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烟台卷练习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9065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烟台卷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烟台卷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烟台卷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烟台卷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烟台卷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烟台卷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烟台卷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烟台卷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烟台卷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烟台卷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烟台卷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烟台卷练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烟台卷练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烟台卷练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烟台卷练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烟台卷练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烟台卷练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烟台卷练习题.docx

《高中语文烟台卷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烟台卷练习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语文烟台卷练习题.docx

高中语文烟台卷练习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苏东坡十一岁时,进入中等学校,认真准备科举考试。

为应付考试,当时的学生必须读经史诗文,经典古籍必须熟读至能背诵。

最努力苦读的学生会将经书和正史抄写一遍。

苏东坡读书时也就是用这种方法。

若对中国诗文朴质的经典,以及正史中常见的名称世故暗喻等典故稍加思索,这种读书方法,自有其优点。

因为将一本书逐字抄写之后,对那本书所知的深刻,决非仅仅阅读多次所能比。

这种用功方法,对苏东坡的将来大有好处。

苏东坡与弟弟苏辙正在这样熟读大量的文学经典之时,他父亲赶考铩羽而归。

苏洵对功名并未完全死心,自己虽未能考中,但他以纯粹而雅正的文体教儿子,教儿子深研史书为政之法。

这样的家庭气氛,正适于富有文学天才的青年的发育。

(摘编自林语堂《苏东坡传》)

材料二

苏轼生活在佛教传播相当发达的四川,处在峨眉佛教文化圈之中,苏轼家庭的宗教气氛也十分浓厚,其父苏洵是云门宗四世圆通居讷皈依弟子,其母程夫人是优婆夷,其弟和其继妻都信佛,这对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苏轼的经历看,他刚开始虽受社会和家庭的影响对佛教抱有好感,然而并没有真正信奉佛教,元丰三年乌台诗案后,四十一岁的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政治上的挫败使他开始反省,重新思考人生的价值意义,并借佛老的方法来净化自心。

这一时期,他审视自己的经历以及处世态度,重新寻找心灵的支撑点,开始思考人生的真谛,开始接受佛教思想。

谪居黄州以来,苏轼躬耕东坡,作诗赋词,向世人展现了一个极富魅力的“东坡居士”形象。

黄州词如此丰产的数量也预示着它内容的丰富性,其中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有在被贬后旷达心情的抒发,有登高临水、吊古伤今,有对亲戚朋友的思念,也有对世间丑恶的讥讽;既有火树银花的都市,也有静谧祥和的乡村……题材之广泛已然突破了前人。

他前期的作品大气磅礴,豪放奔腾如洪水破堤,一泻千里;而后期的作品则空灵隽永、朴质清淡。

苏轼诗词的主导风格是洒脱旷达,其旷达风格的形成并非因其个人与偶然,同时也是整个宋代文化浸染下的产物。

苏轼从来都是以一种无所不适的超然态度来面对自己所遇到的种种挫折,佛学思想的影响让他形成了一种入世而又超世的境界。

他在诗词中抒发人生如梦的感触,表现超然自如的人生态度,营造出一种空灵、恬淡而又清雅的独特意境,从而构建出一个“词意高妙”的超然旷达的艺术高境。

(摘编自赵凡龙《苏轼黄州诗词论析》)

材料三

相比唐诗,词在日本的影响要弱一些,这是因为观念上诗为正宗,词为诗余,而且写作技术更难。

尽管如此,日本文人写词还是代不乏人,他们学习、模仿唐宋词人,其中特别喜欢效仿苏轼的词作。

苏轼是开辟了宋词新天地的一代词人,其词不仅在国内影响深远,而且早就流传到了东亚各国。

夏承焘在《论词绝句》中云:

“坡翁家集过燕山,垂老声名满世间。

”说明其生前文集已在国外广为传播。

日本词人学习、效仿苏轼的词,首先是仿调,即采用苏轼创作的词调。

苏轼最有名的豪放词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水调歌头》,许多日本词人也喜欢用此词调作词。

在日本词人中,森槐南特别心折于苏轼,也最有苏词之风,夏承焘在《域外词选》序言中称赞他:

“日本词人为苏辛派词,当无出槐南右者。

”他有《酹江月》“题髯苏大江东去词后”,与苏轼进行跨时空的对话:

“我思坡老,铁绰板歌,是森然芒角。

便把大江东去意,试问南飞乌鹊。

斜月荧荧,明星烂烂,撑住曹瞒槊。

人生知几,仰天长啸寥廓。

”森槐南用苏轼词调凭吊苏轼,一方面揣摩苏轼创作该词时的心路历程,对其境遇表示同情。

另一方面对苏轼的人格魅力和风流才情作了高度的评价,称其“文章卓荦”,为“一世之雄”,可称是东坡的“异代知己”。

其次是用韵,即按照苏轼词的韵脚来进行创作。

如林读耕斋有次韵苏轼的《满庭芳·警世》词;野村篁园有次韵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梅岩蓉湖枉过,词以记喜,用坡老韵”;森川竹磎有次韵苏轼的《劝金船》“送横川唐阳赴任丰桥,用苏东坡原韵”;铃木豹轩有次韵苏轼的《念奴娇·汴京怀古》。

这些词不光次韵,大都也是以苏轼词为范本创作。

有的步韵和苏轼原作韵字相同且次序一致,如林读耕斋的《满庭芳·警世》词,韵脚与苏轼的《满庭芳·警世》词完全一样。

再次是仿意,指借用、模仿苏词的语词句式、立意、风格来进行创作。

有的直接撷取化用苏轼词的经典语词,表达其相似情怀。

如用“琼楼玉宇”,森槐南的《水调歌头》:

“摩垒晓风残月,接武琼楼玉宇,酒醒不胜寒。

”高野竹隐的《水龙吟》:

“料琼楼玉宇,高寒空共,月明千里。

”有的是学句法,对苏轼词中的经典句法进行效仿。

如对苏轼《水调歌头》中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模仿,高野竹隐的《水调歌头》云:

“我欲采槎去,招手海边鸥。

”森川竹磎的《水调歌头·琵琶湖上赋》云:

“我欲横吹铁笛,乍可呼醉仙客,对酒拍阑干。

”竹隐词中也出现了相同或相似的意象和意境。

“杯浸琉璃千顷,月照山河一片”和苏轼的《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垂)中“一千顷,都镜净”意象仿佛。

有的效仿已脱略苏词形迹,达到自出机抒的地步。

如森槐南的《水调歌头》:

“论填词,板敲断,笛吹酸。

声裂哀怨第四,犹道动人难。

摩垒晚风残月,接武琼楼玉宇,酒醒不胜寒。

”在词中抒发胸襟怀抱,表达词学见解,与苏轼一样境界宏阔开放、豪健清雄。

(摘编自钱锡生《日本词人对苏轼词的接受》)

l.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北宋时期,学生科举应考必须熟读经史诗文并背诵经典古籍,苏轼则常常用抄录经书和正史的办法阅读经典。

B.苏轼的思想以及洒脱旷达的诗风,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尤其在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之后。

C.夏承焘先生对苏轼的诗词颇有研究,并作诗加以称道,因而对日本的词人及其作品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D.日本词人森槐南非常崇尚苏轼的人格和词作,常在诗词创作中效仿苏轼的词调和词意,堪称苏轼的“异代知己”。

2.根据材料,下列对苏轼诗词成就及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轼诗词题材非常广泛,涉及到个人情绪和生活的诸多方面,这与其作品丰产的数量有很大关系。

B.苏轼词作虽然有其主导的风格,但前期和后期的作品风格迥乎不同,相对来说后期作品更趋成熟。

C.苏轼构建了一个“词意高妙”的艺术境界,其作品无论生前还是身后,不仅在国内,在国外也广为传播。

D.苏轼的诗词作品,在词调、用韵、词意等方面部备受青睐,成为日本词人学习效仿的重要方面。

3.下列说法中不能够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核心观点的一项是(3分)

A.苏轼的人生痛苦体验比一般人要沉重得多,但在作品中依然表现出豪迈清旷的胸襟。

B.苏轼被贬黄州之后慢慢适应现实的残酷,交游酬唱,亲近自然,借诗词告别消极懈怠。

C.苏轼在《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借月夜孤鸿自喻来托物寓怀,表达孤高心境。

D.《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一句强化了全词的主题。

4.材料三在论证结构上有何特点?

请简要说明。

(4分)

 

5.苏轼作为“开辟了宋词新天地的一代词人”,其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请结合以上材料加以分析。

(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用一根头发做手术刘庆邦

不知道您信不信,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的母亲,虽不是医生,却为我做过手术。

母亲做手术,不用剪子,不用刀,也不打什么麻药,只从头上取下一根头发,就把手术完成了。

母亲的手术做得很成功,达到了她预期的效果。

母亲先是生了我大姐,接着生了我二姐。

大姐出生时,奶奶还算高兴。

又有了我二姐,奶奶就不大高兴。

她不仅仅是不高兴,竟禁不住咧着嘴大哭起来。

请不要笑话我奶奶,在我看来,传宗接代也许是奶奶认为的人生使命,也是她的价值观所在。

奶奶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她担心自己临死前见不到孙子,一辈子都白活了。

奶奶咬牙坚特着,不许自己死。

她要求看病,主动吃药,是不见孙子誓不罢休的意思。

我出生后,当奶奶确认我是一个男孩儿,她像是实现了自己的全部价值,达到了人生的最终目的,不久就高高兴兴地去世了。

对于像奶奶这样的传统观念,我母亲也未能避免。

但母亲的表现不像奶奶那么明显。

孩子都是自己的亲骨肉,对所生的每个孩子,母亲都喜欢。

只是比较而言,母亲对男孩子更重视一些。

作为母亲的第一个儿子,母亲对我的重视,是在我出生之际,首先对我进行了一番彻头彻尾的审视,发现多出了两个零件。

多出来的两个零件是什么呢?

是长在我左侧耳孔边的两个肉瘤子,其中一个肉瘤子还比较长,长得有些下垂。

肉瘤子的形状也不好看,两头粗,中间细,像一个弹花锤。

母亲大概觉得这样的肉瘤子不好看,会影响我的形象,决定对肉瘤子实行减法,把“弹花锤”减掉。

母亲不会送我去医院,因为附近镇上虽然有一个卫生院,但院里没有一个医生会做手术。

母亲也不会送我去县医院,一是我们家离县医院太远了,二是母亲想到,医生要是对我的肉瘤子动剪子动刀,我的耳朵就要流血。

母亲可不愿意让她刚出生的儿子受那个罪。

世界上所有的母亲,对自己的孩子都很疼爱。

然而要是不举例说出一些细节,就难以证明母亲对孩子疼爱到什么程度。

这里请允许我说一个细节,看看母亲对我的疼爱是多么极端。

我出生在天寒地冻的腊月,母亲怕冻着我,舍不得把我抱在被窝儿外面撒尿,宁可让我把尿撤在被窝儿里。

更有甚者,我都一岁多了,母亲明明觉出我在尿床,她并不叫醒中断我,任我把一泡尿尿完。

母亲说,我尿到半截,她要是叫醒我,害怕我突然憋尿,会憋出毛病来。

有一个词叫溺爱,母亲对我的疼爱完全可以用这个词来形容。

母亲对我如此疼爱,却要把我耳朵上的一个肉瘤子去掉,这就构成了一对矛盾。

这个矛盾怎么解决呢?

我的母亲是有智慧、有耐心的母亲,她的办法是从自己头上扯下一根头发,把头发系在肉瘤子中间最细的地方,循序渐进,一点一点把头发勒紧。

母亲后来告诉我,她都是趁给我喂奶的时候,趁我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吃奶上,她才把头发给我紧一紧。

就这样日复一日地紧下来,内瘤子的顶端部分开始变红,发肿,发紫。

六七天后,直到顶端部分变得像一粒成熟的紫葡萄,使果熟蒂落般地自动脱落下来。

我那时还不记事,连对疼痛的记忆能力都没有。

或许母亲做的手术没有带给我任何疼痛,在我不知不觉间,和我的身体血肉相连的一个小肉瘤就永远离我而去。

一根头发微不足道,它没有什么硬度,更谈不上锋利,但它以柔克刚,切断的是我的身体向瘤子顶端供血、供养的通道,起到了剪子和刀子同样的作用。

我耳朵上肉瘤子的残余部分如今还存在着,我抬手就能摸到,一照镜子就能看到,它仿佛一直在提醒着整个做手术的过程。

但回忆起来,在母亲生前,我们母子并没有就这个事情进行过深入交流。

母亲是多次讲过她如何去掉了这个肉瘤子,却一次都没说过她为何要去掉这个肉瘤子。

在我这方面呢,也从没有问过母亲为我勒掉其中一个肉瘤子的原因。

事情的微妙之处就在这里。

母子之间的有些事情心里明白就行了,没有必要一定要说出来。

在我们老家,男孩子的左耳上如果只长一个肉瘤子,被说成是拴马桩。

进而普遍的说法是,长有拴马桩的男孩子预示着有富贵的前程。

那么,一只耳朵上长两个肉瘤子算什么呢,有什么样的解释呢?

没听说过。

我想,两个瘤子是二瘤子,二瘤子是二流子的谐音。

而二流子指的是不务正业、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的人。

我的勤劳要强的母亲,可不愿意让她的儿子成为一个像二流子一样的人。

我敢大胆断定,我母亲就是这么想的。

养儿教儿,母亲这么做,其实是在塑造我。

打我一出生,母亲对我的塑造就开始了。

在塑造我外形的同时,也在塑造我的内心。

当然,母亲对我的塑造不止这一项,我成长过程中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母亲的塑造。

母亲去世十多年了,她的在天之灵对我的塑造仍在进行之中。

好在我没有辜负母亲的心愿,至少没有成为一个二流子。

6.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所生的每个孩子,母亲都喜欢”说明母亲虽有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但并没有影响对子女的疼爱。

B.母亲因为“我”耳孔边的两个肉瘤子的形状不好看会影响我的形象,所以下决心想把其中一个去掉。

C.母亲不会送我去医院的原因,主要是母亲不愿意记她刚出生的儿子承受手术之苦。

D.母亲生前从未说出为“我”去掉肉瘤子的原因,对此“我”也从不过问,这体现了“我”对母亲的理解。

7.下列对文章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母亲虽不是医生,却为我做过手术”一方面点题,另一方面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第二段用语风趣幽默、略带夸张,刻画了一个有着重男轻女传统思想的奶奶形象。

C.文中“母亲让我把尿撒在被窝儿里”“并不叫醒中断我”这些细节都充分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疼爱。

D.母亲多次讲过如何去掉肉瘤子却没说过为何要去掉,体现了母亲的无奈与痛苦,语言意味深长。

8.本文运用第一人称叙述有何作用?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分)

 

9.有人认为文章最后一段作用不大,可以删去;也有人认为这一段很重要,不可删去。

你认同哪一种观点?

请说明理由。

(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祖逖,字士稚,范阳道人也。

逖性豁荡,然轻财好侠,慷慨有节尚。

每至田舍,散谷帛以周贫乏。

后博览书记,该涉古今,见者谓逖有赞世才具。

年二十四,阳平辟察孝廉,司隶再辟举秀才,皆不行。

大驾西幸长安,关东诸侯范阳王虓、高密王略等竞召之,皆不就。

京师大乱,逖率亲党数百家避地淮泗,以所乘车马载同行老疾,躬自徒步,药物表粮与众共之,又多权略,是以少长咸宗之。

逖以社稷倾覆,常怀振复之志。

时帝方拓定江南,未遑北伐,逖进说曰:

“今遗黎既被残酷,人有奋击之志。

大王诚能发威命将,使若逖等为之统主,庶几国耻可雪,愿大王图之。

”初,北中郎将刘演距于石勒也,流人坞主张平、樊雅等在谯,演署平为豫州刺吏,雅为谯郡太守。

又有谢浮等十余部,皆统属平。

逖诱浮使取平。

樊雅遣众夜袭逖,直趣逖幕。

逖命左右距之,督护董昭与贼战,走之。

逖率众追讨,而张平余众助雅攻逖。

蓬陂坞主陈川,自号宁朔将军。

逖遣使求救于川,川遣将李头率众援之,逖遂克谯城。

初,樊雅之据谯也,逖以力弱,求助于南中郎将王含,含遣桓宣领兵助逖。

逖既克谯,宣等乃去。

石季龙闻而引众围谯,含又遣宣救逖,季龙闻宣至而退。

宣遂留,助逖讨诸屯坞未附者。

石勒不敢窥兵河南与逖书求通使交市逖不报书而听互市收利十倍于是公私丰赡士马日滋。

会朝廷将遣戴若思为都督,逖以若思是吴人,虽有才望,无弘致远识,一旦来统之,意甚怏怏。

且闻王敦与刘隗等构隙,虑有内难,大功不遂。

感激发病,乃致妻孥汝南大木山下。

逖虽怀帛忧愤,而图进取不辍,营缮武牢城。

逖恐南无坚垒,乃使从子汝南太守济率众筑垒。

未成,而逖病甚。

俄卒于雍丘。

(节选自《晋书·祖逖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石勒不敢窥兵河南/与逖书/求通使交市/逖不报书/而听互市/收利十倍/于是公私丰赡/士马日滋

B.石勒不敢窥兵/河南与逖书/求通使交市/逖不报书/而听互市/收利十倍/于是公私丰赡/士马日滋

C.石勒不敢窥兵河南/与逖书/求通使交市/逖不报书/而听互市/收利十倍/于是公私丰/赡士马日滋

D.石勒不敢窥兵/河南与逖书/求通使交市/逖不报书/而听互市/收利十倍/于是公私丰/赡士马日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孝廉,汉时设立的察举考试科目,用以任用官员,由地方官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明清变成对秀才的雅称

B.关东,指函谷关以东的地区,中国古代传统意义上的“关东”由秦汉时期开始,与自明朝开始称山海关以东为“关东”不同。

C.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意思是天子居住的地方规模很大,人口众多,现代泛指首都。

以“京”称都城开始于周朝建立之初。

D.坞主,东汉,魏晋南北朝时坞堡之主。

东汉末年以来,豪强地主或官僚贵族聚众筑坞堡以武装自守,因未有朝命,故称坞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祖逖仁爱善良,德才兼备。

祖逖经常周济乡间穷苦百姓;博览群书,贯通古今,被世人誉为有辅佐之才。

B.祖逖忠君报国,不怀二志。

祖逖积极为国建言,报效国家;虽有多方诸侯征召、任命,但他都拒绝赴任。

C.祖逖深得拥戴,逆转战局。

在谯城战役中,祖逖在陈川、王含等人的帮助下,击败了樊雅、石勒。

D.祖逖发展贸易,不改初心。

祖逖与石勒放开贸易,以休养生息;虽疾病在身,仍然坚守收复疆土之初心。

13.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以所乘车马载同行老疾,躬自徒步,药物衣粮与众共之,又多权略,是以少长咸宗之。

(4分)

(2)大王诚能发威命将,使若逖等为之统主,庶几国耻可雪,愿大王图之。

(4分)

14.请简要概括祖逖郁郁而终的原因。

(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寒硖①杜 甫

行迈日悄悄,山谷势多端。

云门转绝岸,积阻霾天寒。

寒硖不可度,我实衣裳单。

况当仲冬交,溯沿增波澜。

野人寻烟语,行子傍水餐。

此生免荷殳②,未敢辞路难。

[注]寒硖:

地名,在今甘肃西和县城北四十里。

②殳:

(shū)古代兵器,多用竹或木制成,有棱无刃。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日悄悄”描写长时间跋涉,“势多端”捕写谷壑幽深,重峦叠嶂,山路险竣。

首联通过险恶的环境,烘托日高人困之情态。

B.第二联承首联描写环境的恶劣:

阴云密布,硖谷幽深,寒意逼人,光线昏暗,似乎无路可寻。

诗句中透露着严峻紧张的气氛。

C.三、四两联采用比喻的手法,着重描写诗人途中饥寒交迫的感受,表达了长期饱受饥寒艰辛之苦,凄凉沉郁、哀壮感伤之情。

D.第五联描写诗人走出寒硖后,沿途所见景象:

时局动荡,百姓流离失所,到处寻找做饭的烟火,流浪的行人只能在河边餐饮。

16.有诗评家说这首诗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尾联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琵琶行》中,琵琶女用“                         ,                           ”两句,高度概括了自己年复一年的欢场生涯。

(2)《劝学》中,荀子通过“____,__”两句的比喻论证,给出了“用心躁也”的判断

(3)《静女》中“______,______”是说并不是茅草本身美,而是因为爱人送的才美。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北京的春天很美,但却很短。

   ① ,昨日还硬朗的风,今天就轻柔了许多。

托起草儿的脸,轻轻触摸,放开手就是一片绿茵。

昨天还是星星点点,今天就已花满枝头,春天的脚步就是这么任性。

脱去厚厚的冬装,喜风就这么温暖身子,春绿就这么跃入眼帘,点染着树梢,闪躲在角落里,不肯一下子揭下羞涩的面纱。

北京的春天生机勃勃。

远近的桃花开了,粉粉的,一簇簇,一片片。

长安街红墙边的白玉兰也吐露着春天的气息,无声绽放。

昨天才发现刚刚冒出针眼大小的花骨朵儿,今天再见,就如玉如璞,露出湿润洁白,仿佛青春期的少女,几日不见,就丰润饱满,变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北京的春天留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柳树,对春天的到来反应最敏感的也是柳树。

有人说,柳树是诗人的树,情人的树,春风仿佛就是柳树的情人,对此,我深以为然。

那漫长的冬季对多情的柳树来说够难熬的了,所以,刚有一点春的气息,柳树就躁动不安了,一夜之间在枝头绽出无数鹅黄的嫩芽,虽然小如细米,但一片一片的,在阳光下格外鲜亮,抬眼一看,不禁勃然心动。

不过三五日,  ② ,像一个爱美的少女,用绿色装扮好自己,迎接心上人的到来,那种神态颇有几分差涩,又有几分喜悦。

18.文中第三段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分)

A.比拟、比喻、夸张B.比拟、比喻、排比

C.对偶、借代、排比D.对偶、借代、夸张

l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远近的、粉粉的、一簇簇、一片片的桃花开了,”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4分)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4分)

2l.下面文段在语言表达和标点使用等方面存在多处问题,请指出其中四处的序号并写出修改意见,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4分)

①夏天到了,有什么有效的防蚊方法呢?

②平时要对家里易积水的角落及时进行清理和打扫,③使蚊子不能滋生,产卵;④睡前可在卧室喷洒驱蚊剂、使用电蚊香和电蚊拍,⑤也可以在睡觉时使用蚊帐;⑥蚊子具有趋暗的习性,穿黑色衣服是蚊子袭击的首选对象,⑦所以外出时尽量穿浅色衣服;⑧蚊子对汗液中存在的氨基酸、乳酸等物质很有吸引力,⑨爱出汗的人常常成为蚊虫叮咬的对象,所以勤洗操注意个人卫生也可以防蚊。

 

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45个字。

(5分)

山东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发布的《关于推进省级财政科技创新资金整合的实施意见》提出,山东将对科技、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市场监管等部门管理的科技创新类资金、农业科技资金、省属科研机构发展资金、科学技术普及资金等进行全面统筹集中,整合设立省级科技创新发展资金,每年预算规模不低于120亿元。

据介绍,山东省级科技创新发展资金将重点支持重大科技创新,集中投向重大关键技术攻关项目、重大原始创新项目、重大技术创新引导及产业化项目以及重大创新平台项目等重点创新领域,推动实施一批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储备一批国际国内先进原创技术成果,助力企业开展科技研发、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打造引领山东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引擎和攻关平台。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马云的助理陈伟在《这就是马云》里写到,某年年底,员工没有年终奖还必须加班。

马云把大家组织起来开会,问道:

“如果你有500万年终奖,想怎么花?

”员工们兴奋地你一言我一语,幻想自己有钱后的样子,畅谈了一个小时。

公司里充满了欢乐的气氛,大家继续开心地工作。

与马云没钱穷开心形成鲜明对比,任正非在《华为的冬天》一文开篇就说道“公司所有员工是否考虑过,如果有一天,公司销售额下滑、利润下滑甚至会破产,我们怎么办?

”任正非提出:

“我们在春天与夏天要念着冬天的问题。

我们可否抽一些时间,研讨一下如何迎接危机…”

马云和任正非,一个没钱,却对未来很乐观,让员工幻想年终奖有500万;一个有钱,却对未来充满忧患意识,让员工念着冬天的寒冷。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从他们俩人中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写一篇文章。

要求:

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20.6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3分)

答案解析:

l.C 解析:

夏承焘研究日本的词人以及作品并非因为研究苏轼的诗词“并作诗加以称道”,强加因果。

2.B 解析:

B项表述的是苏轼的诗词风格,而不是“成就及影响”,“后期作品趋成熟”也不合文意。

3.C 解析: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所表达的“孤高心境”主要是孤独高傲,但不是旷达,所以不能用来支撑材料二的核心观点。

4.

(1)从整体上看,采用总分的结构形式,先总提观点,然后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证;

(2)从论证过程看,主要采用并列式结构,依次从词调、用韵、词意三方面举例论述。

评分标准:

共4分;每条2分,特点、分析各1分,意思对即可。

5.

(1)青少年时期运用科学的读书方法,加深对经典诗文的理解;

(2)父亲在文体和为政之法方面的教育对苏轼大有裨益;

(3)家庭环境和宗教氛围,对他的成长和思想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4)政治上的挫败和对人生价值意义的重新思考,使他的创作题材广泛,风格独特

;(5)整个宋代文化的浸染以及佛教文化的影响,使他的思想艺术境界达到极致。

评分标准:

共6分,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6.B 解析:

原文是“母亲大概觉得这样的肉瘤子不好看”,是作者的推测,选项说法过于绝对。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