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103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0067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5.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大连市103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辽宁省大连市103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辽宁省大连市103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辽宁省大连市103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辽宁省大连市103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辽宁省大连市103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辽宁省大连市103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辽宁省大连市103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辽宁省大连市103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辽宁省大连市103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辽宁省大连市103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辽宁省大连市103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辽宁省大连市103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辽宁省大连市103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省大连市103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

《辽宁省大连市103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大连市103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辽宁省大连市103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

辽宁省大连市103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题无答案

辽宁省大连市103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4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

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

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

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会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

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

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

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诗人们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他从此就不写诗了。

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

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

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

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

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

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

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

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

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的心情,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

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

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

  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

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样的。

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也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

但徐志摩的文本的诗无愧于时代,罗大佑的歌词同样无愧于时代。

至于说历代的歌唱同样珍贵,为什么唐诗让我们心存景仰,甚至是徐志摩的诗总觉得要比现在的歌词好多了?

且以唐三彩为例。

唐人见到的唐三彩一定和我们见到的不一样。

我们见到的唐三彩要美得多,是时间和距离产生了美。

当时的唐三彩和唐诗一样流行,时尚。

时时面对的东西,美不到哪里去。

迎面的歌唱可能不被看重,千百年的歌唱,会滋润和鼓舞同样歌唱着的心。

1.下列对于唐诗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让人们感到真切和亲切的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人的情感所难以割舍。

B.在唐朝,人们盛行写诗和传唱诗,所以可以肯定,其中有一些诗并不是为了求取功名而创作的。

C.现在人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唐朝既被用作一种社交方式,又被作为流行歌曲的歌词,其中尤以后者为多。

D.即使是大诗人李白的诗的传唱,到晚唐也就渐渐不再流行了,唐朝诗人之多,于此可见一斑。

2.下列关于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的比较,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历史上唐诗最终为宋词元曲所取代,而三十年来中国的流行歌词却能长盛不衰,这是值得欣喜的。

B.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一样,写的都是人的现实和梦想,都会使人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

C.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和李白的《静夜思》,在表现对故乡的依恋和怀念方面可谓异曲同工。

D.比起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我和你》显得更为出色。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之涣说,如果最美的歌女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就不写诗了。

这说明王之涣的诗当时曾被广泛传唱。

B.杜甫的诗,可能表现得文本一些,这应该跟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一定的关系,所以难以流行。

C.在唐代,唐三彩和唐诗一样也是流行的、时尚的东西,因而当时的人们是不会把它看得很珍贵的。

D.时间和距离能够产生美,可以想见,现在流行歌曲的歌词在若干年后应该也会被人们推崇的。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

“她只能活七小时”【注】

  [美]保罗•舍恩斯坦

  本市新闻编辑台上电话机的指示灯闪烁着微弱的白光,时间是下午3点40分。

  本市新闻主编接了电话,他听到这些内容:

“我的小女儿在路德医院。

医生说她只能活7个小时,除非得到新药青霉素。

这是她唯一的希望。

医生已经使用了磺胺以及其他每一种药。

我必须找到某个有足够能力的人帮她。

你能帮我吗?

  打电话的人通报了他的身份,他叫劳伦斯?

马隆,职员,家住杰克逊海茨,第34大道第83号。

濒于死亡的小孩是他的女儿,叫帕特丽夏,两岁,现就诊于路德医院,在曼哈顿,第144街和康文特大道交会处。

  找到青霉素并非易事。

因为这个被医学界誉为“创造奇迹”的奇药是如此的稀少,以致几乎不能得到它。

即使是军方,也只能得到他们所需的一小部分。

  然而,这位父亲恳求帮助两分钟之后,本市新闻编辑台决定开始投入这项援助工作。

这是一场残酷的斗争。

“只能活7小时,除非……”

  电话打到路德医院,证实了那个小孩几乎不能活了,她患的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病,即葡萄球菌引起的败血症,一种血液中毒。

磺胺制剂已用过了,输了两次血,都无济于事。

有人提出青霉素是唯一的希望。

  通过电话向华盛顿的美国公共卫生局局长托马斯?

帕伦请示,并详细调查了纽约的药品公司后得知,施贵宝公司生产青霉素。

  打给帕伦博士的电话被A.N.理查兹博士听到了,他在华盛顿负责科学发展局的研究工作。

“新泽西州新布伦瑞克的施贵宝实验室能提供青霉素。

”理查兹博士说,“我得打电话,要他们立即定量发放。

  与此同时,人们获悉斯特?

基弗博士这位波士顿外科医生和战时生产委员会委员有权直接命令发放民用珍贵药物。

他是由路德医院的外科医师丹特?

柯利蒂大夫通过电话取得联系的。

  “你将得到青霉素。

”基弗大夫向柯利蒂大夫许诺。

那是下午4点钟。

医生们对在红头文件的作用下找到青霉素的来源并被予以发放的速度感到惊异。

  现在,计划正在实施之中,由两个州的警察护送青霉素这个仁慈的东西从新布伦瑞克运到这个奄奄一息的女孩的床头。

下午6点30分,柯利蒂大夫在霍兰隧道的入口处碰到了一群焦急的记者。

当那辆仁慈之车停在施贵宝实验室前面时,时间是下午7点30分。

  3个卫兵等在那里。

其中一个走向汽车:

“是柯利蒂大夫吗?

给你青霉素。

  柯利蒂大夫接过那硬纸匣,由冰裹着的青霉素放在里面。

“现在,”他说,“我们有了一个战斗的机会。

  最后一段路程是从霍兰隧道到路德医院,只用了8分钟,这是创纪录的速度。

行驶在西区高速公路时,车速器始终指向65英里/小时。

汽车就要停在医院门口之前,柯利蒂大夫说:

“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

  “也许是,”一个记者说,“但是从现在起,大夫,靠你了。

  此后,记者们踮着脚尖走进四楼那个失去知觉的孩子的房间。

她费力地呼吸着,但在蓬乱的丝一般的棕发下面的小脸上,并没有痛苦的表情。

“她是个可爱的病孩子。

”一个护士低声说。

  帕特丽夏?

马隆的父母哭了。

  “谢天谢地。

”凯瑟琳?

马隆低语着,“至少,我的小丫头又有了一次机会。

  (选自《普利策新闻奖名篇快读》有删改)

  【注】这篇报道发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3年8月,获1944年普利策新闻奖。

  4.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这篇报道以顺叙的方式写作,并特别突出了时间,这既突出了新闻事件的连贯性,又渲染了紧张的气氛,强调了救援效率之高,现场感强。

B、新闻语言一般是客观平实的,而这篇报道却有所不同,画线部分运用仁慈奄奄一息焦急等词语,具有浓烈的感情,使报道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明显的倾向性。

C、一个濒临死亡的小女孩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与帮助,说明就在二战时人们还是很有责任心的。

D、被医学界誉为创造奇迹的青霉素在战时只提供给军方,不提供给普通人使用,所以在军队中可以容易找到青霉素。

E、这是一场残酷的斗争意思是本市新闻编辑台决定开始投入的这项援助工作得跟军方交涉,才有可能拿到青霉素,这在当时很难做。

5.柯利蒂大夫为什么说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篇报道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

请结合文本和新闻背景谈谈你的理解。

(4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瓷瓶

薛长登

家中有一个宝物,顾林在8岁那年就知道了。

宝物是一个瓷瓶。

瓷瓶上画着一幅仕女图,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他用手机对着瓷瓶各个角度拍了照片。

他坐车来到市区的一个叫着王记的古董行。

这时他的手机响了,是母亲打来的,母亲告诉他医院催着交钱。

他说,知道了,并叫母亲不要着急。

你们这里收古董吗?

顾林低声问正在电脑上忙着的一个男人,他是王经理。

你有什么古董?

王经理问。

顾林把手机上的照片翻给王经理看。

瓷瓶现在在哪里?

王经理问。

在家里。

不知道是真品还是赝品?

王经理自言自语。

应该是真品。

顾林说。

他有点心虚,其实他也不知道是真品还是赝品。

母亲常对他说,那是你父亲一直为之骄傲的东西……

王经理打了一个电话,一个穿着唐装的60多岁的老人从楼上下来。

人们都喊他老教授,他曾是一所名牌大学的教授。

顾林把手机送到老教授手里。

老教授看到照片,眼睛突然睁大,后陷入深思,后又摇了摇头。

刚才听犬子说瓷瓶在你家里?

能方便去看看吗?

老教授问。

能。

他说,不一定卖。

不妨。

去观赏观赏。

你不卖也不妨。

老教授说。

顾林啊,快点来啊,又催交钱了。

母亲电话再一次打来。

他连连说,知道了。

胎骨薄匀,绘画细腻,不错。

老教授看到瓷瓶说。

老教授边看边摸。

他时而嘴角露出一点微笑,时而蹙眉。

太像了,老教授自言自语。

你认识顾开庭吗?

老教授问。

是家父。

他说。

他人呢?

老教授问。

他住院了,急需要钱,不是这样我还不卖。

您怎么知道家父的名字?

有过一面之缘。

你打算卖多少?

330万,他说。

老教授沉思片刻,说,好,30万就30万。

到了古董店,老教授吩咐王经理付8万元现金给顾林,还开了一张22万元的支票,还亲自给他写了个条子。

你怎么有这么多钱?

母亲看到几捆钱后,惊奇地问。

卖了瓷瓶。

他如实说。

也罢。

你快去交钱,省得再催。

重症病房花钱多。

你爸还没醒转过来,这次受苦了。

母亲说时眼里含着泪。

那个撞了他之后逃逸的人不知道能不能查出来?

应该能。

顾林安慰母亲。

两天后,父亲醒了过来。

父亲出院后,问瓷瓶卖了多少钱。

顾林说,30万元。

父亲说,可以了。

看过瓷瓶后,买家还提到你的名字。

顾林说。

他会认识我?

不可能啊,这个瓷瓶的主人在江南啊,离这远着呢,而且又这么多年了。

父亲说。

年底的一天,顾林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约他到市黄海咖啡馆见面。

是您?

他一见面就认出老教授,陪同他的还有他的儿子王经理。

看到你的瓷瓶,我太喜欢它了,无论是真品还是仿品,我无所谓,看到它亲切啊。

老教授说,你知道你家怎么会有这个瓷瓶的?

顾林说,我听母亲说,25年前,父亲在江南打工,在一个冬日里,他救了一个落水的孩子,还救了跳到水里救孩子的父亲。

天冷,父亲自己差点送了命,这家是开古董店的,就送了这个瓷瓶,听母亲说父亲当时还不愿意要,嫌弃它不能吃,还易碎,人家开古董店的老板正好到江北有事,父亲带着瓷瓶顺便坐着人家雇的船回了家。

你的父亲救了我和他啊。

老教授指着王经理说。

怎么这么巧?

顾林笑着感叹。

其实我那天一看到这个瓷瓶,我就感觉是以前送出去的那个瓷瓶。

老教授说,当年我父亲在送瓷瓶之前,找人鉴定过的,说是后人仿造的,知道它并不值钱,可是当时我的家里的日子也不好过,我们还是把它送给你父亲。

这些年我们一直愧疚啊,你父亲救了我家两条命,我们却给他一个不值钱的东西。

为了这个瓷瓶,我们才在江北开了个分店,就想找到你父亲啊。

原来是仿造的啊,那就不值钱了!

顾林说。

不是钱的事,老教授说。

我们现在就去见你的父亲,瓷瓶我们也带来了,送出去的东西我们不敢再要回来。

这次我找专家鉴定过了,是清代粉彩瓷真品。

那值多少钱?

顾林问。

最少400万。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4年第16期)

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顾林两次接到母亲打来的催款电话,这既交代了顾林家里当时所面临的困境,又为下文顾林卖掉瓷瓶埋下了伏笔。

B.老教授鉴别古董的眼光非常犀利。

他在顾林家里看到瓷瓶,立刻感觉到这是一件真品,于是以30万元顺利成交。

C.当年顾林父亲救人之后,不肯要老教授送的瓷瓶,可见他并非施恩图报之人,不想因为救了别人就接受别人的馈赠。

D.顾林在对话中介绍了父亲当年救人的事情,这一细节主要是为了塑造父亲的高大形象,同时也补充交代了瓷瓶的来历。

E.小说以瓷瓶为题,有深刻的意味。

瓷瓶是全篇的线索,贯穿全文始终;以瓷瓶为题揭示了小说的主要内容。

8、小说中的王教授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请简要分析。

(4分)

9、小说以瓷瓶的真正价值“最少400万”收尾,这样结尾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全文分析。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董其昌,字元宰,松江华亭人。

举万历十七年进士,改庶吉士。

礼部侍郎田一俊以教习卒官,其昌请假,走数千里,护其丧归葬。

迁授编修。

皇长子出阁,充讲官,因事启沃,皇长子每目属之。

坐失执政意,出为湖广副使,移疾归。

起故官,督湖广学政,不徇请嘱,为势家所怨,嗾生儒数百人鼓噪,毁其公署。

其昌即拜疏求去,帝不许,而令所司按治,其昌卒谢事归。

起山东副使、登莱兵备、河南参政,并不赴。

光宗立,问:

“旧讲官董先生安在?

”乃召为太常少卿,掌国子司业事。

天启二年,擢本寺卿,兼侍读学士。

时修《神宗实录》,命往南方采辑先朝章疏及遗事,其昌广搜博征,录成三百本。

又采留中之疏切于国本、藩封、人才、风俗、河渠、食货、吏治、边防者,别为四十卷。

仿史赞之例,每篇系以笔断,书成表进。

有诏褒美,宣付史馆。

明年秋,擢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事,寻转左侍郎。

五年正月,拜南京礼部尚书。

时政在奄竖,党祸酷烈①。

其昌深自引远,逾年请告归。

崇祯四年,起故官,掌詹事府事。

居三年,屡疏乞休,诏加太子太保致仕。

又二年卒,年八十有三。

赠太子太傅。

福王时,谥文敏。

其昌天才俊逸,少负重名。

初,华亭自沈度、沈粲以后,南安知府张弼、詹事陆深、布政莫如忠及子是龙皆以善书称。

其昌后出,超越诸家。

始以宋米芾为宗后自成一家名闻外国其画集宋元诸家之长行以己意潇洒生动非人力所及也。

四方金石之刻,得其制作手书,以为二绝。

造请无虚日,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

精于品题,收藏家得片语只字以为重。

性和易,通禅理,萧闲吐纳,终日无俗语。

人撅之米芾、赵孟頫云。

同时以善书名者,临邑刑侗、顺天米万钟、晋江张瑞图,时人谓刑、张、米、董,又曰南董、北米。

然三人者,不逮其昌远甚。

(选自《明史·董其昌传》)

【注】①党祸酷烈:

此处指明朝东林党人受到宦官的残酷镇压和迫害。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始以宋米芾为宗/后自成一家/名闻外国/其画集宋元诸家之长/行以己意/潇洒生动/非人力所及也

B:

始以宋米芾为宗后/自成一家/名闻外国/其画集宋/元诸家之长/行以己意潇洒/生动/非人力所及也。

C:

始以宋米芾为宗后/自成一家/名闻外国/其画集宋/元诸家之长/行以己意/潇洒生动/非人力所及也。

D:

始以宋米芾为宗/后自成一家/名闻外国/其画集宋元诸家之长行/以己意/潇洒生动/非人力所及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字”是古人成年时取,通常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也便于他人称呼。

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B:

“礼部”为中国古代官署。

其长官为礼部尚书,主要管理全国学校事务、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以及官吏的升降。

C:

“出阁”在文中指皇帝的长子就学读书。

“出阁”在古文中意义丰富。

如皇子出就封国,阁臣出任外职,公主出嫁,宫女出嫁。

后“出阁”用为女子出嫁的统称。

D:

“致仕”在文中意为古代官员正常退休。

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词来指官员辞职归家。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顶是(   )(3分)

A.董其昌为人仗义,礼部侍郎田一俊教习庶吉士,死在任上,董其昌为此事请假,奔走数千里路程,把田一俊的灵柩护送回乡里安葬。

B.董其昌做事很踏实,修撰《神宗实录》时,朝廷派他搜集神宗朝时大臣的奏章和遗闻逸事,他搜集记录了三百多本,受到皇上褒奖。

C.董其昌很正直,他担任南京礼部尚书时,看不惯宦官把持朝政,对东林党人残酷迫害,就对东林党人加以援手,从而受到牵连被贬。

D.董其昌有多种才能,擅长书法、绘画、书画鉴赏,还精于禅理,并取得很大成就,人们把他比作米芾、赵孟頫,后又称他为“南董”。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其昌即拜疏求去,帝不许,而令所司按治,其昌卒谢事归。

(5分) 

(2)造请无虚日,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5题。

书请寄上苏州韦氏君兼呈吴县李明府

崔峒

数年湖上谢浮名,竹杖纱巾遂性情。

云外有时逢寺宿,日西无事傍江行。

陶潜县里看花发,庾亮楼中对月明。

谁念献书来万里,君王深在九重城。

注:

这首诗作于崔峒晚年,其时,崔峒在潞府功曹任上,功曹属于闲官。

诗题中“韦氏君”指韦应物。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句中的“谢”是“拒绝”的意思,诗句是说作者不务政事,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

B.“竹杖纱巾”是隐者的装束,这一句是说作者如隐士般逍遥自在地生活,大遂平生之愿。

C.前两联写了作者的生活情景,引出了颈联对两位友人的生活情景的描写。

D.颈联运用典故,将李明府比作陶渊明,将韦应物比作庾亮,夸赞他们的雅洁。

E.最后一联写作者不愿从万里之外给君王献书,因为君王深居禁宫无法收到。

15、诗歌题为“书情”,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哪些感情?

请简要概括。

(6分)

 

 

(三)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

2、《师说》中用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

,。

3、《论语》中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荀子在《劝学》中也强调学与思的的关系:

吾尝终日而思矣,。

 

三.语言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巴黎圣母院》的描写具有浪漫主义的夸张和抒情的特色:

美就美得白璧微瑕,丑就丑的令人恐怖。

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楼上大教室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

叱咤风云的伟人,惊天动地的大事,固然能打动人心,日常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东西不也能触动我们的心灵吗?

现实生活中,楚楚动人的场景并不少见,只是由于我们习以为常,才没有产生感情的共鸣。

汉语词汇就是这样在吐故纳新中不断发展的。

关注这些词语的发展变化,不仅有利于词汇的积累,而且常常会给我们带来意外的发现。

中国的古典诗词千百年来代代相传,许多篇章为人们熟读成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语音和谐优美,念起来抑扬顿挫。

A

B

C

D

18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学习报告文学,要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学习叙事写人的技巧,培养关注社会的意识。

B文学作品通过朗读可以再现作品描写的人物形象、环境气氛和生活场景,充分发挥它的艺术魅力和教育作用。

C由于汉字有独特的形体结构,因此除了记录字的音和义以外,还保存着造字时文化信息,其中不乏当时的思想意识或观念。

D对于什么是美,从古至今人们有过许多不同的解释,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但这并不影响我们承认美的存在。

19排序正确的一项()(3分)

所有的民族都有自己特定的节日,或者是宗教上的,或者是节令上的。

_____________。

 

①这体现出了东西方不同的文化特点。

 

②比如欧洲国家的圣诞节,为的是纪念耶酥的诞辰。

 

③而中国的节日主要来源于时令,比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④复活节则是为了庆祝耶酥复活而产生的。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④③①

D.②③④①

20补写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6分)

建筑属于空间艺术,音乐属于时间艺术,

然而,将二者联系起来已成为人们艺术审美的共识。

西方许多经典建筑都具有音乐美,

北京故宫的三重建筑群传达出起伏的节奏和韵律美,苏州园林的“提宜因借”,徽州民居的白墙黑瓦,都表现出错落有致的节奏感和音律美。

因此,

21请从“楼”“云”“月”“柳”“酒”的意象中任意选择一个,写出五个带此意象的诗句。

(5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李嘉诚说: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

”人生亦如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

如果你等待别人从外打破你,那么你注定成为别人的食物;如果能自己从内打破,那么你会发现自己的成长相当于一种重生。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得抄袭和套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