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路翻修工程11.17.docx

上传人:恰似****客 文档编号:18938346 上传时间:2024-02-25 格式:DOCX 页数:101 大小:19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快速路翻修工程11.1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快速路翻修工程11.1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快速路翻修工程11.1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快速路翻修工程11.1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快速路翻修工程11.1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快速路翻修工程11.17.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1页
快速路翻修工程11.17.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1页
快速路翻修工程11.17.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1页
亲,该文档总共10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快速路翻修工程11.17.docx

《快速路翻修工程11.1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快速路翻修工程11.17.docx(10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快速路翻修工程11.17.docx

快速路翻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一、施工部署及现场平面布置

二、施工技术措施

三、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四、施工组织管理和机构设置

五、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六、施工进度计划措施

七、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八、扬尘治理专项措施

九、主要机具使用计划

十、劳动力安排使用计划

附表1拟投入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附表2拟配备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附表3劳动力计划表

附表4计划开工、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

附表5施工总平面图

附表6临时用地表

前言

依据工期、质量、安全等特点,除将积极要求外,还将使用名厂合格材料,电脑资料管理,科学、合理布置施工现场平面,按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有关工程质量、文明、安全、施工等规章制度要求组织施工生产,并认真贯彻执行。

针对工程的特点的要求,响应如下:

一、采用流水施工作业,确保关键工序的施工进度。

二、按国家标准施工。

三、施工进度计划编制科学合理,即突出主体工程,主要工序的施工路线,又兼顾其他支线,具有高度的实施性,采用横道图分别表述清晰易读。

四、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措施完善齐全,针对性强,切合实际。

五、针对工程的特点和建筑规划意图,充分合理地利用场地,做到生产、办公、仓储设施等布置科学合理,互相干扰少,交通顺畅,联系方便,同时也较好地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优质高速创造有利的条件。

六、的工程质量、安全、工期和文明施工目标分别是:

质量目标:

施工中强化质量管理,按国家建筑工程施工验收标准达到合格标准。

安全目标:

以人为本,安全施工,确保与确定的重大危险因素有关的活动得到有效控制。

工期目标:

要求的施工总工期。

环境保护管理目标:

施工中充分做好噪音控制、污水排放控制和粉尘控制,组织好车流、人流和现场出入口的保洁工作,防止对道路的污染。

为确保上述目标实现,在施工中合理利用人力、物力,有效利用时间和空间,采取先进的施工方法,加强施工协调,做到优质、高效、安全、低耗,确保实现工程目标,为此,特委任具有丰富经验的优秀项目经理为首,组成精明强干的项目部。

按照国家有关规范、规程要求严把工程质量关。

第一章、施工部署及平面布置

1.编制原则

1.1.遵循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的原则,在编写主要项目施工方法中,严格按设计要求,执行现行的规范和验收标准,正确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合格。

1.1.2因考虑到工期要求,在劳动力配备上以整个施工段组织交叉流水作业。

通过加强计划、合理组织,提高劳动效率,加快施工进度。

实事求是地确立合理的工期、周密的劳动组织、优化的施工方案,确保按期、优质、安全、高速高效地完成合同赋予的全部工作内容。

1.1.3在制定施工方案中,坚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通过与业主、监理和设计单位充分合作,实现人力、机械、物资等最佳组合。

1.1.4遵循原则

(1)遵循的原则

严格按照中的工程规范、工期、质量、安全目标等要求编制施组,满足建设方各项要求。

(2)遵循设计文件的原则

在编制施组时,认真阅读核对获得的设计文件资料,了解设计意图,掌握现场情况,严格按设计资料和设计原则编制施组,满足设计标准要求。

(3)遵循施工技术规范和验收标准的原则

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严格按施工技术规范要求优化施工技术方案,认真执行工程质量检验及验收标准。

(4)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根据工程特点,突出体现道路施工中交通疏解、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的要求,从实际出发、科学组织、均衡施工,把交通疏解、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作为重点内容,制定专题方案,确保使施工对道路环境和道路交通的影响降到最低,体现快速,有序、优质、高效的施工作风和精神风貌。

(5)体现“安全第一、防范结合”的原则

严格按照施工安全操作规程,从制度、管理、方案、资源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施工安全,服从指令,服从监理工程师的监督指导,严肃安全纪律,严格按规章程序办事。

(6)遵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则

配备技术能力强、有丰富的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的技术人员,同时,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充分应用“四新”成果,发挥科技在施工生产中的先导作用。

(7)遵循专业队伍施工和综合管理的原则

以专业化队伍为基本形式,配备必要的施工机械设备,同时采取综合管理手段合理调配,以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

(8)遵循贯标机制的原则

使IS09002质量标准体系在工程中自始至终得到有效运行。

(9)遵循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的原则

施工中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和的有关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的地方法规,创建“文明施工工地”。

1.1.5技术准备

1.熟悉和审查施工图纸

(1)收拿到图纸后,仔细检查施工图纸是否完整和齐全,施工图纸设计内容是否符合工程施工规范。

(2)各技术人员抓紧熟悉图纸,检查施工图纸及各组成部分间有无矛盾和错误,如图纸与其相关的结构图尺寸、标高、说明等方面是否一致等。

(3)通过图纸自审、互审和会审形成图纸会审纪要,掌握拟建工程的特性及应重点注意的问题,给工程的全面施工创造条件。

2.各项资料的调查分析:

工程开工前,派有关管理人员对该地区周边的技术经济条件等进行调查分析,如材料的价格、材料进场来源、交通资源、建筑协作单位的施工能力等。

3.预算员作好施工预算及分部工程工料分析。

主要构配件平均供应及加工计划,提出加工定货数量、规格及需用日期。

4.按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以往施工经验及合同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各部门的工程技术措施、技术方案,组织技术交底工作。

1.1.5施工现场及生产准备

在工程正式开工前,完成施工现场的全场性前期准备工作,施工现场准备工作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1)施工现场临时围护的施工。

(2)大型临时设施的建造。

包括材料堆放区、施工通道,周转材料堆放,门卫,公共厕所。

(3)临时施工道路的浇筑,临时用水用电管网的布置和敷设。

(4)有计划组织机械设备、材料的进场,布置或堆放于指定地点。

1.2施工总平面布置

项目工程量大且工期要求紧,一次性投入的人力、物力、机械较多,部分工序和工种需穿插进行。

为了保证场内交通顺畅,确保安全、文明施工,减少现场材料、机具二次搬运以及避免环境污染,必须对现场平面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

1.3施工总体平面布置原则

(1)既要满足施工,方便施工管理,又要确保施工质量、安全、进度和环保要求,不能顾此失彼。

(2)在允许的施工用地范围内布置,避免扩大用地范围,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分期进行施工场地规划和使用,将施工道口交通及周围环境影响程度降至最小、将现有场地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3)处理好交通路线与临时道路的关系,保证该地区交通运行通畅,避免拥挤和塞车现象发生。

(4)施工场地布置整洁、有序,同时做好施工废水净化、排放措施、防尘、防噪措施,布置绿化带、争取创建文明施工工地。

(5)场地布置遵循“三防”原则,消除不安定因素,防火、防水、防盗设施齐全且布置合理。

(6)为了减少各种料具的二次倒运距离,有计划地组织现场平面及立体交叉作业,最大限度地利用场地,提高劳动生产率,真正做到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的施工平面管理工作,由项目施工员负责,实行分片包干管理,责任到人,未经同意,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改。

(7)项目经理部是现场施工生产的指挥中心,现场办公室内要布置工程进度计划图表、劳动力调配、晴雨表、单位工程质量目标规划表、管理机构图等表。

(8)凡进场的材料、设备必须按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指定位置堆放整齐,不得随意乱放,施工现场的水准点和里程桩控制点要有明显的标记,并切实做好保护工作。

1.4施工用水管网布设

1、布设方式:

采用明铺的方法,通过道路部分采用埋管处理。

2、主水管:

采用DN150镀锌管接入施工现场。

3、消防用水:

将DN100从主水管上接出支管接入生活区,设置消防水龙头。

1.5施工用电

1、主供电线路均采用三相五线制架空线路,其中部分穿越道路采用PVC管保护,从电箱至所有用电设备均采用相应容量的橡胶电线,以保证用电安全。

2、线路沿临时用地围蔽内侧架设。

3、在施工加工区的总配电间安装3台柴油发电机,并同时安装具有互销装置的电源切换装置,防止两类电源工作时出现互冲现象。

1.6现场围障

施工现场和生产临时设施的部分围档采用钢管支撑、压型彩钢板组成的结构形式。

围障板必须符有关工程文明施工围挡设施的要求进行。

1.7临时设施

工程施工生活办公区处设搭建实验室和仓库。

办公设施和生活设施:

需要办公用房,生活场地,主要考虑在工地附近建设集中生活、办公区。

包括项目部、监理、业主驻现场代表办公室,生活场地包括项目管理人员及工人生活区。

主要设施有:

项目经理部办公室、宿舍、食堂、浴室、厕所等。

宿舍分上下铺,实行统一化管理。

整个生活区,派专人保洁,作到干净、整洁、排水通畅、道路整齐,为营造一个整洁、卫生的环境,展现形象。

1.8总平面管理

设立现场领导小组。

现场领导小组是现场施工生产的指挥中心,办公室内挂有工程进度控制网络图,设备、劳动力调配图,气象统计表及质量控制图等。

做到现场施工有条不紊,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率地运转。

所有临时设施必须按照施工平面图规划要求办,按质量标准办,不能够马虎凑合,降低标准,一定要保证运输道路畅通无阻。

对整个现场的布置和保持,管理人员要经常督促检查并落到实处。

(1)为了减少各种料具的二次倒运距离,有计划地组织现场平面及立体交叉作业,最大限度地利用场地,提高劳动生产率,真正做到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的施工平面管理工作,由项目付经理负责,实行分片包干管理,责任到人,未经同意,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改。

(2)项目经理部是现场施工生产的指挥中心,现场办公室内要布置工程进度计划图表、劳动力调配、晴雨表、单位工程质量目标规划表、管理机构图等图表。

(3)凡进场的材料、设备必须按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指定位置堆放整齐,不得随意乱放,施工现场的水准点和里程桩控制点要有明显的标记,并切实做好保护工作。

(4)进出入口设值班门房并张挂出入制度、场容管理条例、工程概况和安全纪律牌,教育工人维持良好的施工秩序和劳动纪律。

(5)施工现场设专职保安人员,无关人员禁止进入现场。

1.8.1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根据工程施工所在地,施工时通过合理的施工部署安排施工占地、施工生活区,尽量减少施工占地。

施工设施布置时,为满足环保的需要,备用发电机房等设施设置双层围护并采取消音措施,以减少噪音和尘土污染。

所有临建施按国家及有关消防安全法规配齐消防设施。

1.8.2生产及生活房屋

项目经理部及施工队办公及生活用房选择交通较为便利但同时又不影响交通的场地设置,采用轻钢龙骨活动板房。

生活用房中的食堂、洗浴室、厕所以及生产用房中的空压机房、材料库、试验室、机修房等均采用单层砖结构房屋,其余采用简易板房。

房屋布置要求紧凑、美观、大方、整齐,生活房屋按3m²/人标准布置。

1.8.3生产和生活用电

在与供电局协商后,生产、生活用电采用地方电源为主,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系统,变压器输出端设总控制箱,各施工部位分别设分控制箱。

施工配电箱采用统一制作的标准铁制配电箱,电箱、电缆编号与供电回路对应,供施工和生活用电。

同时配备1台250KW的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以满足临时停电时供办公室、安全、保卫照明及临时排水、防汛和混凝土浇筑时的应急用电。

1.8.4生产和生活用水

生产及生活用水在与当地供水部门联系后,就近引入工地,各工区施工供水管路采用φ100mm的钢管或PE管。

1.8.5清洁及排污设施

设置洗车槽,洗车槽设蓄水池和沉淀池,所有离开施工场地的车辆冲洗干净后方可开出工地大门,以确保出入施工场地的车辆不污染道路交通道路。

冲洗污水经沉淀达标后排入排污管网。

1.8.6通信联络及微机管理

项目经理部各部室安装电话,现场指挥人员配备对讲机,进行内部联络。

配备2台带调制解调器的电脑,以便于施工管理的电子化和网络化管理。

1.8.7保安室

工地设保安室,在申请地方公安机关批准后,配备具有条件的保安人员,负责对施工现场、生活设施等的安全保卫工作,并配合当地公安机关做好地区治安保卫工作。

1.8.8物资供应

灰土等施工材料都采用厂拌法拌合,由自卸汽车运至施工现场,运输过程中注意材料遮盖,以防造成扬尘污染;其它大宗物资由汽车运输到工地。

工地上不设大型材料厂,设部分小型料库、料场。

1.9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详见附表。

第二章、施工技术措施

1.测量放线施工

1.1施测原则

1.1.1严格执行测量规范:

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碎部,从高级到低级,步步要检核。

1.1.2确保严格审核测量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坚持测量放线与计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

1.1.3定位工作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报检的工作制度。

1.1.4测量方法要简捷,仪器使用要熟练,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省工省时省费用,明确为工程服务,按图施工,质量第一的宗旨。

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测量记录保证原始真实、数字正确、内容完整、字体工整,测量精度要满足要求。

根据现行测量规范和有关规程进行精度控制

1.2测量工作程序

1.2.1开工前对业主和设计单位移交的导线点和水准点进行闭合复测,复测合格并经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方能施工。

1.2.2测点交接→测点复测→建立施工导线网,布水准控制点→测定排水管线桩→局部放样。

1.2.3控制系统的建立:

针对的工程规模及特点,建立现场平面及高程控制系统,以便于施工全过程中进行测量的控制。

1.3道路施工测量

以设计图纸以及测绘院提供的道路中心里程控制桩为基准,沿工程全线加密放出道路中心线。

在恢复道路中线桩时,桩距在直线段定为20m,曲线段为10m。

平、竖曲线起讫点和地形变化点确保加桩。

1.4距离测量

仪器采用全站仪,测量时照射二次读数取平均值为距离测量值(导线测量时须返方向测量作为校核),二次读数较差不大于10mm。

小范围距离测量采用普通钢尺测距,主要技术要求须满足《工程测量规范》的规定。

1.4.1采用坐标、全站仪测量法,测速快、准确和操作简便:

能在超远距离内和不同标高位置直接进行施测,不用在施测过程中移动仪器,从而加快速度,缩短施工工期,保证精度。

在开工前,会同监理单位及业主对设计单位提供的平面坐标及高程控制网进行闭合复测。

根据已有的高级控制网,结合各施工段走向及需要,加密布置施工控制网,施工控制网各点之间应保持良好的通视状况,以方便随时进行闭合复测,所有的测量记录及结果应在报送监理审核签认后方可使用。

1.4.2采用全站仪的后方交会专项功能,通过对两个已知点的观测,得出仪器点的坐标;采用全站仪的测量距离专项功能,在测临时站点到两已知观测点的距离时加测一个角度,即测站点放在待定点上,在测距离的同时观测该点到两个已知控制点的夹角,这样也可以得出仪器点的坐标。

施工控制网的测量成果为满足要求宜采用较高粗密度等级,平面控制网按一级导线网控制;高程控制网按四等水准测量控制。

做好各施工控制点的保护工作,竖立明显的标牌,以防止损坏。

根据施工控制网测放出排水沟中心线的位置,并进行各部位水准测量工作。

控制桩采用双后视极度坐标测量的方法进行测放,测量精密度满足的有关技术要求,所有测量数据及成果报送监理审核签认方可使用。

1.4.3高程测量

高差不大时采用B1级水准仪,测量时往返各一次,取闭合差≤10L,L为往返测量水准线路长度(KM)。

高差较大时标市制测量采用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主要技术要求须满足《工程测量规范》的规定,内业计算垂直角度的取值应精确到0.1mm,高程取值应精确到1mm。

1.4.4内业计算

导线点平面控制网测量后,水平角及距离应进行平差,并以平差后坐标反算的角度和边长作为成果。

内业计算中数字取值精度应满足《工程测量规范》中要求。

1.4.5基层施工测量

土路基最后一层填土要严格控制顶面高程,平整度在规范要求范围内,并经监理认可,即进行基层放线。

根据路面结构基础的宽度,放出边线做土路肩,然后铺筑基层混合料,上基层料之前,在每侧边线外0.2m处,每隔10m设置高程桩一排,指导推土机推平。

1.5竣工测量

1.5.1竣工测量的方法及技术要求

1.5.1.1竣工测量所采用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及图式等应与原施工测量相同,其测量的基本方法和精度要求要与施工测量相同。

1.5.1.2对施工过程中已变更施工设计的项目实测实量其实际竣工平面、立面位置。

1.5.1.3如发现竣工测量成果超过设计及规范限差时,应通过补测或重测予以最终确认,确实证实超差时,应在实体上作出明显标识,并专题上报工程监理部以便及时与设计部门、业主协商,提出整改和处理方案。

1.5.1.4竣工测量成果整理

每一分部分项工程竣工测量完成后,应及时编制竣工测量成果表,编绘竣工图和单项工程竣工测量报告。

2.旧路面状况评价及处理方案

根据现状道路调查及分析结果,该路段路面已破坏严重,现状路面结构承载能力不能满足现有交通需求,需拆除新建。

改造方案如下:

2.1道路中心线沿用原道路中心线,车行道宽度沿用原路车行道宽度。

人行道宽度按规划宽度。

2.2将原人行道及车行道路面挖除新建。

新建路面结构见路面结构设计图。

2.3拆除老路面

根据现场情况,组织施工,正常情况下,先用切割机在损坏路面进行分割,在用风钻机队损坏老路面实施点对点的打孔成缝,使之开裂。

2.4组织挖掘机,装载车对拆除后的老路面成块废渣进行集中清除,运至指定弃土场。

2.5对老路面下能够用于填筑的土石料可取样送检,可用作填筑料,运至填方区填筑。

3.道路工程

3.1路床施工

测量放线及前期土工试验,道路工程施工时须按道路施工要求,重新进行全段测量,每20米设置一根中心桩;复核原来设置的临时水准点是否准确,再在道路两侧每10米钉一组边桩,并按设计道路横断面放出边线。

按线挖出路床。

3.2地表清理:

路床施工前,应首先对现况地表进行清理,对现况地面的其他垃圾、渣土、废弃物、伐树后遗留的树根、有机物残渣及原地面以下至少300mm内的草皮、农作物的根系和表土予以挖除,并用装载机、汽车配合运至指定的弃土场,避免环境污染。

场地清理完成后,要采用振动压路机全面进行碾压,检测压实度合格,请监理工程师验收后方可进行路床回填。

3.3为确保路床施工质量,施工中严格控制回填土质量,杜绝使用渣土、淤泥质土等不良土源进行回填,碾压前将土中夹带的石块、淤泥、植物根茎等有机物质彻底清除。

3.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

在正式开展水泥稳定级配碎石铺筑前,将由监理工程师在已铺筑且验收合格级配碎石底基层上指定200米进行试验段铺筑,以取得用于指导正式铺筑时的各项数据。

为了保证达到设计要求压实度,我部将分两次摊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其中第一层将用平地机铺筑,第二层用摊铺机铺筑,以保证最终平整度。

材料选择:

合理的水泥稳定碎石组成必须达到强度要求,具有较小的温缩和干缩系数(现场裂缝较少),施工和易性好(粗集料离析较小)。

水泥剂量应不大于5%,设计初步推荐水泥剂量为4.0%,我部将根据材料的来源和品质,进行水稳标准配合比设计并上报批准后用于指导生产。

水泥稳定碎石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应达到3.5~4.0MPa。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要求如下:

(1)水泥

水泥应选择初凝时间3h以上和终凝时间较长(宜大于6h)的普通硅酸盐水泥,且各项指标满足要求的强度等级为32.5的水泥。

不得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及受潮变质的水泥。

采用散装水泥,在水泥进场入罐时,要停放七天,安定性合格后才能使用;夏季高温作业时,水泥温度不能高于50℃,否则,应采用降温措施。

(2)碎石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粗集料应采用预先筛分的几组不同粒径碎石及石屑组配而成,水泥稳定级配碎石采用的集料应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宜选用反击式破碎机扎制的碎石,碎石的最大粒径为31.5mm,宜按粒径9.5mm~31.5mm、4.5mm~9.5mm、2.36mm~4.75mm和0~2.36mm四种规格备料。

碎石压碎值≤28%,粗集料针片状含量应不大于18%(宜不大于15%)、碎石中小于0.6mm的颗粒必须做液限和塑性指数试验,要求液限小于28%,塑性指数小于9。

合成碎石的颗粒组成应符合表中的规定。

细集料采用石料加工过程的细料部分及无污染的天然砂,含泥量不大于3%。

其级配组成见表中规定。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中合成碎石的颗粒组成

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

筛孔(mm)

31.5

19

9.5

4.75

2.36

0.6

0.075

质量百分率(%)

100

68~86

38~58

22~32

16~28

8~15

0~3

(3)水

应使用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的水源。

3.5铺筑前准备

(1)下承层准备

a、水泥稳定碎石的下承层表面应平整、坚实,具有规定的路拱,下承层的平整度和压实度应符合规定要求;

b、清扫下承层面上的杂物,确保摊铺工作面清洁;

c、用洒水车洒少量的水,保证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时下基层表面湿润且无积水。

(2)测量

a、在基层边缘以外30cm处,直线段每隔10m,平曲线段每隔15m钉基准铁桩,铁桩直径Φ15-25mm,长600mm,铁桩一端制成尖装。

b、测量高程后用螺栓将横梁固定在铁拴上,横梁亦为铁制(Φ12-Φ15mm,长300mm),固定好的横梁呈水平状。

c、在基准桩横梁上设Φ3mm钢丝绳做为基准线。

d、基准线钢丝绳两端用紧绳器拉直绷紧、其拉力应不小于800N。

施工中做好基准桩、线的保护工作。

3.6拌和及运输

在正式拌和之前,先调试粒料拌和机,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和含水量都达到规定的要求,并且备好的集料最大粒径和级配都应符合要求。

配备专门人员每天拌和前进行含水量测定,及时调整向拌和室中添加的水量,使拌和均匀。

在施工前,应对集料进行下列试验:

颗粒分析检测、液限和塑性指数检测、相对密度检测、重型击实试验、压碎值试验、有机质含量试验、硫酸盐含量试验。

对水泥应试验其标号和终凝时间。

只有经试验证明集料级配、配合比各项符合要求后才能进行施工。

拌和站距主线最远处仅有18km左右,我部准备用自重18t的自卸车共20辆把已拌和的混合料尽快运送到铺筑现场。

当气温较高时,对运输车上的混合料应用编织布覆盖,以防止水分过分蒸发。

3.7摊铺及碾压

对于下基层20cm我部准备用人工配合摊铺机摊铺,摊铺机两侧走双基准线中央用铝合金支架为基准梯队式进行摊铺,确保平整度。

摊铺机装有自动调平装置和预压实装置。

一般路段每10m设一基准线立柱,弯道处每5m按施工标高悬挂基准线,确保基准线立柱牢固,不得松动。

为保证基准线紧绷,紧线器上安装测力装置。

基准线拉力不小于800N,这样,将会使基准线的下垂度不大于1mm,并使紧线器间距不大于200m。

摊铺中严格控制前进速度,使摊铺能连续进行,尽量不停顿,并注意控制基层在延滞时间内(即拌和开始到碾压完成不超过水泥初凝时间)。

并在每台机后配4人专门消除摊铺过后粗细集料离析的现象,对局部粗集料“窝”应该铲除,并用新混合料填补。

一般摊铺30~50m即进行碾压,做到摊铺一段,碾压一段。

对于第上基层18cm我部采用两台LTU200型摊铺机两侧走双基准线中央用铝合金支架为基准梯队式进行摊铺,确保平整度。

摊铺机装有自动调平装置和预压实装置。

一般路段每10m设一基准线立柱,弯道处每5m按施工标高悬挂基准线,确保基准线立柱牢固,不得松动。

为保证基准线紧绷,紧线器上安装测力装置。

基准线拉力不小于800N,这样,将会使基准线的下垂度不大于1mm,并使紧线器间距不大于200m。

摊铺中严格控制前进速度,使摊铺能连续进行,尽量不停顿,并注意控制基层在延滞时间内(即拌和开始到碾压完成不超过水泥初凝时间)。

并在每台机后配6人专门消除摊铺过后粗细集料离析的现象,对局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