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0440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30.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19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

语文试题

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8页。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请认真填涂准考证号。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艺作品是文化最鲜活生动的栽体,它们以语言、形象、色彩、韵律等手段,记录和表现文化中的思想、审美、精神、气度。

作为“高峰”的文艺作品往往具备一个共同特征:

以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底蕴,充盈着一个时代独特的文化气质,浓缩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精神,同时又可以唤醒欣赏者的文化自觉、建立起文化自信,甚至包含推动社会思想文化变革的因子。

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时期,文艺创作要发挥推动文化发展的强大力量,更加需要以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基石来攀登文艺“高峰”。

纵观当下文艺创作存在的系列问题,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缺失是个根源。

因历史虚无主义而否定历史,就会创作出调侃崇高、扭曲经典、颠覆历史,丑化人民群众或英雄人物的作品。

否定传统文化所尊崇的“真善美”,就会创作出是非不分、善恶不辨、以丑为美,过度渲染社会阴暗面的作品。

这是由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缺少坚守和深刻认知,造成价值混乱和精神缺失。

当下,不少文艺工作者陶醉在追名逐利的潮流中,没有把自己当成文化的记录者、传承者,甚至缺乏应有的职业操守。

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不够敬重,对自身的文化使命缺少自觉,是文艺界“浮躁”风气的重要根源。

对文化发展缺乏主动承担的责任意识,就会造成利益至上。

创新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特征,这一点在文艺创作领域表现突出。

中国曾经是一个诗歌大国,诗歌的变革经历了无数文人骚客的创新实践。

到了近代,中国引入西方现代诗,形式和内容都脱离了中国传统诗歌创作的轨道,诗歌的力量渐渐式微。

解决这一状况的方法是“走中国诗歌创新之路”。

而这种创新,既要吸收古典诗歌的思想和审美价值,也要接纳现代西方对人、自然和社会三者之间冲突和张力的阐释,来找到自己的中国方法、本体立场、东方身份。

概而言之,要再创诗歌的“高峰”,需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

这样才会避免因对以创新为特征的民族传统文化缺少继承,而造成有影响力的原创匮乏。

近代中国曾经借西方文艺理论和创作思潮来推进中国文艺创作的转型,这种影响今天依然存在。

过度倚重西方,导致中国传统文艺价值在当代的失语。

增加对本土文化价值标准足够的自信,避免崇洋媚外,是建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文艺“高峰”都具有理论自觉和自信,作品往往折射出理性的光辉,自觉或不自觉地扛起独特的民族美学旗帜,践行、发展甚至自创一套美学理论,成就真正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摘编自章颖《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筑就“高峰”的基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艺作品作为文化的载休,其表现的内容是文化中的思想、审美、精神、气度,其外在表现手段是语言、形象、色彩、韵律等。

B.当代文艺作品一定具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底蕴,具有当今时代独特的文化气质,又是当今时代的文化精神的高度浓缩。

C.当下文艺创作存在缺失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等一系列问题,其中包括抱着历史虚无主义观点而否定历史,否定传统文化。

D.不把自己当成文化的传承者,缺乏主动承担文化发展的责任意识,是部分文艺工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不够敬重的表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从概念入手,围绕着文艺作品阐述其内涵、特征、作用,并引出下文。

B.文章论证当下文艺创作系列问题根源时,先摆出一些现象,再揭示其中原因。

C.文章中间的论证部分采用逐层论述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论证。

D.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结尾与开头相呼应,并对文章主旨有提升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艺作品之所以能成文艺“高峰”,关键不在于它能唤醒欣赏者的文化自觉、建立起文化自信,并包含推动社会思想文化变革的因子。

B.“走中国诗歌创新之路”并不是要排斥我国古典诗歌的思想和审美价值,而是要融合中西诗歌文化,找到具有中国特色的方法与身份。

C.对以创新为特征的民族传统文化缺少继承,造成有影响力的原创匮乏,既是缺失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也是缺失文化自觉的一种表现。

D.当代文艺作品缺失了中国传统文艺价值,是由于当代文化界崇洋媚外,从而受西方文艺理论的冲击,失去对本土文化价值标准的坚守。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警察小谭

侯发山

大年三十。

小谭刚进家门,还没来得及同父亲说话,电话就急促地响起来——有人在青龙山非法猎捕藏羚羊,要他尽快赶去!

小谭挂断电话,只好抱歉地对父亲说:

“爸爸,有任务了,看来这个春节又不能陪您了。

父亲坦然一笑,摆了摆手:

“孩子,去吧……”他是一名老警察了,知道哪轻哪重。

小谭检查了一下枪支,掖进腰里,刚要走,父亲对他说:

“孩子,这可是个好机会,要把握住!

小谭说:

“爸爸,我明白了。

小谭参加工作十年了,还是一名普通的干警。

遇到几次提拔的机会都给错过了,重要的原因就是小谭没有特殊表现,没有立过功。

小谭倒没觉得有什么,父亲感到很没面子,因为他退休之前就是局里的副局长。

小谭出门了。

父亲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二十年前。

那是一个大雪纷飞的除夕。

父亲刚进家门,就接到新的任务:

有人在青龙山非法猎捕藏羚羊。

他二话没说,撇下妻儿老小,冒着鹅毛大雪上路了。

当他一步一趔地赶到现场时,一个猎人正在瞄准动物,等待时机扣动扳机。

他知道,这些猎人没有持枪证和狩猎证,是非法的。

常言说,捉贼捉赃。

如果现在出面制止,等于拿不到真凭实据,没法制裁狩猎者。

只听“砰”地一声,藏羚羊倒在地上,四肢挣扎了几下就不动了。

父亲举起相机拍照了两下,然后掏出手枪走了过去。

没想到,等到父亲走到跟前,猎人掏出身上带的匕首,朝他的胸口狠狠戳了一刀……若不是同事及时赶到把父亲送到医院,怕是他的生命就有危险。

因为这次事件,父亲得到了2000元的奖励,从基层一名干警破格提拔为副局长……

今天看到小谭接到任务,跟他当年一样又无反顾,父亲感到很欣慰。

同时,他又感到一丝担心,因为大部分偷猎者都是一些亡命徒。

他们会不会对小谭下毒手?

凭着小谭过硬的素质,对付两三个毛贼还是不在话下的。

再说,局里可能也还安排其他同志配合的。

想到这里,父亲心里略略轻松了点。

小谭赶到时,一个偷猎者已经瞄准一只藏羚羊准备扣动扳机,小谭没有丝毫的犹豫,上前用身体挡住了枪眼。

偷猎者一下子愣住了。

小谭和颜悦色地说:

“大叔,不能杀害野生动物。

非法捕杀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是违法的。

偷猎者扑通一下跪在了小谭面前:

“警察同志,我求求你了,如果我今天找不到猎物,这个年我都没法过了,我上有爹娘,下有上学的孩子,我的老婆还有病。

闻听此话,小谭愣住了。

偷猎者说:

“我说的都是真的。

你要不信,就跟我回家看看,我家就在山下。

小谭盯住偷猎者的眼睛,发现了他眼眶里的泪珠在打转,感觉到他没有说谎,便掏出身上的钱,说:

“大叔,我相信你,我身上就这两千块钱了,你拿去办点年货吧,不要再干这违法的事了。

偷猎者眼睛一亮,继而犹豫不决。

小谭说:

“大叔,回家过年吧,你的家人正等着你呢。

偷猎者给小谭磕了两个头,然后接过钱,千恩万谢地走了。

小谭拿出手机打算给局里汇报一下,就说线索有误。

这时,那位偷猎者回来了,他对小谭说:

“孩子,今天是大年三十,天又这么冷,你若不嫌弃,就跟我回家吃碗素饺子暖暖身子吧?

小谭想了想,就跟大叔去了。

他想趁机再给大叔做做工作,同时了解一下当地偷猎的信息,也算是不虚此行吧。

等到接应的同事赶到,小谭正在那位大叔家里吃饺子呢。

事后,小谭把事情经过原原本本告诉了父亲。

他便给父亲解释说,如果当时让偷猎者得逞,那就是“两败俱伤”——藏羚羊受到伤害,偷猎者也将受到法律的制裁,而且有可能毁掉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家族。

父亲叹了口气,什么也没说。

当年对他下毒手的那个歹徒被判了无期徒刑,这个歹徒住进监狱后,他的母亲给气死了,妻子改嫁了,他的孩子跟着爷爷生活,长大后也干起了偷猎的勾当,后来也被抓进了监狱……

小谭看着一语不发的父亲,说:

“爸爸,难道我做错了吗?

“孩子,你长大了!

”父亲阴沉着的脸渐渐变得阳光起来。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谭执行任务“刚要走”时,父亲对他说“这可是个好机会”,意思是这是个立功提干的好时机。

B.对小谭参加工作十年还是一名普通干警这件事,父亲感到很没面子,说明父亲是自私自利的人。

C.“等到接应的同事赶到”这句话照应了前文的父亲“局里可能也还安排其他同志配合的”的猜想。

D.最后一段“父亲阴沉着的脸渐渐变得阳光起来”一句,含蓄地表明父亲最终理解了儿子的做法。

5.小说中的小谭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请简要分析。

(6分)

6.小说中的两处插叙文字是小谭父亲对往事的回忆,请分别概括这两处文字的内容,并说明这样写的用意。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12分)

材料一: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8月4日在京发布了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互联网普及率为54.3%,超过全球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

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由2016年底的95.1%提升至96.3%。

《报告》指出,2017年上半年,我国网民规模增长趋于稳定,互联网行业持续稳健发展,互联网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摘编自《CNNIC发布第1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材料二:

中国网民年龄结构

中国网民学历结构

互联网络接入设备使用情况

(资料来源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材料三:

互联网正在重塑传统产业,推动信息通信技术与传统产业的全面融合。

“互联网+”正以信息通信业为基点全面应用到第三产业,形成了互联网金融、互联网交通、互联网教育等新业态,同时又向第一和第二产业渗透,如工业互联网正在从消费品工业向装备制造和能源、新材料等工业领域渗透,这会全面推动传统工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农业互联网也在从电子商务等网络销售环节向生产领域渗透,为农业带来新的机遇,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创新是互联网发展的生命线。

阿里巴巴、XX、小米等一批平台型的互联网企业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生态系统,基于这些平台又创造出了新业态,如O2O(线上与线下结合)、移动支付、可穿戴设备等。

各平台将用户资源和技术资源开放给合作伙伴,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个性化营销,降低了中小微企业与创业者进入市场的门槛,提高了创业成功率,形成了互利共生的生态系统。

“互联网+”通过打破信息不对称、减少中间环节,从而提升资源使用效率,将公共服务辐射到更多有需求的群体中去,提供跨区域的创新服务,为实现教育和医疗等公共稀缺资源均等化提供全新平台。

如互联网教育打破了国内地域限制,并连接了全球的优质教育资源,为三、四线城市及偏远农村的学生提供了新的选择。

(摘编自《“互联网+”时代中国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材料四:

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邬贺铨认为,个别企业在风险共担机制等方面的前期探索,如果能够得到更多的支持与鼓励,将有助于加速传统产业的互联网化转型。

“互联网+”还是要依靠市场和企业,政府的角色在于营造氛围,做好宽带、物流、基础研发等公共基础建设。

互联网为创业创新提供了低成本的平台。

围绕解决传统产业“痛点”的创业创新,正在华夏大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这会不会导致泡沫?

社会各界深感忧虑。

中国传媒大学互联网医疗中国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14年涌向“互联网+医疗”领域的风险投资达到6.9亿美元,比上年剧增。

挂号网创始人廖杰远说,在“互联网+医疗”领域,不少创业公司为了圈更多的钱,有的在融资、估值方面“注水”10倍、20倍,一旦泡沫破了,对创业者和产业将是沉重的打击。

面对“互联网+”,中国的互联网技术、基础、产业准备好了吗?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辛勇飞说:

“互联网有标准协议,工业也有标准协议,如果各搞各的,数据格式存在问题,数据链难以打通,就算不上是‘互联网+’了。

”他认为,政府部门应该顺应跨界融合发展需求,引导加快基础共性标准、关键技术标准和重点应用领域标准的研制。

与此同时,该所ICT产业研究部主任何伟认为,从事互联网行业的人只懂网络技术,产业界的人只懂自身业务,不符合融合创新人才的需求。

(摘编自《“互联网+”时代,我们准备好了吗?

》)

7.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年龄构成上,我国网民以10-39岁群体为主。

与2015年相比,2016年10岁以下网民群体和40岁以上网民群体的占比均有所提升。

B.从网民的学历结构看,我国网民具备中等教育学历的群体规模最大。

与2015年相比,2016年小学及以下学历人群占比提升幅度最大。

C.与2015年相比,2016年我国网民使用于机、电视上网的比例持增长态势,用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上网的比例呈下降态势。

D.2015-2016年,我国年轻网民占有较大比例,具有中等教育学历的网民数量超过半数,在互联网络接入设备中手机的使用占绝大比例。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高,网民规模增长趋于稳定,互联网行业持续稳健发展,互联网已经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B.现如今,“互联网+”不仅正全面应用到第i产业,形成了一些新的业态,而且正在向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渗透,为工业和农业带来革新和发展。

C.“互联网+”通过提供跨区域的优质资源和公共服务,为公共稀缺资源均等化提供全新平台,从而提升资源使用效率,实现公共服务辐射的最大化。

D.“互联网+”发展过程中曾出现过风险投资剧增的现象。

比如“互联网+医疗”领域,而融资、估值方面的“泡沫”是影响行业健康发展的重大隐患。

9.当前,我国“互联网+”发展有哪些积极意义?

如何才能更好地促进“互联网+”发展?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高遵裕,字公绰,忠武军节度使琼之孙也。

以父任累迁供备库副使、镇戎军驻泊都监。

夏人寇大顺城,谅祚中矢遁。

会英宗晏驾,遣遵裕告哀,抵宥州下宫,夏人遣王盥受命,以吉服至,遵裕切责之,遂易服。

既而具食上宫,语及大顺城事,盥曰:

“剽掠辈耳。

”遵裕曰:

“若主寇边,扶伤而循,斯言非妄邪!

”夏人以为辱,亟遣人代对,终食不敢发口,辄忿怒曰:

“王人蔑视下国,弊邑虽小,控弦十数万,亦能躬执橐鞬,与君周旋。

”遵裕瞋目曰:

“主上天纵神武,毋肆狂蹶,以千诛夷。

”时谅祚觇于屏间,摇手使止。

神宗闻而嘉之,擢知保安军。

熙宁初,朝廷用王韶复洮、陇,命为秦凤路沿边安抚,以遵裕副之。

寻以古渭为通远军,命知军事。

明年,持附顺羌部图籍及绘青唐、武胜形势入献,擢引进副使、带御器械,俾归治师。

师次庆平堡,夜行,晨至野人关,羌人旅拒,引亲兵一鼓破之。

进营武胜城下,羌众逃去,遂据其城。

诏建为镇洮军,又命知军事。

明年,羌乘景思立之败,围河、岷二州,道路不通者几月。

或请退保,遵裕曰:

“敢议此者斩!

”岷城军缺,守者恐,遵裕登西门,命将纵击,别选精骑由南门噪而出,合击之,羌败走。

时朝廷以岷城远难守,议弃之。

诏至,贼已溃矣。

以功进团练使、龙神卫都指挥使、知熙州。

元丰四年,复知庆州。

诏与诸路讨夏国。

请济师,得东兵十一将,骑不足用,以群牧马益之。

又令节制泾原兵刘昌祚先至灵州几得城遵裕嫉之故不用其计遂以溃归语在昌祚传贬郢州团练副使哲宗即位,复右屯卫将军,主管中岳庙。

卒,年六十,赠永州团练使。

绍圣中,崇赠奉国军节度观察留后。

(节选自《宋史·高遵裕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又令节制泾原兵/刘昌祚先至/灵州几得城/遵裕嫉之/故不用其计/遂以溃归/语在昌祚传/贬郢州团练副使/

B.又令节制泾原兵/刘昌祚先至灵州/几得城/遵裕嫉之/故不用其计/遂以溃归/语在昌祚传/贬郢州团练副使/

C.又令节制/泾原兵刘昌祚先至灵州/几得城/遵裕嫉之/故不用其计/遂以溃归/语在昌祚传/贬郢州团练副使/

D.又令节制/泾原兵刘昌祚先至/灵州几得城/遵裕嫉之/故不用其计/遂以溃归/语在昌祚传/贬郢州团练副使/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吉服是指古代祭祀时穿的服装,祭祀为吉礼。

据《周礼·春官·司服》记载,古时祭祀上天、五帝时,国君都穿上吉服。

B.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汉武帝时最早使用年号“元狩”,文中“熙宁”“元丰”“哲宗”都是年号。

C.“擢”指提拔官员,“超摧”指破格提拔。

文中的“迁”指凋动官职,一般为升职,也作“贬谪”“降职”解释,如“迁客骚人”。

D.赠是古代有功劳的官员死后,朝廷给他本人或功臣的先人追封爵位、官职。

文中指的是朝廷给高遵裕本人追赠官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高遵裕有胆有识,刚强严正。

英宗去世,他向西夏报丧,到达宥州祖庙,西夏人王盥无视礼节,穿着吉服前来,他严辞谴责王盥,迫使王盟换衣服。

B.高遵裕富有辩才,性情刚烈。

他驳斥王盥说的大宋剽掠,认为是西夏人主动侵犯大宋边境;对西夏人在战场上决高下的言语挑衅,他瞋目怒斥。

C.高遵裕忠心耿耿,办事干练。

他掌管通远军的第二年,就拿着归附的羌部的图籍和绘制的青唐、武胜的地形图入朝献给皇上,受到皇上的嘉奖。

D.高遵裕足智多谋,骁勇善战。

羌人围困,岷州缺兵,守城者恐惧,他身先士卒,领兵从西门纵入敌阵,又派精骑兵从南门冲出,合击羌人,大获全胜。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时谅祚觇于屏间,摇手使止。

神宗闻而嘉之,擢知保安军。

(2)请济师,得东兵十一将,骑不足用,以群牧马益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4~15题。

咏煤炭

于谦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两句开篇点题,简要概括煤炭开采的过程,气势非凡,写出了煤炭所蕴藏的能量,亦即人的才智。

B.后两句将煤炭彻底人格化,诗人把自己的感情和心愿完完全全融进煤炭,给了煤炭以生命和心志。

C.这首七言律诗前四句描写煤炭的形象,写尽了煤炭的一生;后四句有感而发,抒发了诗人的情怀。

D.于谦的这首托物言志的作品,作者句句运用比喻、拟人,语语双关,运笔自如,情感深沉,意蕴浑然。

15.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请简要概括。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6分)

(1)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用“,”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

(2)白居易《琵琶行》中用无声的人和江景衬托琵琶女一曲弹罢后的艺术效果的名句是,。

(3)在辛弃疾的《永遇乐》一词中,表现沦陷区的人民已经安于异族统治,竟至于对异族君主顶礼膜拜的名句是“,”。

第Ⅱ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本题共9分)

天坛,不仅因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祭天建筑群而著称,其形态各异、历史悠久的古柏群也。

天坛名柏很多,以干纹奇特优美而驰名的“九龙柏”就是其中的代表。

“九龙柏”是明永乐十八年所植,如今巍然屹立在回音壁外西北侧,它高达18米,树干周长达3.8米。

它的奇特之处在于躯干上布满了突出的干纹,从上往下扭结纠缠,像数条巨龙绞身盘绕。

细细品味,。

然而这既不是人工雕琢,也不是画工彩绘,却是树体本身天长日久!

“九龙柏”之所以生长成这样,据林学家考证看,可能是因表皮细胞分裂不均造成的结果。

除了“九龙柏”,天坛还有“迎客柏”“问天柏”“莲花柏”“卧龙柏”等一大批有名柏树。

()?

这是因为,柏树常青长寿,其木质芳香,经久不朽,人们视其为吉祥昌瑞之树,在天坛大量种植。

每年定期为古树施肥复壮,在地面打孔通气,改良土壤,增加保护设施,加强树周施工监管……多措并举之下,近几年,天坛公园没有一棵古树病亡。

众多古树虽已数百岁高寿,至今仍是枝繁叶茂、苍翠挺立,把天坛点缀得、生机盎然。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举世瞩目惟妙惟肖浑然天成美轮美奂

B.举世闻名栩栩如生巧夺天工美轮美奂

C.举世闻名栩栩如生浑然天成古色古香

D.举世瞩目惟妙惟肖巧夺天工古色古香

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据林学家考证,可能是因表皮细胞分裂不均造成的。

B.据林学家考证看,可能是因表皮细胞分裂不均造成的。

C.据林学家考证看,可能是表皮细胞分裂不均造成的结果。

D.据林学家考证,可能是因表皮细胞分裂不均造成的结果。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为什么在天坛里种这么多柏树呢B.为什么在天坛里种品种繁多的柏树呢

C.为什么在天坛里种有名的柏树呢D.天坛里种这么多的柏树有什么好处呢

20.下面是某学生写的请柬的初稿,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

(5分)

我校文学社约莫于8月20日晚8点在校礼堂举办“中学生诗词诵读大会”。

是这样的,您是我省著名的朗诵专家,对诗词诵读研究还行。

今个诚邀您拨冗莅临大会。

希望您能不吝赐教,为活动提出宝贵意见。

一定要准时哦。

①②③④⑤

21.下面是某公司员工离职流程图,请把这个图撰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6分)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宋代有八德: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这“八德”是宋代对中华道德的新建构,是对中华道德的新发展,影响着后世,以致影响到朝鲜、韩国等东亚各国,乃至全世界。

请从“八德”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推崇的中华道德。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语文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7

8

10

11

12

14

17

18

19

答案

A

A

D

B

C

C

B

B

D

D

A

A

A

1.A解析:

B“当代文艺作品”扩大了范围,原文为“作为‘高峰’的文艺作品”。

C“当下文艺创作存在缺失文化自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