导用地方向 65

二、加强镇(街道)土地利用调控规划 67

第十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70

一、加强规划对土地利用的整体控制 70

二、健全规划实施管理制度 70

三、完善规划实施的经济手段 72

四、大力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72

五、规划实施的技术保障措施 73

六、扩大规划实施的民主决策与参与 74

附表 76

前言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促进全市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土地利用的方针、政策,坚持以严格保护耕地、保障科学发展用地为重点,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为核心的原则,对《安丘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进行修订,编制《安丘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主要阐明规划期内全市土地利用战略,明确土地利用管制的主要目标、任务和政策,引导全市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规划》是全市城乡建设、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加强全市土地宏观调控和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重要依据。

《规划》通过控制总量、优化结构、盘活存量、挖掘潜力,在全市形成一个资源集约、永续利用、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的氛围。

《规划》以2005年为基期年,以2020年为目标年,以2010年为近期目标年。

规划范围包括全市行政辖区内全部土地,面积为171160.15公顷。

第一章规划背景

一、概况

安丘市位于山东省中部偏东,潍坊市南部,地处东经118°44′至119°27′,北纬36°05′至36°34′之间。

东与坊子区毗邻,西接临朐县,南隔渠河与诸城市、沂水县相望,北连坊子区、昌乐县。

市域东西宽约64公里,南北长约52公里,土地总面积171160.15公顷。

(一)自然地理概况

安丘市属山东半岛低山丘陵区,地形地貌类型较为复杂。

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最大高差达501米。

西南部多为低山丘陵区,中部、东部为丘陵,汶、渠两河流域为冲积平原。

山区总面积74886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34.5%;平原56856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8.3%;洼地7410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的3.7%。

安丘市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半湿润气候,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和季风气候的特点。

冬季盛行西北风,干燥寒冷,夏季盛行东南风,湿润多雨。

历年平均降水量750毫米,年平均气温12.2℃,全年无霜期180天左右,全年累计日照时数平均2651.9小时,热量资源充足,林木生长期237天左右(日平均气温高于5℃)。

安丘市河流较多,有大小河流50余条,天然水资源2.21亿立方米,多集中在东、北、南部。

渠河、汶河是安丘市的两条主要河流,分别在安丘市南部和北部自西南向东北流入潍河。

其余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

安丘市土壤按照全国土壤普查技术规程规定及实际的成土母岩、母质和属性进行分类,共有褐土、潮土、棕壤和砂姜黑土四个大类。

其中褐土占耕地总面积的59.5%,潮土占耕地总面积的21.5%,棕壤占耕地总面积的14.0%,砂姜黑土占耕地总面积的5.0%。

安丘市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现有植被以人工植被为主,其次为自然植被。

市内山地丘陵面积大,沟渠河流多,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适宜多种林木生长。

安丘市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铅锌矿、硫铁矿、膨润土、石墨、重晶石、玄武石、石灰石、建筑沙等二十七种。

现已被开采利用的有铅锌矿、硫铁、重晶石、膨润土、石墨、花岗岩等十八种。

其中膨润土闻名全国,石墨已销往日本、美国、西德、意大利、法国等地,重晶石在省内外享有盛名,并开始打入国际市场。

(二)社会经济概况

安丘市位于山东省以胶济铁路和济青高速公路构成东西向经济通道与206国道构成的南北向经济通道相交处,交通便利。

全市辖有2个街道办事处、10个镇,1231个行政村,2005年末总人口92.1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8.34万人,非农业人口23.79万人,人口密度538人/平方公里。

2005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92.1亿元,其中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为23.2亿元、43.6亿元和25.3亿元,三大产业比例约为1∶2∶1。

其中,特色农业突出,目前已建成安丘蜜桃、姜蒜、草莓、樱桃、芦笋、淡水养殖等六个“中国特色之乡”,全市通过国家有机食品发展研究中心认证的(OFDC)认证的有机栽培基地达到5处157公顷;工业基础良好,门类较为齐全,现已形成轻工、机械、医药化工、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建材等六大主导产业,安丘市现有工业企业7000余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过500万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150余家,如景芝酒业股份公司、蓝天纸业集团公司、长安铁塔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第三产业发展迅速,2005年第三产业产值25.3亿元,占2005年GDP的27.5%,全市实现社会消费零售额43.7亿元,同比增长14.9%。

二、上轮规划实施评价

安丘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一)上轮规划主要指标落实情况

1、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上轮规划确定到2010年全市耕地保有量目标为96210.71公顷,根据2005年土地调查结果,全市实有耕地面积96601.68公顷,比规定的耕地保有量目标多390.97公顷。

上轮规划确定的全市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84419.64公顷,到2005年末,全市基本农田保护面积84668.38公顷,比上轮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多248.74公顷。

2、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补充耕地

上轮规划确定1997-2010年期间全市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补充耕地1164.93公顷,1997-2005年全市实际补充耕地1458.70公顷,相当于规划控制指标的125.22%。

3、建设用地和新增建设用地

上轮规划确定全市建设用地总规模新增1266.83公顷,规划实施期间,全市建设用地规模实际增加了1381.37公顷,上轮规划确定全市城镇规模控制指标为新增720.47公顷,1997-2005年期间,全市城镇用地规模实际增加219.59公顷,相当于控制增加规模的30.48%。

4、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

上轮规划确定交通和水利基础设施用地控制指标277.41公顷,1997-2005年基础设施实际用地336.01公顷,相当于规划控制指标的121.12%。

(二)上轮规划实施取得的成效

1、强化了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

上轮规划体现了国家严格保护耕地的要求,在规划实施期间耕地保护的力度大大加强,有效保证了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

依照规划实行的农地转用审批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改变了以往只占不补的局面,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规模得到有效控制,对占用的耕地进行了等量优质补充。

1997-2005年期间,全市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到2005年底,全市耕地总量为96601.68公顷,其中受保护基本农田占87.65%。

2、保障了社会经济发展对建设用地的合理需求

安丘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的实施,对于建设用地的合理布局起到了有效的控制作用。

上轮规划确定全市1997-2010年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为1266.80公顷,保障了各类重点项目对建设用地的基本需求,为加快全市城镇化进程、提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供了用地保障。

3、增强了按规划使用土地和管理土地的意识

全市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全面编制与实施,使土地利用和管理有规划可依;《土地管理法》对土地用途管制的法律规定,将各项用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法定原则,奠定了土地规划在土地利用管理工作中的龙头地位,增强了按规划使用和管理土地的意识。

4、确立了规划在土地利用方面的宏观调控地位

规划确定了城乡建设发展规模和范围,对各类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和用地规模实行了总体控制,改变了建设用地缺乏总量控制、随意发展、分散布局的用地局面。

规划引导城乡建设集中发展、集约利用,促进了存量土地的盘活利用,有效地控制了建设用地规模。

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引导城市发展和产业布局、利用年度土地供应计划调控经济发展。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参与宏观调控的力度方面大大加强。

(三)上轮规划实施存在的问题

1、对全市建设用地现实需求和建设用地指标来源预测不足

规划实施期间,全市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面积1211.78公顷,相当于规划所确定的14年控制指标的151.30%。

新增建设用地来源主要为农用地,由于对存量建设用地的挖潜改造和建设用地结构调整认识不深,因此,规划目标仅仅保证了重点建设项目的要求,对于中小企业用地和农村居住用地的需求不能保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市经济发展速度。

2、建设用地空间布局不尽合理

由于上轮规划在用地指标分配上采取了平均分配的办法,但规划实施以后,建设发展的非均衡态势明显,建设用地需求相对集中,局部建设用地指标不足的矛盾较为突出。

建设用地实际需求与规划布局的错位,局部建设用地紧张的矛盾比较突出。

3、城郊结合部建设用地有蔓延的趋势

受土地价格、优惠政策、管理政策和审批效率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城郊结合部用地和独立工矿用地增长较快,远远超过城镇用地增长速度,建设用地有向城郊结合部蔓延的趋势。

在现有生产力水平下,城市、城镇用地的效益和集约利用程度远远高于城郊结合部和独立工矿用地,建设用地向城郊结合部蔓延,不利于土地利用集聚效益的提高。

4、规划前瞻性不足,适应性不强

上轮规划在方案编制时过分强调刚性,弹性不足,对土地利用变化缺乏适应性。

规划用地布局存在明显偏差,对土地利用变化趋势缺乏前瞻性。

5、规划实施的权威性不高,总体控制作用发挥不充分

由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时间较短,社会对规划重要性认识不深,出现了规划的法律地位高,但在实施管理中的随意性却相对较大的现象。

一些行业用地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发展目标、统计口径、基期数据、规划期限等方面不一致,在土地利用规模上不协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综合控制作用的发挥。

三、土地利用现状和特点

(一)土地利用现状

根据全市土地利用二次调查结果及土地变更数调查结果核实,2005年全市土地利用现状面积为171160.15公顷,其中农用地135060.31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78.91%;建设用地23192.44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3.55%;其他土地12907.40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7.54%。

农用地中,耕地面积为96601.68公顷,分别占全市土地总面积和农用地总面积的56.44%和71.52%,且平原乡镇耕地多,山区乡镇耕地少,耕地分布不平衡。

园地、林地和其他农用地面积分别为7708.54公顷、14535.30公顷和16214.79公顷,分别占农用地总面积的5.71%、10.76%和12.01%。

建设用地中,城乡建设用地面积为17572.17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75.77%;交通水利用地面积为4732.04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20.40%;其他建设用地面积为888.23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3.83%。

在城乡建设用地中,农村居民点面积为13713.93公顷,占城乡建设用地面积的78.04%;城镇用地面积为3215.04公顷,占城乡建设用地面积的18.30%;采矿用地和其他独立建设用地面积分别为311.75公顷和331.45公顷,分别占城乡建设用地面积的1.77%和1.89%。

其他土地中,自然保留地面积为9675.85公顷,占其他土地面积的74.96%,占全市土地面积的5.65%;水域面积为3231.55公顷,占其他土地面积的25.04%。

(二)土地利用特点

安丘市属山东半岛中部低山丘陵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西南部多为低山丘陵区,中部、东部为丘陵,汶、渠两河流域为冲积平原。

1、土地利用类型以农用地为主,耕地占农用地比重大

全市土地利用以农用地为主,农用地面积为135060.31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78.91%。

其中耕地面积96601.68公顷,分别占全市土地总面积和农用地面积的56.44%和71.52%,耕地中水浇地和旱地分别占耕地面积的47.01%和52.99%。

全市农用地比重大,耕地面积多,是山东省重要的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的重要生产地,耕地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2、农村居民点占建设用地比重高、分布分散,整治挖潜(挂钩)潜力较大

全市农村居民点面积为13713.93公顷,分别占建设用地面积和城乡建设用地面积的59.13%和78.04%。

农村居民点占建设用地比重高,整理潜力很大。

3、土地利用程度较高,后备资源相对不足

全市的土地利用率为94.35%,远高于山东省89.06%的水平,土地利用程度较高。

全市自然保留地9675.85公顷,仅占全市土地面积的5.65%。

因此,土地后备资源相对不足。

四、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一)土地利用结布局不够合理,整体效益不高

安丘市的城乡建设偏重于外延发展,过多占用农用地,而内涵挖潜远远不够,集中利用程度低。

山丘地区耕地面积不多,后备资源少,开发难度大,而工矿企业和村庄却多选址于河谷两岸或土地平整、交通便利、土层深厚、水源条件好的地方,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全市在80年代前后,盲目占用优质粮田、菜田发展林果,造成了土地资源浪费。

山区封山育林和发展林果业的成本很高,也使农民不愿意在山地、丘陵发展林果,占用了很多平原高产田。

(二)城乡土地利用缺乏统筹,二元用地结构问题突出

近年来全市城镇化进程加快,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在促使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大幅度增加的同时,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并没有相应地减少。

上轮规划确定1997-2005年全市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不再增加,但是在实际实施期间,农村居民点增加较多。

并且城镇村用地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城镇化发展速度,使建设用地面临农村与城镇用地“双重增长”压力。

城乡土地缺乏互动的二元结构,不仅导致对农村建设用地整理集中不够、投入不足,农村建设用地闲置低效利用状况难以改变,同时也影响到城乡土地问题的整体解决,制约着城乡统筹发展。

(三)自然保留地量少且开发难度大

2005年全市自然保留地面积为9675.85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5.65%。

自然保留地多位于距离水源较远或者坡度较大、土壤较为贫瘠的地区,开发投入大,收益低,导致地方政府、社会和个人的积极性较低。

(四)土地利用生态环境脆弱,生态承载力较低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滥砍滥伐、过度开垦等大大降低了植被覆盖率,城市建设进程加快、工业项目房产项目的迅速增加使得城市和平原地区水土流失日益加重,直接影响全市生态环境。

2005年全市的人均生态足迹需求约为1.65公顷,超出了国家人均生态承载力阈值1.04公顷,而实际可供给面积仅为0.54公顷,从而造成了生态赤字的出现,表明全市人均生态承载力较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较大。

(五)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低

在已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中,仍然存在着居民点用地闲置的现象,工矿用地布局分散,用地不合理,土地浪费现象仍然十分严重。

规划强制性执行度不高,经济制约因素少,成为土地利用集约程度低的主要原因。

五、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战略

(一)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

安丘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偏东,潍坊市南部,东南部毗邻青岛和黄岛两大港口,区位优势明显。

同时全市有着数量丰富而且种类齐全的矿产资源。

安丘市在地理区位、资源禀赋等方面的优势以及调整产业布局、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动力,为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革土地资源配置机制、加强土地管理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此外,安丘市处在潍坊市第一级卫星圈和半小时生态圈,随着潍坊市制造业基地规模档次的提升,发展空间将进一步扩大,特别是安丘市具有人力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备、投资环境较好的优势,制造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

预计规划期间,全市仍将保持较高的投资水平,持续拉动全市经济快速增长。

(二)全市经济发展战略

根据我市在山东半岛城市群中职能、地位和作用的定位,做强、做大我市城市经济,使我市成为半岛地区的重要节点城市。

实现“一个中心、三条轴线、三级城镇、六个片区”的城镇化体系,最终实现完善的城镇体系网路,完备的基础设施,合理的城市布局,优美的生态环境,建成特色突出的山水园林城市。

1、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围绕建设蓝色经济和工业强市的目标,大力实施“5140工程”,即培植壮大医药化工、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建筑建材五大支柱产业,培育发展潜力较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建设40个投资多、规模大的优势项目,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市场占有率高、结构合理、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产业体系。

2、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着力组织实施“安丘出口创汇农业”品牌战略,围绕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农产品流通基地等“三个基地”建设,推行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出口增值,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

在稳定粮田面积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特色创汇农业,大力发展家禽、食草家畜和生猪业;加快优质果品基地建设,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农产品标准、检验和监督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

拉长农产品出口创汇优势,大力发展肉类、蔬菜、果品、调味品等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带动农产品加工增值。

加快信息网络建设,形成市、镇、村农业信息服务互联网。

搞好市场建设规划布局,在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产品集中区域建设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3、积极发展服务业

充分发挥全市区位、资源、产业、人文等优势,积极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不断提升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改造传统商贸流通业,提升交通运输业。

重点培育大城埠市场、姜蒜批发市场、温州商城、东方曼哈顿国际商城、潍安天地商业广场等一批大中型市场,提高市场的辐射力和产业带动力。

以配套完善青云山、青云湖和加快国家级城市生态湿地公园建设,深度开发城顶山、留山、摘月山、五龙山森林公园为重点,挖掘和整合旅游资源,拉长旅游产业链条。

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科技信息、中介咨询、社区服务、医疗保健等其它现代服务业。

4、推进城市化进程,建设特色突出的山水园林城市

按照规划、建设、管理、经营“四位一体”的原则,加快道路、通信、文化、卫生、供电、供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融入半岛产业集聚区,主动接轨半岛城市群,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把安丘市建设成经济繁荣、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社会文明、特色突出的山水园林城市。

5、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积极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大财政、金融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农民居住生活社区化。

(三)土地利用战略

土地利用和管理围绕保障全市粮食安全,服务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实施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战略、节约集约用地战略、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和谐战略、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努力实现“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双赢”。

六、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

(一)人口迅速增加,耕地保护形势严峻

2005年,全市人均耕地面积1.57亩。

未来一段时期人口总量将持续上升,预计2010年,总人口将达到95.59万人,到2020年将达到99.68万人。

据建设占用耕地预测,如果不对建设占用耕地进行补充,到2010年和2020年,全市耕地面积将分别减少至94734.20公顷和94856.67公顷,人均耕地面积分别为1.49亩和1.43亩。

随着人口总量的增加和食物消费结构的变化,保障全市粮食安全的耕地需求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亟待增加。

(二)建设用地的需求日益增长,建设用地的供给压力更加凸显

2006-2020年是全市城市化战略实施的加速阶段,也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提高经济总量、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

根据规划目标,到2010年,安丘市的城镇化率将达到40%,到2020年将达到55%,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带来城镇建设用地和工业用地增长。

同时社会生活方式和消费结构的调整升级,城乡居民对生活、生产、出行的空间需求日益增加,也将进一步加大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全市未来经济发展面临着严重的资源制约,土地资源瓶颈更加突出,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

(三)山区乡镇水土流失严重,保护和改善土地生态环境任务非常艰巨

安丘市是山东省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县市之一。

2005年全市水土流失面积达47100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27.5%。

其中,轻度侵蚀面积1880公顷,中度侵蚀面积14890公顷,强度侵蚀面积21810公顷,极强度侵蚀面积7440公顷,剧烈侵蚀面积980公顷。

强中度侵蚀区所在主要地种是田面较缓的坡势梯田,植被覆盖度30-50%的林、草地等。

水土流失会使土壤肥力降低,植被生长遭到破坏,生态环境恶化,大量泥沙淤塞河流、湖泊、水库等,易造成洪涝灾害,所以土地生态安全亟待加强。

(四)行业和区域间用地矛盾更加突出,统筹区域土地利用亟待加强

安丘市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各行业、各区域土地利用目标的多元化,加大了调整和优化行业间、城乡间和地区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难度。

一些镇(街道)和部门已经或正在编制的城乡发展规划,规划建设用地需求总量已经大大超出全市土地资源的总体保障能力,未来统筹协调行业、区域土地利用的工作难度加大。

第二章规划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和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五个统筹,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统筹城乡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以服务于全市经济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为出发点,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妥善处理好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正确处理近期与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