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医院高质量发展工作总结优秀事迹.docx

上传人:0****4 文档编号:18940483 上传时间:2024-03-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7医院高质量发展工作总结优秀事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4年7医院高质量发展工作总结优秀事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4年7医院高质量发展工作总结优秀事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4年7医院高质量发展工作总结优秀事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4年7医院高质量发展工作总结优秀事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24年7医院高质量发展工作总结优秀事迹.docx

《2024年7医院高质量发展工作总结优秀事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7医院高质量发展工作总结优秀事迹.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024年7医院高质量发展工作总结优秀事迹.docx

2024年7医院高质量发展工作总结优秀事迹

时序更替,华章日新,龙年如约而至。

刚刚过去的一年,市医院重点聚焦加速医院优化升级、做实落地医疗集团建设、助力建设沿海强市、美丽和国际化城市,坚持通过强优补短、内引外联、优化布局、完善机制、落实医改等路径,扎实推动了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站在岁月的门槛回望来路,从1958年出发,一代代海医人筚路蓝缕,知难而上,开拓进取,为医院发展蓄势铺路。

也是在刚过去的一年,市医院党政领导班子完成了有史以来最重大的一次换届调整,换出了“新面孔”,也换出了“新气象”。

新一届领导班子紧扣高质量发展时代主题,精诚团结,目标一致,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以钉钉子的精神,接续奋斗,开启了医院砥砺奋进再扬帆的新征程。

走在前列谋新篇

高质量发展实力更趋强劲

2023年10月27日,一件惠及民生、影响区域的喜讯从市医院传来:

伴随着中医楼的正式启用,区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培养基地同步落户市医院。

在中医楼前隆重举行的揭牌仪式上,近年来医院确立了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结合为特色的转型发展之路,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著名中医针灸学专家,成立全市首家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积极探索中医为主导的技术,开展各种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症的诊治工作,全面提升中医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为百姓提供绿色、便捷、高效的健康服务夯实了基础。

学科建设是医院临床、教学和科研的共同载体,也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龙头。

一年来,市医院精耕细作学科建设,围绕内科治疗介入化、外科手术微创化、亚专业发展细分化、多学科诊疗联合化和中西医结合品牌化实施“五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特色拳头专科持续巩固,技术水平持续攀升。

医院卒中中心通过“中国卒中中心”第三次复审,创伤中心通过省级初级创伤中心认定,胸痛中心成为全市第二大心脏疾病救治中心并筹备省级验收,7个市级医学重点学科正在评审阶段。

名医工作室引领作用凸显,逐步发挥领头雁作用。

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教授智能中医工作室、专家工作室、劳模创新工作室、博士工作室等名医工作室,已成为医院学术传承、特色服务、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的平台。

院内还拥有一批医术拔尖、名声在外的学科带头人,使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中西医结合道路走势良好,多学科联合诊疗创新升级。

在多学科会诊基础上,市医院新成立多学科联合诊疗(MDT)门诊,旨在针对疑难复杂疾病、多系统多器官疾病等,聚集多学科专家、跨专业团队联合为患者会诊,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帮助患者找准病因、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年内已接诊30余例患者,社会反响较好。

借力强势推进,医院底蕴不断增强。

市医院与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国家针灸临床医学中心(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先后签署合作协议,与多家知名院所均保持着医疗合作关系,国内多位知名专家定期来院坐诊和手术指导,帮助进行疑难病症会诊、治疗技术攻关和高精尖人才培养。

一年来,借力专家力量开展疑难病例手术29例,会诊病人77人次;院士团队来院讲座及会诊2次,开展线上线下培训6次,参加人数千余人次,促进了医院综合技术能力不断提升。

初心如磐,方能乘风破浪。

作为市中西医结合医疗中心,市医院坚持以中医技术和中医药辅助西医治疗,年内新推广应用中医适宜技术4项,新建中药煎药室,中药饮片由100余种增至400余种。

同年,医院被认定为省中西医结合医疗中心科普基地,中医科获颁省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标志着医院中医药振兴事业又迈出坚实一步。

干在实处提效能

高质量发展热力更暖人心

新年伊始,正值寒冬。

1月5日,四个村的书记等一行专程来到市医院,代表村民送上一面面写有“党建引领架桥梁义诊惠民暖人心”等字样的锦旗,表达了对送医下乡活动的认可与赞誉。

为民服务,医脉相承。

一年来,市医院开展“党建引领聚合力义诊惠民践初心”系列活动,与近10家基层党支部结对共建,在书记、院长带领下,先后派出300余人次利用周末时间送医下乡义诊14次,惠及百姓达数万人。

对此,说:

“送医下乡活动是医院长期开展的一项惠民工作,通过组织专家下乡为村民提供面对面、零距离的优质医疗服务,不仅为村民普及了健康知识,增强了村民的健康意识,还使他们对于自己的病情能够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真正为老百姓送去了健康、送去了温暖。

为实现“病有所医”的百姓健康梦,市医院坚持落实医改、强化管理、提升质量、优化服务和医者大爱的人文情怀,在多学科会诊基础上,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帮助患者找准病根、制定私人订制版诊疗方案,医疗服务提质增效,实现新提升,取得新突破。

简流程,优服务,多措并举推动效能再提升。

医院门诊大厅采用开放性窗口;病历复印和医保服务前移至门诊大厅;开设专门血费即报窗口;针对建档立卡户、低保、现役及退伍军人、“信用+医疗”优秀人才等,落实减免及优先待遇;聘请9名村党支部书记为医院“行风监督员”;不断完善投诉纠纷处理机制,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促进服务质效进一步提升。

强内涵,重创新,暖心打造护理服务新亮点。

医院采取多种渠道提升护理管理水平:

不断完善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和层级培训,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开展评先评优活动,每季度评选“护理服务之星”,促进护理质量提高;创新护理服务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基础上,开展病人出院由医护人员送到电梯口、下社区义诊送健康等活动,有效拉近了医患关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强质控,抓绩效,倾力打造百姓满意医院。

医院不断强化质控力度,完善绩效考核奖励分配方案,同时实施信息工程,升级门诊诊间叫号系统,完成各类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完成HIS与银行软POS对接,落实DIP改革,在国家评估组实地调研评估中受到专家一致肯定。

天道酬勤,医道酬诚。

2023年,该院医生在火车上多次救治发病旅客的事迹被多家媒体平台报道,获颁省文明办“时代新人好人”见义勇为称号,被称“最美列车医生”,与等荣获“感动·平民偶像(道德模范)”暨“最美人”称号。

勇立潮头显担当

高质量发展合力更加凝聚

岁末年初,再次站在关键节点,市医院坚定不移地明确将秉承发展理念,坚持党建引领、学科带动、人才强基、管理增效、文化赋能,向值得患者托付和信赖、值得职工向往和奔赴的目标而努力。

行程万里,不忘初心,坚持党建引领。

医院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将主题教育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将党建活动与服务百姓相贯通,同时创新形式,党建赋能,与长城沿线十余家村镇党支部签订共建协议,合作开展“党建引领聚合力义诊惠民践初心”主题系列活动;与天洋社区签订共建协议,深入开展“党建+微网格+健康”主题活动;走进燕山大学,与共青团市委携手开展“团聚医校合力,共同守护健康”系列活动。

医院专家团队现场进行义诊、宣讲和免费体检,同时依托网格微信群建立长期联系并提供健康指导,针对需要急诊入院患者开通绿色通道,真正做到用情用心把“以患者为中心”写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旗帜上。

厚德载物,润物无声,构建和谐海医家园。

医院高度重视构建具有竞争力和凝聚力的医院文化体系,着力培育和塑造医学人文精神,致力于打造有温度的医院,提供有关怀的医疗,培养有情怀的医生。

新一届领导班子提出并始终秉承“领导围着职工转、行政围着临床转、临床围着病人转”的理念,坚持以党建带群建,成功选举出第一届妇联执委会和换届选举出第五届工会委员会,为和谐海医大家庭的构建夯实了群众基础。

延揽精英,蓄势赋能,构筑海医人才高地。

医院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从政治上培养、考察、识别人才,严把考核关,实现了科室负责人和学科带头人的年轻化;通过3次招聘,成功引进医护人员20人;争取人才资金支持,医院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获颁2023年度政策扶持资金100万元;睡眠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和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培养基地获颁2023年度人才成长基金18万元;肿瘤科医生入选市第十批援疆人员。

求精创新,谋定而动,提升医院医疗品质。

在最新引进GE3.0T超导核磁共振正式投用的基础上,医院对疑难疾病的临床诊断及科研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

面向基层,他们重新制定了新的集团上下转诊(分级诊疗)绩效管理办法,畅通了集团上下转诊全流程绿色通道,年内接待基层上转患者526人次;搭建“医云”远程会诊平台,逐步实现在线会诊及预约双向转诊等功能;医院开设全—专科联合门诊和病房,进行带教手术和常见病、慢性病、多发病的培训指导,不断提高专科疾病规范化诊断和治疗能力。

一年来,医院多学科专家到各成员单位出诊209人次,接诊患者2680人次;到联合查房70余次;到石门寨镇和杜庄镇卫生院开展手术5例;为基层就诊患者提供检验、影像、心电、病理等同质化服务4435人次,开展基层医务人员业务培训28次,充分发挥了引领和带动作用。

中流击水,惟努力者进,奋进者强。

2024年,是市医院建国路新院区建设的攻坚之年。

面向未来,市医院将围绕“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生命安全”这一中心,突出“高质量发展”主题,加快医院和医共体建设步伐,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为加快打造健康区、健康提供坚实的医疗健康保障!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