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台身施工方案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0217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2.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梁台身施工方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桥梁台身施工方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桥梁台身施工方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桥梁台身施工方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桥梁台身施工方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桥梁台身施工方案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桥梁台身施工方案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桥梁台身施工方案设计.docx

《桥梁台身施工方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台身施工方案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桥梁台身施工方案设计.docx

桥梁台身施工方案设计

305省道阜阳王店至阜南长安段改建工程

 

K6+377张棚桥台身首件制施工方案

 

 

安徽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305省道阜阳王店至阜南长安段改建工程01标项目经理部

2017年08月1日

K6+377张棚桥台身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国家现行颁布的最新标准。

2、交通部现行颁布的施工规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试验规程、安全规程、施工指南以及水保、环保行业标准等。

3、305省道公路改建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4、305省道阜阳至阜南长安段改建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

二、编制范围

K6+377张棚桥桥台台身工程。

三、编制原则

(1)满足工期要求,合理配置施工队伍,机械设备,施工材料等资源。

(2)精心组织,统筹安排,科学合理的安排施工进度,组织连续均衡的安全生产,做好工序衔接,确保施工任务的完成。

(3)提高机械化作业,确保工程质量创优。

(4)采用适用可靠的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四、工程概况

    K6+377张棚桥长26.04m,宽25m,上部结构为1-16m预应力梁,下部为重力式桥台,底部基础高度为1.5m,下部基础为7.65*13.69m上部基础为6.45m*13.09m,上部桥台高度为7.2m,桥台台身高度为6米混凝土量为1243.48m³,分两次浇筑,南北侧各一个台身。

五.、施工安排

5.1主要管理人员名单:

工程总体负责人:

陈义贵

施工生产负责人:

徐朝虎

现场技术负责人:

张腾腾

桥台由桥梁施工队负责施工。

设施工队长1名,技术员1名,质检员1名,安全员1名,技工8名,普工15人。

5.2、检验、试验机构

统一利用项目试验室,由项目试验室负责进行试验、检测工作。

5.3、测量放样

施工放样是施工准备阶段的主要技术工作,根据施工设计图纸提供的数据用全站仪准确放出桥台的纵横轴线,在基础顶面测定中线、水平,划出台身底面位置并钉木桩保护防止移位破坏。

5.4主要机械设备投入情况

机械名称

规格型号

生产能力

厂牌及出厂时间

数量(台)

进场日期

发电机

TZH-250

250KW

1

插入式振动器

ZB110-50

1.1KW

4

电焊机

HJ200-B

1

六.台身施工方法

6..1台身施工工艺

测量放线模板安装浇注砼砼养护拆模

6.2测量放线

在基础顶面准确放出墩台中线和边线。

6.3模板支立

施工时,模型采用自制的大块钢模板,模板安装必须按图进行,安装校正后用拉杆和对口撑固定,加固立柱采用脚手架和方木。

模板板面之间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

为了保证模板的稳定,防止跑模,沿台身横向设置拉筋,拉筋间距为1米,错开布置。

模板安装时轻移慢放,做到接缝紧密、平顺。

模板安装完毕后,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接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混凝土灌注前,对基础底面进行凿毛清洗,确保连接质量。

灌注过程中,加强震捣和观模工作,确保混凝土内实外美。

6.4混凝土施工

6.4.1、混凝土拌制。

混凝土采用自拌混凝土施工,混凝土不得有离析和泌水现象。

混凝土的坍落度在拌和地点和浇注地点分别检测,并以浇注地点的值为准。

检测混凝土的坍落度的同时还要观测混凝土的和易性。

6.4.2混凝土的运输。

为使浇筑工作不间断并使混凝土到浇注地点保持均匀性和规定的坍落度,根据使用的数量,浇筑时间,确定运输车辆,确保满足台身混凝土浇筑的需要。

6.4.3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进行检查,混凝土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

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不超过30cm,混凝土浇筑连续进行,不得中断。

6.4.4混凝土振捣。

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实,振捣时,移动间距不得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保持50cm的距离;插入下层混凝土50~100MM;振捣必须密实,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6.4.5混凝土养护。

在一般气候条件下,当气温在15度以上时,最初三天白天应至少每隔2小时浇一次,夜间至少浇水两次,在以后的日期中,每昼夜至少浇水四次,在较干燥气候条件下或砼中水分较少时,浇水次数宜再适当增加,养护期不得少于14天。

6.4.5模板拆除

模板拆除应按设计的顺序进行,设计无规定时,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顺序。

7、施工计划

2017年8月2日-张棚桥0#台身第一层基础检查验收

2017年8月2日-2017年8月4日立模完成

2017年8月5日浇筑

八、质量保证措施

8.1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由分部经理,总工程师,内部监理工程师主抓质量,分部下设工程部负责工程质量工作,各工区设质量检查员严把工区质量关。

各工程段、工班、组、操作工人各自负责本职工作的工程质量,组成从上到下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自检、互检、工序交接检查。

质量管理及质量控制框图如下:

 

桥梁分部经理:

朱文锋

总工程师:

徐明全

副经理:

徐朝虎

室李献全

测量队赵松松

物资部甄茂涛

部张来厂

 

各工区施工班组

8.2主要措施

8.2.1施工前有针对性地对各工种进行技术培训,制定各工序标准化作业细则,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为创优质工程创造条件。

8.2.2做好施工技术交底,使现场领工员及每一位施工人员做到心中有数,严格按技术要求施工,保证设计意图的实现。

8.2.3测量的中线、水平严格执行双检制,各种测量资料收集要及时,齐全,保证资料均从现场取得。

8.2.5在施工中要充分调动工人的积极性,促使各工序人员都把质量放在首位,使工程质量水平不断提高。

8.3保证砼外观质量的措施

为保证砼表面美观,根据施工中可能出现的砼表面质量通病及其产生原因,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措施,在砼的施工过程中,往往由于思想上或技术上的疏忽,使砼表面产生蜂窝,麻面、气泡、砂流、等缺陷,针对这些缺陷,应查明其产生的原因后,制定预防措施,在施工中加以防止,认真做到以下几点:

⑴砼浇注前应对模型板进行严格检查,模板表面是否平整,脱模剂涂抹是否均匀,模型接缝处理是否正常。

⑵砼浇注过程中专人捣固。

⑶加强混凝土的养护,确保混凝土质量。

九、施工安全的措施

⑴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强化全员安全意识,建立安全保证体系,使安全管理制度化,教育经常化。

⑵在安排、检查、落实施工任务的同时,必须兼顾和保证安全工作,把安全贯穿于施工全过程。

⑶坚持定期的安全教育、培训和检查制度,设立安全监督岗,支持和发挥群专安全人员的作用。

⑷施工中临时结构必须向员工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对大型临时结构须进行安全设计和技术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⑸从事高空作业的技术工人,必须系安全带,凡进入工地的人员必须戴安全帽。

上岗前要进行人体检查和技术考核,合格后方可操作。

并按有关的安全操作要求进行作业。

⑺加强运输及施工车辆的管理,车辆禁止带病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