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特色民族区域自治》的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9242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独具特色民族区域自治》的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独具特色民族区域自治》的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独具特色民族区域自治》的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独具特色民族区域自治》的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独具特色民族区域自治》的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独具特色民族区域自治》的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独具特色民族区域自治》的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独具特色民族区域自治》的教学设计.docx

《《独具特色民族区域自治》的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独具特色民族区域自治》的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独具特色民族区域自治》的教学设计.docx

《独具特色民族区域自治》的教学设计

《独具特色民族区域自治》的教学设计

  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二框

  教材分析: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政治制度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各族人民结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教材以真实的案例开篇引领学生去思考、感悟;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国家的长期稳定、繁荣昌盛要靠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

教材选取了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的开发和建设引领学生认识民族自治地方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教材介绍了我国在少数名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以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以增强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自觉维护我国民族政策,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能力:

1、提高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技能。

  2、提高与其他民族交往的能力。

  知识:

1、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之间结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2、知道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3、知道民族平等、互助、团结合作是我们事业胜利的基本保证。

  4、懂得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学情分析: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个概念学生是比较生疏的,甚至有的学生认为民族区域自治离我们生活很遥远,虽然对于一些基础知识如: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等了解的很多,但是要做到更好的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提高文化的认同感,并且做到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与各民族有好往来,必须对民族关系、民族政策进一步了解,从而认识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更好的维护民族团结。

  教学重点:

  民族平等、团结、共同发展的重要性。

民族平等、团结合作才能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用毛泽东的一句名言:

“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胜利的基本保证。

  教学难点:

  民族自治地方享有自治权。

民族区域自治这个内容离学生生活较远,而且政策性较强,学生理解这些问题会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自制多媒体

  学生准备:

收集资料(预习课文;复习八年级“我爱你中国”一节、复习中国地理人口、民族、资源的分布;查阅“鼎”的含义、查阅维护民族团结的感人事例),阅读《中国

  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分析探究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2、自主阅读体验,互相交流,分享成果。

  教学设计理念: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通过交往构建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中,采用分析探究、主体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重视学生参与,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教学过程:

  环节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

出示多媒体一:

  教师:

宋祖英的一曲《爱我中华》“56个民族,56枝花,56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带我们一起走进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走进独具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

  环节二:

讲授新课

  活动一:

创设情境,共同探究

  教师:

出示多媒体二:

“民族团结宝鼎”图片

  教师:

XX年7月17日中央人民政府向x藏壮族自治区赠送“民族团结宝鼎”以庆祝x藏壮族自治区和平解放50周年。

“鼎”青铜铸造,重13吨。

请思考:

中央人民政府赠送“民族团结宝鼎”象征着什么?

  教师:

从XX年至XX年中央人民政府都向五个自治区赠送“民族团结宝鼎”它展示了在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照耀下各民族地区团结奋斗、幸福和谐、共同繁荣发展的时代精神。

  教师:

出示多媒体三:

“少数民族代表参加人代会”图片,附材料。

  思考:

从材料中少数名族参与政治生活的人数所占的比例我们悟出一个什么道理?

  教师:

(点拨)上百万的少数名族有少数名族代表参加人代会,人口最少的少数名族至少也要有一名代表参加人代会,说明了什么?

  教师:

平等、团结、共同繁荣作为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教师: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各民族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结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的民族关系。

  教师:

在新型的民族关系下坚持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这是我们国家所特有的。

  教师:

维护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那我们就要落实在实际行动中,真正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教师:

请同学们回忆少数名族主要分布在哪里?

  教师:

为了促进西部少数名族地区的发展,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我国制定了一个伟大的战略——

  教师:

西部地区有哪些开发优势?

又怎样去开发?

让我们一起走进西部。

教师:

多媒体五:

西部组图

(一)茂密的森林、辽阔的草原、美丽的布达拉宫等,大家看到这组图,感觉怎样?

  教师:

是的,风景非常秀丽,大家想不想去呢?

  教师:

还有可开发的水资源占全国的81%还多,除丰富的资源外,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地域非常辽阔占总国土面积的64%左右。

资源虽然丰富,但许多不利因素限制了对它的开发。

  教师:

西部经济落后,资金短缺,教育就不发达,人才短缺,那就更谈不上技术了。

那开发西部的资金、人才、技术从哪里来?

我们共同来找一找。

  教师:

多媒体八:

教师:

东部地区有没有不足的一面呢?

  教师:

我们把刚才一起分析的东西部优劣势进行比较

  教师:

多媒体九:

东西部优劣势比较

  西部优势

  

  东部优势

  西部劣势

  

  东部劣势

  教师:

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东西部经济、文化教育发展不平衡,资源、人口分布也不平衡。

所以,西部大开发就是要把东部的资金、人才、技术与西部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东西互补、团结合作、互帮互助既促进了少数名族地区的发展,又可以弥补东部地区能源短缺的局面,从而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教师:

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一系列标志性的工程正在建设或已经建成,请同学们说一说这些标志性的工程。

  教师:

多媒体十:

标志性工程图片

  教师:

从这些漂亮的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

西部大开发战略已经取得重要成果,特别是青藏铁路的通车对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起到了重要作用。

  教师: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采取许多重大措施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国家采取这些措施,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在加快民族自治地方发展的同时对全国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教师:

是的,没有少数民族的振兴就没有中华民族的振兴,我们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有利于发挥其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教师:

多媒体十一:

归纳重要意义:

  •

  、有利于促进民族的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社会稳定。

  •

  2、有利于早日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3、有利于发挥其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

  4、有利于民族自治地方与东部发达地区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促进共同繁荣。

  教师:

少数民族地区在政府帮助的同时,自己应该怎么做呢?

  教师:

从以上共同探讨我们得出一个什么结论呢?

  全国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不仅是建国60年来我国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的重要原因,而且也是今后国家繁荣昌盛的基本保证。

  教师:

多媒体十二:

毛泽东同志名言

  教师: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为维护民族团结贡献自己的一生的感人事例,请同学们列举几个?

  学生7:

列举了吴登云的先进事迹

  教师:

是的吴登云40几年如一日履行自己的诺言“我一生都要维护好民族团结。

”XX年被评为新中国成立以来100位最感动人物之一。

  列举了孔繁森的先进事迹

  教师:

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为维护民族的团结、祖国的繁荣昌盛作出自己的贡献。

  活动二:

自主探究积极互动

  教师:

从10月1日到7日我们休了7天长假共度61华诞。

中秋、国庆、端午等节日是国务院规定的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而x藏自治区在这个基础上又将“藏历年”定为藏族节日(学生参阅教材61页案例)。

  教师:

在工作时间和节假日的规定上,为什么x藏自治区能够作出与国务院不同的规定?

  教师:

出示多媒体十三:

教材61——62页第一自然段所包含的七个知识点(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补充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教师:

请同学们针对这几个问题大家来共同交流。

  教师:

说的太好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各民族之间彼此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早在1947年在党的领导下,在已经解放的蒙古地区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内蒙古自治区。

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全面推行民族区域自治,所以说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一项基本民族政策,也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基本政治制度。

  教师:

比如,x藏自治区将“藏历年”规定为节假日就是在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

  教师:

自治机关行使那些自治权呢?

  教师: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教师: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60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功的实现了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互助,真正的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人。

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因民族问题引发矛盾、冲突甚至战争,但在我们国家则呈现出民族和睦、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景象。

  教师:

事实再一次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同时也告诉我们我国的民族政策是最好的也是最成功的。

  活动三:

走进生活

  教师:

我们青少年作为祖国大家庭的一员能为维护民族的团结做些什么呢?

  教师:

出示多媒体十八:

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拥护我国的民族政策。

  2、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3、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不做伤害民族感情的事情。

  4、平等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5、反对民族分裂,坚决同破坏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行为作斗争。

  活动四:

收获平台

  教师:

出示多媒体十九:

收获平台(学生小结)板书

  教师:

归纳(十九)

  我知道了: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结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我懂得了:

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

  我应该:

自觉维护民族政策,以实际行动维护好民族团结。

  活动五:

课堂练习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采用情境教学给学生提供了学习背景,让学生置身于其中,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好奇心和求知欲。

  2、选择了学生关注的话题,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培养了他们对生活中时事的关注。

  3、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教师的引导下去分析然后内化在他们的思想中,外化在他们的行为中。

  4、采用自主阅读体验,彼此交流,丰富了教学内容,从而共识、共享、共进,实现了教学相长。

  不足之处:

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面窄;合作学习对于一些小组来说只流于形式达不到合作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