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8914247 上传时间:2024-02-11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3.2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ppt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ppt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ppt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ppt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ppt

《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ppt(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ppt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验收规范规范(CJJ1-2008)施工程序施工程序3规范介绍规范介绍2总则总则1机械设备机械设备4道路等级道路等级v城市道路等级分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三级,各级红线宽度控制:

主干道3040米,次干道2024米,支路1418米。

v城市道路等级分为四类:

v快速路城市道路中设有中央分隔带,具有四条以上机动车道,全部或部分采用立体交叉与控制出入,供汽车以较高速度行驶的道路。

又称汽车专用道。

快速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60-80km/h。

v主干路连接城市各分区的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

主干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40-60km/h。

v次干路承担主干路与各分区间的交通集散作用,兼有服务功能。

次干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40km/h。

v支路次干路与街坊路(小区路)的连接线,以服务功能为主。

支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30km/h。

标准轴载与轴载换算标准轴载与轴载换算路面设计时使用累计当量轴次的概念。

但在道路上行驶的车辆类型很多,所以必需选定一种标准轴载,把不同类型轴载的作用次数。

根据道路汽车运输车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作为标准轴载,以BZZ-100表示。

标准轴载的计算参数按下表确定。

设计车速设计车速v设计车速(计算行车速度)【designspeed】指的是道路几何设计(包括平曲线半径、纵坡、视距等)所采用的行车速度。

v其具体含义是:

指在气候良好、交通密度低的条件下,一般驾驶员在路段上能保持安全、舒适行驶的最大车速。

即:

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的影响时,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适行使的最大行使速度。

v各级高数公路设计车速总则总则1.0.1为加强城镇道路施工技术管理,规范施工要为加强城镇道路施工技术管理,规范施工要求,统一施工质量检验及验收标准,提高工程质量,求,统一施工质量检验及验收标准,提高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城镇新建、改建、扩建的道路本规范适用于城镇新建、改建、扩建的道路及广场、停车场等工程和大、中型维修工程的施工及广场、停车场等工程和大、中型维修工程的施工和质量检验、验收。

和质量检验、验收。

1.0.3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的质量标准,凡本规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的质量标准,凡本规范有规定者,应按照执行;无规定者,应按国家现范有规定者,应按照执行;无规定者,应按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执行。

行的有关标准执行。

1.0.4城镇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城镇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规范介绍规范介绍-各种符号代表的名称各种符号代表的名称表表2.2符号及代号符号及代号符号或代号意义符号或代号意义A道路石油沥青道路石油沥青PC喷洒型阳离子乳化沥青喷洒型阳离子乳化沥青BC拌和型阳拌和型阳离子乳化沥青离子乳化沥青PA喷洒型阴离子乳化沥青喷洒型阴离子乳化沥青BA拌和型阳离子乳化沥青拌和型阳离子乳化沥青AL(R)快凝液体石油沥青)快凝液体石油沥青AL(M)中凝液体石油沥青)中凝液体石油沥青AL(S)慢凝)慢凝液体石油沥青液体石油沥青AC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分为粗型和细型两类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分为粗型和细型两类SMA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Stonemasticasphalt(英),(英),Stonematrixasphait(美)之略语(美)之略语OGFC大孔隙开级配排水式沥青磨耗层大孔隙开级配排水式沥青磨耗层ATB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ATPB铺筑在沥青层底部的排水式沥青铺筑在沥青层底部的排水式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稳定碎石混合料AM半开级配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半开级配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S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tyrene-Butadiene-StyreneBlockCopolymer之略语之略语SBR苯乙烯丁二烯橡胶(丁苯橡胶),苯乙烯丁二烯橡胶(丁苯橡胶),Styrene-Butadiene-Rubber之略语之略语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thyl-Vinyl-Acetate之略语之略语PE聚乙烯,聚乙烯,Polyethylene之略语之略语规范介绍规范介绍-基本规定基本规定3.0.1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城镇道路工程施工资质。

从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城镇道路工程施工资质。

从事城镇道路工程施工的技术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应认真学习事城镇道路工程施工的技术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应认真学习并执行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并执行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3.0.2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施工技术、质量、安全生产管理体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施工技术、质量、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制定各项施工管理制度,并贯彻执行。

系,制定各项施工管理制度,并贯彻执行。

3.0.3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组织有关施工技术管理人员深入现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组织有关施工技术管理人员深入现场调查,了解掌握现场情况,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工作。

场调查,了解掌握现场情况,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工作。

3.0.4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应根据合同文件、设计单位提供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应根据合同文件、设计单位提供的施工界域内地下管线等建(构)筑物资料,工程水文地质的施工界域内地下管线等建(构)筑物资料,工程水文地质资料等踏勘施工现场,依据工程特点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资料等踏勘施工现场,依据工程特点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按其管理程序进行审批。

按其管理程序进行审批。

3.0.5施工单位应按合同规定的、经过审批的有效设计文件进施工单位应按合同规定的、经过审批的有效设计文件进行施工。

未经批准的设计变更、工程洽商严禁施工。

行施工。

未经批准的设计变更、工程洽商严禁施工。

3.0.6施工中应对施工测量及其内业经常复核,确保准确。

施工中应对施工测量及其内业经常复核,确保准确。

3.0.7施工中必须建立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并对作业人员进行施工中必须建立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并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关的安全技术教育与培训。

作业前主管施工技术人员必须相关的安全技术教育与培训。

作业前主管施工技术人员必须向作业人员进行详尽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形成文件。

向作业人员进行详尽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形成文件。

3.0.8遇冬、雨期等特殊气候施工时,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专项施工方遇冬、雨期等特殊气候施工时,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并经审批程序批准后实施。

案,并经审批程序批准后实施。

3.0.9施工中,前一分项工程未经验收合格严禁进行后一分项工程施工。

施工中,前一分项工程未经验收合格严禁进行后一分项工程施工。

3.0.10与道路同期施工,敷设于城镇道路下的新管线等构筑物,应按先深后浅的与道路同期施工,敷设于城镇道路下的新管线等构筑物,应按先深后浅的原则与道路配合施工。

施工中应保护好既有及新建地上杆线、地下管线等建(构)原则与道路配合施工。

施工中应保护好既有及新建地上杆线、地下管线等建(构)筑物。

筑物。

3.0.11道路范围(含人行步道、隔离带)内的各种检查井井座应设于混凝土或钢道路范围(含人行步道、隔离带)内的各种检查井井座应设于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井圈上。

井盖宜能锁固。

检查井的井盖、井座应与道路交通等级匹配。

筋混凝土井圈上。

井盖宜能锁固。

检查井的井盖、井座应与道路交通等级匹配。

3.0.12施工中应按合同文件规定的施工技术标准与质量标准的要求,依照国家现施工中应按合同文件规定的施工技术标准与质量标准的要求,依照国家现行有关规范的规定,进行施工过程与成品质量控制。

行有关规范的规定,进行施工过程与成品质量控制。

3.0.13道路工程应划分为单位(子单位)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项工道路工程应划分为单位(子单位)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检验批,作为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和验收的基础。

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程和检验批,作为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和验收的基础。

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检验批的划分应符合本规范规定。

工程和检验批的划分应符合本规范规定。

3.0.14单位工程完成后,施工单位应进行自检,并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将竣工单位工程完成后,施工单位应进行自检,并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将竣工资料、自检结果报监理工程师,申请预验收。

监理工程师应在预验合格后报建设资料、自检结果报监理工程师,申请预验收。

监理工程师应在预验合格后报建设单位申请正式验收。

建设单位应依相关规定及时组织相关单位进行工程竣工验收,单位申请正式验收。

建设单位应依相关规定及时组织相关单位进行工程竣工验收,并在规定时间内报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并在规定时间内报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规范介绍规范介绍-施工准备施工准备4.0.1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召集施工、监理、设计等单位有关人员,由设计人员进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召集施工、监理、设计等单位有关人员,由设计人员进行设计交底,并形成文件。

行设计交底,并形成文件。

4.0.2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向施工单位提供施工现场及其毗邻区域内各种地下管线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向施工单位提供施工现场及其毗邻区域内各种地下管线等建(构)筑物的现况详实资料和地勘、气象、水文观测资料,并约请相关设施管等建(构)筑物的现况详实资料和地勘、气象、水文观测资料,并约请相关设施管理单位向施工、监理单位的有关技术管理人员进行详细的交底;研究确定施工区域理单位向施工、监理单位的有关技术管理人员进行详细的交底;研究确定施工区域内地上、地下管线等建(构)筑物的拆移或保护、加固方案,形成文件内地上、地下管线等建(构)筑物的拆移或保护、加固方案,形成文件,并予以实并予以实施。

施。

4.0.3开工前,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勘测单位向施工单位移交现场测量控制桩、开工前,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勘测单位向施工单位移交现场测量控制桩、水准点,并形成文件。

施工单位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施工测量方案,建立测量控水准点,并形成文件。

施工单位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施工测量方案,建立测量控制网、线、点。

制网、线、点。

4.0.4施工单位应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组织有关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对施工现施工单位应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组织有关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详尽、深入的调查;熟悉现场地形、地貌、环境条件;掌握水、电、劳场进行全面详尽、深入的调查;熟悉现场地形、地貌、环境条件;掌握水、电、劳动力、设备等资源供应条件;核对施工范围,核实施工影响范围内的管线、建(构)动力、设备等资源供应条件;核对施工范围,核实施工影响范围内的管线、建(构)筑物、河湖、绿化、杆线、文物古迹等情况。

筑物、河湖、绿化、杆线、文物古迹等情况。

4.0.5开工前施工单位应组织有关施工技术人员对施工图进行认真审查,发现问题开工前施工单位应组织有关施工技术人员对施工图进行认真审查,发现问题应及时与设计人联系进行变更,并形成文件。

应及时与设计人联系进行变更,并形成文件。

4.0.6开工前施工单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应根据合同、标书、开工前施工单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应根据合同、标书、设计文件和有关施工的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及现场实际条件编制。

内容应设计文件和有关施工的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及现场实际条件编制。

内容应包括:

施工部署、施工方案、保证质量和安全的保障体系与技术措施、必要的包括:

施工部署、施工方案、保证质量和安全的保障体系与技术措施、必要的专项施工设计、以及环境保护、交通疏导等。

专项施工设计、以及环境保护、交通疏导等。

4.0.7施工中应依据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做好量具、器具的检测工作与施工中应依据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做好量具、器具的检测工作与有关原材料的检验。

有关原材料的检验。

4.0.8施工前,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质量保证计划,确定工程质量控制施工前,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质量保证计划,确定工程质量控制的单位工程(子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检验批,的单位工程(子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检验批,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执行,并作为施工质量控制的基础。

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执行,并作为施工质量控制的基础。

4.0.9开工前应结合工程特点对现场作业人员进行技术安全培训,对特殊工种开工前应结合工程特点对现场作业人员进行技术安全培训,对特殊工种进行资格培训。

进行资格培训。

4.0.10依据政府有关安全、文明施工生产的法规规定,结合工程特点、现场环境依据政府有关安全、文明施工生产的法规规定,结合工程特点、现场环境条件,安排搭建现场临时生产、生活设施,制定施工管理措施,结合施工部署条件,安排搭建现场临时生产、生活设施,制定施工管理措施,结合施工部署与进度计划,作好安全、文明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

与进度计划,作好安全、文明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

施工程序施工程序-测量测量5.1一般规定一般规定5.2平面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5.3高程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5.4施工放线测量施工放线测量施工程序施工程序-测量仪器测量仪器水准仪是根据水准测量原理测量地面点间高差的仪器。

施工程序施工程序测量仪器测量仪器全站仪,即全站型电子测距仪(ElectronicTotalStation),是一种集光、机、电为一体的高技术测量仪器,是集水平角、垂直角、距离(斜距、平距)、高差测量功能于一体的测绘仪器系统。

因其一次安置仪器就可完成该测站上全部测量工作,所以称之为全站仪。

施工程序施工程序-测量仪器测量仪器经纬仪,是测量水平角和竖直角的仪器,根据测角原理设计的。

和全站仪相比,它只能测量水平角和垂直角,不能测量距离和高差。

一般用于定位放线、垂直度观测等。

施工程序施工程序-测量仪器测量仪器RTK(Real-timekinematic)实时动态差分法。

这是一种新的常用的GPS测量方法,以前的静态、快速静态、动态测量都需要事后进行解算才能获得厘米级的精度,而RTK是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测量方法,它采用了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方法,是GPS应用的重大里程碑,它的出现为工程放样、地形测图,各种控制测量带来了新曙光,极大地提高了外业作业效率。

施工程序施工程序-路基路基主控项目主控项目1路基压实度应符合本规范表6.3.9的规定。

检查数量:

每1000m2、每压实层抽检1组(3点)。

检验方法:

查检验报告(环刀法、灌砂法或灌水法)。

2弯沉值,不得大于设计规定。

检查数量:

每车道、每20m测1点。

检验方法:

弯沉仪检测。

路基路基施工程序施工程序-路基路基一般项目一般项目施工程序施工程序-路基路基施工程序施工程序-基层基层7.5水泥稳定土类基层水泥稳定土类基层7.5.1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泥应符合下列要求:

水泥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选用初凝时间大于3h、终凝时间不小于6h的32.5级、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火山灰硅酸盐水泥。

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与生产日期,复验合格方可使用。

2)水泥贮存期超过3个月或受潮,应进行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土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土的均匀系数不得小于5,宜大于10,塑性指数宜为1017;2)土中小于0.6mm颗粒的含量应小于30;3)宜选用粗粒土、中粒土。

施工程序施工程序-基层基层3粒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粒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1)级配碎石、砂砾、未筛分碎石、碎石土、砾石和煤矸石、粒状矿渣等材料均可做粒料源材;2)当作基层时,粒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37.5mm;3)当作底基层时,粒料最大粒径:

对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不得超过37.5mm;对次干路及以下道路不得超过53mm;4)各种粒料,应按其自然级配状况,经人工调整使其符合表7.5.2的规定;5)碎石、砾石、煤矸石等的压碎值:

对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基层与底基层不得大于30;对其他道路基层不得大于30,对底基层不得大于35;6)集料中有机质含量不得超过2;7)集料中硫酸盐含量不得超过0.25;8)钢渣尚应符合本规范第7.4.1条的有关规定。

4水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宜使用饮用水及不含油类等杂质的清洁中性水,PH值宜为68。

基层基层灰土拌合站灰土拌合站施工程序施工程序-基层基层7.8.2水泥稳定土类基层及底基层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主控项目主控项目1原材料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原材料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水泥应符合本规范第)水泥应符合本规范第7.5.1条第条第1款的规定。

款的规定。

2)土类材料应符合本规范第)土类材料应符合本规范第7.5.1条第条第2款的规定。

款的规定。

3)粒料应符合本规范第)粒料应符合本规范第7.5.1条第条第3款的规定。

款的规定。

4)水应符合本规范第)水应符合本规范第7.2.1条第条第3款的规定。

款的规定。

检查数量:

按不同材料进厂批次,每批次抽查检查数量:

按不同材料进厂批次,每批次抽查1次;次;检查方法:

查检验报告、复称。

检查方法:

查检验报告、复称。

2基层、底基层的压实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基层、底基层的压实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基层大于等于)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基层大于等于97;底基层大于等于;底基层大于等于95。

2)其他等级道路基层大于等于)其他等级道路基层大于等于95;底基层大于等于;底基层大于等于93。

检查数量:

每检查数量:

每1000m2,每压实层抽查,每压实层抽查1组(组(1点)。

点)。

检查方法:

查检验报告(灌砂法或灌水法)。

检查方法:

查检验报告(灌砂法或灌水法)。

3基层、底基层基层、底基层7d的饱水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的饱水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

每检查数量:

每2000m21组(组(6块)。

块)。

检查方法:

现场取样试验。

检查方法:

现场取样试验。

施工程序施工程序-沥青混合料面层沥青混合料面层8.1一般规定一般规定8.1.1施工中应根据面层厚度和沥青混合料的种类、组成、施工季施工中应根据面层厚度和沥青混合料的种类、组成、施工季节,确定铺筑层次及各分层厚度。

节,确定铺筑层次及各分层厚度。

8.1.2沥青混合料面层不得在雨、雪天气及环境最高温度低于沥青混合料面层不得在雨、雪天气及环境最高温度低于5时时施工。

施工。

8.1.3城镇道路不宜使用煤沥青。

需使用时,应制定保护施工人员城镇道路不宜使用煤沥青。

需使用时,应制定保护施工人员防止吸入煤沥青蒸气或皮肤直接接触煤沥青的措施。

防止吸入煤沥青蒸气或皮肤直接接触煤沥青的措施。

8.1.4当采用旧沥青路面作为基层加铺沥青混合料面层时,应对原当采用旧沥青路面作为基层加铺沥青混合料面层时,应对原有路面进行处理、整平或补强,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有路面进行处理、整平或补强,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符合设计强度、基本无损坏的旧沥青路面经整平后可作基层符合设计强度、基本无损坏的旧沥青路面经整平后可作基层使用。

使用。

2旧路面有明显损坏,但强度能达到设计要求的,应对损坏部旧路面有明显损坏,但强度能达到设计要求的,应对损坏部分进行处理。

分进行处理。

3填补旧沥青路面,凹坑应按高程控制、分层铺筑,每层最大填补旧沥青路面,凹坑应按高程控制、分层铺筑,每层最大厚度不宜超过厚度不宜超过10cm。

施工程序施工程序-沥青混合料面层沥青混合料面层8.1.5旧路面整治处理中刨除与铣刨产生的废旧沥青混合料应集中回收,再生利用。

8.1.6当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为基层加铺沥青混合料面层时,应对原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处理,整平或补强,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原混凝土路面应作弯沉试验,符合设计要求,经表面处理后,可作基层使用。

2对原混凝土路面层与基层间的空隙,应填充处理。

3对局部破损的原混凝土面层应剔除,并修补完好。

4对混凝土面层的胀缝、缩缝、裂缝应清理干净,并应采取防反射裂缝措施。

8.1.7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沥青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宜优先采用A级沥青作为道路面层使用。

B级沥青可作为次干路及其以下道路面层使用。

当缺乏所需标号的沥青时,可采用不同标号沥青掺配,掺配比应经试验确定。

道路石油沥青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8.1.7-1的要求。

2)乳化沥青的质量应符合表8.1.7-2的规定。

在高温条件下宜采用粘度较大的乳化沥青,寒冷条件下宜使用粘度较小的乳化沥青。

沥青混合料面层沥青混合料面层沥青拌合站沥青拌合站单钢轮单钢轮机械设备机械设备-双钢轮双钢轮机械设备机械设备-胶轮压路机胶轮压路机机械设备机械设备-摊铺机摊铺机不足之处不足之处请大家指正请大家指正谢谢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