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规划实习报告DOC.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9292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土保规划实习报告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水土保规划实习报告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水土保规划实习报告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水土保规划实习报告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水土保规划实习报告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水土保规划实习报告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水土保规划实习报告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水土保规划实习报告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水土保规划实习报告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水土保规划实习报告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水土保规划实习报告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水土保规划实习报告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水土保规划实习报告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水土保规划实习报告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水土保规划实习报告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水土保规划实习报告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水土保规划实习报告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水土保规划实习报告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土保规划实习报告DOC.docx

《水土保规划实习报告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土保规划实习报告DOC.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水土保规划实习报告DOC.docx

水土保规划实习报告DOC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

许家小河小流域水土保规划

 

院系: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2009级

指导老师:

姓名:

学号:

 

1规划概要

许家小河小流域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阿旺镇北东部、大白河东岸,东经103°11′16″103°15′21″,北纬25°50′40″~25°57′34″,海拔1420~3003m,属于金沙江水系小江上游大白河流域。

流域呈柳叶状,地势东高西低,褶皱、裂隙发育,岩层破碎。

流域内冲沟发育,侵蚀切割严重,沟床呈“V”字型,流域土壤总体上属地带性红壤类。

现有林地476.51hm2,植被类型以云南松中龄林为主,森林覆盖率为31.9%。

流域属于亚热带半干旱河谷向半湿润中山过度的气候类型区,多年平均气温18.4℃,≥10℃积温5581℃,无霜期305天,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247小时,多年平均降水量763mm,年内分配不均5月~10月降水量占全年的88%。

流域涉及两个村委会8个自然村275户农户,据统计,2010年共有农业人口940人,劳动力人口630人,人口密度63人/km2。

流域面积1496.4hm2,水土流失面积949.58hm2,占总面积的63.5%。

多年来,通过“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项目,使片区内森林植被得到一定恢复,生态环境有了一定改善,但由于受投资限制,所实施的项目仅局限于坡面治理,沟道内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尚未得到有效控制,远远不能满足全面治理需要。

根据水土保持规划的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结合许家小河流域实际情况,以1600m,2000m等高线为界把流域划分为三段,分别为:

上中游,中下游及下游,每段又将水土流失类型划分为轻微度侵蚀区,中度侵蚀区和强烈侵蚀区。

规划的依据为:

《水土保持规划编制规程》(SL336-200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15772-200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6-200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GB/T15773-200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2008)、《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和定额》(水利部水总[2003]60号)

结合流域实际情况,分别对坡耕地喝荒草坡进行规划,治理措施以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

到规划期末,共营造水土保持林209.87hm2,经济果木林39.11hm2,坡改梯55.55hm2,保土耕作222.53hm2,修建谷坊12(座),拦沙坝共10座(10m以上4座)排、引水沟渠15km。

预计需投入1698.895万元,分三年完成。

计划到规划期末综合治理程度达到85%以上,减沙效益达30%以上,林草覆盖率提高到65%以上,人均纯收入提高到3000元/人年以上。

2规划区基本概况

2.1自然条件

2.1.1地理位置许家小河小流域位于东川区阿旺镇北东部、大白河东岸,103°11′16″E~103°15′21″E,N25°50′40″~25°57′34″N,属于金沙江水系小江上游大白河流域,东与会泽接壤,南与吊戛河流域相邻,北与陶家小河流域相邻,西以大白河为界。

2.1.2地质流域位于“康滇地轴”中部东侧小江深大断裂带,褶皱、裂隙发育,岩层破碎,流域内广泛出露的地层为古生界地层。

岩层走向为NE~SW向,以紫红色砂岩、粉砂岩、灰绿、灰黑色泥岩、页岩为主,岩性较软,风化强烈。

此外,浅黄色、黄褐色砂岩、泥岩、灰黑色板岩有零星分布。

2.1.2地形地貌流域形态呈柳叶状,地势为东高西低,长7.33km,宽2.17km,总面积为1496.4hm2,主沟呈“V”字形阶梯状下降,沟壑密度0.63km/km2,水土流失严重,整个流域内侵蚀、切割严重,冲沟、切沟发育,阶梯状分布明。

2.1.4土壤植被流域土壤总体上属地带性红壤类,成土母质基本为二迭系上统玄武岩组(P2β)风化岩层。

土壤主要有水稻土、山地红壤亚类和森林土。

流域内森林根据海拔总体上呈立体分布,主要以云南松中龄林为主,其次为滇油杉中龄林,局部分布有有云南松—水冬瓜混交林、经果林及四旁树,但总体上郁闭度不高,现有林地476.51hm2,森林覆盖率仅为31.9%。

2.1.5气象许家小河小流域属于亚热带半干旱河谷向半湿润中山过度的气候类型区。

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763mm,年内分配不均,在垂直高度分布上也有较大差异。

多年平均气温18.4℃,年≥10℃积温5581℃,无霜期305天,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247小时,年总辐射141.9千卡/cm2。

2.1.6水文流域内年径流总量为333.7万m3,多年平均流量0.11m3/s,径流模数0.01m3/(s.km2),年径流深度309mm,年径流系数0.41。

流域内多年输沙量为3.24万t,多年平均含沙量为0.01t/m3。

水源相对丰富,但分散分布于流域各支沟内,水资源除部分用于下游农田灌溉和人畜饮水外,未进行其它开发利用。

2.2自然资源

2.2.1土地资源流域土地总面积1496.4hm2,人均占有土地面积1.52hm2,其中,农地431.5hm2,以坡耕地构成为主;林业用地和果园面积476.51hm2;水域面积23.84hm2;荒山荒坡面积591.3hm2;难利用地96.28hm2;居民及交通用地18.93hm2。

2.2.2水资源多年平均降水763mm,主要集中于5~10月,蒸发量为1522~3752mm,是降水量的1.25~5.43倍,水资源严重不足。

2.2.3森林资源流域内现有林地476.51hm2,其中有林地161.18hm2,灌木林地265.41hm2,疏幼林地46.05hm2、果木林地3.87hm2,森林覆盖率为31.9%。

2.2.4能源资源光热资源较好,其流域内多年平均气温18.4℃,极端最高气温31.4℃,极端最低气温–9.7℃。

最低月平均气温14.96℃,最高月平均气温23.4℃,年≥10℃积温5581℃,无霜期305天,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247小时,年总辐射141.9千卡/cm2。

2.3社会经济情况

2.3.1人口与劳动力许家小河小流域包括阿旺镇的大石头村委员会和小营村委员会,以汉族为主,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杂居或散居,涉及8个自然村,275户农户,2010年末共有人口940人,全部为农业人口,农业劳动力630人,人口密度63人/km2,人口自然增长率7.0‰。

2.3.2土地利用现状据统计,许家小河流域土地总面积1496.4hm2。

农业生产用地431.5hm2。

其中,水田24.34hm2,梯地49.51hm2,坡耕地357.65hm2;林业生产用地面积476.51hm2,其中有林地161.18hm2,灌木林265.41hm2,幼林46.05hm2,果木林3.87hm2;荒草坡591.3hm2;水域23.58hm2;难利用地96.28hm2;居民及交通用地18.93hm2。

2.3.3农业生产结构流域内2010年农业总产值706.8万元,其中:

农业279.5万元,牧业427.3万元分别占总产值的39.5%和60.5%;。

农村经济总收入1058.14万元,人均纯收入2170元。

粮食总产186.4万kg,人均产粮508kg。

流域内无渔业及水产养殖,有小片的经果林种植。

农副产品市场供需矛盾日趋突出。

2.3.3.1农业生产流域内耕地总面积431.5hm2,其中,基本农田总面积24.34hm2,人均耕地0.46hm2,人均基本农田0.025hm2。

2010年粮食播种面积为431.5hm2,粮食总产量447.52t,播种面积单产1106.7kg/hm2,人均产粮508kg。

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马铃薯、玉米、小麦、荞麦、大豆、杂豆等,经济作物主要以油菜、花生和大豆、蔬菜等,由于高稳产农田少、中低产田多,且分布不均匀,受地理位置影响,水利化程度低,不能充分发挥有效灌溉效益,产量较低。

2.3.3.2林业生产流域内现有林地为当地群众的个体林,其中有林地161.18hm2,疏幼林地46.05hm2,灌木林地265.41hm2,经果林地3.87hm2。

现有林地郁闭度低,林份结构差,加之管护不善,产出率较低,林业生产的主要收入为零星经果林地的林产品。

2.3.3.3牧业生产2010年末流域内有猪940头、大牲畜94头(主要为耕牛)、羊313只、鸡鸭鹅1880只。

由于畜牧业生产以家庭为单元,农户自主经营管理,缺乏科学饲养知识,没有形成养殖规模,饲养周期过长,市场经济意识差,商品率不高,2010年底,流域内畜牧业产值为427.3万元。

无渔业生产,无水产养殖。

2.3.3.4流域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农、林、牧比例严重失调,土地利用结构极不合理,农、林、牧用地比例失调,陡坡开荒严重,坡耕地面积比重占耕地的82.9%,≥25°坡耕地占耕地面积的20.11%,粮食产量单产低于全区平均单产。

林地面积大,但结构不合理,灌木林、疏幼林占林地面积的65.4%。

2.3.3.5农村基础设施状况流域内已基本通电,通讯网络也完全覆盖到流域内;流域内各自然村都通路,但路面情况较差,基本为土路,雨季湿滑,加上当地农用机动车碾压,造成路面坑凹不平,流域内耕地灌溉条件较差,人畜饮水绝大部分已解决;中下游地区燃料以煤、电、桔杆为主,中上游地区以薪柴、桔杆为主。

2.4水土流失情况

2.4.1水土流失现状整个流域内侵蚀、切割严重,冲沟、切沟发育,尤其主沟中上游两岸滑坡、崩塌较严重,沟床固体物质丰富,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条件。

本流域内水土流失面积949.58hm2,以面蚀为主,占总面积的63.5%。

其中,轻度侵蚀面积497.82hm2,占流失面积的52.4%;中度侵蚀面积306.55hm2,占流失面积的32.3%;强烈侵蚀面积141.01hm2,占流失面积的14.8%;极烈侵蚀4.74hm2,占流失面积的0.5%。

年总侵蚀量为3.62万t,侵蚀模数为2421t/km2·a。

2.4.2水土流失的危害水土流失对流域农业生态系统的破坏,自然灾害频繁,大量泥沙流入塘堰、沟渠、水库,冻、洪、涝、旱等灾害频繁出现。

使土层变薄,质地变粗,肥力下降,涵养水源能力差,形成耕地贫脊、肥力较差等特征,降低了复种指数,亩产降低,逐渐使土地失去农业利用价值生态环境恶化,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结构的发展。

2.4.3水土保持现状多年来,通过“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天然林资源保护保”、“退耕还林”等项目,先后对流域内实施了以生物措施为主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使片区内森林植被得到一定恢复,生态环境有了一定改善,但由于受投资限制,所实施的项目仅局限于坡面治理,沟道内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尚未得到有效控制,远远不能满足全面治理需要。

2.4.4水土流失存在的问题流域中上游主沟两岸滑坡、崩塌较严重,沟床固体物质丰富,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条件,为了防止泥石流的形成必须进行沟道治理,但需投入的资金相对较大,另外中上游坡面坡度陡峻且难利用地面积大,土壤瘠溥,植被恢复困难,治理难度大。

2.4.5水土流失治理的经验多年来,东川区开展了多条小流域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经过多年实践,并取得了显著效益和治理经验。

如加强规划、科学管理,实施分类指导,分区防治措施;加强队伍建设和技术投入,按照规划分步进行治理工作;工程治理和生物治理相辅相成,同步进行和治理与开发利用结合等。

2.4.6水土流失类型分布规划区内水土流失类型主要有泥石流、滑坡、崩塌及活动性冲沟等,侵蚀的形式以面蚀主。

泥石流以沟谷型为主,主要分布在慢林—油榨房段。

滑坡大部分属基岩小型浅层滑坡。

崩塌主要分布在公路及河谷两岸。

活动性冲沟大多形成在山麓残积层中,主要分布在公路及河谷两岸。

2.4.7水土流失成因地形破碎,暴雨时间分布集中,植被稀少以及乱砍滥伐、陡坡种植等掠夺式的土地利用方式以及不合理的资源开发等基本建设活动,加剧了水土流失。

3规划依据和目标

3.1规划依据《水土保持规划编制规程》(SL336-200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15772-200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6-200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GB/T15773-200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2008)、《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和定额》(水利部水总[2003]60号)

3.2规划原则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综合治理、治管结合;兼顾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3.3规划目标规划期按3年计,到规划期末综合治理程度达到85%以上,减沙效益达30%以上,林草覆盖率提高到65%以上人均纯收入提高到3000元/人﹒年以上。

4水土保持类型分区和总体布局

4.1水土保持类型分区

4.1.1划分原则在水土流失综合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流域实际,按照规划范围内不同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资源状况、社会经济和水土流失特点,并遵循下列原则进行划分。

1、在同一类型区内,各地的自然条件、资源状况、社会经济、水土流失特点应有明显的相似性。

2、在同一类型区内,各地的生产发展方向和防治措施布局应基本一致。

3、同一类型区应集中连片,适当照顾行政区划的完整性。

4、不同情况下,影响水土流失和生产发展的主导因素应有所侧重。

4.1.2分区概况按照上述划分原则,根据流域内地形地貌、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现状及水土流失程度,并保持区域的连片性、完整性,将全流域水土流失现状划分为三大水土流失类型区:

1、流域上中游海拔2000m—3003m,分布于流域的上中游,为半湿润中山和高山区

(a)流域上中游轻、微度侵蚀区土地利用较为复杂,大部分为陡坡地带。

水土流失以轻、微度面饰为主。

(b)流域上中游中度度侵蚀区土地利用多为荒草坡,大部分为陡坡地带。

水土流失以中度面饰为主。

(c)流域上中游强烈侵蚀区土地利用均为荒草坡,属险坡地带。

水土流失以强烈面蚀为主。

2、流域中下游该区域位于海拔1600m—2000m为半湿润中山区,:

(a)流域中下游微、轻度侵蚀区土地利用以林地为主,大部分为斜陡坡地带,水土流失以轻、微度面饰为主。

(b)流域中下游中度侵蚀区土地利用均为荒草坡,大部分为陡坡地带,水土流失以中度面饰为主。

(c)流域中下游强烈侵蚀区土地利用均为荒草坡,属陡坡地带,水土流失以强烈面饰为主。

3流域下游该区域海拔1600m以下,为河谷平地地区

(a)流域下游轻、微度侵蚀区土地利用以农地为主,坡度复杂,平坡较多,水土流失以轻、微度面饰为主。

(b)流域下游中度侵蚀区土地利用以荒草坡为主,多为陡坡,水土流失以中度面饰为主。

(c)流域下游强烈流失区仅划分了一个小班,属荒草坡险坡地带,水土流失极强烈。

4.2水土保持类型总体布局

根据许家小河小流域的自然地理、水土流失等情况,在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基础上,按先治坡面,后治沟底;先治支毛沟,后治干沟;先上游后下游的原则对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和工程措施进行配置。

沟底建设以拦砂坝坝系为主,适地发展谷坊群、蓄水池及引排水工程,因地制宜发展小型水利工程。

同时,对于坡耕地:

坡度大于25°的实行退耕还林;15~25°的实行保土耕作;小于15°的进行坡改梯。

对于荒草坡,大于35°种植水土保持林;25~35°部分封山育林;15~25°种植人工草地,小于15°的配置为经果林等。

5土地利用规划和综合防治措施规划

5.1土地利用规划

5.1.1土地利用规划原则

(1)充分运用已有的土地利用规划,按水土保持的要求,对其不足部分进行补充,纳入水土保持规划。

(2)对规划区的土地资源进行评价,在人地粮平衡的前提下,适当提高林业和其他用地面积,达到各类用地平衡。

5.1.2农业用地规划2010年末流域内实际人口数为940人,全为农业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按7‰计算,到规划期末农业人口可达960人。

并有猪940头,大牲畜94头,羊313只,鸡鸭鹅共计1880只。

分别按1:

2,1:

4,1:

1,1:

10折算为羊单位后共计2757只,流域内人均年需口粮按400kg/人计算,每头猪每年需饲料用粮以100kg计,人畜需粮共513850kg;人均每年工副业用粮以13kg计,工业副粮共需12220kg;2010年底,耕地面积431.5hm2,粮食总产447.52t,播种面积单产1106.7kg,共需粮田440hm2,平均每公顷耕地需种粮240kg计,种籽需粮105600kg。

所以2010年共需粮631670kg粮食供应不足,需重新规划。

具体见表10,规划期末,农业生产用地总面积为431.5hm2,25°以上坡耕地79.57hm2,全部退耕还林,耕地余351,.93hm2

表10

 

 

规划期末总量,人(头/只)

羊单位

每年需粮量kg/人(头)

总需粮量(kg)

960

 

400

384000

30

120

50

6000

160

160

50

8000

400

800

50

40000

鸡鸭

1000

100

50

5000

小计

443000

种籽

规划期末粮田总量,hm2

单位面积种籽需粮kg/hm2

种籽总需粮量kg

281.54

240

67569.6

 

规划期末单产量kg/hm2

总需粮量(kg)

粮田面积hm2

经济作物用地面积hm2

小记

1813.5

510570.6

281.54

70.38

合计

 

 

 

351.92

5.1.3坡耕地规划坡耕地规划以粮食满足需求为目标,除去25°以上的79.57hm2退耕还林,剩下的以15°为界,15°以上以保土耕作(如在坡耕地内部及其上部外侧,设置坡面小型蓄排工程,防止外区域地表径流进入、改变微地形、增加地面被覆、提高土壤入渗与抗蚀能力等)为主,面积为222.52hm2,15°以下则进行坡改梯,面积为55.55hm2。

5.1.4荒草坡规划以保持水土和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坡度在35°以上种植水土保持林,面积为209.87hm2,25°~35°封禁治理,面积为183.63hm2,15°~25°,种植人工草地,可作牧草用,15°以下种植经果林。

5.1.5林业用地规划

5.1.5.1经果林规划根据实际情况,15°~25°荒草坡可栽植经济果(核桃、板栗、梨等)木,增大经果林的种植面积,总体上增加39.11hm2,实施期末达到42.98hm2,同时加强力量对旧果园的更新、改造、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及单位面积产量。

5.1.5.2水土保持林规划根据实践经验,流域内25°以上坡耕地应退耕还林,面积为79.57hm2,根据适地适树原则营造水土保持林、肥料和饲草基地,大于35°的荒草坡面积为209.87hm2可造水土保持林。

同时提出疏幼林及25°~35°的荒草坡进行封禁治理。

5.1.5.3人工种草规划荒草坡15°~25°范围内规划为人工草地,其他地类不再规划为草地,共增加16.99hm2。

综合治理措施详见表11

表11

许家小河综合治理措施

总面积(hm2)

项目

农业用地

林业用地

水田

梯平地

坡耕地

小计

经果林

水土保持林

灌木林

幼林

小计

1496.4

基数

24.3

49.51

358

431.5

3.87

0

265.41

46.1

477

增加

0

55.55

0

55.55

39.11

209.87

75.97

0

594

减少

0

0

135

135.1

0

 

0

0

0

达到

24.3

105.06

223

351.9

42.98

209.87

341.38

46.1

1070

 

 许家小河综合治理措施

项目

人工草地

荒草坡

水域

难利用地

居民及交通用地

封禁

基数

0

591.3

23.6

96.28

18.93

0

增加

16.99

0

0

0

0

183.6

减少

0

591.3

0

0

0

0

5.2沟道坝系工程规划首先进行坝系规划,在干沟和支沟中全面、合理的安排拦砂坝和蓄水池,并确定各项工程的实施顺序。

然后根据拦砂坝和蓄水池各自的不同要求,正确选定每项工程的坝址,并确定工程规模。

具体如下:

5.2.1拦砂坝、浆砌石谷坊在许家小河主沟上游泥石流形成区、中游流通过区与下游堆积区的及黑沙河下游狭窄处个建一座高10m以上的拦砂坝,并各配2座高10m以下的拦砂坝组成坝系。

流域上游及各支毛沟均建3座为一群的浆砌石谷坊布置相协调。

5.2.2蓄水池流域地形复杂多样,农业用水占有较大比重,因此,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以分散、多点,就地取水为原则,修建投资少见效快的小型水利工程,如蓄水池等蓄水工程。

根据实际情况,流域内共布设15口蓄水池,与引排水沟,沉砂池形成配套设施,以满足农、林用水和人畜饮水需要拦蓄地表径流。

5.2.3引、灌、截、排水沟渠的规划引、灌、截、排水沟渠工程主要依傍道路而设,应与蓄水工程同时规划,以蓄水池为中心向外辐射,尽可能覆盖周围耕地。

本次规划共布设引、灌、截、排水沟渠约15km。

6投资估算及进度安排

6.1投资估算依水利部《水土保持工程概算(估)算编制规定》2003年6月;水利部《水土保持工程概算编制定额》2003年6月。

6.2工程措施投资及进度安排流域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期为三年,规划期内,按先治坡面,后治沟底;先治支毛沟,后治干沟;先治上游,后治下游;先易后难,投入少,见效快,收益大的先治的实施顺序进行治理。

在汛期之前,建好拦砂坝,副坝栏渣及截排水沟。

完成坡改梯,完成封禁区封禁要求。

考虑到流域内劳动力有限,一次性实施所有措施,会使劳动压力过大,因此为了缓解劳动压力,同时不影响农业生产,在规划期内将所有措施分三期来实施,具体安排如下表

表12工程措施进度安排及投资总概算表

年度

工程名称

数量

单价(万元)

总投资(万元)

第一年(上游)

拦砂坝(坝高10m以上)

1(座)

120.0

120

拦砂坝(坝高10m以下)

2(座)

40.0

80

浆砌石谷坊

4(座)

15.0

60

蓄水池

4(口)

0.3

1.2

排、引水沟渠

4(km)

1.0

4

坡改梯

20(hm2)

1.5

30

荒山造林

100(hm2)

1.0

100

经济林

14(hm2)

1.8

25.2

保土耕作

80(hm2)

0.2

16

封禁治理

62(hm2)

0.1

6.2

第二年(中游)

拦砂坝(坝高10m以上)

1(座)

120.0

120

拦砂坝(坝高10m以下)

2(座)

40.0

80

年度

工程名称

数量

单价(万元)

总投资(万元)

第二年

(中游)

 

浆砌石谷坊

4(座)

15

60

蓄水池

5(口)

0.3

1.5

排、引水沟渠

5(km)

1

5

坡改梯

20(hm2)

1.5

30

荒山造林

100(hm2)

1

100

经济林

14(hm2)

1.8

25.2

保土耕作

80(hm2)

0.2

16

封禁治理

62(hm2)

0.1

6.2

第三年

(下游)

 

拦砂坝(坝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