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检验真题精选.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8865507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7.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细胞检验真题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白细胞检验真题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白细胞检验真题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白细胞检验真题精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白细胞检验真题精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白细胞检验真题精选.docx

《白细胞检验真题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细胞检验真题精选.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白细胞检验真题精选.docx

白细胞检验真题精选

  [单项选择题]

  1、患者男性,48岁,乏力、体重减轻4月余。

体检:

脾肋下5指,肝脏肋下2指,胸骨有压痛。

血象:

Hb78g/L,WBC35.2×109/L,PLT196×109/L,中性中幼粒细胞11%、中性晚幼粒细胞17%、中性杆状核细胞23%、中性分叶核细胞34%、嗜酸性粒细胞5%、嗜碱性粒细胞4%,淋巴细胞6%。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阳性率明显减低。

  本病最可能的诊断()

  A.类白血病反应

  B.急性感染

  C.恶性肿瘤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E.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参考答案:

D

  [单项选择题]

  2、患者男性,48岁,乏力、体重减轻4月余。

体检:

脾肋下5指,肝脏肋下2指,胸骨有压痛。

血象:

Hb78g/L,WBC35.2×109/L,PLT196×109/L,中性中幼粒细胞11%、中性晚幼粒细胞17%、中性杆状核细胞23%、中性分叶核细胞34%、嗜酸性粒细胞5%、嗜碱性粒细胞4%,淋巴细胞6%。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阳性率明显减低。

  确诊本病的首选检查是()

  A.骨髓象检查

  B.腹部超声波检查

  C.BCR/ABL融合基因检查

  D.电镜超微结构检查

  E.造血干细胞集落培养

  参考答案:

C

  [单项选择题]

  3、患者男性,48岁,乏力、体重减轻4月余。

体检:

脾肋下5指,肝脏肋下2指,胸骨有压痛。

血象:

Hb78g/L,WBC35.2×109/L,PLT196×109/L,中性中幼粒细胞11%、中性晚幼粒细胞17%、中性杆状核细胞23%、中性分叶核细胞34%、嗜酸性粒细胞5%、嗜碱性粒细胞4%,淋巴细胞6%。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阳性率明显减低。

  该病人骨髓象检查不会出现下列何种情况()

  A.原始粒细胞12%

  B.粒红比增高

  C.骨髓可发生轻度纤维化

  D.巨核细胞增多

  E.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参考答案:

A

  [单项选择题]

  4、患者男性,48岁,乏力、体重减轻4月余。

体检:

脾肋下5指,肝脏肋下2指,胸骨有压痛。

血象:

Hb78g/L,WBC35.2×109/L,PLT196×109/L,中性中幼粒细胞11%、中性晚幼粒细胞17%、中性杆状核细胞23%、中性分叶核细胞34%、嗜酸性粒细胞5%、嗜碱性粒细胞4%,淋巴细胞6%。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阳性率明显减低。

  病人治疗后症状缓解出院。

1年后,病人不明原因高热,骨关节疼痛,再次入院。

经骨髓象检查发现骨髓中原粒细胞为31%。

此时应考虑下列何种疾病()

  A.骨髓纤维化

  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2型)

  C.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D.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

  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

  参考答案:

E

  [单项选择题]

  5、男性,35岁,贫血已半年,经各种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

肝肋下2cm,脾肋下1cm,浅表淋巴结未及。

血象:

RBC2.30×1012/L,Hb70g/L,WBC3.5×109/L,白细胞分类可见幼稚粒细胞为3%,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呈Pelger畸形,PLT46×109/L。

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粒细胞为3%,早幼粒为4%,红系有巨幼样变,可见小巨核细胞。

骨髓铁染色,细胞外铁为(+++),铁粒幼细胞为47%,环形铁粒幼细胞为19%。

  本病最可能的诊断为()

  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B.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C.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D.缺铁性贫血

  E.巨幼细胞性贫血

  参考答案:

C

  [填空题]6简述硝基四氮唑蓝还原试验的原理。

  参考答案:

硝基四氮唑蓝还原试验的原理是:

硝基四氮唑蓝(NBT)可接受氢离子而被还原为非水溶性的蓝黑色甲月替颗粒,呈点状或片状沉淀在中性粒细胞胞浆内有酶活性的部位,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计数阳性细胞百分率。

该试验用于检测中性细胞的杀菌功能。

  [单项选择题]

  7、男性,62岁,发热、盗汗半个月。

体检:

两侧颈部淋巴结肿大(约3cm×4cm),无压痛;肝脾肿大,胸骨压痛,CT显示后腹膜淋巴结肿大。

血象:

HGB85g/L,WBC3.5×109/L,白细胞分类:

中性成熟粒细胞54%、淋巴细胞38%、嗜酸性粒细胞6%、单核细胞2%,血小板数86×109/L。

  首先考虑下列哪种疾病()

  A.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B.MDS

  C.MM

  D.急性白血病

  E.恶性淋巴瘤

  参考答案:

E

  [单项选择题]

  8、男性,62岁,发热、盗汗半个月。

体检:

两侧颈部淋巴结肿大(约3cm×4cm),无压痛;肝脾肿大,胸骨压痛,CT显示后腹膜淋巴结肿大。

血象:

HGB85g/L,WBC3.5×109/L,白细胞分类:

中性成熟粒细胞54%、淋巴细胞38%、嗜酸性粒细胞6%、单核细胞2%,血小板数86×109/L。

  应首先选哪一项检查()

  A.淋巴结活检

  B.骨髓活检

  C.溶血性贫血检查

  D.PAS染色

  E.淋巴细胞亚群分型

  参考答案:

A

  [填空题]9急性白血病免疫诊断标志的一线单抗和二线单抗有哪些?

  参考答案:

急性白血病免疫诊断标志如下:

一线单抗:

  

(1)髓系:

CD13,CD117,Anti-MPO;

  

(2)B淋巴系:

CD22,CD19,CD10,CD79a;

  (3)T细胞系:

CD3,CD7,CD2;

  (4)非系列特异性:

TdT,HLA-DR。

  二线单抗:

  

(1)髓系:

CD33,CD14,CD15,CD11,CD61,CD41,CD42;血型糖蛋白A。

  

(2)B淋巴系:

CD20,CD24,Cyu,Smlg。

  (3)T细胞系:

CD1,CD4,CD5,CD8。

  (4)非系列特异性:

CD34。

  [单项选择题]

  10、男性,62岁,发热、盗汗半个月。

体检:

两侧颈部淋巴结肿大(约3cm×4cm),无压痛;肝脾肿大,胸骨压痛,CT显示后腹膜淋巴结肿大。

血象:

HGB85g/L,WBC3.5×109/L,白细胞分类:

中性成熟粒细胞54%、淋巴细胞38%、嗜酸性粒细胞6%、单核细胞2%,血小板数86×109/L。

  如果骨髓检查可见本病细胞,临床上分为哪一期()

  A.Ⅰ期

  B.Ⅱ期

  C.Ⅲ期

  D.ⅢE期

  E.Ⅳ期

  参考答案:

E

  [填空题]11简述单核-吞噬细胞的趋向性。

  参考答案:

单核细胞和吞噬细胞在内、外源性的趋化因子的作用下能定向移动。

具有趋化作用的物质包括细菌产物、激活的补体成分(C3a、C5a、C567)和致敏淋巴细胞释放的可溶性因子等。

吞噬细胞在炎症感染或免疫反应部位迅速聚集,发挥其吞噬、杀菌等多种生物功能。

  [单项选择题]

  12、男性,62岁,全身骨痛半年,十年前曾做过全胃切除术。

体检:

胸骨压痛,淋巴结、肝、脾无肿大。

检验:

血红蛋白量91g/L,白细胞数

  3.8×109/L,血小板数85×109/L。

血清IgG55g/L,IgA10g/L,IgD0.2g/L,IgM6g/L,IgE0.8g/L。

胸部X线片显示:

肋骨有破坏。

  首先考虑下列哪种疾病()

  A.巨幼细胞性贫血

  B.骨髓转移癌

  C.多发性骨髓瘤

  D.骨质疏松症

  E.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参考答案:

C

  [填空题]13简述B淋巴细胞膜表面受体分子SmIg的结构和功能。

  参考答案:

  Smlg是B细胞最具特征性的表面标志。

它是由两条相同的重链(H)和两条相同的轻链(L)构成的4肽链分子,Sig能识别可溶性蛋白质抗原分子,B细胞经Sig对抗原的摄取、加工和递呈作用,通过信号传导可引起胞质内一系列生化及核内基因的活化、转录与表达。

依其刺激的性质及B细胞分化的阶段的不同,最终可导致B细胞活化、增生、分化、不应答或诱导细胞凋亡。

  [单项选择题]

  14、男性,62岁,全身骨痛半年,十年前曾做过全胃切除术。

体检:

胸骨压痛,淋巴结、肝、脾无肿大。

检验:

血红蛋白量91g/L,白细胞数

  3.8×109/L,血小板数85×109/L。

血清IgG55g/L,IgA10g/L,IgD0.2g/L,IgM6g/L,IgE0.8g/L。

胸部X线片显示:

肋骨有破坏。

  对诊断该病最有重要诊断价值的检查是哪一项()

  A.蛋白电泳

  B.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检测

  C.肾功能检查

  D.细胞化学染色

  E.骨髓检查

  参考答案:

E

  [填空题]15B细胞的分化主要分为几个阶段。

  参考答案:

  B细胞的分化主要包括分化为B祖细胞、前B细胞、未成熟B细胞、成熟B细胞、活化B细胞和浆细胞6个阶段。

  [单项选择题]

  16、男性,65岁,手脚麻木伴头晕三个月,并时常有鼻出血。

体检:

脾肋下

  3.Ocm,肝肋下

  1.5cm。

检验:

血红蛋白量150g/L,血小板数11OO×109/L,白细胞数

  21.6×109/L,以中性分叶核为主,NAP积分增高。

  患者鼻出血是由于什么原因。

  ()

  A.血小板数增多

  B.血小板功能异常

  C.凝血因子合成减少

  D.鼻粘膜下血管畸形

  E.鼻粘膜炎症

  参考答案:

B

  [填空题]17简述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骨髓象特征。

  参考答案: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

淋巴细胞显著增多,占40%以上,形态多似正常淋巴细胞。

在疾病早期,骨髓中各类造血细胞均可见,但疾病后期,几乎全为淋巴细胞。

原淋巴细胞和幼淋巴细胞较少见(小于10%)。

粒细胞系和红细胞系都减少,晚期巨核细胞也减少。

  [单项选择题]

  18、男性,65岁,手脚麻木伴头晕三个月,并时常有鼻出血。

体检:

脾肋下

  3.Ocm,肝肋下

  1.5cm。

检验:

血红蛋白量150g/L,血小板数11OO×109/L,白细胞数

  21.6×109/L,以中性分叶核为主,NAP积分增高。

  该病临床上易并发。

  ()

  A.血栓形成

  B.溶血

  C.肺部感染

  D.骨骼破坏

  E.皮肤出血

  参考答案:

A

  [填空题]19简述粒细胞动力学检测的临床意义。

  参考答案:

粒细胞生成的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

分裂池、成熟池、储存池、循环池及边缘池。

动力学的检测包括粒细胞DNA含量与合成的检测、粒细胞储存池的检测,可以判断粒细胞的增殖水平、储备量和有无释放障碍等情况,协助诊断临床粒细胞减少的原因。

  [单项选择题]

  20、女性,78岁,右上腹痛伴高热一周,有糖尿病病史。

体检:

肝区有压痛及叩击痛。

检验:

HGB104g/L,PLT443×109/L,WBC56×109/L。

白细胞分类:

中性成熟粒细胞90%、淋巴细胞5%、单核细胞2%,幼稚粒细胞3%,粒细胞可见毒性改变。

B超检查可见肝区有4cm×6cm大小的液性暗区。

  白细胞增多首先考虑是哪种疾病()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B.脾功能亢进

  C.骨髓纤维化

  D.急性白血病

  E.类白血病反应

  参考答案:

E

  [填空题]21简述中性粒细胞的趋化作用。

  参考答案:

在炎症感染部位的代谢产物中,有多种趋化因子,其与中性粒细胞质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导中性粒细胞按化学吸引物的浓度梯度移行到炎症感染部位的过程。

中性粒细胞的趋化作用主要是依靠伪足的伸缩来实现的。

  更多内容请访问《做题室》微信公众号

  [单项选择题]

  22、女性,78岁,右上腹痛伴高热一周,有糖尿病病史。

体检:

肝区有压痛及叩击痛。

检验:

HGB104g/L,PLT443×109/L,WBC56×109/L。

白细胞分类:

中性成熟粒细胞90%、淋巴细胞5%、单核细胞2%,幼稚粒细胞3%,粒细胞可见毒性改变。

B超检查可见肝区有4cm×6cm大小的液性暗区。

  为了要排除其他疾病,必须要做哪一项检查()

  A.骨髓检查

  B.NAP染色

  C.POX染色

  D.PAS染色

  E.费城染色体检查

  参考答案:

A

  [填空题]23如何区分戈谢细胞和尼曼-匹克细胞?

  参考答案:

  

(1)尼曼-匹克细胞:

胞核常1个,染色质较疏松;胞质丰富,呈泡沫状,含神经鞘磷脂;吞噬不明显;PAS染色泡壁弱阳性,空泡中心阴性;ACP染色阴性。

;

  

(2)戈谢细胞:

胞核可多个,染色质较浓密;胞质丰富,呈洋葱皮样或蜘蛛网状结构,含葡萄糖苷脂;有吞噬;PAS染色强阳性;ACP染色强阳性。

  [单项选择题]

  24、女性,78岁,右上腹痛伴高热一周,有糖尿病病史。

体检:

肝区有压痛及叩击痛。

检验:

HGB104g/L,PLT443×109/L,WBC56×109/L。

白细胞分类:

中性成熟粒细胞90%、淋巴细胞5%、单核细胞2%,幼稚粒细胞3%,粒细胞可见毒性改变。

B超检查可见肝区有4cm×6cm大小的液性暗区。

  该病首先要与下列哪一疾病鉴别()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B.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

  C.骨髓纤维化

  D.急性白血病

  E.类白血病反应

  参考答案:

A

  [填空题]25骨髓纤维化的血象特点有哪些?

  参考答案:

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减少,网织红细胞占2%~5%。

血涂片中可见泪滴形红细胞增多,并见嗜碱性点彩红细胞、多色性红细胞及幼红细胞。

白细胞多数正常或增多,幼粒细胞可见,最高可达20%,嗜酸、嗜碱粒细胞也增多。

血小板数早期增多,晚期减少,可见大而畸形血小板。

  [单项选择题]

  26、男性,10岁,发热一周,并有咽喉痛,最近两天皮肤有皮疹。

体检:

颈部及腋下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肋下未及,脾肋下1cm。

入院时血常规结果为:

  HGB113g/L:

WBC8×109/L,PLT213×109/L,血片白细胞分类淋巴细胞比例增加。

  血涂片检查中,可见哪种异常细胞增多()

  A.异型淋巴细胞

  B.涂抹细胞

  C.异常组织细胞

  D.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

  E.淋巴瘤细胞

  参考答案:

A

  [填空题]27简述中性粒细胞的表面标志。

  参考答案:

粒细胞表面标记(CD抗原):

①基本表达在粒细胞上的抗原有CD16b和CD66。

②以粒系为主的有CD15和CD65。

CD65是特异性髓系抗原,强表达在成熟粒细胞。

③粒细胞和单核细胞都有较强表达的抗原是CD13、CDw17、CD32、CD87、CD88、CD89、CDw92、CD93、CD156、CDl57、CDl63等。

CD13在原粒细胞质中表达比细胞膜早,在AML诊断上有重要意义。

④造血干细胞抗原有CD34和CD99。

CD34最重要,其表达在早期造血干、祖细胞表面,此外,还表达在约40%的AML和60%ALL的白血病细胞表面。

  [单项选择题]

  28、男性,10岁,发热一周,并有咽喉痛,最近两天皮肤有皮疹。

体检:

颈部及腋下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肋下未及,脾肋下1cm。

入院时血常规结果为:

  HGB113g/L:

WBC8×109/L,PLT213×109/L,血片白细胞分类淋巴细胞比例增加。

  对诊断该病有重要价值的检查是哪一项()

  A.骨髓检查

  B.淋巴结活检

  C.免疫球蛋白测定

  D.嗜异性凝集试验

  E.细胞化学染色

  参考答案:

D

  [单项选择题]

  29、男性,46岁,发热4天,肝肋下1cm,脾肋下2cm,全身多处浅表淋巴结肿大。

血象:

RBC1.93×1012/L,HB68g/L,WBC29.5×109/L,PLT32×109/L,可见分类不明的有粗大嗜碱性颗粒的细胞占15%。

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可见大量幼稚和成熟的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为2%,红细胞系和粒细胞系明显受抑。

  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

  A.组织嗜碱细胞白血病

  B.嗜碱粒细胞白血病

  C.恶性组织细胞病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E.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症

  参考答案:

A

  [填空题]30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免疫蛋白电泳有何特点?

  参考答案:

患者血清总蛋白增高,高达80~120g/L,其中主要成分是M蛋白,绝大多数患者蛋白电泳可见异常蛋白峰,位于7区带之前或α、β区带之间。

根据M蛋白的成分不同分为IgG型、IgA型、IgD型、IgE型、IgM型、轻链型、双克隆型、多克隆型,极少数为不分泌型,其中以IgG型最常见。

  [单项选择题]

  31、男性,46岁,发热4天,肝肋下1cm,脾肋下2cm,全身多处浅表淋巴结肿大。

血象:

RBC1.93×1012/L,HB68g/L,WBC29.5×109/L,PLT32×109/L,可见分类不明的有粗大嗜碱性颗粒的细胞占15%。

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可见大量幼稚和成熟的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为2%,红细胞系和粒细胞系明显受抑。

  该疾病的异常细胞,进行细胞化学染色有一定特异性的是()

  A.PAS呈阴性

  B.ACP呈阴性

  C.SB染色阳性

  D.甲苯胺蓝染色呈强阳性

  E.POX强阳性

  参考答案:

D

  [填空题]32试述良性与恶性嗜酸粒细胞的鉴别要点。

  参考答案:

良性和恶性嗜酸粒细胞的鉴别要点如下:

  

(1)良性:

细胞大小不均(-),核分叶过多(+),核分叶过少(-),蓝色胞质(+),细胞质空泡(+),大嗜酸颗粒(-),颗粒分布不均(+),混有嗜碱颗粒(-)

  

(2)恶性:

细胞大小不均(+),核分叶过多(++),核分叶过少(++),蓝色胞质(++),细胞质空泡(+),大嗜酸颗粒(++),颗粒分布不均(++),混有嗜碱颗粒(+)

  [单项选择题]

  33、下列哪项符合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A.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4%,以成熟型为主

  B.骨髓中红系、巨系常受抑

  C.本病的主要诊断依据是骨髓检查

  D.外周血不可见幼稚细胞

  E.骨髓中以幼稚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主,且有形态异常

  参考答案:

A[填空题]34M2b的骨髓象特征有哪些?

  参考答案:

  M2b的骨髓象特征有:

①骨髓多为增生明显活跃或增生活跃。

②红细胞系及巨核细胞系增生均减低,骨髓中异常原始细胞及早幼粒细胞明显增多(但不一定)30%,以异常的中性中幼粒细胞为主,且>30%。

此种细胞有明显的形态学异常。

  [单项选择题]

  35、在粒细胞研究时,下列哪种试验可了解血液循环中细胞池的大小及滞留时间()

  A.二异丙酯氟磷酸盐标记测定(DF32P)

  B.泼尼松刺激试验

  C.氚标记脱氧胸苷测定

  D.肾上腺素激发试验

  E.流式细胞仪检测DNA合成及含量

  参考答案:

A

  [填空题]36何谓白血病FAB分型?

  参考答案:

是1976年法(F)、美(A)、英(B)三国协作组提出一个急性白血病FAB的形态学分型方案,将急性白血病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两大类及其亚型,1985年进行了修改。

  [单项选择题]

  37、关于氯乙酸AS-D萘酚酯酶染色(As-DNCE),下述概念不正确的是()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呈阴性反应

  B.单核细胞为阴性反应,个别呈弱阳性反应

  C.粒细胞酶活性随细胞的成熟而增强

  D.淋巴细胞、浆细胞、幼红细胞均呈阴性反应

  E.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为阴性反应

  参考答案:

C

  [填空题]38简述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标准。

  参考答案:

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标准如下:

  

(1)骨髓中浆细胞>15%,并有异常浆细胞(骨髓瘤细胞)或组织活检证实为浆细胞瘤。

  

(2)血清中出现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IgG>35g/L;IgA>20g/L;

  IgD>2g/L;IgE>2g/L;IgM>15g/L或尿中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

  1.0g/24h。

少数病例可出现双克隆或三克隆性。

  (3)无其他原因的溶骨病变或广泛性骨质疏松。

  诊断IgM型MM时,除

  

(1)项和

  

(2)项外,尚须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和

  (3)项。

只有

  

(1)和

  (3)者是不分泌型MM,对仅有

  

(1)和

  

(2)者,须排除反应性浆细胞增多和意义未明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

  [单项选择题]

  39、下列各组合项描述中,正确的是()

  A.TdT——B-ALL阳性

  B.酸性α-醋酸酯酶——不能区分T细胞和B细胞

  C.N-碱性磷酸酶——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时活性增强

  D.5-溴脱氧尿嘧啶掺入法——可用于检测白细胞DNA含量

  E.硝基四氮唑蓝还原试验(NBT)——判断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

  参考答案:

E

  [填空题]40试述骨髓瘤细胞的形态学特点。

  参考答案:

骨髓瘤细胞有以下特点:

①瘤细胞大小不一,一般较大,形态呈明显的多变性,多呈堆集分布。

②瘤细胞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细胞核长圆形,偏位,核染色质疏松,排列紊乱,可见1~2个清楚的核仁。

③胞质较丰富,量中等。

染嗜碱性深蓝,或呈火焰状不透明,常含有少量天青胺蓝颗粒和空泡。

④有些瘤细胞含红色粗大的包涵体、大量空泡及排列似葡萄状的浅蓝色空泡。

⑤骨髓瘤细胞过氧化物酶染色呈阴性反应。

  [单项选择题]

  41、判断白细胞DNA生物合成的有效指标是()

  A.核糖核酸酶

  B.3H-TdT掺入率

  C.5’-核苷核酸

  D.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

  E.天冬氨酸氨甲酰转移酶

  参考答案:

B

  [填空题]42何为CML急变期的诊断依据?

  参考答案: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具有下列之一者可诊断为急变期。

①原始细胞(Ⅰ型+Ⅱ型)或原淋+幼淋,或原单+幼单在外周血或骨髓中≥20%;②外周血中原始粒+早幼粒≥30%;③骨髓中原始粒+早幼粒≥50%;④有髓外原始细胞浸润。

  [单项选择题]

  43、鉴别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首选的细胞化学染色为()

  A.酸性磷酸酶染色

  B.酯酶染色

  C.铁染色

  D.过氧化物酶染色

  E.瑞氏染色

  参考答案:

D

  [填空题]44试述MDS血象和骨髓象的特点。

  参考答案:

  MDS血象的特点是:

可以是全血细胞减少,亦可是一系或两个系列血细胞减少,同时伴有形态的异常。

骨髓的特点是:

多数病例骨髓增生活跃,少数增生正常或减低,伴有病态造血。

①红系:

除原始细胞外,各阶段均有巨幼样变,可见核碎裂、核畸形、核分叶,核浆发育不平衡,胞浆嗜碱着色不均。

②粒细胞系:

有成熟障碍。

③巨核细胞系:

可见小巨核细胞。

  [单项选择题]

  45、骨髓涂片中的哪一项特点对诊断霍奇金淋巴瘤最有价值()

  A.可见尼曼-匹克细胞

  B.淋巴细胞增多

  C.非造血细胞增多

  D.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E.可见Reed-Sternberg细胞

  参考答案:

E

  [填空题]46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参考答案:

恶性淋巴瘤主要临床表现为浅表和/或深部淋巴结无痛性、进行性肿大,且常有肝肿大、脾肿大、发热、皮肤病变、黄疸(多见于晚期)等,也可原发于结外淋巴组织如扁桃体、鼻咽部、胃肠道、脾、骨骼等,结外病变以非霍奇金淋巴瘤为多见。

恶性淋巴瘤早期病灶局限在淋巴结、淋巴组织,晚期可侵犯骨髓,以非霍奇金淋巴瘤为多见。

  [单项选择题]

  47、符合T细胞ALL的原始淋巴细胞的扫描电镜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