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井下及露天开采安全培训资料.pptx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8938571 上传时间:2024-02-28 格式:PPTX 页数:44 大小:157.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山井下及露天开采安全培训资料.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矿山井下及露天开采安全培训资料.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矿山井下及露天开采安全培训资料.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矿山井下及露天开采安全培训资料.pptx

《矿山井下及露天开采安全培训资料.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山井下及露天开采安全培训资料.ppt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矿山井下及露天开采安全培训资料.pptx

矿山矿山井下及露天开采安全井下及露天开采安全.一、基本概念.“矿山”一词,从自然界的形成看,是指蕴藏矿产资源的一个地方或一块地域;从经济形式看,是指从事矿产资源开采活动的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人,主要指企业;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角度看,是指依法批准的矿区范围内从事矿产资源开采活动的场所及其附属设施。

矿山的划分如下:

按业务:

包括地质勘测、设计、基本建设、生产、科研、设备制造、安装、进出口等各个矿山生产工作环节。

按性质:

包括国有、集体、合伙、私营、个体、股份制、三资企业等各种经济成分的企业和组织。

按开采法:

包括地下开采、露天开采、井工开采(液体矿、气体矿、液化等)等方式。

按行业:

包括煤炭、冶金、建材、有色、化工、轻工、石油、核工业、交通、劳改、军工等各种行业。

按矿种.一、矿山.1、煤矿.2、非煤矿.a.金属矿.1).有色矿(金、银、铜、铝等).2).黑色矿(铁).b.非金属矿.1).固态矿山(石膏、石灰石、高岭土等).2).液态矿山(石油、卤水等).3).气态矿山(天然气、硫化氢等)本节重点叙述非煤矿山的开采安全。

二、矿山地下开采及事故预防.1.开采方法.在矿山地下开采过程中,有很多不安全因素,必须根据矿床的自然状况及地质构造,选用恰当的采矿方法。

采矿方法的选择有几点基本要求:

(1).确保矿床开采工作的安全和良好的劳动条件。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矿山开采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保证采矿生产过程中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是评价开采方法的基本要求之一。

(2).劳动生产率要高。

采用高效率的采矿方法,运用先进工艺和先进技术,加强综合管理,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根本途径。

(3).矿石的损失、贫化要小。

矿石损失是在开采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使一部分工业储量矿石未能采出,或已采下但未能运出来丢失在井下的矿石。

矿石贫化是由于地质条件和采矿技术等方面的原因,使采下来的矿石中混有废石,或者因部分有用组分溶解和散失而引起矿石品位降低的现象。

矿石损失率与贫化率是检验矿山开采技术水平,衡量采矿方法的合理性及矿产资源利用能力的技术经济指标。

(4).降低采矿的矿石成本。

在采矿生产中,降低劳动消耗,提高采出矿石的品位,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材料和动力消耗等是降低成本的几个主要途径。

根据矿石回采过程中采场管理方法的不同,金属和非金属(建材、化工矿山等)的地下采矿方法可分为四大类。

第一类空场采矿法,包括全面采矿法、房柱采矿法、分段采矿法、阶段矿房采矿法等。

这类采矿方法在回采过程中,采空区主要依靠暂留或永久残留的矿柱进行支撑,采空区始终是空着的。

一般在矿石与围岩很稳固时采用。

第二类崩落采矿法,主要包括壁式崩落法、分层崩落法、有底柱分段崩落法、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有底柱阶段崩落法等。

其特点是随着矿石被采出,有计划地用崩落矿体的覆盖岩层和上下盘岩石来充填采空区,以控制采区矿山压力和处理采空区。

一般在矿体围岩不稳固,地表允许陷落的条件下采用。

第三类留矿采矿法,包括浅孔留矿法、深孔留矿法两种。

其特点是在回采过程中,采空区内暂时存留部分采下来的矿石,借以配合矿柱支撑采空区。

一般在矿石较稳固,且不易氧化、粘结和自燃,围岩中等稳固的条件下采用。

第四类充填采矿法,包括干式充填法、水砂充填法、尾砂充填法、胶结充填法、支柱充填法等。

其特点是在回采时,采空区依靠充填其内的充填料或支柱,或支柱与充填料相配合形成的人工支撑体来支撑采空区。

这种方法能有效地维护采空区,对围岩的稳固性要求不高,但生产成本较高。

主要用于开采矿石价值高,要求回收率高,不允许地表陷落和特殊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矿床。

2.常见事故预防.

(1)冒顶片帮(顶板事故).在采矿生产过程中,最常发生的事故就是冒顶片帮事故。

发生冒顶片帮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采矿方法选择不合理,顶板管理方法不当。

如果采场布置方式与矿床地质条件不适应,采场阶段太高,矿块太长,顶帮暴露面积太大,时间过长,加上顶板支护、放顶时间选择不当,都容易发生冒顶事故。

天井、漏斗布置在矿体上盘或切割巷道过宽都容易破坏矿体及围岩的完整,产生片帮事故。

b.检查不周,疏忽大意。

根据冒顶伤亡事故的分析,只有极小部分的事故是由于较大型冒落引起的,大多数都属于局部冒落及浮石伤人,且多发生在爆破后12小时内。

这是因为岩石受爆破的冲击和震动作用后,有一些地方发生松动和开裂,稍受震动或时间一长就要冒落,这时如果有人站在下面将被击中。

所以应在放炮后加强对采场顶帮的检查和处理。

在停工较长时间恢复生产时,也应加强对顶帮的检查。

c.处理浮石操作方法不当。

由于处理浮石操作不当所引起的冒顶事故,大多数是因处理前对顶板缺乏全面、细致的检查,没有掌握浮石情况而造成的。

如操作时撬前面的,后面的冒落;撬左边时,右边冒落;撬小块浮石时,引起大面积冒落等。

有时因为人员的技术不熟练,处理浮石时站立位置不当,当浮石下来时无法躲避造成事故。

也有些事故是由于违反操作规程,冒险空顶作业,违章回收支柱等造成的。

d.地质情况变化,自然条件不好。

如在矿体中有小断层、裂隙、溶洞、软岩、泥夹层、破碎带、裂隙水等,都容易引起冒顶片帮,在开采中要特别注意。

e.地压活动的影响。

有些矿山在开采后对采空区未能及时有效地处理,随着开采深度不断增加,矿山的生产区域不同程度地受到采空区地压活动的影响,容易导致井下采场和巷道发生大面积冒顶片帮。

预防冒顶片帮事故的措施主要有:

a.根据矿床的地质条件,合理地选择采矿方法与采场布置。

天井、漏斗等应布置在矿床的下盘,避免破坏上盘,造成片帮。

阶段高度一般为4060m,在矿岩稳固性差的矿床中采用矮中段,高度不超过30m。

矿块长度一般为4060m,条件不好时缩短到30m以内。

开采时,要按采掘顺序,从上而下,由远而近,有计划地开采,要尽量减少顶板暴露时间,加快采矿速度,缩短一个采场的回采周期。

另外,要建立正常的生产秩序和作业制度,制定具体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技术培训,提高职工的技术素质。

b.掌握顶帮岩石的变化情况,加强顶板管理。

一个采场中的矿岩由于受到地质构造作用的破坏,矿岩的稳定性亦有所不同,所以,应根据已掌握的地质资料,加强现场顶帮管理。

同时要对采场矿岩情况经常进行检查,及时掌握其变化情况,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当矿岩松软时,应及时采取支护措施,避免人员在空顶情况下作业;当发现有大面积冒顶危险时,应撤出采场人员,加强对采空区的观测。

c.加强对顶帮松动岩石的检查与处理。

在采场和附近巷道爆破后,应对采场顶帮的松动岩石做细致的检查,撬去易冒落的松动的岩石。

检查时要由外往里进行,人站在安全的地方,用尖头长钎子或带矛头的竹杆撬松动岩石。

检查处理完毕后,再通知其他工作人员进行采场作业。

在平时接班后进入采场时,也应首先进行顶帮的检查。

d.注意顶板观测,及时处理采空区。

在采空区发生大面积冒顶之前,由于压力的增大,顶板岩石开始下沉,使支架开始发出断裂声,而后逐渐折断。

与此同时,还能听到顶板岩石发出“啪”、“啪”的破裂声。

在冒顶前几秒钟,可以发现顶板掉落小碎石块,涌水、淋水也渐渐增大,然后便发生冒落。

这些预兆如果观测到,并及时撤出作业人员,就可避免人身伤亡事故。

观测的方法有木楔法、标记法、信号柱法等。

木楔法是在顶板裂缝中打入一块小木楔,如果顶板变形,裂缝增大,小木楔将自动脱落或松动,说明有危险。

标记法是将黄泥、油漆、水泥砂浆等抹在顶板裂缝上,如果顶板变形,裂缝增大,标记就能够反映出来。

及时处理采空区,是预防地压灾害、防止大冒顶事故的重要措施,矿山企业应该制订切实可行的采空区处理方案并加以实施。

e.掌握合理凿岩爆破技术。

爆破参数选用得当,可避免放大炮崩倒支架,引起冒顶片帮事故。

(2)采场塌陷事故.采用留矿法采矿时常发生这类事故,主要是留矿堆中形成空洞造成的,主要有如下原因:

a.矿体倾角或厚度有突变现象,在回采过程中没有相应地削下一部分下盘围岩,致使放矿时矿石不能顺利地向下流动。

b.矿体上盘围岩节理发育,断层构造较多,因而在回采和放矿过程中围岩发生大块片帮,以致阻碍放矿,形成空洞。

c.落矿后大块矿石潜埋于留矿堆内,平场工程中二次破碎工作不充分,以致留矿堆中大块矿石较多,矿房内局部发生堵塞而形成空洞。

d.漏斗间距太大,放矿阻力随之加大,影响放矿。

e.粉矿多,矿石的湿度大,或矿石中含有硫化物,氧化后易粘结;矿体中央有黏土层等,容易造成矿石结块、结拱而形成空洞。

f.回采进度太慢,或者长期停采、长期没有放矿,也容易导致矿石结块,形成空洞。

防止留矿堆内形成空洞有以下措施:

a.回采前探明矿体倾角及厚度的变化情况,结合具体情况确定开采宽度以及在回采过程中应切掉下盘的围岩,避免矿房下盘倾角以及歼采宽度突变现象,为顺利放矿创造良好的条件。

b.正确选择爆破参数,减少爆破后产生大块矿石和粉矿,尽可能保持上盘围岩不被破坏。

c.局部不稳固的矿体留不规则矿柱,防止大块片帮。

d.平整采场时,应仔细进行大块矿石的二次破碎工作。

e.当留矿堆中粉矿较多,矿石湿度大或含有黏土夹层、较多硫化物(黄铁矿、黄铜矿等)时,应预先确定采用尽可能小的漏斗间距,且要注意经常而均匀地进行放矿。

在放矿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各漏斗矿石堆表面的下降情况是否与放矿量相适应,以便及时发现并设法防止矿堆中形成空洞。

观察人员站在天井两侧的联络道内,放矿时,采场内若发现留矿堆内形成空洞,必须及时加以处理,否则将有可能严重危及生产安全。

常用的处理方法如下:

a.自空洞的两侧漏斗放矿,破坏空洞周围矿石的平衡,使悬空的矿石掉落。

b.用较大的爆药包在空洞的位置上爆破,震落悬空的矿石。

该方法适用于处理拱形空洞。

c.使用土火箭爆破法消除悬拱。

d.用高压水冲洗因粉矿多而引起结拱所形成的空洞。

处理方法可以自漏斗内向上用高压水冲刷矿石悬拱处,或者自空洞上部的留矿堆向下进行冲刷。

e.禁止人员进人溜矿井或漏斗内处理堵塞。

3.高处坠落事故.采矿作业过程中,人员进出采场或提放物料都必须经过天井,如果天井支架架设不牢,梯子没有固定,梯子间没有防护栏杆,或进入采场的踏板不稳,天井的扒钉把手不牢靠等,在人员频繁进出、上下时就有可能造成坠落事故。

预防措施:

(1)天井必须根据岩石稳定情况架设牢靠的支架。

岩石稳定时可用横撑支柱;岩石不稳定时必须用方框支架;有片帮危险时须留矿柱。

(2)天井内行人梯子、扶手要牢靠,并经常检查,每距34m应搭一平台。

梯子间与提升间之间应有隔板。

天井高度不大时,单纯用扒钉(蚂蟥钉)作把手,须另设一根牢靠的保险绳以防不测。

(3)天井上部井口附近要有明显的标志和照明,井口边应留有1m左右宽的行人道和栏杆。

不使用的井口应用木板封闭,防止行人坠落。

4.物体打击事故.物体打击事故主要发生在工作面下部、天井、溜矿井下部和放矿漏斗附近。

主要原因是上部工作人员疏忽大意,使大块矿石或打眼时震下的岩石滚落打中下部作业人员;爬在天井上部的人员不慎将携带物体坠落,击中下面的人员;漏斗放矿时,有人在漏斗下走过,被飞落下的矿石击中等。

预防措施:

(1).任何人不准正对漏斗作业,任何人不准在放矿过程中从漏斗前通过、停留。

漏斗不能放空敞开,存矿高度必须超过漏斗压梁。

(2).天井上口及天井内有人作业时,下口应有人警戒,禁止人员通过。

上层作业人员不得掉下任何物体,以免砸伤下层作业人员。

(3).天井上口不应堆积易滚落的物体,搬运物料后,井口要及时清理干净。

(4).在工作面上部撬大块石头时,须通知下部人员躲避,撬石者要靠帮站立,防止石头滚落伤人。

(5).工作面凿炮眼前,需先检查、清理顶帮的松动岩石(浮石),防止凿岩震落浮石伤人。

为防止深孔向上凿岩时断钎或换钎杆时,钎杆滑落伤人,必须使用夹钎器。

没有夹钎器而用撬棍往孔内插钎杆时,任何人不得站在深孔正对的位置上。

5.爆破事故采场爆破事故主要有早爆、爆炸冲击波及震动波伤人或震动时落石伤人、哑炮处理不当、炮烟中毒等。

预防措施主要有:

(1).起爆药包由专人加工并放在安全地点。

电石灯等有火焰及高温的物体不能放在起爆器材附近。

装药时电雷管脚线不能生拉硬拽,要轻轻理开。

火雷管的导火线长度要适当,必须保证点炮人员能安全撤离。

装药包时不能用炮棍猛烈冲击,在起爆药包后边要垫药包,然后才能装充填物。

(2).起爆前,作业人员必须全部撤离危险地点。

放炮后要加强通风和洒水,以吹散炮烟和降低粉尘,防止炮烟中毒及其他职业伤害。

(3).在进行二次破碎爆破时,要有专人警戒,导火线要有一定长度。

一次点燃炮数一般在5个以下,最好采用一次点火技术。

当炮响次数与点燃炮数不符时,要在炮响后15分钟再到现场检查。

在电耙道放炮时,要通知漏斗放矿人员,以免震伤和迷眼事故的发生。

放矿人员不要在漏斗放空时往漏斗里张望,以防上面放炮而下面碰伤或迷眼。

(4).爆破后发现瞎炮(哑炮)要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当班处理不完时,要在现场向下一班作业人员交待清楚。

6.溜矿井、放矿漏斗卡矿事故处理.溜井卡矿时,不准从下面爬上去处理,应采用以下方法:

(1).卡在溜井上部10m以内,可用打入钢管,装药爆破的方法处理。

(2)用矿用火箭弹处理。

(3)在情况了解清楚后,向卡矿部分打深孔,孔底装药爆破。

为防止溜井卡矿,要保证溜井的坡度,不要拐死弯。

溜并使用前。

必须将溜井中一切杂物清理干净。

溜井上部作业人员不要让废旧的木材、钢管、铁轨等杂物,以及大块矿石放进溜井。

在放矿漏斗发生卡矿时,可用撬棍从漏斗中向上撬,撬的时候,人要靠帮站在一边。

撬不下来时,可用爆破震动法处理。

爆破时,装药量要尽量少些,爆破前人要撤至安全地点,并放好警戒。

三、矿山露天开采及事故预防.矿山露天开采就是从地表直接采出有用矿物的矿床开采方法,露天开采而形成的各种矿山坑道的总体称为露天矿场,用露天开采法开采矿床的矿山企业称露天矿。

1.矿山露天开采.露天开采安全有许多安全参数,其中台阶高度、台阶坡面角和最终坡面角最为常用。

(1)台阶高度的确定.合理的台阶高度对露天开采的技术经济指标和作业安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也是确定开采境界之前必须进行的一项工作。

确定台阶高度时,一般应考虑下列因素:

.矿岩岩性和埋藏条件.岩石的性质决定岩石的稳定性。

一般情况下,对于稳固的矿岩石台阶高度可大一些,对于断层、裂隙较不稳定矿岩,高度应低一些。

矿岩的埋藏条件,主要是矿体的厚度、产状及岩石的均质性。

在确定高度时应尽可能使采矿和剥离台阶的上下盘标高与矿岩的接触线一致,以利于采剥和减少矿石的贫化与损失。

.穿爆工作的要求.台阶高度的增加能提高一次爆破效率,但往往增加了不合格的大块和根底,使挖掘机的生产能力降低,增加了二次爆破量。

另外,台阶的高度还必须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工作安全。

.采掘工作的要求.采掘工作的要求是影响台阶高度的最主要的因素,机械化开采时台阶较高,人工开采时台阶较低,见表3-4。

(2).台阶坡面角和最终边坡角坡面角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剥岩工程量和开拓工程量。

正确地确定坡面角是保证露天矿边帮稳定的必要条件。

影响台阶坡面角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岩石性质、穿孔爆破方式、推进方向、矿岩层理方向和节理发育情况等因素。

最终边坡角与岩石性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开采深度、边坡存在期限等因素有关。

由于这些因素十分复杂,对其内在规律性的了解尚在深入研究过程中。

故目前在确定坡面角时,仍要参照类似矿山的实际数据进行选取,见表3-5。

2.露天矿场的边坡管理.露天矿开采,打破了边坡岩体内原岩应力的平衡,出现了次生应力场。

在次生应力场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可能发生塌方和滑坡。

促使次生应力场对边坡破坏的主要因素有:

(1).岩石物理力学性质:

如岩石硬度、凝聚力和内摩擦角等。

(2).地质构造:

主要由节理、断层、破碎带等形成的弱面。

(3).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

主要是地下水的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以及地下水活动等对岩石稳定性的影响。

(4).开采技术条件的影响:

主要有开采程序、推进方向、边坡形式和穿爆工艺等。

边坡安全的技术措施:

贯彻“采剥并举,剥离先行”的原则;控制合理的开采高度,高度超过20m的采场必须实行分层台阶开采;选用合理的开采顺序和推进方向,一般要从上到下逐个台阶开采,禁止“掏采”;合理确定边坡的形式和角度;合理进行爆破作业,以减少爆破震动对边坡的影响。

边坡安全的管理措施:

应选派有经验的专人负责边坡管理工作,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应对采场经常进行全面检查,当发现台阶坡面有裂隙可能塌落或有浮石和伞檐体在上部时,必须迅速处理;岩层高于20m时必须实行分层开采,从上而下逐台阶开采,开采坡度不得大于70;有条件的矿山要设立专门观测点,对露天矿场的边坡变化情况进行定期观测;爆破作业结束后要及时清除浮石。

3.露天爆破作业的安全要求.

(1)一般要求.露天爆破需设人工掩体时,掩体应设在冲击波危险范围之外,其结构必须坚固严密,位置和方向应能防止飞石和炮烟的危害。

通往人工掩体的道路不得有任何障碍物。

.露天爆破后,须经安全人员认真检查工作面安全情况,确认爆破地点安全,才准恢复作业。

.雷雨季节宜采用非电起爆法。

.在爆破危险区域内有两个以上的单位(作业组)进行露天爆破作业时,必须统一指挥。

(5).同一区段的二次爆破,应采用一次点火或远距离起爆。

(2).裸露药包与浅孔爆破.裸露药包爆破必须保证先爆的药包不致破坏其他药包,如不能达到此要求,则只准用齐发起爆。

禁止用石块覆盖药包。

.一般情况下不宜将炸药包插入石缝中进行爆破,特殊情况下可以例外,但必须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并经爆破工作领导人批准。

.同时起爆或毫秒延期起爆的裸露爆破装药量(包括同时使用的导爆索装药量)不应超过20kg。

.浅孔爆破应形成台阶,并应符合爆破说明书有关钻眼、装药、填塞、起爆顺序等项规定。

.采用导火线起爆或分段雷管起爆,炮孔间距应保证其中一个炮孔爆破时不致破坏相邻的炮孔。

.装填的炮孔数量,应以一次爆破为限。

.采用导火线点起爆,应不少于二人进行爆破作业。

.如无盲炮,从最后一响算起,经5分钟后才准进入爆破地点检查,若不能确认有无盲炮,应经15分钟后才能允许进入爆区检查。

(3).深孔爆破.深孔爆破,应有爆破技术人员在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

.深孔周围(半径0.5m范围内)的碎石、杂物应清除干净,孔口岩石不稳固者,应进行维护。

.深孔爆破必须采用电力、导爆管或导爆线起爆法。

.填塞时,不得将雷管脚线、导爆管或导爆线拉得过紧。

.禁止用炮棍撞击阻塞在深孔内的起爆药包。

(4).爆破安全距离各种爆破、爆破器材销毁以及爆破器材仓库意外爆炸时,爆炸源与人员和其他保护对象之间的安全距离,应按各种爆破效应(地震、冲击波、个别飞散物等)分别核定并取最大值。

有关爆破地震、冲击波的安全距离应按爆破安全规程规定进行计算确定。

药包爆破作用指数n3的爆破作业,对人和其他被保护对象的防护,应首先核定个别飞散物和地震安全距离。

当需要考虑对空气冲击波的防护时,其安全距离由设计确定。

露天爆破(抛掷爆破除外)时,个别飞散物对人员的安全距离详见爆破安全规程的规定,其中,与矿山企业情况有关的安全距离规定如下:

.破碎大块矿石(即二次破碎):

裸露药包爆破法不小于400m;浅孔爆破法不小于300m。

.浅孔爆破不小于200m。

当地质条件复杂或未形成台阶工作面时不小于300m。

.浅孔药壶爆破不小于300m。

.深孔爆破不小于200m。

地下爆破时,对人员和其他保护对象的空气冲击波安全距离由设计确定,地下大爆破的空气冲击波安全距离应邀请专家研究确定,并经单位总工程师批准。

.沿山坡爆破时,下坡方向的飞石安全距离应增大50%。

4.常见事故预防.露天采场中常见的主要的人身伤亡事故有坍塌、爆破、高处坠落、滑坡等。

(1).坍塌.露天采场边帮的滑坡、工作台阶或非工作台阶的垮塌及台阶上部浮石的冒落等,统称为坍塌。

在乡镇露天矿山中,坍塌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占事故总数的一半以上。

造成坍塌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采场顶部地表土和风化层的垮塌。

这是由于剥离与采矿失调所造成,只要按要求超前剥离,事故即可避免。

.台阶侧面浮石的冒落。

这是由于台阶过高,爆破后产生的浮石难以观察到,未加以清理。

一些裂隙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扩展,也因台阶过高而难以发现。

现在的乡镇露天矿山普遍存在高台阶现象,十几米甚至几十米的高台阶各地都有,台阶不降到规定的高度,这种事故是难以避免的。

.岩体内部节理裂隙发育,加上地表水和地下水润滑作用,易引起台阶整个阶段的坍塌。

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减小台阶高度和台阶坡面角,才能避免事故。

.边帮角过大。

边帮角过大所带来的危害是最大的,它可以引起整个阶段甚至几个阶段的大滑坡,能够毁灭矿山,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对有坍塌危险的地段,乡镇露天矿场安全生产规定规定:

采剥工作面有浮石时,必须及时妥善处理。

如未处理,不得在浮石危险区从事其他任何作业,并需制作醒目危险标志。

禁止任何人员在边坡底部休息和停留。

作业前,必须对工作面进行安全检查,清除危石和其他危险物体。

作业中,应随时观测检查,当发现工作面有裂隙可能塌落或有大块浮石及伞檐体悬在上部时,必须迅速处理。

处理中要有可靠的安全措施,受其威胁地段的人员和设备应撤至安全地点。

每个矿场必须指派专人负责边帮管理。

边帮管理人员发现边帮有塌滑征兆时,有权下令停止采剥作业,撤出人员和设备,事后须及时向矿场负责人报告。

对有潜在危险的边坡,要建立观测预报制度。

任何进人作业现场的人,都必须佩戴安全帽。

(2).爆破.凡与火工品爆炸有关的事故,称为火药爆炸事故;在使用火工品破碎矿岩的过程中发生的事故,称为爆破事故。

露天矿山的人身伤亡事故中,爆破事故占第三位,因此必须加强爆破管理。

.盲炮.盲炮(即瞎炮、误炮)是指由于雷管瞎火而拒爆的炮孔或药室。

导火索、火雷管起爆产生盲炮的原因主要有:

导火索、火雷管生产中有缺陷,如断、细药导火索,火雷管加强帽堵塞等;导火索、火雷管运输保管不善,使其受潮变质;起爆雷管加工不好,造成雷管瞎火;装药充填时不谨慎,使导火索受损或与雷管拉脱;点炮时漏点,带炮或点火次序错误。

电力起爆产生盲炮的原因主要有:

雷管本身有弊病造成盲炮,如焊接质量不好,有“杂散”电阻,主装药“压死”、引火头与桥丝脱离、延期导火索未引燃起爆药等;运输、保管不善造成雷管变质;同网路中,采用不同厂家、不同批号及不同结构性能的雷管;网路电阻配置不平衡或雷管电阻差过大,导致电流不平衡,使每个雷管获得的能量差别较大;起爆电源不足,没有达到每个电雷管所需的准爆电流;在水孔中,特别是在溶有硝酸铵的水中线中接头绝缘不良造成分流、短路而拒爆。

导爆索起爆产生拒爆的主要原因有:

导爆索受潮变质,起爆力不够;网络连接时搭接长度不够,传爆方向接反,联成锐角而造成拒爆;导爆索药芯渗入油质而拒爆;充填时线路受破坏或多段起爆时冲断线路。

.残药.残药与盲炮的区别在于有无雷管的存在。

残药中是已无雷管的剩余炸药。

残药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起爆材料(主要是雷管)威力不够,不能起爆炸药;炸药保管不善,爆轰感度降低,或药卷直径小于其临界直径;水孔中炸药受潮;装填过程中由于堵塞或将炸药过于捣实而不能传爆;炮孔布置不合理产生带炮。

盲炮、残药的预防.产生盲炮、残药的原因很多,下面简述一些预防盲炮、残药的主要措施:

a.对于爆炸标准,要严格检验,妥善保管,防止使用技术性能不符合要求的爆炸材料。

对有些性能指标降低的爆炸材料,必须经过复检及有关部门同意,采取可靠措施方能使用,这是预防盲炮、残药的重要手段。

b.提高爆破设计质量,严格按设计施工。

设计内容包括炮孔布置、起爆方式、网路敷设、起爆电流、网路检查等。

无设计地盲目施工,往往是产生盲炮的根源。

c.改善操作技术,特别对不能用仪器检查的非电起爆系统,如导火索、火雷管、导爆索、雷管与炸药;要认真操作。

对电雷管要避免漏接、错接和折断脚线,电爆网路的接地电阻不得小于110。

d.在有水工作面或水下爆破时,应采取可靠的防水措施,避免爆炸材料受潮失效。

尽量采用冲击摩擦感度低的浆状炸药、乳化油炸药。

对起爆器材要进行深水防水试验,并在连接部位采取绝缘措施。

盲炮、残药的处理.发现盲炮、残药要及时处理。

不能及时处理的,要立即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盲炮区域内,不得进行任何与处理盲炮无关的工作。

一般应由原装药爆破人员当班处理盲炮。

如本班不能处理或未处理完毕,必须做交接班工作,上班应将盲炮数目、炮眼方向、装药数量和起爆药包位置、处理方法和处意见,在现场交接清楚,由下一班继续处理。

在情况复杂时,还应研究制订处理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