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电力系统基础知识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1388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86 大小:236.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111电力系统基础知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0111电力系统基础知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0111电力系统基础知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0111电力系统基础知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0111电力系统基础知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0111电力系统基础知识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6页
0111电力系统基础知识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6页
0111电力系统基础知识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6页
0111电力系统基础知识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6页
0111电力系统基础知识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6页
0111电力系统基础知识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6页
0111电力系统基础知识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6页
0111电力系统基础知识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6页
0111电力系统基础知识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6页
0111电力系统基础知识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6页
0111电力系统基础知识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6页
0111电力系统基础知识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6页
0111电力系统基础知识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6页
0111电力系统基础知识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6页
0111电力系统基础知识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6页
亲,该文档总共8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111电力系统基础知识试题.docx

《0111电力系统基础知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111电力系统基础知识试题.docx(8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0111电力系统基础知识试题.docx

0111电力系统基础知识试题

第一章电力系统基本知识

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输配电线路、变配电所和用电单位组成的整体。

本章通过了解电力系统及电力网的构成,电力负荷的组成及分类,熟悉电能质量及主要参数:

电压、频率、谐波的标准,熟悉变电所的主接线和一次设备,了解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从而达到掌握相关的电力系统基本知识及电力生产的特点。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电力系统是由(B)、配电和用电组成的整体。

A.输电、变电

B.发电、输电、变电

C.发电、输电

电力系统是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组成的整体。

从发电厂发出的电能,要途经许多中间环节才能到达用户。

中间环节主要有输配电线路、变配电所。

电力系统可看作五个部分组成的整体。

选项A给出的是输电、变电,缺少发电环节;选项C给出的是发电、输电,缺少变电环节;选项B给出的是发电、输电、变电,与题干中的配电和用电构成了电力系统的五个部分。

本题选项B是正确的。

2.电力系统中的输电、变电、(B)三个部分称为电力网。

A.发电

B.配电

C.用电

电力系统中的输电、变电、配电三个部分称为电力网。

电力系统是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组成的整体。

电力网不包括发电部分和用电部分,只有选项B给出的配电部分是电力网的组成部分。

本题选项B是正确的。

3.直接将电能送到用户的网络称为(C)。

A.发电网

B.输电网

C.配电网

从电力系统的构成看,在靠近用户端时需要把电能分成很多支路送到不同的用户,从而实现分配电能的工作,其电压等级较低。

发电厂位于电力系统的首端,发电厂一般不会将大量的电能直接送到用户。

为减少电能的损耗,需要升高电压经过输电网,再降低电压送给用户,输电网是电力网的主网架,所连接的是高压甚至超高压的发电厂和变电所,输电网没有直接连接用户,配电网是直接将电能送到用户的网络。

本题选项C是正确的。

4.以高压甚至超高压将发电厂、变电所或变电所之间连接起来的送电网络称为(B)。

A.发电网

B.输电网

C.配电网

输电网是以高压甚至超高压将发电厂、变电所或变电所之间连接起来的。

从电力系统的构成看,发电网应连接各个发电厂,而不包括变电所。

配电网是直接连接到用户。

只有输电网才是以高压甚至超高压将发电厂、变电所或变电所之间连接起来的送电网络。

本题选项B是正确的。

5.电力生产的特点是(A)、集中性、适用性、先行性。

A.同时性

B.广泛性

C.统一性

电力生产的特点是同时性、集中性、适用性、先行性。

同时性体现在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以及转换为其他形态能量的过程是同时进行的。

电力生产不能用广泛性来描述,电力生产的另一特点是集中性,集中性体现在电力生产是高度集中和统一的,统一性应包含于集中性这个特点中。

本题选项A是正确的。

6.线损是指电能从发电厂到用户的输送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发生的(C)损失。

A.电压

B.电流

C.功率和能量

线损是指电能从发电厂到用户的输送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发生的功率和能量损失。

电能在传输过程中从发电厂到用户途经很多中间环节,如很长的输电和配电线路及多个变电所,线损就是这些线路中损耗的功率和能量。

这是因为输电线路中流过电流,电流会使导线发热而损失掉。

选项A中电压在电能的传输过程中,从线路首端到末端也会有电压损失,但电压损失不对应于功率损失,不称为线损。

选项B中电流在电能的传输过程中是不变的。

本题选项C是正确的。

7.在分析用户的负荷率时,选(A)中负荷最高的一个小时的平均负荷作为高峰负荷。

A.一天24小时

B.一个月720小时

C一年8760小时

高峰负荷是指电网或用户在单位时间内所发生的最大负荷。

通常用小时用电量分析,在分析时所取的是一天24小时中负荷最高一个小时的平均负荷。

一个月或一年时间较长,若取其1小时明显不合理。

因此,本题选项A是正确的。

8.对于电力系统来说,峰、谷负荷差越(B),用电越趋于合理。

A.大

B.小

C.稳定

D.不稳定

电力系统的装机容量和所带负荷应是相匹配的,尤其在高峰负荷时应满足所带负荷。

在高峰负荷时需投入大量发电机组,低谷时又要退出一些发电机组。

如果峰、谷负荷差太大,势必导致电力系统的设备投资增加,造成不经济运行。

因此,对于电力系统来说,峰、谷负荷差越小,用电就越趋于合理。

本题选项B是正确的。

9.为了分析负荷率,常采用(C)。

A.年平均负荷

B.月平均负荷

C.日平均负荷

平均负荷是指电网中或某用户在某一段确定时间阶段内的平均小时用电量。

年平均负荷是指一年的用电量除以一年的用电小时数。

月平均负荷是指一月的用电量除以一月的用电小时数。

日平均负荷是指一天的用电量除以一天的用电小时数。

为了分析负荷率,常用日平均负荷。

安排用电量时常用年平均负荷和月平均负荷。

因此,本题选项C是正确的。

10.突然中断供电会造成经济较大损失、社会秩序混乱或在政治上产生较大影响的负荷属(B)类负荷。

A.一类

B.二类

C.三类

负荷按突然中断供电所造成的影响可将其分为一类负荷、三类负荷和三类负荷。

一类负荷为重要负荷,突然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亡及造成经济上巨大损失等;二类负荷是较为重要的负荷,突然中断供电将造成经济上较大损失等;对于三类负荷突然中断供电所造成的损失不大或不会造成直接损失。

从题中看出突然中断供电所造成了后果较为严重,应为二类负荷。

本题选项B是正确的。

11.高压断路器具有开duan正常负荷和(B)的能力。

A.过载

B.过载、短路故障

C.短路故障

高压断路器具有开断正常负荷和过载、短路故障的能力。

高压断路器是一种开合、保护电器,在变电所中,它具有开断正常负荷和过载、短路故障的保护能力口选项A和C只说了高压断路器保护作用之一,因此,本题选项B是正确的。

12.供电质量指电能质量与(A)

A.供电可靠性B.供电经济性C.供电服务质量

供电质量指电能质量与供电可靠性。

电力系统的产品就是电能,用户使用的电能质量优劣程度如何,就能反映供电企业产品质量的好与坏。

供电企业提供给用户的电能不仅包括电能本身质量问题,同时还要看供电的可靠性。

供电经济性应针对供电企业本身而言,与用户无关。

供电服务质量,只是体现供电企业的客服关系,不直接影响供电质量。

因此,本题选项A是正确的。

13.电压质量分为电压允许偏差、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C)、电压允许波动与闪变。

A.频率允许偏差

B.供电可靠性

C.公网谐波

电压质量分为电压允许偏差、电压允许波动与闪变、公网谐波和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

供电质量指电能质量与供电可靠性。

电能质量包括电压、频率和波形质量。

频率允许偏差是频率质量指标,与电压质量均属电能质量。

供电可靠性属于供电质量,公网谐波属于电压质量。

本题选项C是正确的。

14.10kV三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A)

A.±7%B.士10%C.+7%-10%

电压允许偏差是指在某一时段内,电压缓慢变化而偏离额定值的程度。

电压质量对各类电气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有直接的影响。

当电压过高时,会使电气设备绝缘老化,寿命缩短;电压过低时,电气设备将无法正常工作。

如电压过低时,电动机可能停转或不能起动等后果。

因此,我国国家标准规定的电压允许偏差为:

(1)35kV及以上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土5%;

(2)10kV及以下三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7%;(3)220V单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7%,-10%O对电压有特殊要求的用户,供电电压允许偏差由供电协议确定。

从我国国家标准规定的电压允许偏差来看,10kV三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7%。

因此,本题选项A是正确的。

15.当电压上升时,白炽灯的(C)将下降。

A.发光效率

B.光通量

C.寿命

电气设备是按其在额定电压下运行设计的,当两端电压偏离额定电压时,电气设备的性能就要受到影响。

白炽灯属于用电设备,电网电压的高低,直接影响它的工作及寿命。

当电压降低时,自炽灯的发光效率和光通量都急剧下降;电压上升时,白炽灯的寿命将大为缩短。

如电压比额定值高10%,其寿命将缩减一半。

因此,本题选项C是正确的。

16.当电压过高时,电动机可能(B)。

A.不能起动

B.绝缘老化加快

C.反转

当电压过高时,电动机可能绝缘老化加快。

电气设备应在额定电压下工作,电气设备的绝缘会缓慢老化。

当电压过高时,电气设备的绝缘将会加速老化。

电动机有很多绝缘材料,因此,当电压过高时,电动机的绝缘老化可能会加快。

电压降低时会造成电动机不能起动和温度升高。

电动机改变所加电压的相序时,才能进行反转操作,所以电动机的反转与电压过高无关。

本题选项B是正确的。

17.我国国标对35~110kV系统规定的电压波动允许值是(B)。

B.2%

电压允许波动是指在某一时段内,电压急剧变化而偏离额定值的程度。

电压波动的一般原因是冲击性负荷急剧变动引起的。

负荷急剧变动使电网的电压损耗相应变动,从而使用户公共供电点的电压出现波动,电压波动范围为在某一时段内电压波动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

这将会引起电气设备及电子设备的不正常运行,同时影响人的正常工作学习。

因此,我国国家标准规定电压波动允许值为:

(1)220kV及以上为1.6%;

(2)35kV~110kV为2%;(3)10kV及以下为2.5%。

我国国家标准规定的电压波动允许值来看,本题选项B是正确的。

18.(B)的电压急剧波动引起灯光闪烁、光通量急剧波动,而造成人眼视觉不舒适的现象,称为闪变。

A.连续性

B.周期性

C.间断性

连续性的电压急剧波动不会使人眼感到不舒服。

间断性电压急剧波动没有时间的限制,或许很长时间波动一次,也不会引起人眼不舒服。

只有周期性的电压急剧波动时,就会引起灯光闪烁、光通量急剧波动,而造成人眼视觉不舒适,这种现象就称为闪变。

因此,本题选项B是正确的。

19.电网谐波的产生,主要在于电力系统中存在(C)。

A.电感和电容元件

B.三相参数不对称

C.非线性元件

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压及电流均为正弦交流电,理想的正弦波称为基波,频率为50Hz。

非线性元件投入电网运行时会产生谐波电流,高次谐波电流的频率为基波频率的整数倍,这将使原来的正弦波叠加了高次谐波而变为非正弦波,从而影响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

正弦交流电路的负载为电阻、电感和电容元件。

它们可能是线性元件也可能是非线性元件。

线性的电感和电容元件不会产生谐波,选项A未说明电感和电容是线性元件还是非线性元件,因此,不能说明它们就产生谐波。

选项B会产生负序及零序电压和电流,而不会产生谐波电流。

只有非线性元件投入电网运行时才会产生谐波电流。

因此,本题选项C是正确的。

'

20.在并联运行的同一电力系统中,任一瞬间的(B)在全系统都是统一的。

A.电压

B.频率

C.波形

在并联运行的同一电力系统中,任一瞬间的频率在全系统都是统一的。

在并联运行的同一电力系统中,不论装机容量的大小,所有发电机组必须保证在任一瞬间的频率都是统一的,而且是同步运行的,如我国的额定频率为50Hz,即所有两极发电机的转速为每分钟3000转。

如出现频率不一致时,过高或过低,都会使很多电气设备不能正常工作,影响产品质量,严重时会造成发电机失步,影响电力系统稳定运行。

电力系统各级电压由电网电压而定,所以,选项A不可能统一。

对于选项C来说,由于有谐波的影响,其不可能是完全理想的正弦波。

因此,本题选项B是正确的。

21.供电可靠性是指供电企业某一统计期内对用户停电的(C)。

A.时间

B.次数

C.时间和次数

供电可靠性是指供电企业某一统计期内对用户停电的时间和次数。

供电可靠性的高低直接反应供电企业向用户的供电能力。

单纯拿停电时间或停电次数不能准确地衡量供电企业的供电能力,如某地区某次停电3小时,或某地区停电3次,均不能客观地反映供电可靠性。

供电可靠性一般用年供电可靠率进行考核。

不同的负荷对供电可靠率要求也不一样。

本题选项C是正确的。

22.停电时间包括事故停电、(C)及临时性停电时间。

A.限电

B.用户非工作时间段停电

C.计划检修停电

停电时间包括事故停电、计划检修停电及临时性停电时间。

从供电可靠性看,停电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供电可靠性,为提高供电可靠性,尽可能减少停电时间。

限电和用户非工作时间段停电,均属于正常停电范围,不应计入总停电时间。

只有选项C计划检修停电应计入停电时间。

因此,本题选项C是正确的。

27系统中有一点直接接地,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保护地线接至与电力系统接地点无关的接地极,此系统称为(B)。

A.IT系统

B.TT系统

C.TN系统

任一电压等级的供电系统需处理两个接地问题:

(1)系统内电源端带电导体的接地,即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称为工作接地;

(2)负荷端电气装置外露可导电部分的接地,称为保护接地。

在接地保护系统的型式文字代号中,第一个字母表示电力系统的对地关系:

T表示直接接地;I表示所有带电部分与地绝缘,或经一点高阻抗接地。

第二个字母表示负荷端电气装置外露导电部分的对地关系:

T表示对地直接作电气连接,与电力系统接地点无关;表示通过保护线与电力系统接地点直接作电气连接。

如后面还有字母,S表示中性线和保护线是分开的;C表示中性线和保护线是合一的。

从题意看该系统的接线型式应为IT系统。

如图1-1所示,第一个T表示电力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第二个T表示示外露可接近导体对地直接作电气连接,与电力系统接地点无关。

因此,本题选项B是正确的。

24.工作接地的接地电阻一般不应超过(A)Ω。

A.4

B.5

C.10

工作接地的接地电阻就是电源端的接地电阻,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并不立即切除故障部分,可继续运行2小时。

因此,工作人员接触带电压设备外壳的可能性较大,所以把接触电压规定较低。

接触电压为接地电阻乘以接地电流,这样为保证较低的接触电压,工作接地的接地电阻一般不应超过4。

本题选项A是正确的。

25.中性点直接接地是指电力系统中(B)中性点直接或经小阻抗与接地装置相连接。

A.只有1个;B.至少1个;C.必须全部

中性点接地可以是直接接地或经小阻抗接地(10左右)。

电力系统中有很多作星形连接的发电机和变压器,并不是所有的中性点都接地,接地个数的多少与许多因素有关,如接地故障中的零序电流的大小,这关系到继电保护的动作。

电力系统中至少1个中性点直接或经小阻抗与接地装置相连接就称为中性点直接接地。

本题选项B是正确的。

26.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时,非故障相对地电压会(A)。

A.不变

B.升高

C.降低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时,非故障相对地电压不变。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时,由于接地点与中性点电阻形成短路回路,短路电流使继电保护动作,断路器跳闸,迅速切除接地故障。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的特点是:

(1)能限制非故障相对地电压的升高,从而保证单相用电设备的安全;

(2)由于非故障相对地电压不变,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用电设备的绝缘水平应按相电压考虑;(3)短路电流大使继电保护动作,断路器跳闸,造成停电。

从其发生单相接地时的特点看,非故障相对地电压不会升高或降低。

因此,本题选项A是正确的。

27.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用电设备的绝缘水平应按(C)考虑。

A.相电压

B

倍相电压

C.

倍相电压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用电设备的绝缘水平应按

倍相电压考虑。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其特点是:

(1)接地相对地电压降低,最低为零;

(2)非故障相对地电压升高,最高为

倍相电压,因此,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用电设备的绝缘水平应按

倍相电压考虑;(3)三相线电压大小不变,故可以继续运行,但不得超过2小时;(4)接地电流很小(相对短路电流而言),为3倍的电容电流。

从分析看选项A和B给出的电压均是不正确的。

因此,本题选项C是正确的。

28.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相对地电压(C)

A.最高为线电压

B.最高为相电压

C.最低为零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相对地电压最低为零。

由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特点可知,接地相对地电压降低。

单相接地分为金属性接地和非金属性接地。

金属性接地就是某相直接与地相连接。

非金属性接地是某相经小阻抗与地相连接。

若发生单相金属性接地,接地相对地电压为零;若发生单相非金属性接地,接地相对地电压为接地电流乘以小阻抗,该值大于零而小于相电压。

选项A和B给出的接地相对地电压大于或等于相电压是错误的。

因此,本题选项C是正确的。

29.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可继续运行(B)

A.20小时

B.2小时

C.12小时

由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特点可知,三相线电压大小不变,故可以继续运行,但不得超过2小时,为什么是2小时,而不是12小时或20小时呢?

这是因为三相系统的线电压大小虽然不变,但是设备运行时间超过2小时,非故障相中的绝缘薄弱环节有可能被击穿,从而造成多相接地短路,使事故进一步扩大。

因此,本题选项B是正确的。

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由发电、送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组成的整体称为电力系统。

(√)

从电力系统的构成看,发电厂的作用就是将热能、动能及核能等转换为电能。

用户就是消耗电能。

从发电厂到用户途径很多中间环节,即送电、变电、配电,这就构成完整的电力系统。

本题给出的电力系统五部分是正确的。

因此,本题表述正确。

2.大型电力系统的优点之一是:

可以提高运行的灵活性,减少系统的备用容量。

(√)

大型电力系统的优点是:

(1)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2)运行的灵活性提高,可减少系统的备用容量;(3)可合理分配负荷,减小峰谷差负荷,提高运行的经济性;(4)提高了供电质量;(5)提高了大型设备的利用率,充分发挥水电厂的作用。

从大型电力系统的优点来看,本判断题符合大型电力系统的优点之二。

本题表述正确。

3.电力系统的发电、供电、用电无须保持平衡。

(×)

电力系统生产的特点之一是同时性。

同时性就是指发电、供电、用电必须同一时间内完成,电能无法大量储存,这也决定了发电、供电、用电必须时刻保持平衡。

发电量随用电的瞬时增减而增减。

因此,本题表述错误。

4.供电负荷是指用户在某一时刻对电力系统所需求的功率。

(×)

供电负荷是指用电负荷加上同一时刻的线路损失负荷,是发电厂对外供电时所承担的全部负荷。

题中给出用户在某一时刻对电力系统所需求的功率称为用电负荷,不是供电负荷。

因此,本题表述错误。

5.平均负荷是指电网中或用户在某一确定的时间段内的平均日用电量。

(×)

平均负荷是指电网中或用户在某一确定的时间段内的平均小时用电量。

本题错在平均负荷的单位时间用了一日正确的应为1小时。

因此,本题表述错误。

6.突然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亡或会引起对周围环境严重污染,造成经济上巨大损失、社会秩序严重混乱或在政治上产生严重影响的负荷,称为一类负荷。

(√)

负荷按突然中断供电对其造成的影响可分为三类负荷,分别为一类负荷、二类负荷和三类负荷。

三类负荷的重要程度依次递减,一类负荷为重要负荷,突然对其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亡或会引起对周围环境严重污染,造成经济上巨大损失、社会秩序严重混乱或在政治上产生严重影响;一类负荷不能有瞬间的停电,除2个独立电源供电外,还需其他保安措施。

本题给出的是一类负荷的概念。

因此,本题表述正确。

7.对于三类负荷,应采取最少不少于2个独立电源供电。

(×)

负荷分为三类负荷。

三类负荷是指不属于一类负荷和二类负荷的其他负荷。

突然对其中断供电造成的损失不大或不会造成直接损失。

这类负荷不需要2个独立电源供电,有一个供电电源即可。

本题给出的应采取最少不少于2个独立电源供电,实际是针对一类负荷和二类负荷的。

因此,本题表述错误。

8.当电压比额定值高10%时,白炽灯的寿命将下降50%(√)

电气设备应在其额定电压下工作,此时为经济运行。

当电网电压过高或过低时,均会对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

当电网电压升高时,白炽灯的寿命也将下降,电压比额定值高10%时,白炽灯的寿命会缩减一半。

本判断题给出的是当电压比额定值高10%时,白炽灯的寿命也将下降50%。

因此,本题表述正确。

9.若保持输出功率一定,当电压降低过多时,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电流将增大,转子电流将减小。

(×)

异步电动机的最大转矩与端电压的平方成正比,当电压降低时,电动机可能会停转或不能起动。

若保持输出功率一定,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电流、功率因数和效率随电压而变化。

当电压降低过多时,定子电流、转子电流都显著增大,导致电动机的温度上升,甚至烧坏电动机。

本判断题中给出的转子电流将减小是错误的,应该是转子电流会显著增大。

本题表述错误。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符合题意)

1.对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有供电质量、(ABCD)

A.供电可靠性

B.可扩建性

C.经济性

D.灵活性

对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有:

保证必要的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方便性;具有经济性;具有发展和扩建的可能性。

发电厂和变电所中的一次设备,按一定要求和顺序连接成的电路,称为电气主接线,也称主电路。

它把各电源送来的电能汇集起来,并分配给各用户。

电气主接线的好坏不仅影响到发电厂、变电所和电力系统本身,同时也影响到各行各业和人民生活。

因此,电气主接线必须满足上述各基本要求。

本题选项A、B、C、D是正确的。

2.以下设备中,属于一次设备的是(AD)

A.隔离开关

B.继电器

C.操作电源

D.断珞器

一次设备是直接生产和输配电能的设备。

如发电机、变压器、开关电器、电力电缆。

一次设备连成的电路称为一次电路,也称电气主接线。

二次设备是对一次设备的工作进行监察测量、操作控制和保护等的辅助设备,如仪表、继电器、控制电缆、控制和信号设备等。

二次设备连成的电路称为二次电路,或称二次接线。

继电器属于二次设备,操作电源是为断路器的控制回路、信号设备、自动装置等设备提供电源,不属于一次设备。

作为开关电器的断路器和隔离开关是一次设备。

因此本题选项A、D是正确的。

3.当系统中存在(BC)等用电设备时,可能引起电压波动。

A.电加热

B.电焊机

C.电弧炉

D.电气照明

电网电压产生波动的原因是急剧变动的冲击性负荷引起的。

这类负荷如电动机的起动,电焊机的工作,尤其是大型电弧炉和大型轧钢机的工作,均会引起电压波动。

电加热和电气照明不属于冲击性负荷,不会引起电压波动。

本题选项B、C是正确的。

4.停电时间包括(ABC)。

A.事故停电

B.临时性停电

C.计划检修停电

D.限电

计算供电可靠率中有停电总时间,停电时间包括事故停电、临时性停电、计划检修停电三部分时间。

选项D限电是正常停电。

因此,本题选项A、B、C是正确的。

5.中性点非直接接地包括电力系统中性点经(ACD)与接地装置相连接等。

A.消弧线圈

B.小阻抗

C.高电阻

D.电压互感器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是指电力系统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电压互感器、高电阻与接地装置连接。

对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点的电流较大时,可能出现电弧,造成过电压。

当一相接地故障电流超过规定的数值时,需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但由于近年来电缆线路的增多,使得接地电容电流增大,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难以限制接地点的电流,故采用中性点经小阻抗接地,其运行特点同中性点直接接地。

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断路器跳闸,切断故障部分。

本题选项A、C、D是正确的。

四、案例分析及计算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一项或一项以上符合题意)

1.谐波电压加于电容器两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