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 历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9158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65.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 历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 历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 历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 历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 历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 历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 历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 历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 历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 历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 历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 历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 历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 历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 历史.docx

《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 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 历史.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 历史.docx

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历史

2011年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

历  史

 

考生须知:

1.全卷分试卷I、Ⅱ和答卷I、Ⅱ。

试卷共8页,有两大题,38小题,满分为100分。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卷I、Ⅱ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3.请用蓝、黑墨水钢笔或圆珠笔将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答卷I、Ⅱ的相应位置上,请用铅笔将答卷I上的准考证号和学科名称所对应的括号或方框内涂黑。

试 卷 I

一、选择题:

本大题有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用铅笔在答卷I上将所选选项对应方框内涂黑。

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1.从“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到“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反映了中国古代

  A.分封制的废除    B.宗法制的消亡   C.刺史制的建立   D.内阁制的形成

2.在某古代史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甲戌,命江浙行省明年漕运粮二百八十万石赴京师”。

该史书有可能是

  A.《汉书》         B.《旧唐书》      C.《宋史》        D.《元史》

3.我们的许多节日与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下列节日的由来,与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有关的是

  ①端午节②青年节③建军节④国庆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观察图1,直接导致图中所示宣言发表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一·二八事变    D.八一三事变

5.改革开放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

1982年

   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

  A.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三大政治制度建立的标志

  C.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D.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

6.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香港回归祖国 ②澳门回归祖国 ③“九二共识”的达成④“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       C.④③①②      D.②③④①

7.某出版社发行了一套反映新中国外交历程的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都有标题,其中反映20世纪70年代  

   中国外交状况的一组标题是

  A.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C.另起炉灶、抵制逆流、分道扬镳       D.越过惊涛、世纪风采、播种友谊

8.伯里克利执政时期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的雅典公民有权利

  ①参加公民大会②参选“五百人会议”③通过抽签担任所有官职④参政并领取政府津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全球通史》写道:

“他们(罗马人)制定了一部新的法律……即国际法。

他们认为这部法律对罗马人与非罗

  马人皆可适用。

”“这部法律”是指古代罗马的

  A.习惯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自然法

10.有史学家认为:

如果把这一事件看作是一次制度变迁,即从君主专制过渡到君主立宪制,那就可以看出,制

   度变迁不一定要用革命的手段,非革命的手段一样可行。

“这一事件”是

  A.十月革命         B.“光荣革命”   C.工业革命     D.二月革命

11.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上半期,当时的欧洲三大工人运动为马克思主义诞生提供了

  ①经济基础 ②阶级基础 ③理论基础 ④实践基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

十月革命首先爆发于

  A.彼得格勒         B.莫斯科        C.巴黎         D.伦敦

13.在两极格局下,不结盟运动兴起。

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于20世纪

  A.30年代           B.40年代       C.60年代      D.90年代

14.图2所示是我国汉代出现的重要生产工具,该工具的出现直接有利于

  A.一牛挽犁的普及     B.播种效率的提高

  C.耕土深浅的控制     D.山地的开垦

15.“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

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

   杜甫的这首诗描写的是古代

  A.浙江的青瓷         

  B.四川的白瓷

  C.河南的“唐三彩”   

  D.江西的粉彩瓷

16.《明史·舆服志》记载:

“(洪武)十四年令农衣绸、纱、绢、布,商贾止衣

   绢、布。

农家有一人为商贾者,

  亦不得衣绸、纱。

”这主要反映当时明朝政府

  A.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B.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严格管理市场                        D.压制丝织业发展

17.民国初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

当时中国最大的新式工业是

  A.冶铁业          B.面粉业          C.纺织业        D.造纸业

18.安徽凤阳花鼓唱词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说凤阳,道凤阳,风阳本是好地方。

自从土地还家后,家家生活

   大变样。

”这段1979年的凤阳花鼓唱词主要反映

  A.土地全部归农民所有                  B.“包产到户”改革初见成效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实行        D.人民公社体制完全废除

19.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对外开放格局具有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特点,对外开放首先开始于

  A.设立经济特区                      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C.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D.开辟经济开放区

20.读图3,由哥伦布开辟的新航线是图中所示的航线

 

   A.①               B.②            C.③                D.④

21.第一次工业革命前,欧洲殖民主义者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进行了早期殖民扩张,其主要影响不包括

  A.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              B.加剧了殖民地贫困与落后

  C.促进了世界市场粗具规模              D.确立了自由贸易的原则

2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加速了商业信息传播与交流的重大发明成果有

  A.汽车             B.汽船           C.蒸汽机车          D.互联网

23.罗斯福新政期间,设立民间资源保护队从事造林、土壤保持、筑路等工作,开辟了许多国有林区和公园。

   主要体现罗斯福新政哪一方面的内容?

  A.实施直接救济                        B.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

  C.保护劳工权利                        D.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2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之间寻找经济发展的平衡点。

下列国家中,政

  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形成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的是

  A.美国             B.英国           C.联邦德国          D.日本

25.1944年,美、苏、中、法等44国在布雷顿森林举行会议,并通过《布雷顿森林协议》。

下列世界性经济组织

  的建立,与这次会议直接相关的有 ①关贸总协定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③世界银行④世界贸易组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26.春秋战国时期的某学派代表人物认为:

万物是没有界限和差别的,“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

   而泰山为小”。

该学派是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27.中国古代一位浙江籍哲学家提出“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并强调“知行合一”。

   这位哲学家是

  A.程颐             B.朱熹           C.陆九渊           D.王守仁

28.“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这一古代

   的四言诗歌语言优美,音节和谐,艺术感染力强,它出自于

  A.《诗经》          B.《离骚》        C.《唐诗三百首》    D.《宋词三百首》

29.19世纪末,“天演”、“物竞”、“天择”、“淘汰”等术语在中国流传并渐成爱国志士的口头禅。

   与这些术语的出现密切相关的近代思想家是

  A.林则徐           B.魏源           C.严复             D.陈独秀

30.有学者说:

这场运动“以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实为认识起点,进而追溯到几千年历史凝结而成的文化传

  统,并对这种传统进行了总体性的理性批判。

”这场运动是指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31.革命党人朱执信于1906年在《民报》上发表了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生平和学说的文章,该文章是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

   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共产党宣言》

32.“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

  场都是经济手段。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

  富裕。

”这一科学论述出自

   A.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B.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C.邓小平“南方谈话”                  D.列宁《四月提纲》

33.新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许多重大成就。

下列科技成就中,在改革开放后取得的是

   A.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B.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升空

   C.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D.中国第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成功发射

34.西方人文精神经历了三次大的演进和变化。

下列运动中,把人们从封建专制和等级特权的思想藩篱中解放出

  来,促使“人”与“社会”双重觉醒的是

   A.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运动     C.宗教改革运动    D.启蒙运动

35.2011年是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的一项科学成果问世180周年,这项成果是

   A.揭示物体运动三定律                 B.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C.解释光电效应                       D.创立狭义相对论

试 卷Ⅱ

请用蓝、黑墨水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做在答卷Ⅱ上。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有3小题,第36题10分。

第37题6分,第38题14分,共30分。

36.(10分)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2年元旦的《申报》以显著地位刊登庆祝标语和祝词。

标语字把民国的“国”改写为“囻”。

  ——宋军《申报的兴衰》

   

(1)根据材料一指出:

《申报》庆祝的1912年元旦的重大政治事件是什么?

(1分)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中国政治怎样的发展趋势?

(2分)

 

 

材料二 (民国初年)官府之文告,政党之宣言,报章之言论,街巷之谈说,道及君主,恒必以恶语冠之随之。

   ——梁启超《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

   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袁世凯身败名裂,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人民版)

    

(2)材料二主要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哪一重要成果?

(2分)

 

材料三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列举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在破除传统陋习方面的三项措施。

(3分)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辛亥革命在中国社会发 展进程中的历史地位。

(2分)

 

 

 

37.(6分)两极格局瓦解后,“一超多强”成为过渡时期国际关系的基本框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B条 联盟的目标是:

……通过建立一个没有内部边界的区域,通过加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协调一致,……建立起最终包括单一货币在内的经济和货币联盟,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与平衡发展。

 C条 联盟应特别保证其对外关系、安全、经济与发展等政策范围的整个对外行动的一致性。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1)材料中的“联盟”是指哪一国际组织?

(2分)

  

(2)这一组织的成立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分别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

(4分)

38.美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中外历史上的文化艺术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艺术在延续

   本身的传统、呈示多元化和多样性特点的同时,推动着全人类文化艺术的共同进步。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

   学知识,回答问题:

(14分)

材料一 书以晋为最工,亦以晋人为最盛。

晋之书,亦犹唐 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尚也。

   ——(清)马宗霍《书林藻鉴》

   

(1)被后人尊称为“书圣”的古代书法家是谁?

(1分)图5所示该书法家代表作品中的字体是什么书法字体?

(1分)这一字体开始盛行于哪一朝代?

(1分)

材料二 味摩诘(王维)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宋)苏轼

   

 

 

 

 

(2)图6属于“士大夫画”,“士大夫画”又被称为什么画?

(l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这种画有哪些特点?

(3分)

 

 

 

 

 

 

 

 

 

 

 

材料三 这种音乐所特有的战斗性,令人想起产生它的时代。

……在他生命晚期最熟知他的申德勒说:

“他主张无限制的自由与民族的独立……他渴望法国实现普选……。

”……于是他接连写下《英雄交响曲》……。

——(法)罗曼·罗兰

   (3)材料三中的“他”指谁?

(1分)结合材料三分析指出其作品《英雄交响曲》蕴涵的时代精神。

(2分)

材料四 Wearetheworld,wearethechildren;wearetheoneswhomakeabrighterday,solet’sstartgiving。

There’sachoicewe’remaking;Wearesavingourownlives;It’struewe’llmakeabetterday,Justyouandme.

   ——《四海一家》歌词

   (4)这首歌曲属于当代哪一流行音乐形式?

(2分)这种音乐形式的产生并风靡全球体现了世界文化怎样的现象?

(2分)

 

2011年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

历史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D

B

D

C

 

C

A

C

C

B

D

A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C

B

B

B

C

B

A

D

D

A

B

D

题号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

答案

C

B

D

A

C

C

B

C

D

D

B

——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36.

(1)中华民国成立(或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1分)从专制走向民主的发展趋势。

(2分)

(2)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2分)

(3)剪辫、迫令放足、破除神权、反对迷信等。

(写出其中三项即给3分,其它言之成理的回答,亦可酌情给分。

(4)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

(2分)

37.

(1)欧洲联盟。

(2分)

(2)促进了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发展;(2分)促进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或促进了世纪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2分)

38.

(1)王羲之。

(1分)行书。

(1分)晋代。

(1分)

(2)文人画。

(1分)特点:

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追求抒情写意;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

(3分)

(3)贝多芬。

(1分)蕴含着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

(2分)

(4)摇滚乐。

(2分)世界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