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检验doc.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9950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7.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细胞检验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白细胞检验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白细胞检验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白细胞检验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白细胞检验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白细胞检验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白细胞检验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白细胞检验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白细胞检验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白细胞检验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白细胞检验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白细胞检验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白细胞检验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白细胞检验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白细胞检验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白细胞检验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白细胞检验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白细胞检验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白细胞检验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白细胞检验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白细胞检验doc.docx

《白细胞检验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细胞检验doc.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白细胞检验doc.docx

白细胞检验doc

第二章血液的一般检验

GeneralExaminationofBlood

第二节白细胞检查

testofwhitebloodcell

一、白细胞计数(whitebloodcellcount)

白细胞(whitebloodcell,WBC;leukocyte,LEU)呈球形直径7-25um,是周围血的有核细胞,其数量显著少于红细胞,仅相当于后者的0.1%~0.2%。

根据细胞的形态特征,可将白细胞分为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三类。

粒细胞的胞质中含有特殊颗粒,依据颗粒的特点又可分为三个亚类,即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那么周围血中的白细胞有什么功能呢?

它的功能十分复杂,我们形象地把白细胞称为“防卫细胞”,人体的“卫士”,既然是“卫士”,它可以起到对人体的保护作用。

如何发挥它的作用呢?

它通过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机理不但可以抵抗和消灭病原体----细菌、病毒等,而且还可以消除过敏原和参加免疫反应,产生抗体,是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等异物入侵的主要防线。

(病原体侵犯人体遇到的最初抵抗就来自于白细胞),从而保证机体的健康。

因此机体反映的最初变化就是白细胞数量的增减。

什么是白细胞计数呢?

白细胞计数是测定单位体积血液中各种白细胞的总数。

用109/L表示。

如何进行计数呢?

目前白细胞计数常用显微镜计数法和血液分析仪计数法,(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在大部分医院引进高质量的血液分析仪进行细胞计数,较显微镜计数更快更准。

比如我院检验科应用的有日立F-800两分类血细胞计数仪以及世界最先进的库尔特血细胞分析仪,下节课我们还要详细的学习血细胞分析仪,因此本节课主要介绍显微镜计数法。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它的检测原理:

(一)检测原理

用白细胞计数稀释液,将血液稀释一定倍数并破坏成熟红细胞后,滴入血细胞计数板中(特制的),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范围内的白细胞数,经换算求得每升血液中各种白细胞的总数。

(具体的计数方法我们将在实验课上为大家介绍)。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手工法和仪器法各有何特点:

(方法学评价)

(二)方法学评价(了解)

1.显微镜计数法:

是白细胞计数的基础方法。

优点:

设备简单、费用低廉,不需昂贵仪器,适合于基层医疗单位和分散就诊的患者。

缺点:

费时、重复性和准确性较差。

结果的准确性取决于操作者的技术水平,故此法出现的误差常是散在的。

而且其影响因素较多(如微量吸管、血细胞计数板、细胞分布情况及诸多人为因素等),故重复性和准确性较差。

如重复计数两次,可减少误差。

2.血液分析仪计数法:

经过严格校正的血液分析仪,易于标准化。

优点:

操作简便、效率高,重复性好,由于电脑计数,计数细胞多,速度快速度快,计数精确性高。

适合于大批量标本集中检测,如大规模人群的健康筛查;国内已普及到县(区)以上医疗单位。

缺点:

仪器较贵,结果的准确性取决于仪器的性能及工作状态。

因此使用前须按NCCLS(NationalCommitteeforClinicalLaboratoryStandards,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规定的方法对仪器进行校准,且须认真坚持日常质控工作。

如果质控成绩较差,误差常是成批出现。

某些人为因素(如抗凝不充分)或病理情况(如外周血出现有核红细胞、巨大血小板和血小板凝集等),可干扰白细胞计数。

(三)质量控制

关于显微镜计数法,至今尚无公认而且成熟的质量控制方法。

关键在于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掌握其误差规律,熟练操作技术。

(具体的考核标准在实验课上讲)。

(四)参考值:

WBC

成人:

4.0~10×109/L

新生儿:

15~20×109/L

6月~2岁:

11~12×109/L

(五)临床意义:

通常白细胞数高于10×109/L称白细胞增多,低于4×109/L称白细胞减少。

白细胞总数增多或减少主要受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影响,

注意:

白细胞数在生理或病理情况下均可有变异。

由于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其增高或减低直接影响白细胞总数的变化,即中性粒细胞增高,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减低,白细胞总数也随之减低。

两者在数量上的相关性也表现在意义的一致性,即中性粒细胞增减的意义与白细胞总数增减的意义基本上是一致的。

但是,有时两者的数量关系也有不一致的情况,在临床上,若遇到这种不一致性,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白细胞总数的变化主要受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影响,其次是淋巴细胞、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的增多或减少直接影响到白细胞总数的增多或减少,其临床意义也基本相同,因此和白细胞分类计数一起介绍。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白细胞分类计数。

二、白细胞分类计数

大家知道外周血白细胞包括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

由于各种白细胞所行使的功能不同,血液中它们的数量及形态变化所致的临床意义也不同,因而仅对白细胞总数计数是不够的,还必须对各种白细胞分别计数,即分类计数。

如何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呢?

白细胞分类计数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传统显微镜分类法,另一种是血液分析仪法。

关于白细胞分类计数,虽然己有多种自动化仪器出现,但价格非常昂贵(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大约一百万),应用较少。

目前临床上仍然采用传统的显微镜分类法。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白细胞分类计数。

白细胞分类计数(differentialcount,DC)是将血液制成细胞分布均匀的薄膜涂片,经染色后在油镜下观察,根据白细胞形态学特征逐个分别计数,求得各种白细胞的相对比值(百分率)。

并注意观察其形态的变化。

结合白细胞计数结果,可间接求出每升血液中各种白细胞的绝对绝对值。

各类型白细胞绝对值=白细胞计数值×白细胞分类计数百分率),才有诊断参考价值。

由于外周血中5种白细胞各有其生理功能,在不同病理情况下,可引起不同类型的白细胞发生数量或质量的变化。

分析白细胞分类变化意义时,必须计算各类型白细胞的绝对值(各类型白细胞绝对值=白细胞计数值×白细胞分类计数百分率),才有诊断参考价值。

下节课我们还要详细的学习血细胞分析仪,因此本节课主要介绍显微镜计数法。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它的检测原理:

(同定义)

(一)检测原理将血液涂成薄膜,经Wright染色后,于显微镜下,按白细胞形态学特征逐个分别计数,得出各种白细胞百分率。

结合白细胞计数结果,可间接求出每升血液中各种白细胞的绝对绝对值。

(二)方法学评价(了解)

1.显微镜分类法:

优点:

设备简单、费用低廉。

显微镜白细胞分类法是经典的白细胞形态学分类法,该方法是在一定染色条件下,根据细胞的大小、形态、核形、染色质、胞质的颜色及有无颗粒等情况综合分析的结果,能够准确地根据细胞形态特征进行分类计数,并可发现细胞形态及染色有无变化,是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参考方法。

缺点:

耗时,结果的准确性取决于操作者的技术水平。

且影响因素较多,精确性及重复性较差,不适用于大量健康人群的筛检。

2.血液分析仪法:

用于白细胞分类的血液分析仪目前有两大类:

三分群及五分类两法。

优点:

速度快,准确性高,易于标准化。

仪器能对异常结果报警,提示诊断方向,检测结果可以数据、图形及文字等多种形式展示,是白细胞分类和筛检的首选方法。

不足:

电阻抗法是根据经溶血剂处理后的白细胞体积大小而将白细胞分为小细胞、大细胞及中间细胞三群,不能分析胞质及核的特点,且结果也不够稳定,因而不能作为分类的依据。

而五分类仪器由于联合应用了多种高科技手段,分类结果较为准确、可靠,但对于某些细胞仍不能识别,特别是白血病细胞、异型淋巴细胞和正常单核细胞。

需要强调的是,虽然现在有多种类型血液分析仪相继问世,但其作用只能作健康筛检,而不能完全代替显微镜检查法对异常白细胞进行鉴别和分类。

也就说目前仪器法白细胞分类只能用于筛查,白细胞分类仍需涂片做显微镜检查。

(三)质量控制(前面课时已讲,具体在实验课上讲)

1.影响分类计数准确性的因素主要由于细胞在涂片中的分布不均和观察者对细胞辨认的差异。

(1)分布不均:

在一般涂片的尾部中性粒细胞较多,淋巴细胞较少。

如果离心后制片,其准确性较一般涂片提高10%。

涂片越薄,细胞分布越差,粗糙的推片所制成的血涂片,细胞分布不均。

当白细胞有聚集现象时,细胞分布极不规则,以致无法准确地进行分类。

胞体大的细胞和幼稚细胞分布在涂片的尾部和边缘,相反,淋巴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则位于涂片的头部和体部。

采用“城墙”式移动涂片进行分类,有助于弥补白细胞在涂片中自然分布的差异。

(2)形态识别:

造成辨认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对杆状核和分叶核诊断标准的不同,这也是室内和室间质控中存在系统误差的重要原因。

其他易致识别差异的是单核细胞与大淋巴细胞的鉴别、染色较差的涂片或脱颗粒的嗜碱性粒细胞与中性粒细胞的区分等。

凡不能识别的细胞应归为“未能识别的白细胞”,此种情况多见于白血病患者的血涂片。

如果涂片质量高,检验人员富有经验,则由辨认因素造成分类计数的差异就很小。

2.影响分类计数精确性的因素分类计数的精确度常用重复计数后计算的s或CV来表示。

3.涂片染色注意的问题制血良好的血涂片、高质量的染液、严格控制染色的条件,是取得良好染色效果的重要保证。

4.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参考方法

(四)参考值

白细胞类型百分比绝对值(×109/升)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1%~5%0.04~0.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50%~70%2~7

嗜酸性粒细胞0.5%~5%0.02~0.5

嗜碱性粒细胞0%~1%0~0.1

淋巴细胞20%~40%0.8~4

单核细胞3%~8%0.12~0.8

(五)临床意义(Clinicalsignificance)(重点内容)

我们将对各类白细胞的生成、功能及意义分别介绍。

由于白细胞总数增减的意义与中性粒细胞增减的意义基本上是一致的。

因此我们一起来介绍。

1.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

生成与消亡:

粒细胞起源于骨髓(Bonemarrow)粒系祖细胞。

祖细胞在集落刺激因子(CSF)的作用下分化为原粒细胞(myeloblast),经数次有丝分裂而依次发育为早幼粒、中幼粒及晚幼粒细胞,后者已丧失分裂能力,仅继续发育为成熟的杆状核和分叶核粒细胞。

一个原粒细胞经过增殖发育,最终生成8—32个分叶核粒细胞(granulocyte)。

目前常根据其发育阶段而将粒细胞群人为地分为:

分裂池(mitoticpool)、成熟池(maturationpool)、贮备池(storagepool)、循环池(circulatingpool)和边缘池(marginalpool)等。

也称为白细胞的动力学变化。

具体的我们来了解一下各池的特点:

(示意图)

|骨髓|血液|

(约10天)(约10h)

分裂池成熟池贮备池

(约4~5天)(约3~5天是外周血的20倍)

原粒

早幼粒

中幼粒

晚幼粒

杆状核

分叶核

循环池

边缘池

分裂能力失去分裂成熟

1个8-32个进入组织(tissue)、

体液(bodyfluid)、渗出液(exudate)中发挥其防御功能。

约1~2天消失。

衰老的中性粒细胞主要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破坏,一部分也可从唾液、气管、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排出同时,骨髓释放新生的粒细胞补充周围血而保持白细胞数量相对恒定。

正常情况下,每小时进行更新的粒细胞约有10%。

循环池和边缘池均在外周血中,正常情况下,二者几乎各占一半,或以互换,处于动态平衡中。

分裂池:

包括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和中幼粒细胞,这些细胞可合成DNA,均具有分裂能力。

成熟池:

包括晚幼粒及杆状核粒细胞。

粒细胞自晚幼粒开始失去分裂能力,逐渐发育成熟。

贮备池:

包括部分杆状核粒细胞及分叶核粒细胞。

粒细胞成熟后即贮存于骨髓中,可在骨髓贮备池中停留3—5d,其数量约为外周血的5—20倍。

(也就是说贮备池中的粒细胞只有1/20释放入血,其余仍留在贮备池内不断补充损耗)。

贮备池中的粒细胞,在机体受到感染和其他应激反应时,可释放入循环血液。

通常,只有杆状核或分叶核中性粒细胞能从贮备池进入血液,但当病情严重时,少量晚幼粒细胞也能进入外周血液。

循环池:

那么进入外周血的成熟粒细胞是否全部进入血循环呢?

并不是,而是有一半游离运行于血液中而构成循环池,这就是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所反映的白细胞值。

因此白细胞计数仅反映循环内粒细胞的多少。

另一半粘附于微血管壁构成边缘池。

边缘池:

因微静脉边缘血流较慢,进入外周血的半数粒细胞粘附于血管壁构成边缘池。

边缘池及循环池的粒细胞之间可以互相换位,并保持着动态平衡。

由于许多因素的影响,这两个池中的粒细胞可一过性地从一方转向另一方,从而导致白细胞计数结果呈较大幅度甚至成倍的波动,这一点在分析白细胞计数结果时必须予以考虑。

进入血液的粒细胞约平均停留10h后,即逸出血管壁而进入组织内或体腔中,以行使其防御功能1—2d,一般不再返回血管。

衰老的中性粒细胞主要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破坏,一部分也可从唾液腺、气管、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排出。

同时,骨髓释放新生的粒细胞补充周围血而保持白细胞数量相对恒定。

正常情况下,每小时进行更新的粒细胞约有10%。

了解中性粒细胞动力学变化,它有什么作用呢?

它有助于分析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增高或减低的原因:

①暂时性白细胞增高:

常见于严寒或暴热刺激后,其白细胞增多是由于边缘池细胞释放入循环池所致。

②持续性白细胞增高:

见于化脓性感染或晚期肿瘤(常伴坏死、继发感染),其白细胞增多是有关趋化因子吸引贮备池粒细胞入血所致;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时的白细胞增高则与核分裂池增大及细胞周期延长、血中运转时间延长有关。

③暂时性白细胞减低:

见于伤寒感染时,由于内毒素的作用使贴壁的边缘池粒细胞增多,或可能与细胞内毒素抑制骨髓释放成熟粒细胞入血有关。

④持续性白细胞减低:

见于原发性和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这是由于骨髓粒细胞生成不足所致;

另外系统性红斑狼疮、脾功能亢进患者则因粒细胞破坏过多导致白细胞减少所致。

功能:

中性粒细胞具有趋化、变形和粘附作用以及吞噬、杀菌等功能,在机体防御和抵抗病原菌侵袭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能吸引中性粒细胞趋化的物质有C3a、C5a、C567、细菌释放的代谢产物、病毒感染的细胞产物、坏死组织的分解产物等。

中性粒细胞吞噬作用后释放的蛋白酶等。

当病原菌感染时,成熟的中性粒细胞在趋化物质的作用下,以手镜形移动方式趋向炎性病灶区。

与病原菌接触后,中性粒细胞的胞膜向内陷入,病原菌被逐渐陷进细胞内,形成吞噬体。

吞噬体与粒细胞胞浆中的溶酶体颗粒接触后相互融合,溶酶体所释放的蛋白分解酶等,起到杀灭病原菌的作用。

此外,化脓性细菌入侵时,产生的内毒素还可刺激骨髓中的基质细胞等产生CSF,以促进粒系祖细胞增殖、分化、发育而产生更多的中性粒细胞。

这有助于解释病理性中性粒细胞增高的原因。

意义:

(1)中性粒细胞增多:

正常情况下,中性杆状核粒细胞(neutrophilicstabgranulocyte,Nst)占1%--5%,中性分叶核粒细胞(neutrophilicsegmentedgranulocyte,Nsg)占50%--70%,其中2叶核细胞为10%--30%,3叶核为40%--50%,4叶核为10%--20%,5叶核不到5%。

如中性分叶核粒细胞>70%,绝对值>7×109/L称为中性粒细胞增高。

1)生理性增多:

生理性中性粒细胞增多通常不伴有白细胞质量的改变。

年龄:

新生儿白细胞较高,一般在15×109/L左右,个别可高达30×109/L以上。

通常在3—4d后降至10×109/L左右,约保持3个月,然后逐渐减低至成人水平。

新生儿外周血白细胞以中性粒细胞占绝对优势,变化范围(6--28)×109/L。

约在1周内降到5×109/L,到第6—9d逐渐减低至与淋巴细胞大致相等,以后淋巴细胞逐渐增多,整个婴儿期淋巴细胞数均较高,可达70%。

到2—3岁后,淋巴细胞减低,中性粒细胞逐渐增高,至4—5岁两者又基本相等,形成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变化曲线的2次交叉,至青春期时与成人基本相同。

白细胞生理变化曲线见图2—11。

(P37)

日间变化:

在安静和休息时白细胞数较低,活动和进食后较高;早晨较低,下午较高;一日之间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可相差1倍。

但个别人的变化仍很小。

(举例)

运动、疼痛和情绪的影响:

一般脑力和体力劳动、冷热水浴、日光或紫外线照射等均可使白细胞轻度增高;严寒、暴热可使白细胞数高达5×109/L或更高;剧烈运动、剧痛和情绪激动可使白细胞显著增高。

如剧烈运动可使时间内白细胞高达35×109/L,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当运动结束后迅即恢复原有水平。

这种短暂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循环池和边缘池的粒细胞重新分配所致。

妊娠与分娩:

月经期的白细胞计数变化较小。

妊娠期,白细胞常见增多,妊娠超过5个月时常可达15×109/L以上,特别是妊娠最后1个月,常波动于(12--17)×109/L之间;分娩时因产痛和产伤可使白细胞进一步增高,有的可高达34×109/L。

分娩后2—5d内恢复正常,由于白细胞的生理波动很大,只有通过定时和反复观察才有意义。

其他:

吸烟者平均白细胞计数可高于非吸烟者30%(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2)病理性增多:

引起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多的原因很多,大致上可归纳为:

①反应性增多:

是机体对各种病因刺激的应激反应,动员骨髓贮备池中的粒细胞释放或边缘池粒细胞进入血循环。

因此,增多的粒细胞大多为成熟的分叶核粒细胞或较成熟的杆状核粒细胞。

②异常增生性增多:

为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造血组织中粒细胞大量增生,见于粒细胞白血病和骨髓增殖性疾病;主要是病理性粒细胞(如白血病细胞)的原始或幼稚粒细胞大量增生,释放至外周血。

反应性增多,可见于:

急性感染或炎症:

为引起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最多常见的原因。

尤其是化浓性球菌引起的炎症或全身性感染最为明显。

此外,某些杆菌(如大肠杆菌和绿浓杆菌等)、真菌和放线菌、病毒(如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脑炎、狂犬病等)、立克次体如斑疹伤寒、螺旋体如钩端螺旋体、梅毒、寄生虫如肺吸虫等。

增高程度与病原体种类、感染部位和程度以及机体的反应性等有关,如:

①急性化脓性胆囊炎,WBC>20×109/L可为诊断标准之一。

②在急性胰腺炎,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与炎症程度成正比:

WBC>20×109/L时,水肿性急性胰腺炎占67.5%,坏死性急性胰腺炎达78.6%;中性粒细胞>85%时,水肿性急性胰腺炎占86.2%,坏性急性胰腺炎占88.5%,死亡率可达100%。

③在肠缺血、坏死破裂,WBC>20×109/L可为早期肠坏死指标。

④局限性轻度感染,白细胞数可在正常范围,仅可见中性粒细胞百分率有所增高;中等程度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可增高至(10-20)×109/L并,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增高,并伴有核左移;严重的全身性感染如发生菌血症、败血症或脓毒血症时,则白细胞可明显增高,达(20-3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率也明显增高,并伴明显核左移和中毒性改变。

以上情况说明机体反应性良好,因为,不仅释放了贮备池粒细胞,还将成熟池甚至分裂池粒细胞也释放入血以应急需,如感染过于严重,白细胞总数不但不高,反而减低,但核左移却很明显,此时患者多处于或接近于感染中毒性休克的状态;其原因,可能由于白细胞再分布,聚集于内脏血管内,也可能由于血液中白细胞大量逸出管壁、趋向于症患局部以及骨髓细胞供应暂时不足所致。

广泛组织损伤或坏死:

严重外伤、手术创伤、大而积烧伤、冻伤以及血管栓塞(如心肌梗死、肺梗死)所致局部缺血性坏死等使组织严重损伤者,在12-36h内常见白细胞增高,以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增多为主。

在较大的手术后12-36h,白细胞常达10×109/L以,因此,用白细胞增多来考虑有无术后感染,必须注意到时间因素。

急性心肌梗死1-2d内常见白细胞明显增多,可持续1周,借此可与心绞痛鉴别。

急性溶血:

红细胞大量破坏导致的相对缺氧以及红细胞破坏后的分解产物刺激骨髓贮备池中的粒细胞释放,也可使白细胞和中性分叶核 粒细胞增高。

急性失血:

急性大出血时,白细胞总数常在1-2h内迅速增高,可达(10-20)×109/L,其增多的细胞主要是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内出血者如消化道大量出血、内脏破裂如脾破裂或输卵管妊娠破裂等,白细胞增高常较外部出血为显著,血小板数也同时有所增高。

这可能与大出血所致的缺氧和机体的应激反应,动员骨髓贮备池中的血细胞释放有关,但此时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仍可暂时保持正常范围,可能因失血早期体内血液的血浆与血细胞比值尚未出现改变,待组织间液吸收回血液或补充循环血容量后,才出现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低。

因此,白细胞增高可作为早期诊断内出血的参考指标。

急性中毒:

①外源性中毒:

化学物质或药物如汞、铅、安ming眠药急性中毒,生物毒素如昆虫毒、蛇毒以及植物素如毒中毒。

②内源性中毒:

如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子痫、内分泌疾病危象等。

以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为主。

恶性肿瘤:

非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有时可出现持续性白细胞增高,以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增多为主。

其机制可能为:

①肿瘤组织坏死的分解产物刺激骨髓中粒细胞释放。

②某些肿瘤细胞(如肝癌、胃癌等)可产生促粒细胞生成因子。

③恶性肿瘤骨髓转移,破坏骨髓对粒细胞释放的调控作用等。

其他原因:

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痛风及严重缺氧;应用皮质激素、肾上腺素、氯化锂等。

异常增生性增多,可见于:

(了解)

白血病:

(具体内容在血液学检验学习)目前,白血病的分型依据细胞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四类检查。

其中,细胞形态学是基础。

①急性白血病:

②慢性白血病:

③类白血病反应:

指机体在有明确病因的刺激下,出现白细胞数中度增高(大多<100*109),多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分叶核和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原始、早幼粒细胞增多少见(<10%),常伴较明显的中性粒细胞中毒性改变,其它细胞均无明显变化。

而白血病常无明确病因可查,白细胞显著增高,可>100*109/L,可见各阶段的粒细胞,并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类白血病反应与白血病的进一步鉴别,尚须作骨髓检查、细胞化学和染色体检查等。

骨髓增殖性疾病:

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和骨髓纤维化症等。

本组疾病均系多能干细胞的病变引起,具有潜在演变为急性白血病的趋势。

其特点为除了一种血细胞成分的主要增多外,常伴有其他一种或两种血细胞的增生,故常有中性粒细胞增多,白细胞数常在(10-30)*109/L。

(2)中性粒细胞减低(neutropenia):

白细胞减低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减低。

当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5×109/L,称为粒细胞减低症(granulocytopenia);低于0.5×109/L时,称为粒细胞缺乏症(agranulocytosis)。

引起中性粒细胞减低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某些感染:

某些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如无并发症,白细胞数减低可至2×109/L以下;一些病毒感染如流感等,可能由于细菌内毒素及病毒的作用,使边缘池粒细胞增多而导致循环池中粒细胞减低所致,也可能与内毒素抑制骨髓释放粒细胞有关。

2)血液病:

如典型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时,呈“三少”(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均减低)表现。

此时白细胞可低于1×109/L,分类时几乎均为淋巴细胞,乃因中性粒细胞严重减低所致的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所致,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为其最重要的预后指标。

当中性粒细胞<0.5×109/L时,感染的危险性极高;<0.2×109/L时,预后很差。

少数急性白血病其白细胞总数不高反而减低,称非白血性白血病,其白细胞可<1×109/L,分类计数时亦呈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此时只有骨髓检查才能明确诊断。

3)慢性理化损伤:

电离辐射、长期服用氯霉素后,可因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