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丘红黄壤红美人栽培技术规范.docx

上传人:gj****cr 文档编号:18932148 上传时间:2024-02-1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6.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丘红黄壤红美人栽培技术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低丘红黄壤红美人栽培技术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低丘红黄壤红美人栽培技术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低丘红黄壤红美人栽培技术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低丘红黄壤红美人栽培技术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低丘红黄壤红美人栽培技术规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低丘红黄壤红美人栽培技术规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低丘红黄壤红美人栽培技术规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低丘红黄壤红美人栽培技术规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低丘红黄壤红美人栽培技术规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低丘红黄壤红美人栽培技术规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低丘红黄壤红美人栽培技术规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低丘红黄壤红美人栽培技术规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低丘红黄壤红美人栽培技术规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低丘红黄壤红美人栽培技术规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低丘红黄壤红美人栽培技术规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低丘红黄壤红美人栽培技术规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低丘红黄壤红美人栽培技术规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低丘红黄壤红美人栽培技术规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低丘红黄壤红美人栽培技术规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低丘红黄壤红美人栽培技术规范.docx

《低丘红黄壤红美人栽培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丘红黄壤红美人栽培技术规范.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低丘红黄壤红美人栽培技术规范.docx

ICS65.020

CCSB31

DB3308

浙江省衢州市地方标准

DB3308/T078—2021

低丘红黄壤红美人栽培技术规范

TechnicalregulationforcultivationofCitrus‘Hongmeiren’inhillylandred-yellowsoilareas

2021-02-26发布



2021-03-26实施

衢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308/T078—2021

前言

本文件依据GB/T1.1-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文件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文件由衢州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衢州市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常山县翠香蜜家庭农场,衢州市柯城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王登亮,刘春荣,姜翔鹤,吴雪珍,郑雪良,刘丽丽,陈骏,杨波,朱一成,郑利珍,杨海英。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I

DB3308/T078—2021

低丘红黄壤红美人栽培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红美人柑橘(以下简称为红美人)设施栽培的术语和定义、园地选择及整理、设施构建及配套设施要求、定植、土肥水管理、温湿度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等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低丘红黄壤地区红美人设施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GB/T9659柑橘嫁接苗

3术语和定义

下列定义和术语适用于本文件。

3.1红美人

杂柑类柑橘新品种,以南香为母本、天草为父本杂交所得。

3.2设施栽培

设施栽培是指利用大棚、温室等特定设施,人为创造适合于作物生长发育环境的一种栽培方式。

4园地选择及整理

4.1园地选择

4.1.1气温条件

1

DB3308/T078—2021

年平均温度16℃~18℃,绝对最低温度≥-8℃,1月平均温度≥5℃,≥10℃的年积温5000℃以上。

4.1.2土壤条件

土壤质地疏松肥沃,土层深厚,活土层厚60cm以上,pH为5.0~6.5,地下水位1m以下。

并符合GB15618要求。

4.1.3灌溉水质

符合GB5084要求。

4.1.4大气质量

符合GB3095要求。

4.1.5地形地势

选择平地或缓坡地,缓坡地建园时宜修筑水平梯地。

选择避风向阳的南坡、东南坡或水库、湖泊等岸边小气候条件好的地方种植,避免低洼地、风口建园。

4.2园地整理

4.2.1土壤改良

采用以下措施改良土壤后再种植:

按行距撩壕,壕宽100cm、深80cm,将秸秆、杂草、堆肥、羊粪、牛粪、食用菌渣等翻压入壕沟中,翻压量120~150t/hm2;翻压过程中撒施石灰(1.5~2.3t/hm2);将挖起的土覆盖于上;发酵90~100d后,将土与基质拌匀。

改良后的土壤要求pH值5.5~6.5,有机质含量1.5%以上。

4.2.2整理

坡地应建梯田种植,平地应起垄种植,起垄宽度和高度以200cm和50cm为宜。

5设施要求

5.1设施类型

红美人适宜的设施类型有简易钢架大棚、标准连栋大棚等,山坡地建造大棚,顶部应与坡度平行。

5.2设施构造

5.2.1钢架结构

大棚立杆采用100mm×50mm×25mm热镀锌方管加400mm×400mm×600mm水泥支柱,水平杆采用热镀锌32mm口径钢管,棚顶采用25mm热镀锌钢管。

大棚顶高4.5m~5.5m为宜,肩高3.0m~4.0m为宜,肩高与顶高相差1.5m。

5.2.2塑料薄膜

棚膜宜采用厚度0.09mm~0.12mm耐老化无滴防尘膜,透光率不低于65%,棚顶膜需与树冠顶部间距不少于1.5m。

5.2.3防鸟网

选用网眼1.0~1.5cm的防鸟网。

5.2.4遮阳网

夏季温度达到35℃以上时,可在晴天时覆盖透光率70%以上的遮阳网。

5.2.5卷膜结构

2

DB3308/T078—2021

在边侧和顶部采用手动或自动卷膜通风装置。

顶部窗宽1.5~1.8m,边侧窗宽2~2.5m。

5.2.6滴灌

种植行树冠下铺设滴灌带,滴灌带孔径1mm,滴口间隔相距8cm左右。

6定植

6.1苗木质量及管理

苗木质量应符合GB/T9659要求。

宜栽植脱毒容器苗、大苗壮苗。

根系差、长势弱的苗木宜先假植在装有肥沃土的容器中,通过薄肥勤施等促使根系多发、长势转旺后再定植。

6.2定植时间

裸根苗在9月下旬~10月中旬或2月下旬~3月中旬栽植。

容器苗或带土移栽不受季节限制。

6.3定植密度

按株行距(2~3)m×4m定植。

6.4栽植方法

栽植穴长60cm、宽50cm、深60cm,将苗木的根系和枝叶适度修剪后放入穴中央,舒展根系,扶正,撒施50g~100g钙镁磷肥,边填土边轻轻向上提苗、踏实,使根系与土壤密接。

填土后在树苗周围做直径0.7~1m的树盘,浇足定根水。

栽植深度要求嫁接口露出地面3~5cm。

红美人宜成片种植以保持无核性状,不应与有核品种混栽。

7土肥水管理

7.1土壤管理

7.1.1深翻扩穴

深翻扩穴一般在秋梢停长后进行,从树冠外围滴水线处开始,逐年向外扩展。

深翻扩穴每667m2填埋绿肥、秸秆、沼渣或堆肥、厩肥等2t~3t。

回填时表土放在底层,心土放在表层,与有机肥混拌,然后灌足水分。

7.1.2间作或生草

在树盘以外区域间作或生草,选择浅根、矮杆,且与柑橘无共生性病虫草种。

春季生草选择藿香蓟、百喜草、黑麦草、三叶草等草种,秋季生草选择二月兰、箭舌豌豆等草种,人工拔除杠板归、革命草、莬丝子等恶性杂草。

春季间作大豆、花生、绿豆、田菁、猪屎豆等豆科绿肥作物。

青草或绿肥适时刈割翻埋于土壤中或覆盖于树盘内。

7.1.3覆盖与培土

实施生物覆盖,以秸秆、绿肥作物、刈割的青草、发酵过的栏肥及菌渣等为覆盖物,厚15~20cm,注意与树干保持10cm左右的距离。

3

DB3308/T078—2021

7.2施肥

7.2.1施肥原则

符合NY/T496要求。

总体要求是“大肥大水、基肥施足、追肥适时”。

多施有机肥,合理施用无机肥,采用叶片和土壤营养诊断配方施肥。

7.2.2施肥方法

7.2.2.1土壤施肥

采用环状沟施、条沟施等方法。

在树冠滴水线处挖沟(穴),深度30cm~40cm。

东西、南北对称位置轮换施肥。

有微喷和滴灌设施的红美人园,可进行灌溉施肥。

7.2.2.2叶面追肥

春梢抽发期、花期以喷施硼、锌肥为主,其他时期按照叶片诊断或土壤诊断因缺补缺。

高温干旱期按使用浓度范围的下限施用,果实采收前30天内停止叶面追肥。

7.2.3幼树施肥

幼树在春季萌芽前株施基肥腐熟羊粪牛粪4kg~5kg或与之氮含量相当的商品有机肥。

追肥以氮肥为主,配合施用磷、钾肥,薄肥勤施。

春、夏、秋梢抽生期施肥,年施4次~6次,顶芽自剪至新梢转绿前增加根外追肥。

幼树单株年施纯氮0.2kg~0.5kg,氮:

磷:

钾=10:

2~3:

5。

7.2.4结果树施肥

7.2.4.1施肥量

以产果1000kg施纯氮7kg~9kg,氮:

磷:

钾=10:

5:

8,其中有机肥不少于40%。

7.2.4.2施肥时间及技术

年施肥4次,以有机肥为主,重施春肥和壮果肥,有机肥以腐熟的饼肥、羊粪或蚕粪最好。

2月底~3月上旬施春肥,株施有机肥20kg~25kg+尿素0.3kg~0.5kg+钙镁磷肥1.5kg~2kg;5月下旬施壮梢保果肥,株施复合肥0.5kg+尿素0.3kg~0.5kg;7月下旬~8月上旬施壮果肥,株施复合肥1kg~1.5kg+尿素0.3kg;11月底果实采收后立即施采果肥,叶面追施0.3%的尿素+0.25%的磷酸二氢钾叶面肥。

7.3水分管理

7.3.1灌溉

7月~10月为果实膨大期,3d~5d灌溉一次;10月开始,15d灌溉一次;果实采收前20d停止灌

水,使土壤处于适当干燥,以提高果实品质。

7.3.2排水

保持排水系统通畅,多雨的地区在果实采收前可通过地膜覆盖,降低土壤含水量,提高果实品质。

8温湿度管理

8.1温度管理

8.1.1花期温度管理

通过揭开侧膜和打开天窗等方式使棚内白天温度控制在30℃以内,防止花期高温引起的落花落果。

8.1.2夏秋季降温管理

当设施内温度超过35℃时,采取大棚通风、覆盖遮阳网等方式降温,防止果实晒伤。

8.1.3越冬防冻管理

4

DB3308/T078—2021

果园地面覆盖砻糠、菌渣、稻草和土杂肥增加土壤温度。

采收期设施内的气温在2℃以下、采果后的温度在-4℃以下时,进行果园熏烟、放置煤炉等加温设备。

寒潮来临前灌透水,提高抗冻能力。

8.2湿度管理

以通风降湿、喷水雾增湿等方式将花期的相对湿度控制在50%~70%,其他时期控制在70%~90%。

9整形修剪

9.1整形修剪原则

成年树以维持树势、保持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平衡为目标,按“弱树重剪、强树轻剪”的原则进行修剪,弱树除了疏枝外,重点进行短截回缩修剪。

9.2整形修剪方法

9.2.1幼树期

9.2.1.1树形培养

幼龄树着重扩大树冠、培养良好树形,以轻剪为主。

及时定干,树干高度40cm~50cm,按照3个主枝、每主枝2个~3个副主枝的原则整形,对主枝、副主枝进行短截,适当疏删过密枝群。

9.2.1.2抹芽定梢

幼树在抽梢期抹芽控梢定梢,以形成结构合理、长势强健的树冠。

根据芽梢方向、位置和生长势留芽定梢,按去下垂留直立、去两边留中间、去徒长去弱小留强壮、去早晚留一致的原则进行。

9.2.1.3摘心

当新梢长至能看出8叶以上时及时留8叶左右摘心,如新梢已自剪,也要摘掉梢顶部往下的2叶。

9.2.2结果期

结果树的修剪时间宜在春季萌芽前进行,疏除病虫枝、弱枝、重叠枝、交叉枝、树冠底部位置太低的枝。

弱树除了疏枝外,重点进行短截回缩修剪;树势衰弱的树修剪量占总枝叶量的30~40%,树势中等的树修剪量约占总枝叶量的20%,树势强旺的树修剪量占总枝叶量的10%左右。

10花果管理

10.1花果管理原则

加强花果管理,总的要求是早疏花和重疏果。

10.2疏花

4月中下旬疏花,疏除簇状花、无叶花、畸形花、病虫花和发育不良的小花。

2年生以内幼年树上的花全部疏除。

初结果树冬季修剪以短截、回缩为主以抑花。

结果树进行花后复剪,强枝适当多留花,有叶单花多留,弱枝、短小枝不留花或将枝直接疏除。

5

DB3308/T078—2021

10.3疏果

疏果分三次进行,第一次疏果在第一次生理落果后的一周内(5月上中旬)进行,第二次疏果在第二次生理落果后的一周内(6月上中旬)进行,主要疏去过多的果、无叶果、过密果、畸形果、病虫果、机械伤果,以分布均匀为目标;第三次疏果在8月上中旬进行,主要疏去重叠果、病虫果、畸形果、风癣果、日晒果。

初投产树叶果比控制在80~90:

1,成年结果树叶果比控制在70~80:

1。

11病虫害防治

11.1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进行病虫害防治。

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基础,积极开展生物防治,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有效控制病虫危害。

11.2农业防治

11.2.1种植马甲子、女贞等灌木和柏树、杉树等直立性较强的乔木作为防护林,不宜种植枳、花椒等与柑橘有共生性病害和樟树等树冠大的树种。

11.2.2园内间作和生草栽培,按7.1.2规定执行。

11.2.3实施修剪、翻土、排水、冬春季清园等农业措施,加强栽培管理,病虫果以及修剪的带病枝叶及时清出果园进行烧毁,减少病虫基数,增强树势,提高树体自身抗病虫能力。

适时采收,提高果实采摘质量,减少果实伤口,降低果实采后腐烂率。

11.2.47~8月疏果时首先疏除病虫果,减少病虫基数,切断疮痂病等病害侵染循环。

11.2.5人工摘除或用竹杆拍打法去除蓑蛾类护囊、卷叶虫的虫胞。

用铁丝钩除天牛幼虫,人工捕抓天牛成虫和黑蚱蝉成虫。

柑橘灰象甲成虫上树后,利用其假死性,振落以集中销毁。

在吸果夜蛾发生严重的地区人工种植木妨已、汉防已等中间寄主,引诱成虫产卵,再用高效氟氯氰菊酯杀灭。

11.3物理防治

11.3.1安装频振式杀虫灯防治吸果夜蛾、金龟子、卷叶蛾等,每2hm2装1台,安装高度为高出橘树顶端50cm。

4月上旬装灯,10月底撤灯。

每隔3~7天打扫高压网和接虫袋。

11.3.2利用大实蝇、拟小黄卷叶蛾、金龟子、地老虎、粘虫、斜纹夜蛾等害虫对糖、酒、醋液的趋性,在糖、酒、醋液中加入阿维菌素或氯氟氰菊酯等农药诱杀。

糖醋液体积比按糖:

醋:

酒:

水:

阿维菌素=10:

20:

5:

90:

1的比例配制好后,装入一个盒中,每亩果园挂5盒至7盒,悬挂高度1.5米。

及时清除诱集的害虫,每周更换新鲜糖醋液。

11.3.3用黄板诱杀蚜虫等柑橘害虫,每株悬挂黄板1张。

11.4生物防治

11.4.17月初的阴天傍晚释放胡瓜钝绥螨,每株成年树挂1袋(含600只以上活螨,包括卵、幼螨

和成螨)防治柑橘全爪螨和锈壁虱等。

6

DB3308/T078—2021

11.4.2选择使用对天敌伤害少的苏云金杆菌、苦·烟水剂等生物农药和矿物油乳剂等矿物源农药,保护天敌,控制蚜虫、介壳虫和粉虱的发生。

11.4.35月上旬,在果园内按75只/hm2标准挂诱捕器,诱捕器内加98%诱蝇谜诱杀柑橘小实蝇雄虫;每次加药2mL,每隔15d加一次。

或在果树中上部阴凉通风处悬挂诱蝇球(加有性诱剂),每1~2株树悬挂1球。

11.5化学防治

11.5.1农药选择

禁用高毒、高残毒农药,见附录A;常用农药种类和注意事项见附录B。

11.5.2农药使用

根据病虫害监测结果,在适宜时期喷药进行主要虫害的防治,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应符合GB4285、GB/T8321(所有部分)的要求。

对症下药,优先选用对果园生态友好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格控制安全间隔期、施药量和施药次数,注意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交替使用和合理混用,避免产生抗药性,具体推荐用药及防治方法见附录C。

12果实采收

12.1采收方法

实行分批采收、贮藏与销售。

采果按先下后上、由外向内的顺序进行;树冠较高时,要站在采果梯或高凳上采摘。

用圆头果剪采果,要求一果两剪,果蒂平齐。

果实轻拿轻放,轻运轻卸。

12.2采收时间

鲜销果在果实正常成熟果面转为橙红色时采收,适宜采摘期为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上市期以11月中旬至翌年的1月下旬为宜。

贮藏果比鲜销果宜早7d~10d采收。

注意下雨天和晴天露水未干时不能采果。

在气温0℃以下时,留树保鲜的果实通过提早采收、加温等方法防范果实冻害。

7

DB3308/T078—2021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红美人生产中禁止使用的农药

红美人生产中禁止使用的农药有:

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乙酸钠、毒鼠硅、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甲拌磷、甲基异硫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环磷、治螟磷、内吸磷、克百威、涕灭威、灭线磷、硫环磷、蝇毒磷、地虫硫磷、氯唑磷、苯线磷、氧乐果、水胺硫磷、灭多威、硫线磷、氟虫腈、杀扑磷、氯磺隆、福美胂、福美甲胂、胺苯磺隆、甲磺隆、百草枯水剂以及国家规定禁止使用的其他农药。

8

DB3308/T078—2021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红美人生产中常用农药及注意事项

红美人生产中常用农药种类和注意事项见表B.1。

表B.1红美人生产中常用农药及注意事项

通用名

安全间隔期/d

每年最多使用次数

通用名

安全间隔期/d

每年最多使用次数

阿维菌素

21

2

啶虫脒

14

1

除虫脲

28

3

农抗120

15

噻嗪酮

35

2

石硫合剂

15

虱螨脲

40

2

多氧霉素

15

四聚乙醛

7

2

波尔多液

15

吡虫啉

10

2

代森锰锌

21

氰戊菊酯

7

3

腐植酸铜

21

氯氰菊酯

7

3

多菌灵

21

氯氟氰菊酯

21

3

百菌清

21

机油乳剂

15

溴菌腈

21

哒螨灵

30

2

咪鲜胺

7

1

氟虫脲

30

炔螨特

30

3

溴螨酯

21

3

三唑锡

30

2

虫螨腈

10

2

抑霉唑

60

1

虫酰肼

21

2

苯醚甲环唑

7

3

双甲脒

21

3

9

DB3308/T078—2021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主要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见表C.1。

表C.1主要病虫害防治

害虫名称

防治适期及指标

防治措施

红蜘蛛

12月中旬~1月中心,平均每叶1头;4~6月,平均每叶3~5头;

9~10月,平均每叶1头。

每株成年树用600~1000只钝绥螨防治或选用螺螨酯、矿物油、乙螨唑、哒螨灵等药剂。

蚜虫

3月上旬;10月。

新梢有蚜率3%时挑治,大于5%时普治。

每hm2装60~80个黄板或用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等防治。

锈壁虱

7~9月。

有虫叶率20%或平均每叶每果15~20头。

用阿维菌素、代森锰锌防治。

长白蚧

5月中旬;7月上旬;9月中旬。

主干、主枝有虫即治。

用矿物油、螺虫乙酯、噻嗪酮防治。

糠片蚧

5月中旬;7月上旬;9月中旬。

叶片有虫率5%或果实有虫率3%。

用矿物油、螺虫乙酯、噻嗪酮防治。

红蜡蚧

幼蚧一龄末、二龄初期;卵孵化末期。

上年春梢平均有活虫数1头。

用矿物油、螺虫乙酯、噻嗪酮防治。

黑刺粉虱

5月中旬;7月上旬;9月中旬。

平均每叶虫数1头。

用矿物油、噻嗪酮防治。

潜叶蛾

7~8月嫩梢抽发盛期,芽长1~2cm开始喷药,间隔7d至10d1次,直至停梢。

抽梢率25~30%;嫩梢被害率15~20%。

用阿维菌素或氯氟氰菊酯防治。

吸果夜蛾

在9月中旬果实转色期开始用诱虫灯诱杀。

安装频振式杀虫灯或用高效氟氯氰菊酯趋避或种植木妨已、汉防已等中间寄主,引诱成虫产卵,再用苯睛磷杀灭。

溃疡病

夏、秋梢新芽萌动至芽长2cm左右及花后10~50d喷药。

每次梢期和幼果期均喷3~4次。

清除病叶和病枝后,用噻唑锌等防治。

疮痂病

春梢新芽萌动至芽长2m前及谢花三分之二时喷药。

隔10~15d再喷药。

发病地区秋梢需喷药保护。

用松脂酸铜、甲基硫菌灵等防治。

黑点病

谢花三分之二时喷药,隔10~15d再喷药。

用代森锰锌防治。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